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靜!本官自有公斷!”包拯聞聽公堂外百姓的竊竊私語,猛地拍響驚堂木,那聲響猶如驚雷乍現,刹那間,公堂上變得鴉雀無聲。


    包拯怒目圓睜,兩道濃眉豎起,緊盯著胡豹、楊彪二人,大聲說道:“堂下聽判!胡豹、楊彪,你二人身為朝廷命官,不想著上報國家,下安黎民,反倒勾結西夏,大肆走私販賣官鹽,肆意胡為。故而,本官依《宋刑統》判你二人鍘刀之刑,你二人可心服?”


    楊彪聽罷判決,麵色慘白,雙唇緊閉,緘默不語。胡豹卻冷哼一聲,臉上盡是不屑之色:“包拯,即便本官罪有應得,也應由大理寺判決,你無權對本官用刑。”


    包拯聞聽胡豹之言,怒不可遏,再次猛拍驚堂木,震得案幾上的簽筒都晃了幾晃,朗聲喝道:“本官此次奉旨欽差,懲奸除惡,承蒙陛下禦賜三口鍘刀,刀刀皆有先斬後奏之權,我又有何不敢?你且瞧來!”


    言罷,包拯抬起右手,氣宇軒昂地指向三口鍘刀道:“那狗頭鍘,鍘的是宵小奸佞、行兇作惡之徒;虎頭鍘,鍘的是貪官汙吏、玩法弄權之流,至於這龍頭鍘,龍頭鍘鍘的乃是仗勢行兇的皇親國戚。”


    胡豹臉色驟變,額頭上冷汗直冒,卻仍強裝鎮定,咬著牙說道:“包拯,你莫要仗著陛下的恩寵肆意妄為,今日你若鍘了我,來日定叫你後悔莫及!”


    包拯站起身來,目光如炬,絲毫不為所動,大手一揮,對衙役吩咐道:“來人呐,虎頭鍘伺候!”一聲令下,隻見四名身材魁梧的衙役雄赳赳地將虎頭鍘抬至公堂正中安放妥當。


    胡豹、楊彪二人望著這禦賜鍘刀,心下頃刻間涼了大半截,雙腿忍不住打起了哆嗦。


    “來人呐!摘掉胡豹、楊彪二人的烏紗帽,脫去二人的官袍。”包拯再度拍響驚堂木,聲如洪鍾。另有四名衙役旋即上前,動作麻利地將二人的烏紗帽和官袍除去。“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開鍘。”


    隻見四人昂首挺胸行至鍘刀前,趙虎虎目圓瞪,抖開黃龍套,張龍雙手緊緊執定刀把,兩臂青筋暴起,“唰!”的一聲,鍘刀被緩緩推起。王朝和馬漢上前,如猛虎撲食般將楊彪緊緊抓住,押著他來到鍘刀口,將他的頭狠狠摁在鍘刀上。包拯左手一撩袍袖,右手從簽筒中抽出一根令簽,猛地用力擲下,怒目圓睜,厲聲道:“鍘!”鍘刀緩緩落下,楊彪瞬間身首異處。


    胡豹見楊彪已被鍘,頓時嚇得麵如土色,癱軟在地,屎尿齊流,口中不住地求饒:“包大人,饒命啊!我願將所有罪行如實招來,家中財產盡數充公,隻求大人饒我一條狗命!”


    包拯怒目而視,大聲嗬斥道:“你這惡貫滿盈之徒,此刻知道求饒,為時已晚!犯下如此滔天罪行,天理難容!來人呐,將胡豹搭上鍘口!”


    胡豹絕望地掙紮著,四肢亂蹬,卻被王朝、馬漢二人死死按住。


    “鍘!”包拯再次擲下令簽。


    隨著鍘刀落下,胡豹也落得個身首分離的下場。


    公堂外,百姓們見鍘了胡豹、楊彪後歡唿雀躍,掌聲雷動。


    “包青天為民除害,真是青天大老爺啊!”一位老者激動得老淚縱橫,雙手合十,朝著包拯離去的方向不住地拜謝,臉上滿是崇敬與感激。


    “是啊,這胡豹、楊彪平日裏作威作福,欺壓百姓,如今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真是大快人心!”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揮舞著拳頭,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雙目放光。


    “包大人鐵麵無私,公正執法,是咱們的大救星!”一位抱著孩子的婦女眼中滿是感激和敬意,連連點頭。


    劉揚見狀,嚇得麵無人色,連忙跪地磕頭求饒:“包大人饒命啊,包大人饒命啊!”包拯大手一揮,衙役們將虎頭鍘抬了下去。“劉揚,你身為漕運使衙門主簿,不思勸誡上官,反而與之沆瀣一氣,本應判你鍘刀之刑。但本官念在你即時醒悟,揭露胡豹罪行,故而判你發配充軍,你可心服?”


