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山中學道,玄天妙手解謀
外賣:海底世界賣雞爪無敵 作者:可樂心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終是還差一步……”玄天喃喃道。
自上次於地星之上立下那都天神煞陣,以華夏之民為元氣,以十二根巨柱為大陣之基,以那數十萬巫兵為轉換器,以華夏國脈為發動機,將那天地戾氣轉化為可供吸收的靈氣。
此陣一來是為了完成玄天對國人的保護,以完他一些前世的執念,二來,卻也是在為了解決那天地大劫的根源。
此前鴻均曾與他說過,這天地大劫的根源原是來自修士吸收天地間陰陽造化之力所來,混沌當中孕育盤古,盤古得天獨厚,修成一身通天徹地的修為,成就比之聖人還高,但終究是不是聖人,開天辟地終至身隕,化生天地萬物,此為盤古的劫,開天便是劫,盤古能得此修為便是因。
盤古死後,所開天地間萬物俱生,生靈得道修行,吸收天地造化,便是與天地結因果,生靈越多越強,則吸收的造化越多,但天地間陰陽造化之力總是一定的,生靈一味吸取,不得付出,待到天地造化之力減少到一定量時,便會引發大劫,彼時,天地間因果糾纏深厚,生靈之間便會產生爭鬥,於爭鬥中失敗的便將飛灰煙滅,將自身所吸收的造化之力還歸天地,而勝者,則將自己所欠的量以敗的一方之補上,隻是此間種種終究是一種取巧之法,因果終究還在,隻是無窮量的累積罷了,終有一刻會爆發出來,屆時便是無量量劫之時。
若按鴻均所說,那這大劫便根本無解法,每次大劫都是因造化之力減少而產生,大劫中的修士互相爭鬥,彼此殺死對方,直至天地間造化之力得到一定量的補足後,大劫完成,但因果始終存在,且每次大劫中逃脫的一部分修士所吸收的造化之力便留存下來,如此循環往複,造化之力卻是在不斷的減少,終有一天,造化之力也會有枯竭的一天,此時,天道受損,根本不能補足,無量量劫之後,天地必將重歸混沌,再行衍化。
當初玄天為此深陷矛盾當中,甚至當初曾有過殺了全天下的修士的想法,但這卻是不行的,於那避劫之法相同,這也是一種取巧之法,修士能殺盡麽?當然不能,便不說那修士,便是那聖人,玄天便拿他沒則,何況盤古開天地,為的就是大道之下的演化,若玄天將這天地間的生靈殺光,阻止生靈衍化,大道運轉,那跟毀滅天地沒什麽兩樣,自是不可取的辦法。
而後玄天卻是另僻稀境,妄圖以陣勢代替,以陣法吸收那修士之間因果所生的戾氣化成靈氣以供人再次吸收,那都天神煞陣便是玄天所做的一次試驗。
這好比於那科技產品一般,隻是,這東西卻是很難滴~~~那地星之上的都天神煞也不能做到如此,隻能吸收部分戾氣或是汙濁之氣化成可供人吸收的靈氣,但這天地間不缺的是靈氣,缺的卻是那供不應求的陰陽造化之力,這陰陽造化之力又豈是隨意便能掌控的?便是鴻均也不能,這方麵的東西不是道行神通就能滿足的,想那鴻均,合天道的能力都無法解決,可見,這陰陽造化之力卻不是神通道行便能解決的。
這事兒放在鴻均身上或無解,但放在玄天身上又不一樣,非是玄天能力便高於鴻均,卻是一些機緣巧合。
玄天有鴻均所沒有的,一則是那後世的思想,與洪荒這些個時代的人不同,玄天身為穿越者,一些思想湧自於後世那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不同於洪荒現有的固定思維模式,將一切寄托於道行法力當中,玄天自有他的看法,而且後世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多的是,或許有些在那個時代沒用的想法在這兒卻能實現,誰又說的準呢?
二則是關於大道本身的,混沌當中化生盤古一人,盤古掌開天大道,其使命便是開天,另外還有四樣混沌至寶,這等至寶都幾同於大道的存在,它們代表了各自的大道。
開天斧身如其名,為開天大道所必需之物,盤古持之開天,為大道演化必然。
造化玉碟卻是不同,說起來倒應該稱之為大道玉碟才更合適,當然,要稱之為教化玉碟就有些太過那啥,別扭了。這造化玉碟卻是主後天教化之職,持之教化天地眾生,有大德,有大能者才可。
混沌珠遊離混沌當中,鎮壓混沌,無人可見,此物雖然不見,但卻是天地所成的根本,盤古開天地,劃混沌清濁而成,可混沌無限寬廣,盤古雖有大能,又有開天斧這等至寶在手,但卻也不能將之完全劈開,洪荒雖大,卻連混沌的一半都不到,實際上,便是鴻均如今如不知混沌有多寬,有多廣。盤古劃開天地容易,但來自混沌壓力又是何等巨大,如同那潛艇一般,於海之中,內中大開,要受多大的壓力可想而知,便是當年盤古也不得不撐天地而死,如今這天地能保存還是靠著這混沌珠遊離混沌鎮壓所得,若無此物鎮壓混沌,隻怕這天地還得不斷的被混沌腐蝕同化。(本書不怎麽講它,隻此一提,以後不再細說。)
最後一物,卻是那混沌青蓮,此物也同屬混沌至寶,與那造化玉碟差不多,內含大道,其實四大至寶都有其獨有的大道在內,但卻隻有造化玉碟與混沌青蓮二者可成獨一的大道記錄器,開天斧不能作為領悟大道的法寶存在,而其與盤古一同為開天大道的存在,開天之後,這份大道顯現便是三清與玄天手中了。
混沌珠沒人見過,其大道不可見。
依大道演化來說,開天大道所主持的就是劃開一片天地,扯起舞台地基,造化玉碟所代表的就是導演之職,而混沌青蓮所代表的大道就是那演員與道具。
三者同是大道的一部分投影,三者相比起來自是不差,鴻均依幾乎完整的造化玉碟而成就合天道的道行,無論神通還是道行都是天地間堪稱一的。但鴻均卻有極限,相比玄天的好命來,鴻均卻要差許多,玄天不僅有開天大道,也有造化太碟的大道,更有那混沌青蓮的大道在手。
那陰陽造化之力落在鴻均的手中或許無解,但偏偏這混沌青蓮主造化,玄天又偏偏有部分青蓮造化大道在手。
當初混沌青蓮受開天大劫四分,有青、血、黑、金四色蓮子化出四座十二品蓮台,其血色蓮台落入冥河手中,黑色蓮台落入羅侯手中,金色蓮台落入接引之手,青色蓮台落入玄天手中。
當時玄天得到這十二品青蓮的時候自是狂喜不已,此物不同於其他先天靈寶,雖然十二品青蓮隻有四十一重禁製,不比那先天至寶的存在,相比之下,這青蓮的功能還沒有那乾坤葫蘆來的大,但偏偏玄天對之喜愛更甚過那跟了他多年的乾坤葫蘆,其根本原因便在於這青蓮有一特性,便是能將它同源之物煉化入內以提升法寶的品質。
這等性質卻是其它法寶所沒有的,也就是這等混沌至寶所化,又是那啥,植物類法寶才有這種功效。
或許其他人得到了這法寶還沒這麽狂喜,因為就算別人知道這法寶可以提升品質,但卻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心思,原因就在於那可以提升法寶品質的東西都不好拿。
一個是在接引手中,聖人法寶,豈會輕與別人,死道友還不死貧道來著,自家的東西都還沒有富起來更別說給別人了,損己利人之事接引還沒有這等好心腸。
一個在冥河手中,這冥河雖然不是聖人,但也不好惹,就他的性格,躲在血海當中便是聖人也拿他有些麻煩。
最後一個黑蓮不知道在哪兒。k
這些種種,卻隻有玄天才知道,他偏偏知道一些後世的經過,知道那黑蓮的去處,知道接引的金蓮會被別人給存壞了,再說,一個冥河,別人不好收拾,但他可不會這麽想,就憑他那乾坤葫蘆再加上他聖人之身以及他那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作為,他不信拿不到。
如此這般,才造就了二十四品青蓮的出世,也隻有這般,玄天才有一定的條件敢接那轉化陰陽造化之力,化解天地量劫因果的本事。
玄天恨罵一聲道:“我他媽的神經病,沒事兒自己找事兒做,做了好事兒別人又不謝我來著……”說歸說,但玄天卻不得不動手,畢竟這天地,不僅是他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有他的眷戀,有他的顧忌,有這片天地的存在,他才會有歸屬感。
聖人,是寂莫的。
五十七 佛門東進,因果交換
由於玄天忙著設計那轉化因果所產戾氣而成陰陽造化之力的大陣,地星之上的戰事無暇顧及,儒門隻能自保,道門實力不足,不足以與佛門對抗,終是不敵,曹營勢力大盛,一舉打破三國鼎立的局麵,而後佛門借助塞外蠻夷之力打入華夏,若非那玄天早有準備,將那數十萬巫兵之魂養在都天神煞陣中,隻怕那五胡亂華之事還得發生。
這些巫兵軍魂被玄天放置在那都天神煞大陣當中,不僅吸收那天地戾氣所轉化的靈氣,更有好命,能得那華夏龍脈之地的靈氣補充,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這些軍魂實力基本都達到了鬼將的地步,魂體都快成實體了,相比那返虛期修士的能力,數十萬返虛期的軍魂,這可不是一個弱小的力量。
便是天庭一時間也拿不出這麽多炮灰來,佛門以前倒是沒發現這等實力的存在,當年玄天設立都天神煞陣之時接引準提也不以為意,不想,這時的數十萬軍魂成了他們東進最大的麻煩。
措手不及的佛門遣下大量弟子下界相助,但卻很無奈的發現,一向對那邪魔外道,冤魂惡力十分有效的佛光卻對現在的這些軍魂沒什麽用處,跟撓他們的癢差不多,一時間佛教弟子也是大驚失色。
這些軍魂可不比那孤魂野鬼,遊離在天地間,吸收一些博雜的靈氣而成,這些軍魂可是吸收的那經過轉化而來的正宗靈氣而成,又有那龍脈靈氣溫養,相比其它鬼魂而言,這數十萬軍魂更像天兵一般,個個威風凜凜,金甲著身,又兼是軍隊而成,令行如一,比那天兵還有威勢,其氣勢更如那浩然正氣一般,倒不想是鬼魂來著。
不懼怕佛法的軍魂是恐怖的,而且是數十萬不懼怕佛法的軍魂,一時間佛門也拿他們沒辦法,其間更有那白起與贏政存於龍脈當中,一切膽敢闖入龍脈之地心存不軌的人都要被其擊殺以喂養軍魂。
佛門雖然有心派遣高手下界,但卻怕被人發現,畢竟東方幾處勢力的眼睛一直盯著他們呢,要是佛門遣下高手下界的話,必然受人阻擊,佛教有心無力,卻隻能幹看著那東方眼饞。數十萬軍魂之力將佛門弟子一一阻擋在外,佛教依此東進無法,隻好另謀他法。
極樂世界,八寶功德池旁。
那功德池旁,一枯瘦佛陀正默坐,口中繚繚梵音道出,帶著無盡的誘惑,卻又莊嚴肅穆,下首佛子滿座,個個低眉順耳,神色安詳無比,那梵音入耳,頓時眾佛子如若生極樂之事,個個臉色欣喜,整個極樂世界金光迷漫,如同一個金色的世界一般,隻有光,沒有影,無論是花、草、魚、蟲,包括那正在聽著梵音繚唱的佛子們都是個個金光照體,如同渡了一層金子一般。
委實漂亮,這便是極樂所在,整個世界隻有“極樂”,代表著光的存在,永遠沒有那黑暗或其他一切負麵存在的世界。
若是仔細一看,卻會發現這個世界有一種特殊的魔力,使人沉迷,但若有大毅力大智慧的人卻能發現,這個世界卻是不真實的,太單調了,便是那太極還有黑有白,幾如那阿彌陀之能,又豈能將此一方化成永恆?
