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東這個“火藥桶”又一次被點燃。作為中東地區的兩個大國,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矛盾發展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兩國最終決定訴諸武力,一場持續時間長達八年的“現代戰爭”就此開打。 但打了八年後,參戰雙方猛然發現,大家貌似什麽都沒有得到,可以說是打了一個寂寞。那麽,兩伊戰爭為何會爆發?為何說打到最後打了個寂寞呢?本期我們就來說一說兩伊戰爭。
我們先來說一下當時的背景,1963年,在國內外的壓力下,伊朗國王巴列維在國內推行了一場以土地改革為核心,涉及經濟、政治及社會發展諸方麵的世俗化改革,這場改革被稱為“白色革命”。按照巴列維的設想,改革後的伊朗將建設成為實行君主政體、獨具特色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表麵上看,巴列維的改革頗有成果。根據公開數據顯示,1962年伊朗的人均gdp僅為207美元。
到了1978年,迅速增長至2166美元。也就是說,伊朗的人均gdp在白色革命期間翻了十倍。然而,這隻是表麵現象。伊朗的實際情況是,盡管經濟發展了,但貧富差別反而擴大了。對於一小撮富有冒險精神的買賣人來說,改革讓他們發了大財,但占人口半數以上的貧民始終處於赤貧如洗的狀態。
伊朗的貧富差距現象導致大量民眾對政府不滿,但巴列維對此卻沒有自知之明,他篤信改革讓國家富裕了,自己的統治堅如磐石,根本沒有想到正是這場改革破壞了國家整個經濟的平衡。
不僅如此,巴列維還極度看不起教士,他對宗教勢力的蔑視,惹得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十分不滿。為此,霍梅尼在公開場合反對改革。還罵巴列維是美國的走狗。巴列維聞之大怒,但礙於霍梅尼在伊朗的強大影響力,巴列維對其既不敢殺又不敢抓,無奈之下,隻好禮送出境。
1965年,經過一番輾轉,霍梅尼來到伊拉克,並在伊拉克呆了13年。據統計,伊拉克超過%95的民眾信奉伊斯蘭教,其中什葉派穆斯林占54.5%,遜尼派穆斯林占40.5%,什葉派占多數,不過統治階級卻是遜尼派,人口對比和統治關係使得兩派人之間存在巨大矛盾。
1978年,伊拉克的二號人物薩達姆因為害怕霍梅尼可能會煽動什葉派叛亂,便將霍梅尼驅逐出境。薩達姆此舉被霍梅尼理解為伊拉克政府與巴列維王朝的勾結。這為日後兩國的嫌隙埋下了伏筆。
1978年年底,因形勢的變動,流亡海外十幾年的霍梅尼迴到伊朗,受到了狂熱教徒的夾道歡迎。
次年2月,王者歸來的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伊朗革命後不久,伊拉克也爆發了政變。
1979年7月16日,薩達姆通過政變推翻了堂兄巴克爾的統治,宣誓就任總統,成為伊拉克的實際領導人。掌握了絕對權力後,薩達姆的野心開始不斷膨脹。他曾對人說,我不滿足於統治伊拉克,而是想要成為整個波斯灣地區的霸主。巧的是,霍梅尼也有同樣的想法。
為此,霍梅尼將伊斯蘭革命輸出到了伊拉克,鼓動伊拉克什葉派推翻薩達姆。一時間,伊拉克什葉派聚居的地區騷亂不止,這讓薩達姆對霍梅尼非常不滿。引火材料有了,現在就缺一把火,而導致兩伊戰爭爆發的那把火,便是兩國由來已久的領土爭端問題。
我們先來說一下波斯灣的全景圖。波斯灣的形狀好像一個狹長的口袋,位於這個口袋出口處的霍爾木茲海峽,最窄處隻有34公裏。這個戰略要地掌握在伊朗的手上,再把地圖放大,可以明顯的看到伊拉克的出海口非常狹窄,隻有48公裏寬。
另外,作為伊拉克重要航運通道的阿拉伯河,在出海口位置還恰好是伊拉克與伊朗的界河。霍爾木茲海峽被伊朗控製,同時唯一的出海口又不能完全掌控,這讓薩達姆非常不爽,他覺得自己的脖子上好像被套著一條繩索,而繩子的另一頭握在伊朗的手中。隻要霍梅尼輕輕一拉,伊拉克的石油別說運出波斯灣了,怕是連阿拉伯河都出不去。
為此,薩達姆希望伊朗做出“小小”的讓步,把阿拉伯河讓給自己,因為他認為伊朗有很多出海口,沒必要跟自己搶阿拉伯河。但很顯然,伊朗政府不可能同意這個“小小”的要求,薩達姆的願望可是做波斯灣的霸主,但現在連個出海口都爭不來。在這種背景下,薩達姆決定出兵,逼迫伊朗人坐在談判桌上割地。
