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每年修整屋頂,稻草自然是供不應求。
他們三人能夠分到些稻草,這已經是九大隊的隊長陳慶國處事公正。
這幾天一旦有空,況葉三人就到處收集茅草,同時也遇到不少收集的隊員。
好在九大隊這邊的山坡多,茅草也足夠,倒也沒有起衝突。
看著隊員們也跟著收集茅草,仿佛在趕時間似的,況葉不禁問了一番原由。
通過兩位知青和隊員,也總算明白了眾人為何如此積極的原由,因為觀市這邊每年的秋雨應該要來了。
這邊的夏季都沒有這麽麻煩,夏季的雨勢可能非常的大,但至少持續的時間短。
觀市這邊的秋雨,一旦下起來,基本上會連綿許久,長的話甚至能連綿三個月。
秋雨除了帶來降雨外,唯一的優點可能就是它一般隻在晚上下,不影響白天隊員們上工。
他們得趕在這之前,盡快檢修自家的屋頂,要不然到時候漏雨就非常的麻煩。
聽到這個原由,況葉仔細的迴想了一下。
上一世他的老家好像和觀市這邊差不多,一到秋天雨特別的多。
不過那個時代,人們住的房屋漏雨的幾乎少見,也就沒有每年都修整屋頂的需要。
就這樣忙活了四五天,況葉他們才停止收集茅草。
這些收集來的茅草被翻曬幹燥,就被三人收撿進柴房中,等到時候用來檢修屋頂。
而況葉除了白天在外麵忙碌,空間中的活也沒有停歇下來。
花了幾晚上的時間,他終於把剩餘的作物都種植了一遍。
七八兩的豌豆,種植了約20平米的地。剩下的四種蔬菜,他也每樣都種植了約10平米。
這四種蔬菜,白菜、蘿卜、四季豆、豇豆,他都是采取直播的方式種植的。
除了豇豆和四季豆,每個種植穴中隻點了3~4粒種子,剩餘的白菜和蘿卜,每個種植穴中都有一小撮種子。
主要是它們的種子比較細小,和菜籽的大小差不多。
等到每個種植穴的種子發芽後,他就會時不時間苗,留下最為健壯的苗株,讓它們長大。
間出來的苗,也可以作為蔬菜食用。它們應該會很嫩,到時候無論是做湯還是涼拌,都會十分的可口。
種植完這些作物,況葉晚上依然沒有閑下來。
之前埋的紅薯已經開始長藤蔓,育苗的辣椒、玉米等已經開始發芽,這些移栽時都需要新翻的土。
特別是其中的辣椒,到時候需要的地可能不少。
因為開始種植,有些頭腦發熱,約二十克的種子全部進行了育苗。
育苗床的情況他觀察了一下,辣椒的發芽率特別的高。
可以說這真不愧是低等靈植種植空間,隨便買的幹辣椒中取出來的種子,發芽率竟然接近百分之百。
這樣一來辣椒苗就比較多,到時候全部種植完,如果間距再稍微寬一點,占據一畝地都是有可能的。
要知道他前期育苗播種,也才占據了堪堪半畝的地。
更別說還有紅薯、玉米、稻穀這些作物。
......
