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充實後宮?亂點鴛鴦譜!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禦書房中,李煜正在閱讀前線情報。
南唐掀起“滅佛運動”的同時,神衛軍左路指揮使王暉、蘄州參軍李平沿著大別山東南麓,征調黃梅、太湖、宿鬆、潛山、懷寧及桐城六縣民夫,率領“白甲軍”浩浩蕩蕩地向北方滲透。
沒錯,是“滲透”,不是“進攻”,因為桐城以北、大別山以東、巢湖以南有一個地方,就是廬江,這裏屬於趙匡胤的地盤。
白甲軍雖然是南唐的武裝力量,但不屬於正式編製、沒有官方番號,軍中大部分人,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白紙作甲,農具為兵!
這一支隊伍,是南唐“淮南戰敗”之後,由當地不願意接受後周統治的老百姓組織起來,屬於是義軍範疇,在盧絳進行“馬拉鬆式追擊戰”後,白甲軍也引起了李煜的注意。
特別是了解始末緣由之後,李煜大受感動,開啟了“送錢、送糧、送兵器”的一鍵三連模式,如今的白甲軍,戰鬥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既然不是進攻廬江,白甲軍的行動是幹什麽呢?
當然是去做農民最擅長的事情,收糧食。
白甲軍中,除了將領一級別的之外,大多數都是普通老百姓的打扮,一手拿砍刀,一手拿鐮刀。
具體做法,就是王暉、李平率領一部分正規軍,以桐城為據點,不斷給廬江施加軍事壓力,白天擾襲、晚上偷襲,搞得廬江守軍疲於應對。
白甲軍則趁機收割水稻,這樣做有兩個原因:一是奪迴自己的勞動果實,廬江縣城之外的土地,本就是南唐的,後周軍隊監督老百姓耕種,秋後留下隻夠溫飽的口糧,其餘都變成了軍糧。
二是造成恐慌效應,沒了糧食,廬江守軍自己就會亂!至於說“搶收”反製,可能性不大,廬江附近的老百姓,曾經也是南唐子民,他們碰到白甲軍,就是“老鄉見老鄉”,說不定還能碰到把兄弟、親家母,一商量,大家都往南唐跑。
采取這種零敲碎打的方式,白甲軍一次、一人搶收一口袋,拔腿就跑,由接應的民夫送到桐城,登記造冊。
從李煜設計的“宏觀戰略”來說,這一招就是“聲西擊東”。
廬江不重要,可廬江後麵的巢湖平原很重要,那是一個大糧倉!
趙匡胤聞訊之後,一定會忌憚,派出兵力前去支援,可這樣一來,就會陷入“兩頭作戰”的困境,乃是兵家大忌。
我們的趙官家用兵如神,肯定不會自陷不利局麵,相對應的,收縮壽州以南的攻勢。
至少,能夠延緩曹彬攻打滁州、泗州的烈度,維持淮南相對平衡的格局。
短短十天時間,白甲軍就搶了三萬石水稻,差不多,廬江縣城以南的農田,都顆粒無收了。
李煜接到王暉的線報之後,算了算日子,立即下令全部撤迴,同時加強桐城防守。
同時,通知池州大營的喬虛年,一旦江北有風吹草動,要立即渡江馳援。
“不知道江北六縣,能夠守多久?”
李煜歎口氣,能夠預測到的是,趙匡胤一定會將自己的勢力擴展到整個淮南。
然而,自己這邊,卻一定不能渡江作戰,去搶奪淮南!
不是擔心打不過趙匡胤,歸根結底,並非戰術問題,而是戰略問題!
趙匡胤對於南唐來說,是毀滅性的威脅,要徹底除掉,就必須一鼓作氣,不能讓對方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這就需要在兵源、軍需、武器、後勤等各個方麵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那之前,不僅不能輕舉妄動,還要掃清身邊的障礙。
而這個障礙,就是吳越國!
王奇峰將清涼寺查抄的錢財統計出來了,不算固定資產,能夠流動的錢財合計一共一千三百七十八萬多緡。
有了這筆錢,李煜就能展開針對吳越的“滅國行動”了。
“清風!”
