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宋朝的房價,兩極分化的狀況是十分嚴重的,首先是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間的差別,小城市的房價基本保持不變,增長的人口與城市的擴張同時進行,並沒有人口的增長超過城市負荷的狀況出現,而大城市則不同了,許多鄉村的人為了賺到更多的錢,往往會前往大城市打工。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既然已經選擇出來工作賺錢了,那麽在自己家門口打工還是在稍微遠一點的地方打工,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畢竟在這個沒有城鄉交通工具的年代,即便就是自己附近鄉下的城市,想要迴去一趟,也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去大城市其實也不差這幾天的時間。


    而這麽多的人湧入城市,城市的建設卻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增長上來,全國的建設隊就這麽多,同時朝廷還高標準嚴要求,不準建築公司胡亂建一些不符合標準的建築出來,因此許多設計團隊就必須要設計的十分嚴謹,這自然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同時設計完了還不算完。


    這些設計的圖紙都要宋朝城市開發局去研究,要保證這些建築建設出來之後,不會對城市的美觀和文化底蘊形成破壞,反而是要對城市有增色的效果,因此在建設上,相比起現代要慢得多,而人口的增長卻是不會慢的,無數鄉村甚至是小城市的人每天都在不斷的湧入這些大城市中,城市人口增長與建築速度之間的不匹配,是這些地方房價上漲的一個原因,但並不是主要原因。


    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一些人在故意哄抬房價的緣故,這些人拿手中的錢去購買好幾套房子,甚至是一片片的買,然後互相炒作,最後將房價哄抬到一個十分高的價格,再把房子賣掉,從而賺取巨額暴利,這種炒房團自然也在宋朝的各大城市遍地開花,他們對於大城市的房價上漲,有著很重要的原因。


    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市場競爭的原因,大城市的房價貴這是十分正常的,所有人都想要來這兒住,房價自然就會漲,尤其是在城市的市中心,這裏的生活十分方便,周圍的教育資源也好,醫療資源也好,都十分的聚集,同時在城市建設上,市中心自然也是衙門最為重點照顧的地方,所以在市中心,往往到處都是精心搭建出來的漂亮景觀,生活質量是沒的說。


    而這自然造成這裏的房價居高不下,但郊區的房價也很貴,這就跟炒房有著很大的原因了,像這樣的城市群,郊區和市中心的房價是不可能都這麽高的,而其中自然有其他因素在幹擾,這也使得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城市之後,出現了買不到房的情況。


    他們的工資還追不上城市房價上漲的速度,這自然需要朝廷來進行疏導,至於小城市自然沒有這個問題,許多小城市的房價甚至十年都沒有起伏這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當然,市中心的房價自然也會上漲,畢竟城市的總人口在增加,而城市中的大多數人都自然希望住在城市的中心,生活便利,交通便捷,但周圍的房子顯然就不會有那麽的貴,所以整體來說,房價是恆定沒有什麽太大變化的,也不需要朝廷去調控。


    而大城市則不一樣,許多利益因素在其中起著很大的因素,而麵對這種情況,朝廷主要進行了三項改革,第一項就是添加房產稅,針對擁有多套房子的人進行加稅,在朝廷看來,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買這麽多的房,屯在手裏,彼此之間互相炒作,最後將房價炒到一般老百姓都要買不起的程度,製造恐慌情緒,從而謀取利益,這無疑是不道德的事情。


    而房產稅就是專門來治這些人的,根據規定,擁有一套以上,兩套房產的人,每年就需要繳納房子價格的千分之二作為房產稅,如果有第二套,那就繳納千分之五,第三套則千分之七,以此類推,多一套漲千分之二。


    可別小看隻有千分之幾的稅,但有些人可是擁有上百套的房子,如此一來,到最後他們每年一套房子要繳的稅就要十分之一左右的房子錢,整個稅交下來,便是買一套新房都足夠了,這樣的稅,自然會讓許多人開始拋售自己手中的房子,如此一來,一些比較偏僻的地方房子價格就會下降,市中心也會略微下降。


    畢竟市中心的房子始終是很搶手的,在這裏,不愁沒有買家來買,而對於市中心城區的房價,朝廷也不會進行太大的改革,畢竟這些地方本就不是給一般人住的,能夠住在這裏的人,也大多都是一些成功人士,因此朝廷也不會管,尊重市場規律,朝廷主要做的,就是讓那些買不起房的人能夠買房,而不是讓那些本來就買得起房的人享受什麽實惠。


    因此所有的政策導向都是最終讓鄉村的人能夠在城市落戶,盡可能的保證他們的生活需要,為此,除了房產稅之外,另外一項政策就是衛星城計劃,在老城區,為了要保護原來的文化和風格,朝廷是不允許建設筒子樓之類過於難看的建築的,甚至連新潮的建築也不準建設,也就是所謂的高樓大廈,害怕破壞了城市的建築。


    至於城市周圍的新城區,雖然相比起老城區來說在外觀上要現代化一些,但依舊還是追求與整座城市要相當程度的容納,在前世徐清去過許多的古鎮,這些古鎮大多數並不大,然後在他們的外麵,就是新的小鎮,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給人一種很假的感覺。


    就感覺自己不是在一個古鎮,而是在一個影城一樣的感覺,這種感覺很不好,起碼徐清很不喜歡,因此新城區雖然會有一些現代建築,但是在建築風格上,還是與老城區持平的,而同時新城區的街道建設更加合理,交通係統也很好,因此自然成為了城市的第二中心,許多有錢人會在這裏買房住下來,既能享受文化上的熏陶,相比起老城區,在交通上又更加便捷,自然房價也不會太低,這也是市場導向,你很難去改變。