1980年9月22日,隨著薩達姆的一聲令下,伊拉克向伊朗發動突然襲擊,兩伊戰爭爆發。薩達姆之所以敢於主動挑起戰爭,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伊拉克的外交環境強於伊朗。伊朗革命後,敵視支持巴列維的美國與美國徹底斷交。於是美國便轉而支持伊拉克,向伊拉克提供數百億美元的援助。美國挑明立場,歐洲國家自然也要跟進。法國等國大規模向伊拉克出售武器,並派出顧問幫助伊拉克訓練軍隊。常理而言,西方支持伊拉克,蘇聯就應該支持伊朗,但因為霍梅尼曾說過“不要西方,不要東方,隻要伊斯蘭”明確反美、反蘇。因而蘇聯這次也偏向伊拉克,不僅提供了武器,還向伊拉克援建了價值約20億美元的民用設施。
另外,由於霍梅尼不僅僅是將伊斯蘭革命輸出到了伊拉克,他還試圖將革命輸出到整個伊斯蘭世界,因此,阿拉伯世界為了阻止伊朗向西的擴張,也紛紛支持伊拉克,比如沙特和科威特當時就出資上百億美元,讚助伊拉克買裝備。而相比之下,伊朗就很可憐了,隻有利比亞、敘利亞公開支持伊朗。利比亞支持伊朗是因為薩達姆想做阿拉伯世界的領袖,這讓卡大佐非常不爽。敘利亞支持伊朗則是秉著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的原則,並非真心支持霍梅尼。可以這麽說,作為侵略者的伊拉克,在兩伊戰爭期間,不僅沒有遭受世界各國的譴責與經濟製裁,反而盟友遍地走,而作為被侵略一方的伊朗則是孤軍作戰。除了外交有利,薩達姆敢於挑起戰爭的另一個原因是伊朗當時陷入了內部動蕩。
霍梅尼上台後,為了政權穩固,對政府和軍隊進行大規模清洗。經過清洗後,伊朗軍政是一片混亂,經濟也受影響。情況最糟糕的是伊朗空軍,因為飛行員都在美國受訓,被新政府懷疑不忠誠,許多人遭到停職審查。一時間,伊朗空軍的飛機有富餘,但找不到會開飛機的人了。伊朗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麵,讓薩達姆逮住了入侵的機會。
1980年9月22日淩晨,伊拉克空軍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15座城市和空軍基地發動空襲。第二天,伊拉克10萬大軍及1200輛坦克分北、中、南三線出擊,僅用幾天時間就打垮了伊朗邊防軍,初戰告捷。薩達姆調整部署,命令北路和中路停止進攻,集中兵力於南路,圍攻伊朗南部城市霍拉姆、沙赫爾和阿巴丹,企圖完全控製阿拉伯河。
估計是覺得穩操勝券。薩達姆當時還暗示伊朗人,打歸打,但不要打臉。隱藏含義就是說,如果可以,盡量不要炸對方的油田和港口,因為一旦油田和港口被炸,經濟受損對誰都不好。但霍梅尼沒吃這一套,我都被偷家了,還跟你講什麽武德。
隨即,伊朗政府恢複了部分飛行員的職務。伊朗空軍恢複戰鬥力後,對著伊拉克的幾個大油田就是一番報複性轟炸。見自己的“印鈔機”被炸,薩達姆大怒,也命令伊拉克空軍轟炸伊朗的油田。一時間,兩國的軍隊競相轟炸對方的民用設施,徹底沒有了底線。但是這種互相傷害的打法明顯對伊拉克更不利。因為從人口和國土麵積對比來看,兩伊戰爭就類似於蘇德戰爭。二戰時希特勒要想打贏斯大林,唯有迅速將蘇聯擊垮,否則一旦讓“慈父”挖掘戰爭潛力,以蘇聯誇張的戰略縱深,德國贏不了這場戰爭。
而我們看兩伊戰爭的第一階段戰役,簡直和蘇德戰爭太像了。德軍三路出擊,伊拉克軍也是三路出擊。德軍旗開得勝後,小胡子調兵圍攻南路的基輔,伊拉克軍旗開得勝後,薩達姆也將重點放在了南路。德軍在進攻莫斯科期間被暴雪遲緩的推進速度,伊拉克軍推進時也因為暴雨導致道路泥濘不堪,進攻速度被大大延緩。
這還不算完,當伊朗人擋住了伊拉克軍的攻勢後,霍梅尼還發表了激情演講,號召伊朗人民武裝起來,趕走侵略者。在宗教熱情的感召下,伊朗在短時間內就武裝了50萬人投入到前線。
相比之下,伊朗的武器裝備不如伊拉克,但優勢是人多。在霍梅尼的感召下,數以萬計的伊朗年輕人從學校和農村走上戰場。每當兩軍對戰之前,他們最信任的“毛拉”會給每個人發一把塑料鑰匙,說是隻要在戰鬥中犧牲,就可以憑借著鑰匙進入真主賜予的樂園。
戰鬥期間,這些年輕人手挽著手,高唿著真主的名號,邁著堅定的步伐,迎著伊拉克軍隊的槍炮發動死亡衝擊。他們的作用是摸出伊拉克陣地的薄弱環節,為後續的伊朗正規軍開路,然後正規部隊找準機會,發起第二波攻勢,打開伊拉克陣地的缺口。最後,伊朗的裝甲部隊來迴穿插,將伊拉克軍分割包圍,逐個殲滅。