清風應聲入殿,李煜剛要吩咐,讓他去找侯無雙,清風卻先開口了。
“陛下,皇太後來了。”
李煜一愣,這幾日事務繁忙,自己沒去宮中問安,難道是太後生氣了?
“哦,趕緊迎接。”
話未落音,殿門口傳來熟悉的聲音——
“不用迎了,哀家來了。”
李煜上前叩拜,問道:“母後,你怎麽有空到這禦書房來?”
鍾太後示意仆從出去,說道:“從嘉,我若不來,恐怕你也不會去看我。”
“母後哪裏話,我隻是……”
“好啦,知道你政務繁忙,這幾日,金陵也不安寧。”
李煜鬆了口氣,不知為何,他總覺得鍾太後身上,有一種強大的壓迫感,什麽女強人、女霸總,在這種氣質麵前不值一提。
那種感覺,就跟龍門鏢局陸三金見到黃淑儀一樣!
母子二人坐下,鍾太後臉上帶著笑意,一個勁兒地看著李煜,不說話。
李煜被盯得發毛,問道:“母後,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鍾太後麵含笑意,神秘兮兮地問:“你昨日進宮,去哪兒了?”
李煜一臉懵逼,眨巴著無辜的小眼神,搖了搖頭。
“從嘉,跟為娘還不說實話嗎?”
“母後,我是真不明白,你問的是什麽。”
鍾太後收起笑容,說道:“你昨日進宮,直奔教坊去了,對嗎?”
李煜猛然起身,問道:“母後,你怎麽知道這件事兒?”
鍾太後解釋道:“放心,母後沒有派人跟著你,此事,是李嘉明進獻歌舞的時候,偶爾提起的。”
李煜意識到自己反應過激了,想要打圓場,畢竟,懷疑自己母親派人跟蹤自己,不太好。
可鍾太後沒給機會,直截了當地:“據說,你是去教坊找一個藥娘的女子。”
“對,沒錯。”
李煜很輕鬆,這件事沒什麽好隱瞞的,自己是去找藥娘,讓她拿點藥,好喂給準備坐化升天的小長老吃。
“嗯,我聽說那個藥娘,是十二教坊的領主。”
“對,藥娘歌舞雙絕,還會牽絲戲,是兒臣冊封她為領主的。”
“長相及人品如何?”
“長相嘛,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這種形容,不足藥娘萬分之一,至於人品——”
李煜心中泛起一陣漣漪,他想起了跟隨藥娘一起去汴梁的眾多歌姬,美人沉湖、為國捐軀,思之令人心痛!
“人品更是萬中無一,實乃天下女子之楷模也!”
鍾太後一臉笑意,一錘定音地說:“那就這麽定了!”
李煜順口答應:“對,定了!”
等等,定什麽了?!
鍾太後很滿意地說:“從嘉,你的心思,為娘很清楚。昔日,你從未與娥皇見麵,讓你娶親,你百般推脫。後來遇到娥皇、一見鍾情,反過來求哀家去找周家做媒。”
李煜使勁想了想,確實有這麽迴事。
當時,原主癡迷佛法,被小長老灌了不少迷魂湯,整天想的就是“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想要去過閑雲野鶴的隱士生活,對於成婚立業、繼承皇位非常排斥。
一直到他遇到了大周後,驚為天人!
“母後,你是什麽意思?”
“還能什麽意思,你已經登基稱帝,按照禮製,必須要充實後宮的!你既然對那個藥娘有意思,可以先收入後宮,妃位嘛,就立為正三品婕妤。”
【曆史上,藥娘(窅娘)真的是南唐後主李煜的嬪妃,不是為了讓故事主角占便宜】
李煜總算聽明白了,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母後,你搞錯了,我對藥娘姑娘,隻不過是欣賞而已,沒有兒女私情。”
“哼,想當初,讓你娶周家大女兒,你也是推三阻四。”
“不,母後,這次真不一樣!”
鍾太後把臉一沉:“在洪州的時候,我就說過,充實後宮這件事兒,由不得你做主!平民百姓之家,都講究子嗣越多越好,更何況是皇家!”
“母後,娥皇懷孕三月了。”
“那又怎樣?就算也是個男孩,不過才兩個皇子,連先皇的零頭都不到。”
這倒是,李璟有十幾個兒子!
