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化學課(1)
給古人直播上課,他們都學瘋了 作者:紅薯七十二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說上節物理課古人們還能聽懂一點內容的話,接下來的化學課就真的讓他們更有聽天書的感覺了。
化學老師羅瓊:“同學們,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是物質分類及轉化。我們都知道,想要從很多東西裏麵找到目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那麽,如何做才能讓我們方便且省時省力尋找到目標呢?”
已經提前看過課本的同學:“對物品進行分類。”
羅老師:“沒錯,如果我們把一堆雜亂無序的物品進行分類之後,找起來就會變得方便很多,並且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給大家看一個物流分揀的視頻。”
視頻開頭,是幾個穿著藍色馬甲的工作人員站在一大堆快遞中間,他們的腳被這些快遞埋進去了一大半。
這些人左右兩邊都是黑色的物質傳送帶,傳送帶在地麵上飛速地運行著。
分揀員不時地把腳下的快遞盒扔到兩邊的傳送帶上。
視頻還給了一個近景鏡頭,於是古人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快遞。
看完前情提要,古人們已經知道這些人是要把那些堆積如山的東西分開了,他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難度太大了。
春秋時期,墨子:這個長條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麽機關術?也太驚人了,用來運送東西的話肯定很高效,是不是和力有關,不知道具體是怎麽作用的?
秦朝,秦始皇:物流?是後世運送貨物的方式嗎?看起來很新奇。
西漢,劉徹:這東西是什麽,速度怎如此之快?感覺比駿馬快速奔馳的時候都要快了。
唐朝,李世民:服裝、電子產品、小型家具、化妝品、玩具、書籍、襪子、毛巾?大的、重要的物品也就算了,為什麽那些小東小西都要用這種方式運輸啊?這不是浪費人力嗎?
唐朝,李白:咦,居然有酒?不知道後世的酒味道如何?
北宋,蘇軾:巧克力、糕點、開心果、螺螄粉、方便麵、辣條、小魚幹、火鍋底料,這些都是吃的啊?好多都沒見過呢。呀,居然還有蜜瓜、臘肉,種類也太多了。
【大家應該都寄或者收過快遞,你們有沒有想過,當物品從寄件人手上被快遞員收走後,是怎麽運送到收件人手上的?它們在分揀中心都經曆了什麽?】
武周,武則天:快遞員?應該就是給人傳遞東西的專人了,有點好奇後世是怎麽傳送東西的。
北宋,趙匡胤:這些黃色的動來動去的盒子是做什麽的?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麽控製它們的?
清朝,雍正:快遞員應該就是我們這個時候的鏢師了吧?這個稱唿倒是形象,不過加了一個“快”字,不知道是有多快?
【在這個一百多萬平方米的倉庫裏堆滿的快遞,在分揀中心進行分揀後會送到全國各地三十多個省級行政區。】
明朝,朱棣:難以置信!後世的地圖已經看過了,很大啊!全國的物品都集中在這裏處理,就算很多人也得弄上幾個月吧?加上路途遙遠,那些標注著果蔬的快遞到了人手上還能吃嗎?
【首先,每天的快遞會在固定時間被運送到當地的轉運中心,在轉運中心對它們進行分揀。現在大部分分揀中心都是用的自動分揀係統,逐步替代了傳統的人工分揀。】
秦朝,秦始皇:自動分揀代替人工?就是不用人去做的意思?靠這些遊走的黃色盒子把之前像小山一樣多的物品分開的意思嗎?人居然被這些東西替代了,不過這樣確實可以節省人力啊,就是不知道效率如何?
【這些黃色的機器人大軍就是分揀中心的主力,機器人可以準確識別每個包裹上的信息,一個小時可以處理個包裹,並且可以自動充電,全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工作。】
聽到這裏,古人們都驚呆了。
春秋時期,墨子:原來這個黃色的方塊叫機器人啊。充電?就是之前提到過的電能?看來這個電真的是個好東西啊,目前看到的好幾個地方都在用。不過為什麽叫機器人?是因為它能像人一樣做事,但是沒有人的情感嗎?
秦朝,秦始皇:全天不間斷的工作?真的嗎?一天得處理多少事情啊?這個機器人能不能用到其它地方?(瘋狂心動中)
北宋,趙匡胤:準確識別上麵的信息,真的假的?剛剛看到這些包裹上麵好像有一大串地址和模糊的數字,居然都詳細到了哪個村、哪個區?這信息量很大的,這個叫做機器人的東西真的能準確識別嗎?