盡管這樣的人海戰術駭人聽聞,但在戰爭的前兩年卻發揮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伊拉克軍隊自成立以來從來沒有經曆過大規模的血戰。見到伊朗人赤手空拳就敢朝槍口上撞,伊拉克官兵無一不是驚掉下巴,喪失了開槍的勇氣,甚至是主動潰逃。
1981年5月,靠著人海戰術,伊朗逐漸由守轉攻。薩達姆見速戰速決的幻想已經破滅,其性格中兇狠好鬥的一麵顯露了出來。為了迫使伊朗與自己談判,薩達姆宣布所有進出伊朗港口的船隻,無論國籍都將成為伊拉克軍隊的攻擊目標。
薩達姆這樣做,意在拉西方下水,因為如果波斯灣無法進行正常的石油出口,全球經濟都會受到影響。然而,薩達姆明顯是想多了,伊朗本就是孤軍作戰,世界各國壓根就沒有向伊朗施壓的籌碼。看到伊拉克發起油輪戰後,伊朗人也開始無差別的攻擊進出伊拉克、沙特和科威特港口的船隻,這導致伊拉克同樣承受了巨大損失。
1981年9月至1982年4月,伊朗集中幾十萬大軍連續發動三次反擊,驅逐了圍攻阿巴丹和霍拉姆沙赫爾的伊拉克軍。在這三場反擊戰中,伊拉克軍被伊朗人的搏命打法打的頭皮發麻,共計損失數萬兵力、360輛坦克、20餘架飛機以及上百輛裝甲車。
1982年6月,薩達姆認為繼續打下去對兩國都無益,便卑微的向霍梅尼表示,咱不打了可以嗎?但霍梅尼表示,你想打就打,想停就停,想得美,除非你薩達姆下台,否則伊朗絕不接受停戰。霍梅尼的強硬表態令薩達姆顏麵無光。
據傳言,當時有一名伊拉克的部長自作聰明,建議薩達姆暫時先假裝下台,等到和伊朗恢複和平之後再重新執政。薩達姆聽了這個絕妙的主意,當場發怒,斃了這名部長。作為20世紀最後的暴君,薩達姆也不是善類。你霍梅尼不接受停戰是吧?行,那老子就跟你死磕到底。
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2萬軍隊發動了第一次巴士拉戰役,將戰火燒到了伊拉克境內。巴士拉是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一旦占領巴士拉,伊朗就能徹底切斷伊拉克的出海口。為了保住巴士拉,薩達姆唿籲全體伊拉克人守衛國土,並調集了精銳的共和國衛隊堵截伊朗軍隊針對伊朗的人海攻勢。薩達姆還開始在戰場上使用包括芥子毒氣和神經毒氣在內的化學武器。經過一年半的激戰,伊拉克軍終於在1984年將戰線又推迴到了原來的邊界線。
隨著兩伊戰爭的深入,雙方的裝備消耗量都達到了驚人的數字,加之伊朗和伊拉克都沒有完整的軍工體係,坦克、飛機等裝備,隻要被擊傷或者出現故障無法得到修複,隻能直接廢棄,淪為一次性用品。曠日持久的戰爭和裝備的低使用率,使得伊朗和伊拉克都出現了軍火匱乏。
為此,兩國紛紛斥巨資在國際上購買武器。放眼當時的世界,美國和蘇聯是軍火界的兩大巨頭,這些錢看似都要被美蘇收入口袋,但是由於美國的武器又貴又嬌嫩,不太適合兩翼這種大規模的消耗戰。而蘇聯的東西雖然皮實耐操,價格也合理,但是蘇聯人有個臭毛病,就是喜歡在做生意的時候要求小國那“投名狀”,否則就不提供援助。美國的武器不合適,蘇聯又喜歡提附加條件,於是這就使得中國武器裝備的出口迎來了絕佳機會。
對比美國,中製武器適合中東戰場,對比蘇聯,我國是隻賣東西賺錢,從不問拿去幹啥?這麽靠譜的供應商,打著燈籠找,全世界獨此一家,那還猶豫什麽?買買買。
1981年,伊拉克人首先敞開腰包,以15億美元從我國訂購了2900多輛六九式坦克和300輛戰地牽引車。隨後,伊朗人在戰鬥中繳獲了伊拉克軍隊遺棄的六九式坦克,試用了一下,發現性能還真不錯。於是乎,伊朗也找上了門,訂購了2000多輛坦克,大量130毫米加農炮、107毫米火箭炮、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及六三式裝甲車等。緊接著,伊拉克再次上門,又定了80架殲-7,40架殲-6以及海鷹-2反艦導彈。伊朗收到消息後,一口氣又定了30架殲-7和24架殲-6。在兩伊戰爭的八年時間裏,我國累計軍火出口額高達130億美元,這筆外匯收入為日後我國的軍事發展,積累了大量的資金。
然而,盡管兩伊都裝備了比較先進的武器,但在戰術層麵卻都顯得十分業餘,被世界軍界評論為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的典型範例。
戰爭期間,兩伊雙方的指揮官都缺乏現代化戰爭的概念,伊朗指揮官最擅長的是一戰時的人海戰術和塹壕戰,這導致戰爭前期伊朗軍隊的傷亡要遠遠大於伊拉克軍隊。