“況知青,待會兒我把你訂的竹編送過來。”這天下工的時候,陳繁勳找上況葉,開口就道明來意。
“勳大哥,竹編這麽快就做好了?”聽到送竹編過來,況葉有些驚訝。
定製竹編是20號下午,今天也才27號,這竹編就做好了。
他還以為要再等幾天呢。
主要是他見過簡修文他們房間中擺放的那幾個竹編的櫃子,雖然簡潔但要做的話,應該要花不少功夫。
陳繁勳他們平時也要上工,製作竹編的話,也隻能抽出空閑的時間,時間自然要久一點。
“做好了。”況葉定製的這幾個竹編,雖然要麻煩一點,但對於陳繁勳這樣的篾匠來說,做起來還是很順手的。
更何況家中還有他父親陳慶應,以及兄弟兒子搭把手。
見此況葉自然十分高興,這幾天行李放在床上,無論是睡覺,還是要拿取一些東西都有些麻煩。
為了早點見到製作好的竹編,他邀上同住的簡修文兩人,在還完工具後,幹脆和陳繁勳一起直接往其家走。
打算到時候由他們三個人把東西搬迴來就行,不過這個打算最終沒有成功。
看到擺在階沿上的櫃子和床頭櫃,況葉第一眼就非常的喜歡。
樣式的圖紙雖然是他自己畫的,但那隻是就粗糙的模樣。最後還根據陳慶應的建議修改過,但沒相到成品這麽令人驚豔。
這些竹編觸手摸著一點也不紮手,一些地方還處理的非常的光滑。
因為剛做好,重量其實也不算輕,但一個年輕小夥還是比較容易搬動,最後之所以三人沒法全部帶走,還是因為其尺寸,以及其中的零散物件。
為了方便拿取東西,況葉專門設計了幾個可抽取的竹籃。
這些竹籃要搬動的話,最好先取出來。
所以最後陳繁勳家還是出動了一個人,幫忙把竹編運迴況葉他們的住處。
這個人正是陳慶應的大孫子,十五歲的陳祥富。
況葉也沒有推辭,正好到時候把定製的尾款,讓陳祥富帶迴去。
四人花了些功夫把竹編運到,直接先放進況葉的屋子,置於擺放的問題後麵再說。
簡修文兩人拉著陳祥富在堂屋說話的空隙,況葉把竹編的尾款準備好,然後交給陳祥富。
之後再留了陳祥富一會兒,喝了點水才把人送走。
接著況葉和簡修文他們,先把晚飯解決了,才早一點迴到房間,處理竹編擺放的問題。
這時候倒也不需要兩位知青幫忙了,雖然竹編有點分量,但哪怕是他這個身體狀況,想要搬動的話也是可以的。
首先是床尾的儲物櫃。
根據陳慶應的建議,做成了高約一米八,長約一米二,寬約五十厘米,總體分為三層的竹櫃。
最底部直接懸空三十厘米,然後是一層約二十厘米高的空間,底部隻有幾跟細小些的竹杆,這層空間可以用來放鞋。
接著往上一層是儲物櫃的主體,整個高度有約一米,三麵用竹塊拚接成櫃壁,正麵是可以開合的雙頁竹櫃門,這裏主要放衣物和棉被等物。
最上麵一層,高度約為三十厘米,最上麵用竹片拚合封頂,中間做了四個可以抽拉的竹籃,到時候一些零碎的東西可以放這裏。
因為之前漏雨的原因,儲物櫃稍微外移動了一點,避開漏雨的牆角。
接著就是床頭櫃,它的高度隻有約九十厘米,比木架床要高出約二十厘米,長寬的話和儲物櫃是一樣的。
它最為讓況葉滿意的地方,就是這個床頭櫃可以當作書桌來使用。
雖然是用竹製的頂部,但竹片光滑平整。其整體布局大約是“l”順時針旋轉九十度的模樣。
左邊從頂部往下,做成一個兩層置物架的模樣,寬度約為四十五厘米。右邊靠近頂部有一層可以抽拉的竹籃,空間高度約為三十厘米,其下方空出來的空間,正好可以坐的時候放腿。
除了兩個櫃子,還有兩根竹製的板凳,高度約為四十五厘米,正好可以配套床頭櫃。
把櫃子放好後,況葉就把行李一一的歸置好。衣服棉被放進床尾的櫃子,洗漱的搪瓷盆可以放到床頭櫃一側的置物架上,煤油燈直接放到床頭櫃上。
而一些細碎的小東西,暫時放置到竹製的抽屜籃中。
整理好這些,兩位知青的房間也安靜下來,他也再次進入空間繼續忙碌。
第19章
如今空間中主要的事情就是翻地,況葉經過這近十來天的勞作,對此事已經相當的熟悉。
翻地的效率比之前快了不少。
直到肚中有些饑餓感傳來,他才停止今天的勞作,迴到小院準備為自己加道餐。
桃酥和零食,已經在昨天吃完,今天晚上況葉準備為自己煮碗麵條。
麵條很快就煮好,除了食鹽外,他還加入之前製作的蔥油,以及前兩天製作的辣椒油。
蔥油混合這辣椒油的香氣,刺激著他的口水不斷分泌。
