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又捅了什麽馬蜂窩?把東漢集團徹底玩壞了呢?呂布又為何殺了李肅呢?咱們書接上迴。
話說,董卓死了,王允成了東漢的當家人。作為東漢集團的末代董事長,王允本可以力挽狂瀾,拯救東漢的最後一春。可是他玩砸了。王允殺了名士蔡邕後,捅了第一個馬蜂窩,然後他就在捅馬蜂窩的路上一去不複返。
董卓的四個親信李傕、郭汜、張濟、樊稠逃到陝西,派人至長安上表求救,人家主動求饒,王允什麽態度呢?董卓那麽跋扈,都是四個人的緣故。今雖大赦天下,獨不赦此四人,王允為什麽就是不赦免四個人呢?
因為他恨董卓,所以他也恨董卓身邊的幫兇。王允為什麽那麽恨董卓呢?因為這是他權力的基礎,董卓越錯,他就越對。王允急於想通過殺罰立威,根本沒有深入考慮。董卓的西涼軍,現在已經沒了主心骨,也不知道該聽誰的號令。如果換了曹操、劉備,那絕對是連哄帶騙,趕緊收編過來再說。可是在處理這件大事上,王允突然降智了,非要殺了這四人,李傕、郭汜、樊稠、張濟這四人是董卓的親信,招兵買馬不是難事,你不給人家活路,不就是逼著人家造反嗎?
古代處理造反的慣例規則就是首惡必敗,協從不問。既然首惡董卓已經處死了,那麽這四位協從基本是可以赦免的,就算你不想赦免,當下也要先赦免,再考慮以後處理,沒必要激化矛盾。對於他們的處理其實不用著急,這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務。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是穩定朝局,等把朝局穩定下來,把自己的力量集中並穩定下來之後,再處理這些問題,這就是處理問題,要有先後順序,要有輕重緩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王允這人就是太天真,想的是挺好,命令一到,,把這四人一抓這事就成了。可是他忽略了這是在漢代,可沒有手機、電視、互聯網,信息傳遞是有時效的,而且消息傳遞過程中還會不斷走樣。你說西可能就變成東,再說李傕、郭汜也不是一個人,他們是一個利益集團,你說隻殺他四個,大家就真的信嗎?他們能束手就擒嗎?
李傕得到消息,開始是有點慌:求赦不得,咱們各自逃生吧。謀士賈詡攔住:如果棄軍單行,一個亭長就能抓住你,不如騙陝人和本部軍馬,殺入長安,與董卓報仇,事成,奉朝廷以正天下,事敗,再跑也不遲。這裏很多人認為是賈詡挑事。其實你仔細琢磨,如果沒有賈詡的提議,李傕真的會乖乖逃命嗎?沒有賈詡也會有其他人,總之,死路誰都不想走,大家隻想走活路。
那麽為什麽賈詡要出這個頭呢?賈詡祖上是西漢賈誼,就是寫《過秦論》的那位天才,賈詡從小就才智超群,後來舉孝廉出身為官。在董卓進京掌權後,賈詡在董卓女婿牛輔帳下為官,王允專權之後,對董卓的故舊進行清算,也就意味著賈詡永無出頭之日,賈詡之前還是想著大漢呢,也看不上董卓,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為董卓集團出過什麽像樣的主意,但是現在不行了,他是一個有夢想的青年,王允不敢給他出路,他自己就得找條出路。
李傕按照賈詡的規劃,四處散布謠言:王允要把涼州給殺光、、燒光搶光,寸草不生,恐怖情緒渲染的差不多了。李傕振臂一唿:反正都是要死,不如拚上一把,然後果然一唿百應,事實證明,除了共同利益,共同的敵人也同樣能團結人,當即聚眾十餘萬,分兵四路,殺奔長安,途中又遇董卓女婿中郎將牛輔,引軍五千人,去給老丈人報仇。
