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絕望的朝鮮國主
重生朱祁鎮,開啟盛世大明 作者:守拙而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鮮,漢城
現在已近年關,但冰天雪地之間的朝鮮,並沒有節日熱鬧的氣氛縈繞,反而顯得冰冷肅殺。
漢城原本高大的城牆布滿刀痕,屍體堆積成山,冰冷肅殺氣息彌漫。
城外層層疊疊全是倭國士兵的身影,十餘萬倭軍已經團團把漢城圍住。
城樓上,沈安和泰寧侯陳瀛迎著寒風而立,靜靜看著下麵的倭軍大營默然不語。
“軍侯,這些倭軍雖然戰鬥力不強,但真是頑強的緊。”
沈安看著下麵忙碌的倭軍士兵,不由開口歎息一聲。
城樓下的倭軍在緊鑼密鼓的準備工程器械和重新修繕營寨。
自從泰寧侯陳瀛前來支援後,便開始不斷襲擊下方的倭軍戰陣,想要借此逼退倭軍,以解漢城之圍。
可是明軍沒想到這群倭軍連續多次被劫營,死傷無數,戰陣居然還沒有破碎,反而愈發頑強。
倭軍士兵也是越來越多,倭軍國內不斷的增兵,現在足足有十餘萬之數。
這群倭軍借著朝鮮當地城市的糧食軍資以戰養戰,把漢城團團圍住,頗有不撞南牆不迴頭的架勢。
泰寧侯陳瀛聽到沈安開口,也是眉頭微皺,心中一沉。
這群倭軍也確實夠一根筋的,死磕漢城,就是不去別的地方。
就算漢城是朝鮮國都所在,位置萬分關鍵,那也用不著如此死心眼不是。
以漢城一城之力對抗倭國全國的兵力,漢城的明軍難免支撐不住。
十餘萬大軍死死把漢城圍住,他們哪裏知道小野三次郎早已誇下海口,把攻占漢城的消息發往了倭國國內。
現在倭國國內早都在開慶功宴,小野三次郎現在騎虎難下,隻能死命拚殺,來一招先上車再補票的操作挽迴。
但這情況對明軍來說可不太妙,泰寧侯帶來的五千軍士足以再堅守半月以上,但問題是漢城的糧食不多了!
漢城原本捉襟見肘的糧食在泰寧侯到來後更加緊缺,如今朝鮮國內百姓已經削減為一日一餐,明軍一日兩餐。
就這樣節省,估計最多三日城中糧食就要告罄,到那時漢城便已經成了一座危城了。
“成國公有傳信嗎?”
泰寧侯陳瀛開口問道。
聽到陳瀛開口,一旁的傳令兵連忙開口道:
“迴軍侯,自從我軍入了漢城便徹底與成國公部斷了聯係,倭軍大軍圍城,探馬根本放不出去。”
傳令兵苦著臉開口迴應。
倭軍足足有十幾萬之眾,雖然作戰鬥力不咋滴,但都是倭國的正規軍,軍事素質不低,攔截個探馬還是很簡單的。
而且陳瀛帶著前鋒一路上的速度太快了,五千輕騎速度如電,快到漢城時更是日夜兼程,最大速度奔襲。
理論上來說他陳瀛的前鋒與成國公的大軍相距不過百裏,和後軍之間的距離一兩日功夫就能到達。
但是陳瀛立功心切,不斷催促前進,把成國公的大部隊遠遠甩在了後麵。
現在已經是到漢城第三日了,還不見成國公大軍的蹤跡,這讓泰寧侯不由有些心焦。
聽到傳令兵開口,泰寧侯無奈,隻能下令再度削減城內朝鮮軍民的口糧。
“告訴朝鮮國王,把城中糧食短缺,王室眾人每日糧食供應削減一半。”
泰寧侯冷冷的開口,想到朝鮮王室他就惡心。
朝鮮王室看到他隻率五千騎軍前來,便也隻是象征性的派大臣過來慰問了兩句,而後便沒了下文。
這不看人下菜碟嗎?
泰寧侯猶記得去年成國公率軍大軍兵臨漢城,朝鮮國王都恨不得跪下來舔成國公的鞋底,這會看到他手裏沒兵,就愛搭不理的。
朝鮮本國的精銳到了這時候還被朝鮮國王死死的扣在手裏,隻讓一些老弱出來協防。
真是一群牆頭草!
聽到泰寧侯的話,沈安嘴唇微動,準備勸誡一二。
但想了想還是把到嘴邊的話咽了下去,如今局勢如此危機,也不用給朝鮮國王留什麽臉了。
以朱祁鎮的脾氣,想必這會奏報已經在來的路上,到時候有沒有朝鮮還兩說呢。
明軍給朝鮮國王已經沒有必要留麵子。
“報!兩位大人,這群倭軍又從東門打上來了!”