阿彌陀坐於八寶功德池旁,正是那口綻蓮花的枯瘦佛陀,一旁又有一棵大樹,金光燦燦,便是那準提所變化的菩提樹,以此以供佛子們悟道的。
少時,梵音忽停,眾佛子仍不知所謂,猶自沉迷在那阿彌陀虛構的“極樂”當中,自在不已。
阿彌陀高唱一聲佛號,將眾佛子喚醒,吩咐其退下,便不說話。
那菩提樹一晃,大樹化成一道人,身體修長,著素布道袍,腳穿草鞋,頭上盤笄插一樹枝,正是那準提道人。
準提大笑一聲道:“我佛慈悲,多年努力,今日卻終有收獲,可喜可賀啊。”
卻是準提在笑那三千佛子的皈依,這三千佛子本是接引從那截教中所渡的三千紅塵客,自封神之後便由準提施法禁錮他們元神,強行將眾人渡化而成佛,隻是此舉卻不是長久之計,無奈之下,便由接引準提二人每日為其宣講佛法,以接引的“夢中證道”(重生西遊,頂)之法將這三千佛子帶入接引的夢中,化出永恆的極樂,使其沉迷,而這段時間終究有收獲,便是這三千佛子相繼皈依,這才真正的是“佛子”。
阿彌陀苦笑一聲,道:“隻可惜那玄天聖人不識大道,不明天時道理,強阻我佛門東進,可憐世人受其苦難,不能登我極樂之境。”
準提臉色也變得不好看,恨恨道:“這東方聖人著實可恨,玄天與三清自持盤古正宗,看不起我佛教,他們又豈知我佛法無邊?”
阿彌陀聽罷,長歎一聲,道:“可憐那玄天聖人,此子本與我佛門交好,本身又精通佛法,吾等有今日大道成就,歸功還得謝他才是,隻是此人終是以盤古自居,不與我等一般,可惜,可歎!”
當日玄天與接引準提三人論佛法,可謂是真個的道友一般,接引準提能將佛法補全,還靠玄天的提點(當然,沒有玄天他們一樣能成),這卻是因果,這因果幾可比那成道之因果,接引一直念著玄天的恩來著,若非世事無常,兩方鬧的對立,隻怕而今兩方倒是常走動來著。
準提想起當日之事也是有些歎息,他又如何不知道這些,自龍漢初劫之後,西方之地貧瘠,東方之人皆稱其為蠻夷,不受人待見,便是當初他與接引在那紫霄宮聽道也不得人正眼瞧上,若非當年二人還有些道行,隻怕那座位之上便無他二人了。
當年玄天是唯一肯與他們交流的人,便是三清等人在接引準提成聖之後也少於二人說話,態度高傲,玄天以盤古正宗的身份與二人交好,倒讓二人一番感動,隻可惜最終因種種事情的發生,致使雙方不得不對立起來,別看準提他往日常扮演惡人相,幾乎什麽齷齪之事他都幹了,但好歹一個聖人,真個小人能成聖麽?隻不過為了大教的興盛,西方的大興,準提才真個是忍辱負重,臥薪嚐膽了。
二人默首不言,分坐兩旁,半晌,準提先道:“此事卻是不得也罷,為我佛門大興,吾等卻是不得不為。”
阿彌陀默然不語,想想,道:“隻是此番受阻,吾等又該如何而為?”
準提低頭想了想,原先由於那地仙界之內,東勝神洲受道家直接掌控,南瞻部洲又有蓬萊島與截教勢力存在,便是佛門想要插縫也不行。而後本欲從那地星之內入手,先將地星之上的道統奪過來,可惜卻不想又遭遇此事,此番又是不行,無奈,真個難啊。
準提想了半天,卻也沒個好辦法解決,最後,卻是道:“此番東方幾聖卻是給我等出了個大難題,無法,隻好將那個因果了結了。”
準提卻是說的是那老君的因果,當日老君化佛,欲分卻佛教氣運,此舉卻是釜底抽薪之舉,雖然最後沒成功,但老君從中得了好處,得了那金剛鐲,卻與佛教結下因果,因果就此結下了。
而後準提本不打算將這因果與老君了結了,概因那老君奉無為之道,平日裏小心謹慎,很難算計到他,有此因果在,以後若是佛門有難,也可要挾老君留下一分情麵在,而今玄門幾聖中,當以玄天與老君為首,盤古四人,老君與原始結成團夥,通天經過封神一戰,徹底倒向了玄天這一方,看樣子打算就這樣跟著玄天混了。
兩方實力對等,唯一還有一個女媧卻是態度有些暖昧,貌似女媧跟玄天的關係不錯,但一來女媧身為聖人,自是矜持,二來女媧也不怎麽管事兒,看其行事隻是為了妖族利益便是,對妖族態度也有些暖昧,半顧半不顧的,倒是不知道她打算幹什麽。
準提的打算就是如此,玄天那兒他們本身就還欠著因果來著,有機會接引準提還得還上,老君之處卻是不得不算上了,畢竟玄天那兒雖然有些難辦,但玄天終是不立教,於傳道一事卻沒什麽發言權,至少大義之上沒有,唯一可用的就是通天,但貌似通天自封神之後就不怎麽出現了,而今東土還是以道門人闡二教為主,此事少不得先得問過老君便成,而後才是玄天。
但準提後來卻不打算將這因果掐了,以換來傳道的機會,畢竟能留就留,先前說過了,老君的因果不好拿,有機會就留著,以後有大用。
而後準提卻是打算強行傳道東土,借佛門的實力將道門打壓下去,這樣既達到傳道的目的,又省下了一個因果,倒是好算計,可惜卻不想半途玄天插了一腳,算計不成,而今之下隻得將那因果跟老君換,換來傳道東土的事兒。
阿彌陀想了想,點點頭,道:“隻能如此,此事還得勞煩師弟掛心了。”卻是因為阿彌陀要鎮守極樂世界,輕出不得。
準提道:“為我佛教之事,何談勞煩。”話音剛落,準提身形一閃便消失了。
太赤天,八景宮中。
老君正坐於風火蒲團之上打坐,這風火蒲團卻是老君自己煉製的,嗯,說起來有些奇怪,老君平日裏的裝備幾乎都向鴻均貼近,這風火蒲團便是仿造那鴻均賜給玄天的清靜蒲團所煉,當然,老君畢竟不知道那清靜蒲團真正的妙用,隻知那東西能大能小,看來是件法寶,而且可攻可守,貌似老君這件風火蒲團便是按如此想法而煉的,但他卻不知道,那清靜蒲團真正的作用其實大的海了,那東西可是一件變向的作弊器啊,能得升道行增高的速度的好東東,鴻均出品,又豈是老君所煉的次品可比?
半晌,老君忽然睜開微閉的雙目,喚來童子,吩咐道:“汝可去外迎那準提聖人進來。”
童子領命而去,出外,便遇天外華光一閃,一道人瞬音便至近前,突兀的出現,卻又顯得十分的自然,童子雖然道行不高,不識此間玄妙,但卻也見識不少,聖人手段亦知一些,趕緊上前一看,便見正是那曾來過的準提聖人,童子拜道:“拜見準提聖人。”
準提點點頭,道:“你家聖人可在?”這卻是句廢話,以他之能又如何不知老君所在,隻是問問。
童子點頭道:“正是我家老爺命我前來迎接聖人。”
準提道:“前頭帶路。”童子轉身便往內走,準提跟上。
少時,二人入殿,童子複命而退,準提上前拱手道:“見過人教太清聖人。”
老君點點頭,一指左首之下,升起一座雲床,便自顧閉上眼睛,準提也不意外,自是走上前去坐下。
兩人皆是默坐不語,各自心中打著算盤。
最後,還是準提先開口道:“道兄此處倒是好安寧啊,道兄有福啊。”
老君微睜一下眼睛,心道:這準提莫不是腦袋糊了?竟說廢話,聖人道場還能如那菜市場一般不成?
“道兄謬讚了,吾此處卻是不比道兄那斜月三星洞啊。”老君自顧說了句,然後又閉上眼睛。
準提臉色有些尷尬,老君這話卻不是在誇他斜月三星洞的好,而是在說那隻猴子呢。
聖人神通無極限,道行不可思議,老君自是知道準提今日所來所謂何事,先前準提本就是打算來以因果相挾,卻又在那兒說廢話,任是老君脾氣再好也覺得不舒服,畢竟準提這等行為就跟那要帳的找上門來,被人帳的人自然心中有心覺得不舒服。
而那猴子之事關係到佛門東進的大事,準提希望借此讓佛門有這個機會,那猴子需替女媧償還因果,佛門先行一步,以猴子的資質,被佛門收去當打手去了,其他幾人卻是不喜。
五十八 西遊之序,佛門大興之始
準提來了太赤天與老君商議條件,中間老君提到準提收那猴子的事兒,準提微微有些尷尬。
不過準提此人為了佛門確實是費煞了苦心,這點兒小事自是不能讓他退縮。麵色微微一轉,道:“吾那小地兒確實不怎麽樣,東方地靈人傑,才真是好地方啊。”
老君也不理準提這話,直道:“道友又何必如此?”
準提一聽,知是老君不願再在此事上打轉,便讓自己直說,準提也不客氣,微一理順,道:“卻是貧道的不是。”
準提道:“貧道師兄接引以大毅力大智慧立下西方極樂世界,發以大宏願立下沙門佛教,誓渡天下眾生,此等大慈悲、大功德之事卻是天下少有。”
老君聽到此處,微有不快,接引有大毅力有大智慧不假,大慈悲也沒錯,大功德也是對的,但準提卻不該說這事兒是天下少有的,貌似人老君立人教也是有大功德的,怎麽聽起準提話就好像他人教比接引的佛教弱來著?
