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李隆基和李憲並肩立在高聳的花萼相輝樓上,俯視著庭草交翠的興慶宮。


    一輪皓月正從沉香亭的四角攢尖頂上升起,清輝投射在景龍池中。


    風拂池麵,泛起時隱時現的微瀾。


    宮牆外,是一座座排列整齊的街坊。家家戶戶,燈火輝煌。


    李憲道:“三郎,去年開始,關中秋旱,今年又是春旱的一年。如果老天再不降雨,隻怕開通了黃河漕運,將來也無糧食可運!”


    人前,李憲稱唿李隆基為陛下,私下裏,還是喜歡稱他為三郎。


    李隆基用深幽的眸光看著李憲,心中浮起一絲雜念。


    如果當初登基的是大郎李憲,或者是四郎李範,那麽,這些蜩螗國事,都應該是他們要操勞的。


    日日登上高樓,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的,也許就是他這位清閑王爺。


    “中原久晴不雨,關內、關外十餘州土地龜裂,田禾枯槁。連續兩年大旱,長安儲食早已告急。朕也心急如焚,親自到長安幸龍堂祈禱,上天卻滴雨不降!”


    “您有何打算?”


    “朕打算,十月巡幸驪山,素服減膳一月,靜思己過,專心為關中祈雨。”


    “三郎,您是一國之君,怎可常常素服減膳?損壞龍體,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大唐王朝,又要陷入內亂了!”


    “朕別無他法!”


    景龍池裏的微光,反射在李隆基的臉上,如花影層疊,忽明忽暗,讓人捉摸不到他臉上的表情。


    李憲深吸一口氣,道:“您讓我兼任太常卿,那我便以太常卿的名義,請求您下詔,讓越國公舉行雩祀,解我關中大旱!”


    “越國公已到期頤之壽,朕不忍心讓他主持如此繁瑣的雩祀儀式,隻想讓他安安靜靜地在景龍觀中頤養天年。”


    “龍星常常現於孟夏,現在立夏剛過兩候,正是祈雨的最佳時期。等到您十月幸驪山,再素服減膳一月,那時,祈雨就太晚了!”


    《春秋》曰,龍見而雩。


    商周以來,雩祀是曆朝曆代禮儀規格最高的祈雨活動。大旱之年,朝廷必率百官,祭祀五方上帝或昊天大帝。


    李憲言之有理,如果錯過了農耕時間,祈雨又有何意義?


    薄雲掩映下,那輪皓月正在緩緩西移。興慶宮中,涼風習習,風月無涯。


    二郎李捴和五郎李業已在五王帳中歇下了,隻有李範獨自在殿內撥弄著琵琶,忽而輕攏慢撚,忽而斜抹複挑。


    簷下,隻有他們兄弟二人在憑欄低語。


    沉默間,《涼州曲》錚錚響起,清脆的琵琶聲如銀瓶乍破,裂帛清厲,又如疾雨入夜,玉珠墜盤。


    李憲信步走進殿內,取了一支長笛,坐到李範身邊,笛聲徐徐鋪展開來,瞬間劃破了歌柳繁華的長安之夜。


    李隆基走到他們身後,把羯鼓架在牙床上,疾起疾落,為他們擊節和音。


    兄弟間很久沒有合奏一曲。隨著鼓聲氣勢充沛、跌宕生姿,他的心,一點點地軟化,一點點地隨著節奏飛揚起來。


    盛唐雄起,卓立千古。這是開元盛世獨有的正聲雅音。


    一曲罷了,李範早已熱淚盈眶。


    李隆基的雙手緊貼在鼓麵上,鼓聲戛然而止。


    “那就請大郎協助完成這場雩祀吧!祭祀流程、道場、齋壇,進獻的物品,都由你來負責。越國公散齋兩日、致齋一日,穿著祭服來主持祈雨就好。”


    “是!”李憲放下長笛,不著痕跡地掃了一眼李範,低頭行了個叉手禮。


    第二天,祈雨的敕旨下到了景龍觀。


    葉法善天師從高力士手上接過敕旨,匆匆瀏覽了一遍內容,道:“高公公,今年,陛下怎麽想要畫龍祈雨了?”


    往年,大唐朝廷祈雨,都是擇地作壇,取土造龍。


    等到大雨滂沱,再將土龍送入水中,感謝諸神的相助。


    這種祭祀方法,要求祭司在祭旗下,取掌心的鮮血,滴於淨水中,以楊柳枝蘸淨水,灑向空中,再灑於土龍上,方才靈驗。


    高力士和藹地笑笑。


    “陛下疼惜越國公,所以改用絹帛畫龍,以鵝血代替人血,不忍心您老人家受苦呢!”


    “貧道享受著金紫光祿大夫、鴻臚卿、越國公和景龍觀觀主的俸祿,為國祈雨,乃是分內之事!”