    劉揚連連叩首,聲音顫抖著說道:“包大人,小人真心悔過,心服口服,甘願受罰!”


    包拯神色嚴肅,目光如炬,說道:“既已心服,此去充軍之地,望你能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劉揚千恩萬謝,被衙役帶了下去。


    公堂外的百姓紛紛點頭稱讚包拯的判決公正嚴明。


    “包大人真是英明,既嚴懲了惡徒,又給了悔過之人一線生機。”一位書生模樣的人感慨道,頻頻點頭,手中折扇輕搖。


    “是啊,這才是真正的青天老爺,不偏不倚,讓人信服!”一位老者捋著胡須說道,臉上滿是欣慰之色。


    包拯退堂後,百姓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紛紛散去,望著百姓離去的背影,包拯微微搖頭,輕歎一聲,而後轉身走入後衙,範桐、公孫策、展昭、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及包勉緊緊跟在其後。


    後衙花廳,眾人分賓主落座,範桐拱手說道:“希仁兄,如今你為廬州除去一害,小弟代百姓們向你致謝。”


    包拯連忙起身還禮,神色謙遜,說道:“範兄言重了,為官一任,自當造福一方,此乃包拯分內之事。”


    “希仁兄,此外所查獲的官鹽,此刻仍封存在小弟的官倉之中,還望希仁兄定奪。”隨後,範桐輕捋胡須,眉頭微皺說道。


    包拯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勉兒,公孫先生,你二人即刻將官鹽數量逐一清點,登記造冊,待本府迴京後悉數上繳國庫,由陛下定奪。”


    包勉和公孫策領命而去。包拯在花廳中來迴踱步,雙眉緊鎖,心中思索著這一係列案件背後可能隱藏的更深層次的陰謀。


    “希仁兄,難得迴來一次,不妨多逗留數日,你我兄弟二人好好聊聊,如何?”看著包拯一臉愁容,範桐出言寬慰道,眼中滿是關切。


    包拯停下腳步,拍了拍範桐的肩膀說道:“範兄,並非愚兄不肯,實乃陛下尚在宮中等待愚兄的消息,愚兄打算明日便啟程迴京。”


    範桐聽聞,臉上露出一抹遺憾之色,輕輕歎息道:“既然如此,希仁兄以國事為重,小弟自當理解。隻是這匆匆一別,不知下次相見又在何時。”


    包拯說道:“範兄莫要感傷,待此事塵埃落定,包拯定當再迴廬州,與兄把酒言歡。”


    這時,公孫策和包勉走了進來,公孫策拱手道:“大人,官鹽數量已清點完畢,登記造冊也已完成。”


    包拯微微點頭:“甚好,咱們這便迴去,明日一早啟程迴京。”


    包拯言罷,攜公孫策等人迴到包府。一踏入花廳,隻見吳妙貞、包海及李如煙已然等候多時。李如煙見包拯等人進來,趕忙起身相迎,“三弟,勉兒,此次多謝你們為我洗刷冤屈,請受李如煙一拜。”言畢,便向包拯及包勉叔侄行了個萬福禮,眼中淚光閃爍。


    “二嫂,不必多禮。且不說咱們是一家人,哪怕是外人,隻要蒙冤受屈,包拯自會主持公道。”包拯輕捋胡須,目光溫和地看著李如煙說道,臉上帶著寬慰的笑容。


    包拯接著又道:“如今真相大白,二嫂往後可安心度日。若再有難處,隻管來找包拯。


    “勉兒,以前二嬸多有不妥之處,還望你莫要放在心上,二嬸從今往後定然會改過自新。”李如煙說罷,又看向包勉,滿臉愧疚之色,眼中滿是悔意。


    包勉連忙起身,恭敬地說道:“二嬸言重了,過去之事不必再提,隻要二嬸日後一心向善,便是極好。”


    李如煙微微點頭,眼中滿是堅定:“勉兒放心,二嬸定不會再行差踏錯。”


    這時,包拯說道:“一家人本該相互扶持,過往種種皆已過去,往後當和睦相處,共守正道。”


    眾人紛紛應是,花廳中的氣氛愈發融洽,人人臉上都洋溢著欣慰與歡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宋:白麵包青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烈焰灬哥布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烈焰灬哥布林並收藏重生大宋:白麵包青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