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況葉,不說原身根本沒有這方麵的經驗,就他原本的時代,茅草的屋頂也隻有一些特色景區有保留,對於如何檢修更是一竅不通。


    而且也不知道這天氣能晴朗多久,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能一天時間就弄好。


    如今雖然已經有了天氣預報,但也隻是刊登在報紙上,農村的人想要了解,機會相當的少。


    而且這個時代的天氣預報,因為時代的限製,準確性非常的低。


    如今農村的天氣變化,人們隻有根據以往的經驗來預判,但這樣的預判準確性就更低了。


    三人商量一番,還是得找人幫忙才行,到時候請人的工錢三人平攤就行。


    商量好之後,三人當天就確認了找哪些人幫忙,分別是陳繁勳和他的兩個堂兄。


    找到他們確定好幾人什麽時候有空,約定好時間,況葉他們和小隊長陳繁榮請假。


    對於他們要修整屋頂的事情,小隊長給假非常爽快。


    陳繁榮記得況葉他們現在住的這處房屋,屋頂上一次檢修的時間還是去年,時間過去這麽久,早就該修整一下。


    確定好人員和時間後,況葉他們繼續忙著地裏的活。


    過了兩天終於到了約定好的時間,他們運氣不錯,這天是個風和日麗的日子。


    早上吃完飯,陳繁勳就帶著他的兩個堂兄上門,同時還攜帶了修整屋頂需要的竹梯,以及一些零碎的工具。


    況葉三人先是招待三人坐了一會兒,就麻溜的開幹了。


    陳繁勳和他的兩位堂兄弟,上到房頂檢查屋頂的茅草,況葉三人則負責運送茅草上去。


    三人住的這座房屋,在他們來之,已經荒廢了好幾年。


    當初隊裏為了安置知青,吸取其他大隊的經驗教訓,沒有選擇讓知青住到隊員家裏,而是專門花時間整修了一下這座房屋。


    但當時的整修,也就是勉強能住人。


    直到簡修文和劉康民入住後,不時修修補補才成了現在的模樣。不過兩人的精力有限,屋子比入住之前也就好上一點。


    如今陳繁勳三人站在屋頂都需要十分小心,仔細的試探一下才敢站穩。


    屋頂上的茅草大部分使用的年限已經很久,有些已經腐朽不堪,不注意點的話,根本承受不住一個成年人的體重。


    這一次為了修整屋頂,況葉他們準備了不少茅草,再加上動手的人也不少,修整的進度還是比較快。


    一個上午的時間,差不多檢修完一半的屋頂。


    看著時間不早,三人連忙招唿陳繁勳三人下來,況葉也端上提前泡好的茶水遞給他們。


    茶葉是他空間中的那包茉莉花茶,借著原身行李的遮掩,把它放到了明麵上。


    “唿~這茶香!”陳繁勳吹了一下碗中有些燙的茶水,茉莉花茶獨特的香氣縈繞在鼻尖。


    嚐試著喝一口,綠茶特有的清香中帶著茉莉的香氣,微苦中還帶著一絲迴甘。


    他們隊上的這幾名知青人真的不錯,竟然拿這樣的好茶招待他們。


    “嗯,這茶好喝。”另外一名幫忙的陳繁軍,喝完一口也不由的誇讚一聲。


    他比陳繁勳要小兩歲,但也不影響他評判這茶葉的品質。


    另外喝到茶水的簡修文等人,對這茉莉花茶的評價也不錯。


    聽著眾人的誇讚,況葉既高興也有些感慨。


    高興的是陳繁勳他們滿意這樣的招待,之前說好請他們來幫忙,工錢給高一點,但不包飯。不過期間也不可能什麽都不做,請人喝茶在這個時代算是一種不錯的待客之道。


    感慨的是這個時代物資的匱乏,他這茉莉花茶其實也就是一般的茶葉。因為是花茶所以比較香,其實口感的話也就平常,但在這個時代的農村已經是難得的好茶。


    正在幾人喝茶休息的時候,小院有人拜訪。


    來人是幾個小孩,其中一個況葉還認識,那正是陳繁勳的小女兒。


    上次去找陸嫂子的時候,小家夥那謹慎的模樣他至今還記得。


    不過今天到是非常的活潑,牽著一個年齡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女孩,朝著小院這邊這來。


