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聽到朱祁鎮的話心驚不已,沒想到朱祁鎮的野望居然如此之大?


    如今四海已平,國泰民安,此刻多數帝王都會想著清明吏治,整頓國家,沒想到大明如此遼闊的疆域,居然還滿足不了朱祁鎮的胃口!


    於謙如今明白了朱祁鎮讓楊真下西洋的意圖,是啊,以於謙對朱祁鎮的了解,這主可從不做虧本的買賣。


    以戰養戰,甚至用戰爭獲利!發戰爭財,這一點,是於謙從未想過的道路。


    但天竺可是一整塊大陸,大明遠隔萬裏,總不能遠涉重洋前去治理吧?


    天竺之國,大明官員水土不服,若是派兵統治,那維穩費用怕是要堪比幾個西南了。


    這絕對會壓垮大明的財政,於謙一想到今年西南的開銷手指頭的顫抖。


    國家機器一旦開動,那開銷讓人心驚,就算一座銀山都能燒光。


    今年稅務司攏共獲利一千二百萬兩,這還是於謙各種手段其出才在大明的商賈手中扣出來的。


    但是就這些銀子,連支持今年這幾場數萬人規模的戰役都不夠。


    “陛下,天竺之國,天高地遠,遠征不易。且若納入境,怕是大明反受其累。”


    於謙憂心忡忡的開口道。


    有個西南都夠大明喝一壺的了,要是想把遠在千裏的天竺改土歸流,那怕是大明沒投資完呢就先破產了。


    聽到於謙的開口詢問,朱祁鎮不由嘴角露出笑容。


    於謙的想法太受時代的局限性了,古代中原王朝,尤其是明朝對於外來國家就兩種態度。


    要麽你歸屬我,做我的屬國,要麽就打,根本沒有轉圜的餘地。


    根本原因是受宋朝議和政策的影響,敢提議和就是走宋朝老路,議和已經成了一種政治不正確。


    不然崇禎也不至於自掛崖山,南明還有半壁江山,李自成就要個王爺,給了起碼也能讓大明再殘喘一段時間。


    明軍與後金連戰連敗,就是不議和,袁崇煥,陳新甲都是稍微有主和之意都難逃一死。


    所以大明的外交體係也很是僵硬,就是打不打的問題,服了就不打你,不服就打服你。


    不過這可不利於朱祁鎮的計劃,朱祁鎮要的就是用最小的代價拿下最大的利益!


    “於愛卿所言非虛,然上兵伐謀,其次攻城,其下攻城之理,於愛卿可有所聞?”


    聽到朱祁鎮的話,於謙眼中閃過一絲迷茫。


    朱祁鎮這是要用計謀不成?這也不現實啊,大明會天竺語的沒幾個,想用計謀沒個十年八年經營想都別想。


    那會黃花菜都涼了,還不如直接打過去呢。


    朱祁鎮看到於謙還是不解,便開口解釋道。


    他之所以要對西南之地用兵,而不是以計謀挨個擊破,坦白來說就是想要土地。


    這些地方與大明接壤,又是戰略要地,物產頗豐,朱祁鎮所想就是將它們納入大明版圖。


    所以才用大量軍力直接平推過去,犁庭掃穴,殺的幹幹淨淨再讓大明百姓進入。


    但是天竺之國便大為不同,最開始朱祁鎮也想用軍隊拿下這塊糧產頗豐之地,但是這投入的成本和收入簡直不成正比。


    而且把當地劃入大明版圖,所需維持費用便是天文數字。


    如此一來反受其累,但是朱祁鎮仔細思量之後發現自己簡直愚蠢,他要的不過是天竺的糧食而已。


    他要的是糧食,要那麽大版圖幹嘛?


    隻要天竺每年都能按時給大明送來源源不斷的糧產,那這塊地是不是大明的又有什麽關係?


    一念至此,朱祁鎮徹底念頭通達。


    楊真說天竺那邊魚龍混雜,勢力眾多,甚至還有帖木兒帝國的影子。


    如果想要挨個打過去,不但費時費力,反而可能引起當地一致對外,對大明造成巨大的困擾。


    但是思路打開之後,這一切都是問題。


    大明完全可以和天竺其中一個較為有潛力的國家達成協議。


    大明扶持其成為天竺這片土地的一哥,作為迴報他需要每年給大明供給大量的糧食。


    這剛好可以解決一些大明軍中兵器淘汰的殘次品,還有大明日益增長的手工業產品。


    等一哥徹底消滅天竺所有反抗勢力,要是聽話,那就留著當傀儡政權。


    要是不聽話,那大明再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把扶持的國家鏟掉。


    再搞個傀儡政權出來,徹底把持住當地的政權,搞成殖民地多香。


    朱祁鎮徹底打開了思路,這大鷹帝國都手把手教了,朱祁鎮完全撈現成的啊。


    於謙聽到朱祁鎮的設想頓時被驚的目瞪口呆,陛下的狠辣簡直超出了他的認知。


    朱祁鎮此計的狠辣簡直比犁庭掃穴有過之而無不及。


    犁庭掃穴看似狠毒,實際上也隻是一種驅逐剿滅手段,其種族主體被滅,但隻要殘存族人,假以百年時間,還有翻身之地。


    但朱祁鎮之計,不但要的是天竺的土地,還要變相奴役當地的居民。


    大明幾乎用很少的代價就能拿走當地土著辛苦的所得。


    這種強盜和剝削的資本主義剝削對於深受儒家熏陶的大明簡直聞所未聞。


    如此一來,天竺便會徹底淪為大明上升的養料,而以大明的軍力,天竺想反抗的幾率幾乎為零。


    “陛下,此舉怕是有傷人和,陛下難免被冠以暴君之名。”


    於謙語氣已經有些動搖,這誘惑實在太大了,大明幾乎躺著撈好處,但還是止不住開口勸道。


    因為這和他接受的教育完全是相悖的。


    聽到於謙的話,朱祁鎮不免失笑,淡淡開口道:


    “暴君之名,朕擔之何妨?愛卿可曾記得,朕還是那句話,朕乃大明之君,若被他國稱作仁義,那朕必有負我大明臣民。”


    人生天地之間,一個爭字貫穿始終,與人爭,與天地爭。


    利益隻有這麽多,大明吃了他國必然吃不上,遂提起朱祁鎮便咬牙切齒,怒不可遏。


    但大明朝,大明子民便是實實在在享受到利益所在。


    “於愛卿,國家之間,從來隻有利益,沒有仁義。”


    仁義禮智信這一套用在人身上最多就是迂腐,要是用在國家外交上,那就是赤裸裸的愚蠢!


    這是對臣民,這是對江山社稷的極大不負責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朱祁鎮,開啟盛世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守拙而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守拙而動並收藏重生朱祁鎮,開啟盛世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