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優秀的地方,宋朝自然需要借鑒,古建築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是發展之道,與之同理的還有古代中國的一些習俗,自然也需要更改,比如說跪禮,在古代不僅僅是平民要對官員行跪拜禮便是下官對上官也是需要行禮的,而這些自然都太過於封建禮教,自然是不需要,畢竟在古代封建社會,之所以要存在這些十分複雜的禮節,並不是因為什麽優雅之類的原因,在現代人看來,禮節好似變成了一種禮貌,但在古代,禮節是一種階級的象征,什麽樣的禮節代表什麽樣的階級。
士大夫階級的禮與平民們不同,王室的禮節又與平民和士大夫們不同,其中的等級十分森嚴,且有規矩,但這種東西,無疑會桎梏工業化的發展,看看歐洲為什麽要進行宗教改革,才能有後來的工業革命就知道了,當這一套宗教禮儀套在你的頭上後,你的生活就幾乎是被禮節所支配的。
基督教在還沒有進行教改之前,每天都必須要祈禱三次,早中晚各一次,然後在禮拜天的時候還要去教堂裏麵進行參拜,十分的複雜,自然也就不適合進行工業化的發展,看看現代的中東,幾乎所有的國家,除了伊朗之外,工業化都不是特別的好,唯一比較好的土耳其也是世俗化的國家,所有的宗教國家都會沉溺於禮節之中,導致工業生產的效率比較低下。
中國的禮節也是如此,在古代中國,便是出一趟遠門,都必須要請人進行占卜,然後看黃曆,確定這一天適合出門才能出門,這無疑也是禮的一種,然後父子之間,君臣之間,妻子之間的禮節,都是十分繁瑣的,所以在徐清當政之後,取消了平民之間的禮節,簡化了官員與官員之間的禮節。
平民之間互相見麵,握手問好就可以了,上官與下官見麵,下官隻需要鞠躬就好,唯有平民與士大夫見麵,需要行單膝跪地禮,與皇室見麵行跪禮,而士大夫見皇帝則行單膝跪地,之所以依舊保留這一套禮節,是因為如今的宋朝依舊存在著階級,因此禮節自然有保存的必要。
不然皇室的尊貴如何凸顯,士大夫們的榮耀又如何讓世人明白呢,這中間自然就要通過禮節來彰顯,但其他的繁文縟節則盡量免去,同時父子之間的禮節,上下級之間的禮節也是盡量簡化,以避免太過於麻煩。
而同時禮節的改變也意味著思想觀念的改變,尤其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無疑是脫胎與農業文明而來的思想,其目的就是把人禁錮在土地上,從而專心發展農業,而工業化無疑需要打破這一套傳統的製度,而禮節的改變,就是第一步。
原本禮節的繁瑣,人們常年使用這一套禮節,你就自然會對自己的父親存在敬畏的感情,因為你見到他就要下跪,在家裏吃飯的時候,也必須父親先動筷子,你才能動筷子,父親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能還嘴,不然就是忤逆,在古代,如果父親狀告自己的兒子忤逆,便是親手打死,也是無罪釋放的,在法律的偏頗之下,自然無人膽敢反抗自己的父親。
而這些陋習都是要改的,我愛我父,但我更愛真理,這才是新時代的人需要接受的思想,而禮節就是第一步,把那些複雜的禮節舍棄,從而讓人們在生活中,慢慢的開始接受平等的禮節,然後在思想上自然就容易接受新的法度。
在新的法律中,朝廷明令禁止父親不能隨意打罵孩子,不然就等同於故意傷害罪,極有可能入邢,甚至被剝奪孩子的養育權,還會被衙門監督,以防止他打罵其他的孩子,通過這些法令,原來在中國是根本不可能的,畢竟在中國,父母打孩子,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你做的不好,自然是要打的。
對此,其實徐清也並不反對,但在古代,直接打死這實在是有些違背人性了,而更加讓人心寒的是,大多數認為父親打死自己的孩子並不算是個事,許多人心中覺得孩子是父母生的,那父母打死孩子,就相當於是打死自己的東西一樣,與朝廷又有什麽關係,清官難斷家務事,家裏麵的事,就得讓家裏人自己處理,朝廷是不應該插手的。
這種思想,無疑是把人給物化了,在古代社會,不僅僅女人被物化,男性也是如此,一個家庭所有的東西都是男主人的,不僅僅他的妻子是他的東西,他的孩子也是如此,所有人都必須以父親作為唯一的主人進行效忠,而到國家層麵,所有人都必須向皇帝效忠,這種思想,在古代,對於穩定社會有著很好的效果,但在工業時代,這種思想顯然會限製工業的發展。
