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道祖-老子
給古人直播上課,他們都學瘋了 作者:紅薯七十二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上,曆史課。
胡老師:“今天我們講一講三國至隋唐的文化發展。我們都知道,儒學、佛教、道教這三者對我國的影響比較深遠,它們在我國曆史上傳播了幾千年,到現在都還在產生著影響。”
“儒學大家都知道了,先秦時期就出現了,漢武帝時期被確立了正統地位,在統治者的大力提倡下,發展得越來越好......”
春秋時期。
關於儒家學說的內容之前已經講過了,孔子的印象很深刻,漢朝的儒學和他想的不一樣。
孔子:“不過道教是什麽,和道家有關嗎?還有佛教又是做什麽的?”
不光是孔子,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也在思考:自家的學說怎麽發展到後麵還成一個教派了?
他們有點不確定這個道教和道家有沒有關係。
其它諸子百家:不是,他們自家的學說沒發展起來就算了,怎麽半路冒出來一個佛教啊?這是哪家學說發展出來的?
早期的人都在想道家和佛教是做什麽的?它們的治國思想是什麽?
胡老師:“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東漢末年在民間興起,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廣泛傳播。
他的創始人有好幾種說法,有說是張道陵,也有說是張角,還有說是張修。那個時期,社會混亂,估計也很難尋到真實姓名了。
原始的教團有五鬥米道、天師道、太平道,後麵發展壯大,教派逐漸完善,因為他們的的最高信仰是【道】,一般稱為道教。
道教尊老子為道祖,他們把【道】和老子聯係在一起,把老子作為道教始祖。有一個名字你們應該很熟悉,太上老君。
在道教中,老子和太上老君的關係密不可分,有一種說法是太上老君是老子演化而來的。總之,道教把老子神格化了。
道教的宗旨是除魔衛道,拯救蒼生。道是他們的最高追求,道教的教義是尊道貴德,修道成仙......”
春秋時期。
老子:。。。。。。可真會玩。
他有點不知道要怎麽說了,要說和道家沒關係,也不是完全沒關係,畢竟這個道教把他的道德經奉為經典了。
部分教義和道家確實有那麽一點聯係,不過自己的思想和尋仙問道可沒什麽關係。
好嘛,自己還被這些天師封神了,想想怪有意思的。
他對於後人打著自己名義行事的行為倒也沒覺得難以接受,反正時間在走,世間在變。
也不光是他們道家,儒家的思想傳到後世不也變形了麽。
這也算是自己的思想以另一種方式流傳下去了吧。
東漢。
張道陵大樂:“好啊,好啊,自己的衣缽有人繼承了。”
他就知道他做的事是有意義的,胡老師都說了,道教在後世的影響深遠。
張道陵不知道後世的人是否還信奉道教,他隻想追求先祖,得道升仙。
他覺得成仙才是人的最終歸宿,塵世的經曆不過是磨練人的一個環節罷了。
張角、張修:嘿,他們要做的事都是殺頭滅族的,當然不能用真名示人了。
不過想到自己設立的教派最後能發揚光大,意外之喜啊。
他們自然知道,自己對民眾宣傳的部分教義是虛假的。
在這個亂世之中,朝廷腐朽,不管下層人士的死活,百姓不得尋求一個精神安慰嗎?
身體苦,精神也苦的話,在當今的世道很難堅持下去啊。
他們也算在幫助這些黎民百姓了,當然,其中確實也是有利用存在的。
胡老師:“部分人會把道家和道家混在一起,這二者有聯係,但區別很大。道教是把道家、方仙道等各家的學說融合在一起,包括了自然崇拜、陰陽五行學說、方術和神仙信仰等。”
秦朝。
秦始皇抿了抿嘴,他就是受這些東西的影響,以為世界上真的有長生術。
事實證明,沒有。
明明他已經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了,後麵的統治者還不吸取他的教訓,追著他的步子走。
秦始皇都不知道要說什麽了。
不過這個道教真雜,創始人都有好幾個。
胡老師:“比較有意思的一點,相傳張道陵是西漢開國功臣張良的八世孫,不過沒有明確的史料論證這個傳說。”
西漢。
劉邦看著堂下的張良,笑:“子房,想不到啊!你的後世去搞這些神神鬼鬼的東西去了。而且他創立的道教還發揚光大了,你的子孫有出息啊!”