“那也不能亂點鴛鴦譜啊,藥娘她……哎,母後,你不知道她是誰,為兒臣做過什麽,總之……”
“總之,你就準備好納妃!就這麽定了!”
鍾太後說完,準備拂袖而去。
李煜呆在當場,大腦在飛速運轉,這件事兒該怎麽給大周後解釋。
還記得之前,李煜可是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跟藥娘隻是相互欣賞,而且,大周後也知道藥娘的事跡了,所以才不跟李煜鬧。
可如今呢,自己都要二胎了,大周後還懷著孕呐,老母親就來催婚?
這要是讓大周後知道了,一氣之下,還不得一屍兩命?!
壞了,壞了!果然是命運的安排,即便自己在怎麽籌劃安排,李仲宣難道還是躲不掉早夭的危險?
想到這裏,李煜一把拉住鍾太後的衣袖,苦苦哀求:“母後,納妃之事,可否再等等?”
到了這個時候,李煜不敢奢求鍾太後同意不納妃,但一定不能這個時間!
“哦,那是為何?”
“母後,娥皇已有身孕了,若是兒臣這個時候納妃,她豈會高興?一旦憂傷過度,恐怕會對胎兒不利啊!”
鍾太後聽了,“唉”了一聲,說道:“從嘉,這有什麽的,當年哀家懷著你的時候,你父皇也納妃淩氏。自古以來,皇帝三宮六院,娥皇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她怎麽會怨你?”
“這……”
“再說了,娥皇現在貴為皇後,後宮眾多事務,她一個人怎麽能忙得過來?”
“兒臣不是這個意思,國事繁忙,納妃也不急於一時。”
鍾太後板著臉:“不必說了,本月初十,便是吉日,母後為你安排一切,不耽誤你處理國事。”
“好吧,兒臣聽從就是了。”
鍾太後這才換上笑臉,轉身要走,又迴過頭來,說道:“對了,周家的聘禮,母後已經派人送去了,到時候一起辦了,宮中好好熱鬧熱鬧。”
李煜迷惑,什麽周家的聘禮?哪兒跟哪兒啊!
南唐掀起“滅佛運動”的同時,神衛軍左路指揮使王暉、蘄州參軍李平沿著大別山東南麓,征調黃梅、太湖、宿鬆、潛山、懷寧及桐城六縣民夫,率領“白甲軍”浩浩蕩蕩地向北方滲透。
沒錯,是“滲透”,不是“進攻”,因為桐城以北、大別山以東、巢湖以南有一個地方,就是廬江,這裏屬於趙匡胤的地盤。
白甲軍雖然是南唐的武裝力量,但不屬於正式編製、沒有官方番號,軍中大部分人,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白紙作甲,農具為兵!
這一支隊伍,是南唐“淮南戰敗”之後,由當地不願意接受後周統治的老百姓組織起來,屬於是義軍範疇,在盧絳進行“馬拉鬆式追擊戰”後,白甲軍也引起了李煜的注意。
特別是了解始末緣由之後,李煜大受感動,開啟了“送錢、送糧、送兵器”的一鍵三連模式,如今的白甲軍,戰鬥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既然不是進攻廬江,白甲軍的行動是幹什麽呢?
當然是去做農民最擅長的事情,收糧食。
白甲軍中,除了將領一級別的之外,大多數都是普通老百姓的打扮,一手拿砍刀,一手拿鐮刀。
具體做法,就是王暉、李平率領一部分正規軍,以桐城為據點,不斷給廬江施加軍事壓力,白天擾襲、晚上偷襲,搞得廬江守軍疲於應對。
白甲軍則趁機收割水稻,這樣做有兩個原因:一是奪迴自己的勞動果實,廬江縣城之外的土地,本就是南唐的,後周軍隊監督老百姓耕種,秋後留下隻夠溫飽的口糧,其餘都變成了軍糧。
二是造成恐慌效應,沒了糧食,廬江守軍自己就會亂!至於說“搶收”反製,可能性不大,廬江附近的老百姓,曾經也是南唐子民,他們碰到白甲軍,就是“老鄉見老鄉”,說不定還能碰到把兄弟、親家母,一商量,大家都往南唐跑。
采取這種零敲碎打的方式,白甲軍一次、一人搶收一口袋,拔腿就跑,由接應的民夫送到桐城,登記造冊。
從李煜設計的“宏觀戰略”來說,這一招就是“聲西擊東”。
廬江不重要,可廬江後麵的巢湖平原很重要,那是一個大糧倉!