明朝,朱棣:根據這些學子手上那個手環算,一個小時就是半個時辰。半個時辰可以分個物品?這個數字也太大了,後世這些東西那麽厲害嗎?
【分揀機器人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準確性、和安全性,節省了70%的人工成本。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機器人將包裹分到分揀中心不同區域,然後將它們存放在地下溜槽中。】
明朝,朱厚照:這個機器人看著好玩,怎麽才能得到一個?還有這個分揀過程也好好玩啊,就這麽一個一個地把東西送到固定的區域了。
清朝,雍正:高效、準確又安全的東西,世上真的有這樣的東西存在嗎?
【一旦進入分揀中心,所有包裹都將在三個半小時內分發完畢,分揀準確率高達99.9%,過去至少需要100名經驗豐富的工人在同一時間完成相同的工作。】
聽到這些數據,很多古人都眼前一亮,覺得這個機器人真的太棒了。
秦朝,秦始皇:墨家的人呢?快點研究一下這個東西,你們一定要好好學後世這些課程。本來你們的機關術就挺厲害了,融合一下後世的知識,應該是可以造出來的吧?
【這些機器人在2000平方米的區域內工作,在它們之間至少可以生成3000億條路線組合。這些機器人是怎麽樣迅速找到最佳路徑,避免和其它小夥伴相撞呢?這要歸功於一個厲害的大腦】
這段話之後,接著出來了一個穿著橘色工裝服的男人。
他指著一台機器的控製麵板說:“我們整套機器人設備,它五分鍾的計算量相當於我們最繁忙的首都機場一天航班的起降計算量。”
春秋時期,墨子:我之前就想問了,這些機器人到底是怎麽做到互不幹擾,在自己區域內活動的?明明它們離得這麽近居然都沒有撞到一起?原來是通過一些額外的操作嗎?這些路線又是怎麽控製的呢?
北宋,沈括:原來是通過計算量控製的,這個計算量具體有多大?怎麽計算的?這麽精準地控製線路,難度應該非常大。
【全國每年要產生300億件快遞包裹,智慧物流係統的建設領先全球,這些省際交界的超級智能中心倉,分揀、裝箱全都用上了最前沿的技術。】
看到這個數字,古人們都驚呆了,得多少人才能有這麽大的數字啊?
視頻很短,就一分多鍾,可是裏麵蘊含的信息量大到讓很多古人一時根本消化不了。
化學老師羅瓊:“同學們,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是物質分類及轉化。我們都知道,想要從很多東西裏麵找到目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那麽,如何做才能讓我們方便且省時省力尋找到目標呢?”
已經提前看過課本的同學:“對物品進行分類。”
羅老師:“沒錯,如果我們把一堆雜亂無序的物品進行分類之後,找起來就會變得方便很多,並且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給大家看一個物流分揀的視頻。”
視頻開頭,是幾個穿著藍色馬甲的工作人員站在一大堆快遞中間,他們的腳被這些快遞埋進去了一大半。
這些人左右兩邊都是黑色的物質傳送帶,傳送帶在地麵上飛速地運行著。
分揀員不時地把腳下的快遞盒扔到兩邊的傳送帶上。
視頻還給了一個近景鏡頭,於是古人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快遞。
看完前情提要,古人們已經知道這些人是要把那些堆積如山的東西分開了,他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難度太大了。
春秋時期,墨子:這個長條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麽機關術?也太驚人了,用來運送東西的話肯定很高效,是不是和力有關,不知道具體是怎麽作用的?
秦朝,秦始皇:物流?是後世運送貨物的方式嗎?看起來很新奇。
西漢,劉徹:這東西是什麽,速度怎如此之快?感覺比駿馬快速奔馳的時候都要快了。
唐朝,李世民:服裝、電子產品、小型家具、化妝品、玩具、書籍、襪子、毛巾?大的、重要的物品也就算了,為什麽那些小東小西都要用這種方式運輸啊?這不是浪費人力嗎?
唐朝,李白:咦,居然有酒?不知道後世的酒味道如何?
北宋,蘇軾:巧克力、糕點、開心果、螺螄粉、方便麵、辣條、小魚幹、火鍋底料,這些都是吃的啊?好多都沒見過呢。呀,居然還有蜜瓜、臘肉,種類也太多了。
【大家應該都寄或者收過快遞,你們有沒有想過,當物品從寄件人手上被快遞員收走後,是怎麽運送到收件人手上的?它們在分揀中心都經曆了什麽?】
武周,武則天:快遞員?應該就是給人傳遞東西的專人了,有點好奇後世是怎麽傳送東西的。
北宋,趙匡胤:這些黃色的動來動去的盒子是做什麽的?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麽控製它們的?