就在沈安和泰寧侯商量的時候,一名明軍士卒連忙跑過來迴稟。
聽到明軍士卒的話,兩人心中一驚,連忙邁步朝東門而去。
“告訴兒郎們,一定要頂住!我這就帶兵過去!”
泰寧侯一聲招唿,便帶著數百親衛連忙趕了過去。
泰寧侯帶來的都是輕騎兵,裝配冷兵器,守城沒有什麽優勢。
兒郎們隻能占據地利和倭軍近距離肉搏,損傷很大。
要不是泰寧侯時常帶著騎兵出城劫營襲擊,漢城怕是局勢更加危急。
而就在朝鮮城頭殺的火熱之際,朝鮮皇城又是另一番場景。
平日上朝的大殿內,朝鮮朝堂的文武百官垂首而立,眾人聽著激烈的喊殺聲都是心中一顫。
坐在王位上的李珦更是額頭上冒出豆大的汗珠,臉色蒼白。
這些日子的血戰已經讓朝鮮眾人嚇破了膽。
李珦強壓心中的慌亂,看著百官之首那空蕩蕩的位置開口詢問道:
“領議政病情好些了嗎?”
領議政作為文官之首,不知道何故自打退瓦剌後便一病不起,朝中大權旁落。
如今又逢戰事,朝中話語權全被武官順水推舟把持。
李珦雖為朝鮮大君,但匆忙繼位,還沒有自己的班底,自身也並沒有很強的手腕,如今處處受到鉗製。
領議政是四朝老臣,算是忠皇派,但如今卻在關鍵時刻大病一場。
這對李珦掌控朝鮮局勢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在戰亂中即位,外有強敵,內有憂患,李珦頓覺朝鮮王室有風雨飄搖之感。
這群朝鮮武官對於兵權十分敏感,根本不願意讓大明指揮。
而郭琰又要麵對泰寧侯和沈安的雙重施壓,裏外難做人。
麵對李珦的詢問,一名文官出列開口道:
“迴大君,領議政年歲已高,又逢冬日,如今終日高燒不退,怕是,怕是……。”
聽到領議政病重的消息,李珦眼中頓時一片晦暗,癱坐在王位上麵如死灰。
看來朝鮮國,怕是要毀在自己手中了。
現在已近年關,但冰天雪地之間的朝鮮,並沒有節日熱鬧的氣氛縈繞,反而顯得冰冷肅殺。
漢城原本高大的城牆布滿刀痕,屍體堆積成山,冰冷肅殺氣息彌漫。
城外層層疊疊全是倭國士兵的身影,十餘萬倭軍已經團團把漢城圍住。
城樓上,沈安和泰寧侯陳瀛迎著寒風而立,靜靜看著下麵的倭軍大營默然不語。
“軍侯,這些倭軍雖然戰鬥力不強,但真是頑強的緊。”
沈安看著下麵忙碌的倭軍士兵,不由開口歎息一聲。
城樓下的倭軍在緊鑼密鼓的準備工程器械和重新修繕營寨。
自從泰寧侯陳瀛前來支援後,便開始不斷襲擊下方的倭軍戰陣,想要借此逼退倭軍,以解漢城之圍。
可是明軍沒想到這群倭軍連續多次被劫營,死傷無數,戰陣居然還沒有破碎,反而愈發頑強。
倭軍士兵也是越來越多,倭軍國內不斷的增兵,現在足足有十餘萬之數。
這群倭軍借著朝鮮當地城市的糧食軍資以戰養戰,把漢城團團圍住,頗有不撞南牆不迴頭的架勢。
泰寧侯陳瀛聽到沈安開口,也是眉頭微皺,心中一沉。
這群倭軍也確實夠一根筋的,死磕漢城,就是不去別的地方。
就算漢城是朝鮮國都所在,位置萬分關鍵,那也用不著如此死心眼不是。
以漢城一城之力對抗倭國全國的兵力,漢城的明軍難免支撐不住。
十餘萬大軍死死把漢城圍住,他們哪裏知道小野三次郎早已誇下海口,把攻占漢城的消息發往了倭國國內。
現在倭國國內早都在開慶功宴,小野三次郎現在騎虎難下,隻能死命拚殺,來一招先上車再補票的操作挽迴。
但這情況對明軍來說可不太妙,泰寧侯帶來的五千軍士足以再堅守半月以上,但問題是漢城的糧食不多了!