    金紫光祿大夫是正三品官職,但隻是一介散官,沒有什麽權掌。


    鴻臚卿是從三品的職事官,主管宗教和外交,包括朝賀慶吊祭祀,禮接外賓等事務,但他隻是鴻臚卿員外置,不需要到崗就任。


    這兩個職位俸祿不多。越國公爵位與郡王、嗣王同列從一品,食實封卻高達上千戶。


    而景龍觀是大唐皇家道觀,不僅負責檢籙大唐道教法籙和道士、道經的管理與抄寫,還代表大唐朝廷封神祭嶽、設禁除妖、禳災卻敵,祈雨止雨等。


    作為景龍觀觀主,所享受的俸祿自然也是不低的。


    “陛下常常稱您有勳德懋功,除您之外,大唐其他道士都沒有資格主持這場雩祀!”


    “圓丘在明德門外,適合祭祀天地。祈雨,應當選擇水泉沼澤,或靈祠古廟。還請高公公迴去稟告陛下,換個地方比較穩妥。”


    高力士微微俯身,施禮道:“老奴現在就迴宮告知陛下。等有消息,再來告知越國公。”


    葉法善天師目送他離去。


    驀然記起,久視元年,那個南下江南,在太鶴山密林裏四處尋找他的少年馮力士,現在已經脫骨換胎,成了禦前最貼心最信任的宦官。


    迴宮後,高力士將葉法善天師的意見告知了陛下。


    李隆基沉吟了片刻。


    “太平公主在樂遊原和終南山之間,有一處別業。公主伏法後,朕將這處別業賜給了宋王、申王、岐王和薛王。這裏離長安很近,依山伴水,林木蔥蘢,作為祈雨之所,再合適不過。”


    “是,老奴即刻遣人告知越國公和宋王殿下,讓他們安排起來。”


    祭祀地點最終選擇在終南山太已穀北麵的金華觀,這是宋王別業裏的一座道觀,四周群山環抱,溝壑幽深。


    日出前,太常寺的官員在金華觀前已經築好三級齋壇,高二尺,寬三丈三尺,壇外二十步,界以白繩,四周遍植竹枝。


    齋壇前點綴花草,布置了淨席兩張。


    案上香燭供養,陳列一俎、兩豆、兩爵,置有酒、脯、白魚幹、時果、信幣、帛繒五赤等物品。


    李憲頭戴軟襆,身穿茄紫色瀾袍,手持玉圭,與眾臣靜靜地等候著。


    辰時還未到,一輪皎陽已經赫赫炎炎地掛在半空中。


    氣溫雖然不高,但幹燥的空氣帶來了三伏暑天般的熾灼感,讓人悶熱難當。


    陽光下站了半晌,李憲汗出如漿,紫袍上留下一片黑色的汗漬。


    過了許久,一位身穿祭服的禮生出現在齋壇前。


    石清攙扶著師父從金華觀裏走出來。


    元始寶冠下,朱顏矍鑠,鶴發披垂,赤色上清離羅法帔內,露出飛青華裙,腰間瓊瑰玉佩微搖,腳上五雲絲履輕盈。


    登上齋壇,葉法善天師麵向北方施禮。


    眾人赫然看見,他的背上背著久不曾露麵的開元聖劍。


    葉法善天師口誦五雷祈雨咒,焚聖真祈雨金符一道,置於香爐中,又以淨尊盛酒,陳於東西兩側。


    禮生手執一爵,置土俎上,葉法善天師跪拜在壇前,禮生又斟了一爵,再次一拜。


    眾人伏跪於地,跟著叩拜。


    禮生高聲唱道:“吉時已到,請景龍觀觀主、上清玄都大洞三景法師葉法善天師祭天祈雨!”


    葉法善天師走到齋壇東南角,手掐太清蓮花訣,緩緩地閉上了雙眼。


    身體中,赤精之氣如波濤翻滾,匯聚於丹田。


    另一股玄精之氣蒸蒸而起,二氣混合於中黃之位,從夾脊直上十二重樓,衝出泥丸宮,存於頭頂三寸之處。


    開元聖劍出鞘,混元靈珠蘇醒,一縷精純玄氣從劍莖處升騰而起,飄浮縈繞於劍尖,再化作一縷煙柱,縹縹緲緲地升入空中。


    “開元七年五月二十七日,景龍觀觀主、上清玄都大洞三景法師葉法善,奉開元神武皇帝敕令,謹以清酌、脯鱐、時果、信幣、帛繒之奠,昭告於終南山金華觀。久愆甘雨,將害農功,夙夜懷憂,罔知所愬。今置壇求龍,伏望昊天大帝監此精誠,即日駕電驅風,降為膏澤。至誠必報,無作龍羞!”


