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老一少,兩個衣衫襤褸之人被帶到了劉琦麵前。


    看起來那是一對祖孫。


    雖說劉琦之前著重吩咐軍兵,要把受害之人“請”過來,軍兵行為倒也客氣。


    但普通百姓進到軍營,看到這麽多兇神惡煞的軍兵,哪有不害怕的?


    更何況這裏還是夏丘。


    之前就被曹軍給殺怕了。


    那祖孫互相攙扶著,雙腿顫顫,似乎已經不是自己的。


    他們眼神中充滿絕望,似乎覺得,已經必死無疑。


    “見到大王殿下,為何不跪?”


    有侍從一聲嗬斥。


    把祖孫倆嚇得雙腿一軟,癱在地下,再也爬不起來。


    “不得胡言亂語!”劉琦瞪了那侍從一眼。


    隨即蹲下身,換了一副溫和的麵孔,親手將那老者和孫女攙扶起來,柔聲道:“老人家不用害怕,快起來。”


    那老者祖孫見劉琦好像沒那麽嚇人,顫巍巍的爬起來。


    劉琦又道:“您仔細辨認一下,方才闖入你家行兇者,可是這二人?”


    他隨手衝著那綁縛的二人一指。


    老者看了孫女一眼。


    那少女頭發散亂,領口還有被撕裂的痕跡。


    方才有軍兵衝入他們草廬之中,隻有那少女在家。


    軍兵搜了少許糧食,看到少女之後,又見色起意,想要圖謀不軌。


    但那少女極力掙紮唿救,恰逢她祖父及時趕迴來,衝出去叫來了巡邏的軍兵,這才將那兩個亂兵給抓住。


    此時少女看了那兩個被綁的軍兵,眼角流下兩行清淚,默默的點了點頭。


    那兩個軍兵看到這情形,已經知道不妙。


    荊州軍軍紀嚴明,他們卻明知故犯,還鬧到劉琦這裏,恐怕兇多吉少。


    兩人跪在地下連連磕頭道:“大王,我們知道錯了。


    看在我們跟隨大王東征西討的份上,饒我們一次吧?”


    “我在長安之戰中,誅殺西涼兵三名,在涼州之戰中,斬首羌人五名,這些功勞我都不要了,願意將功贖罪。”


    “我們自荊州便跟隨大王,距今已有數載,我們這一批老兄弟們,大都戰死沙場,活下來的已經不多了。”


    兩人說的聲淚涕下,令人聞者動容。


    論資格,他們的確屬於最老的一批。


    經過這麽多年的征戰,能活下來的老卒,的確已經寥寥無幾。


    徐庶站出來道:“大王,這些老卒忠心耿耿追隨,個個功勳卓著。


    更何況,他們惡行及時被製止。


    這位民女並未受到侮辱。


    不如讓他們將功贖罪,把功勞折算成錢糧,補償這位老人家,想必雙方都……滿意……”


    徐庶說著,眼見劉琦的臉色越來越嚴厲,他的話語也沒有底氣,聲音越來越小。


    劉琦掃視眾人一眼,凜然道:“我荊州軍之所以所向披靡,百戰百勝,所到之處,民心歸附。


    乃因為我軍有嚴格軍紀,絕不擾民,絕不禍害百姓。


    這是我荊州軍,與其他諸侯軍隊,最大不同之處。


    正因為此,我們才能得到百姓擁護。


    百姓視我為子弟之兵。


    若是丟掉軍紀,便是丟掉我軍之魂。


    若違反軍紀,能用錢糧來彌補,那軍紀還有何用?


    此二人,該受何等懲罰?”


    他最後一句話,看向龐統。


    龐統板著臉道:“寇略百姓者,殺!


    淫辱婦人者,殺!


    還等什麽?


    行刑!”


    立即有刀斧手,拎著鬼頭刀走了過來,把二人按倒在地。


    劉琦溫言對那祖孫道:“老人家,本王手下軍兵侵入貴宅,本王自會給您個交代。”


    那老人和孫女簡直嚇壞了。


    他們想不到,這位看起來溫和的青年,一轉眼就要殺人。


    還是因為那兩個軍卒,侵入了他們的柴院。


    因為這點事,就直接將軍卒殺了,簡直聞所未聞。


    要知道,之前曹軍來襲,衝入宅院殺人,那是家常便飯。


    老人顫聲道:“大……大王,幸虧得救及時,小老兒孫女並未受害。


    那搶的糧食,也都歸還了。


    不如就把這二人放了吧。”


    劉琦道:“軍紀如山。


    不能因為事後彌補,便抹去違反之事實。


    錯了就是錯了!


    犯錯,就應當受到懲罰。”


    他來到兩個荊州軍士兵跟前,親自給他們端上斷頭飯,倒上斷頭酒道:“這碗酒,我為你二人送行。


    來生記得,再也不要犯這等低級之錯。


    爾等父母,我會派人贍養。


    爾等子女,我會送入學業堂,讓他們好好讀書。


    爾等妻子,若能守節,我會為他奏請貞潔順表。


    安心上路吧。”


    劉琦親手給他們解開綁繩。


    二人慚愧不已,跪在劉琦腳下,痛哭失聲道:“大王,我二人為荊州軍丟臉了,死不足惜。


    我等死後,懇請大王不要將我二人逐出荊州軍。


    今日之事,懇請大王為我等隱瞞一二。”


    劉琦點點頭道:“我會對你父母妻兒說,你們是戰死沙場。”


    “多謝大王!”二人慘然一笑,端起酒碗,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周圍軍士見了,無不歎息。


    同時心有餘悸,連這等資格最老的老卒,犯了軍紀都殺,其他人誰還敢犯。


    那受害的祖孫二人也頗為驚奇。


    沒想到還真有為百姓做主的將軍。


    哪怕軍兵沒有完成淫略,但隻要做了,便被殺頭。


    有這樣嚴明的軍紀,百姓還怕什麽?


    那老者跪在地下,誠懇的喊道:“大王英明,大王英明!”


    此時在遠處觀看的關張趙雲三人,也頗為動容。


    關羽向來傲上而不辱下,輕視文人士大夫,卻又愛兵如子。


    他冷聲道:“如此不愛惜士卒,恐會離心離德,難以服眾。”


    趙雲搖了搖頭道:“我卻不這麽認為。


    軍紀森嚴,執法如山,就算麵對普通百姓,也一視同仁。


    如此更能深得民心。


    清河王能有如此之成就,並非偶然。


    天下恐再沒有任何一個諸侯,能如此善待百姓。”


    經此一事,趙雲心裏對劉琦有了極大改觀。


    他畢生夢想便是想要追隨一位,能施仁政的主公。


    當初舍袁紹而追隨公孫瓚,正是聽說公孫瓚在招募流民屯田。


    後來舍公孫瓚跟隨劉備,也是因為劉備以仁義著稱。


    如今看來,這位清河王才是真正能善待百姓,又嚴明法紀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荊州少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開月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開月圓並收藏三國之荊州少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