顧不上還有些燙口,夾起一筷子就往嘴裏一嗦,這一吃就停不下來。
一碗麵條幾分鍾的時間,就被他吃完。
這具身體在這個時代,十分的缺少油水,這麵條雖然簡單,但卻是難得的美味。
為了不浪費,況葉甚至在碗中加入些麵湯,把剩下的油脂連著湯一起喝進腹中。
最後吃麵的碗可謂相當幹淨,根本就不需要洗潔精之類的東西清洗。
他如今的食物有限,再加上要休息,所以隻是墊了個肚子。
出空間前喝上二兩每天必不可少的青蘊酒,再洗漱一番,他就舒服的躺在自己的床上。
因為睡前的勞作,況葉的睡眠質量一直很好,幾乎是沾上枕頭不到兩分鍾,就進入了香甜的夢中。
第二天依然是跟著簡修文他們去上工。
不過晴朗了幾天的天氣有了變化,在他們收工後不久,外麵就下起了小雨。
有了上次漏雨的經驗,況葉晚上從空間出來的時候,專門檢查了一下房間的漏雨情況。
外麵的雨勢聽著雖然不如上一次的大,卻還是有有漏雨的情況,雖然暫時隻有一處。
為了睡個好覺,他幹脆提前在上次漏雨的地方,放置好接水的容器。
之後這一夜他倒沒再醒,第二天一早,提前放置的另外兩處的容器中,果然有一些水。
不過這雨隻下了一晚上,在他起床的時候已經停了,這一天三人繼續上工。
之後兩天天氣一直不錯,隊裏一些人家趁著這個機會,已經有不少人家開始修整自家的屋頂。
況葉三人也商量了一番,準備近期把住處的屋頂修整一番。
不過修整屋頂的事,他們三人不能完全搞定,最好是能請人幫忙。
簡修文、劉康民兩人雖然已經下鄉一年多,但之前屋頂也是找隊員幫忙檢修的,他們雖然已經見識過,但真要上手,到時候結果怕是不如人意。
他們三人能夠分到些稻草,這已經是九大隊的隊長陳慶國處事公正。
這幾天一旦有空,況葉三人就到處收集茅草,同時也遇到不少收集的隊員。
好在九大隊這邊的山坡多,茅草也足夠,倒也沒有起衝突。
看著隊員們也跟著收集茅草,仿佛在趕時間似的,況葉不禁問了一番原由。
通過兩位知青和隊員,也總算明白了眾人為何如此積極的原由,因為觀市這邊每年的秋雨應該要來了。
這邊的夏季都沒有這麽麻煩,夏季的雨勢可能非常的大,但至少持續的時間短。
觀市這邊的秋雨,一旦下起來,基本上會連綿許久,長的話甚至能連綿三個月。
秋雨除了帶來降雨外,唯一的優點可能就是它一般隻在晚上下,不影響白天隊員們上工。
他們得趕在這之前,盡快檢修自家的屋頂,要不然到時候漏雨就非常的麻煩。
聽到這個原由,況葉仔細的迴想了一下。
上一世他的老家好像和觀市這邊差不多,一到秋天雨特別的多。
不過那個時代,人們住的房屋漏雨的幾乎少見,也就沒有每年都修整屋頂的需要。
就這樣忙活了四五天,況葉他們才停止收集茅草。
這些收集來的茅草被翻曬幹燥,就被三人收撿進柴房中,等到時候用來檢修屋頂。
而況葉除了白天在外麵忙碌,空間中的活也沒有停歇下來。
花了幾晚上的時間,他終於把剩餘的作物都種植了一遍。
七八兩的豌豆,種植了約20平米的地。剩下的四種蔬菜,他也每樣都種植了約10平米。
這四種蔬菜,白菜、蘿卜、四季豆、豇豆,他都是采取直播的方式種植的。
除了豇豆和四季豆,每個種植穴中隻點了3~4粒種子,剩餘的白菜和蘿卜,每個種植穴中都有一小撮種子。
主要是它們的種子比較細小,和菜籽的大小差不多。
等到每個種植穴的種子發芽後,他就會時不時間苗,留下最為健壯的苗株,讓它們長大。
間出來的苗,也可以作為蔬菜食用。它們應該會很嫩,到時候無論是做湯還是涼拌,都會十分的可口。
種植完這些作物,況葉晚上依然沒有閑下來。
之前埋的紅薯已經開始長藤蔓,育苗的辣椒、玉米等已經開始發芽,這些移栽時都需要新翻的土。
特別是其中的辣椒,到時候需要的地可能不少。
因為開始種植,有些頭腦發熱,約二十克的種子全部進行了育苗。
育苗床的情況他觀察了一下,辣椒的發芽率特別的高。
可以說這真不愧是低等靈植種植空間,隨便買的幹辣椒中取出來的種子,發芽率竟然接近百分之百。
這樣一來辣椒苗就比較多,到時候全部種植完,如果間距再稍微寬一點,占據一畝地都是有可能的。
要知道他前期育苗播種,也才占據了堪堪半畝的地。
更別說還有紅薯、玉米、稻穀這些作物。
......