牛輔也是夠慘的。董卓進京享福,他留守後方,福他是一天沒享。董卓一死,他跟著也成了朝廷要犯,兩家合並一處,誰的兵多誰老大,李傕總司令牛,輔做先鋒,再說王允聽說西涼兵來了,他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呂布開會,小布,你說怎麽辦呀?呂布一拍胸脯:司徒放心,量此鼠輩,何足數也。
這裏又是一個有趣的地方。王允是司徒,他應該召集群臣開會,朝廷裏能成幹吏還有不少呢,之前剿滅黃巾軍的黃甫嵩就在朝中,可是他為什麽偏偏隻和呂布商議呢?因為呂布不會反駁他呀,歸根到底,王允這個人就是要享受專權的快樂。但凡他想著聽聽大家的想法,就不會做出不赦免李傕等人的決定,招致今天的禍害,他不想開會,也不敢開會。開會的話,大臣們估計得罵死他,而且開會的結果。他閉著眼也能猜到。
李傕造反是一起政治事件,就是一起大規模的群眾上訪,完全有和平解決問題的希望,那就是赦免李傕等人,不但要赦免,還得給他們高官厚祿,這就是讓王允低頭,讓他認錯。王允死都不會幹的,所以他直接就讓呂布上了,這就是要一條道跑到黑的節奏,呂布有勇無謀,一聽打仗,整個人都來精神了,隻要敵人不搞群毆,就沒有我呂布打不贏的仗。
話說,呂布帶著好兄弟李肅出戰,李肅開路,正與牛輔相遇,大殺一陣,牛輔抵敵不過,敗陣而走。李肅忽悠呂布殺爹,忽悠董卓送死。沒想到他還挺能打,他打敗了牛輔,心裏美滋滋的,他這一驕傲,掉以輕心,半夜被牛輔打了個偷襲,敗走三十餘裏,折軍大半。硬著頭皮來見呂布,呂布大怒,汝何挫吾銳氣!二話不說,就把李肅的頭給砍了,掛在軍門示眾,這就是李肅的結局。
這位憑三寸不爛之舌,謀取榮華富貴的文武全才,最終卻在自己製造的混亂局勢裏,自身不保,成為千古笑談,如李肅這等會玩心術的武將,本是能大能小,能進能退的尤物,但最後卻這樣窩囊的死了。說到底是李肅這個人為了升官,沒有底線,剛開始為了升官策反同鄉呂布殺丁原。後來為了升官背主坑董卓,最後被更沒有底線的呂布殺了,也沒什麽可惜的。
但話說迴來,勝敗乃兵家常事,若打一次敗仗就殺頭,那《三國演義》中除了趙雲,估計也沒幾個能活的了。所以呂布不殺李肅,打敗仗隻是一個借口。那麽呂布為什麽要殺李肅呢?這其中其實呂布有自己的小心思,呂布認為是李肅陷他於不義,有人可能會問,呂布殺丁原不是自己的選擇嗎?如果呂布自己不動手,李肅再怎麽忽悠也沒用呀。為何呂布要賴在李肅身上呢?
這就是人性,人遇到好事,都是自己的聰明,遇到壞事,都是別人的卑鄙。再說呂布兩次殺爹,李肅都參與了,這兄弟知道的太多了,看著他就想起爹,你說會氣不會氣。這次呂布把李肅帶出來,從一開始就想弄死他,他死了,自己就和不光彩的過去說拜拜了。從今以後,我呂布也是個正人君子了,這可不是瞎說,後文是有照應的。
次日,呂布進兵與牛輔對敵,牛輔連李肅都打不過,見到呂布那就隻有跑的份了。作為董卓的女婿,他是深諳老丈人打不過就跑的戰鬥精髓。當夜牛輔與心腹胡赤兒商議道:呂布驍勇,萬不能敵,不如瞞了李傕四人,暗藏金珠,帶著三五個親隨咱跑吧。胡赤兒大喜:老大,你真是諸葛亮再世,時間緊急,牛輔可不管諸葛亮是誰,當夜收拾珠寶,帶著三五個心腹,棄軍逃走,走到河邊,胡赤兒見財起義,竟然殺死牛輔。牛府臨了還問呢:諸葛亮是誰?我咋不知道這人呢?胡赤兒微微一笑:很快,他就出名了,到時候您就知道了。
開個玩笑,話說,胡赤兒帶著牛輔的腦袋獻給呂布,本打算在收一波錢,呂布很開心,我還沒動手,牛輔怎麽就死了呢?和胡赤兒一起來的隨從,迴稟道:胡赤兒謀殺牛輔,奪其金寶。呂布很生氣,太不要臉了,連自己的主人都殺,當即誅殺胡赤兒。這地方就和呂布殺李肅的事情就接上了。
