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七八歲到十一二不等的孩子,有男有女,身著雖然發舊但洗得幹幹淨淨的棉麻短衣,在白鸞湖邊嘻嘻嚷嚷來迴跑著,中間簇擁著一個年輕姑娘,文文靜靜地緩步走,另有一個同她差不多大的,跑前跑後照看著孩子們,拉拉這個,扯扯那個。沿路行人無不凝眸看上片刻,因為受到孩子們歡笑的感染,心情也舒暢起來。
“玉姐姐,你看天上飛的,是什麽鳥兒?好大好白,好像鳳凰!”“玉姐姐,快看,這兒有好幾隻蝦!”香枳高聲叫道:“哎阿吉,你當心掉了水裏去,我不管啊!”
玉長清笑眼盈盈,聽憑香枳和孩子們在身邊笑鬧著,清澈的眸中映出孩子們歡快的笑容,心底憂悵消散大半。極目遠眺,澄碧春水在日光下粼光閃映,遊船畫舫徘徊湖中,遊人來往,間或有清揚樂聲從舷窗內飄出,迴蕩在湖麵上。有幾個孩子聽得心癢,拔出腰間自己做的短笛尺簫,試圖和韻一奏,嗚哩嗚哩地吹著,倒別有一番情趣。香枳突發奇想,招手笑道:
“噯!聽我說。咱們唱歌兒好不好?”
“好啊!好啊!”“唱什麽?”
“那天阿娘讓我去看小姨,路過清心街,聽見芳菲坊裏有人練唱,還彈著曲兒,實在好聽,我便記下來了。”倩兒急急道。
“真的?怎麽記的?”香枳好奇道。
“玉姐姐不是講過那個‘天津橋上舊曾聽’的故事嗎,幸虧沒忘,我就地撿了塊石頭,在牆上記下來了。”她小臉紅漲起來,因為能得到玉長清的賞識而自豪,“那曲詞玉姐姐也教過我們,很悲哀的那首,李易安的詞,‘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真的,配上那首曲兒,可好聽了。”
“咱們都會‘落日熔金’吧?”玉長清笑問道,一片肯定的答複響起。她走進路旁一座觀景亭,撩衣落座,笑道:“那就好。倩兒,你把他們都教會,咱們今日就唱這首《永遇樂》。”
倩兒喜滋滋地應下,把另外幾個孩子叫到一起,分派誰吹誰唱。一群孩子七嘴八舌地討論爭執,跑去巷裏隻說演習,玉長清笑看一眼香枳,輕輕道:“你看,轉眼間,竟然已經五年,他們幾個都長這麽大了。”
“小姐也長了不少呢。”香枳歪著頭,細細數說,“小姐穩重了,自然更聰明了,醫術也精進一大截,再教他們幾個肯定綽綽有餘。那天阿遠他娘還跟奴婢說呢,虧得小姐教導有方,阿遠小時多淘呐,上房掀瓦的,如今竟也能讀書寫字,辦事還機靈,又識得藥草會炮製,再大些幹脆去藥堂應差得啦。”
玉長清抿唇一笑,靜靜看著湖波,“玉家極少外買奴婢,如今府裏的都是不知伺候了幾代的舊人,一直盡心盡力,我上些心本就在情理之中,吳嬸還是這麽多禮。”她靜默一刻,又喃喃道:“隻要找對自己適宜的,加以勤習,必有所得。倩兒偏偏樂感敏銳,可惜偃哥哥不在,偃哥哥善笛的,我於樂理上,能教的才是有限。至於阿吉阿遠,他們兩個性子倒是完全掂倒過來,誰能想到從來好靜的阿吉,竟誌在參軍報國呢?”
香枳撩衣坐下,托腮冥想,口中慨然,“也不知五年後,又將是何等光景?呀,五年……那就是七十個月,數千日,不知是恍恍惚惚地過去,還是拖拖遝遝地過去?……”
“五年……”玉長清呢喃著,忽聽腳步踢踏,孩子們紛紛跑進亭中,眸光灼灼,阿遠搶先道:
“玉姐姐,我們練好了!”
玉長清迴眸,溫柔一笑,欣然道:“是麽,那就起調罷!”
眾孩子相互對視,點點頭,倩兒為振士氣,率先舉笛而奏,一段極淒婉的前奏吹過去,幾個男孩接著續上,其餘女孩齊聲唱起來。童聲本是天籟純真的,如今伴著嗚咽笛曲,竟令人腸中千迴,神傷不已,孩子們卻毫不知情,瞪著黑眸,一門心思地吹唱,路上遊人越聚越多,無不為此音所感。玉長清不知怎麽的,別過臉去望著白鸞湖,緊咬唇瓣,滾下兩行清淚。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幾個女孩重複著結句,伴奏的男孩們哀怨收尾,他們不安地對視一眼,跑過去圍著玉長清,紛紛問:“玉姐姐,你怎麽了?”“玉姐姐,我們唱得不好嗎?”