張良微笑:“還是陛下的子孫更有出息,而且胡老師也說了,是相傳,並不能證明他和我有關係。”
張良雖然這麽說,不過也不太確定這個張道陵是否真的是他的後代。
他自己確實對黃老學說有一點研究,不過主要研究的是自身的修行和經世致用,這和求仙問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劉邦樂嗬嗬:“這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隻要是人,對長生都抱有念想,正常正常。”
說完,他補充了一句:“你看前有始皇,後有我的曾孫劉徹,這些皇帝都想著長生。嘖嘖,最後的結局都不怎麽好。別說,我自己也想長生呢。”
不過劉邦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張良無語,陛下真是什麽都說,自己的孫兒也拿來調侃。
張良覺得道教能夠發展起來,和後麵的統治者脫不了關係。
它能夠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廣泛傳播,估計和這個時期的社會黑暗有關。
胡老師:“道教在傳播開來的同時,也受到儒家的影響,它主張【貴儒】和【尊道】。”
春秋時期。
孔子:呦,原來還有我們儒家的事呢?
道教這是融合各家了?那和道家的關係就沒這麽緊密了。
胡老師:“佛教是在兩漢之際傳入我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盛行,並且吸收了儒家、道家思想,漸趨本土化。”
胡老師簡單地介紹了一下佛教的教義。
聽完後,對佛教不了解的古人:果然新鮮,這和我們的思想觀念有點大的。
胡老師“此時的儒家也開始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發展。用一個詞概括這段時期的思想特點,就是多元共生。”
唐朝。
李世民:“這也算是一個明顯的規律了,動亂時期各種思想會快速發展和融合。”
春秋戰國時期是這樣,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這樣。
五代十國,嗯,這個時期太短了,怕是發展不起來什麽新思想。
魏征、房玄齡等人讚同李世民所說的。
戰亂時期容易孕育出各種文化,要說最輝煌的,他們覺得還是春秋戰國時期。
很多人都想到了這一點,他們有點感慨:文化繁榮是好事,但如果這些文化繁榮伴生了戰亂的話,就比較令人糾結了。
可能這也是曆史規律吧,平和時期大家都想著玩樂了,也就不會有人去對額外的事做過多研究了。
胡老師:“今天我們講一講三國至隋唐的文化發展。我們都知道,儒學、佛教、道教這三者對我國的影響比較深遠,它們在我國曆史上傳播了幾千年,到現在都還在產生著影響。”
“儒學大家都知道了,先秦時期就出現了,漢武帝時期被確立了正統地位,在統治者的大力提倡下,發展得越來越好......”
春秋時期。
關於儒家學說的內容之前已經講過了,孔子的印象很深刻,漢朝的儒學和他想的不一樣。
孔子:“不過道教是什麽,和道家有關嗎?還有佛教又是做什麽的?”
不光是孔子,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和莊子也在思考:自家的學說怎麽發展到後麵還成一個教派了?
他們有點不確定這個道教和道家有沒有關係。
其它諸子百家:不是,他們自家的學說沒發展起來就算了,怎麽半路冒出來一個佛教啊?這是哪家學說發展出來的?
早期的人都在想道家和佛教是做什麽的?它們的治國思想是什麽?
胡老師:“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東漢末年在民間興起,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廣泛傳播。
他的創始人有好幾種說法,有說是張道陵,也有說是張角,還有說是張修。那個時期,社會混亂,估計也很難尋到真實姓名了。
原始的教團有五鬥米道、天師道、太平道,後麵發展壯大,教派逐漸完善,因為他們的的最高信仰是【道】,一般稱為道教。
道教尊老子為道祖,他們把【道】和老子聯係在一起,把老子作為道教始祖。有一個名字你們應該很熟悉,太上老君。
在道教中,老子和太上老君的關係密不可分,有一種說法是太上老君是老子演化而來的。總之,道教把老子神格化了。
道教的宗旨是除魔衛道,拯救蒼生。道是他們的最高追求,道教的教義是尊道貴德,修道成仙......”
