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閱讀課。


    這節課還是接著講《鄉土z國 》,這次講的是《差序格局》和《維係著私人的道德》這兩篇。


    很多人對這本書還是感興趣的,對社會學這門學科也有點興趣。


    宋老師:“在費先生的書中,他是這樣說的,z國傳統社會中,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私】,無論是鄉下人還是所謂的城裏人。


    他以以前蘇州的一條河為例,住在這條河附近的人經常把垃圾、廢水等東西全部往裏麵一倒,至於河水幹不幹淨他們就不管了。


    因為這條河不是他們自己的,是公家的。公家意味著什麽,就是可以隨便占便宜的存在。”


    春秋時期。


    孔子覺得這話說得沒錯,人有私心是十分常見的。


    如果涉及到自己的事肯定會格外關注且賣力,如果是別人的事或者公家的事一般就漠不關心了。


    這對於個人來說其實沒毛病,但對於整個社會的發展就不太有利了。


    人人都這樣想的話,誰來管事呢?


    所以在個體上他主張要講禮,提高人的道德水準。


    宋老師:“這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比方說對待自己家的事,我們可以把這個利益做到極致,但對待公家的利益可能就不那麽上心了。


    當然,這可能也和個人的生活環境、家庭教育、接受的教育有關,因素是多方麵的。


    就說擴大到整個國家,把國家當作一個整體,我們對自己國家的事肯定是樣樣都想著做到最好,對待世界上別國的事就不一定了。


    其實不說以前,現在的社會,這樣的現象也是十分常見的。不過現在為什麽我們城市的街道基本上能保持幹淨?


    一是因為這麽多年的教育下,大部分人的公德心得到了提升,形成了不亂扔垃圾的習慣。


    二是因為我們有環衛工人打掃,一旦沒有環衛工人工作,城市的街道不用多長時間就能變成垃圾場。


    能自願去清理的人也會有,但你不能保證人人都會主動清理。


    在部分人不願意清理的情況下,那些自願去清理的人的公德心又能維持多久呢?


    時間久了,他們會不會想:我們憑什麽要給你們這些人白白服務?”


    戰國時期。


    荀子心想:不用說,肯定會的。


    有人能維持一段時間的公德心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能長時間維持的人都可以稱為聖人了。


    可是世界上哪有這麽多聖人?


    荀子覺得看似是在說衛生的事,其實可以擴大到社會的很多方麵。


    所以他提倡道德教化,讓大家都有禮儀的觀念,用禮來限製人。


    商鞅:“光靠個人不可能實現的,還是用法律來約束人吧。”


    他認為提升個人素質難度太大,法律是最快速、有效的方式。


    隻要懲罰到位了,那些想破壞社會環境或者不願意遵守默認準則的人就都能自覺遵守了。


    明朝。


    馮夢龍搖搖腦袋:“這就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啊。看來無論到了什麽時候,人的性子都是一樣的。”


    很多古人聽到這裏的時候,都在想這難道不對嗎?


    現實生活中可不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嗎?和自己無關的人誰會關心呢?


    你要說自私,確實也自私,可你也不能說這一定是不對的,畢竟誰願意一直無償為別人服務呢。


    別人不感恩就算了,甚至還會覺得你為大家做事是理所當然的呢。


    宋老師:“這就是公德心被自私心給驅逐的典型例子,這裏引出了一個現在很常見的經濟概念,劣幣驅逐良幣。”


    西漢。


    賈誼陷入思考:“公德心被自私心驅逐,這總結有點意思。”


    他對劣幣驅逐良幣這個概念有點興致,總感覺有一點熟悉。


    等宋老師講完什麽是劣幣驅逐良幣之後,他恍然,這和自己說的“奸錢日繁,正錢日亡”正好相通,


    人的個人為和貨幣理論聯係在一起說,有點奇妙。


    宋老師:“接下來費先生提到了社會結構的基本格局,我們的傳統社會和西洋社會的格局有差異。


    西洋是團體格局,我們是差序格局。這裏他用了比喻論證的方式,一個是捆柴,一個是水波紋......”


    本來還對這兩種方式十分陌生的人聽完兩種比喻後,大家有點懂了。


    春秋時期。


    孔子尋思:西洋的社會像一捆捆柴火一樣,界限確實分明,看似人人平等,可真的能做到平等嗎?


    萬一捆柴的繩索哪天不小心斷了,這個社會是不是就瓦解了?


    社會裏麵的成員連接就斷了,難不成又和其它成員組成另外一捆柴?


    總感覺這種聯係不太牢靠。


    華夏傳統的社會格局像水波紋一樣,界限不算明朗,但收放自如,出問題了還有迴旋的餘地。


    當要也不能說哪種格局就是完美的,感覺各有優缺,隻能說什麽樣的文化背景適合什麽樣的格局吧。


    宋老師講述了文中關於【家】這個概念的中西方差異,聽完,大部分古人覺得西方關於家的概念是有點死板的。


    宋老師:“我們一般推測團體格局發源於相互依賴的遊牧部落,而我們是自食其力的鄉土社會。不同的格局下,產生的道德特點是不同的。


    團體格局下的道德觀念是人人平等,團體對個人公平,人和人得相互尊重。同樣的,團體必須要保障個人的權利。


    差序格局下的道德觀念既沒有籠統的道德觀念,也不超脫差序的人倫。”


    秦朝。


    秦始皇:“人人相互尊重?這過於理想化了。”


    沒有法律限製的話,光靠道德怎麽可能全部人都做到相互尊重。


    要知道人都是有私心的,都是趨利避害的。


    純靠道德支撐社會的發展可行不通。


    等宋老師講到在西方社會的家庭中,理論上,成年的小孩得給父母支付膳食費時,家族觀念極強的古人無法理解。


    照他們的意思就是把孩子養到一定歲數就可以不管他了?


    這怎麽行,如果孩子不成器呢,這個家庭不就沒法傳承下去了嗎?


    在他們看來,對孩子的教導或者扶持可能得到他們這些大家長老到扶持不動的時候才是。


    宋老師:“西洋社會講的是權利,而我們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


    在鄉土社會中,有聯係的一般都是熟悉的人。他們最怕清算了,一旦清算,人情或者交情就沒了,關係也就沒有維持的必要了。


    西洋社會講的是權利,也可以說是利益。他們為什麽會出現契約這種東西,因為這些社會裏麵的人並不是相互信任的關係。


    現代社會的合同就是契約關係的一種,因為大家都不熟悉啊,隻能依靠這種契約來約束對方。”


    西漢。


    劉徹:“嗯?合同是不是就是律法之類的東西?可是都說是不認識的人了,就算簽了合同,一方不認的話,另一方能奈何得了他嗎?”


    所以應該還有方式規定才行吧?光靠個人的話,這個契約關係可不一定能維持得下去。


    而且,契約的實行情況怕是強者製定的吧。


    地位不平等的兩方製定了契約,強勢的一方不想履行的話,弱勢一方難不成還有能力讓對方就範不成?


    哼,說是平等,其實也沒見得有多平等。


    不過過於強調親緣關係也不是很好,至少對於他這個帝王來說是這樣的。


    比如外戚就是十分典型的代表,站在皇帝的位置上,他麵對的是全天下。


    皇後的話,可能會因為親戚關係想方設法幫助她家的人在朝堂上獲取權利和地位,這對帝王來說是不利的。


    他們大漢的好幾個皇帝已經說明這點了。


    所以說這麽多,還是很難找到一個完美的社會關係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給古人直播上課,他們都學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薯七十二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薯七十二變並收藏給古人直播上課,他們都學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