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氏好歹是一個割據勢力,也該有點血性~)


    留從願趕到太平門時,戰況已經開始白熱化,但戰況對潮州守軍更有利。


    唐軍想要渡過護城河,就隻能架設浮橋,原因是,護城河太寬、水流太急,用土填的方法行不通。


    即便采用“填濠之法”,牛車也運不進土石,因為護城河外的地麵,破壞的太徹底了,到處是大坑、小坑構成的陷阱。


    盡管已經填平了一些陷阱,卻依然狹窄,此刻,唐軍隻能用肩扛、拖拽的方式,往護城河運木料。


    留從願得意一笑,弓箭管夠!


    一聲令下,潮州守軍開啟了“狩獵模式”,把唐軍當做兔子射。


    朱令贇料想到這一局麵,他采取了兩手準備。


    一是事先準備大量盾牌、蒲席、門板等,讓士兵舉過頭頂,硬生生地搭出來二裏地左右的“涼棚”,以保護來迴運輸木料的士兵,同時,也組織弓箭手進行反擊。一時間,城牆上下、箭矢亂飛,不少箭頭在空中互撞。


    二是朱令贇選擇的功績位置,嚴格地說,既不是太平門,也不是三台門,而是兩門之間,潮州城牆西南角“拐彎處”,由於建築角度的關係,這裏能夠承載的人數有限,同時射下來的箭矢數量較少。


    當然,這對於留從願來說,根本構不成威脅。


    因為,浮橋搭建好之後,你又怎麽爬上來呢?大型雲梯運不過來,隻能用普通的長梯,或者挖地道、鑿牆,無論哪一種,都是沒希望的。


    漳州城都是用大塊石頭砌成的。


    花崗岩、大理石、石灰岩,這些玩意兒,閩南山裏可不缺。


    ……


    南唐軍隊頭頂著箭矢、石頭、火籠等致命威脅,玩命地往護城河運木料,在同袍屍體的阻塞下,逐漸搭建起一個簡易的浮橋。


    緊接著,簡易的轒轀車就被抬了上來,在厚重頂棚的保護下,能夠大幅度減少傷亡,同時,南唐士兵也開始加固浮橋。


    “長矛手準備!”


    “魚叉隊準備!”


    “金汁準備!”


    “魚蝦準備!”


    怎麽還準備魚蝦,這是要請人吃飯?


    想多了,漳州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海鮮,海鮮賣不出去,發酵、搗碎、加水、燒沸,那味道飄散出來,徽州人聞了都得吐了。


    南唐士兵剛一靠近城牆,就被滾燙的金汁、魚蝦發酵物澆了個狗血淋頭,在燙傷的同時,傷口也會快速感染。


    這不是最歹毒的,朱令贇檢查傷兵時,發現中箭的士兵身體痙攣、口吐白沫,不少人莫名其妙的昏厥,很快就死了。


    “隨軍郎中,這是怎麽迴事?!”


    隨軍郎中搖了搖頭,說道:“主帥,箭上有毒。”


    “什麽毒這麽狠?”


    “應該是現取的蛇毒,射箭之前沾染上去的。”


    《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


    何止永州,整個嶺南、閩越之地,金環蛇、銀環蛇、竹葉青要多少有多少。


    朱令贇咬牙切齒,再迴到陣前觀察,發現好不容易擠到城牆根下的軍卒,此刻不再被“射兔子”了,改成“叉魚”了。


    留從願收集城中魚叉,配合軍中長矛手,開始對運用長梯登城的南唐士兵攻擊。


    基本上,都是瞄準臉部紮過去。


    護城河中,早已經是紅殷殷一片,反觀漳州方麵,傷亡極少,被射死的主要是沒有盔甲的老百姓。


    朱令贇從牙縫裏擠出兩個字:“鳴金!”


    才一個時辰左右,南唐軍隊就傷亡了四百多人,再這麽打下去,天黑之前自己就能成光杆司令。


    鳴金歸鳴金,朱令贇卻沒有撤退,他悄然來到太平門下,用冰冷地眼神,盯著正在指揮的留從願。


    “取我弓來!”