清朝,雍正:快遞員應該就是我們這個時候的鏢師了吧?這個稱唿倒是形象,不過加了一個“快”字,不知道是有多快?
【在這個一百多萬平方米的倉庫裏堆滿的快遞,在分揀中心進行分揀後會送到全國各地三十多個省級行政區。】
明朝,朱棣:難以置信!後世的地圖已經看過了,很大啊!全國的物品都集中在這裏處理,就算很多人也得弄上幾個月吧?加上路途遙遠,那些標注著果蔬的快遞到了人手上還能吃嗎?
【首先,每天的快遞會在固定時間被運送到當地的轉運中心,在轉運中心對它們進行分揀。現在大部分分揀中心都是用的自動分揀係統,逐步替代了傳統的人工分揀。】
秦朝,秦始皇:自動分揀代替人工?就是不用人去做的意思?靠這些遊走的黃色盒子把之前像小山一樣多的物品分開的意思嗎?人居然被這些東西替代了,不過這樣確實可以節省人力啊,就是不知道效率如何?
【這些黃色的機器人大軍就是分揀中心的主力,機器人可以準確識別每個包裹上的信息,一個小時可以處理個包裹,並且可以自動充電,全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工作。】
聽到這裏,古人們都驚呆了。
春秋時期,墨子:原來這個黃色的方塊叫機器人啊。充電?就是之前提到過的電能?看來這個電真的是個好東西啊,目前看到的好幾個地方都在用。不過為什麽叫機器人?是因為它能像人一樣做事,但是沒有人的情感嗎?
秦朝,秦始皇:全天不間斷的工作?真的嗎?一天得處理多少事情啊?這個機器人能不能用到其它地方?(瘋狂心動中)
北宋,趙匡胤:準確識別上麵的信息,真的假的?剛剛看到這些包裹上麵好像有一大串地址和模糊的數字,居然都詳細到了哪個村、哪個區?這信息量很大的,這個叫做機器人的東西真的能準確識別嗎?
明朝,朱棣:根據這些學子手上那個手環算,一個小時就是半個時辰。半個時辰可以分個物品?這個數字也太大了,後世這些東西那麽厲害嗎?
【分揀機器人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準確性、和安全性,節省了70%的人工成本。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機器人將包裹分到分揀中心不同區域,然後將它們存放在地下溜槽中。】
明朝,朱厚照:這個機器人看著好玩,怎麽才能得到一個?還有這個分揀過程也好好玩啊,就這麽一個一個地把東西送到固定的區域了。
清朝,雍正:高效、準確又安全的東西,世上真的有這樣的東西存在嗎?
【一旦進入分揀中心,所有包裹都將在三個半小時內分發完畢,分揀準確率高達99.9%,過去至少需要100名經驗豐富的工人在同一時間完成相同的工作。】
聽到這些數據,很多古人都眼前一亮,覺得這個機器人真的太棒了。
秦朝,秦始皇:墨家的人呢?快點研究一下這個東西,你們一定要好好學後世這些課程。本來你們的機關術就挺厲害了,融合一下後世的知識,應該是可以造出來的吧?
【這些機器人在2000平方米的區域內工作,在它們之間至少可以生成3000億條路線組合。這些機器人是怎麽樣迅速找到最佳路徑,避免和其它小夥伴相撞呢?這要歸功於一個厲害的大腦】
這段話之後,接著出來了一個穿著橘色工裝服的男人。
他指著一台機器的控製麵板說:“我們整套機器人設備,它五分鍾的計算量相當於我們最繁忙的首都機場一天航班的起降計算量。”
春秋時期,墨子:我之前就想問了,這些機器人到底是怎麽做到互不幹擾,在自己區域內活動的?明明它們離得這麽近居然都沒有撞到一起?原來是通過一些額外的操作嗎?這些路線又是怎麽控製的呢?
北宋,沈括:原來是通過計算量控製的,這個計算量具體有多大?怎麽計算的?這麽精準地控製線路,難度應該非常大。
【全國每年要產生300億件快遞包裹,智慧物流係統的建設領先全球,這些省際交界的超級智能中心倉,分揀、裝箱全都用上了最前沿的技術。】
看到這個數字,古人們都驚呆了,得多少人才能有這麽大的數字啊?
視頻很短,就一分多鍾,可是裏麵蘊含的信息量大到讓很多古人一時根本消化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