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是杜甫的《登高》。


    宋老師:“從小學到高中,學了這麽多唐詩,大家知道寫得最多的季節、詞語、場景、顏色、情緒是什麽嗎?”


    北宋。


    蘇軾躍躍欲試:“我知道,哈哈,秋季寫得最多了。”


    蘇轍趕緊戳了戳蘇軾,提醒他別走神了,還在上朝呢。


    蘇軾反應過來,他忙握拳輕咳了一聲“咳”。


    這也不能怪他,剛剛朝堂上的人又開始吵起來了,吵架內容還是關於新法。


    王安石根據後世的經驗,對自己的變法做了一點修改,重新在朝堂上提了出來。


    思考過後,王安石覺得青苗法裏麵的貸款利息稍微高了一點,這樣容易給百姓增加負擔,他主張往下調一調。


    其實蘇軾還是覺得新法不太行,感覺還不到時候。


    可這個時候官家正興致勃勃,想大幹一番呢,不太能聽得進蘇軾的建議。


    蘇轍再三叮囑蘇軾,最近在朝堂上少說話,等裴姝他們的曆史課講到宋朝的時候再說,從後世的角度好好看看宋朝政策的弊端。


    蘇軾這幾天才安靜了一些。


    剛剛舊黨的人猛烈抨擊王安石的新法,兩方誰也說不通誰,局麵僵持住了。


    自己現在也提不出什麽好建議,像自家弟弟說的那樣,等等再說,於是幹脆分神聽課了。


    沒想到聽得太過投入,跟著學生一起迴答問題,不小心把聲音發出來了。


    開小差被抓到,蘇軾有點不好意思:“咳,你們繼續,你們繼續。”


    這麽一打岔,剛剛還爭執不下的雙方也說不下去了。


    課堂上。


    宋老師:“據不完全統計,在現存的唐詩裏麵,出現最多的季節是秋季,用得最多的詞是無,也可以說不。最多的場景是江邊,最常見的顏色是白色,表達最多的情緒是孤獨。”


    聽到宋老師這麽說,很多文人拿出自己的詩集看了一下,還真是。


    當然,這些隻是比較出名的被收錄下來的詩,那些不怎麽出名的就沒太注意了。


    唐朝。


    杜甫看著課件上的《登高》全文。


    不巧,這首詩裏麵,剛剛宋老師說到的幾個意象全用上了。


    針對性太強了,這些意象聽起來就很悲涼,所以自己到底是怎麽寫下這首詩的?


    整首詩看下來,基調實在太沉了,難道自己後麵過得這麽慘嗎?


    宋老師:“後世很多人對杜甫這首詩的評價極高,明代胡應麟在《詩藪》裏說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元人說杜甫的這首詩‘一篇之內,句句皆奇,一句之內,字字皆奇。’還有......”


    宋老師列舉了從宋朝到清朝的很多文人對這首詩的評價。


    唐朝。


    杜甫有點驚訝,自己的這首詩在後世竟然有如此高的評價?


    他有點受寵若驚,覺得會不會太誇張了。


    他們這個時期有很多好詩的,自己雖然也不錯,但優秀詩文多不勝數,怎麽偏偏選了自己這首?


    等後麵宋老師講完“千家注杜”的盛況後,杜甫更是驚訝了。


    他哪裏能想到自己的詩在後世如此受到推崇和熱愛,竟然被這麽多人注解,要他說還是太白兄的優秀詩篇更多才是。


    南宋。


    楊萬裏認同地點點頭,這可是杜工部,他的詩怎麽可能不好?


    他有點羨慕,誰不想自己的作品被這麽多人研究呢?


    雖然自己也寫詩,但是他知道和杜工部這樣的人是比不了的。


    宋老師:“老杜寫這首詩的時候已經是晚年時期了,這個時候安史之亂已經結束。但長期漂泊的老杜窮困潦倒、老病孤愁。可能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心境,才能寫下這一千古佳作。”


    “我們都知道,杜甫被稱為詩聖。縱觀他的一生,可以用倒黴來概括了,三次科考都落榜了......”


    宋老師概括地講述了杜甫的一生,還在課件上例舉了幾首杜甫的名作。


    唐朝。


    李白驚唿:“子美的一生竟然如此淒慘嗎?哎!我可憐的子美啊!”


    真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前麵其實宋老師也講了他的基本概況,剛剛李白對於自己的一生還有點不忿呢。


    現在聽了杜甫的經曆,感覺自己已經很好了。


    真是不比不知道,比較後突然覺得人比人隻會更慘。


    他打算之後要多找子美喝酒,好好開解開解他。


    杜甫本人:。。。。。。


    這個時候的自己生活其實還好,沒有宋老師口中說得那麽淒慘。


    都讓他懷疑宋老師口中的老杜是不是他了,自己後半生過得這麽不好嗎?


    這前後差別也太大了一點!


    李世民搖搖頭,都怪這個李隆基,弄出一個安史之亂。


    他看了杜甫的那幾首詩,從詩裏可以看出這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而且胸懷國事、心係百姓。


    如果杜甫能好好做官的話,說不定能造福一方百姓,結果被這個安史之亂弄得慘了。


    可惜了,沒有在自己這個時期出生。


    宋老師:“關於杜甫的死因有好幾種說法,一說是病倒在行往衡陽的舟中;一說是長時間被困洪水中,長久未進食,腸胃難以承受,最後消化不良而死。”


    “還有說是食物中毒、沉水而死的,我更傾向於消化不良這種死因,不過這已經成為一個謎了。”


    “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後世修了杜甫墓,還修建了杜公祠,杜甫故裏也保留到了現在,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杜甫草堂。”


    唐朝。


    聽到這麽多種死法,杜甫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你說要是勞累致死都還好說,消化不良死了是什麽東西?


    這麽看,自己的晚年真的好淒涼啊!


    看著宋老師展示的杜甫故居、紀念館圖片,杜甫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傷感。


    想到自己被後世稱為詩聖,他心裏有了一點安慰,起碼自己也是流傳千年了。


    宋老師好像很喜歡杜甫,講完主要內容後還有一點時間,她給大家播放了好幾首杜甫的詩歌誦讀。


    還是按照杜甫的創作時間線來放的,聽完後,很多人心裏都有了一種說不出的傷感。


    大家從字裏看到的好像不僅僅是杜甫本人的經曆,還有那個盛極一時的唐王朝的興衰史。


    課後,杜甫聽到幾個學生的談話:“杜哥的人生也太淒慘了點,人倒黴到這種程度也是夠了。”


    唐朝。


    杜甫:。。。。。。你們這些小孩,叫什麽杜哥?


    他可發現了,後世這些人真是沒大沒小的,對於一個離他們幾千年的人都隨意稱唿哥。


    白哥、杜哥也就算了,對於秦始皇這樣的也直接稱政哥。


    這兄弟當得,歲數差也太大了點。


    不過聽多了也還好,居然沒有太大的違和感。


    秦朝。


    秦始皇看著唐朝隨便拿出來兩個人,他們的詩都這麽優秀,他突然有點羨慕了。


    自己這個時期的優秀作品不多,這些詩歌別看短短幾行字,從中卻能窺探到唐朝的麵貌。


    他現在理解為什麽後世要學這些古詩了,為了從各個角度研究唐朝的政治、民情民風和文化。


    這確實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一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給古人直播上課,他們都學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薯七十二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薯七十二變並收藏給古人直播上課,他們都學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