直到戰爭後期,伊朗軍隊吸取教訓,開始尋求更優化的輕步兵戰術,並且走上了滲透穿插的道路,情況才稍微有所好轉。伊拉克也好不到哪兒去。薩達姆對戰爭的認知也停留在一戰水平,比如圍攻阿巴丹時,薩達姆使用裝甲部隊,實行大規模突襲,但卻不配以空軍和步兵掩護。這使得參與突擊的伊拉克坦克成了對麵反坦克武器的活靶子,不得已,伊拉克裝甲兵隻好將尖端坦克當了大炮使用,而也正是因為這種低效率,給了伊朗人充分的反擊機會。
後來在圍攻霍拉姆沙赫爾時,伊拉克軍又因為缺乏巷戰經驗,在攻城的時候一度被伊朗的民兵打的是抱頭鼠竄。除此之外,雙方的空軍素質也是不敢恭維,很多飛行員不會使用空對空導彈。兩國的飛機在天空遭遇後,完全是一戰時的打法,也就是開著最新式的飛機在空中繞圈子相互追逐,結果你追不上我,我也打不著你。
1986年,兩伊戰爭進入第三階段。戰爭期間,薩達姆為了讓伊朗人屈服,對化學武器的使用是愈加頻繁,可謂是逢戰必用。
提起化學武器,很多人應該知道,後來美國小布什政府就是以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繞開安理會出兵顛覆著薩達姆政權。既然美國人這麽忌諱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什麽當薩達姆用這玩意兒對付伊朗人時卻不吭聲的?這是因為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是美國提供的。兩伊戰爭期間,美國以農業化肥工廠的名義悄悄支援了伊拉克一大批化學武器原材料,並默許伊拉克在前線使用神經毒氣和芥子器。
在美國人看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伊朗不聽話,那就扶持薩達姆,好好敲打敲打霍梅尼,但霍梅尼很有種,在經曆了殘酷的毒氣戰後,仍然沒有跟薩達姆和談的意思。大有一種就算伊朗人全部死光也絕不認輸的氣勢。
到了1988年,薩達姆終於受不了了。因為這場戰爭,薩達姆的原計劃隻是打幾個月,但此時已經進入到了第八個年頭。而持續八年的戰爭不僅拖垮了伊拉克經濟,還導致伊拉克損失了2%的人口。為了停戰,薩達姆向霍梅尼發出威脅,如果再不和談,他就準備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投放到德黑蘭。以薩達姆的性格,如果真要把他逼急了,他還真可能幹出這種事兒。
1988年7月,為了向伊朗人證明自己是認真的,薩達姆在十幾個伊朗小城和村莊使用了毒氣彈,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對於薩達姆的這種暴行,國際社會是罵聲一片,但美國政府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僅如此,美國海軍還在7月3日擊落一架由伊朗開往阿聯酋的客機。導致機上290人全部死亡。
事後,強硬的裏根政府拒絕對此事道歉。當然,這一切都無法動搖霍梅尼繼續戰鬥的決心,反正不管仗打成什麽樣,也用不著他老人家上戰場。不過,霍梅尼不想談判,伊朗政府內部的一些人此時沉不住氣了,他們清醒的認識到,這場戰爭如果繼續下去,伊朗必將亡國滅種。於是,這些人花費了很大的力氣,終於說服了霍梅尼接受停火談判。
1988年7月20日,霍梅尼在廣播中極不情願的宣布伊朗接受停火。一個月後,伊拉克也正式停,兩伊戰爭結束。在這場耗時八年的戰爭中,兩伊的實際邊境線沒有任何變化,戰前是什麽樣,戰後依舊如是,相當於是“打了個寂寞”。然而,這場戰爭的消耗可一點都不寂寞。開戰前,伊拉克擁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到了戰爭結束時,他的外債是700多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傷亡43萬人,直接損失高達3500億美元。伊朗的損失同樣慘烈,欠下450億美元的外債,傷亡105萬人,直接損失三千億美元。
可以說,這是一場交戰雙方沒有贏家的戰爭,兩個國家的國力都被嚴重削弱,從戰前的富裕國淪為了負債國。由於薩達姆在兩伊戰爭中欠了一屁股外債,到了戰後,債主們紛紛上門討債。這其中追債最狠的就屬沙特和科威特。這哥倆在戰爭期間借錢很爽快,完事了就玩命催人還錢,什麽遜尼派一家親,都是放高利貸的貨。對於催債這事兒,薩達姆很不爽,他認為自己耗盡家財,幫助阿拉伯世界頂住了波斯人的進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落井下石,這不是在逼著我搞你們嗎?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在薩達姆的腦海中閃現。
