大軍集結之後,繼續前行。
劉琦身邊典韋史阿貼身護衛,黃忠張遼魏延等跟隨在旁,關羽張飛趙雲緊隨其後。
隻見郊野之上,鮮有百姓耕種勞作。
有許多良田都荒蕪了。
所路過的村鎮也都人煙稀少,一派荒涼之相。
路邊的河溝裏,隨處可見白骨累累。
魏延好奇道:“這裏到底是怎麽了?
之前不是聽說,徐州受黃巾賊寇荼毒較小。
在陶謙治理下,當地富庶繁華,人口密集。
怎的卻是白骨露於野,宛如人間地獄一般?”
徐庶冷笑道:“這要感謝那位曹司空。
當初他以報父仇為名,率軍衝入徐州,見人就殺,屠城數十座。
僅百姓被其屠殺者,不下四十萬。
據說當時屍體扔進泗水,把河道都阻塞住了。
可想而知,當時屍體有多少。
這夏丘當時便遭受過屠城,現在還能看到人煙,已經是萬幸了。”
魏延張遼等頗具正義感的將領,聽到此言,俱都義憤填膺。
魏延恨恨的道:“那曹賊難怪大失人心。
仗著手裏有刀槍,衝一幫手無寸鐵的百姓下手,算什麽英雄?
待來日我若率軍衝進東郡,必將那曹賊人頭取來,祭奠這數十萬百姓。”
張遼黃忠等深以為然。
公孫瓚當初屠殺三十萬黃巾軍家眷,已經被人詬病屠戮過甚。
更何況曹操所屠殺的,是安分守己的普通百姓。
就算怎樣洗白,也無法掩蓋曹操對徐州百姓所犯的過錯。
這時劉琦看了一眼遠處的趙雲,高聲道:“子龍將軍,聽聞當初你投奔公孫瓚時曾言道,當今天下大亂,百姓不知道誰是明主,有倒懸之危。
常山人議論,要追隨能夠施仁政之主。
那曹操可是施仁政之人?”
“大王竟知此事?”趙雲聞言,臉色微微一紅。
當初他帶領鄉人投奔公孫瓚時,問他,河北人大多投奔袁紹,他為何反其道而行之。
他的確有過那一番言論,應該追隨施仁政之主,並非要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公孫瓚。
可是如今劉琦當麵如此一問,令他頓時不知該如何迴答。
一來,他沒料到,他身上發生這樣的小事,高高在上的劉琦竟然知道。
二來,曹操非但算不上施仁政之主,反而稱得上暴虐人屠。
他卻跟隨劉備,委身於曹操麾下,豈不與當時所言大相徑庭?
趙雲囁喏道:“當時形勢所逼,迫不得已罷了。”
劉琦也不再追問,趙雲不由長鬆一口氣。
關羽在旁邊小聲道:“子龍不用多心,但凡行軍打仗,哪個人手上不是累累血跡?
那清河王率軍南征北戰,死在他手上的亡魂,何止百萬,誰也不要說誰。”
張飛道:“二哥此言,小弟不敢苟同。
若兩軍對決,誅殺多少敵人都不算多。
但曹操卻向無辜百姓動手,這等殘暴行徑,的確為人所不齒。
當初兄長在時,我便說起過此事。”
關羽皺了皺眉頭道:“翼德,你近來為何總偏向劉琦說話?”
張飛道:“小弟隻是從心之言,並非偏向於誰。”
關羽深吸一口,不再說話。
軍隊前行五十裏,天色逐漸昏暗,便紮下營盤休息,埋鍋造飯。
遠遠看到夕陽下,有村莊也升起嫋嫋炊煙。
劉琦在中軍帳中,等待侍從端上來飯菜。
他還沒來得及吃,突然魏延走了進來,扭扭捏捏的道:“大王,末將有一事相求。”
“什麽事?說,”劉琦端著米飯道。
“大王,”魏延突然單膝跪倒,抱拳道:“末將願自貶一級,懇請大王饒恕兩個士卒罪過。”
劉琦抬了抬眼皮,凝神問道:“起來說話,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魏延吞吞吐吐道:“末將手下有兩個士卒,膽大包天,突入附近百姓家劫掠。
他們……大約是憋的久了,看到一個年輕女子……便想侮辱。
幸虧那女子高聲喊叫,被巡視軍兵聽見,便阻止了暴行。
索性並未傷及那女子貞潔,末將也狠狠打了那兩個士卒一頓。
還請大王法外開恩,饒過他們……”
“大膽!”
