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十分重要,上為下效,這是人世間的常理,若是官員們作為統治者都視道德,法律為無物,你指望老百姓去遵守法律,不是異想天開又是什麽呢?如果這個社會真的如此,那麽當罪犯被抓住,在刑場伏法的那一刻,他就根本不會有絲毫的懺悔,他唯一的後悔,就是自己不夠有錢,地位不夠高,不然即便犯法,也不用受到任何的懲罰,那麽法律的設置還有什麽意義。
法律是為了導人向善,而不是單純為了殺人,如果法律僅僅隻是為了殺人,那麽這法律從根本意義上就是錯的,法是為了止惡而存在的,所以法理不外乎人情,而想要讓百姓相信法律,首先就要從官員做起。
就像西方古代的那些領主們,各個都是虔誠的基督徒,難道他們真的信仰基督麽?基督不允許婚外情,但這些貴族們的私生活之混亂,從各種史料中便可見一斑,但他們卻必須在領民們麵前做出一副自己是基督教忠誠信徒的樣子來,為的就是在領民們心中樹立起一個道德的高地,如此一來,他才能夠合理合法的在自己的領地中,施行各種法律,因為他遵守了,自然你們也得遵守。
這個規矩放到宋朝來,自然也是如此,殺幾個官員,讓幾百個官員坐牢,朝廷就會變得清廉嗎?徐清並不相信,水至清則無魚,官場也是如此,你不可能指望所有人當官都是為了理想,大部分人是為了飯碗才來的,他們在這裏付出自己的智慧,建設城市和國家,拿走一部分的財富作為迴報,這在他們的眼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如果你不斷的阻止他們的這種行為,唯一的後果就是朝廷上的官員雖然不貪了,但政府機構的效率也會大為下降,所有人都隻拿工資不幹活,這能算是好事嗎?
至於將朝廷變成像工廠一樣,按照工作的速度來評判一位官員的優劣,這樣一來,不是既控製了官員們的貪汙,又能夠提升公務員的效率麽,這一點確實非常好,徐清也在很多領域采取了這種辦法,但在整個朝廷範圍內,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工廠上之所以能夠這麽做,是因為他們麵對的是沒有靈魂和思想死物,是流水線的生產,而公務員們日常所接觸到的東西則是人,尤其是基層公務員,比如說全村醫保之類的東西,你難道能夠說比拚效率麽?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果人人為了追求效率,那會出現什麽樣的可怕場景,徐清簡直不敢想象,每個人麵對政策都有不一樣的意見,他不是像流水線上的機器一樣,可以隨便人們拿捏的,就比如全民醫保,有些人有錢,自然對於醫保沒什麽不樂意的,但那些生活比較拮據的人呢,買一份醫保或許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事情,那就需要公務員去做思想工作,問清楚他有什麽困難,然後再勸他去買。
這其中的事情是非常複雜的,有些年紀大的人,比較諱疾忌醫,對於看病都有種諱莫如深的感覺,這些人往往十分迷信,甚至是進入醫院之中,就會雙腿顫顫,渾身發冷,這些人該怎麽應對,公務員們都必須要慢慢了解他們的苦楚,然後才能分別去應對的。
對於那些不喜歡醫保的人,要勸說他們,在宋朝,徐清是規定在十年之內,必須要實現全民醫保,醫保不僅僅要覆蓋城市,更要覆蓋鄉村,以解決普通老百姓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這一點當然也成為了每一個地方的頭號大事,變成了政績的一部分,但同時徐清也要求,地方政府不能實施強買強賣,要了解清楚老百姓對於醫保的態度,然後再進行疏導,不能直接拿錢然後去買。
這就導致公務員的工作十分複雜,一些偏遠地區或許強買強賣的情況時有出現,但發達地區這樣的情況是很少的,因為老百姓幾乎都接觸過義務教育,若是你強買強賣,那麽很多人是會直接去法院告你的,這對於基層公務員來說,是重大的汙點,若是沾染上,那麽這輩子就別想升官了,所以大多數公務員隻能不停的去跟這些老百姓說。
有些人是窮,沒錢買醫保,對此倒是沒什麽問題,畢竟許多地方衙門都非常有錢,便會拿出一部分錢,對於這些孤寡老幼進行補貼,以保證他們可以享受最低級的醫保,但還有些人則是對於醫保製度充滿了懷疑,認為這是騙人的,自己到時候若是生病了他們就一定會報銷麽?