    因此新城區的放假想要降低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故而朝廷又想出了一種新的辦法,那就是衛星城計劃,相比起新城區來說,衛星城要離主城區更遠一些,往往中間還會有農田相互之間隔離,然後在主次上,自然也與新城區不能相提並論,但衛星城計劃有一個好處,就是土地十分便宜,朝廷可以以十分低廉的價格賣給建築商,從而房價自然不會特別的貴。


    且衛星城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這些城市距離主城區比較遠,因此在風格上不需要跟主城區保持一致,完全可以快速建造一些筒子樓公寓出來,這些樓房搭建速度快,同時價格也更加便宜,畢竟這些住宅樓可以搭建的很高,一棟樓就可以住下一百戶人家,相比起那些中心城區和小城區隻有兩三層高的房屋,最多也不過十幾層的樓房,自然是更好不過的。


    這兩招幾乎就能夠解決農民進入城市之後的住房問題,除此之外,第三點就是開通買房貸款,允許私立銀行和公力銀行開展房貸業務,由朝廷規定一個最高上限,然後銀行們自己競爭,從而尋找到一個合適的貸款利率,通過這三點,房價的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而衛星城的出現也開始使得大城市們開始朝著產業分化的方向前進。


    前世中國的很多城市,往往所有的東西都在主城區,人住在主城區,工業生產廠也在主城區,政府辦公機構在主城區,大學城也在主城區,整個主城區什麽東西都有,人來人往,也是烏七八糟,尤其是工業區在主城區,這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在宋朝城市剛剛發展的時候也是如此,畢竟那時的人們還沒什麽城市規劃的經驗,並不覺得這麽做有什麽不對,工廠修建在郊外,招工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當時的人,往往會把工廠直接修建在城市裏,招工方便,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可隨著城市的人口逐漸增加,中產階級開始出現,進而快速龐大,他們的工作與工業生產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但他們卻要同樣唿吸著工業生產的廢氣,這自然引來了許多的不滿,許多地方政府也紛紛開始對工廠進行搬遷,但效果並不是特別的好,畢竟這些工廠都是私人資本的,你想要搬遷他們,往往需要能夠說動他們才行,而單單憑借地方衙門,想要搞定這些跨國集團顯然是很難的,唯有朝廷利用國家權力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而朝廷對於這件事情也知道必須要改,但到底如何改,始終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有的人認為應該把這些汙染產業放到殖民地去,後來也確實是這麽做的,但如今尚且還沒有到後現代,大多數即便是最先進的產業,,汙染也是不低的,這些產業自然不能轉移,他們必須留在中國本土,才能保證最先進的技術始終被宋朝所掌握,而這些產業不能搬,就需要找一個地方進行安置。


    如何安置,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背後牽扯的關係也十分的複雜,畢竟這些掌握有最先進科技的公司,其來頭都不小,背後也都是士族在幕後掌管著,想讓他們搬,但也必須要征得他們的同意才行,首先他們的利益不能受損,第二招工要方便,這些都是朝廷需要去做的,但對此朝廷也是爭論不休,而衛星城的計劃則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這些衛星城距離城市有一段距離,這就保障了這裏的土地價格不會很貴,工廠搬遷到這裏來,價格就不會特別的高,二來隨著宋朝大力推行衛星城,這些工業衛星城就會湧入一大批的工人,這些工人住在這裏,自然就可以為工廠服務,在附近就可以找到工作,對於工人來說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不然想要找一份工作,就得去市中心,那這房子買在郊區自然也很不方便,讓他們可以就近工作,在附近生活,同時能夠給他們一個稍微舒適一些的環境,這無疑是朝廷需要去做的。


    在這裏,他們可以擁有一個一百平米的屋子,不再需要住在狹窄的棚屋裏,雖然會有汙染,但本來也就有,倒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


    而另一方麵,這些衛星城距離主城區又不會特別的遠,進行運輸也十分的方便,來迴路程相比起城市裏的地價來說,要便宜的多,同時汙染也不會在城市裏直接排放,對於城市的衛生來說,也有了極大的提高,因此衛星城計劃,在工業領域上自然得以通過,而其他領域自然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畢竟這些產業相比起重工業來說,其背後的勢力都不是特別的大,想要動他們並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


    因此衛星城計劃,等同於是產業分工計劃,像昆山初步規劃有兩座工業城,一座大學城,一座從事科學研究的衛星城,三座農業城,一座文化產業城,一座休閑度假城,這些城市讓昆山的產業得以互相分開,而不在聯絡在一起,形成一種互相之間彼此密切聯係的狀態,有助於產業的改善和從業人員分布的調整,也可以給中心城區解套。


    中心城區的放假之所以高,便是因為所有優秀的人都想要住在那裏,那裏有最好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而如今,將這些資源都分出一部分去成立一個專門的城市,自然也就為中心城區解套,雖然依舊會十分的堵,因為城市的重要結構依舊在這裏,衙門,經濟,金融,火車站,港口,這些都是一座城市的命脈,而他們始終是建立在城市中心的,因此雖然人口會下降,房價會降低的,但相比起其他地方來說,依舊會高的離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淡為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銘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銘哀並收藏平淡為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