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寅人還沒走遠,就聽到徐忠的咆哮聲,料想這位“正經不管事,一管事賊不正經”的老頭必要因陶業監察會的香餑餑,和裝病不出的徐稚柳大打三百迴合,一想到徐稚柳對這位叔父無可奈何、無從下手的模樣他就忍俊不禁。
打馬從景德大街路過時,眼力過人的他一眼瞧見人群中的梁佩秋,似乎遇到了麻煩,正被人圍堵在中間。
他不由上前。
走近了,聽見一串銀鈴般的笑聲,那一張張或半老徐娘或秀麗佳人的臉,對著瓷業行當唯一的包青神仙就差笑出花來了。
當頭一位頭戴金簪的胖大嬸,聲音最是洪亮,高喊道:“別搶別搶,這人分明是我先看上的!小梁大人呀,我家閨女年芳十六,長相不必說了,你且看看老娘的姿容,就知我女兒差不了!不說傾國傾城吧,小家碧玉必是綽綽有餘的。最要緊的是,我家有良田百畝,你若是入贅我家,將來個日子就不用愁啦!”
“王嬸子,你當人小神爺差你家那點子家當?還入贅,怎生說得出口!”
“就是,說謊也不挑挑場合,當誰不知道呢?你家是有個小女兒年芳十六,不過是不是還有個大女兒,約莫二十有六了吧?至今嫁不出去才想著招贅吧?!”
“天殺的,二十六還沒嫁出去?這不成老尼姑了嗎!”
“你說什麽呢?誰是老尼姑,你全家都是老尼姑,再說一句,看我不撕爛你的嘴!”
吳寅將將止步一丈外,眼瞅著胖嬸子伸出一雙肥碩健壯戴滿金戒指的大手,精準無誤地朝著對麵婦人的臉上撓去。險是用了狠勁,這一下直接撓出了血痕。
對麵婦人也不是吃素著,一把揪住王嬸的頭發,上下其手將其滿頭珠翠打落在地。不過眨眼的功夫,一幫女子扭打成團。
梁佩秋先是夾在其中被推來搡去,數次張口,聲音都被淹沒,正因躲閃飛濺的唾沫星子而矮身逃竄幾乎喘不過氣時,一條纖細手臂探入人群,抓準時機用力一拽,拉著她奔向旁邊的街巷。
梁佩秋看清來人,猛的鬆了口氣。
梁玉將她帶到自家瓷行,給她端了杯茶,看著年輕後生麵上因喘氣而泛起的絲絲潮紅,沒忍住笑了。
“早前聽說你得王大東家提攜,開始管理窯務,我就猜到了這一天。以前不常見你在外走動,那些個嬸子姑娘尋摸不到機會,如今你日日在市井巡視店鋪,可不得被他們圍剿嘛。”
梁佩秋著實有幾分劫後重生的虛脫感,捧著蓋碗喝了整整一杯,爾後忍著羞赧,又問梁玉要了一杯。
“你這裏的茶挺好喝的。”
梁玉揚眉:“當然,這些可都是我親自種的,最好的日曬和長足的天數,烘曬都采用古法,一點懶活都沒有。”
梁佩秋細細品嚐,眉間不自覺漾出舒意。梁玉看她喜歡,走到櫃台後拿出牛皮紙,稱了一小碟,用麻繩紮好後遞給她。
梁佩秋隨便一掂量,估摸足有一斤重,忙擺手:“使不得使不得,你解救了我,我還沒感謝你,怎好收你的東西?”
“這有什麽!你如今名聲大振,有你親手寫的瓷行招牌,我生意都不知好了多少,感謝你還來不及呢,何必客氣?”
怕她再推脫,梁玉又道,“你若實在想謝,改天有空請我下館子去吧。之前給你介紹的那家,你可去嚐過?”