“況知青,待會兒我把你訂的竹編送過來。”這天下工的時候,陳繁勳找上況葉,開口就道明來意。
“勳大哥,竹編這麽快就做好了?”聽到送竹編過來,況葉有些驚訝。
定製竹編是20號下午,今天也才27號,這竹編就做好了。
他還以為要再等幾天呢。
主要是他見過簡修文他們房間中擺放的那幾個竹編的櫃子,雖然簡潔但要做的話,應該要花不少功夫。
陳繁勳他們平時也要上工,製作竹編的話,也隻能抽出空閑的時間,時間自然要久一點。
“做好了。”況葉定製的這幾個竹編,雖然要麻煩一點,但對於陳繁勳這樣的篾匠來說,做起來還是很順手的。
更何況家中還有他父親陳慶應,以及兄弟兒子搭把手。
見此況葉自然十分高興,這幾天行李放在床上,無論是睡覺,還是要拿取一些東西都有些麻煩。
為了早點見到製作好的竹編,他邀上同住的簡修文兩人,在還完工具後,幹脆和陳繁勳一起直接往其家走。
打算到時候由他們三個人把東西搬迴來就行,不過這個打算最終沒有成功。
看到擺在階沿上的櫃子和床頭櫃,況葉第一眼就非常的喜歡。
樣式的圖紙雖然是他自己畫的,但那隻是就粗糙的模樣。最後還根據陳慶應的建議修改過,但沒相到成品這麽令人驚豔。
這些竹編觸手摸著一點也不紮手,一些地方還處理的非常的光滑。
因為剛做好,重量其實也不算輕,但一個年輕小夥還是比較容易搬動,最後之所以三人沒法全部帶走,還是因為其尺寸,以及其中的零散物件。
為了方便拿取東西,況葉專門設計了幾個可抽取的竹籃。
這些竹籃要搬動的話,最好先取出來。
所以最後陳繁勳家還是出動了一個人,幫忙把竹編運迴況葉他們的住處。
這個人正是陳慶應的大孫子,十五歲的陳祥富。
況葉也沒有推辭,正好到時候把定製的尾款,讓陳祥富帶迴去。
四人花了些功夫把竹編運到,直接先放進況葉的屋子,置於擺放的問題後麵再說。
簡修文兩人拉著陳祥富在堂屋說話的空隙,況葉把竹編的尾款準備好,然後交給陳祥富。
之後再留了陳祥富一會兒,喝了點水才把人送走。
接著況葉和簡修文他們,先把晚飯解決了,才早一點迴到房間,處理竹編擺放的問題。
這時候倒也不需要兩位知青幫忙了,雖然竹編有點分量,但哪怕是他這個身體狀況,想要搬動的話也是可以的。
首先是床尾的儲物櫃。
根據陳慶應的建議,做成了高約一米八,長約一米二,寬約五十厘米,總體分為三層的竹櫃。
最底部直接懸空三十厘米,然後是一層約二十厘米高的空間,底部隻有幾跟細小些的竹杆,這層空間可以用來放鞋。
接著往上一層是儲物櫃的主體,整個高度有約一米,三麵用竹塊拚接成櫃壁,正麵是可以開合的雙頁竹櫃門,這裏主要放衣物和棉被等物。
最上麵一層,高度約為三十厘米,最上麵用竹片拚合封頂,中間做了四個可以抽拉的竹籃,到時候一些零碎的東西可以放這裏。
因為之前漏雨的原因,儲物櫃稍微外移動了一點,避開漏雨的牆角。
接著就是床頭櫃,它的高度隻有約九十厘米,比木架床要高出約二十厘米,長寬的話和儲物櫃是一樣的。