很多人並不相信會有這麽好的事情,在他們的認知中,國家隻會讓人民繳稅,怎麽可能會給予這麽好的東西,所以最開始很多老百姓都不願意交這份錢,後來隻能是一戶戶人家去勸說,最後慢慢的才讓許多人真的相信了醫療保健製度存在的真實性,這一切都是需要基層的公務員去做的。
至於養老保險就更是如此了,醫療保險,平日裏人總會生個病,無論是感冒還是發燒,就會用到醫保,可養老保險則不同,如今宋朝的退休年齡在五十五歲,而很多人從事工作則是在十二歲,是的,放到現代這自然是非法的,但在這個年代,十二歲的工人遍地都是,因為宋朝施行的是六年義務製教育,隻有一小部分人可以繼續讀書,大多數人自然隻能進入社會開始工作,而讓老百姓從十二歲開始繳納養老保險,到他們四十三年後才能拿到第一筆養老保險,自然很多人都是不願意的。
對於這一點,徐清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對於養老保險製度的建立,徐清並不像醫療製度那麽迫切,因為想要讓老百姓相信這個實在是太難了,如今宋朝全國繳納養老保險的人不過兩千萬左右,連全國成年人口的三分之一都沒有,且到現在,還沒有人是拿錢的,因為即便是交的最早的,也不過是從三十幾歲開始繳納而已,到現在,自然是還沒到可以拿錢的年齡。
所以對於養老保險,朝廷是沒有什麽強製規定的,像這些惠民工程,你能夠像工廠一樣,製定指標去讓公務員完成嗎?如果你製定了這樣的標準,必然會使得公務員們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騙老百姓讓他們簽字,最後的結果就是遺禍無窮,老百姓不是傻子,當他知道真相的時候,他會無比痛恨這個朝廷的,所以對於這些工作,你是沒有辦法用政績來衡量的,隻能夠按照當地老百姓的感受來處理。
所以徐清壓根沒想過,把朝廷完全變成一個機器,那對於人民來說不是好事,而是壞事,因為如此一來,精英政治將會徹底定型,精英們認為什麽是好事,他們就會推行,而絲毫不在意百姓對於這些政策有什麽想法,這顯然是不對的,領導人高瞻遠矚這確實沒有錯,但應該也要盡可能的顧忌百姓們的想法,不然一昧照著自己設想的道路來走,那豈不是跟老百姓越走越遠了?
因此徐清隻能暫時讓整個朝廷暫時保持這個狀態,將貪汙壓低到最低,這是他唯一能夠做的,至於徹底消滅貪汙,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便是現代發達國家也不可能做到,因為貪欲是人的本性,你不可能去遏製人性,人若失去人性,那麽唯有兩種後果,要麽變成野獸,饑不擇食,要麽就無情無欲,變成聖人了。
徐清打貪的主要目的,還是讓老百姓們知道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當他們看到那些貪官汙吏被處死的時候,他們就會知道這樣做是錯的,以嚴刑峻法來規範社會的道德和思想,這無疑是徐清想要做的,也是他推行理學的根本原因。
至於因此而帶來的震蕩,自然也是徐清需要承受的,要知道,很多官員在徐清這一套製度出來以後,自然極力反對,尤其是中上級官員之中的青壯派,他們大多數四十歲左右,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未來也極有可能進入內閣,他們跟其他的官員不一樣,其他的官員或許聽到這個消息,見前麵死的那幾個官員之後,會主動認罪,然後繳納贓款和罰金,便想著繼續當官就好了。
可對於這些年富力強,且擁有勃勃野心的人來說,這是不可能的選擇,因為他們希望的位置,是內閣,是當宰相,其他人可以自首,他們不可以自首,一旦自首,雖然還可以當官,但尚書和宰相將與他們終生無緣了,畢竟大宋帝國的宰相和尚書,怎麽可能是一個前科犯呢?