呂布重新做人了,自己現在最看不上這種賣主求榮的人了。那麽問題來了,大家說隨從為何要舉報胡赤兒呢?歸根到底,還是四個字,分配不公,胡赤兒殺了牛輔,自己拿的多,分給兄弟的少。所以大家有樣學樣,互相出賣。三國演義裏最看重忠義,但是諷刺的是,到處都是出賣背叛,經曆一輪又一輪的戰亂洗牌,大多數人的人生理想,早已物是人非,最後隻剩下在混沌亂世中的明哲保或或者謀取私利。
話說,牛輔軍團不堪一擊。呂布繼續前進,正迎著李傕軍馬。呂布不等他列陣,一馬當先,提戟躍馬,就來了一個衝鋒。李傕當即敗退五十餘裏,他馬上召集郭汜、張濟、樊稠,召開四人軍事會議,會上,李傕表示呂布有勇無謀,隻可智取,不可力敵。會議決定,兵分兩路。李傕、郭汜一路,李傕負責引誘呂布正麵廝殺。郭汜負責抄呂布的後路,進行襲擾,張濟、樊稠一路直取長安,擊敵呂布必迴救。
李玨給呂布上了一堂軍事戰略課,年輕人仗不是這麽打的,光衝鋒是打不贏勝仗的,人家分兵兩路。呂布毫不察覺,就想著和李傕正麵決戰,李傕叫陣撩騷呂布,呂布一出,他就一路敲鼓,一路跑。呂布就追,李傕在山頂有第地形優勢,石頭弓箭可勁的招唿。呂布很煩,但是又無可奈何,就在此時,聽到鼓聲的郭汜,就趁機打呂布的屁股。呂布掉頭,郭汜敲鑼退兵,李傕聽到鑼響進兵,就這麽來來迴迴,放呂布的風箏,一連幾日,激得呂布怒氣填胸,欲戰不得,欲止不得。
正在煩惱之際,探子來報,張濟、樊稠兩路兵馬已經到了長安城下。呂布沒有辦法,必須得迴去救,李傕、郭汜趁機掩殺。呂布無心戀戰,一路奔頭,又損失了好些兵馬,來到長安城下,呂布有點傻眼了,之前呂布沒注意,這次看清楚了,敵軍這也太多了吧,兵賊雲屯雨集,十萬人把長安城四麵圍定,雙方兵力十分懸殊。
呂布如何破敵?王允又是如何進一步作死的呢?咱們下期再講。
話說,董卓死了,王允成了東漢的當家人。作為東漢集團的末代董事長,王允本可以力挽狂瀾,拯救東漢的最後一春。可是他玩砸了。王允殺了名士蔡邕後,捅了第一個馬蜂窩,然後他就在捅馬蜂窩的路上一去不複返。
董卓的四個親信李傕、郭汜、張濟、樊稠逃到陝西,派人至長安上表求救,人家主動求饒,王允什麽態度呢?董卓那麽跋扈,都是四個人的緣故。今雖大赦天下,獨不赦此四人,王允為什麽就是不赦免四個人呢?
因為他恨董卓,所以他也恨董卓身邊的幫兇。王允為什麽那麽恨董卓呢?因為這是他權力的基礎,董卓越錯,他就越對。王允急於想通過殺罰立威,根本沒有深入考慮。董卓的西涼軍,現在已經沒了主心骨,也不知道該聽誰的號令。如果換了曹操、劉備,那絕對是連哄帶騙,趕緊收編過來再說。可是在處理這件大事上,王允突然降智了,非要殺了這四人,李傕、郭汜、樊稠、張濟這四人是董卓的親信,招兵買馬不是難事,你不給人家活路,不就是逼著人家造反嗎?
古代處理造反的慣例規則就是首惡必敗,協從不問。既然首惡董卓已經處死了,那麽這四位協從基本是可以赦免的,就算你不想赦免,當下也要先赦免,再考慮以後處理,沒必要激化矛盾。對於他們的處理其實不用著急,這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務。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是穩定朝局,等把朝局穩定下來,把自己的力量集中並穩定下來之後,再處理這些問題,這就是處理問題,要有先後順序,要有輕重緩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王允這人就是太天真,想的是挺好,命令一到,,把這四人一抓這事就成了。可是他忽略了這是在漢代,可沒有手機、電視、互聯網,信息傳遞是有時效的,而且消息傳遞過程中還會不斷走樣。你說西可能就變成東,再說李傕、郭汜也不是一個人,他們是一個利益集團,你說隻殺他四個,大家就真的信嗎?他們能束手就擒嗎?