玉長清匆匆擺手,一推香枳,香枳忙道:“哪有啊,你們能把人唱——呃,能讓聽者感受到這詞句之中的悲傷,並為此動容,說明唱得極好……孺子可教。”
“真的?!”孩子們歡唿起來,玉長清勉強穩住心神,道:
“你看,你們既然把那份懷念故人的傷淒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說明我平時教的,你們都往心裏去了。這就很好!所以呢……”她故意賣個關子,站起身撫平衣袂。
“所以呢?”孩子們追著問。
“所以,我和香枳先走著,等你們商量好吃什麽,再告訴我。我記得阿吉那天想進邀月樓看看……你們自己商量,別爭啊。”她笑著,香枳搶上去分開人群,口中連連說:“借光……借光……得罪。”並衝孩子們點頭示意。他們馬上將玉長清圍在中間,使她離人群保持一臂的距離,同時裝聾作啞,無論旁人問什麽,隻管悶頭向前擠,甫一上了棧道,便擁著玉長清和香枳飛快進了一條窄巷,三拐兩拐不見蹤影。亭外看客莫名其妙,相互交換幾句意見,紛紛散去。
在巷子間來迴串著,一行人往南行去。巷內狹小,陰溝頹門,牆頭青草茵茵,偶有幾聲鳥啼。孩子們壓低聲音,商議究竟去吃羊肉好,還是嚐嚐揚州茶樓那一份份精致點心。玉長清刻意與他們拉遠,低聲問香枳:“你剛才聽他們唱那永遇樂時,心裏覺著怎麽樣?”
“隻是挺難過的,”香枳略停片刻,遲疑道:“其實,小姐應該比我更能沉得住氣吧?沒想到呢……”
“是,我自認亦是如此。可聽了這首曲子,獨獨這首,竟有種……感同身受的滋味。”玉長清眉心微蹙,香枳心底思忖,也想不出個所以然,抬眸見她鬱鬱盈眉,便嘻嘻笑道:
“小姐開始多愁善感了?莫不是女兒家大了,有了心事,想嫁人了?”
玉長清白她一眼,迴首高聲問向孩子們:“哎!怎麽樣——想好了嗎?”
“嗯,還是迴家吃吧,”小倩追上來說,“到底還是家裏的飯好吃。”
“藥膳你也喜歡哪?”香枳逗她道。
其餘孩子也趕上來,聞言後七嘴八舌道:“那是自然!”“阿娘做的,比什麽都好吃!”
“那你那天還偷偷跑出去買米糕?”倩兒一推阿遠,揶揄道,巷中登時揚起一片清脆笑聲。
一眾孩子歡歡喜喜地擁著玉長清和香枳迴到玉府,看門的忙道:“小姐,方才宮裏送來一封信箋,是專門給您的。”
“我的?”她愣了片刻,一時摸不著頭腦。
“玉姐姐,你看天上飛的,是什麽鳥兒?好大好白,好像鳳凰!”“玉姐姐,快看,這兒有好幾隻蝦!”香枳高聲叫道:“哎阿吉,你當心掉了水裏去,我不管啊!”
玉長清笑眼盈盈,聽憑香枳和孩子們在身邊笑鬧著,清澈的眸中映出孩子們歡快的笑容,心底憂悵消散大半。極目遠眺,澄碧春水在日光下粼光閃映,遊船畫舫徘徊湖中,遊人來往,間或有清揚樂聲從舷窗內飄出,迴蕩在湖麵上。有幾個孩子聽得心癢,拔出腰間自己做的短笛尺簫,試圖和韻一奏,嗚哩嗚哩地吹著,倒別有一番情趣。香枳突發奇想,招手笑道:
“噯!聽我說。咱們唱歌兒好不好?”
“好啊!好啊!”“唱什麽?”
“那天阿娘讓我去看小姨,路過清心街,聽見芳菲坊裏有人練唱,還彈著曲兒,實在好聽,我便記下來了。”倩兒急急道。
“真的?怎麽記的?”香枳好奇道。
“玉姐姐不是講過那個‘天津橋上舊曾聽’的故事嗎,幸虧沒忘,我就地撿了塊石頭,在牆上記下來了。”她小臉紅漲起來,因為能得到玉長清的賞識而自豪,“那曲詞玉姐姐也教過我們,很悲哀的那首,李易安的詞,‘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真的,配上那首曲兒,可好聽了。”
“咱們都會‘落日熔金’吧?”玉長清笑問道,一片肯定的答複響起。她走進路旁一座觀景亭,撩衣落座,笑道:“那就好。倩兒,你把他們都教會,咱們今日就唱這首《永遇樂》。”
倩兒喜滋滋地應下,把另外幾個孩子叫到一起,分派誰吹誰唱。一群孩子七嘴八舌地討論爭執,跑去巷裏隻說演習,玉長清笑看一眼香枳,輕輕道:“你看,轉眼間,竟然已經五年,他們幾個都長這麽大了。”
“小姐也長了不少呢。”香枳歪著頭,細細數說,“小姐穩重了,自然更聰明了,醫術也精進一大截,再教他們幾個肯定綽綽有餘。那天阿遠他娘還跟奴婢說呢,虧得小姐教導有方,阿遠小時多淘呐,上房掀瓦的,如今竟也能讀書寫字,辦事還機靈,又識得藥草會炮製,再大些幹脆去藥堂應差得啦。”
玉長清抿唇一笑,靜靜看著湖波,“玉家極少外買奴婢,如今府裏的都是不知伺候了幾代的舊人,一直盡心盡力,我上些心本就在情理之中,吳嬸還是這麽多禮。”她靜默一刻,又喃喃道:“隻要找對自己適宜的,加以勤習,必有所得。倩兒偏偏樂感敏銳,可惜偃哥哥不在,偃哥哥善笛的,我於樂理上,能教的才是有限。至於阿吉阿遠,他們兩個性子倒是完全掂倒過來,誰能想到從來好靜的阿吉,竟誌在參軍報國呢?”