所以很多人是不能自首的,他們誌向遠大,但又無法控製住社會上的誘惑,且同時又害怕著大理寺和禦史台調查到他們的身上,所以他們對於徐清自然是有著十分強烈的不滿,這些不滿便會體現在日常的工作上,比如說會經常找茬,他們當然不敢直接對徐清找茬,但是對一些政策提出另外的意見自然是可能的。
還有的則為利令智狂,甚至想要暗殺徐清的也不在少數,這就是徐清改革的代價,他需要麵對百官的非議,以及離心離德,畢竟這次打貪,針對的是整個朝廷,徐清因此也幾乎得罪了所有派係,甚至是自己的派係之中,都有人對此表示不解,可以說,雖然在民間,徐清的威望再一次上了一個台階,但在朝廷之上,在這官場之中,他的聲望是飛快下降的。
至於在基層公務員之中,徐清的聲望自然是飛速上漲的,畢竟如果徐清不那麽做,他們的升職機會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如今徐清為他們掃除了一大批的貪官汙吏,自然讓他們之中的有才之士,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到仕途中來,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可以說,徐清是改變他們命運的人,這個評價一點都不會過分。
但他們如今尚且還沒有成長起來,對於徐清的幫助自然是收效甚微的,不過對於反貪,徐清其實還是得到了不少的好處的,首先便是還給了天下百姓一個相對清廉的朝廷,二來則是因為在反貪之前,徐清在自己的派係中,三令五申有關於貪汙腐敗,公權私用等行為的糜爛,同時非常嚴肅的警告自己派係中的同仁,讓他們不要去做違法犯法的事情,雖然許多人依舊會有習慣性的貪汙,還有些人則屢教不敢,抱持著僥幸心理,但更多的人則把徐清的話聽了進去,相比起其他派係來說,徐清的派係損失的人馬自然是最少的,當許多官員因為各種各樣的條令離開自己的崗位之後,徐清的官員自然就成為了新的長官,所以徐清的權利非但沒有縮小,甚至還擴大了。
這直接導致朝廷之中的不少人開始流傳,徐清打貪是假,收攏權利才是真的,至於為什麽要收攏權利?那也很簡單,徐清老了,許多事情已經不能再這麽關注了,但徐清利欲熏心,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利,所以他希望在自己離開之後,繼續由徐家的人掌握著天下,因此如今收攏權利,然後讓那些政敵離開朝堂,等到徐寧迴來之後,便可以順利慢慢接手徐清留下的事業。
如今的打貪隻不過是為了讓父子兩人的交接不出現障礙罷了,這種言論甚囂塵上,徐清也多有耳聞,對此他自然也是十分無奈,每一個人麵對看到的事實,總能想出一個符合自己利益的念頭,然後穿鑿附會,就認為這是事實的真相,即便這根本與徐清的想法離了十萬八千裏遠,但他們也固執的認為自己想的才是對的,但事實的真相根本不是如此,之所以徐清的官員損失最少,隻不過是他多次提點罷了,並且他們聽進去,就這麽簡單,對於自己派係中屢教不改的人,徐清絲毫沒有手軟,因此還讓不少人寒了心,這一點,那些汙蔑者是看不見的。
法律是為了導人向善,而不是單純為了殺人,如果法律僅僅隻是為了殺人,那麽這法律從根本意義上就是錯的,法是為了止惡而存在的,所以法理不外乎人情,而想要讓百姓相信法律,首先就要從官員做起。
就像西方古代的那些領主們,各個都是虔誠的基督徒,難道他們真的信仰基督麽?基督不允許婚外情,但這些貴族們的私生活之混亂,從各種史料中便可見一斑,但他們卻必須在領民們麵前做出一副自己是基督教忠誠信徒的樣子來,為的就是在領民們心中樹立起一個道德的高地,如此一來,他才能夠合理合法的在自己的領地中,施行各種法律,因為他遵守了,自然你們也得遵守。
這個規矩放到宋朝來,自然也是如此,殺幾個官員,讓幾百個官員坐牢,朝廷就會變得清廉嗎?徐清並不相信,水至清則無魚,官場也是如此,你不可能指望所有人當官都是為了理想,大部分人是為了飯碗才來的,他們在這裏付出自己的智慧,建設城市和國家,拿走一部分的財富作為迴報,這在他們的眼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如果你不斷的阻止他們的這種行為,唯一的後果就是朝廷上的官員雖然不貪了,但政府機構的效率也會大為下降,所有人都隻拿工資不幹活,這能算是好事嗎?