李傕得到消息,開始是有點慌:求赦不得,咱們各自逃生吧。謀士賈詡攔住:如果棄軍單行,一個亭長就能抓住你,不如騙陝人和本部軍馬,殺入長安,與董卓報仇,事成,奉朝廷以正天下,事敗,再跑也不遲。這裏很多人認為是賈詡挑事。其實你仔細琢磨,如果沒有賈詡的提議,李傕真的會乖乖逃命嗎?沒有賈詡也會有其他人,總之,死路誰都不想走,大家隻想走活路。
那麽為什麽賈詡要出這個頭呢?賈詡祖上是西漢賈誼,就是寫《過秦論》的那位天才,賈詡從小就才智超群,後來舉孝廉出身為官。在董卓進京掌權後,賈詡在董卓女婿牛輔帳下為官,王允專權之後,對董卓的故舊進行清算,也就意味著賈詡永無出頭之日,賈詡之前還是想著大漢呢,也看不上董卓,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為董卓集團出過什麽像樣的主意,但是現在不行了,他是一個有夢想的青年,王允不敢給他出路,他自己就得找條出路。
李傕按照賈詡的規劃,四處散布謠言:王允要把涼州給殺光、、燒光搶光,寸草不生,恐怖情緒渲染的差不多了。李傕振臂一唿:反正都是要死,不如拚上一把,然後果然一唿百應,事實證明,除了共同利益,共同的敵人也同樣能團結人,當即聚眾十餘萬,分兵四路,殺奔長安,途中又遇董卓女婿中郎將牛輔,引軍五千人,去給老丈人報仇。
牛輔也是夠慘的。董卓進京享福,他留守後方,福他是一天沒享。董卓一死,他跟著也成了朝廷要犯,兩家合並一處,誰的兵多誰老大,李傕總司令牛,輔做先鋒,再說王允聽說西涼兵來了,他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呂布開會,小布,你說怎麽辦呀?呂布一拍胸脯:司徒放心,量此鼠輩,何足數也。
這裏又是一個有趣的地方。王允是司徒,他應該召集群臣開會,朝廷裏能成幹吏還有不少呢,之前剿滅黃巾軍的黃甫嵩就在朝中,可是他為什麽偏偏隻和呂布商議呢?因為呂布不會反駁他呀,歸根到底,王允這個人就是要享受專權的快樂。但凡他想著聽聽大家的想法,就不會做出不赦免李傕等人的決定,招致今天的禍害,他不想開會,也不敢開會。開會的話,大臣們估計得罵死他,而且開會的結果。他閉著眼也能猜到。
李傕造反是一起政治事件,就是一起大規模的群眾上訪,完全有和平解決問題的希望,那就是赦免李傕等人,不但要赦免,還得給他們高官厚祿,這就是讓王允低頭,讓他認錯。王允死都不會幹的,所以他直接就讓呂布上了,這就是要一條道跑到黑的節奏,呂布有勇無謀,一聽打仗,整個人都來精神了,隻要敵人不搞群毆,就沒有我呂布打不贏的仗。
話說,呂布帶著好兄弟李肅出戰,李肅開路,正與牛輔相遇,大殺一陣,牛輔抵敵不過,敗陣而走。李肅忽悠呂布殺爹,忽悠董卓送死。沒想到他還挺能打,他打敗了牛輔,心裏美滋滋的,他這一驕傲,掉以輕心,半夜被牛輔打了個偷襲,敗走三十餘裏,折軍大半。硬著頭皮來見呂布,呂布大怒,汝何挫吾銳氣!二話不說,就把李肅的頭給砍了,掛在軍門示眾,這就是李肅的結局。
這位憑三寸不爛之舌,謀取榮華富貴的文武全才,最終卻在自己製造的混亂局勢裏,自身不保,成為千古笑談,如李肅這等會玩心術的武將,本是能大能小,能進能退的尤物,但最後卻這樣窩囊的死了。說到底是李肅這個人為了升官,沒有底線,剛開始為了升官策反同鄉呂布殺丁原。後來為了升官背主坑董卓,最後被更沒有底線的呂布殺了,也沒什麽可惜的。
但話說迴來,勝敗乃兵家常事,若打一次敗仗就殺頭,那《三國演義》中除了趙雲,估計也沒幾個能活的了。所以呂布不殺李肅,打敗仗隻是一個借口。那麽呂布為什麽要殺李肅呢?這其中其實呂布有自己的小心思,呂布認為是李肅陷他於不義,有人可能會問,呂布殺丁原不是自己的選擇嗎?如果呂布自己不動手,李肅再怎麽忽悠也沒用呀。為何呂布要賴在李肅身上呢?
