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時起,劉備連續請張鬆留下來喝了三天的宴會,卻始終沒有提起川中的事情。張鬆告辭離開,劉備在十裏長亭設宴送行。劉備舉起酒杯對張鬆說:“非常感謝大夫這次不辭辛勞,留下來與我敘談了三天;今天要分別了,不知道何時能再聽到您的教誨。”說完,他潸然淚下。張鬆心想:“劉備如此寬仁愛士,怎麽能舍棄他呢?不如告訴他,讓他取得西川。”於是說道:“我也希望朝夕能夠侍奉在您的身邊,隻是可惜沒有合適的機會。我看到荊州,東邊有孫權,時常虎視眈眈;北邊有曹操,總想一口吞下。這地方也不是長久留戀的地方。”劉備說:“我也知道如此,隻是還沒有找到安身之所。”張鬆說:“益州地勢險要,土地肥沃,人民富裕;聰明能幹的人,一直都崇慕著皇叔的德行。如果我們起兵,從荊襄地區出發,直取西川,霸業可成,漢室可複興。”劉備說:“我怎敢承擔如此重任?劉益州也是帝室的宗親,他對蜀中的恩澤已經廣泛傳播了。別人豈能輕易動搖他?”
張鬆說:“我並不是要出賣主人尋求榮耀;今天能遇到明公,我不敢不毫無保留地告訴您:劉季玉雖然擁有益州之地,但性格暗弱,不能任用賢能;再加上北方有張魯,時常思考侵犯;人心離散,渴望有明主。我此行,專為向操納款;卻沒想到逆賊放肆地胡作非為,傲慢賢士,所以特意來見明公。如果明公先取得西川為基礎,然後北圖漢中,收複中原,振興漢朝,名垂青史,功績無比。如果明公真有取西川之意,我願意盡心盡力,做您的內應。不知道明公怎麽想?”劉備說:“深感君之厚意。但是劉季玉與我同宗,如果攻擊他,恐怕天下人會唾棄。”張鬆說:“大丈夫處世,當努力建功立業,要著鞭在前。如果現在不取,就會被別人取走,後悔就晚了。”劉備說:“我聽說蜀道崎嶇,千山萬水,車輛無法通行,馬匹無法連駕;雖然想要取得西川,用什麽好策略呢?”張鬆從袖子裏拿出一張圖,遞給劉備說:“我感受到明公的盛德,敢獻上這張圖。看一看這張圖,就知道蜀中的道路了。”
劉備大致瀏覽了一下,上麵詳細寫著地理路線,遠近闊狹、山川險要、府庫錢糧,一一都清楚標明。張鬆說:“明公可以仔細研究這張圖。我還有兩個親密朋友:法正和孟達。他們兩個人一定能夠助你。等他們到了荊州,我們可以一起商議。”劉備拱手道謝:“青山不老,綠水長存。等事成之後,我一定會豐厚地報答你們。”張鬆說:“能夠遇到明主,我不敢不盡心相告,何必期待報答呢?”說完,他們互相告別。孔明命關羽等人護送張鬆數十裏方迴。張鬆迴到益州,先去見他的朋友法正。法正名孝直,是右扶風郿縣人,是賢士法真的兒子。張鬆見到法正,告訴他劉備輕賢傲士,我們隻能同聲歎息,不能同樂。我已經許給劉皇叔益州了,專門想和你一起商議。法正說:“我早就料到劉璋無能,一直有心見劉皇叔。我們的心意相同,還有什麽疑慮呢?”不久,孟達也到了。孟達名子慶,和法正是同鄉。孟達進來,看到法正和張鬆在密談。孟達說:“我已經知道兩位的意思了。是要獻上益州嗎?”張鬆說:“是的,我們的意思就是這樣。你猜猜看,要獻給誰呢?”孟達說:“除了劉玄德之外,沒有其他人能夠接受。”三人一起擊掌大笑。法正對張鬆說:“明天見劉璋的時候,我們該怎麽做?”張鬆說:“我推薦你們兩個人去作使者,可以去荊州。”兩個人都答應了。