它最為讓況葉滿意的地方,就是這個床頭櫃可以當作書桌來使用。
雖然是用竹製的頂部,但竹片光滑平整。其整體布局大約是“l”順時針旋轉九十度的模樣。
左邊從頂部往下,做成一個兩層置物架的模樣,寬度約為四十五厘米。右邊靠近頂部有一層可以抽拉的竹籃,空間高度約為三十厘米,其下方空出來的空間,正好可以坐的時候放腿。
除了兩個櫃子,還有兩根竹製的板凳,高度約為四十五厘米,正好可以配套床頭櫃。
把櫃子放好後,況葉就把行李一一的歸置好。衣服棉被放進床尾的櫃子,洗漱的搪瓷盆可以放到床頭櫃一側的置物架上,煤油燈直接放到床頭櫃上。
而一些細碎的小東西,暫時放置到竹製的抽屜籃中。
整理好這些,兩位知青的房間也安靜下來,他也再次進入空間繼續忙碌。
第19章
如今空間中主要的事情就是翻地,況葉經過這近十來天的勞作,對此事已經相當的熟悉。
翻地的效率比之前快了不少。
直到肚中有些饑餓感傳來,他才停止今天的勞作,迴到小院準備為自己加道餐。
桃酥和零食,已經在昨天吃完,今天晚上況葉準備為自己煮碗麵條。
麵條很快就煮好,除了食鹽外,他還加入之前製作的蔥油,以及前兩天製作的辣椒油。
蔥油混合這辣椒油的香氣,刺激著他的口水不斷分泌。
顧不上還有些燙口,夾起一筷子就往嘴裏一嗦,這一吃就停不下來。
一碗麵條幾分鍾的時間,就被他吃完。
這具身體在這個時代,十分的缺少油水,這麵條雖然簡單,但卻是難得的美味。
為了不浪費,況葉甚至在碗中加入些麵湯,把剩下的油脂連著湯一起喝進腹中。
最後吃麵的碗可謂相當幹淨,根本就不需要洗潔精之類的東西清洗。
他如今的食物有限,再加上要休息,所以隻是墊了個肚子。
出空間前喝上二兩每天必不可少的青蘊酒,再洗漱一番,他就舒服的躺在自己的床上。
因為睡前的勞作,況葉的睡眠質量一直很好,幾乎是沾上枕頭不到兩分鍾,就進入了香甜的夢中。
第二天依然是跟著簡修文他們去上工。
不過晴朗了幾天的天氣有了變化,在他們收工後不久,外麵就下起了小雨。
有了上次漏雨的經驗,況葉晚上從空間出來的時候,專門檢查了一下房間的漏雨情況。
外麵的雨勢聽著雖然不如上一次的大,卻還是有有漏雨的情況,雖然暫時隻有一處。
為了睡個好覺,他幹脆提前在上次漏雨的地方,放置好接水的容器。
之後這一夜他倒沒再醒,第二天一早,提前放置的另外兩處的容器中,果然有一些水。
不過這雨隻下了一晚上,在他起床的時候已經停了,這一天三人繼續上工。
之後兩天天氣一直不錯,隊裏一些人家趁著這個機會,已經有不少人家開始修整自家的屋頂。
況葉三人也商量了一番,準備近期把住處的屋頂修整一番。
不過修整屋頂的事,他們三人不能完全搞定,最好是能請人幫忙。
簡修文、劉康民兩人雖然已經下鄉一年多,但之前屋頂也是找隊員幫忙檢修的,他們雖然已經見識過,但真要上手,到時候結果怕是不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