準提亦是一個察言觀色的主兒,剛說這兒時發現老君麵色有些變化,便知自己那句話可能讓老君誤會了,心中暗罵自己一句,又道:“阿彌陀舍棄自身,欲救蒼生苦難,萬般因果皆歸阿彌陀,此等大慈悲堪堪可比道兄人教功德之事,道兄亦是慈悲之人,蒼生疾苦,想來道兄亦能體諒一番。”
老君微睜開眼,卻是不願再聽準提廢話了,道:“道友可直說便是。”
準提一聽,笑道:“那阿彌陀雖有大毅力大智慧,但終是西方太過貧瘠,人稀地薄,卻是不足以擔此大任,吾觀那南瞻部洲民風樸亂,眾生愚昧,是以,我佛慈悲,欲傳道於那南瞻部洲,以教化蒼生,以求極樂。”
準提這話卻是有考究的,選那南瞻部洲的理由也有三。
一,南瞻部洲之地幾經戰亂,加上此大洲山嶺眾多,人煙不多,相比東勝神洲要差,比那西牛賀洲與北俱蘆洲卻要好些,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加之山嶺中勢力混亂,道門卻並未將此洲看得太重。
二,一點中道門並不看重南瞻部洲的原因還有一處,便是此洲原是另外兩家的勢力所在,一是那位於海邊百萬裏之內截教傳道勢力,此處乃老君為化解三清矛盾,了結化佛因果所允的,截教在此地傳道發展,雖然並未越界而出,但內裏卻是固若金湯;二是那蓬萊島,眾所周知,那秦國一統南瞻部洲,靠的就是蓬萊島背後的支持,雖然蓬萊島不管傳道之事,但近觀這些年來玄天所做的事情來看,玄天卻是打算通過儒家控製朝堂以達到傳道揚名的地步,畢竟上位者掌權,下位者隻能聽之。蓬萊島這種做法也是其他幾教通常所用的方法。
但其他教派與之不同,雖然通過掌握朝堂的目的以便傳道,但教派中還有一些弟子散布各地,這是蓬萊島所沒有的優勢。加上前些年蓬萊島與老君合作,而玄天又在忙著其他事情,這些年對南瞻部洲的事情卻是少有管理了。
是故,南瞻部洲現在的勢力非常複雜,有截教,蓬萊島,還有一些山嶺間的妖王散仙等,雖然這些妖怪散仙多無背景者,但人一多起來自然也有些麻煩。
道門人闡二教當這塊地是雞肋,一來吃又吃不完,有截教與蓬萊島的存在,人闡二教也不能將此地完全掌握,再者,好歹蓬萊島現在與人闡二教還屬同宗同門,結盟的意思還在,與其因為跑去占一塊小地方而得罪兩家不說,反不如將此地置之不顧,賣個好給別人。
三,由於最近因玄天在忙其他事情(幾個聖人不知道玄天在幹什麽),疏忽了對天地大事的掌握,上次地星之上道統的爭奪中儒門便與道門兩教支持的勢力有些矛盾,雙方利益不同,再者結盟之事本身就沒個定數,兩方一來本就有矛盾在身,再加上此事,雙方結盟已經有了一絲裂縫,準提卻是希望借這次傳道之事挑起雙方的矛盾,以後也避免了佛教同時麵對兩方勢力的局麵。
老君道行高深,又借一氣化三清斬去執念,道行精進,無有嗔、癡、欲念的幹擾,算計之事自然信手拈來,自是知道準提說這話的想法,一來準提卻是有些無奈的選擇,東勝神洲在他人闡兩教的控製下,佛教卻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前來的,再者準提也是打算借他之口引起蓬萊島的不滿,好使兩家結盟之勢不存,到時佛教傳道壓力也小一些。
蓬萊島雖然並不實際掌握南瞻部洲之事,但明眼人卻也能看出來,南瞻部洲基本上算是蓬萊島的勢力存在,儒墨法兵四家根基皆在此洲,弟子遍及南瞻部洲之內,那些大妖散仙自不在這些勢力的眼中,隨手便能灰灰的角色根本不入他們的法眼,還有一個截教與蓬萊島交好,自然也不會阻攔他們,南瞻部洲幾乎算得上是蓬萊島的掌握之內。
佛教若要傳道此洲之上,必然會與四家有了牽扯,有牽扯就會有因果,以佛教大興的勢頭與阿彌陀與準提大興佛門的決心來看,雙方定會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按說這南瞻部洲屬於蓬萊島掌握,佛教俗傳道之事應該找玄天聖人或是通天教主商量才是,但準提卻找到了老君,這也是準提的打算在內,明者來說,玄天不立教,不管傳道的事情,所以問玄天沒必要了,便是顧及他是聖人也不需要,因為玄天肯定是不會同意的,問了也是白問。
通天教主的截教與人闡兩教有矛盾,幾乎滅教的大因果,雖然如此,但通天教主卻不同於玄天,不管因果如何大,他那截教還屬玄門道教一脈,且這些年來通天閉了碧遊宮,不怎麽出現,截教隻在那百萬裏地內傳道,也沒發生什麽事,所以通天也不用問了。
而名義上老君才是玄門傳道的大弟子,在通天不出,原始一味跟著老君走的局麵下,準提來問老君這事起碼在大義上是說得過去的。
但偏偏就是玄天在一旁礙著,若是老君答應了準提,這事兒可就得罪了玄天了,雖然大義上玄天不立教不管傳道的事情,但內裏大家都清楚的,老君若是答應了,就等於越權了,因果便結下了。
老君自是不想因為這事兒與玄天結下梁子,畢竟在玄天手上吃了兩次虧了,老君也怕一不小心惹到了玄天,與他結下因果,怕他算計自己。
準提安然坐於一旁等待,當他提出在南瞻部洲傳道之後便算準老君會答應,他自是不擔心這事情老君會不同意,因為他有算計在內,所以看起來他現在挺悠閑的。
果然,老君想了半天之後道:“接引道友果然有大智慧大毅力之輩,南瞻部洲眾生癡愚無知,佛教弟子心懷慈悲,傳道之事自是應該。”
準提一聽,雖然心中早已料定此事的結果,但聽後還是不免心中狂喜,畢竟為佛教大興,他可是嘔心瀝血啊。
“大善,道兄果然心懷大義,此舉乃是有利於蒼生之舉,貧道待那南瞻部洲眾生謝過道兄。”準提起身恭敬的行了一禮,老君心中冷笑:代他們,還不如說是代你佛教吧。
老君麵無表情道:“道友有此大慈悲之心,貧道深感佩服,世事艱辛,傳道之事更是困難重重,想必道友已早有準備,但唯恐他日有變,道友還是謹慎的好,早些做得準備才是。”
準提知道老君這是在趕人,難得不生老君的氣,笑了笑,道:“道兄說極是,如此,貧道便不打饒了,告辭。”
“不送。”老君又自閉上了眼睛,進來一童子將準提送了出去。
這事老君答應的原因也是有二,一者,老君欲分散佛教氣運,將多寶化佛立小乘佛教,老君作為傳授多寶大道的人與將其化佛之人,得了小乘佛教的功德氣運,將之煉成金剛鐲,難得的後天功德至寶,雖然最終那阿彌陀等人還是想到了化解辦法,但老君從得了好處,終是與阿彌陀欠下了因果,不得不還,以老君無為之道,自是不肯欠下別人因果,於他大道不利,這因果不得不還。
再者,玄天精於隱藏,手中實力不小,若非幾次情況出現,其他聖人都還不知道玄天的蓬萊島有這麽強大的實力,老君心中憂慮,雖然玄天不立教,無法在明麵上與他們爭奪傳道的k事情,但玄天的幾次動作下來,他們都看得出玄天不是個安分的主兒,這次老君算計玄天,一來是打算報那兩次失手於玄天手下之仇,二來也是讓佛教與蓬萊島爭鬥,消耗實力,以佛教大興的勢頭,就算不能將蓬萊島打敗,至少也能看出蓬萊島是否還有其他隱藏的實力。
再說,雖然前番老君找到玄天,結盟相抗佛教,但因玄天忙著別的事情,地星之上爭奪失利,儒門為求自保不助道門,使得老君對此有些不爽,結盟之事也有了裂縫。
天下無永久的朋友,隻有永恆的利益,聖人亦是如此,以百姓為芻狗,在利益的趁使下,結盟這等事便成了笑話。
一 卷序
且說準提以老君化佛之因果交換西方佛門傳道東土之事,老君或是被迫或是有自己的其它打算答應下來。
但老君也不是笨人,雖然此事一來是為了了結自己的因果,二來是有心算計玄天,但終究同是玄門一脈,沙門當興,若是內鬥,讓別人漁利了,好歹也就把麵皮丟盡了。
所幸老君與準提商議半天,偏要苛克佛門傳入東土之法的數量,以減少佛門對他道門的壓力,可偏生準提狡詐,以自己與接引同悟得四萬八升卷法門為由,偏要傳道,最後二人相爭,準提答應傳下八十一卷真經便了,老君一想,不好過於逼迫,也就答應了。
可偏生他不曾想到,這又是準提一計,準提與接引同悟得四萬八千旁門大法是不錯,但道之一途,殊途同歸,那道祖講道三千卻也隻有三條證道之路,四萬八千旁門大法卻並不一定真個就全有道理,除卻那九九八十卷真經以外,其它的都沒啥用才是。
這且不提,迴頭過來看看,這西遊卻是定了,好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戲開幕了。
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醜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繒而萬物否矣。
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複逐漸開明。邵康節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天始有根。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於子。又經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醜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醜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辟於醜。又經五千四百歲,醜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曆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於寅。主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真個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曰: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鬆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麵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曆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麵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衝鬥府。驚動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雲宮靈霄寶殿,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裏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
須臾迴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裏拜四方,眼運金光,射衝鬥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玉帝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鬆陰之下頑耍。
你看他一個個――跳樹攀枝,采花覓果;拋彈子,?麽兒,跑沙窩,砌寶塔;趕蜻蜓,撲?八蠟;參老天,拜菩薩;扯葛藤,編草?未;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壓的壓;扯的扯,拉的拉,青鬆林下任他頑,綠水澗邊隨洗濯。
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個似滾瓜湧濺。古雲: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那裏的水。我們今日趕閑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喚弟唿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
冷氣分青嶂,餘流潤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唿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好猴!也是他――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天遣入仙宮。
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裏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衝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但見那――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迴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靠案見肴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鬆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隻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猿喜不自勝,急抽身往外便走,複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嗬嗬道:“大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道:“裏麵怎麽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眾猴道:“怎見得是個家當?”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衝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裏麵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這裏邊――刮風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
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鬆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裏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隻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麵道:“列位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有詩為證,詩曰: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曆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聖任縱橫。
美猴王領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遊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合契同情,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為王,不勝歡樂。是以――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
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載。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淚來。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卻有一點兒遠慮,故此煩惱。”眾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為何遠慮而憂也?”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內?”
眾猴聞此言,一個個掩麵悲啼,俱以無常為慮。隻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背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如今五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迴,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猴王道:“此三者居於何所?”猿猴道:“他隻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雲遊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噫!這句話,頓教跳出輪迴網,致使齊天大聖成。眾猴鼓掌稱揚,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嶺登山,廣尋些果品,大設筵宴送大王也。”
次日,眾猴果去采仙桃,摘異果,刨山藥,?黃精,芝蘭香蕙,瑤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齊齊,擺開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肴。但見那――金丸珠彈,紅綻黃肥。金丸珠彈臘櫻桃,色真甘美;紅綻黃肥熟梅子,味果香酸。鮮龍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紅。林檎碧實連枝獻,枇杷緗苞帶葉擎。兔頭梨子雞心棗,消渴除煩更解酲。香桃爛杏,美甘甘似玉液瓊漿;脆李楊梅,酸蔭蔭如脂酥膏酪。紅囊黑子熟西瓜,四瓣黃皮大柿子。石榴裂破,丹砂粒現火晶珠;芋栗剖開,堅硬肉團金瑪瑙。胡桃銀杏可傳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鬆榧柰滿盤盛,桔蔗柑橙盈案擺。熟煨山藥,爛煮黃精。搗碎茯苓並薏苡,石鍋微火漫炊羹。人間縱有珍羞味,怎比山猴樂更寧!