梁佩秋一愣,似想起什麽,搖搖頭,茶迴甘後的絲絲澀意忽然縈繞舌尖。
“還未尋到時間。”
“這不正好?讓我占便宜了。”梁玉眼波流轉,朝她拋去個媚眼,“今兒個這出你也看到了,你是鎮中新貴,燒窯的好手,又長得如此出挑,我看那些個嬸娘不會放棄的,你也是時候考慮考慮嫁娶之事了。既然如此,你覺得我如何?”
這年頭,姑娘自個兒出來做生意,多半家裏男人都死絕了。梁佩秋聽說過一點梁玉的情況,父親早年外出押鏢,遭山匪殺害,娘親久病不愈,也早早去了,多年以來她寄人籬下,勉強混個溫飽。
後來,她得了一位官人青眼,從族中獨立出來,在鎮上開了間瓷行。再後來,那官人拋棄了她,她非但沒有消沉,反倒越發的自得其樂,一個人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臨近的街坊都知道梁玉的大名,私下裏叫她鐵娘子,是個性情中人。
她對梁佩秋有意,不為自己過往經曆所恥,也不藏著掖著,想說什麽就說了。至於結果,梁玉會在意,但不會因此自縛。
梁佩秋欣賞她的果敢,更被一種深遠的不明狀的東西所吸引。梁玉和她母親的經曆有些相似,然而母親依附著男子而活,失了支撐便如斷線的風箏,梁玉卻不一樣,在泥濘中也走出了自己的道。
誰說女子不能頂門立戶?梁佩秋胸前鼓噪不平,十分欽佩梁玉,可麵上卻是燒了個赤紅,一時間大腦空白,傻愣愣地吐不出半個字來。
還是梁玉看店裏來了客人,一邊起身相迎,一邊順手把她推出門去,她站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被秋風吹得瑟瑟,這才迴過神來。
看著懷裏鼓鼓囊囊的一包茶葉,聽著梁玉和客人討價還價的綿軟嗓音,梁佩秋想笑,也就笑了。
又過幾日,她去碼頭送別了林嫂子。
林嫂子要離開景德鎮,這一點是出乎她所料的,她不知道林嫂子離開的真正原因是什麽,林嫂子也對此三緘其口,是以她沒再多問,隻是一想到他們孤兒寡母,需得離開故土另求謀生之路,不免憂心。
林嫂子卻是豁達,笑道:“我閨中時有一密友嫁去了北地,前些日子已和她聯係上了,這次北上去找她,正好和她合開一家裁縫鋪子,專做女子衣裙,也算圓了少年時的心願。小神爺,不怕和您說句實話,家裏那口子從小就在窯廠學手藝,我原以為跟了他,也要一輩子煙熏火燎,窩在火爐裏,如今他走了,倒成全了我,我悲是悲,喜是喜,偶爾想起這茬子事,還覺得對不起他,像是盼著他去死一樣,可人不就得這樣嗎?有了盼頭才能活,您說對吧?”