次日,張鬆見到劉璋,璋問他:“你拜訪劉備的結果如何?”張鬆迴答:“曹操是個漢賊,想要篡奪天下,我們不能與他為伍。他已經有取西川的打算了。”璋問:“那麽我們該怎麽辦?”張鬆說:“我有一個計策,可以讓張魯和曹操都不敢輕易入侵西川。”璋問:“是什麽計策?”張鬆說:“劉備是荊州的劉皇叔,與你是同宗,他仁慈寬厚,有長者風度。在赤壁大戰之後,曹操聽說他的名聲就膽寒,更何況張魯呢?你可以派遣使者與他建立友好關係,以他為外援,可以抵擋曹操和張魯。”璋說:“我也一直有這個打算。誰可以作為使者呢?”張鬆說:“除了法正和孟達,沒有其他人能夠勝任。”璋立即召見了法正和孟達,寫了一封信,讓法正去荊州先與劉備建立友好關係,然後派孟達帶領精兵五千人迎接劉備入川作為援助。
在商議的過程中,一個人突然衝進來,滿頭大汗,大聲喊道:“如果主公聽從張鬆的話,四十一州郡將會落入他人之手!”張鬆大驚,看著這個人,發現他是西閬中的巴人,姓黃,名權,字公衡,現在是劉璋府下的主簿。璋問他說:“劉備與我同宗,我特意與他建立友好關係,你為什麽說這樣的話?”黃權說:“我知道劉備待人寬厚,能夠以柔克剛,無敵於天下。他遠近人心都得到了,擁有諸葛亮、龐統的智謀,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等人為他效力。如果他被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劉備怎麽會甘心做小?如果以客禮待之,就會讓一國容不下兩個主。如果現在聽從我的建議,西蜀將會安定;如果不聽我的建議,主公將會陷入危險之中。張鬆昨天從荊州迴來,肯定與劉備密謀了。我們可以先斬殺張鬆,再除掉劉備,西川就能夠幸免了。”
璋說:“如果曹操和張魯到來,我們怎麽抵擋?”黃權說:“我們可以封閉邊境,修建深溝高壘,等待時機的清晰。璋說:“敵軍入侵,我們必須迅速應對,不能等待時機。”他不聽黃權的話,決定派遣法正前往荊州。就在這時,另一個人阻止道:“不可!不可!”璋看著他,發現是帳前的從事官王累。累跪地說:“主公現在聽從張鬆的話,將會自取其禍。”璋說:“不是這樣的。我與劉玄德建立友好關係,是為了抵擋張魯。”
王累說:“張魯入侵隻是個小問題,而劉備進入川中則是個大威脅。劉備是個聰明的梟雄,先事曹操,然後又從孫權那裏奪取了荊州。他心術如此,怎麽可能與我們和平共處呢?如果現在召他來,西川就完了!”璋大聲責問道:“再不要亂說!劉玄德與我同宗,他怎麽可能奪取我的基業?”然後命令將黃權和王累趕出去。最終,劉璋還是選擇派遣法正去荊州執行使命。
法正離開了益州,徑直前往荊州,見到了劉備。他參拜之後,呈上了一封信。劉備拆開封印,看了信的內容。信中寫道:“族弟劉璋向宗兄將軍致書:久伏電天,蜀道崎嶇,未能送上貢品,深感惶愧。璋聽聞吉兇相救,患難相扶,朋友之間應該如此,更何況是宗族呢?如今張魯在北方,隨時可能興兵侵犯璋的領土,非常擔心。特派人奉上此書,懇請將軍聽從。如果記得同宗之情,兄弟之義,立即興兵剿滅狂寇,我們將永遠唇齒相依,必有重酬。此信言不盡意,懇請等待車騎的迴複。”