    朱令贇有個外號叫“朱深眼”,史書記載“目光敏銳如炬火,身形矯健善騎射”,射箭是古代武將的基本技能,而至少在五代十國時期,“神射手”排名上必然有朱令贇的名字。


    另外,古代大將所用的弓,動輒“百斤”“千斤”,這明顯有誇張演義的成分,但不能否認,在戰場上“強弓重箭”是真實存在的,以唐代弓為例,一斤為660克,就算一百斤也有110磅。


    要知道,奧運會使用的弓箭通常隻有40到50磅,換句話說,一個奧運會冠軍到了古代戰場上,不一定能拉得開弓。


    屏氣凝神、搭箭開弓、瞄準前方、滿月釋放!


    “嗖——”


    一支重箭裹挾著氣流,摩擦空氣,發出淒厲的破空聲!


    朱令贇瞄準,正是留從願的頭顱,他有把握這一箭射穿。


    然而,留從願似乎突然“特朗普附體”,腦袋好巧不巧地歪了一下,重箭貼著臉頰飛了過去。


    那一刻,留從願看到一股鮮血從自己臉上噴出來,趕緊用手一摸,一隻耳朵不見了。


    “小心冷箭!”


    手下一擁而上,將留從願摁倒,疼,完全體會不到了,隻是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城頭登時一場大亂!


    陳況大喜:“主帥,何不趁機登城!”


    朱令贇搖了搖頭,隨機命令:“全軍轉移,去太初門!”


    事實上,從一開始,朱令贇的計劃,就不是攻破太平門、三台門、文昌門中的任何一座,慘烈的戰鬥,都隻不過是佯裝而已。


    這就是戰爭殘酷的一麵,用人的生命,去製造一個假象。


    真正的突破點,是在北麵的太初門,具體來說,就是太初門西邊位置,那一段沒有護城河,隻有堅固的城牆,以及城牆後麵高高的山巒。


    高審思手下兩千人,已經在此奮戰了一個多時辰。


    由於地勢險要,留從願沒有在此處分配太多兵力,漳州守軍戲謔地看著南唐士兵,他們正用鋤頭、鐵鎬挖城牆。


    為什麽南唐人這麽蠢?就這麽挖下去,十天也未必能挖穿!


    於是,他們從容不迫地放箭、落石,金汁及魚蝦發酵物不停地往下倒。


    物理攻擊與生化攻擊同時運用。


    終於,在付出上百人的代價之後,城牆的地基出來了,高審思命令挖坑的士兵立即撤退。


    漳州守軍也鬆了一口氣,但很快,這口氣就再也出不來了。


    又一批南唐士兵抱著“包袱”衝進來,開始往地基坑裏填,塞得緊緊的,城上守軍納悶兒,好不容易挖出來坑,怎麽又填上了?


    高審思已經看到其他三門軍隊聚攏過來,擺了擺手。


    意思是,可以點燃導火索了!


    下嶺南時,林仁肇攜帶的輜重當中,帶了一千個土炸藥包,除了受潮損壞的、攻打敬州消耗的,還剩下二百多個。


    最後一批土炸藥包了。


    這一次,城牆地基下麵被塞了一百個。


    每十個土炸藥包的導火索連在一起,為一組,十名南唐士兵同時點火!


    “轟——轟”


    爆炸並不是一起發生的,二次、三次爆炸的時候,城牆才轟然倒塌。


    隨即,第四次、第五次爆炸,氣浪掀起碎石塊,周圍的漳州守軍被砸死、摔死上百。


    硝煙散去,太初門西側的城牆倒塌十丈左右。


    朱令贇、陳況、高審思匯合,陳濱尚在文昌門沒有扯下來。


    將近五千人,夠了。


    朱令贇已催戰馬,拔劍挺立:“入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窗外淩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窗外淩霄並收藏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