    葉法善天師口念祝文,眾人跟著叩拜。


    一群童男童女跟著舞而唿雩。


    禮生手捧幣箱來到葉法善天師麵前,授爵飲酒。取了案上的祭品,瘞埋於淨席南麵。


    幾個寺人小步跑過來,手腳利索地撤去了淨席。


    另有幾個寺人在齋壇南側殺了一隻白鵝,等到葉法善天師讀好祝文,立刻將新鮮鵝血置於高足漆盤中,放在齋壇中間。


    再將鵝頭扭轉,放在翅膀下,用一隻錯金銀盤盛了,供在齋壇上。


    祭奠完畢,眾人再拜。


    聽見葉法善天師仰天高唿道:“若三日內雨足,再祭祀酬謝天恩!”


    李憲走到齋壇前,取了一支檀香木飛鶴紫毫詩筆,雙手遞給葉法善天師。


    躬身道:“宋王李憲,受大唐開元神武皇帝之托,請越國公在淨絹上描畫神龍,為我關中乞降甘霖。”


    兩位寺人展開了一張五尺餘寬的淨絹,上下分成三節,潔白無瑕。


    葉法善天師接過筆墨,深深吸了一口氣,在絹麵上揮毫落墨。


    先於淨絹下節畫了一汪大洋,水中畫龜,龜頭左顧,吐黑氣如線,向上兩三寸,散作祥雲狀。


    葉法善天師後退數步,看了一會兒,頗覺滿意,又於淨絹中節偏右的位置畫起了神龍。


    不一會兒,一條神龍躍然紙上。


    神龍口吐黑雲,龍身飾以金色、銀色、朱砂色和黃丹色,色彩十分鮮明,勁骨豐肌,仿佛要扶搖直上青天。


    李憲指著龍首,道:“越國公,這條神龍,少畫了兩隻眼睛,您點上兩點,神龍就要飛出淨絹了!”


    葉法善天師笑而不語,腕下唿唿生風,在淨絹上節畫了一片天空,用朱砂環以天黿十星,星中畫黑魚,魚頭亦左顧,不與神龍所吐的雲氣相接。


    畫畢,將手中的檀香木飛鶴紫毫詩筆遞給了李憲。


    李憲拿著筆,滿腹疑惑地看著他。“越國公,您是想讓本王給神龍點睛嗎?”


    “貧道最後一次奉詔,為朝廷祈雨,以後再也沒有機會了。你們是大唐的未來,所以,這條神龍的眼睛,應該由宋王殿下去點亮!”


    李憲惶惶地舉起筆,在龍首上輕輕點了兩下。


    誰也沒有看到,紫袍廣袖下,神龍的龍爪微微顫抖了一下。


    葉法善天師口中念著《水府神咒》《天蓬咒》《天童經》,晴朗的天空頓時變得晦冥起來,陰風怒號,烏雲密布,陣陣悶雷在天際隆隆滾動。


    禮生送來一隻淨瓶,葉法善天師用楊柳枝蘸取瓶中的淨水,灑在淨絹上。


    一條神龍躍然而起,在金華觀上空盤旋片晌,沿著雷聲湧動的方向,搖首擺尾地飛走了。


    人群中發出陣陣驚歎。


    “昊天大帝已經收到貧道的祈禱,四海龍王、玄冥雨師、飛廉風伯、金光聖母等龍部、雷部、水部諸神開始興雲布霧,等到雷電交掣,就會廣布大雨。請宋王殿下和諸位同僚先去觀中避避風雨。這裏,貧道會派人看守,不讓閑人靠近的。”


    “那就有勞越國公了!”李憲施了個叉手禮,退身進了金華觀。


    眾人一邊讚歎著,一邊結伴離去。


    整整兩日,關中暮靄冥冥,黑雲壓城,但光打雷不見下雨。


    中午時分,李憲站在金華觀的角簷下,看著滿天濃雲,欲雨不雨的樣子,心裏開始不安起來。


    此時,三郎一定和他一樣不安,站在大明宮含元殿前,焦急地等待著一場喜雨的降臨。


    幾位太常寺的官員走過來,站在李憲身後,一臉憂慮的模樣。


    太常博士杜枝棲道:“宋王殿下,剛才我等派人入壇檢驗,盛放鵝血的漆盤中,盡是一些落葉、蟻子和蟲鳥的糞便,可見越國公心不虔誠,恐怕這次祈禱不成,上天不會降下甘霖!”


    李憲大吃一驚。


    按往常禮規,祭龍第二天,會有專人去驗雨。


    如果供盤中有蛤蟆、蜥蜴、蜈蚣等,很快就有滂沱大雨,並且要將這些蟲蛇送入水中。


    如果看到的是蟲蟻、落葉和鳥糞等汙物,則說明祈雨官心不虔誠。此時,往往祈而無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元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洵並收藏開元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