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到底有多強?高級謀士賈詡真的是毒士嗎?咱們書接上迴。
西涼另一波軍閥馬騰、韓遂帶兵,要勤王揍李傕、郭汜等人,而且還聯結內廷,誌在必得。那麽,李傕、郭汜這邊怎麽應對呢?還得靠賈詡,賈詡可以說是三國裏麵聰明的很高級的人物。為什麽要說賈詡聰明得很高級呢?這個咱們到後麵具體的情節再和大家分析。
但是由於他建議李傕、郭汜,反攻長安島治天下大亂,生靈塗炭。他被很多人說成是毒士。其實這個評價太武斷了。董卓掌權期間,作為涼州市人的他就沒有為董卓出過什麽計策,等到董卓身死,王允掌權,涼州人的身份一下子成了原罪,王允的不肯大赦。賈詡讓李傕攻長安,隻不過是為了保命而已。再說漢末的鄉黨情懷是普遍現象,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現實也不可能讓賈詡遊離於涼州集團之外,董詡這人還是有追求的。他有匡扶漢室的傳統理想,這個到後文,他的所作所為就能看出來。
咱們言歸正傳,賈詡聰明的小腦袋,一下就想出一個防守反擊的主意。二軍遠來,咱們深溝高壘,堅守不出,百日之後,他們糧盡必然退兵,然後引兵追之。二將可擒矣。這個時候,李蒙、王芳就站出來搶風頭了,此非好計,這樣太慫了,我倆願借精兵萬人,立斬馬騰、韓遂之頭獻於麾下。
賈詡一聽直搖頭:你們倆要去,必死無疑,仗不是這麽打的。李蒙、王芳不服氣:我們二人若敗,願意斬首,我若戰勝,賈詡你把腦袋輸給我們如何?賈詡沒有迴答這種喜歡送死的腦殘問題,而是向李傕、郭汜分析局勢,有人想死,咱們也不要攔著,讓他們去,長安西二百裏有座山,地形險峻,讓張濟、樊稠兩將軍屯兵防守,李傕、郭汜聽了賈詡的建議,做了兩手準備。
李傕點一萬五千人馬給李蒙、王芳迎敵,二人欣喜而去,離長安二百八十裏下寨,咱也不知道,他倆為什麽那麽自信。估計他們看到李傕、郭汜都能一步登天,覺得自己也行吧。咱們閑話少說,雙方見陣,馬騰、韓遂指著李蒙、王芳張嘴就罵:反國之賊,誰去擒之?話還沒說完,隻見一位少年將軍手執長槍,騎著馬從陣中飛出,這一位少年英雄正是馬騰之子,十七歲的馬超。
三國演義形容他英勇無敵。那麽他到底有多無敵呢?就得有人出來送人頭證明一下,超級自信的王芳,看馬超年幼,躍馬迎戰,小娃娃呀,斷奶還沒幾天吧,結果戰不到數合,就被馬超一槍刺於馬下,這掛的也忒快了。王芳走的很突然,沒有一絲絲痛苦。沒錯,他是在必勝的喜悅中離開這個充滿主角光環的世界。
李蒙見王芳死了,馬超要迴去,他可就不幹了。我們自信二人組,死了一個,自己就得單飛了。這可不行,我也不想活了,自己就騎著馬,從馬超背後趕來。不講武德搞偷襲,馬超裝作不知,馬騰擔心兒子的安危,就在後麵喊:有人搞偷襲,快使用閃電五連鞭,話還沒說完,馬超已將李蒙擒在馬上,原來馬超早有準備,就是想秀一把,要活捉李蒙。
轉眼之間,倆主將全沒了,一萬五千士兵頓時崩潰,馬騰、韓遂乘勢追殺,大獲全勝,一口氣殺到隘口下寨。當眾斬首李蒙示眾,這就是因為盲目自信,導致了人生悲劇。
李傕、郭汜聽說自己兩員戰將,全被馬超殺了,才知道賈詡真高了。於是立馬采用賈詡給的計策,堅守不出,反正我們就不打仗。你有本事來攻城啊,果然未及兩個月,西涼軍的糧草就吃光了,隻能選擇撤退。
自此同時,長安城中也出現了變故,有人把劉範、種邵這幾位給告發了,畢竟兩個月沒有進展了,就有人看出來馬騰不行了,反對李傕四人幫的內部就要分化了,總有人要告密的,為什麽不能是自己呢?自己立功受獎,總比到時候被清算斬首強了,跟著誰不是混呀?