趙匡胤聞訊之後,一定會忌憚,派出兵力前去支援,可這樣一來,就會陷入“兩頭作戰”的困境,乃是兵家大忌。
我們的趙官家用兵如神,肯定不會自陷不利局麵,相對應的,收縮壽州以南的攻勢。
至少,能夠延緩曹彬攻打滁州、泗州的烈度,維持淮南相對平衡的格局。
短短十天時間,白甲軍就搶了三萬石水稻,差不多,廬江縣城以南的農田,都顆粒無收了。
李煜接到王暉的線報之後,算了算日子,立即下令全部撤迴,同時加強桐城防守。
同時,通知池州大營的喬虛年,一旦江北有風吹草動,要立即渡江馳援。
“不知道江北六縣,能夠守多久?”
李煜歎口氣,能夠預測到的是,趙匡胤一定會將自己的勢力擴展到整個淮南。
然而,自己這邊,卻一定不能渡江作戰,去搶奪淮南!
不是擔心打不過趙匡胤,歸根結底,並非戰術問題,而是戰略問題!
趙匡胤對於南唐來說,是毀滅性的威脅,要徹底除掉,就必須一鼓作氣,不能讓對方有任何喘息的機會。
這就需要在兵源、軍需、武器、後勤等各個方麵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那之前,不僅不能輕舉妄動,還要掃清身邊的障礙。
而這個障礙,就是吳越國!
王奇峰將清涼寺查抄的錢財統計出來了,不算固定資產,能夠流動的錢財合計一共一千三百七十八萬多緡。
有了這筆錢,李煜就能展開針對吳越的“滅國行動”了。
“清風!”
清風應聲入殿,李煜剛要吩咐,讓他去找侯無雙,清風卻先開口了。
“陛下,皇太後來了。”
李煜一愣,這幾日事務繁忙,自己沒去宮中問安,難道是太後生氣了?
“哦,趕緊迎接。”
話未落音,殿門口傳來熟悉的聲音——
“不用迎了,哀家來了。”
李煜上前叩拜,問道:“母後,你怎麽有空到這禦書房來?”
鍾太後示意仆從出去,說道:“從嘉,我若不來,恐怕你也不會去看我。”
“母後哪裏話,我隻是……”
“好啦,知道你政務繁忙,這幾日,金陵也不安寧。”
李煜鬆了口氣,不知為何,他總覺得鍾太後身上,有一種強大的壓迫感,什麽女強人、女霸總,在這種氣質麵前不值一提。
那種感覺,就跟龍門鏢局陸三金見到黃淑儀一樣!
母子二人坐下,鍾太後臉上帶著笑意,一個勁兒地看著李煜,不說話。
李煜被盯得發毛,問道:“母後,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鍾太後麵含笑意,神秘兮兮地問:“你昨日進宮,去哪兒了?”
李煜一臉懵逼,眨巴著無辜的小眼神,搖了搖頭。
“從嘉,跟為娘還不說實話嗎?”
“母後,我是真不明白,你問的是什麽。”
鍾太後收起笑容,說道:“你昨日進宮,直奔教坊去了,對嗎?”
李煜猛然起身,問道:“母後,你怎麽知道這件事兒?”
鍾太後解釋道:“放心,母後沒有派人跟著你,此事,是李嘉明進獻歌舞的時候,偶爾提起的。”
李煜意識到自己反應過激了,想要打圓場,畢竟,懷疑自己母親派人跟蹤自己,不太好。
可鍾太後沒給機會,直截了當地:“據說,你是去教坊找一個藥娘的女子。”
“對,沒錯。”
李煜很輕鬆,這件事沒什麽好隱瞞的,自己是去找藥娘,讓她拿點藥,好喂給準備坐化升天的小長老吃。
“嗯,我聽說那個藥娘,是十二教坊的領主。”
“對,藥娘歌舞雙絕,還會牽絲戲,是兒臣冊封她為領主的。”
“長相及人品如何?”
