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鬆油蠟燭
大漢穿越變寡婦,一心隻想搞事業 作者:海棠鋪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院裏每個人都很期待今天的晚飯。
柳氏和崔氏也圍到灶台邊學習,排骨竟然都能做出這麽好吃的樣子。
陳長生把生抽、蠔油、料酒等一股腦全倒入碗裏,大福看著眼前一碗黑乎乎的料汁兒,疑惑問道,“娘,這些是啥?”
“這是娘做的獨家秘方,隻管加進去。等你手藝成熟了些,娘再告訴你怎麽調。”陳長生敷衍過去。
大福將料汁倒入鍋裏不停翻炒著。
那邊蓮藕燉鴨已經燉好了,柳氏麻利地將湯倒出來,將燉鍋騰出來給排骨讓位,大福又加了一點水沒過排骨,剩下的就是蓋上蓋子慢慢燉煮。
剩下幾個菜就很快手了,不多時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就全部做好了。
日頭剛剛斜下,白天的熱氣散去,陳家人直接將桌子搬到院子裏,吹著小風吃著美食。
六個菜外加一個湯,陳老太太還煮了滿滿一大鍋的糙米飯,今天就是得飯管飽。
“娘,今天喝點唄?”陳有金搓著手問。
難得喜慶的日子,又有這麽好的菜,不喝點小酒著實可惜。
陳老太太笑眯眯地說著,“喝,大人們都滿上一杯。”
陳大福今日是主廚,看著自己的成果,他很是滿意,笑著問道,“奶,我也來一杯吧。”
“行,你也是個大人了,今日你數頭功,滿上!”
剩下幾個孩子眼巴巴地望著,也不知道酒是啥滋味。
陳老太太看著滿桌的美食,又看到齊聚一堂的小輩兒,眼眶忍不住一紅,有點哽咽地說著,“這麽多年了,咱們陳家總算是又在一起吃飯了,而且還是這麽頂好的飯。可惜你們爺不在,不然他高低得整兩杯。”
陳長生對那個死去的公公沒啥印象,好像原主嫁到陳家之前,就隻剩陳老太太一人了。
不過聽陳老太太這話,估計那公公也算一個不錯的人。
“我老太婆老了老了,沒想到還能過上好日子,吃上這麽頂好的飯。唉,人老了,容易觸景生情,話不知不覺就會多些。你們可別嫌棄我老太婆話多。大家喝吧吃吧。”陳老太太先幹了一杯酒。
陳長生和二房三房也默默喝下一杯。
小孩子心比較大,吃了好吃的就不停地嘰嘰喳喳。
“大伯娘和大福哥做的菜可真好吃。”
“這排骨真香啊!我真恨不得把骨頭也吃掉!”
“大福你這手藝真不錯,是不是都可以去城裏酒樓當大廚了。”陳有金點評著。
“我還是喜歡吃大嫂做的地皮菜,又香又辣又爽口,真是下飯。”柳氏邊吃邊說。
崔氏給陳老太太舀了一碗蓮藕老鴨湯,老太太淺淺喝了一口,香氣直入味蕾,舌尖上都是老鴨的味道。
“這是玉藕麽?”她夾起一小塊蓮藕問道。
她記得玉藕是秋天才有的食物,而且因種植的少、難挖,基本上都是直接拿去賣或者供應給官家的,這會兒子怎麽出現在自家的桌上。
“是前幾日去城裏送貨,城裏老爺賞我的。”陳長生撒了個謊圓過去。
“哦,這玉藕可精貴了,一條玉藕賣的可不便宜呢。”陳老太太又咬了一口。
一頓飯吃得是全家滿意。
吃完飯剛到五點。
大房既然掌勺,收拾碗筷的活兒自然就輪到柳氏和崔氏還有幾個孩子。
陳長生從陳老太太家出來了,帶著東西領著四個孩子飛奔迴家。
幾個人換迴舊衣裳就開始自覺去幹活。
陳長生去了後院檢查辣椒育苗情況。
前些天埋下去的辣椒籽已經破土長出了幾片嫩綠的小芽,接下來要把這些辣椒苗給移栽。
大福和二祿兩兄弟早就已經把後院的地挖出了一條條的壟,每壟二十公分左右寬度,可以種植兩行辣椒苗。壟與壟之間的距離在三十公分的樣子。
移栽辣椒苗不能種得太密,否則會導致田間鬱閉,這樣種出來的辣椒容易落花落果,而且還容易長蟲發生病害。
陳長生把兩兄弟再次叫過來,她自己先輕手輕腳將辣椒苗帶著土一起挖出,再移栽到壟上。等她演示完畢後,就讓兩個兒子照著她的方法跟著把剩下的辣椒苗給移栽了。