劉備看完信後大喜,設宴款待法正。酒過幾巡,劉備撤退了左右侍從,私下對法正說:“久聞孝直英名,張鬆多次談及你的盛德。現在得到你的指示,我非常欣慰。”法正謙虛地說:“我隻是蜀中的小官員,不值一提。聽說馬遇到伯樂才會嘶鳴,人遇到知己才會去世。張鬆以前的話,將軍是否有意思?”劉備說:“我身為一個寄居他鄉的客人,未曾不感傷而歎息。我想就像鷦鷯還有一枝存留,狡兔還有三個窟穴,何況是人呢?雖然益州是豐富的土地,我並不是不想占有;隻是劉季玉是我同宗,我不忍心對他下手。”法正說:“益州是天府之國,非由治亂之主才能居住。現在劉季玉不能善用賢才,這個地位不久將會屬於他人。今天我願意效犬馬之勞為將軍效力,絕不容錯過。難道沒聽過追逐兔子要先抓住的說法嗎?將軍若是有意取得益州,我願意效死。”劉備拱手道謝:“我還需要商議一下。”
當天的宴會結束後,孔明親自送法正迴到了他的宿舍。劉備獨自坐著沉思。龐統走進來說:“事情應該決斷而不決斷,隻有愚人才會猶豫不決。主公高明,為何多疑?”劉備問道:“按照你的意見,應該怎麽做?”龐統說:“荊州東邊是孫權,北邊是曹操,很難有所作為。而益州有百萬人口,土地廣闊,財富豐富,可以作為大業的基礎。現在有幸有張鬆和法正這兩位內助,這是天賜的機會。為什麽還要猶豫呢?”劉備說:“現在與我水火相敵的隻有曹操。操以急來,我以寬應;操以暴來,我以仁應;操以譎來,我以忠應。每次與操相反,事情才能成功。如果為了小利而失去了天下的信義,我是無法忍受的。”
龐統笑著說:“主公的話雖然符合天理,但在亂世之中,戰爭和爭強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拘泥於常理,就無法前進了,應該靈活變通。同時要兼顧虛弱攻擊、逆取順守,這是湯、武的道理。等到事情穩定下來後,再用義理來迴報,封為大國,何愧於信義?今天不采取行動,最終會被別人奪取。主公請深思。”劉備恍然大悟地說:“你說的話如同金石一般,應該銘記在心。所以請孔明一起商議發兵西行。”孔明說:“荊州是重地,必須分兵守護。”劉備說:“我與龐士元、黃忠、魏延前往西川;軍師可以與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守護荊州。”孔明應允了。於是孔明負責守護荊州,關羽駐守襄陽要道的青泥隘口,張飛領兵巡江四郡,趙雲駐紮在江陵守衛公安。劉備任命黃忠為前軍,魏延為後軍,自己與劉封、關平在中軍。龐統擔任軍師,帶領五萬步兵,開始了西行的征程。臨行前,廖化突然帶領一支軍隊投降。劉備便讓廖化輔佐關羽來對抗曹操。
張鬆說:“我並不是要出賣主人尋求榮耀;今天能遇到明公,我不敢不毫無保留地告訴您:劉季玉雖然擁有益州之地,但性格暗弱,不能任用賢能;再加上北方有張魯,時常思考侵犯;人心離散,渴望有明主。我此行,專為向操納款;卻沒想到逆賊放肆地胡作非為,傲慢賢士,所以特意來見明公。如果明公先取得西川為基礎,然後北圖漢中,收複中原,振興漢朝,名垂青史,功績無比。如果明公真有取西川之意,我願意盡心盡力,做您的內應。不知道明公怎麽想?”劉備說:“深感君之厚意。但是劉季玉與我同宗,如果攻擊他,恐怕天下人會唾棄。”張鬆說:“大丈夫處世,當努力建功立業,要著鞭在前。如果現在不取,就會被別人取走,後悔就晚了。”劉備說:“我聽說蜀道崎嶇,千山萬水,車輛無法通行,馬匹無法連駕;雖然想要取得西川,用什麽好策略呢?”張鬆從袖子裏拿出一張圖,遞給劉備說:“我感受到明公的盛德,敢獻上這張圖。看一看這張圖,就知道蜀中的道路了。”