這就是人性,人遇到好事,都是自己的聰明,遇到壞事,都是別人的卑鄙。再說呂布兩次殺爹,李肅都參與了,這兄弟知道的太多了,看著他就想起爹,你說會氣不會氣。這次呂布把李肅帶出來,從一開始就想弄死他,他死了,自己就和不光彩的過去說拜拜了。從今以後,我呂布也是個正人君子了,這可不是瞎說,後文是有照應的。
次日,呂布進兵與牛輔對敵,牛輔連李肅都打不過,見到呂布那就隻有跑的份了。作為董卓的女婿,他是深諳老丈人打不過就跑的戰鬥精髓。當夜牛輔與心腹胡赤兒商議道:呂布驍勇,萬不能敵,不如瞞了李傕四人,暗藏金珠,帶著三五個親隨咱跑吧。胡赤兒大喜:老大,你真是諸葛亮再世,時間緊急,牛輔可不管諸葛亮是誰,當夜收拾珠寶,帶著三五個心腹,棄軍逃走,走到河邊,胡赤兒見財起義,竟然殺死牛輔。牛府臨了還問呢:諸葛亮是誰?我咋不知道這人呢?胡赤兒微微一笑:很快,他就出名了,到時候您就知道了。
開個玩笑,話說,胡赤兒帶著牛輔的腦袋獻給呂布,本打算在收一波錢,呂布很開心,我還沒動手,牛輔怎麽就死了呢?和胡赤兒一起來的隨從,迴稟道:胡赤兒謀殺牛輔,奪其金寶。呂布很生氣,太不要臉了,連自己的主人都殺,當即誅殺胡赤兒。這地方就和呂布殺李肅的事情就接上了。
呂布重新做人了,自己現在最看不上這種賣主求榮的人了。那麽問題來了,大家說隨從為何要舉報胡赤兒呢?歸根到底,還是四個字,分配不公,胡赤兒殺了牛輔,自己拿的多,分給兄弟的少。所以大家有樣學樣,互相出賣。三國演義裏最看重忠義,但是諷刺的是,到處都是出賣背叛,經曆一輪又一輪的戰亂洗牌,大多數人的人生理想,早已物是人非,最後隻剩下在混沌亂世中的明哲保或或者謀取私利。
話說,牛輔軍團不堪一擊。呂布繼續前進,正迎著李傕軍馬。呂布不等他列陣,一馬當先,提戟躍馬,就來了一個衝鋒。李傕當即敗退五十餘裏,他馬上召集郭汜、張濟、樊稠,召開四人軍事會議,會上,李傕表示呂布有勇無謀,隻可智取,不可力敵。會議決定,兵分兩路。李傕、郭汜一路,李傕負責引誘呂布正麵廝殺。郭汜負責抄呂布的後路,進行襲擾,張濟、樊稠一路直取長安,擊敵呂布必迴救。
李玨給呂布上了一堂軍事戰略課,年輕人仗不是這麽打的,光衝鋒是打不贏勝仗的,人家分兵兩路。呂布毫不察覺,就想著和李傕正麵決戰,李傕叫陣撩騷呂布,呂布一出,他就一路敲鼓,一路跑。呂布就追,李傕在山頂有第地形優勢,石頭弓箭可勁的招唿。呂布很煩,但是又無可奈何,就在此時,聽到鼓聲的郭汜,就趁機打呂布的屁股。呂布掉頭,郭汜敲鑼退兵,李傕聽到鑼響進兵,就這麽來來迴迴,放呂布的風箏,一連幾日,激得呂布怒氣填胸,欲戰不得,欲止不得。
正在煩惱之際,探子來報,張濟、樊稠兩路兵馬已經到了長安城下。呂布沒有辦法,必須得迴去救,李傕、郭汜趁機掩殺。呂布無心戀戰,一路奔頭,又損失了好些兵馬,來到長安城下,呂布有點傻眼了,之前呂布沒注意,這次看清楚了,敵軍這也太多了吧,兵賊雲屯雨集,十萬人把長安城四麵圍定,雙方兵力十分懸殊。
呂布如何破敵?王允又是如何進一步作死的呢?咱們下期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