我們先來說一下當時的背景,1963年,在國內外的壓力下,伊朗國王巴列維在國內推行了一場以土地改革為核心,涉及經濟、政治及社會發展諸方麵的世俗化改革,這場改革被稱為“白色革命”。按照巴列維的設想,改革後的伊朗將建設成為實行君主政體、獨具特色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表麵上看,巴列維的改革頗有成果。根據公開數據顯示,1962年伊朗的人均gdp僅為207美元。
到了1978年,迅速增長至2166美元。也就是說,伊朗的人均gdp在白色革命期間翻了十倍。然而,這隻是表麵現象。伊朗的實際情況是,盡管經濟發展了,但貧富差別反而擴大了。對於一小撮富有冒險精神的買賣人來說,改革讓他們發了大財,但占人口半數以上的貧民始終處於赤貧如洗的狀態。
伊朗的貧富差距現象導致大量民眾對政府不滿,但巴列維對此卻沒有自知之明,他篤信改革讓國家富裕了,自己的統治堅如磐石,根本沒有想到正是這場改革破壞了國家整個經濟的平衡。
不僅如此,巴列維還極度看不起教士,他對宗教勢力的蔑視,惹得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十分不滿。為此,霍梅尼在公開場合反對改革。還罵巴列維是美國的走狗。巴列維聞之大怒,但礙於霍梅尼在伊朗的強大影響力,巴列維對其既不敢殺又不敢抓,無奈之下,隻好禮送出境。
1965年,經過一番輾轉,霍梅尼來到伊拉克,並在伊拉克呆了13年。據統計,伊拉克超過%95的民眾信奉伊斯蘭教,其中什葉派穆斯林占54.5%,遜尼派穆斯林占40.5%,什葉派占多數,不過統治階級卻是遜尼派,人口對比和統治關係使得兩派人之間存在巨大矛盾。
1978年,伊拉克的二號人物薩達姆因為害怕霍梅尼可能會煽動什葉派叛亂,便將霍梅尼驅逐出境。薩達姆此舉被霍梅尼理解為伊拉克政府與巴列維王朝的勾結。這為日後兩國的嫌隙埋下了伏筆。
1978年年底,因形勢的變動,流亡海外十幾年的霍梅尼迴到伊朗,受到了狂熱教徒的夾道歡迎。
次年2月,王者歸來的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伊朗革命後不久,伊拉克也爆發了政變。
1979年7月16日,薩達姆通過政變推翻了堂兄巴克爾的統治,宣誓就任總統,成為伊拉克的實際領導人。掌握了絕對權力後,薩達姆的野心開始不斷膨脹。他曾對人說,我不滿足於統治伊拉克,而是想要成為整個波斯灣地區的霸主。巧的是,霍梅尼也有同樣的想法。
為此,霍梅尼將伊斯蘭革命輸出到了伊拉克,鼓動伊拉克什葉派推翻薩達姆。一時間,伊拉克什葉派聚居的地區騷亂不止,這讓薩達姆對霍梅尼非常不滿。引火材料有了,現在就缺一把火,而導致兩伊戰爭爆發的那把火,便是兩國由來已久的領土爭端問題。
我們先來說一下波斯灣的全景圖。波斯灣的形狀好像一個狹長的口袋,位於這個口袋出口處的霍爾木茲海峽,最窄處隻有34公裏。這個戰略要地掌握在伊朗的手上,再把地圖放大,可以明顯的看到伊拉克的出海口非常狹窄,隻有48公裏寬。
另外,作為伊拉克重要航運通道的阿拉伯河,在出海口位置還恰好是伊拉克與伊朗的界河。霍爾木茲海峽被伊朗控製,同時唯一的出海口又不能完全掌控,這讓薩達姆非常不爽,他覺得自己的脖子上好像被套著一條繩索,而繩子的另一頭握在伊朗的手中。隻要霍梅尼輕輕一拉,伊拉克的石油別說運出波斯灣了,怕是連阿拉伯河都出不去。
為此,薩達姆希望伊朗做出“小小”的讓步,把阿拉伯河讓給自己,因為他認為伊朗有很多出海口,沒必要跟自己搶阿拉伯河。但很顯然,伊朗政府不可能同意這個“小小”的要求,薩達姆的願望可是做波斯灣的霸主,但現在連個出海口都爭不來。在這種背景下,薩達姆決定出兵,逼迫伊朗人坐在談判桌上割地。
1980年9月22日,隨著薩達姆的一聲令下,伊拉克向伊朗發動突然襲擊,兩伊戰爭爆發。薩達姆之所以敢於主動挑起戰爭,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伊拉克的外交環境強於伊朗。伊朗革命後,敵視支持巴列維的美國與美國徹底斷交。於是美國便轉而支持伊拉克,向伊拉克提供數百億美元的援助。美國挑明立場,歐洲國家自然也要跟進。法國等國大規模向伊拉克出售武器,並派出顧問幫助伊拉克訓練軍隊。常理而言,西方支持伊拉克,蘇聯就應該支持伊朗,但因為霍梅尼曾說過“不要西方,不要東方,隻要伊斯蘭”明確反美、反蘇。因而蘇聯這次也偏向伊拉克,不僅提供了武器,還向伊拉克援建了價值約20億美元的民用設施。