劉備大致瀏覽了一下,上麵詳細寫著地理路線,遠近闊狹、山川險要、府庫錢糧,一一都清楚標明。張鬆說:“明公可以仔細研究這張圖。我還有兩個親密朋友:法正和孟達。他們兩個人一定能夠助你。等他們到了荊州,我們可以一起商議。”劉備拱手道謝:“青山不老,綠水長存。等事成之後,我一定會豐厚地報答你們。”張鬆說:“能夠遇到明主,我不敢不盡心相告,何必期待報答呢?”說完,他們互相告別。孔明命關羽等人護送張鬆數十裏方迴。張鬆迴到益州,先去見他的朋友法正。法正名孝直,是右扶風郿縣人,是賢士法真的兒子。張鬆見到法正,告訴他劉備輕賢傲士,我們隻能同聲歎息,不能同樂。我已經許給劉皇叔益州了,專門想和你一起商議。法正說:“我早就料到劉璋無能,一直有心見劉皇叔。我們的心意相同,還有什麽疑慮呢?”不久,孟達也到了。孟達名子慶,和法正是同鄉。孟達進來,看到法正和張鬆在密談。孟達說:“我已經知道兩位的意思了。是要獻上益州嗎?”張鬆說:“是的,我們的意思就是這樣。你猜猜看,要獻給誰呢?”孟達說:“除了劉玄德之外,沒有其他人能夠接受。”三人一起擊掌大笑。法正對張鬆說:“明天見劉璋的時候,我們該怎麽做?”張鬆說:“我推薦你們兩個人去作使者,可以去荊州。”兩個人都答應了。
次日,張鬆見到劉璋,璋問他:“你拜訪劉備的結果如何?”張鬆迴答:“曹操是個漢賊,想要篡奪天下,我們不能與他為伍。他已經有取西川的打算了。”璋問:“那麽我們該怎麽辦?”張鬆說:“我有一個計策,可以讓張魯和曹操都不敢輕易入侵西川。”璋問:“是什麽計策?”張鬆說:“劉備是荊州的劉皇叔,與你是同宗,他仁慈寬厚,有長者風度。在赤壁大戰之後,曹操聽說他的名聲就膽寒,更何況張魯呢?你可以派遣使者與他建立友好關係,以他為外援,可以抵擋曹操和張魯。”璋說:“我也一直有這個打算。誰可以作為使者呢?”張鬆說:“除了法正和孟達,沒有其他人能夠勝任。”璋立即召見了法正和孟達,寫了一封信,讓法正去荊州先與劉備建立友好關係,然後派孟達帶領精兵五千人迎接劉備入川作為援助。
在商議的過程中,一個人突然衝進來,滿頭大汗,大聲喊道:“如果主公聽從張鬆的話,四十一州郡將會落入他人之手!”張鬆大驚,看著這個人,發現他是西閬中的巴人,姓黃,名權,字公衡,現在是劉璋府下的主簿。璋問他說:“劉備與我同宗,我特意與他建立友好關係,你為什麽說這樣的話?”黃權說:“我知道劉備待人寬厚,能夠以柔克剛,無敵於天下。他遠近人心都得到了,擁有諸葛亮、龐統的智謀,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等人為他效力。如果他被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劉備怎麽會甘心做小?如果以客禮待之,就會讓一國容不下兩個主。如果現在聽從我的建議,西蜀將會安定;如果不聽我的建議,主公將會陷入危險之中。張鬆昨天從荊州迴來,肯定與劉備密謀了。我們可以先斬殺張鬆,再除掉劉備,西川就能夠幸免了。”
璋說:“如果曹操和張魯到來,我們怎麽抵擋?”黃權說:“我們可以封閉邊境,修建深溝高壘,等待時機的清晰。璋說:“敵軍入侵,我們必須迅速應對,不能等待時機。”他不聽黃權的話,決定派遣法正前往荊州。就在這時,另一個人阻止道:“不可!不可!”璋看著他,發現是帳前的從事官王累。累跪地說:“主公現在聽從張鬆的話,將會自取其禍。”璋說:“不是這樣的。我與劉玄德建立友好關係,是為了抵擋張魯。”