至於將朝廷變成像工廠一樣,按照工作的速度來評判一位官員的優劣,這樣一來,不是既控製了官員們的貪汙,又能夠提升公務員的效率麽,這一點確實非常好,徐清也在很多領域采取了這種辦法,但在整個朝廷範圍內,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工廠上之所以能夠這麽做,是因為他們麵對的是沒有靈魂和思想死物,是流水線的生產,而公務員們日常所接觸到的東西則是人,尤其是基層公務員,比如說全村醫保之類的東西,你難道能夠說比拚效率麽?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如果人人為了追求效率,那會出現什麽樣的可怕場景,徐清簡直不敢想象,每個人麵對政策都有不一樣的意見,他不是像流水線上的機器一樣,可以隨便人們拿捏的,就比如全民醫保,有些人有錢,自然對於醫保沒什麽不樂意的,但那些生活比較拮據的人呢,買一份醫保或許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事情,那就需要公務員去做思想工作,問清楚他有什麽困難,然後再勸他去買。
這其中的事情是非常複雜的,有些年紀大的人,比較諱疾忌醫,對於看病都有種諱莫如深的感覺,這些人往往十分迷信,甚至是進入醫院之中,就會雙腿顫顫,渾身發冷,這些人該怎麽應對,公務員們都必須要慢慢了解他們的苦楚,然後才能分別去應對的。
對於那些不喜歡醫保的人,要勸說他們,在宋朝,徐清是規定在十年之內,必須要實現全民醫保,醫保不僅僅要覆蓋城市,更要覆蓋鄉村,以解決普通老百姓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這一點當然也成為了每一個地方的頭號大事,變成了政績的一部分,但同時徐清也要求,地方政府不能實施強買強賣,要了解清楚老百姓對於醫保的態度,然後再進行疏導,不能直接拿錢然後去買。
這就導致公務員的工作十分複雜,一些偏遠地區或許強買強賣的情況時有出現,但發達地區這樣的情況是很少的,因為老百姓幾乎都接觸過義務教育,若是你強買強賣,那麽很多人是會直接去法院告你的,這對於基層公務員來說,是重大的汙點,若是沾染上,那麽這輩子就別想升官了,所以大多數公務員隻能不停的去跟這些老百姓說。
有些人是窮,沒錢買醫保,對此倒是沒什麽問題,畢竟許多地方衙門都非常有錢,便會拿出一部分錢,對於這些孤寡老幼進行補貼,以保證他們可以享受最低級的醫保,但還有些人則是對於醫保製度充滿了懷疑,認為這是騙人的,自己到時候若是生病了他們就一定會報銷麽?
很多人並不相信會有這麽好的事情,在他們的認知中,國家隻會讓人民繳稅,怎麽可能會給予這麽好的東西,所以最開始很多老百姓都不願意交這份錢,後來隻能是一戶戶人家去勸說,最後慢慢的才讓許多人真的相信了醫療保健製度存在的真實性,這一切都是需要基層的公務員去做的。
至於養老保險就更是如此了,醫療保險,平日裏人總會生個病,無論是感冒還是發燒,就會用到醫保,可養老保險則不同,如今宋朝的退休年齡在五十五歲,而很多人從事工作則是在十二歲,是的,放到現代這自然是非法的,但在這個年代,十二歲的工人遍地都是,因為宋朝施行的是六年義務製教育,隻有一小部分人可以繼續讀書,大多數人自然隻能進入社會開始工作,而讓老百姓從十二歲開始繳納養老保險,到他們四十三年後才能拿到第一筆養老保險,自然很多人都是不願意的。
對於這一點,徐清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對於養老保險製度的建立,徐清並不像醫療製度那麽迫切,因為想要讓老百姓相信這個實在是太難了,如今宋朝全國繳納養老保險的人不過兩千萬左右,連全國成年人口的三分之一都沒有,且到現在,還沒有人是拿錢的,因為即便是交的最早的,也不過是從三十幾歲開始繳納而已,到現在,自然是還沒到可以拿錢的年齡。
所以對於養老保險,朝廷是沒有什麽強製規定的,像這些惠民工程,你能夠像工廠一樣,製定指標去讓公務員完成嗎?如果你製定了這樣的標準,必然會使得公務員們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騙老百姓讓他們簽字,最後的結果就是遺禍無窮,老百姓不是傻子,當他知道真相的時候,他會無比痛恨這個朝廷的,所以對於這些工作,你是沒有辦法用政績來衡量的,隻能夠按照當地老百姓的感受來處理。
所以徐清壓根沒想過,把朝廷完全變成一個機器,那對於人民來說不是好事,而是壞事,因為如此一來,精英政治將會徹底定型,精英們認為什麽是好事,他們就會推行,而絲毫不在意百姓對於這些政策有什麽想法,這顯然是不對的,領導人高瞻遠矚這確實沒有錯,但應該也要盡可能的顧忌百姓們的想法,不然一昧照著自己設想的道路來走,那豈不是跟老百姓越走越遠了?