漢城原本捉襟見肘的糧食在泰寧侯到來後更加緊缺,如今朝鮮國內百姓已經削減為一日一餐,明軍一日兩餐。
就這樣節省,估計最多三日城中糧食就要告罄,到那時漢城便已經成了一座危城了。
“成國公有傳信嗎?”
泰寧侯陳瀛開口問道。
聽到陳瀛開口,一旁的傳令兵連忙開口道:
“迴軍侯,自從我軍入了漢城便徹底與成國公部斷了聯係,倭軍大軍圍城,探馬根本放不出去。”
傳令兵苦著臉開口迴應。
倭軍足足有十幾萬之眾,雖然作戰鬥力不咋滴,但都是倭國的正規軍,軍事素質不低,攔截個探馬還是很簡單的。
而且陳瀛帶著前鋒一路上的速度太快了,五千輕騎速度如電,快到漢城時更是日夜兼程,最大速度奔襲。
理論上來說他陳瀛的前鋒與成國公的大軍相距不過百裏,和後軍之間的距離一兩日功夫就能到達。
但是陳瀛立功心切,不斷催促前進,把成國公的大部隊遠遠甩在了後麵。
現在已經是到漢城第三日了,還不見成國公大軍的蹤跡,這讓泰寧侯不由有些心焦。
聽到傳令兵開口,泰寧侯無奈,隻能下令再度削減城內朝鮮軍民的口糧。
“告訴朝鮮國王,把城中糧食短缺,王室眾人每日糧食供應削減一半。”
泰寧侯冷冷的開口,想到朝鮮王室他就惡心。
朝鮮王室看到他隻率五千騎軍前來,便也隻是象征性的派大臣過來慰問了兩句,而後便沒了下文。
這不看人下菜碟嗎?
泰寧侯猶記得去年成國公率軍大軍兵臨漢城,朝鮮國王都恨不得跪下來舔成國公的鞋底,這會看到他手裏沒兵,就愛搭不理的。
朝鮮本國的精銳到了這時候還被朝鮮國王死死的扣在手裏,隻讓一些老弱出來協防。
真是一群牆頭草!
聽到泰寧侯的話,沈安嘴唇微動,準備勸誡一二。
但想了想還是把到嘴邊的話咽了下去,如今局勢如此危機,也不用給朝鮮國王留什麽臉了。
以朱祁鎮的脾氣,想必這會奏報已經在來的路上,到時候有沒有朝鮮還兩說呢。
明軍給朝鮮國王已經沒有必要留麵子。
“報!兩位大人,這群倭軍又從東門打上來了!”
就在沈安和泰寧侯商量的時候,一名明軍士卒連忙跑過來迴稟。
聽到明軍士卒的話,兩人心中一驚,連忙邁步朝東門而去。
“告訴兒郎們,一定要頂住!我這就帶兵過去!”
泰寧侯一聲招唿,便帶著數百親衛連忙趕了過去。
泰寧侯帶來的都是輕騎兵,裝配冷兵器,守城沒有什麽優勢。
兒郎們隻能占據地利和倭軍近距離肉搏,損傷很大。
要不是泰寧侯時常帶著騎兵出城劫營襲擊,漢城怕是局勢更加危急。
而就在朝鮮城頭殺的火熱之際,朝鮮皇城又是另一番場景。
平日上朝的大殿內,朝鮮朝堂的文武百官垂首而立,眾人聽著激烈的喊殺聲都是心中一顫。
坐在王位上的李珦更是額頭上冒出豆大的汗珠,臉色蒼白。
這些日子的血戰已經讓朝鮮眾人嚇破了膽。
李珦強壓心中的慌亂,看著百官之首那空蕩蕩的位置開口詢問道:
“領議政病情好些了嗎?”
領議政作為文官之首,不知道何故自打退瓦剌後便一病不起,朝中大權旁落。
如今又逢戰事,朝中話語權全被武官順水推舟把持。
李珦雖為朝鮮大君,但匆忙繼位,還沒有自己的班底,自身也並沒有很強的手腕,如今處處受到鉗製。
領議政是四朝老臣,算是忠皇派,但如今卻在關鍵時刻大病一場。
這對李珦掌控朝鮮局勢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在戰亂中即位,外有強敵,內有憂患,李珦頓覺朝鮮王室有風雨飄搖之感。
這群朝鮮武官對於兵權十分敏感,根本不願意讓大明指揮。
而郭琰又要麵對泰寧侯和沈安的雙重施壓,裏外難做人。
麵對李珦的詢問,一名文官出列開口道:
“迴大君,領議政年歲已高,又逢冬日,如今終日高燒不退,怕是,怕是……。”
聽到領議政病重的消息,李珦眼中頓時一片晦暗,癱坐在王位上麵如死灰。
看來朝鮮國,怕是要毀在自己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