春秋時期。
老子:。。。。。。可真會玩。
他有點不知道要怎麽說了,要說和道家沒關係,也不是完全沒關係,畢竟這個道教把他的道德經奉為經典了。
部分教義和道家確實有那麽一點聯係,不過自己的思想和尋仙問道可沒什麽關係。
好嘛,自己還被這些天師封神了,想想怪有意思的。
他對於後人打著自己名義行事的行為倒也沒覺得難以接受,反正時間在走,世間在變。
也不光是他們道家,儒家的思想傳到後世不也變形了麽。
這也算是自己的思想以另一種方式流傳下去了吧。
東漢。
張道陵大樂:“好啊,好啊,自己的衣缽有人繼承了。”
他就知道他做的事是有意義的,胡老師都說了,道教在後世的影響深遠。
張道陵不知道後世的人是否還信奉道教,他隻想追求先祖,得道升仙。
他覺得成仙才是人的最終歸宿,塵世的經曆不過是磨練人的一個環節罷了。
張角、張修:嘿,他們要做的事都是殺頭滅族的,當然不能用真名示人了。
不過想到自己設立的教派最後能發揚光大,意外之喜啊。
他們自然知道,自己對民眾宣傳的部分教義是虛假的。
在這個亂世之中,朝廷腐朽,不管下層人士的死活,百姓不得尋求一個精神安慰嗎?
身體苦,精神也苦的話,在當今的世道很難堅持下去啊。
他們也算在幫助這些黎民百姓了,當然,其中確實也是有利用存在的。
胡老師:“部分人會把道家和道家混在一起,這二者有聯係,但區別很大。道教是把道家、方仙道等各家的學說融合在一起,包括了自然崇拜、陰陽五行學說、方術和神仙信仰等。”
秦朝。
秦始皇抿了抿嘴,他就是受這些東西的影響,以為世界上真的有長生術。
事實證明,沒有。
明明他已經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了,後麵的統治者還不吸取他的教訓,追著他的步子走。
秦始皇都不知道要說什麽了。
不過這個道教真雜,創始人都有好幾個。
胡老師:“比較有意思的一點,相傳張道陵是西漢開國功臣張良的八世孫,不過沒有明確的史料論證這個傳說。”
西漢。
劉邦看著堂下的張良,笑:“子房,想不到啊!你的後世去搞這些神神鬼鬼的東西去了。而且他創立的道教還發揚光大了,你的子孫有出息啊!”
張良微笑:“還是陛下的子孫更有出息,而且胡老師也說了,是相傳,並不能證明他和我有關係。”
張良雖然這麽說,不過也不太確定這個張道陵是否真的是他的後代。
他自己確實對黃老學說有一點研究,不過主要研究的是自身的修行和經世致用,這和求仙問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劉邦樂嗬嗬:“這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隻要是人,對長生都抱有念想,正常正常。”
說完,他補充了一句:“你看前有始皇,後有我的曾孫劉徹,這些皇帝都想著長生。嘖嘖,最後的結局都不怎麽好。別說,我自己也想長生呢。”
不過劉邦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張良無語,陛下真是什麽都說,自己的孫兒也拿來調侃。
張良覺得道教能夠發展起來,和後麵的統治者脫不了關係。
它能夠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廣泛傳播,估計和這個時期的社會黑暗有關。
胡老師:“道教在傳播開來的同時,也受到儒家的影響,它主張【貴儒】和【尊道】。”
春秋時期。
孔子:呦,原來還有我們儒家的事呢?
道教這是融合各家了?那和道家的關係就沒這麽緊密了。
胡老師:“佛教是在兩漢之際傳入我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盛行,並且吸收了儒家、道家思想,漸趨本土化。”
胡老師簡單地介紹了一下佛教的教義。
聽完後,對佛教不了解的古人:果然新鮮,這和我們的思想觀念有點大的。
胡老師“此時的儒家也開始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發展。用一個詞概括這段時期的思想特點,就是多元共生。”
唐朝。
李世民:“這也算是一個明顯的規律了,動亂時期各種思想會快速發展和融合。”
春秋戰國時期是這樣,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這樣。
五代十國,嗯,這個時期太短了,怕是發展不起來什麽新思想。
魏征、房玄齡等人讚同李世民所說的。
戰亂時期容易孕育出各種文化,要說最輝煌的,他們覺得還是春秋戰國時期。
很多人都想到了這一點,他們有點感慨:文化繁榮是好事,但如果這些文化繁榮伴生了戰亂的話,就比較令人糾結了。
可能這也是曆史規律吧,平和時期大家都想著玩樂了,也就不會有人去對額外的事做過多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