劉琦憤然將飯碗倒扣在桌案上,厲聲道:“本王三令五申,禁止妄動百姓一針一線。
還有人狗膽包天,要淫辱婦女,這跟曹軍有何區別?
我堂堂朝廷大軍,名聲都被那二賊給敗壞了!
來人,把二賊給我綁了。”
魏延看到劉琦殺氣騰騰的樣子,心中知道不妙,連忙又跪在地下求饒道:“大王,末將馭下不嚴,甘受大王責罰。
懇請大王饒過那二人一命。
他們當初,可是一直跟隨末將東征揚州,西進關中,北平西涼,立下過累累戰功。
當初那一批荊州老卒……如今可是不多了。”
劉琦頓了頓,看了一眼跪地的魏延,沒有讓他起來,凜然歎息道:“既然是老卒,更應該遵從本王所立下軍紀。
我荊州軍轉戰南北,向來以軍紀嚴明著稱,從不劫掠百姓。
所以我等所到之處,才得民心所向。
難道僅僅因為是老卒,之前立下過戰功,便可以隨心所欲,任意敗壞荊州軍名聲?
更何況,我等如今已經不是荊州軍,而是朝廷軍。”
說完,劉琦不理會魏延,大踏步走出營帳。
隻見外麵,有兩個五花大綁的軍士,已經被打的遍體鱗傷,跪倒在地下。
他們抬頭看到劉琦,嚇得趕緊低下頭,不敢與之對視。
此時周圍有許多人在圍觀。
就連關羽張飛趙雲三將也遠遠的站著,看劉琦如何處置此事。
當然,些許軍兵作亂,並不是什麽大事。
又沒造成什麽嚴重後果,頂多訓斥一番罷了。
再嚴重些,做做樣子,打上十幾軍棍,給百姓有個交代,已經算是仁慈。
畢竟無論哪個諸侯,口中口口聲聲愛民如子。
但誰也不會為了普通百姓,為難自己手中的士兵。
劉琦冷聲命令道:“把那遭受襲擾的百姓,請到這裏。”
“諾!”有軍士氣勢洶洶的應聲。
劉琦看這架勢,還不把百姓給嚇死?
他又追加一句道:“本王說的是請,不是綁,明白?”
那軍兵頓了頓,點頭道:“遵命!”
劉琦身邊典韋史阿貼身護衛,黃忠張遼魏延等跟隨在旁,關羽張飛趙雲緊隨其後。
隻見郊野之上,鮮有百姓耕種勞作。
有許多良田都荒蕪了。
所路過的村鎮也都人煙稀少,一派荒涼之相。
路邊的河溝裏,隨處可見白骨累累。
魏延好奇道:“這裏到底是怎麽了?
之前不是聽說,徐州受黃巾賊寇荼毒較小。
在陶謙治理下,當地富庶繁華,人口密集。
怎的卻是白骨露於野,宛如人間地獄一般?”
徐庶冷笑道:“這要感謝那位曹司空。
當初他以報父仇為名,率軍衝入徐州,見人就殺,屠城數十座。
僅百姓被其屠殺者,不下四十萬。
據說當時屍體扔進泗水,把河道都阻塞住了。
可想而知,當時屍體有多少。
這夏丘當時便遭受過屠城,現在還能看到人煙,已經是萬幸了。”
魏延張遼等頗具正義感的將領,聽到此言,俱都義憤填膺。
魏延恨恨的道:“那曹賊難怪大失人心。
仗著手裏有刀槍,衝一幫手無寸鐵的百姓下手,算什麽英雄?
待來日我若率軍衝進東郡,必將那曹賊人頭取來,祭奠這數十萬百姓。”
張遼黃忠等深以為然。
公孫瓚當初屠殺三十萬黃巾軍家眷,已經被人詬病屠戮過甚。
更何況曹操所屠殺的,是安分守己的普通百姓。
就算怎樣洗白,也無法掩蓋曹操對徐州百姓所犯的過錯。
這時劉琦看了一眼遠處的趙雲,高聲道:“子龍將軍,聽聞當初你投奔公孫瓚時曾言道,當今天下大亂,百姓不知道誰是明主,有倒懸之危。
常山人議論,要追隨能夠施仁政之主。
那曹操可是施仁政之人?”