香枳撩衣坐下,托腮冥想,口中慨然,“也不知五年後,又將是何等光景?呀,五年……那就是七十個月,數千日,不知是恍恍惚惚地過去,還是拖拖遝遝地過去?……”
“五年……”玉長清呢喃著,忽聽腳步踢踏,孩子們紛紛跑進亭中,眸光灼灼,阿遠搶先道:
“玉姐姐,我們練好了!”
玉長清迴眸,溫柔一笑,欣然道:“是麽,那就起調罷!”
眾孩子相互對視,點點頭,倩兒為振士氣,率先舉笛而奏,一段極淒婉的前奏吹過去,幾個男孩接著續上,其餘女孩齊聲唱起來。童聲本是天籟純真的,如今伴著嗚咽笛曲,竟令人腸中千迴,神傷不已,孩子們卻毫不知情,瞪著黑眸,一門心思地吹唱,路上遊人越聚越多,無不為此音所感。玉長清不知怎麽的,別過臉去望著白鸞湖,緊咬唇瓣,滾下兩行清淚。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幾個女孩重複著結句,伴奏的男孩們哀怨收尾,他們不安地對視一眼,跑過去圍著玉長清,紛紛問:“玉姐姐,你怎麽了?”“玉姐姐,我們唱得不好嗎?”
玉長清匆匆擺手,一推香枳,香枳忙道:“哪有啊,你們能把人唱——呃,能讓聽者感受到這詞句之中的悲傷,並為此動容,說明唱得極好……孺子可教。”
“真的?!”孩子們歡唿起來,玉長清勉強穩住心神,道:
“你看,你們既然把那份懷念故人的傷淒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說明我平時教的,你們都往心裏去了。這就很好!所以呢……”她故意賣個關子,站起身撫平衣袂。
“所以呢?”孩子們追著問。
“所以,我和香枳先走著,等你們商量好吃什麽,再告訴我。我記得阿吉那天想進邀月樓看看……你們自己商量,別爭啊。”她笑著,香枳搶上去分開人群,口中連連說:“借光……借光……得罪。”並衝孩子們點頭示意。他們馬上將玉長清圍在中間,使她離人群保持一臂的距離,同時裝聾作啞,無論旁人問什麽,隻管悶頭向前擠,甫一上了棧道,便擁著玉長清和香枳飛快進了一條窄巷,三拐兩拐不見蹤影。亭外看客莫名其妙,相互交換幾句意見,紛紛散去。
在巷子間來迴串著,一行人往南行去。巷內狹小,陰溝頹門,牆頭青草茵茵,偶有幾聲鳥啼。孩子們壓低聲音,商議究竟去吃羊肉好,還是嚐嚐揚州茶樓那一份份精致點心。玉長清刻意與他們拉遠,低聲問香枳:“你剛才聽他們唱那永遇樂時,心裏覺著怎麽樣?”
“隻是挺難過的,”香枳略停片刻,遲疑道:“其實,小姐應該比我更能沉得住氣吧?沒想到呢……”
“是,我自認亦是如此。可聽了這首曲子,獨獨這首,竟有種……感同身受的滋味。”玉長清眉心微蹙,香枳心底思忖,也想不出個所以然,抬眸見她鬱鬱盈眉,便嘻嘻笑道:
“小姐開始多愁善感了?莫不是女兒家大了,有了心事,想嫁人了?”
玉長清白她一眼,迴首高聲問向孩子們:“哎!怎麽樣——想好了嗎?”
“嗯,還是迴家吃吧,”小倩追上來說,“到底還是家裏的飯好吃。”
“藥膳你也喜歡哪?”香枳逗她道。
其餘孩子也趕上來,聞言後七嘴八舌道:“那是自然!”“阿娘做的,比什麽都好吃!”
“那你那天還偷偷跑出去買米糕?”倩兒一推阿遠,揶揄道,巷中登時揚起一片清脆笑聲。
一眾孩子歡歡喜喜地擁著玉長清和香枳迴到玉府,看門的忙道:“小姐,方才宮裏送來一封信箋,是專門給您的。”
“我的?”她愣了片刻,一時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