李傕、郭汜知道後大怒,原來城裏有壞人呀,盡收劉範等三家老少良賤斬於市,把三人的首級,送到門前號令,馬騰、韓遂見糧草沒了,內應也沒了,抓緊時間撤吧,自己再不跑,軍隊也要沒了。李傕、郭汜令張濟一路追趕馬騰,畢竟老張是驃騎將軍,他的官最大,有些責任,他必須得扛起來。
馬超再一次展現了自己的神勇,在後死戰殺退張濟,李傕又令樊稠一路去追趕韓遂,眼看就要追上,韓遂反倒勒馬迴頭,跟樊稠嘮起家常來,韓遂道: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你就這麽對我嗎?樊稠也勒住馬:上命不可違,我也沒得辦法。韓遂見樊老鄉的感情牌沒用,就又說了一個道理,我此來也是為了國家,為了公益,你何必相逼之甚呢?
咱們都知道,這就是扯,大家都是為了私利,為國家就是個口號,可樊稠居然真停手了,收兵迴寨,放韓遂跑了,這裏就有一個問題了。樊稠為什麽會做出這個決定呢?難道他對大漢真的有感情嗎?其實樊稠和李傕、郭汜矛盾很大,他不認可李傕的執政方案。
也就是說,在樊稠眼裏,李傕、郭汜兔子的尾巴長不了,他放韓遂其實是給自己留條後路。但是放韓遂這事,做的不夠嚴謹,很快就被李傕的侄子李別給告發了,李傕很生氣,你這不就是胳膊肘子朝外拐嗎?吃裏扒外,這個人必須不能留,就要發兵討伐樊稠。賈詡趕緊出來叫停:如今人心未定,咱不能老是打仗。我有更好的主意,就是搞一個鴻門宴,給張濟、樊稠慶功,在席間斬了他們,毫不費力。
李傕不是項羽,他做事幹淨利落,絕不會心慈手軟,立馬就準備了酒宴。張濟、樊稠赴宴酒,喝到一半。李傕忽然變色,惡狠狠的揪住樊稠,何故通韓遂預謀造反嗎?樊稠都沒來得及解釋,隻見手起刀落,腦袋落於案下,這才是真正的反派,絕不廢話,壞也要壞的坦坦蕩蕩。張濟當時都傻了,俯伏於地,生怕把自己一起幹掉。
李傕把他扶起來:不要害怕,你又沒有錯誤,對不對?你是我的心腹,樊稠的軍隊歸你了,你接著迴弘農守著吧,大家可能就要問了,為什麽李傕不吞並樊稠的部隊呢?這不是讓張濟壯大自己嗎?
大家想想,接手樊稠的部隊,名聲不好,人家就會說他吞並兄弟。其次,樊稠的部隊肯定有自己的親信,沒準就有人想找他報仇,吞並是個風險極大,收益不高的事情。但是給了張濟,一是可以拉攏張濟,二是張濟就成了殺樊稠的同謀。張濟整合樊稠的部,隊可不是一個輕鬆活,短時間內肯定不會成為危險。
自此之後,李傕、郭汜算是站穩了腳跟,賈詡終於有機會一展才華。他勸著李傕、郭汜安撫百姓,結納賢豪,朝廷居然被他搞得有聲有色,可此時又出事了。
青州黃巾軍聚眾數十萬,劫掠良民,攻打州府,朱儁保舉一人,可破群賊。那麽這人是誰呢?
