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殘宋的手裏,實際可掌握的土地也就一個福建路加浙東路的一部分,都屬於東南丘陵地帶,這一片區域的西邊有武夷山脈,是福建和江西河流的總分水嶺。浙東路的西南部和福建西北部,則有仙霞嶺,向北蔓延成會稽山和四明山。從福建的建寧府向北越過仙霞嶺至浙東,有仙霞關的險隘,向西越過武夷山至江西,又有杉關的險隘。有人說:仙霞關的途徑迂迴而險峻,比較難以攻占,杉關的道路則正道而顯『露』,攻占更易。福建有仙霞關、杉關,正如關中有潼關、蒲津,四川有劍閣、瞿塘一樣,一旦失守,福建便保不住了。
福建位於偏僻海邊的一個角落,地形狹窄,用它去爭奪天下,軍隊和糧食都不足以供應。要固守這個角落,則它的山脈和河川的險阻也不足以憑藉。它距離中國曆代以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口稠密的心髒部份太過遙遠,而且又有武夷山、仙霞嶺等的阻隔,交通非常不便。所以它在中國的政治動『蕩』中從未曾發生過決定『性』的作用。它既非理想的退守地帶,也不是長期可以割據的區域,它唯一能利用的奇道便是大海,但是在曆史上還沒有人成功的運用過。
為打破這樣的地理局限,福安府的小朝廷於景炎元年的六七月之間,發起了第一次虛張聲勢的反攻行動,短期內似乎收複了大片的失土,但基本沒有對元軍的有生力量造成多少實質『性』的損失,而宋軍卻已經後繼乏力。於是,攻守之勢很快就倒轉了過來。
元軍反攻初始便勢如破竹。在蘭溪,由於義兵自『亂』,主將劉十九授首,從建德府出來的元軍偏師不費一兵一卒便輕而易舉的拿下了蘭溪縣。而後唆都與高興分兵,一個南取衢州,一個東擊婺州,各地駐守的宋軍毫無招架之力。從建德府開始,兩浙的北部、西部、中部徽、衢、婺等州依次淪陷。
與此同時,元廷從各地調集的兵馬基本就位。在充分認清宋軍脆弱本質的情況下,坐鎮臨安的董文炳大膽采取了分進合擊之策,發起六路大軍,從浙北、江西、湖廣、及東部沿海幾個方向張開大網,決定一鼓作氣將福安府的殘宋勢力徹底絞殺。
與福安府不自量力的四麵出擊不同,元廷的六路大軍皆是實力強勁。
哪六路大軍?
第一路,由臨安行省左丞董文炳(伯顏北上後,於是年六月九日設立臨安行省,由原參政董文炳任行省左丞,總領其事),親自統帥從陸上攻擊浙東、福建各沿海州縣。
第二路,由臨安行省參政阿剌罕率領沿海招討使王世強、蒙古漢軍萬戶恩裏哥所部舟師,從海上攻擊浙東、福建沿海州縣。
第三路,由招討使唆都,率領所部軍隊,從婺州乘勝向處州進攻。
第四路,由四萬戶總管奧魯赤和招討使也的『迷』失率領所屬軍隊,從江西向福建進攻,計劃與浙東路南下的元軍在福安府會師。
第五路,由江西都元帥兼參政塔出,右副都元帥兼參政呂師夔和左副都元帥張榮寶統領所部軍隊,從江西向廣東進攻。
第六路,由駐潭州的湖廣行省參政阿裏海牙,統率所部軍隊,從湖南向廣西方向進攻。
當元軍六路大軍以雷霆之勢向福安府大舉壓來之時,殘宋小朝廷又在幹什麽呢?還能如何,一如既往的爭權奪利而已。
先是文天祥被陳宜中、張世傑排擠,辭任右丞相和同知樞密的官職,隻保留一個同都督的虛名,被打發到南劍州建節,自己招兵、自己籌糧,一力抗元。
接著是國舅楊亮節,憑著護送兩宮和扶立新君的功勞而居中用事,隻因幾句中肯的勸諫之語,就將將宗室股肱,忠孝兩全的秀王趙與檡排擠出京,貶往瑞安府鎮守。趙與檡乃是趙家人當中能力較為突出之人,又是當朝近枝,早在江心嶼建立天下兵馬都元帥府時就帶兵來從,威望甚高,卻也免不了被人擠出中樞。至此,小朝廷的權力更加被陳、張、楊三人牢牢的把持。