趁著孩子們幹活的間隙,陳長生進了屋裏打開手環查看了當前累計熱量,
六千二百大卡整。
還差三千八百大卡才能開啟下個功能。
這幾天自己每天都腿著去城裏再腿迴來,又加上早晚各跳一遍燃燒卡路裏的操,現在每天基本上都能消耗到一千大卡的熱量。
既然如此,陳長生決定淘兩個便宜趁手的鍋,一個炒菜,一個熬製鬆油。
多虧現代科技的便利將鍋的價格給打下來了,兩口鍋一共花費九百多大卡。
“三壽,這是我托你奶前兩天幫我找人打的炒鍋,你拿去洗洗幹淨,咱家現在就有兩口鍋了,做幾個菜也不用倒騰來倒騰去。”
陳三壽毫不質疑娘的話,接過就去洗。
陳長生將昨日燒好的磚塊撿了幾塊平整的,在院裏角落碼成一個小灶的模樣,又從灶膛裏夾了幾根柴火過來引火,一個臨時灶台就搭起來了。
剩下的一口鍋架在臨時灶台上,把陳老太太給的一大包鬆油脂塊全都倒入這口鍋中,底下燒著小火慢慢熬,邊熬邊攪拌。
陳長生心道,這陳老太太真是個實在靠譜的人,這滿滿一大包鬆油脂塊,鍋子都快裝不下了。
鬆油脂塊被熬成小塊直到全部變成了液體,她將裏麵的樹皮等雜質仔細地挑了出來。
因為對做的蠟燭質量也不要求特別高,所以就不需要額外過濾這個環節。
前院三壽和四喜倆孩子被陳長生的舉動給吸引過來。
“娘,你在做什麽?”
“我在做蠟燭,要是做好了,以後咱們天黑也能學習,點著蠟燭繼續學,不耽誤讀書的進度。”
聽到學習,有人苦著臉,有人卻很開心。
陳長生笑看著幾個人的反應,手裏攪拌的動作也沒停下。
待鍋裏隻剩下鬆油液體時,陳長生把鍋子端下灶台放到一邊。
她記得昨日包粽子還剩了一些線,搓起來剛好可以用來做蠟燭的引子。
陳長生將線放置在空的細長竹筒內,再把熬好的鬆油小心地灌入,等鬆油冷卻凝固成型後就能用了。
“大房媳婦兒,去垸場啦!”陳老太太的聲音在院外響起。
柳氏和崔氏也圍到灶台邊學習,排骨竟然都能做出這麽好吃的樣子。
陳長生把生抽、蠔油、料酒等一股腦全倒入碗裏,大福看著眼前一碗黑乎乎的料汁兒,疑惑問道,“娘,這些是啥?”
“這是娘做的獨家秘方,隻管加進去。等你手藝成熟了些,娘再告訴你怎麽調。”陳長生敷衍過去。
大福將料汁倒入鍋裏不停翻炒著。
那邊蓮藕燉鴨已經燉好了,柳氏麻利地將湯倒出來,將燉鍋騰出來給排骨讓位,大福又加了一點水沒過排骨,剩下的就是蓋上蓋子慢慢燉煮。
剩下幾個菜就很快手了,不多時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就全部做好了。
日頭剛剛斜下,白天的熱氣散去,陳家人直接將桌子搬到院子裏,吹著小風吃著美食。
六個菜外加一個湯,陳老太太還煮了滿滿一大鍋的糙米飯,今天就是得飯管飽。
“娘,今天喝點唄?”陳有金搓著手問。
難得喜慶的日子,又有這麽好的菜,不喝點小酒著實可惜。
陳老太太笑眯眯地說著,“喝,大人們都滿上一杯。”
陳大福今日是主廚,看著自己的成果,他很是滿意,笑著問道,“奶,我也來一杯吧。”
“行,你也是個大人了,今日你數頭功,滿上!”
剩下幾個孩子眼巴巴地望著,也不知道酒是啥滋味。
陳老太太看著滿桌的美食,又看到齊聚一堂的小輩兒,眼眶忍不住一紅,有點哽咽地說著,“這麽多年了,咱們陳家總算是又在一起吃飯了,而且還是這麽頂好的飯。可惜你們爺不在,不然他高低得整兩杯。”
陳長生對那個死去的公公沒啥印象,好像原主嫁到陳家之前,就隻剩陳老太太一人了。
不過聽陳老太太這話,估計那公公也算一個不錯的人。
“我老太婆老了老了,沒想到還能過上好日子,吃上這麽頂好的飯。唉,人老了,容易觸景生情,話不知不覺就會多些。你們可別嫌棄我老太婆話多。大家喝吧吃吧。”陳老太太先幹了一杯酒。
陳長生和二房三房也默默喝下一杯。
小孩子心比較大,吃了好吃的就不停地嘰嘰喳喳。
“大伯娘和大福哥做的菜可真好吃。”
“這排骨真香啊!我真恨不得把骨頭也吃掉!”