尤其是尊皇思想,對於徐清等一眾士大夫來說,簡直就是頭號大敵,所以對於他們這些新的政治家來說,改革民眾的思想,讓皇室的地位下降,就是最重要的,而其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東西,自然要改革掉,讓民眾擁有獨立的思維,這才是對朝廷有利的。
畢竟知識的話語權始終掌握在讀書人的手裏,若是民眾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中走出來,說是思想獨立了,但他們看的報,小說,讀的文章,幾乎都是這一群讀書人寫的,裏麵鐫刻的都是這些讀書人的思想,這些人自然而然就會被洗腦,從而接受士大夫們的思想和價值觀,那當這兩批人思想價值觀都趨近的時候,士大夫們的許多政策自然能夠得到民眾的支持,而不會反對了。
在許多所謂的民主國家,人民標榜自己思想獨立,但其實這些獨立很多都是假的,要想做到思想獨立,這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是隨波逐流的,因為要想思想獨立,你首先得做到知道事情的真相,而這一點簡直困難到沒邊了。
因為在現代社會,事情的解說權往往不在政府,人們總是會天然懷疑政府信息的可靠性,而更多的去相信媒體,但事實證明,媒體很不可靠,西方那些自詡公正的媒體,報道的假新聞,最近幾年也是頻繁被爆出醜聞,而通過這些假新聞,即便一個思想再獨立的人,也必然會被帶到溝裏去,因此所謂的思想獨立,前提就是知道真相,而真正能夠知道真相的人必定是少數,因此大部分人都是隨著媒體而起舞的。
在現代社會,除了政府所掌握的司法權,立法權和行政權之外,媒體往往具有監督權這第四權,這四種權利之間,媒體所握有的權利,在很多國家是與前四者相互持平的,由此可見這種力量到底有多麽的強大,也是政客們操控政壇的法寶,因此隻要讓人們脫離的儒家原始的教條,所謂的思想獨立,就是士大夫對他們直接進行洗腦,從而讓他們跟著自己的思路走。
將自己的思想變成他們的思想,從而讓他們支持新的國家政策,這就是新的官僚階級所打的主意,畢竟要想讓士族製度永遠,壓製住皇室是不行的,必須要讓民眾從心裏認同才行,所以士族們就必須要給老百姓灌輸強者就應該得到比普通人更好的待遇,更多的尊敬這種思想,然後將這種思想轉換為,士族這個階級的誕生,就是給予強者的稱號,讓他們可以在社會上取得更多的權利從而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從而讓士族階級在民眾的心中合理化,然後將國家的興衰與士族階級緊密的聯係在一起,把工業化的成功與士族的不可取代性畫上等號,讓所有人都默認為沒有士族就沒有工業化,從而讓民眾在內心中將士族的存在合法化。
這就是所謂思想獨立之後,士族洗腦所產生的結果,而這也是宋朝的新貴族們想要的,如今宋朝的百姓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對於士族的存在並沒有任何意見,甚至認為正是因為這一製度才能讓宋朝脫穎而出的人,多達百分之七十以上,不得不說這樣的洗腦十分的成功。
當然也有人會說,給予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人士族稱號並不過分,但給予他的家族特權,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從而反對士族製度的世襲,不過這樣的聲浪很快就被士族們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所掩蓋了。
比如說士族家的孩子七歲就會拉二胡,八歲就會寫詩之類的,甚至有的十歲就會五國語言,通過這種宣傳,從而讓老百姓慢慢把士族和普通老百姓區分開來,讓他們以為士族的基因就是好,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從而讓人民慢慢的接受,為什麽士族的孩子可以也是士族。