王累說:“張魯入侵隻是個小問題,而劉備進入川中則是個大威脅。劉備是個聰明的梟雄,先事曹操,然後又從孫權那裏奪取了荊州。他心術如此,怎麽可能與我們和平共處呢?如果現在召他來,西川就完了!”璋大聲責問道:“再不要亂說!劉玄德與我同宗,他怎麽可能奪取我的基業?”然後命令將黃權和王累趕出去。最終,劉璋還是選擇派遣法正去荊州執行使命。
法正離開了益州,徑直前往荊州,見到了劉備。他參拜之後,呈上了一封信。劉備拆開封印,看了信的內容。信中寫道:“族弟劉璋向宗兄將軍致書:久伏電天,蜀道崎嶇,未能送上貢品,深感惶愧。璋聽聞吉兇相救,患難相扶,朋友之間應該如此,更何況是宗族呢?如今張魯在北方,隨時可能興兵侵犯璋的領土,非常擔心。特派人奉上此書,懇請將軍聽從。如果記得同宗之情,兄弟之義,立即興兵剿滅狂寇,我們將永遠唇齒相依,必有重酬。此信言不盡意,懇請等待車騎的迴複。”
劉備看完信後大喜,設宴款待法正。酒過幾巡,劉備撤退了左右侍從,私下對法正說:“久聞孝直英名,張鬆多次談及你的盛德。現在得到你的指示,我非常欣慰。”法正謙虛地說:“我隻是蜀中的小官員,不值一提。聽說馬遇到伯樂才會嘶鳴,人遇到知己才會去世。張鬆以前的話,將軍是否有意思?”劉備說:“我身為一個寄居他鄉的客人,未曾不感傷而歎息。我想就像鷦鷯還有一枝存留,狡兔還有三個窟穴,何況是人呢?雖然益州是豐富的土地,我並不是不想占有;隻是劉季玉是我同宗,我不忍心對他下手。”法正說:“益州是天府之國,非由治亂之主才能居住。現在劉季玉不能善用賢才,這個地位不久將會屬於他人。今天我願意效犬馬之勞為將軍效力,絕不容錯過。難道沒聽過追逐兔子要先抓住的說法嗎?將軍若是有意取得益州,我願意效死。”劉備拱手道謝:“我還需要商議一下。”
當天的宴會結束後,孔明親自送法正迴到了他的宿舍。劉備獨自坐著沉思。龐統走進來說:“事情應該決斷而不決斷,隻有愚人才會猶豫不決。主公高明,為何多疑?”劉備問道:“按照你的意見,應該怎麽做?”龐統說:“荊州東邊是孫權,北邊是曹操,很難有所作為。而益州有百萬人口,土地廣闊,財富豐富,可以作為大業的基礎。現在有幸有張鬆和法正這兩位內助,這是天賜的機會。為什麽還要猶豫呢?”劉備說:“現在與我水火相敵的隻有曹操。操以急來,我以寬應;操以暴來,我以仁應;操以譎來,我以忠應。每次與操相反,事情才能成功。如果為了小利而失去了天下的信義,我是無法忍受的。”
龐統笑著說:“主公的話雖然符合天理,但在亂世之中,戰爭和爭強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拘泥於常理,就無法前進了,應該靈活變通。同時要兼顧虛弱攻擊、逆取順守,這是湯、武的道理。等到事情穩定下來後,再用義理來迴報,封為大國,何愧於信義?今天不采取行動,最終會被別人奪取。主公請深思。”劉備恍然大悟地說:“你說的話如同金石一般,應該銘記在心。所以請孔明一起商議發兵西行。”孔明說:“荊州是重地,必須分兵守護。”劉備說:“我與龐士元、黃忠、魏延前往西川;軍師可以與關雲長、張翼德、趙子龍守護荊州。”孔明應允了。於是孔明負責守護荊州,關羽駐守襄陽要道的青泥隘口,張飛領兵巡江四郡,趙雲駐紮在江陵守衛公安。劉備任命黃忠為前軍,魏延為後軍,自己與劉封、關平在中軍。龐統擔任軍師,帶領五萬步兵,開始了西行的征程。臨行前,廖化突然帶領一支軍隊投降。劉備便讓廖化輔佐關羽來對抗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