群猴尊美猴王上坐,各依齒肩排於下邊,一個個輪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飲了一日。次日,美猴王早起,教:“小的們,替我折些枯鬆,編作筏子,取個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類,我將去也。”果獨自登筏,盡力撐開,飄飄蕩蕩,徑向大海波中,趁天風來渡南贍部洲地界。
二 三聖初交手,猴子遍問道
且說那猴子為求仙道,叫一群野猴做了竹筏,別了花果山眾猴往那南瞻部洲而去,這一去,正是那――天產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飄洋過海尋仙道,立誌潛心建大功。
有分有緣休俗願,無憂無慮會元龍。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
許是天道也有不平來著,異物得道總是要比人來得更難一些,便是求道也要多曆些苦難。
那猴子雖然天生聰穎,但卻終是不明事物,不識天道變化,不衍天機辯理,蒙蒙昧昧,憑著一顆求仙問道之心,於那茫茫大海之上漂泊,雖有向道之心,但難免卻有劫難,凡人尚有三災九劫的,更何況他生就靈慧,有天命之人更是如此。
那猴子於大海之上行不至一月,便遇颶風掀起大浪,漫天的烏雲,電閃雷鳴間,濤天巨浪湧起,這等天空豈是猴子這等未得神通的靈類可比,見那天威難測,卻是心中受恐驚顫不已,驚懼而昏,不知所惜。
該當天命之人,眼見那風浪便要將起打入海中,便見自那三十三天外的不同地方同時射出三道光華而來,卻見那三道光華分呈三色,三道光華遇之似乎一愣,其中一道乃是清光,眼見如此便向那猴子所在的竹筏打去,另一道卻是一金光,見那清光行動之後便跟了上去,與之糾纏,將那清光擋住,隨後那道紅光卻飛向那猴子,將那風浪平息下去,又是一推,便見那竹筏無風自動,向西北方向而去。
清光見得如此,似是停頓一番,便飛迴那三十三天外去了,另外兩道光華見清光去了,也不停留,自是哪兒來的迴哪兒去了。
三十三天外,玉清天中。
元始看著那向西北飄去的竹筏,麵無表情,冷哼一聲,又望了望玉清殿外,稍一歎,便閉目神遊去了。
太赤天,八景宮中。
老君忽睜開雙眼,看了看宮外,心中一歎,道:“師弟卻是放不開啊,為兄卻也為難,這帳以後再算吧。”說罷又自閉目神遊去了。
媧皇宮中。
女媧輕撫手中一玩物,卻是將眼光看向那下界正飄著的竹筏,嘴角輕展,似有無限魅力發出,頓時整個媧皇宮如同春天一般的感覺,滿室生春啊,可惜無人觀賞此等妙境妙人。
那西牛賀洲一角,一隱隱立於大地之上的一洞裏,一道者打扮的老頭正坐於蒲團之上,雙目微睜,眼中卻是笑意連連。
先前那三道光華卻是從此三處發出的,看似無甚大礙,卻是危險十分。
那猴子關係到佛門東進的大事,佛門東進大興,身掌闡教的元始自是不甘心,如今闡教幾乎遍占人間氣運,道門領袖一職,雖在老君之下,但卻是整個道門的實際掌控者,元始的手段便是三清之首的老子也不如,眼見佛門大興,將要分走人間氣運,他卻是如何甘心?
準提與老君達成協議,雖然最終老君被其算計,但終是聖人之諾,不好反悔,老君也不好出手悔約,不能出手,其他的隻等以後再算。元始心中不甘,本欲趁此機會將那猴子除去,但那準提卻又如何能讓元始如願?
是以原始剛一出手準提便發現了,頓時出手將之攔截住,準提也不擔心玄門中其他人會出手,老君因有協議,再加上老君平日素不多管閑事,此事老君是不會再做的,通天已經淡出人們視線,加上與人闡二教有隙,而且如今截教還有一塊發展之地,通天恨不得人闡佛三教爭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才好,又如何會出手相助?
唯一一個玄天卻是不知道在忙些什麽,想來前些時間地星道統之事都未出手的他應該不會出手,大概還沒有忙完吧,就算玄天出手也不怕,西方還有一個阿彌陀,若是玄天出手,阿彌陀定不會不顧的,以阿彌陀的修為,料想也無大礙。
女媧則是更不可能了,想以女媧的脾氣,再加上猴子與女媧的關係,女媧卻是不會出手對它不利的。
在原始出手的一瞬間準提便想清楚了其中的關節,是以才直接將原始攔住,可見準提這人卻是算計的厲害。
實際上也確實如他所想,當年不周山倒,天河之水泄漏,眾聖聯手拯救蒼生,那猴子本是女媧煉石補天之物所餘,雖然材料不是女媧所出,但卻是女媧親手所煉,造化之道的產物,便如那人族,於女媧便如同孩子一般,況且這中間還有其它的安排,女媧卻是不會傷及到它的,而且還會助他才是。
在這一瞬間,三位聖人相互之間打了個照麵,原始自是不敵二聖手段,隻好退迴,眼睜睜的看著猴子飄向南瞻部洲,以後卻是不好出手,畢竟聖人身份不同,出手對付一後輩一次不中已是不妥,且如今隻他一人手段,卻是不比另外兩人,無奈隻能收手,靜待事情發展。
那猴子兀自昏睡過去,根本不知道自己剛才已經在鬼門關內走了一遭,及至二日一早,方才蘇醒過來,或許是有那外力相助,此後倒是一翻風順,不到月餘時間便到了岸,乃是南贍部洲地界。
猴子經此數時日,倒是長了些見識,持篙試水,偶得淺水,棄了筏子便跳上岸來。隻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誕蛤、淘鹽。他走近前,弄個把戲,妝個?虎,嚇得那些人丟筐棄網,四散奔跑。將那跑不動的拿住一個,剝了他的衣裳,也學人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在市廛中,學人禮,學人話。朝餐夜宿,一心裏訪問佛仙神聖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身命者,正是那――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隻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迴頭。
這猴子自身天賦異稟,又得大福緣,得那聖人相助,玄天的無意成就了他,於那花果山中吸食靈氣千餘載,得開靈識,但終是猴子心性,跳脫得很,再加上沒見過人間之事,初次下山,高興的很,一時間倒忘了行本來目的,好在天生不凡,初時遊走人間倒是有趣,但終是有靈根智慧之人,卻是知道此間無趣,便收了玩心,一心求仙訪道才是。
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於南贍部洲,串長城,遊小縣,不覺八九年餘。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登岸遍訪多時,忽見一座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山頂上觀看。果是好山――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喬鬆。修竹喬鬆,萬載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穀壑芝蘭繞,處處?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正觀看間,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歌曰: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穀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鬆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美猴王聽得此言,滿心歡喜道:“神仙原來藏在這裏!”即忙跳入裏麵,仔細再看,乃是一個樵子,在那裏舉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頭上戴箬笠,乃是新筍初脫之籜。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綿拈就之紗。腰間係環絛,乃是老蠶口吐之絲。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槎就之爽。手執青鋼斧,擔挽火麻繩。扳鬆劈枯樹,爭似此樵能!
猴子聞聽此人歌聲中語言不凡,心道有門,狂喜之下哪兒還顧得自己模樣會不會嚇人,趕緊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
那樵漢慌忙丟了斧,轉身答禮道:“不當人,不當人!我拙漢衣食不全,怎敢當‘神仙’二字?”
猴子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說出神仙的話來?”
樵夫道:“我說什麽神仙話?”
猴子道:“我才來至林邊,隻聽的你說:‘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
樵夫笑道:“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與我舍下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聽了。”
猴子道:“你家既與神仙相鄰,何不從他修行?學得個不老之方,卻不是好?”
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養育至八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母親居孀。再無兄弟姊妹,隻我一人,沒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發不敢拋離。卻又田園荒蕪,衣食不足,隻得斫兩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間,貨幾文錢,糴幾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飯,供養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猴子道:“據你說起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後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
樵夫笑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裏遠近,即是他家了。”
猴子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還得了好處,決不忘你指引之恩。”
樵夫道:“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才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省?假若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養?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猴子聽說,隻得相辭,卻未見那過後樵夫卻是不似一人,待他走後便消失了。
出深林,找上路徑,過一山坡,約有七八裏遠,果然望見一座洞府。挺身觀看,真好去處。但見――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個賽天堂!
又見那洞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忽迴頭,見崖頭立一石碑,約有三丈餘高,八尺餘闊,上有一行十個大字,乃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歡喜道:“此間人果是樸實,果有此山此洞。”看勾多時,不敢敲門。且去跳上鬆枝梢頭,摘鬆子吃了頑耍。
少頃間,隻聽得呀的一聲,洞門開處,裏麵走出一個仙童,真個豐姿英偉,象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但見他――騖髻雙絲綰,寬袍兩袖風。貌和身自別,心與相俱空。
物外長年客,山中永壽童。一塵全不染,甲子任翻騰。
那童子出得門來,高叫道:“什麽人在此搔擾?”猴子撲的跳下樹來,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個訪道學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擾。”仙童笑道:“你是個訪道的麽?”猴子道:“是。”童子道:“我家師父正才下榻登壇講道,還未說出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麵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子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進來。”
這猴子整衣端肅,隨童子徑入洞天深處觀看: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說不盡那靜室幽居。直至瑤台之下,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曆劫明心大法師。
美猴王一見,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口中隻道:“師父,師父!我弟子誌心朝禮,誌心朝禮!”
這菩提祖師正是先前那樵夫,乃是準提聖人所化之分身,見猴子遊走在山外,便化了他身將猴子引了進來,雖是知道猴子真身,但卻不免心中有些心思,知道猴子性性跳脫,便要敲打敲打才是。
祖師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再拜。”
猴子道:“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
祖師喝令:“趕出去!他本是個撒詐搗虛之徒,那裏修什麽道果!”
猴子慌忙磕頭不住道:“弟子是老實之言,決無虛詐。”祖師道:“你既老實,怎麽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裏,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猴子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遊方,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
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什麽?”
猴子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隻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
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什麽?”