梁佩秋沒想到林嫂子一個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家宅婦人,原心頭也懷揣著小小的星火。
若她當真能為自己和孩子謀求到一份好的前程,想必林哥泉下有知,也會欣慰,是以她鼓勵道:“林哥每每和我提起你和孩子,臉上總是帶笑,大家夥都笑他沒骨氣,他卻一點不難為情,還說疼愛妻子和孩子才是頂天立地的真漢子。我想,隻要你們過得好,比什麽都重要。”
林嫂子聞言動容,眼眶裏閃爍著淚光。她重重握了下梁佩秋的手,神情略有躲閃:“我替他給你說句對不起,拖累東家了。”
“林嫂子,這事兒不是林哥的錯。窯房發生意外,誰也無法預料的。”
“不是、不是這樣的……”
林嫂子聲音越發低下去,卻似不想多說,隻又喃喃幾聲“對不起”;梁佩秋心頭微動,追問道:“林嫂子,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有什麽話你盡管直說……”
這時,遠處船家高喊一聲“開船啦”!林嫂子急忙迴應了一句,托著背後的小寶,和梁佩秋揮了揮手,一咬牙,大步離去。
船漸漸消失在江中。
梁佩秋雖覺得林嫂子離去前態度有些奇怪,但人已經走了,林哥的後事也都處理好了,她就沒有多想。
迴到安慶窯後,經過三窯九會的判定,倒窯事故被正式確認為“一場意外”,可徐稚柳對此供認不諱,前後的差別,讓梁佩秋越發感覺到當下時局的波詭雲譎。
生意不單是生意,陶瓷不單是陶瓷。
以前她埋頭在火爐裏,隻管那一口口磚頭砌成的窯弄,和裏頭燃燒的火焰打交道,她需要觀察火焰的形態,見證每一件經過匠人之手被賦予生命的瓷器的誕生。
這是一件奇難無比的大事,同時,也是一件小到不需要計較任何人情世故、爾虞我詐等微乎其微成本的小事。
一切,隻為瓷器負責。
而今,她這個把樁師傅,在為了和某個人賭氣,亦或為了和某個人比肩的稚行下,需要負責的多了許多,除開瓷器,她還要為那一座倒下的窯背後隨之傾倒的工人、工人的家庭與生計負責,為事先準備好的匣缽、柴料、釉料、紅店定金負責,為這一座窯所涉及的數十行當的損失負責。
除此以外,那些正在燃燒的、沒有倒下的窯,窯裏的瓷,瓷於商行、船運間的交接,一切的一切她也要負責。
甚至,在親眼看到黃家洲洲民們扛著鋤頭拎著鐮刀衝向蘇湖會館、揚言要火燒衙門後,在聽到無數改革先烈為新政拋頭顱灑熱血後,在看到百采之下煥然一新的瓷業生機後,在站在與湖田窯對立的局麵,不得不與某個人成為對手後……
說實話,她已無法選擇該為哪些負責,又不該為哪些負責。
此時的她,正如生意不單是生意,陶瓷不單是陶瓷,梁佩秋也不單是梁佩秋了。
她變成了那一爐火。
正熊熊燃燒著。
倒窯的情況分許多種,小型窯會出現炸窯的情況,從匣缽瓷器到窯弄外牆全都被炸毀,這種需要推倒重新攣窯。也有內部匣缽倒塌而外牆沒有損毀的,多是大型窯。
偏巧的是,安慶窯出的這樁意外是一個中型蛋形窯坍塌,加表工被掩埋致死,是以牆體損毀雖不算嚴重,但為了安全考慮,梁佩秋在和夫半、加表師傅們商議過後,還是決定推倒,重新攣窯。
這是大事,需要經過王瑜同意才行。不過師傅們都已進場,空等著隻平白耽誤功夫,梁佩秋遂直接敲定推倒。
“有任何後果我來承擔,還勞煩師傅們加緊點,晚上我請大家吃宵食。”
她又和停工的加表、夫半師傅們調整燒窯班次,先將人手安插到其他窯房,一一落定後方才離去。
她一走,後頭就議論了起來。
“林哥這次出事,咱頭兒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
“是呀,過去哪裏會管這些個事,凡都要大東家來決定的,近日我瞧著不僅窯房裏頭的雜務,外麵那些事她也學著上手了。”
“說到底,都是被逼的。”
“誒?我有個問題不知當講不當講。倘若咱頭兒接了大東家的班,那少東家咋辦呢?”
“你這不是廢話?真到那時候,少東家就成大東家了唄,咱頭兒就是皇宮裏那內閣首輔,專門輔佐新東家的,懂不?”
“你還懂這個?”
“放屁,你當老子不讀書不識字就是個傻子,是嗎?!現如今是個什麽年景,咱鎮上又是什麽情況,你孤家寡人的當然兩眼一抹黑,什麽都不用愁,我一家子幾十口人呢,可不得多思多想!今兒我就把話撂在這兒,瞧著吧,咱景德鎮且有的變天呢!”