另外,由於霍梅尼不僅僅是將伊斯蘭革命輸出到了伊拉克,他還試圖將革命輸出到整個伊斯蘭世界,因此,阿拉伯世界為了阻止伊朗向西的擴張,也紛紛支持伊拉克,比如沙特和科威特當時就出資上百億美元,讚助伊拉克買裝備。而相比之下,伊朗就很可憐了,隻有利比亞、敘利亞公開支持伊朗。利比亞支持伊朗是因為薩達姆想做阿拉伯世界的領袖,這讓卡大佐非常不爽。敘利亞支持伊朗則是秉著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的原則,並非真心支持霍梅尼。可以這麽說,作為侵略者的伊拉克,在兩伊戰爭期間,不僅沒有遭受世界各國的譴責與經濟製裁,反而盟友遍地走,而作為被侵略一方的伊朗則是孤軍作戰。除了外交有利,薩達姆敢於挑起戰爭的另一個原因是伊朗當時陷入了內部動蕩。
霍梅尼上台後,為了政權穩固,對政府和軍隊進行大規模清洗。經過清洗後,伊朗軍政是一片混亂,經濟也受影響。情況最糟糕的是伊朗空軍,因為飛行員都在美國受訓,被新政府懷疑不忠誠,許多人遭到停職審查。一時間,伊朗空軍的飛機有富餘,但找不到會開飛機的人了。伊朗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麵,讓薩達姆逮住了入侵的機會。
1980年9月22日淩晨,伊拉克空軍對伊朗首都德黑蘭等15座城市和空軍基地發動空襲。第二天,伊拉克10萬大軍及1200輛坦克分北、中、南三線出擊,僅用幾天時間就打垮了伊朗邊防軍,初戰告捷。薩達姆調整部署,命令北路和中路停止進攻,集中兵力於南路,圍攻伊朗南部城市霍拉姆、沙赫爾和阿巴丹,企圖完全控製阿拉伯河。
估計是覺得穩操勝券。薩達姆當時還暗示伊朗人,打歸打,但不要打臉。隱藏含義就是說,如果可以,盡量不要炸對方的油田和港口,因為一旦油田和港口被炸,經濟受損對誰都不好。但霍梅尼沒吃這一套,我都被偷家了,還跟你講什麽武德。
隨即,伊朗政府恢複了部分飛行員的職務。伊朗空軍恢複戰鬥力後,對著伊拉克的幾個大油田就是一番報複性轟炸。見自己的“印鈔機”被炸,薩達姆大怒,也命令伊拉克空軍轟炸伊朗的油田。一時間,兩國的軍隊競相轟炸對方的民用設施,徹底沒有了底線。但是這種互相傷害的打法明顯對伊拉克更不利。因為從人口和國土麵積對比來看,兩伊戰爭就類似於蘇德戰爭。二戰時希特勒要想打贏斯大林,唯有迅速將蘇聯擊垮,否則一旦讓“慈父”挖掘戰爭潛力,以蘇聯誇張的戰略縱深,德國贏不了這場戰爭。
而我們看兩伊戰爭的第一階段戰役,簡直和蘇德戰爭太像了。德軍三路出擊,伊拉克軍也是三路出擊。德軍旗開得勝後,小胡子調兵圍攻南路的基輔,伊拉克軍旗開得勝後,薩達姆也將重點放在了南路。德軍在進攻莫斯科期間被暴雪遲緩的推進速度,伊拉克軍推進時也因為暴雨導致道路泥濘不堪,進攻速度被大大延緩。
這還不算完,當伊朗人擋住了伊拉克軍的攻勢後,霍梅尼還發表了激情演講,號召伊朗人民武裝起來,趕走侵略者。在宗教熱情的感召下,伊朗在短時間內就武裝了50萬人投入到前線。
相比之下,伊朗的武器裝備不如伊拉克,但優勢是人多。在霍梅尼的感召下,數以萬計的伊朗年輕人從學校和農村走上戰場。每當兩軍對戰之前,他們最信任的“毛拉”會給每個人發一把塑料鑰匙,說是隻要在戰鬥中犧牲,就可以憑借著鑰匙進入真主賜予的樂園。
戰鬥期間,這些年輕人手挽著手,高唿著真主的名號,邁著堅定的步伐,迎著伊拉克軍隊的槍炮發動死亡衝擊。他們的作用是摸出伊拉克陣地的薄弱環節,為後續的伊朗正規軍開路,然後正規部隊找準機會,發起第二波攻勢,打開伊拉克陣地的缺口。最後,伊朗的裝甲部隊來迴穿插,將伊拉克軍分割包圍,逐個殲滅。
盡管這樣的人海戰術駭人聽聞,但在戰爭的前兩年卻發揮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伊拉克軍隊自成立以來從來沒有經曆過大規模的血戰。見到伊朗人赤手空拳就敢朝槍口上撞,伊拉克官兵無一不是驚掉下巴,喪失了開槍的勇氣,甚至是主動潰逃。
1981年5月,靠著人海戰術,伊朗逐漸由守轉攻。薩達姆見速戰速決的幻想已經破滅,其性格中兇狠好鬥的一麵顯露了出來。為了迫使伊朗與自己談判,薩達姆宣布所有進出伊朗港口的船隻,無論國籍都將成為伊拉克軍隊的攻擊目標。