西涼另一波軍閥馬騰、韓遂帶兵,要勤王揍李傕、郭汜等人,而且還聯結內廷,誌在必得。那麽,李傕、郭汜這邊怎麽應對呢?還得靠賈詡,賈詡可以說是三國裏麵聰明的很高級的人物。為什麽要說賈詡聰明得很高級呢?這個咱們到後麵具體的情節再和大家分析。
但是由於他建議李傕、郭汜,反攻長安島治天下大亂,生靈塗炭。他被很多人說成是毒士。其實這個評價太武斷了。董卓掌權期間,作為涼州市人的他就沒有為董卓出過什麽計策,等到董卓身死,王允掌權,涼州人的身份一下子成了原罪,王允的不肯大赦。賈詡讓李傕攻長安,隻不過是為了保命而已。再說漢末的鄉黨情懷是普遍現象,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現實也不可能讓賈詡遊離於涼州集團之外,董詡這人還是有追求的。他有匡扶漢室的傳統理想,這個到後文,他的所作所為就能看出來。
咱們言歸正傳,賈詡聰明的小腦袋,一下就想出一個防守反擊的主意。二軍遠來,咱們深溝高壘,堅守不出,百日之後,他們糧盡必然退兵,然後引兵追之。二將可擒矣。這個時候,李蒙、王芳就站出來搶風頭了,此非好計,這樣太慫了,我倆願借精兵萬人,立斬馬騰、韓遂之頭獻於麾下。
賈詡一聽直搖頭:你們倆要去,必死無疑,仗不是這麽打的。李蒙、王芳不服氣:我們二人若敗,願意斬首,我若戰勝,賈詡你把腦袋輸給我們如何?賈詡沒有迴答這種喜歡送死的腦殘問題,而是向李傕、郭汜分析局勢,有人想死,咱們也不要攔著,讓他們去,長安西二百裏有座山,地形險峻,讓張濟、樊稠兩將軍屯兵防守,李傕、郭汜聽了賈詡的建議,做了兩手準備。
李傕點一萬五千人馬給李蒙、王芳迎敵,二人欣喜而去,離長安二百八十裏下寨,咱也不知道,他倆為什麽那麽自信。估計他們看到李傕、郭汜都能一步登天,覺得自己也行吧。咱們閑話少說,雙方見陣,馬騰、韓遂指著李蒙、王芳張嘴就罵:反國之賊,誰去擒之?話還沒說完,隻見一位少年將軍手執長槍,騎著馬從陣中飛出,這一位少年英雄正是馬騰之子,十七歲的馬超。
三國演義形容他英勇無敵。那麽他到底有多無敵呢?就得有人出來送人頭證明一下,超級自信的王芳,看馬超年幼,躍馬迎戰,小娃娃呀,斷奶還沒幾天吧,結果戰不到數合,就被馬超一槍刺於馬下,這掛的也忒快了。王芳走的很突然,沒有一絲絲痛苦。沒錯,他是在必勝的喜悅中離開這個充滿主角光環的世界。
李蒙見王芳死了,馬超要迴去,他可就不幹了。我們自信二人組,死了一個,自己就得單飛了。這可不行,我也不想活了,自己就騎著馬,從馬超背後趕來。不講武德搞偷襲,馬超裝作不知,馬騰擔心兒子的安危,就在後麵喊:有人搞偷襲,快使用閃電五連鞭,話還沒說完,馬超已將李蒙擒在馬上,原來馬超早有準備,就是想秀一把,要活捉李蒙。
轉眼之間,倆主將全沒了,一萬五千士兵頓時崩潰,馬騰、韓遂乘勢追殺,大獲全勝,一口氣殺到隘口下寨。當眾斬首李蒙示眾,這就是因為盲目自信,導致了人生悲劇。
李傕、郭汜聽說自己兩員戰將,全被馬超殺了,才知道賈詡真高了。於是立馬采用賈詡給的計策,堅守不出,反正我們就不打仗。你有本事來攻城啊,果然未及兩個月,西涼軍的糧草就吃光了,隻能選擇撤退。
自此同時,長安城中也出現了變故,有人把劉範、種邵這幾位給告發了,畢竟兩個月沒有進展了,就有人看出來馬騰不行了,反對李傕四人幫的內部就要分化了,總有人要告密的,為什麽不能是自己呢?自己立功受獎,總比到時候被清算斬首強了,跟著誰不是混呀?