另外士族的幾乎所有孩子讀的都是大學,最次的也是普通大學,幾乎沒有白丁的,而如今在宋朝唯知識至上的時代,這自然更是士族就是比普通人強的有力證明,但到底是因為他們聰明而考上了大學,還是因為士族的身份從而上的大學,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可否認士族的孩子在很大比率上會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聰明一些,畢竟他們的父母本身就很聰明,不然也當不了士族,同時他們所接受的教育與普通人家也不一樣,在良好的教育之下,再加上本就不笨的腦袋,自然培養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都不會太差,就算有差的,也不會報道,媒體都是士族們養的,自然隻會報導那些養的好的,至於那些壞的,自然是藏起來,不讓人民知道的,久而久之,人民自然隻會記得士族們的孩子都是知禮守禮的人,又哪裏會想到還有那麽些齷齪醃臢的人也在士族的隊伍裏呢,即便被人民發現了,也會很快通過衙門的關係將此事掩蓋,許多事情根本不可能變成新聞,也沒有媒體會去報道。
而人民看到這些新聞,自然會慢慢將士族的世襲製度視為理所應當,這就是媒體的力量,通過媒體,人們開始把對皇室的敬重,對皇帝的忠誠轉移為對士大夫的敬重,對國家的忠誠,而國家的具象就是士大夫,也就是這幫士族。
從而將自己塑造成為國家的基石,通過這種方法,將老百姓綁在了自己的身上,以鞏固自己的權勢和家族的地位,甚至因為這種綁定太過於強烈的緣故,甚至許多官員都提出了要把士族製度變成貴族製度,不僅僅世襲三代,而是要一直世襲下去。
不過對於這一點,整個朝堂之上大多數人還是不同意的,雖然這樣做可以讓他們的家庭享受數百年的榮華富貴,但對於國家來說,這自然不是一件好事,階級固化,國家動蕩是必然的事情,到最後民眾一定會對這種製度產生懷疑,進而厭惡,因為一個國家就是金字塔,站在頂端的永遠隻有那幾個人,如果確定世襲製度,那麽能夠上去的人必然越來越少,當人民漸漸發現,真正的天才無法上去,而上麵都是一些庸庸碌碌之輩的時候,自然會開始反抗,到時候國家完蛋,士族製度自然也會完蛋。
而若想要士族製度永遠,就必須要讓這個製度可以吸納優秀的人才進來,從而讓士族始終保持精英的特性,而不能變得腐朽,所以世襲製度是萬萬不可取的,對此,許多傑出人士都有十分精到的見解,而他們也正好是這個國家的掌舵人,因此世襲製度始終並沒有確定,士族沿襲三代,若沒有傑出人士出現,就自動降為平民,高級貴族延續長點,但也隻能是五代,再往下就不行了,通過這種方式,從而讓社會上真正優秀的人得以通過渠道上升成為士族,這就是士族製度永存的保證。
士大夫階級的禮與平民們不同,王室的禮節又與平民和士大夫們不同,其中的等級十分森嚴,且有規矩,但這種東西,無疑會桎梏工業化的發展,看看歐洲為什麽要進行宗教改革,才能有後來的工業革命就知道了,當這一套宗教禮儀套在你的頭上後,你的生活就幾乎是被禮節所支配的。
基督教在還沒有進行教改之前,每天都必須要祈禱三次,早中晚各一次,然後在禮拜天的時候還要去教堂裏麵進行參拜,十分的複雜,自然也就不適合進行工業化的發展,看看現代的中東,幾乎所有的國家,除了伊朗之外,工業化都不是特別的好,唯一比較好的土耳其也是世俗化的國家,所有的宗教國家都會沉溺於禮節之中,導致工業生產的效率比較低下。
中國的禮節也是如此,在古代中國,便是出一趟遠門,都必須要請人進行占卜,然後看黃曆,確定這一天適合出門才能出門,這無疑也是禮的一種,然後父子之間,君臣之間,妻子之間的禮節,都是十分繁瑣的,所以在徐清當政之後,取消了平民之間的禮節,簡化了官員與官員之間的禮節。
平民之間互相見麵,握手問好就可以了,上官與下官見麵,下官隻需要鞠躬就好,唯有平民與士大夫見麵,需要行單膝跪地禮,與皇室見麵行跪禮,而士大夫見皇帝則行單膝跪地,之所以依舊保留這一套禮節,是因為如今的宋朝依舊存在著階級,因此禮節自然有保存的必要。
不然皇室的尊貴如何凸顯,士大夫們的榮耀又如何讓世人明白呢,這中間自然就要通過禮節來彰顯,但其他的繁文縟節則盡量免去,同時父子之間的禮節,上下級之間的禮節也是盡量簡化,以避免太過於麻煩。
而同時禮節的改變也意味著思想觀念的改變,尤其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無疑是脫胎與農業文明而來的思想,其目的就是把人禁錮在土地上,從而專心發展農業,而工業化無疑需要打破這一套傳統的製度,而禮節的改變,就是第一步。