“長相嘛,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這種形容,不足藥娘萬分之一,至於人品——”
李煜心中泛起一陣漣漪,他想起了跟隨藥娘一起去汴梁的眾多歌姬,美人沉湖、為國捐軀,思之令人心痛!
“人品更是萬中無一,實乃天下女子之楷模也!”
鍾太後一臉笑意,一錘定音地說:“那就這麽定了!”
李煜順口答應:“對,定了!”
等等,定什麽了?!
鍾太後很滿意地說:“從嘉,你的心思,為娘很清楚。昔日,你從未與娥皇見麵,讓你娶親,你百般推脫。後來遇到娥皇、一見鍾情,反過來求哀家去找周家做媒。”
李煜使勁想了想,確實有這麽迴事。
當時,原主癡迷佛法,被小長老灌了不少迷魂湯,整天想的就是“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想要去過閑雲野鶴的隱士生活,對於成婚立業、繼承皇位非常排斥。
一直到他遇到了大周後,驚為天人!
“母後,你是什麽意思?”
“還能什麽意思,你已經登基稱帝,按照禮製,必須要充實後宮的!你既然對那個藥娘有意思,可以先收入後宮,妃位嘛,就立為正三品婕妤。”
【曆史上,藥娘(窅娘)真的是南唐後主李煜的嬪妃,不是為了讓故事主角占便宜】
李煜總算聽明白了,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母後,你搞錯了,我對藥娘姑娘,隻不過是欣賞而已,沒有兒女私情。”
“哼,想當初,讓你娶周家大女兒,你也是推三阻四。”
“不,母後,這次真不一樣!”
鍾太後把臉一沉:“在洪州的時候,我就說過,充實後宮這件事兒,由不得你做主!平民百姓之家,都講究子嗣越多越好,更何況是皇家!”
“母後,娥皇懷孕三月了。”
“那又怎樣?就算也是個男孩,不過才兩個皇子,連先皇的零頭都不到。”
這倒是,李璟有十幾個兒子!
“那也不能亂點鴛鴦譜啊,藥娘她……哎,母後,你不知道她是誰,為兒臣做過什麽,總之……”
“總之,你就準備好納妃!就這麽定了!”
鍾太後說完,準備拂袖而去。
李煜呆在當場,大腦在飛速運轉,這件事兒該怎麽給大周後解釋。
還記得之前,李煜可是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跟藥娘隻是相互欣賞,而且,大周後也知道藥娘的事跡了,所以才不跟李煜鬧。
可如今呢,自己都要二胎了,大周後還懷著孕呐,老母親就來催婚?
這要是讓大周後知道了,一氣之下,還不得一屍兩命?!
壞了,壞了!果然是命運的安排,即便自己在怎麽籌劃安排,李仲宣難道還是躲不掉早夭的危險?
想到這裏,李煜一把拉住鍾太後的衣袖,苦苦哀求:“母後,納妃之事,可否再等等?”
到了這個時候,李煜不敢奢求鍾太後同意不納妃,但一定不能這個時間!
“哦,那是為何?”
“母後,娥皇已有身孕了,若是兒臣這個時候納妃,她豈會高興?一旦憂傷過度,恐怕會對胎兒不利啊!”
鍾太後聽了,“唉”了一聲,說道:“從嘉,這有什麽的,當年哀家懷著你的時候,你父皇也納妃淩氏。自古以來,皇帝三宮六院,娥皇是個通情達理的人,她怎麽會怨你?”
“這……”
“再說了,娥皇現在貴為皇後,後宮眾多事務,她一個人怎麽能忙得過來?”
“兒臣不是這個意思,國事繁忙,納妃也不急於一時。”
鍾太後板著臉:“不必說了,本月初十,便是吉日,母後為你安排一切,不耽誤你處理國事。”
“好吧,兒臣聽從就是了。”
鍾太後這才換上笑臉,轉身要走,又迴過頭來,說道:“對了,周家的聘禮,母後已經派人送去了,到時候一起辦了,宮中好好熱鬧熱鬧。”
李煜迷惑,什麽周家的聘禮?哪兒跟哪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