猴子道:“我也無父母。”
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
猴子道:“我雖不是樹上生,卻是石裏長的。我隻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個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猴子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
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鬆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旁,乃是個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旁,乃是個子係。子者兒男也,係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猴子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唿喚。”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十輩之小徒矣。”猴子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麽?”猴子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
正是: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
自上次於地星之上立下那都天神煞陣,以華夏之民為元氣,以十二根巨柱為大陣之基,以那數十萬巫兵為轉換器,以華夏國脈為發動機,將那天地戾氣轉化為可供吸收的靈氣。
此陣一來是為了完成玄天對國人的保護,以完他一些前世的執念,二來,卻也是在為了解決那天地大劫的根源。
此前鴻均曾與他說過,這天地大劫的根源原是來自修士吸收天地間陰陽造化之力所來,混沌當中孕育盤古,盤古得天獨厚,修成一身通天徹地的修為,成就比之聖人還高,但終究是不是聖人,開天辟地終至身隕,化生天地萬物,此為盤古的劫,開天便是劫,盤古能得此修為便是因。
盤古死後,所開天地間萬物俱生,生靈得道修行,吸收天地造化,便是與天地結因果,生靈越多越強,則吸收的造化越多,但天地間陰陽造化之力總是一定的,生靈一味吸取,不得付出,待到天地造化之力減少到一定量時,便會引發大劫,彼時,天地間因果糾纏深厚,生靈之間便會產生爭鬥,於爭鬥中失敗的便將飛灰煙滅,將自身所吸收的造化之力還歸天地,而勝者,則將自己所欠的量以敗的一方之補上,隻是此間種種終究是一種取巧之法,因果終究還在,隻是無窮量的累積罷了,終有一刻會爆發出來,屆時便是無量量劫之時。
若按鴻均所說,那這大劫便根本無解法,每次大劫都是因造化之力減少而產生,大劫中的修士互相爭鬥,彼此殺死對方,直至天地間造化之力得到一定量的補足後,大劫完成,但因果始終存在,且每次大劫中逃脫的一部分修士所吸收的造化之力便留存下來,如此循環往複,造化之力卻是在不斷的減少,終有一天,造化之力也會有枯竭的一天,此時,天道受損,根本不能補足,無量量劫之後,天地必將重歸混沌,再行衍化。
當初玄天為此深陷矛盾當中,甚至當初曾有過殺了全天下的修士的想法,但這卻是不行的,於那避劫之法相同,這也是一種取巧之法,修士能殺盡麽?當然不能,便不說那修士,便是那聖人,玄天便拿他沒則,何況盤古開天地,為的就是大道之下的演化,若玄天將這天地間的生靈殺光,阻止生靈衍化,大道運轉,那跟毀滅天地沒什麽兩樣,自是不可取的辦法。
而後玄天卻是另僻稀境,妄圖以陣勢代替,以陣法吸收那修士之間因果所生的戾氣化成靈氣以供人再次吸收,那都天神煞陣便是玄天所做的一次試驗。
這好比於那科技產品一般,隻是,這東西卻是很難滴~~~那地星之上的都天神煞也不能做到如此,隻能吸收部分戾氣或是汙濁之氣化成可供人吸收的靈氣,但這天地間不缺的是靈氣,缺的卻是那供不應求的陰陽造化之力,這陰陽造化之力又豈是隨意便能掌控的?便是鴻均也不能,這方麵的東西不是道行神通就能滿足的,想那鴻均,合天道的能力都無法解決,可見,這陰陽造化之力卻不是神通道行便能解決的。
這事兒放在鴻均身上或無解,但放在玄天身上又不一樣,非是玄天能力便高於鴻均,卻是一些機緣巧合。
玄天有鴻均所沒有的,一則是那後世的思想,與洪荒這些個時代的人不同,玄天身為穿越者,一些思想湧自於後世那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不同於洪荒現有的固定思維模式,將一切寄托於道行法力當中,玄天自有他的看法,而且後世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多的是,或許有些在那個時代沒用的想法在這兒卻能實現,誰又說的準呢?
二則是關於大道本身的,混沌當中化生盤古一人,盤古掌開天大道,其使命便是開天,另外還有四樣混沌至寶,這等至寶都幾同於大道的存在,它們代表了各自的大道。
開天斧身如其名,為開天大道所必需之物,盤古持之開天,為大道演化必然。
造化玉碟卻是不同,說起來倒應該稱之為大道玉碟才更合適,當然,要稱之為教化玉碟就有些太過那啥,別扭了。這造化玉碟卻是主後天教化之職,持之教化天地眾生,有大德,有大能者才可。
混沌珠遊離混沌當中,鎮壓混沌,無人可見,此物雖然不見,但卻是天地所成的根本,盤古開天地,劃混沌清濁而成,可混沌無限寬廣,盤古雖有大能,又有開天斧這等至寶在手,但卻也不能將之完全劈開,洪荒雖大,卻連混沌的一半都不到,實際上,便是鴻均如今如不知混沌有多寬,有多廣。盤古劃開天地容易,但來自混沌壓力又是何等巨大,如同那潛艇一般,於海之中,內中大開,要受多大的壓力可想而知,便是當年盤古也不得不撐天地而死,如今這天地能保存還是靠著這混沌珠遊離混沌鎮壓所得,若無此物鎮壓混沌,隻怕這天地還得不斷的被混沌腐蝕同化。(本書不怎麽講它,隻此一提,以後不再細說。)
最後一物,卻是那混沌青蓮,此物也同屬混沌至寶,與那造化玉碟差不多,內含大道,其實四大至寶都有其獨有的大道在內,但卻隻有造化玉碟與混沌青蓮二者可成獨一的大道記錄器,開天斧不能作為領悟大道的法寶存在,而其與盤古一同為開天大道的存在,開天之後,這份大道顯現便是三清與玄天手中了。
混沌珠沒人見過,其大道不可見。
依大道演化來說,開天大道所主持的就是劃開一片天地,扯起舞台地基,造化玉碟所代表的就是導演之職,而混沌青蓮所代表的大道就是那演員與道具。
三者同是大道的一部分投影,三者相比起來自是不差,鴻均依幾乎完整的造化玉碟而成就合天道的道行,無論神通還是道行都是天地間堪稱一的。但鴻均卻有極限,相比玄天的好命來,鴻均卻要差許多,玄天不僅有開天大道,也有造化太碟的大道,更有那混沌青蓮的大道在手。
那陰陽造化之力落在鴻均的手中或許無解,但偏偏這混沌青蓮主造化,玄天又偏偏有部分青蓮造化大道在手。
當初混沌青蓮受開天大劫四分,有青、血、黑、金四色蓮子化出四座十二品蓮台,其血色蓮台落入冥河手中,黑色蓮台落入羅侯手中,金色蓮台落入接引之手,青色蓮台落入玄天手中。
當時玄天得到這十二品青蓮的時候自是狂喜不已,此物不同於其他先天靈寶,雖然十二品青蓮隻有四十一重禁製,不比那先天至寶的存在,相比之下,這青蓮的功能還沒有那乾坤葫蘆來的大,但偏偏玄天對之喜愛更甚過那跟了他多年的乾坤葫蘆,其根本原因便在於這青蓮有一特性,便是能將它同源之物煉化入內以提升法寶的品質。
這等性質卻是其它法寶所沒有的,也就是這等混沌至寶所化,又是那啥,植物類法寶才有這種功效。
或許其他人得到了這法寶還沒這麽狂喜,因為就算別人知道這法寶可以提升品質,但卻也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心思,原因就在於那可以提升法寶品質的東西都不好拿。
一個是在接引手中,聖人法寶,豈會輕與別人,死道友還不死貧道來著,自家的東西都還沒有富起來更別說給別人了,損己利人之事接引還沒有這等好心腸。
一個在冥河手中,這冥河雖然不是聖人,但也不好惹,就他的性格,躲在血海當中便是聖人也拿他有些麻煩。
最後一個黑蓮不知道在哪兒。k
這些種種,卻隻有玄天才知道,他偏偏知道一些後世的經過,知道那黑蓮的去處,知道接引的金蓮會被別人給存壞了,再說,一個冥河,別人不好收拾,但他可不會這麽想,就憑他那乾坤葫蘆再加上他聖人之身以及他那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作為,他不信拿不到。
如此這般,才造就了二十四品青蓮的出世,也隻有這般,玄天才有一定的條件敢接那轉化陰陽造化之力,化解天地量劫因果的本事。
玄天恨罵一聲道:“我他媽的神經病,沒事兒自己找事兒做,做了好事兒別人又不謝我來著……”說歸說,但玄天卻不得不動手,畢竟這天地,不僅是他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有他的眷戀,有他的顧忌,有這片天地的存在,他才會有歸屬感。
聖人,是寂莫的。
五十七 佛門東進,因果交換
由於玄天忙著設計那轉化因果所產戾氣而成陰陽造化之力的大陣,地星之上的戰事無暇顧及,儒門隻能自保,道門實力不足,不足以與佛門對抗,終是不敵,曹營勢力大盛,一舉打破三國鼎立的局麵,而後佛門借助塞外蠻夷之力打入華夏,若非那玄天早有準備,將那數十萬巫兵之魂養在都天神煞陣中,隻怕那五胡亂華之事還得發生。
這些巫兵軍魂被玄天放置在那都天神煞大陣當中,不僅吸收那天地戾氣所轉化的靈氣,更有好命,能得那華夏龍脈之地的靈氣補充,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這些軍魂實力基本都達到了鬼將的地步,魂體都快成實體了,相比那返虛期修士的能力,數十萬返虛期的軍魂,這可不是一個弱小的力量。
便是天庭一時間也拿不出這麽多炮灰來,佛門以前倒是沒發現這等實力的存在,當年玄天設立都天神煞陣之時接引準提也不以為意,不想,這時的數十萬軍魂成了他們東進最大的麻煩。
措手不及的佛門遣下大量弟子下界相助,但卻很無奈的發現,一向對那邪魔外道,冤魂惡力十分有效的佛光卻對現在的這些軍魂沒什麽用處,跟撓他們的癢差不多,一時間佛教弟子也是大驚失色。
這些軍魂可不比那孤魂野鬼,遊離在天地間,吸收一些博雜的靈氣而成,這些軍魂可是吸收的那經過轉化而來的正宗靈氣而成,又有那龍脈靈氣溫養,相比其它鬼魂而言,這數十萬軍魂更像天兵一般,個個威風凜凜,金甲著身,又兼是軍隊而成,令行如一,比那天兵還有威勢,其氣勢更如那浩然正氣一般,倒不想是鬼魂來著。
不懼怕佛法的軍魂是恐怖的,而且是數十萬不懼怕佛法的軍魂,一時間佛門也拿他們沒辦法,其間更有那白起與贏政存於龍脈當中,一切膽敢闖入龍脈之地心存不軌的人都要被其擊殺以喂養軍魂。
佛門雖然有心派遣高手下界,但卻怕被人發現,畢竟東方幾處勢力的眼睛一直盯著他們呢,要是佛門遣下高手下界的話,必然受人阻擊,佛教有心無力,卻隻能幹看著那東方眼饞。數十萬軍魂之力將佛門弟子一一阻擋在外,佛教依此東進無法,隻好另謀他法。
極樂世界,八寶功德池旁。
那功德池旁,一枯瘦佛陀正默坐,口中繚繚梵音道出,帶著無盡的誘惑,卻又莊嚴肅穆,下首佛子滿座,個個低眉順耳,神色安詳無比,那梵音入耳,頓時眾佛子如若生極樂之事,個個臉色欣喜,整個極樂世界金光迷漫,如同一個金色的世界一般,隻有光,沒有影,無論是花、草、魚、蟲,包括那正在聽著梵音繚唱的佛子們都是個個金光照體,如同渡了一層金子一般。
委實漂亮,這便是極樂所在,整個世界隻有“極樂”,代表著光的存在,永遠沒有那黑暗或其他一切負麵存在的世界。
若是仔細一看,卻會發現這個世界有一種特殊的魔力,使人沉迷,但若有大毅力大智慧的人卻能發現,這個世界卻是不真實的,太單調了,便是那太極還有黑有白,幾如那阿彌陀之能,又豈能將此一方化成永恆?