此三人結黨營私,全憑個人好惡,以私念廢公,往往幸近者得美官,忠直而有才能者都不得進用。
麵對元軍六路大軍,陳宜中、張世傑等人當然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惟有打算再次南竄而已。期間,張世傑也曾做過一點努力,譴水師從海路北上,兩次試圖攻打定海,但底氣不足,為保存實力也未真的壓上太多兵馬。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兩次都無功而返,迅速就被元軍沿海招討使王世強擊敗。
當時,原被張鏑派出攻打浙東的中興水師還停留昌國,陳閔沒錯過朝廷水師北進的好機會。以大宋忠勝軍的名義,全師出動去配合進攻定海,不料熱臉貼了冷屁股,當陳閔率部賣力的助攻之時,朝廷的水師卻毫無戰心,足足有上千艘戰船的大軍,在進攻定海港口時才損失三四條船就匆匆鳴金收兵了,因為張世傑給他的部下將領有令,以保全實力為先,不準硬拚。
而且張部水師見陳閔的炮船犀利,竟起了吞並之心,以樞密副使、大都督張世傑的官位相壓,欲威『逼』利誘陳閔南下福安府受其節製。東海龍王陳閔當然不可能被這樣輕易脅迫,憑中興水師的實力也不用怕張世傑的艦隊,不過張鏑對陳閔事先有過交代,要配合大宋朝廷反攻兩浙,輕易不能撕破臉。
陳閔不想與宋軍糾纏,又眼見得進取無望,在昌國待的無趣,便率水師迴了雞籠港,如實向張鏑稟報。
張鏑這一次會同宋軍收複兩浙的計劃已經宣告失敗,這次行動的時機上或許沒有太大問題,借著元軍主力北上的機會確實可以從中取事,但采取的行動方式其實是行不通的,主要是對宋軍的反攻寄以了太大的希望。一方麵為配合宋軍而過早的暴『露』了婺州的地下力量,另一方麵又樂觀的估計了張世傑的決心和實力。
陳閔迴來後,張鏑也意識到了其中的問題,他尚未收到婺州方麵的消息。還給劉十九去信,改令其設法轉入地下,保存有生力量,蟄伏等待時機,但他的信再也得不到迴複了。
福建位於偏僻海邊的一個角落,地形狹窄,用它去爭奪天下,軍隊和糧食都不足以供應。要固守這個角落,則它的山脈和河川的險阻也不足以憑藉。它距離中國曆代以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口稠密的心髒部份太過遙遠,而且又有武夷山、仙霞嶺等的阻隔,交通非常不便。所以它在中國的政治動『蕩』中從未曾發生過決定『性』的作用。它既非理想的退守地帶,也不是長期可以割據的區域,它唯一能利用的奇道便是大海,但是在曆史上還沒有人成功的運用過。
為打破這樣的地理局限,福安府的小朝廷於景炎元年的六七月之間,發起了第一次虛張聲勢的反攻行動,短期內似乎收複了大片的失土,但基本沒有對元軍的有生力量造成多少實質『性』的損失,而宋軍卻已經後繼乏力。於是,攻守之勢很快就倒轉了過來。
元軍反攻初始便勢如破竹。在蘭溪,由於義兵自『亂』,主將劉十九授首,從建德府出來的元軍偏師不費一兵一卒便輕而易舉的拿下了蘭溪縣。而後唆都與高興分兵,一個南取衢州,一個東擊婺州,各地駐守的宋軍毫無招架之力。從建德府開始,兩浙的北部、西部、中部徽、衢、婺等州依次淪陷。
與此同時,元廷從各地調集的兵馬基本就位。在充分認清宋軍脆弱本質的情況下,坐鎮臨安的董文炳大膽采取了分進合擊之策,發起六路大軍,從浙北、江西、湖廣、及東部沿海幾個方向張開大網,決定一鼓作氣將福安府的殘宋勢力徹底絞殺。
與福安府不自量力的四麵出擊不同,元廷的六路大軍皆是實力強勁。
哪六路大軍?