薩達姆這樣做,意在拉西方下水,因為如果波斯灣無法進行正常的石油出口,全球經濟都會受到影響。然而,薩達姆明顯是想多了,伊朗本就是孤軍作戰,世界各國壓根就沒有向伊朗施壓的籌碼。看到伊拉克發起油輪戰後,伊朗人也開始無差別的攻擊進出伊拉克、沙特和科威特港口的船隻,這導致伊拉克同樣承受了巨大損失。
1981年9月至1982年4月,伊朗集中幾十萬大軍連續發動三次反擊,驅逐了圍攻阿巴丹和霍拉姆沙赫爾的伊拉克軍。在這三場反擊戰中,伊拉克軍被伊朗人的搏命打法打的頭皮發麻,共計損失數萬兵力、360輛坦克、20餘架飛機以及上百輛裝甲車。
1982年6月,薩達姆認為繼續打下去對兩國都無益,便卑微的向霍梅尼表示,咱不打了可以嗎?但霍梅尼表示,你想打就打,想停就停,想得美,除非你薩達姆下台,否則伊朗絕不接受停戰。霍梅尼的強硬表態令薩達姆顏麵無光。
據傳言,當時有一名伊拉克的部長自作聰明,建議薩達姆暫時先假裝下台,等到和伊朗恢複和平之後再重新執政。薩達姆聽了這個絕妙的主意,當場發怒,斃了這名部長。作為20世紀最後的暴君,薩達姆也不是善類。你霍梅尼不接受停戰是吧?行,那老子就跟你死磕到底。
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2萬軍隊發動了第一次巴士拉戰役,將戰火燒到了伊拉克境內。巴士拉是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一旦占領巴士拉,伊朗就能徹底切斷伊拉克的出海口。為了保住巴士拉,薩達姆唿籲全體伊拉克人守衛國土,並調集了精銳的共和國衛隊堵截伊朗軍隊針對伊朗的人海攻勢。薩達姆還開始在戰場上使用包括芥子毒氣和神經毒氣在內的化學武器。經過一年半的激戰,伊拉克軍終於在1984年將戰線又推迴到了原來的邊界線。
隨著兩伊戰爭的深入,雙方的裝備消耗量都達到了驚人的數字,加之伊朗和伊拉克都沒有完整的軍工體係,坦克、飛機等裝備,隻要被擊傷或者出現故障無法得到修複,隻能直接廢棄,淪為一次性用品。曠日持久的戰爭和裝備的低使用率,使得伊朗和伊拉克都出現了軍火匱乏。
為此,兩國紛紛斥巨資在國際上購買武器。放眼當時的世界,美國和蘇聯是軍火界的兩大巨頭,這些錢看似都要被美蘇收入口袋,但是由於美國的武器又貴又嬌嫩,不太適合兩翼這種大規模的消耗戰。而蘇聯的東西雖然皮實耐操,價格也合理,但是蘇聯人有個臭毛病,就是喜歡在做生意的時候要求小國那“投名狀”,否則就不提供援助。美國的武器不合適,蘇聯又喜歡提附加條件,於是這就使得中國武器裝備的出口迎來了絕佳機會。
對比美國,中製武器適合中東戰場,對比蘇聯,我國是隻賣東西賺錢,從不問拿去幹啥?這麽靠譜的供應商,打著燈籠找,全世界獨此一家,那還猶豫什麽?買買買。
1981年,伊拉克人首先敞開腰包,以15億美元從我國訂購了2900多輛六九式坦克和300輛戰地牽引車。隨後,伊朗人在戰鬥中繳獲了伊拉克軍隊遺棄的六九式坦克,試用了一下,發現性能還真不錯。於是乎,伊朗也找上了門,訂購了2000多輛坦克,大量130毫米加農炮、107毫米火箭炮、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及六三式裝甲車等。緊接著,伊拉克再次上門,又定了80架殲-7,40架殲-6以及海鷹-2反艦導彈。伊朗收到消息後,一口氣又定了30架殲-7和24架殲-6。在兩伊戰爭的八年時間裏,我國累計軍火出口額高達130億美元,這筆外匯收入為日後我國的軍事發展,積累了大量的資金。
然而,盡管兩伊都裝備了比較先進的武器,但在戰術層麵卻都顯得十分業餘,被世界軍界評論為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的典型範例。
戰爭期間,兩伊雙方的指揮官都缺乏現代化戰爭的概念,伊朗指揮官最擅長的是一戰時的人海戰術和塹壕戰,這導致戰爭前期伊朗軍隊的傷亡要遠遠大於伊拉克軍隊。
直到戰爭後期,伊朗軍隊吸取教訓,開始尋求更優化的輕步兵戰術,並且走上了滲透穿插的道路,情況才稍微有所好轉。伊拉克也好不到哪兒去。薩達姆對戰爭的認知也停留在一戰水平,比如圍攻阿巴丹時,薩達姆使用裝甲部隊,實行大規模突襲,但卻不配以空軍和步兵掩護。這使得參與突擊的伊拉克坦克成了對麵反坦克武器的活靶子,不得已,伊拉克裝甲兵隻好將尖端坦克當了大炮使用,而也正是因為這種低效率,給了伊朗人充分的反擊機會。