阿彌陀坐於八寶功德池旁,正是那口綻蓮花的枯瘦佛陀,一旁又有一棵大樹,金光燦燦,便是那準提所變化的菩提樹,以此以供佛子們悟道的。
少時,梵音忽停,眾佛子仍不知所謂,猶自沉迷在那阿彌陀虛構的“極樂”當中,自在不已。
阿彌陀高唱一聲佛號,將眾佛子喚醒,吩咐其退下,便不說話。
那菩提樹一晃,大樹化成一道人,身體修長,著素布道袍,腳穿草鞋,頭上盤笄插一樹枝,正是那準提道人。
準提大笑一聲道:“我佛慈悲,多年努力,今日卻終有收獲,可喜可賀啊。”
卻是準提在笑那三千佛子的皈依,這三千佛子本是接引從那截教中所渡的三千紅塵客,自封神之後便由準提施法禁錮他們元神,強行將眾人渡化而成佛,隻是此舉卻不是長久之計,無奈之下,便由接引準提二人每日為其宣講佛法,以接引的“夢中證道”(重生西遊,頂)之法將這三千佛子帶入接引的夢中,化出永恆的極樂,使其沉迷,而這段時間終究有收獲,便是這三千佛子相繼皈依,這才真正的是“佛子”。
阿彌陀苦笑一聲,道:“隻可惜那玄天聖人不識大道,不明天時道理,強阻我佛門東進,可憐世人受其苦難,不能登我極樂之境。”
準提臉色也變得不好看,恨恨道:“這東方聖人著實可恨,玄天與三清自持盤古正宗,看不起我佛教,他們又豈知我佛法無邊?”
阿彌陀聽罷,長歎一聲,道:“可憐那玄天聖人,此子本與我佛門交好,本身又精通佛法,吾等有今日大道成就,歸功還得謝他才是,隻是此人終是以盤古自居,不與我等一般,可惜,可歎!”
當日玄天與接引準提三人論佛法,可謂是真個的道友一般,接引準提能將佛法補全,還靠玄天的提點(當然,沒有玄天他們一樣能成),這卻是因果,這因果幾可比那成道之因果,接引一直念著玄天的恩來著,若非世事無常,兩方鬧的對立,隻怕而今兩方倒是常走動來著。
準提想起當日之事也是有些歎息,他又如何不知道這些,自龍漢初劫之後,西方之地貧瘠,東方之人皆稱其為蠻夷,不受人待見,便是當初他與接引在那紫霄宮聽道也不得人正眼瞧上,若非當年二人還有些道行,隻怕那座位之上便無他二人了。
當年玄天是唯一肯與他們交流的人,便是三清等人在接引準提成聖之後也少於二人說話,態度高傲,玄天以盤古正宗的身份與二人交好,倒讓二人一番感動,隻可惜最終因種種事情的發生,致使雙方不得不對立起來,別看準提他往日常扮演惡人相,幾乎什麽齷齪之事他都幹了,但好歹一個聖人,真個小人能成聖麽?隻不過為了大教的興盛,西方的大興,準提才真個是忍辱負重,臥薪嚐膽了。
二人默首不言,分坐兩旁,半晌,準提先道:“此事卻是不得也罷,為我佛門大興,吾等卻是不得不為。”
阿彌陀默然不語,想想,道:“隻是此番受阻,吾等又該如何而為?”
準提低頭想了想,原先由於那地仙界之內,東勝神洲受道家直接掌控,南瞻部洲又有蓬萊島與截教勢力存在,便是佛門想要插縫也不行。而後本欲從那地星之內入手,先將地星之上的道統奪過來,可惜卻不想又遭遇此事,此番又是不行,無奈,真個難啊。
準提想了半天,卻也沒個好辦法解決,最後,卻是道:“此番東方幾聖卻是給我等出了個大難題,無法,隻好將那個因果了結了。”
準提卻是說的是那老君的因果,當日老君化佛,欲分卻佛教氣運,此舉卻是釜底抽薪之舉,雖然最後沒成功,但老君從中得了好處,得了那金剛鐲,卻與佛教結下因果,因果就此結下了。
而後準提本不打算將這因果與老君了結了,概因那老君奉無為之道,平日裏小心謹慎,很難算計到他,有此因果在,以後若是佛門有難,也可要挾老君留下一分情麵在,而今玄門幾聖中,當以玄天與老君為首,盤古四人,老君與原始結成團夥,通天經過封神一戰,徹底倒向了玄天這一方,看樣子打算就這樣跟著玄天混了。
兩方實力對等,唯一還有一個女媧卻是態度有些暖昧,貌似女媧跟玄天的關係不錯,但一來女媧身為聖人,自是矜持,二來女媧也不怎麽管事兒,看其行事隻是為了妖族利益便是,對妖族態度也有些暖昧,半顧半不顧的,倒是不知道她打算幹什麽。
準提的打算就是如此,玄天那兒他們本身就還欠著因果來著,有機會接引準提還得還上,老君之處卻是不得不算上了,畢竟玄天那兒雖然有些難辦,但玄天終是不立教,於傳道一事卻沒什麽發言權,至少大義之上沒有,唯一可用的就是通天,但貌似通天自封神之後就不怎麽出現了,而今東土還是以道門人闡二教為主,此事少不得先得問過老君便成,而後才是玄天。
但準提後來卻不打算將這因果掐了,以換來傳道的機會,畢竟能留就留,先前說過了,老君的因果不好拿,有機會就留著,以後有大用。
而後準提卻是打算強行傳道東土,借佛門的實力將道門打壓下去,這樣既達到傳道的目的,又省下了一個因果,倒是好算計,可惜卻不想半途玄天插了一腳,算計不成,而今之下隻得將那因果跟老君換,換來傳道東土的事兒。
阿彌陀想了想,點點頭,道:“隻能如此,此事還得勞煩師弟掛心了。”卻是因為阿彌陀要鎮守極樂世界,輕出不得。
準提道:“為我佛教之事,何談勞煩。”話音剛落,準提身形一閃便消失了。
太赤天,八景宮中。
老君正坐於風火蒲團之上打坐,這風火蒲團卻是老君自己煉製的,嗯,說起來有些奇怪,老君平日裏的裝備幾乎都向鴻均貼近,這風火蒲團便是仿造那鴻均賜給玄天的清靜蒲團所煉,當然,老君畢竟不知道那清靜蒲團真正的妙用,隻知那東西能大能小,看來是件法寶,而且可攻可守,貌似老君這件風火蒲團便是按如此想法而煉的,但他卻不知道,那清靜蒲團真正的作用其實大的海了,那東西可是一件變向的作弊器啊,能得升道行增高的速度的好東東,鴻均出品,又豈是老君所煉的次品可比?
半晌,老君忽然睜開微閉的雙目,喚來童子,吩咐道:“汝可去外迎那準提聖人進來。”
童子領命而去,出外,便遇天外華光一閃,一道人瞬音便至近前,突兀的出現,卻又顯得十分的自然,童子雖然道行不高,不識此間玄妙,但卻也見識不少,聖人手段亦知一些,趕緊上前一看,便見正是那曾來過的準提聖人,童子拜道:“拜見準提聖人。”
準提點點頭,道:“你家聖人可在?”這卻是句廢話,以他之能又如何不知老君所在,隻是問問。
童子點頭道:“正是我家老爺命我前來迎接聖人。”
準提道:“前頭帶路。”童子轉身便往內走,準提跟上。
少時,二人入殿,童子複命而退,準提上前拱手道:“見過人教太清聖人。”
老君點點頭,一指左首之下,升起一座雲床,便自顧閉上眼睛,準提也不意外,自是走上前去坐下。
兩人皆是默坐不語,各自心中打著算盤。
最後,還是準提先開口道:“道兄此處倒是好安寧啊,道兄有福啊。”
老君微睜一下眼睛,心道:這準提莫不是腦袋糊了?竟說廢話,聖人道場還能如那菜市場一般不成?
“道兄謬讚了,吾此處卻是不比道兄那斜月三星洞啊。”老君自顧說了句,然後又閉上眼睛。
準提臉色有些尷尬,老君這話卻不是在誇他斜月三星洞的好,而是在說那隻猴子呢。
聖人神通無極限,道行不可思議,老君自是知道準提今日所來所謂何事,先前準提本就是打算來以因果相挾,卻又在那兒說廢話,任是老君脾氣再好也覺得不舒服,畢竟準提這等行為就跟那要帳的找上門來,被人帳的人自然心中有心覺得不舒服。
而那猴子之事關係到佛門東進的大事,準提希望借此讓佛門有這個機會,那猴子需替女媧償還因果,佛門先行一步,以猴子的資質,被佛門收去當打手去了,其他幾人卻是不喜。
五十八 西遊之序,佛門大興之始
準提來了太赤天與老君商議條件,中間老君提到準提收那猴子的事兒,準提微微有些尷尬。
不過準提此人為了佛門確實是費煞了苦心,這點兒小事自是不能讓他退縮。麵色微微一轉,道:“吾那小地兒確實不怎麽樣,東方地靈人傑,才真是好地方啊。”
老君也不理準提這話,直道:“道友又何必如此?”
準提一聽,知是老君不願再在此事上打轉,便讓自己直說,準提也不客氣,微一理順,道:“卻是貧道的不是。”
準提道:“貧道師兄接引以大毅力大智慧立下西方極樂世界,發以大宏願立下沙門佛教,誓渡天下眾生,此等大慈悲、大功德之事卻是天下少有。”
老君聽到此處,微有不快,接引有大毅力有大智慧不假,大慈悲也沒錯,大功德也是對的,但準提卻不該說這事兒是天下少有的,貌似人老君立人教也是有大功德的,怎麽聽起準提話就好像他人教比接引的佛教弱來著?