打馬從景德大街路過時,眼力過人的他一眼瞧見人群中的梁佩秋,似乎遇到了麻煩,正被人圍堵在中間。
他不由上前。
走近了,聽見一串銀鈴般的笑聲,那一張張或半老徐娘或秀麗佳人的臉,對著瓷業行當唯一的包青神仙就差笑出花來了。
當頭一位頭戴金簪的胖大嬸,聲音最是洪亮,高喊道:“別搶別搶,這人分明是我先看上的!小梁大人呀,我家閨女年芳十六,長相不必說了,你且看看老娘的姿容,就知我女兒差不了!不說傾國傾城吧,小家碧玉必是綽綽有餘的。最要緊的是,我家有良田百畝,你若是入贅我家,將來個日子就不用愁啦!”
“王嬸子,你當人小神爺差你家那點子家當?還入贅,怎生說得出口!”
“就是,說謊也不挑挑場合,當誰不知道呢?你家是有個小女兒年芳十六,不過是不是還有個大女兒,約莫二十有六了吧?至今嫁不出去才想著招贅吧?!”
“天殺的,二十六還沒嫁出去?這不成老尼姑了嗎!”
“你說什麽呢?誰是老尼姑,你全家都是老尼姑,再說一句,看我不撕爛你的嘴!”
吳寅將將止步一丈外,眼瞅著胖嬸子伸出一雙肥碩健壯戴滿金戒指的大手,精準無誤地朝著對麵婦人的臉上撓去。險是用了狠勁,這一下直接撓出了血痕。
對麵婦人也不是吃素著,一把揪住王嬸的頭發,上下其手將其滿頭珠翠打落在地。不過眨眼的功夫,一幫女子扭打成團。
梁佩秋先是夾在其中被推來搡去,數次張口,聲音都被淹沒,正因躲閃飛濺的唾沫星子而矮身逃竄幾乎喘不過氣時,一條纖細手臂探入人群,抓準時機用力一拽,拉著她奔向旁邊的街巷。
梁佩秋看清來人,猛的鬆了口氣。
梁玉將她帶到自家瓷行,給她端了杯茶,看著年輕後生麵上因喘氣而泛起的絲絲潮紅,沒忍住笑了。
“早前聽說你得王大東家提攜,開始管理窯務,我就猜到了這一天。以前不常見你在外走動,那些個嬸子姑娘尋摸不到機會,如今你日日在市井巡視店鋪,可不得被他們圍剿嘛。”
梁佩秋著實有幾分劫後重生的虛脫感,捧著蓋碗喝了整整一杯,爾後忍著羞赧,又問梁玉要了一杯。
“你這裏的茶挺好喝的。”
梁玉揚眉:“當然,這些可都是我親自種的,最好的日曬和長足的天數,烘曬都采用古法,一點懶活都沒有。”
梁佩秋細細品嚐,眉間不自覺漾出舒意。梁玉看她喜歡,走到櫃台後拿出牛皮紙,稱了一小碟,用麻繩紮好後遞給她。
梁佩秋隨便一掂量,估摸足有一斤重,忙擺手:“使不得使不得,你解救了我,我還沒感謝你,怎好收你的東西?”
“這有什麽!你如今名聲大振,有你親手寫的瓷行招牌,我生意都不知好了多少,感謝你還來不及呢,何必客氣?”
怕她再推脫,梁玉又道,“你若實在想謝,改天有空請我下館子去吧。之前給你介紹的那家,你可去嚐過?”
梁佩秋一愣,似想起什麽,搖搖頭,茶迴甘後的絲絲澀意忽然縈繞舌尖。
“還未尋到時間。”
“這不正好?讓我占便宜了。”梁玉眼波流轉,朝她拋去個媚眼,“今兒個這出你也看到了,你是鎮中新貴,燒窯的好手,又長得如此出挑,我看那些個嬸娘不會放棄的,你也是時候考慮考慮嫁娶之事了。既然如此,你覺得我如何?”