“大王竟知此事?”趙雲聞言,臉色微微一紅。
當初他帶領鄉人投奔公孫瓚時,問他,河北人大多投奔袁紹,他為何反其道而行之。
他的確有過那一番言論,應該追隨施仁政之主,並非要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公孫瓚。
可是如今劉琦當麵如此一問,令他頓時不知該如何迴答。
一來,他沒料到,他身上發生這樣的小事,高高在上的劉琦竟然知道。
二來,曹操非但算不上施仁政之主,反而稱得上暴虐人屠。
他卻跟隨劉備,委身於曹操麾下,豈不與當時所言大相徑庭?
趙雲囁喏道:“當時形勢所逼,迫不得已罷了。”
劉琦也不再追問,趙雲不由長鬆一口氣。
關羽在旁邊小聲道:“子龍不用多心,但凡行軍打仗,哪個人手上不是累累血跡?
那清河王率軍南征北戰,死在他手上的亡魂,何止百萬,誰也不要說誰。”
張飛道:“二哥此言,小弟不敢苟同。
若兩軍對決,誅殺多少敵人都不算多。
但曹操卻向無辜百姓動手,這等殘暴行徑,的確為人所不齒。
當初兄長在時,我便說起過此事。”
關羽皺了皺眉頭道:“翼德,你近來為何總偏向劉琦說話?”
張飛道:“小弟隻是從心之言,並非偏向於誰。”
關羽深吸一口,不再說話。
軍隊前行五十裏,天色逐漸昏暗,便紮下營盤休息,埋鍋造飯。
遠遠看到夕陽下,有村莊也升起嫋嫋炊煙。
劉琦在中軍帳中,等待侍從端上來飯菜。
他還沒來得及吃,突然魏延走了進來,扭扭捏捏的道:“大王,末將有一事相求。”
“什麽事?說,”劉琦端著米飯道。
“大王,”魏延突然單膝跪倒,抱拳道:“末將願自貶一級,懇請大王饒恕兩個士卒罪過。”
劉琦抬了抬眼皮,凝神問道:“起來說話,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魏延吞吞吐吐道:“末將手下有兩個士卒,膽大包天,突入附近百姓家劫掠。
他們……大約是憋的久了,看到一個年輕女子……便想侮辱。
幸虧那女子高聲喊叫,被巡視軍兵聽見,便阻止了暴行。
索性並未傷及那女子貞潔,末將也狠狠打了那兩個士卒一頓。
還請大王法外開恩,饒過他們……”
“大膽!”
劉琦憤然將飯碗倒扣在桌案上,厲聲道:“本王三令五申,禁止妄動百姓一針一線。
還有人狗膽包天,要淫辱婦女,這跟曹軍有何區別?
我堂堂朝廷大軍,名聲都被那二賊給敗壞了!
來人,把二賊給我綁了。”
魏延看到劉琦殺氣騰騰的樣子,心中知道不妙,連忙又跪在地下求饒道:“大王,末將馭下不嚴,甘受大王責罰。
懇請大王饒過那二人一命。
他們當初,可是一直跟隨末將東征揚州,西進關中,北平西涼,立下過累累戰功。
當初那一批荊州老卒……如今可是不多了。”
劉琦頓了頓,看了一眼跪地的魏延,沒有讓他起來,凜然歎息道:“既然是老卒,更應該遵從本王所立下軍紀。
我荊州軍轉戰南北,向來以軍紀嚴明著稱,從不劫掠百姓。
所以我等所到之處,才得民心所向。
難道僅僅因為是老卒,之前立下過戰功,便可以隨心所欲,任意敗壞荊州軍名聲?
更何況,我等如今已經不是荊州軍,而是朝廷軍。”
說完,劉琦不理會魏延,大踏步走出營帳。
隻見外麵,有兩個五花大綁的軍士,已經被打的遍體鱗傷,跪倒在地下。
他們抬頭看到劉琦,嚇得趕緊低下頭,不敢與之對視。
此時周圍有許多人在圍觀。
就連關羽張飛趙雲三將也遠遠的站著,看劉琦如何處置此事。
當然,些許軍兵作亂,並不是什麽大事。
又沒造成什麽嚴重後果,頂多訓斥一番罷了。
再嚴重些,做做樣子,打上十幾軍棍,給百姓有個交代,已經算是仁慈。
畢竟無論哪個諸侯,口中口口聲聲愛民如子。
但誰也不會為了普通百姓,為難自己手中的士兵。
劉琦冷聲命令道:“把那遭受襲擾的百姓,請到這裏。”
“諾!”有軍士氣勢洶洶的應聲。
劉琦看這架勢,還不把百姓給嚇死?
他又追加一句道:“本王說的是請,不是綁,明白?”
那軍兵頓了頓,點頭道:“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