因此徐清隻能暫時讓整個朝廷暫時保持這個狀態,將貪汙壓低到最低,這是他唯一能夠做的,至於徹底消滅貪汙,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便是現代發達國家也不可能做到,因為貪欲是人的本性,你不可能去遏製人性,人若失去人性,那麽唯有兩種後果,要麽變成野獸,饑不擇食,要麽就無情無欲,變成聖人了。
徐清打貪的主要目的,還是讓老百姓們知道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當他們看到那些貪官汙吏被處死的時候,他們就會知道這樣做是錯的,以嚴刑峻法來規範社會的道德和思想,這無疑是徐清想要做的,也是他推行理學的根本原因。
至於因此而帶來的震蕩,自然也是徐清需要承受的,要知道,很多官員在徐清這一套製度出來以後,自然極力反對,尤其是中上級官員之中的青壯派,他們大多數四十歲左右,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未來也極有可能進入內閣,他們跟其他的官員不一樣,其他的官員或許聽到這個消息,見前麵死的那幾個官員之後,會主動認罪,然後繳納贓款和罰金,便想著繼續當官就好了。
可對於這些年富力強,且擁有勃勃野心的人來說,這是不可能的選擇,因為他們希望的位置,是內閣,是當宰相,其他人可以自首,他們不可以自首,一旦自首,雖然還可以當官,但尚書和宰相將與他們終生無緣了,畢竟大宋帝國的宰相和尚書,怎麽可能是一個前科犯呢?
所以很多人是不能自首的,他們誌向遠大,但又無法控製住社會上的誘惑,且同時又害怕著大理寺和禦史台調查到他們的身上,所以他們對於徐清自然是有著十分強烈的不滿,這些不滿便會體現在日常的工作上,比如說會經常找茬,他們當然不敢直接對徐清找茬,但是對一些政策提出另外的意見自然是可能的。
還有的則為利令智狂,甚至想要暗殺徐清的也不在少數,這就是徐清改革的代價,他需要麵對百官的非議,以及離心離德,畢竟這次打貪,針對的是整個朝廷,徐清因此也幾乎得罪了所有派係,甚至是自己的派係之中,都有人對此表示不解,可以說,雖然在民間,徐清的威望再一次上了一個台階,但在朝廷之上,在這官場之中,他的聲望是飛快下降的。
至於在基層公務員之中,徐清的聲望自然是飛速上漲的,畢竟如果徐清不那麽做,他們的升職機會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如今徐清為他們掃除了一大批的貪官汙吏,自然讓他們之中的有才之士,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到仕途中來,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可以說,徐清是改變他們命運的人,這個評價一點都不會過分。
但他們如今尚且還沒有成長起來,對於徐清的幫助自然是收效甚微的,不過對於反貪,徐清其實還是得到了不少的好處的,首先便是還給了天下百姓一個相對清廉的朝廷,二來則是因為在反貪之前,徐清在自己的派係中,三令五申有關於貪汙腐敗,公權私用等行為的糜爛,同時非常嚴肅的警告自己派係中的同仁,讓他們不要去做違法犯法的事情,雖然許多人依舊會有習慣性的貪汙,還有些人則屢教不敢,抱持著僥幸心理,但更多的人則把徐清的話聽了進去,相比起其他派係來說,徐清的派係損失的人馬自然是最少的,當許多官員因為各種各樣的條令離開自己的崗位之後,徐清的官員自然就成為了新的長官,所以徐清的權利非但沒有縮小,甚至還擴大了。
這直接導致朝廷之中的不少人開始流傳,徐清打貪是假,收攏權利才是真的,至於為什麽要收攏權利?那也很簡單,徐清老了,許多事情已經不能再這麽關注了,但徐清利欲熏心,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利,所以他希望在自己離開之後,繼續由徐家的人掌握著天下,因此如今收攏權利,然後讓那些政敵離開朝堂,等到徐寧迴來之後,便可以順利慢慢接手徐清留下的事業。
如今的打貪隻不過是為了讓父子兩人的交接不出現障礙罷了,這種言論甚囂塵上,徐清也多有耳聞,對此他自然也是十分無奈,每一個人麵對看到的事實,總能想出一個符合自己利益的念頭,然後穿鑿附會,就認為這是事實的真相,即便這根本與徐清的想法離了十萬八千裏遠,但他們也固執的認為自己想的才是對的,但事實的真相根本不是如此,之所以徐清的官員損失最少,隻不過是他多次提點罷了,並且他們聽進去,就這麽簡單,對於自己派係中屢教不改的人,徐清絲毫沒有手軟,因此還讓不少人寒了心,這一點,那些汙蔑者是看不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