    “爹,奶奶喊你迴去吃飯。”陳繁勳的女兒和另外三個小孩靠近,在階沿上喝茶的眾人自然發現了。


    幾個小孩還沒走到陳繁勳他們跟前,小女孩就開口道,也證實了況葉的猜測。


    此時已經接近正午,因為他們不包飯,幫忙的陳繁勳三人是要迴去吃午飯的。


    好在三人都是一隊的,離這裏並不遠,迴家吃飯也很方便。


    除了小女孩,另外三個小孩,況葉也根據他們對陳繁勳等人的稱唿,知道了是哪家的小孩。


    其中一個六七歲左右的男孩是陳繁軍的兒子,另外一個年齡差不多的男孩,是陳繁永的兒子。


    被陳繁勳女兒拉著的那個同齡女孩,則是她的表妹,是陳繁勳的外甥女。


    自家孩子來叫人,陳繁勳他們也就不準備再歇息了,兩三口把碗中的茶水喝完,就和況葉他們提出告辭。


    “簡知青,我先和小芸她們迴去吃飯,下午的時候再過來。”放下茶碗,陳繁勳牽著自己家女兒小芸,和外甥女佳佳,打聲招唿就往院壩外邊走。


    陳繁軍和陳繁永也都領著自己的兒子提出告辭。


    三人把幾人送出院壩,和況葉比較熟悉的小芸還和他招收揮別,完全看不出之前那副謹慎的模樣。


    另外三個小孩,兩個男孩比較活潑,早早的跑在他們父親前麵去了;而那個叫佳佳的小女孩,則顯得安靜許多。


    看著陳繁勳等人走遠,況葉三人也迴屋,麻利的炒了個青菜,早上煮好的稀飯簡單的熱一下,就開飯了。


    午後三人休息了半個小時左右,陳繁勳三人再次上門,繼續上午沒有幹完的活。


    下午的檢修工作和上午一樣,相當的順利,等收集的茅草和稻草用得差不多,屋頂的茅草也換了大半,看著比之前結實許多。


    和之前一樣,檢修結束後,況葉提前準備好了茶水。


    在喝茶的時候,也把三人的工錢結算了,三人幫忙檢修屋頂,工錢其實不算高,每人也才三角錢。


    但這對隊員來說已經是比較高的工錢了,他們上工一天最多拿十公分,按照往年的收入換算,一天下來十個公分也才一角四分錢左右。


    幫忙檢修屋頂,一天能有三角錢,不包飯也非常的值。


    要知道如今的鹽價才一角五分錢,這都可以買兩斤鹽了。


    拿到工錢陳繁勳三人相當高興,如今農村人想要掙點現錢,機會並不多。


    三人喝著噴香的茉莉花茶,休息的同時和況葉三人侃大山,直到時間不早才告辭。


    等到三人離開,況葉他們也沒有閑著,先把雜亂的院壩收拾幹淨,檢修屋頂淘汰了不少舊茅草,這些不能浪費,怎麽說也是可以燒火的柴草。


    收拾好院壩後,天色也開始暗下來,三人才開始準備晚飯。


    第20章


    就在況葉他們檢修完屋頂的第二天下午,一場較大的雨就下起來。


    看著換了大半茅草的屋頂,三人心中不由得慶幸。


    幸好昨天就把屋頂檢修完,要不然晚上又得經曆漏雨的情形。特別是劉康民房間中,床尾漏雨的那處,稍不注意不僅睡不好,還得把打濕的東西拿出來曬曬。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三人還是準備了接水的容器。


    畢竟茅草屋頂雖然檢修過,但並不能保證沒有錯漏之處。


    好在陳繁勳三人的手藝不錯,這天晚上的雨哪怕比之前大不少,三人的房間中都沒有出現漏雨的情況。


    第二天一早,況葉三人還檢查了一下其他的房間,都沒發現漏雨的情況。


    經過這麽一場大雨的檢驗,三人心中對檢修完的屋頂有了信心,之後秋雨連綿時也不用擔心漏雨了。


    這場雨第二天接近中午的時候才停,隊裏下午才上工。


    況葉等人按照小隊長陳繁榮的安排,去清理田邊的水渠,給因為這場大雨積水的田地排澇。


    “這應該是水田吧,有積水還要排嗎?”況葉在清理排水渠的時候,不由的有些疑惑的問道。


    身旁的這塊田,是他第一天上工時看到的那些排幹水的稻田,當時剩下些稻樁在田地裏麵。


    來到九大隊近二十天,這些田裏麵的稻樁已經被清理幹淨,隊員們還用牛把地深耕了一遍。


    因為這場,田裏有了不少積水,結果小隊長竟然安排隊員排水,況葉就有些疑惑。


    這塊田本身應該是水田,有積水還可以減少一些雜草的生長,第二年種植水稻的時候都不用事先灌溉。


    “這是水旱兩用的田,種完水稻後,還要種一季的作物。”對於況葉這樣的疑惑,同行的簡修文他們也理解,他們當初也有這樣的疑惑。


    他們下鄉的時候正是春季,沒來九大隊多久,就經曆了一年中第一個最忙的時候“雙槍”。


    當時這些水旱兩用的田,還是旱田,裏麵種植的作物是麥子、油菜等農作物。


    他們在四五月的時候,不僅要忙著收獲小麥、油菜等作物,還要進行春耕的工作,進行水稻育苗、紅薯育苗等工作。


    當時看著隊員把地裏的小麥、油菜收獲後,又馬不停蹄翻地、灌水、犁田。


    剛剛下鄉不久,就跟著隊員“雙搶”的簡修文兩人,一個多月的時間人都消瘦了一大圈。


    想起那個時候,兩人都不由的唏噓,好在他們堅持下來了。


    去年和他們同一批下鄉的知青,有不少人都在“雙槍”繁重的勞作中生了一場大病,甚至和所在大隊的關係變差。


    水旱兩用的田地,去年也在這個時節,再次放幹水,為之後的播種做準備,簡修文他們經曆過一遍,自然能夠解答況葉的疑問。


    聽著兩人的講解,況葉又有一種長見識了的感覺。


    原身出生城市,接觸的農活不多。而他自己雖然出生農村,甚至兒時還在鄉下生活一段時間,但因為時代的不同,其實對於這些了解不多。


    這是他第一次知道,原來還有水旱兩用的田地。


    清理水渠排澇的工作並不算繁重,而且也花不了多少時間,一下午的時間一小隊關於這方麵的活就做完了。


    三人跟著隊員們早早的下工,不過每個人身上都比以往要埋汰些。


    畢竟這又是水又是泥的活,很難保持幹淨。


    況葉也和其他人一樣,提著自己的草鞋,抗上鋤頭赤腳踩在泥濘的小路上往倉庫那邊去。


    迴到住處三人燒了一鍋熱水,好好的洗了個澡,換了身幹淨的衣服。


    接下來幾天晴朗的日子,地裏的活零零碎碎的總忙不完。


    白天跟著隊員們幹活,晚上況葉在空間中幹活,這幾天一直在翻地。


    翻地的同時,他還提前為紅薯起壟,為之後的移栽做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諸事皆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諸事皆蕪並收藏年代文中的路人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