後來在圍攻霍拉姆沙赫爾時,伊拉克軍又因為缺乏巷戰經驗,在攻城的時候一度被伊朗的民兵打的是抱頭鼠竄。除此之外,雙方的空軍素質也是不敢恭維,很多飛行員不會使用空對空導彈。兩國的飛機在天空遭遇後,完全是一戰時的打法,也就是開著最新式的飛機在空中繞圈子相互追逐,結果你追不上我,我也打不著你。
1986年,兩伊戰爭進入第三階段。戰爭期間,薩達姆為了讓伊朗人屈服,對化學武器的使用是愈加頻繁,可謂是逢戰必用。
提起化學武器,很多人應該知道,後來美國小布什政府就是以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繞開安理會出兵顛覆著薩達姆政權。既然美國人這麽忌諱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什麽當薩達姆用這玩意兒對付伊朗人時卻不吭聲的?這是因為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就是美國提供的。兩伊戰爭期間,美國以農業化肥工廠的名義悄悄支援了伊拉克一大批化學武器原材料,並默許伊拉克在前線使用神經毒氣和芥子器。
在美國人看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伊朗不聽話,那就扶持薩達姆,好好敲打敲打霍梅尼,但霍梅尼很有種,在經曆了殘酷的毒氣戰後,仍然沒有跟薩達姆和談的意思。大有一種就算伊朗人全部死光也絕不認輸的氣勢。
到了1988年,薩達姆終於受不了了。因為這場戰爭,薩達姆的原計劃隻是打幾個月,但此時已經進入到了第八個年頭。而持續八年的戰爭不僅拖垮了伊拉克經濟,還導致伊拉克損失了2%的人口。為了停戰,薩達姆向霍梅尼發出威脅,如果再不和談,他就準備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投放到德黑蘭。以薩達姆的性格,如果真要把他逼急了,他還真可能幹出這種事兒。
1988年7月,為了向伊朗人證明自己是認真的,薩達姆在十幾個伊朗小城和村莊使用了毒氣彈,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對於薩達姆的這種暴行,國際社會是罵聲一片,但美國政府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僅如此,美國海軍還在7月3日擊落一架由伊朗開往阿聯酋的客機。導致機上290人全部死亡。
事後,強硬的裏根政府拒絕對此事道歉。當然,這一切都無法動搖霍梅尼繼續戰鬥的決心,反正不管仗打成什麽樣,也用不著他老人家上戰場。不過,霍梅尼不想談判,伊朗政府內部的一些人此時沉不住氣了,他們清醒的認識到,這場戰爭如果繼續下去,伊朗必將亡國滅種。於是,這些人花費了很大的力氣,終於說服了霍梅尼接受停火談判。
1988年7月20日,霍梅尼在廣播中極不情願的宣布伊朗接受停火。一個月後,伊拉克也正式停,兩伊戰爭結束。在這場耗時八年的戰爭中,兩伊的實際邊境線沒有任何變化,戰前是什麽樣,戰後依舊如是,相當於是“打了個寂寞”。然而,這場戰爭的消耗可一點都不寂寞。開戰前,伊拉克擁有37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到了戰爭結束時,他的外債是700多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傷亡43萬人,直接損失高達3500億美元。伊朗的損失同樣慘烈,欠下450億美元的外債,傷亡105萬人,直接損失三千億美元。
可以說,這是一場交戰雙方沒有贏家的戰爭,兩個國家的國力都被嚴重削弱,從戰前的富裕國淪為了負債國。由於薩達姆在兩伊戰爭中欠了一屁股外債,到了戰後,債主們紛紛上門討債。這其中追債最狠的就屬沙特和科威特。這哥倆在戰爭期間借錢很爽快,完事了就玩命催人還錢,什麽遜尼派一家親,都是放高利貸的貨。對於催債這事兒,薩達姆很不爽,他認為自己耗盡家財,幫助阿拉伯世界頂住了波斯人的進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落井下石,這不是在逼著我搞你們嗎?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在薩達姆的腦海中閃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