李傕、郭汜知道後大怒,原來城裏有壞人呀,盡收劉範等三家老少良賤斬於市,把三人的首級,送到門前號令,馬騰、韓遂見糧草沒了,內應也沒了,抓緊時間撤吧,自己再不跑,軍隊也要沒了。李傕、郭汜令張濟一路追趕馬騰,畢竟老張是驃騎將軍,他的官最大,有些責任,他必須得扛起來。
馬超再一次展現了自己的神勇,在後死戰殺退張濟,李傕又令樊稠一路去追趕韓遂,眼看就要追上,韓遂反倒勒馬迴頭,跟樊稠嘮起家常來,韓遂道: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你就這麽對我嗎?樊稠也勒住馬:上命不可違,我也沒得辦法。韓遂見樊老鄉的感情牌沒用,就又說了一個道理,我此來也是為了國家,為了公益,你何必相逼之甚呢?
咱們都知道,這就是扯,大家都是為了私利,為國家就是個口號,可樊稠居然真停手了,收兵迴寨,放韓遂跑了,這裏就有一個問題了。樊稠為什麽會做出這個決定呢?難道他對大漢真的有感情嗎?其實樊稠和李傕、郭汜矛盾很大,他不認可李傕的執政方案。
也就是說,在樊稠眼裏,李傕、郭汜兔子的尾巴長不了,他放韓遂其實是給自己留條後路。但是放韓遂這事,做的不夠嚴謹,很快就被李傕的侄子李別給告發了,李傕很生氣,你這不就是胳膊肘子朝外拐嗎?吃裏扒外,這個人必須不能留,就要發兵討伐樊稠。賈詡趕緊出來叫停:如今人心未定,咱不能老是打仗。我有更好的主意,就是搞一個鴻門宴,給張濟、樊稠慶功,在席間斬了他們,毫不費力。
李傕不是項羽,他做事幹淨利落,絕不會心慈手軟,立馬就準備了酒宴。張濟、樊稠赴宴酒,喝到一半。李傕忽然變色,惡狠狠的揪住樊稠,何故通韓遂預謀造反嗎?樊稠都沒來得及解釋,隻見手起刀落,腦袋落於案下,這才是真正的反派,絕不廢話,壞也要壞的坦坦蕩蕩。張濟當時都傻了,俯伏於地,生怕把自己一起幹掉。
李傕把他扶起來:不要害怕,你又沒有錯誤,對不對?你是我的心腹,樊稠的軍隊歸你了,你接著迴弘農守著吧,大家可能就要問了,為什麽李傕不吞並樊稠的部隊呢?這不是讓張濟壯大自己嗎?
大家想想,接手樊稠的部隊,名聲不好,人家就會說他吞並兄弟。其次,樊稠的部隊肯定有自己的親信,沒準就有人想找他報仇,吞並是個風險極大,收益不高的事情。但是給了張濟,一是可以拉攏張濟,二是張濟就成了殺樊稠的同謀。張濟整合樊稠的部,隊可不是一個輕鬆活,短時間內肯定不會成為危險。
自此之後,李傕、郭汜算是站穩了腳跟,賈詡終於有機會一展才華。他勸著李傕、郭汜安撫百姓,結納賢豪,朝廷居然被他搞得有聲有色,可此時又出事了。
青州黃巾軍聚眾數十萬,劫掠良民,攻打州府,朱儁保舉一人,可破群賊。那麽這人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