原本禮節的繁瑣,人們常年使用這一套禮節,你就自然會對自己的父親存在敬畏的感情,因為你見到他就要下跪,在家裏吃飯的時候,也必須父親先動筷子,你才能動筷子,父親可以打你罵你,但你不能還嘴,不然就是忤逆,在古代,如果父親狀告自己的兒子忤逆,便是親手打死,也是無罪釋放的,在法律的偏頗之下,自然無人膽敢反抗自己的父親。
而這些陋習都是要改的,我愛我父,但我更愛真理,這才是新時代的人需要接受的思想,而禮節就是第一步,把那些複雜的禮節舍棄,從而讓人們在生活中,慢慢的開始接受平等的禮節,然後在思想上自然就容易接受新的法度。
在新的法律中,朝廷明令禁止父親不能隨意打罵孩子,不然就等同於故意傷害罪,極有可能入邢,甚至被剝奪孩子的養育權,還會被衙門監督,以防止他打罵其他的孩子,通過這些法令,原來在中國是根本不可能的,畢竟在中國,父母打孩子,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你做的不好,自然是要打的。
對此,其實徐清也並不反對,但在古代,直接打死這實在是有些違背人性了,而更加讓人心寒的是,大多數認為父親打死自己的孩子並不算是個事,許多人心中覺得孩子是父母生的,那父母打死孩子,就相當於是打死自己的東西一樣,與朝廷又有什麽關係,清官難斷家務事,家裏麵的事,就得讓家裏人自己處理,朝廷是不應該插手的。
這種思想,無疑是把人給物化了,在古代社會,不僅僅女人被物化,男性也是如此,一個家庭所有的東西都是男主人的,不僅僅他的妻子是他的東西,他的孩子也是如此,所有人都必須以父親作為唯一的主人進行效忠,而到國家層麵,所有人都必須向皇帝效忠,這種思想,在古代,對於穩定社會有著很好的效果,但在工業時代,這種思想顯然會限製工業的發展。
尤其是尊皇思想,對於徐清等一眾士大夫來說,簡直就是頭號大敵,所以對於他們這些新的政治家來說,改革民眾的思想,讓皇室的地位下降,就是最重要的,而其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東西,自然要改革掉,讓民眾擁有獨立的思維,這才是對朝廷有利的。
畢竟知識的話語權始終掌握在讀書人的手裏,若是民眾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中走出來,說是思想獨立了,但他們看的報,小說,讀的文章,幾乎都是這一群讀書人寫的,裏麵鐫刻的都是這些讀書人的思想,這些人自然而然就會被洗腦,從而接受士大夫們的思想和價值觀,那當這兩批人思想價值觀都趨近的時候,士大夫們的許多政策自然能夠得到民眾的支持,而不會反對了。
在許多所謂的民主國家,人民標榜自己思想獨立,但其實這些獨立很多都是假的,要想做到思想獨立,這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是隨波逐流的,因為要想思想獨立,你首先得做到知道事情的真相,而這一點簡直困難到沒邊了。
因為在現代社會,事情的解說權往往不在政府,人們總是會天然懷疑政府信息的可靠性,而更多的去相信媒體,但事實證明,媒體很不可靠,西方那些自詡公正的媒體,報道的假新聞,最近幾年也是頻繁被爆出醜聞,而通過這些假新聞,即便一個思想再獨立的人,也必然會被帶到溝裏去,因此所謂的思想獨立,前提就是知道真相,而真正能夠知道真相的人必定是少數,因此大部分人都是隨著媒體而起舞的。
在現代社會,除了政府所掌握的司法權,立法權和行政權之外,媒體往往具有監督權這第四權,這四種權利之間,媒體所握有的權利,在很多國家是與前四者相互持平的,由此可見這種力量到底有多麽的強大,也是政客們操控政壇的法寶,因此隻要讓人們脫離的儒家原始的教條,所謂的思想獨立,就是士大夫對他們直接進行洗腦,從而讓他們跟著自己的思路走。
將自己的思想變成他們的思想,從而讓他們支持新的國家政策,這就是新的官僚階級所打的主意,畢竟要想讓士族製度永遠,壓製住皇室是不行的,必須要讓民眾從心裏認同才行,所以士族們就必須要給老百姓灌輸強者就應該得到比普通人更好的待遇,更多的尊敬這種思想,然後將這種思想轉換為,士族這個階級的誕生,就是給予強者的稱號,讓他們可以在社會上取得更多的權利從而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從而讓士族階級在民眾的心中合理化,然後將國家的興衰與士族階級緊密的聯係在一起,把工業化的成功與士族的不可取代性畫上等號,讓所有人都默認為沒有士族就沒有工業化,從而讓民眾在內心中將士族的存在合法化。