“大福你這手藝真不錯,是不是都可以去城裏酒樓當大廚了。”陳有金點評著。
“我還是喜歡吃大嫂做的地皮菜,又香又辣又爽口,真是下飯。”柳氏邊吃邊說。
崔氏給陳老太太舀了一碗蓮藕老鴨湯,老太太淺淺喝了一口,香氣直入味蕾,舌尖上都是老鴨的味道。
“這是玉藕麽?”她夾起一小塊蓮藕問道。
她記得玉藕是秋天才有的食物,而且因種植的少、難挖,基本上都是直接拿去賣或者供應給官家的,這會兒子怎麽出現在自家的桌上。
“是前幾日去城裏送貨,城裏老爺賞我的。”陳長生撒了個謊圓過去。
“哦,這玉藕可精貴了,一條玉藕賣的可不便宜呢。”陳老太太又咬了一口。
一頓飯吃得是全家滿意。
吃完飯剛到五點。
大房既然掌勺,收拾碗筷的活兒自然就輪到柳氏和崔氏還有幾個孩子。
陳長生從陳老太太家出來了,帶著東西領著四個孩子飛奔迴家。
幾個人換迴舊衣裳就開始自覺去幹活。
陳長生去了後院檢查辣椒育苗情況。
前些天埋下去的辣椒籽已經破土長出了幾片嫩綠的小芽,接下來要把這些辣椒苗給移栽。
大福和二祿兩兄弟早就已經把後院的地挖出了一條條的壟,每壟二十公分左右寬度,可以種植兩行辣椒苗。壟與壟之間的距離在三十公分的樣子。
移栽辣椒苗不能種得太密,否則會導致田間鬱閉,這樣種出來的辣椒容易落花落果,而且還容易長蟲發生病害。
陳長生把兩兄弟再次叫過來,她自己先輕手輕腳將辣椒苗帶著土一起挖出,再移栽到壟上。等她演示完畢後,就讓兩個兒子照著她的方法跟著把剩下的辣椒苗給移栽了。
趁著孩子們幹活的間隙,陳長生進了屋裏打開手環查看了當前累計熱量,
六千二百大卡整。
還差三千八百大卡才能開啟下個功能。
這幾天自己每天都腿著去城裏再腿迴來,又加上早晚各跳一遍燃燒卡路裏的操,現在每天基本上都能消耗到一千大卡的熱量。
既然如此,陳長生決定淘兩個便宜趁手的鍋,一個炒菜,一個熬製鬆油。
多虧現代科技的便利將鍋的價格給打下來了,兩口鍋一共花費九百多大卡。
“三壽,這是我托你奶前兩天幫我找人打的炒鍋,你拿去洗洗幹淨,咱家現在就有兩口鍋了,做幾個菜也不用倒騰來倒騰去。”
陳三壽毫不質疑娘的話,接過就去洗。
陳長生將昨日燒好的磚塊撿了幾塊平整的,在院裏角落碼成一個小灶的模樣,又從灶膛裏夾了幾根柴火過來引火,一個臨時灶台就搭起來了。
剩下的一口鍋架在臨時灶台上,把陳老太太給的一大包鬆油脂塊全都倒入這口鍋中,底下燒著小火慢慢熬,邊熬邊攪拌。
陳長生心道,這陳老太太真是個實在靠譜的人,這滿滿一大包鬆油脂塊,鍋子都快裝不下了。
鬆油脂塊被熬成小塊直到全部變成了液體,她將裏麵的樹皮等雜質仔細地挑了出來。
因為對做的蠟燭質量也不要求特別高,所以就不需要額外過濾這個環節。
前院三壽和四喜倆孩子被陳長生的舉動給吸引過來。
“娘,你在做什麽?”
“我在做蠟燭,要是做好了,以後咱們天黑也能學習,點著蠟燭繼續學,不耽誤讀書的進度。”
聽到學習,有人苦著臉,有人卻很開心。
陳長生笑看著幾個人的反應,手裏攪拌的動作也沒停下。
待鍋裏隻剩下鬆油液體時,陳長生把鍋子端下灶台放到一邊。
她記得昨日包粽子還剩了一些線,搓起來剛好可以用來做蠟燭的引子。
陳長生將線放置在空的細長竹筒內,再把熬好的鬆油小心地灌入,等鬆油冷卻凝固成型後就能用了。
“大房媳婦兒,去垸場啦!”陳老太太的聲音在院外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