這年頭,姑娘自個兒出來做生意,多半家裏男人都死絕了。梁佩秋聽說過一點梁玉的情況,父親早年外出押鏢,遭山匪殺害,娘親久病不愈,也早早去了,多年以來她寄人籬下,勉強混個溫飽。
後來,她得了一位官人青眼,從族中獨立出來,在鎮上開了間瓷行。再後來,那官人拋棄了她,她非但沒有消沉,反倒越發的自得其樂,一個人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臨近的街坊都知道梁玉的大名,私下裏叫她鐵娘子,是個性情中人。
她對梁佩秋有意,不為自己過往經曆所恥,也不藏著掖著,想說什麽就說了。至於結果,梁玉會在意,但不會因此自縛。
梁佩秋欣賞她的果敢,更被一種深遠的不明狀的東西所吸引。梁玉和她母親的經曆有些相似,然而母親依附著男子而活,失了支撐便如斷線的風箏,梁玉卻不一樣,在泥濘中也走出了自己的道。
誰說女子不能頂門立戶?梁佩秋胸前鼓噪不平,十分欽佩梁玉,可麵上卻是燒了個赤紅,一時間大腦空白,傻愣愣地吐不出半個字來。
還是梁玉看店裏來了客人,一邊起身相迎,一邊順手把她推出門去,她站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被秋風吹得瑟瑟,這才迴過神來。
看著懷裏鼓鼓囊囊的一包茶葉,聽著梁玉和客人討價還價的綿軟嗓音,梁佩秋想笑,也就笑了。
又過幾日,她去碼頭送別了林嫂子。
林嫂子要離開景德鎮,這一點是出乎她所料的,她不知道林嫂子離開的真正原因是什麽,林嫂子也對此三緘其口,是以她沒再多問,隻是一想到他們孤兒寡母,需得離開故土另求謀生之路,不免憂心。
林嫂子卻是豁達,笑道:“我閨中時有一密友嫁去了北地,前些日子已和她聯係上了,這次北上去找她,正好和她合開一家裁縫鋪子,專做女子衣裙,也算圓了少年時的心願。小神爺,不怕和您說句實話,家裏那口子從小就在窯廠學手藝,我原以為跟了他,也要一輩子煙熏火燎,窩在火爐裏,如今他走了,倒成全了我,我悲是悲,喜是喜,偶爾想起這茬子事,還覺得對不起他,像是盼著他去死一樣,可人不就得這樣嗎?有了盼頭才能活,您說對吧?”
梁佩秋沒想到林嫂子一個看起來弱不禁風的家宅婦人,原心頭也懷揣著小小的星火。
若她當真能為自己和孩子謀求到一份好的前程,想必林哥泉下有知,也會欣慰,是以她鼓勵道:“林哥每每和我提起你和孩子,臉上總是帶笑,大家夥都笑他沒骨氣,他卻一點不難為情,還說疼愛妻子和孩子才是頂天立地的真漢子。我想,隻要你們過得好,比什麽都重要。”
林嫂子聞言動容,眼眶裏閃爍著淚光。她重重握了下梁佩秋的手,神情略有躲閃:“我替他給你說句對不起,拖累東家了。”
“林嫂子,這事兒不是林哥的錯。窯房發生意外,誰也無法預料的。”
“不是、不是這樣的……”
林嫂子聲音越發低下去,卻似不想多說,隻又喃喃幾聲“對不起”;梁佩秋心頭微動,追問道:“林嫂子,是不是發生了什麽事,有什麽話你盡管直說……”
這時,遠處船家高喊一聲“開船啦”!林嫂子急忙迴應了一句,托著背後的小寶,和梁佩秋揮了揮手,一咬牙,大步離去。
船漸漸消失在江中。