準提亦是一個察言觀色的主兒,剛說這兒時發現老君麵色有些變化,便知自己那句話可能讓老君誤會了,心中暗罵自己一句,又道:“阿彌陀舍棄自身,欲救蒼生苦難,萬般因果皆歸阿彌陀,此等大慈悲堪堪可比道兄人教功德之事,道兄亦是慈悲之人,蒼生疾苦,想來道兄亦能體諒一番。”
老君微睜開眼,卻是不願再聽準提廢話了,道:“道友可直說便是。”
準提一聽,笑道:“那阿彌陀雖有大毅力大智慧,但終是西方太過貧瘠,人稀地薄,卻是不足以擔此大任,吾觀那南瞻部洲民風樸亂,眾生愚昧,是以,我佛慈悲,欲傳道於那南瞻部洲,以教化蒼生,以求極樂。”
準提這話卻是有考究的,選那南瞻部洲的理由也有三。
一,南瞻部洲之地幾經戰亂,加上此大洲山嶺眾多,人煙不多,相比東勝神洲要差,比那西牛賀洲與北俱蘆洲卻要好些,典型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加之山嶺中勢力混亂,道門卻並未將此洲看得太重。
二,一點中道門並不看重南瞻部洲的原因還有一處,便是此洲原是另外兩家的勢力所在,一是那位於海邊百萬裏之內截教傳道勢力,此處乃老君為化解三清矛盾,了結化佛因果所允的,截教在此地傳道發展,雖然並未越界而出,但內裏卻是固若金湯;二是那蓬萊島,眾所周知,那秦國一統南瞻部洲,靠的就是蓬萊島背後的支持,雖然蓬萊島不管傳道之事,但近觀這些年來玄天所做的事情來看,玄天卻是打算通過儒家控製朝堂以達到傳道揚名的地步,畢竟上位者掌權,下位者隻能聽之。蓬萊島這種做法也是其他幾教通常所用的方法。
但其他教派與之不同,雖然通過掌握朝堂的目的以便傳道,但教派中還有一些弟子散布各地,這是蓬萊島所沒有的優勢。加上前些年蓬萊島與老君合作,而玄天又在忙著其他事情,這些年對南瞻部洲的事情卻是少有管理了。
是故,南瞻部洲現在的勢力非常複雜,有截教,蓬萊島,還有一些山嶺間的妖王散仙等,雖然這些妖怪散仙多無背景者,但人一多起來自然也有些麻煩。
道門人闡二教當這塊地是雞肋,一來吃又吃不完,有截教與蓬萊島的存在,人闡二教也不能將此地完全掌握,再者,好歹蓬萊島現在與人闡二教還屬同宗同門,結盟的意思還在,與其因為跑去占一塊小地方而得罪兩家不說,反不如將此地置之不顧,賣個好給別人。
三,由於最近因玄天在忙其他事情(幾個聖人不知道玄天在幹什麽),疏忽了對天地大事的掌握,上次地星之上道統的爭奪中儒門便與道門兩教支持的勢力有些矛盾,雙方利益不同,再者結盟之事本身就沒個定數,兩方一來本就有矛盾在身,再加上此事,雙方結盟已經有了一絲裂縫,準提卻是希望借這次傳道之事挑起雙方的矛盾,以後也避免了佛教同時麵對兩方勢力的局麵。
老君道行高深,又借一氣化三清斬去執念,道行精進,無有嗔、癡、欲念的幹擾,算計之事自然信手拈來,自是知道準提說這話的想法,一來準提卻是有些無奈的選擇,東勝神洲在他人闡兩教的控製下,佛教卻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前來的,再者準提也是打算借他之口引起蓬萊島的不滿,好使兩家結盟之勢不存,到時佛教傳道壓力也小一些。
蓬萊島雖然並不實際掌握南瞻部洲之事,但明眼人卻也能看出來,南瞻部洲基本上算是蓬萊島的勢力存在,儒墨法兵四家根基皆在此洲,弟子遍及南瞻部洲之內,那些大妖散仙自不在這些勢力的眼中,隨手便能灰灰的角色根本不入他們的法眼,還有一個截教與蓬萊島交好,自然也不會阻攔他們,南瞻部洲幾乎算得上是蓬萊島的掌握之內。
佛教若要傳道此洲之上,必然會與四家有了牽扯,有牽扯就會有因果,以佛教大興的勢頭與阿彌陀與準提大興佛門的決心來看,雙方定會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按說這南瞻部洲屬於蓬萊島掌握,佛教俗傳道之事應該找玄天聖人或是通天教主商量才是,但準提卻找到了老君,這也是準提的打算在內,明者來說,玄天不立教,不管傳道的事情,所以問玄天沒必要了,便是顧及他是聖人也不需要,因為玄天肯定是不會同意的,問了也是白問。
通天教主的截教與人闡兩教有矛盾,幾乎滅教的大因果,雖然如此,但通天教主卻不同於玄天,不管因果如何大,他那截教還屬玄門道教一脈,且這些年來通天閉了碧遊宮,不怎麽出現,截教隻在那百萬裏地內傳道,也沒發生什麽事,所以通天也不用問了。
而名義上老君才是玄門傳道的大弟子,在通天不出,原始一味跟著老君走的局麵下,準提來問老君這事起碼在大義上是說得過去的。
但偏偏就是玄天在一旁礙著,若是老君答應了準提,這事兒可就得罪了玄天了,雖然大義上玄天不立教不管傳道的事情,但內裏大家都清楚的,老君若是答應了,就等於越權了,因果便結下了。
老君自是不想因為這事兒與玄天結下梁子,畢竟在玄天手上吃了兩次虧了,老君也怕一不小心惹到了玄天,與他結下因果,怕他算計自己。
準提安然坐於一旁等待,當他提出在南瞻部洲傳道之後便算準老君會答應,他自是不擔心這事情老君會不同意,因為他有算計在內,所以看起來他現在挺悠閑的。
果然,老君想了半天之後道:“接引道友果然有大智慧大毅力之輩,南瞻部洲眾生癡愚無知,佛教弟子心懷慈悲,傳道之事自是應該。”
準提一聽,雖然心中早已料定此事的結果,但聽後還是不免心中狂喜,畢竟為佛教大興,他可是嘔心瀝血啊。
“大善,道兄果然心懷大義,此舉乃是有利於蒼生之舉,貧道待那南瞻部洲眾生謝過道兄。”準提起身恭敬的行了一禮,老君心中冷笑:代他們,還不如說是代你佛教吧。
老君麵無表情道:“道友有此大慈悲之心,貧道深感佩服,世事艱辛,傳道之事更是困難重重,想必道友已早有準備,但唯恐他日有變,道友還是謹慎的好,早些做得準備才是。”
準提知道老君這是在趕人,難得不生老君的氣,笑了笑,道:“道兄說極是,如此,貧道便不打饒了,告辭。”
“不送。”老君又自閉上了眼睛,進來一童子將準提送了出去。
這事老君答應的原因也是有二,一者,老君欲分散佛教氣運,將多寶化佛立小乘佛教,老君作為傳授多寶大道的人與將其化佛之人,得了小乘佛教的功德氣運,將之煉成金剛鐲,難得的後天功德至寶,雖然最終那阿彌陀等人還是想到了化解辦法,但老君從得了好處,終是與阿彌陀欠下了因果,不得不還,以老君無為之道,自是不肯欠下別人因果,於他大道不利,這因果不得不還。
再者,玄天精於隱藏,手中實力不小,若非幾次情況出現,其他聖人都還不知道玄天的蓬萊島有這麽強大的實力,老君心中憂慮,雖然玄天不立教,無法在明麵上與他們爭奪傳道的k事情,但玄天的幾次動作下來,他們都看得出玄天不是個安分的主兒,這次老君算計玄天,一來是打算報那兩次失手於玄天手下之仇,二來也是讓佛教與蓬萊島爭鬥,消耗實力,以佛教大興的勢頭,就算不能將蓬萊島打敗,至少也能看出蓬萊島是否還有其他隱藏的實力。
再說,雖然前番老君找到玄天,結盟相抗佛教,但因玄天忙著別的事情,地星之上爭奪失利,儒門為求自保不助道門,使得老君對此有些不爽,結盟之事也有了裂縫。
天下無永久的朋友,隻有永恆的利益,聖人亦是如此,以百姓為芻狗,在利益的趁使下,結盟這等事便成了笑話。
一 卷序
且說準提以老君化佛之因果交換西方佛門傳道東土之事,老君或是被迫或是有自己的其它打算答應下來。
但老君也不是笨人,雖然此事一來是為了了結自己的因果,二來是有心算計玄天,但終究同是玄門一脈,沙門當興,若是內鬥,讓別人漁利了,好歹也就把麵皮丟盡了。
所幸老君與準提商議半天,偏要苛克佛門傳入東土之法的數量,以減少佛門對他道門的壓力,可偏生準提狡詐,以自己與接引同悟得四萬八升卷法門為由,偏要傳道,最後二人相爭,準提答應傳下八十一卷真經便了,老君一想,不好過於逼迫,也就答應了。
可偏生他不曾想到,這又是準提一計,準提與接引同悟得四萬八千旁門大法是不錯,但道之一途,殊途同歸,那道祖講道三千卻也隻有三條證道之路,四萬八千旁門大法卻並不一定真個就全有道理,除卻那九九八十卷真經以外,其它的都沒啥用才是。
這且不提,迴頭過來看看,這西遊卻是定了,好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戲開幕了。
詩曰: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醜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繒而萬物否矣。
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複逐漸開明。邵康節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天始有根。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於子。又經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醜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醜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辟於醜。又經五千四百歲,醜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曆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於寅。主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真個好山!有詞賦為證,賦曰: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鬆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麵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曆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麵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衝鬥府。驚動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駕座金闕雲宮靈霄寶殿,聚集仙卿,見有金光焰焰,即命千裏眼、順風耳開南天門觀看。二將果奉旨出門外,看的真,聽的明。
須臾迴報道:“臣奉旨觀聽金光之處,乃東勝神洲海東傲來小國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裏拜四方,眼運金光,射衝鬥府。如今服餌水食,金光將潛息矣。”玉帝垂賜恩慈曰:“下方之物,乃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鬆陰之下頑耍。
你看他一個個――跳樹攀枝,采花覓果;拋彈子,?麽兒,跑沙窩,砌寶塔;趕蜻蜓,撲?八蠟;參老天,拜菩薩;扯葛藤,編草?未;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壓的壓;扯的扯,拉的拉,青鬆林下任他頑,綠水澗邊隨洗濯。
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個似滾瓜湧濺。古雲:禽有禽言,獸有獸語。眾猴都道:“這股水不知是那裏的水。我們今日趕閑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喚弟唿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
冷氣分青嶂,餘流潤翠微。潺蔽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眾猴拍手稱揚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唿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好猴!也是他――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天遣入仙宮。
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裏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衝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卻又欠身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但見那――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迴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靠案見肴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鬆常帶雨,渾然象個人家。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隻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猿喜不自勝,急抽身往外便走,複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兩個嗬嗬道:“大造化,大造化!”眾猴把他圍住問道:“裏麵怎麽樣?水有多深?”石猴道:“沒水,沒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那邊是一座天造地設的家當。”眾猴道:“怎見得是個家當?”石猴笑道:“這股水乃是橋下衝貫石竅,倒掛下來遮閉門戶的。橋邊有花有樹,乃是一座石房。房內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間一塊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裏麵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這裏邊――刮風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
煙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鬆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眾猴聽得,個個歡喜。都道:“你還先走,帶我們進去,進去!”石猴卻又瞑目蹲身,往裏一跳,叫道:“都隨我進來,進來!”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伸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隻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猿端坐上麵道:“列位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有詩為證,詩曰: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曆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聖任縱橫。
美猴王領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遊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合契同情,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為王,不勝歡樂。是以――春采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栗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
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載。一日,與群猴喜宴之間,忽然憂惱,墮下淚來。眾猴慌忙羅拜道:“大王何為煩惱?”猴王道:“我雖在歡喜之時,卻有一點兒遠慮,故此煩惱。”眾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歡會,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為何遠慮而憂也?”猴王道:“今日雖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內?”
眾猴聞此言,一個個掩麵悲啼,俱以無常為慮。隻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背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慮,真所謂道心開發也!如今五蟲之內,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閻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迴,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猴王道:“此三者居於何所?”猿猴道:“他隻在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雲遊海角,遠涉天涯,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噫!這句話,頓教跳出輪迴網,致使齊天大聖成。眾猴鼓掌稱揚,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嶺登山,廣尋些果品,大設筵宴送大王也。”
次日,眾猴果去采仙桃,摘異果,刨山藥,?黃精,芝蘭香蕙,瑤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齊齊,擺開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肴。但見那――金丸珠彈,紅綻黃肥。金丸珠彈臘櫻桃,色真甘美;紅綻黃肥熟梅子,味果香酸。鮮龍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紅。林檎碧實連枝獻,枇杷緗苞帶葉擎。兔頭梨子雞心棗,消渴除煩更解酲。香桃爛杏,美甘甘似玉液瓊漿;脆李楊梅,酸蔭蔭如脂酥膏酪。紅囊黑子熟西瓜,四瓣黃皮大柿子。石榴裂破,丹砂粒現火晶珠;芋栗剖開,堅硬肉團金瑪瑙。胡桃銀杏可傳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鬆榧柰滿盤盛,桔蔗柑橙盈案擺。熟煨山藥,爛煮黃精。搗碎茯苓並薏苡,石鍋微火漫炊羹。人間縱有珍羞味,怎比山猴樂更寧!