這就是所謂思想獨立之後,士族洗腦所產生的結果,而這也是宋朝的新貴族們想要的,如今宋朝的百姓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對於士族的存在並沒有任何意見,甚至認為正是因為這一製度才能讓宋朝脫穎而出的人,多達百分之七十以上,不得不說這樣的洗腦十分的成功。
當然也有人會說,給予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人士族稱號並不過分,但給予他的家族特權,這並不是一件好事,從而反對士族製度的世襲,不過這樣的聲浪很快就被士族們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所掩蓋了。
比如說士族家的孩子七歲就會拉二胡,八歲就會寫詩之類的,甚至有的十歲就會五國語言,通過這種宣傳,從而讓老百姓慢慢把士族和普通老百姓區分開來,讓他們以為士族的基因就是好,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從而讓人民慢慢的接受,為什麽士族的孩子可以也是士族。
另外士族的幾乎所有孩子讀的都是大學,最次的也是普通大學,幾乎沒有白丁的,而如今在宋朝唯知識至上的時代,這自然更是士族就是比普通人強的有力證明,但到底是因為他們聰明而考上了大學,還是因為士族的身份從而上的大學,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可否認士族的孩子在很大比率上會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聰明一些,畢竟他們的父母本身就很聰明,不然也當不了士族,同時他們所接受的教育與普通人家也不一樣,在良好的教育之下,再加上本就不笨的腦袋,自然培養出來的孩子大多數都不會太差,就算有差的,也不會報道,媒體都是士族們養的,自然隻會報導那些養的好的,至於那些壞的,自然是藏起來,不讓人民知道的,久而久之,人民自然隻會記得士族們的孩子都是知禮守禮的人,又哪裏會想到還有那麽些齷齪醃臢的人也在士族的隊伍裏呢,即便被人民發現了,也會很快通過衙門的關係將此事掩蓋,許多事情根本不可能變成新聞,也沒有媒體會去報道。
而人民看到這些新聞,自然會慢慢將士族的世襲製度視為理所應當,這就是媒體的力量,通過媒體,人們開始把對皇室的敬重,對皇帝的忠誠轉移為對士大夫的敬重,對國家的忠誠,而國家的具象就是士大夫,也就是這幫士族。
從而將自己塑造成為國家的基石,通過這種方法,將老百姓綁在了自己的身上,以鞏固自己的權勢和家族的地位,甚至因為這種綁定太過於強烈的緣故,甚至許多官員都提出了要把士族製度變成貴族製度,不僅僅世襲三代,而是要一直世襲下去。
不過對於這一點,整個朝堂之上大多數人還是不同意的,雖然這樣做可以讓他們的家庭享受數百年的榮華富貴,但對於國家來說,這自然不是一件好事,階級固化,國家動蕩是必然的事情,到最後民眾一定會對這種製度產生懷疑,進而厭惡,因為一個國家就是金字塔,站在頂端的永遠隻有那幾個人,如果確定世襲製度,那麽能夠上去的人必然越來越少,當人民漸漸發現,真正的天才無法上去,而上麵都是一些庸庸碌碌之輩的時候,自然會開始反抗,到時候國家完蛋,士族製度自然也會完蛋。
而若想要士族製度永遠,就必須要讓這個製度可以吸納優秀的人才進來,從而讓士族始終保持精英的特性,而不能變得腐朽,所以世襲製度是萬萬不可取的,對此,許多傑出人士都有十分精到的見解,而他們也正好是這個國家的掌舵人,因此世襲製度始終並沒有確定,士族沿襲三代,若沒有傑出人士出現,就自動降為平民,高級貴族延續長點,但也隻能是五代,再往下就不行了,通過這種方式,從而讓社會上真正優秀的人得以通過渠道上升成為士族,這就是士族製度永存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