梁佩秋雖覺得林嫂子離去前態度有些奇怪,但人已經走了,林哥的後事也都處理好了,她就沒有多想。
迴到安慶窯後,經過三窯九會的判定,倒窯事故被正式確認為“一場意外”,可徐稚柳對此供認不諱,前後的差別,讓梁佩秋越發感覺到當下時局的波詭雲譎。
生意不單是生意,陶瓷不單是陶瓷。
以前她埋頭在火爐裏,隻管那一口口磚頭砌成的窯弄,和裏頭燃燒的火焰打交道,她需要觀察火焰的形態,見證每一件經過匠人之手被賦予生命的瓷器的誕生。
這是一件奇難無比的大事,同時,也是一件小到不需要計較任何人情世故、爾虞我詐等微乎其微成本的小事。
一切,隻為瓷器負責。
而今,她這個把樁師傅,在為了和某個人賭氣,亦或為了和某個人比肩的稚行下,需要負責的多了許多,除開瓷器,她還要為那一座倒下的窯背後隨之傾倒的工人、工人的家庭與生計負責,為事先準備好的匣缽、柴料、釉料、紅店定金負責,為這一座窯所涉及的數十行當的損失負責。
除此以外,那些正在燃燒的、沒有倒下的窯,窯裏的瓷,瓷於商行、船運間的交接,一切的一切她也要負責。
甚至,在親眼看到黃家洲洲民們扛著鋤頭拎著鐮刀衝向蘇湖會館、揚言要火燒衙門後,在聽到無數改革先烈為新政拋頭顱灑熱血後,在看到百采之下煥然一新的瓷業生機後,在站在與湖田窯對立的局麵,不得不與某個人成為對手後……
說實話,她已無法選擇該為哪些負責,又不該為哪些負責。
此時的她,正如生意不單是生意,陶瓷不單是陶瓷,梁佩秋也不單是梁佩秋了。
她變成了那一爐火。
正熊熊燃燒著。
倒窯的情況分許多種,小型窯會出現炸窯的情況,從匣缽瓷器到窯弄外牆全都被炸毀,這種需要推倒重新攣窯。也有內部匣缽倒塌而外牆沒有損毀的,多是大型窯。
偏巧的是,安慶窯出的這樁意外是一個中型蛋形窯坍塌,加表工被掩埋致死,是以牆體損毀雖不算嚴重,但為了安全考慮,梁佩秋在和夫半、加表師傅們商議過後,還是決定推倒,重新攣窯。
這是大事,需要經過王瑜同意才行。不過師傅們都已進場,空等著隻平白耽誤功夫,梁佩秋遂直接敲定推倒。
“有任何後果我來承擔,還勞煩師傅們加緊點,晚上我請大家吃宵食。”
她又和停工的加表、夫半師傅們調整燒窯班次,先將人手安插到其他窯房,一一落定後方才離去。
她一走,後頭就議論了起來。
“林哥這次出事,咱頭兒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
“是呀,過去哪裏會管這些個事,凡都要大東家來決定的,近日我瞧著不僅窯房裏頭的雜務,外麵那些事她也學著上手了。”
“說到底,都是被逼的。”
“誒?我有個問題不知當講不當講。倘若咱頭兒接了大東家的班,那少東家咋辦呢?”
“你這不是廢話?真到那時候,少東家就成大東家了唄,咱頭兒就是皇宮裏那內閣首輔,專門輔佐新東家的,懂不?”
“你還懂這個?”
“放屁,你當老子不讀書不識字就是個傻子,是嗎?!現如今是個什麽年景,咱鎮上又是什麽情況,你孤家寡人的當然兩眼一抹黑,什麽都不用愁,我一家子幾十口人呢,可不得多思多想!今兒我就把話撂在這兒,瞧著吧,咱景德鎮且有的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