第一路,由臨安行省左丞董文炳(伯顏北上後,於是年六月九日設立臨安行省,由原參政董文炳任行省左丞,總領其事),親自統帥從陸上攻擊浙東、福建各沿海州縣。
第二路,由臨安行省參政阿剌罕率領沿海招討使王世強、蒙古漢軍萬戶恩裏哥所部舟師,從海上攻擊浙東、福建沿海州縣。
第三路,由招討使唆都,率領所部軍隊,從婺州乘勝向處州進攻。
第四路,由四萬戶總管奧魯赤和招討使也的『迷』失率領所屬軍隊,從江西向福建進攻,計劃與浙東路南下的元軍在福安府會師。
第五路,由江西都元帥兼參政塔出,右副都元帥兼參政呂師夔和左副都元帥張榮寶統領所部軍隊,從江西向廣東進攻。
第六路,由駐潭州的湖廣行省參政阿裏海牙,統率所部軍隊,從湖南向廣西方向進攻。
當元軍六路大軍以雷霆之勢向福安府大舉壓來之時,殘宋小朝廷又在幹什麽呢?還能如何,一如既往的爭權奪利而已。
先是文天祥被陳宜中、張世傑排擠,辭任右丞相和同知樞密的官職,隻保留一個同都督的虛名,被打發到南劍州建節,自己招兵、自己籌糧,一力抗元。
接著是國舅楊亮節,憑著護送兩宮和扶立新君的功勞而居中用事,隻因幾句中肯的勸諫之語,就將將宗室股肱,忠孝兩全的秀王趙與檡排擠出京,貶往瑞安府鎮守。趙與檡乃是趙家人當中能力較為突出之人,又是當朝近枝,早在江心嶼建立天下兵馬都元帥府時就帶兵來從,威望甚高,卻也免不了被人擠出中樞。至此,小朝廷的權力更加被陳、張、楊三人牢牢的把持。
此三人結黨營私,全憑個人好惡,以私念廢公,往往幸近者得美官,忠直而有才能者都不得進用。
麵對元軍六路大軍,陳宜中、張世傑等人當然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惟有打算再次南竄而已。期間,張世傑也曾做過一點努力,譴水師從海路北上,兩次試圖攻打定海,但底氣不足,為保存實力也未真的壓上太多兵馬。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兩次都無功而返,迅速就被元軍沿海招討使王世強擊敗。
當時,原被張鏑派出攻打浙東的中興水師還停留昌國,陳閔沒錯過朝廷水師北進的好機會。以大宋忠勝軍的名義,全師出動去配合進攻定海,不料熱臉貼了冷屁股,當陳閔率部賣力的助攻之時,朝廷的水師卻毫無戰心,足足有上千艘戰船的大軍,在進攻定海港口時才損失三四條船就匆匆鳴金收兵了,因為張世傑給他的部下將領有令,以保全實力為先,不準硬拚。
而且張部水師見陳閔的炮船犀利,竟起了吞並之心,以樞密副使、大都督張世傑的官位相壓,欲威『逼』利誘陳閔南下福安府受其節製。東海龍王陳閔當然不可能被這樣輕易脅迫,憑中興水師的實力也不用怕張世傑的艦隊,不過張鏑對陳閔事先有過交代,要配合大宋朝廷反攻兩浙,輕易不能撕破臉。
陳閔不想與宋軍糾纏,又眼見得進取無望,在昌國待的無趣,便率水師迴了雞籠港,如實向張鏑稟報。
張鏑這一次會同宋軍收複兩浙的計劃已經宣告失敗,這次行動的時機上或許沒有太大問題,借著元軍主力北上的機會確實可以從中取事,但采取的行動方式其實是行不通的,主要是對宋軍的反攻寄以了太大的希望。一方麵為配合宋軍而過早的暴『露』了婺州的地下力量,另一方麵又樂觀的估計了張世傑的決心和實力。
陳閔迴來後,張鏑也意識到了其中的問題,他尚未收到婺州方麵的消息。還給劉十九去信,改令其設法轉入地下,保存有生力量,蟄伏等待時機,但他的信再也得不到迴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