群猴尊美猴王上坐,各依齒肩排於下邊,一個個輪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飲了一日。次日,美猴王早起,教:“小的們,替我折些枯鬆,編作筏子,取個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類,我將去也。”果獨自登筏,盡力撐開,飄飄蕩蕩,徑向大海波中,趁天風來渡南贍部洲地界。
二 三聖初交手,猴子遍問道
且說那猴子為求仙道,叫一群野猴做了竹筏,別了花果山眾猴往那南瞻部洲而去,這一去,正是那――天產仙猴道行隆,離山駕筏趁天風。飄洋過海尋仙道,立誌潛心建大功。
有分有緣休俗願,無憂無慮會元龍。料應必遇知音者,說破源流萬法通。
許是天道也有不平來著,異物得道總是要比人來得更難一些,便是求道也要多曆些苦難。
那猴子雖然天生聰穎,但卻終是不明事物,不識天道變化,不衍天機辯理,蒙蒙昧昧,憑著一顆求仙問道之心,於那茫茫大海之上漂泊,雖有向道之心,但難免卻有劫難,凡人尚有三災九劫的,更何況他生就靈慧,有天命之人更是如此。
那猴子於大海之上行不至一月,便遇颶風掀起大浪,漫天的烏雲,電閃雷鳴間,濤天巨浪湧起,這等天空豈是猴子這等未得神通的靈類可比,見那天威難測,卻是心中受恐驚顫不已,驚懼而昏,不知所惜。
該當天命之人,眼見那風浪便要將起打入海中,便見自那三十三天外的不同地方同時射出三道光華而來,卻見那三道光華分呈三色,三道光華遇之似乎一愣,其中一道乃是清光,眼見如此便向那猴子所在的竹筏打去,另一道卻是一金光,見那清光行動之後便跟了上去,與之糾纏,將那清光擋住,隨後那道紅光卻飛向那猴子,將那風浪平息下去,又是一推,便見那竹筏無風自動,向西北方向而去。
清光見得如此,似是停頓一番,便飛迴那三十三天外去了,另外兩道光華見清光去了,也不停留,自是哪兒來的迴哪兒去了。
三十三天外,玉清天中。
元始看著那向西北飄去的竹筏,麵無表情,冷哼一聲,又望了望玉清殿外,稍一歎,便閉目神遊去了。
太赤天,八景宮中。
老君忽睜開雙眼,看了看宮外,心中一歎,道:“師弟卻是放不開啊,為兄卻也為難,這帳以後再算吧。”說罷又自閉目神遊去了。
媧皇宮中。
女媧輕撫手中一玩物,卻是將眼光看向那下界正飄著的竹筏,嘴角輕展,似有無限魅力發出,頓時整個媧皇宮如同春天一般的感覺,滿室生春啊,可惜無人觀賞此等妙境妙人。
那西牛賀洲一角,一隱隱立於大地之上的一洞裏,一道者打扮的老頭正坐於蒲團之上,雙目微睜,眼中卻是笑意連連。
先前那三道光華卻是從此三處發出的,看似無甚大礙,卻是危險十分。
那猴子關係到佛門東進的大事,佛門東進大興,身掌闡教的元始自是不甘心,如今闡教幾乎遍占人間氣運,道門領袖一職,雖在老君之下,但卻是整個道門的實際掌控者,元始的手段便是三清之首的老子也不如,眼見佛門大興,將要分走人間氣運,他卻是如何甘心?
準提與老君達成協議,雖然最終老君被其算計,但終是聖人之諾,不好反悔,老君也不好出手悔約,不能出手,其他的隻等以後再算。元始心中不甘,本欲趁此機會將那猴子除去,但那準提卻又如何能讓元始如願?
是以原始剛一出手準提便發現了,頓時出手將之攔截住,準提也不擔心玄門中其他人會出手,老君因有協議,再加上老君平日素不多管閑事,此事老君是不會再做的,通天已經淡出人們視線,加上與人闡二教有隙,而且如今截教還有一塊發展之地,通天恨不得人闡佛三教爭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才好,又如何會出手相助?
唯一一個玄天卻是不知道在忙些什麽,想來前些時間地星道統之事都未出手的他應該不會出手,大概還沒有忙完吧,就算玄天出手也不怕,西方還有一個阿彌陀,若是玄天出手,阿彌陀定不會不顧的,以阿彌陀的修為,料想也無大礙。
女媧則是更不可能了,想以女媧的脾氣,再加上猴子與女媧的關係,女媧卻是不會出手對它不利的。
在原始出手的一瞬間準提便想清楚了其中的關節,是以才直接將原始攔住,可見準提這人卻是算計的厲害。
實際上也確實如他所想,當年不周山倒,天河之水泄漏,眾聖聯手拯救蒼生,那猴子本是女媧煉石補天之物所餘,雖然材料不是女媧所出,但卻是女媧親手所煉,造化之道的產物,便如那人族,於女媧便如同孩子一般,況且這中間還有其它的安排,女媧卻是不會傷及到它的,而且還會助他才是。
在這一瞬間,三位聖人相互之間打了個照麵,原始自是不敵二聖手段,隻好退迴,眼睜睜的看著猴子飄向南瞻部洲,以後卻是不好出手,畢竟聖人身份不同,出手對付一後輩一次不中已是不妥,且如今隻他一人手段,卻是不比另外兩人,無奈隻能收手,靜待事情發展。
那猴子兀自昏睡過去,根本不知道自己剛才已經在鬼門關內走了一遭,及至二日一早,方才蘇醒過來,或許是有那外力相助,此後倒是一翻風順,不到月餘時間便到了岸,乃是南贍部洲地界。
猴子經此數時日,倒是長了些見識,持篙試水,偶得淺水,棄了筏子便跳上岸來。隻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誕蛤、淘鹽。他走近前,弄個把戲,妝個?虎,嚇得那些人丟筐棄網,四散奔跑。將那跑不動的拿住一個,剝了他的衣裳,也學人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在市廛中,學人禮,學人話。朝餐夜宿,一心裏訪問佛仙神聖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身命者,正是那――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隻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迴頭。
這猴子自身天賦異稟,又得大福緣,得那聖人相助,玄天的無意成就了他,於那花果山中吸食靈氣千餘載,得開靈識,但終是猴子心性,跳脫得很,再加上沒見過人間之事,初次下山,高興的很,一時間倒忘了行本來目的,好在天生不凡,初時遊走人間倒是有趣,但終是有靈根智慧之人,卻是知道此間無趣,便收了玩心,一心求仙訪道才是。
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於南贍部洲,串長城,遊小縣,不覺八九年餘。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登岸遍訪多時,忽見一座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山頂上觀看。果是好山――千峰排戟,萬仞開屏。日映嵐光輕鎖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纏老樹,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喬鬆。修竹喬鬆,萬載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時不謝賽蓬瀛。幽鳥啼聲近,源泉響溜清。重重穀壑芝蘭繞,處處?崖苔蘚生。起伏巒頭龍脈好,必有高人隱姓名。
正觀看間,忽聞得林深之處有人言語,急忙趨步穿入林中,側耳而聽,原來是歌唱之聲,歌曰: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穀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鬆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美猴王聽得此言,滿心歡喜道:“神仙原來藏在這裏!”即忙跳入裏麵,仔細再看,乃是一個樵子,在那裏舉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頭上戴箬笠,乃是新筍初脫之籜。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綿拈就之紗。腰間係環絛,乃是老蠶口吐之絲。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槎就之爽。手執青鋼斧,擔挽火麻繩。扳鬆劈枯樹,爭似此樵能!
猴子聞聽此人歌聲中語言不凡,心道有門,狂喜之下哪兒還顧得自己模樣會不會嚇人,趕緊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
那樵漢慌忙丟了斧,轉身答禮道:“不當人,不當人!我拙漢衣食不全,怎敢當‘神仙’二字?”
猴子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說出神仙的話來?”
樵夫道:“我說什麽神仙話?”
猴子道:“我才來至林邊,隻聽的你說:‘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黃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
樵夫笑道:“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與我舍下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聽了。”
猴子道:“你家既與神仙相鄰,何不從他修行?學得個不老之方,卻不是好?”
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養育至八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母親居孀。再無兄弟姊妹,隻我一人,沒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發不敢拋離。卻又田園荒蕪,衣食不足,隻得斫兩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間,貨幾文錢,糴幾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飯,供養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猴子道:“據你說起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後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
樵夫笑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裏遠近,即是他家了。”
猴子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還得了好處,決不忘你指引之恩。”
樵夫道:“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才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省?假若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養?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猴子聽說,隻得相辭,卻未見那過後樵夫卻是不似一人,待他走後便消失了。
出深林,找上路徑,過一山坡,約有七八裏遠,果然望見一座洞府。挺身觀看,真好去處。但見――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個賽天堂!
又見那洞門緊閉,靜悄悄杳無人跡。忽迴頭,見崖頭立一石碑,約有三丈餘高,八尺餘闊,上有一行十個大字,乃是“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美猴王十分歡喜道:“此間人果是樸實,果有此山此洞。”看勾多時,不敢敲門。且去跳上鬆枝梢頭,摘鬆子吃了頑耍。
少頃間,隻聽得呀的一聲,洞門開處,裏麵走出一個仙童,真個豐姿英偉,象貌清奇,比尋常俗子不同。但見他――騖髻雙絲綰,寬袍兩袖風。貌和身自別,心與相俱空。
物外長年客,山中永壽童。一塵全不染,甲子任翻騰。
那童子出得門來,高叫道:“什麽人在此搔擾?”猴子撲的跳下樹來,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個訪道學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擾。”仙童笑道:“你是個訪道的麽?”猴子道:“是。”童子道:“我家師父正才下榻登壇講道,還未說出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麵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子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進來。”
這猴子整衣端肅,隨童子徑入洞天深處觀看: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說不盡那靜室幽居。直至瑤台之下,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與天同壽莊嚴體,曆劫明心大法師。
美猴王一見,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口中隻道:“師父,師父!我弟子誌心朝禮,誌心朝禮!”
這菩提祖師正是先前那樵夫,乃是準提聖人所化之分身,見猴子遊走在山外,便化了他身將猴子引了進來,雖是知道猴子真身,但卻不免心中有些心思,知道猴子性性跳脫,便要敲打敲打才是。
祖師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再拜。”
猴子道:“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
祖師喝令:“趕出去!他本是個撒詐搗虛之徒,那裏修什麽道果!”
猴子慌忙磕頭不住道:“弟子是老實之言,決無虛詐。”祖師道:“你既老實,怎麽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裏,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猴子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遊方,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
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什麽?”
猴子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隻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
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什麽?”
猴子道:“我也無父母。”
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
猴子道:“我雖不是樹上生,卻是石裏長的。我隻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個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猴子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
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鬆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旁,乃是個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旁,乃是個子係。子者兒男也,係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猴子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唿喚。”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十輩之小徒矣。”猴子道:“那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麽?”猴子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
正是: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