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朱祁鎮的野心
重生朱祁鎮,開啟盛世大明 作者:守拙而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樂一朝下西洋,修撰永樂大典,開大運河,這一樁樁一件件可謂都是功在千秋的工程。
但永樂帝和朱祁鎮一樣,都太過心急了,什麽都想做,並且這些事情短時間還沒有取得迴報,導致大明征發的稅賦太多,民力緊張。
現在於謙居然開口了,那朱祁鎮自然明白於謙說的肯定不是永樂朝的功績,而是靡費民力。
看著於謙臉色漲紅的樣子,朱祁鎮心中好笑,看來於謙這幹了一年稅務司,脾氣還是那麽臭。
朱祁鎮頓了頓,開口道:
“愛卿何出此言?”
聽到朱祁鎮雲淡風輕的開口,於謙拱了拱手開口道:
“陛下,臣知陛下有鴻鵠之誌,然事有輕重緩急,大明朝如今將將迴過元氣,經不得戰事了。”
大明自仁宗到宣宗開始,為了永樂朝征發的補足民力,都是采用休養生息的政策。
經過三代休養,大明國內的元氣逐漸恢複。
但是朱祁鎮僅僅兩年時間進行的戰事,比之前二十年時間大明發動的戰事都多。
每場都是足以滅國的大戰,戰爭就是一部燒錢機器,一旦開動起來,那不知要填入多少血肉才能喂飽。
大明這兩年間戰死受傷的兒郎都有十萬之數,對民生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朱祁鎮聽到於謙的話,沒有開口反駁,而是開口道:
“於謙,你可知這世上的戰爭不隻是一味的好大喜功發動的征伐。”
“古往今來兩種戰事最為頻繁,一種便是保境衛民,古今多少戰事都是如此。而另一種便是對外征伐,想獲得更多的土地,開疆拓土。”
“而朕,絕非貪戀虛名之輩,這兩年來,戰事皆由敵國侵入所致,難道朕要眼睜睜看著百姓飽受戰亂之苦?”
於謙聽到朱祁鎮的話怔了怔,朱祁鎮所言確實屬實,保家衛國是每個大明人分內之事。
但這頻繁的征伐對國力的損傷太過巨大,於謙每天看著無數的銀子如流水般撒入戰爭機器就心痛不已。
要是這些錢可以用於民生,那都夠大明所有百姓度過這個冬天了。
看到於謙沉默不語,朱祁鎮繼續開口道:
“且戰事絕非百害而無一利,如今滅瓦剌,遼東廣袤之地若完全開發,每年產糧百萬石不在話下,京師每年從江南之地漕運的糧食便可大大減少。”
“西南之地,宣慰司平定,後黎,瀾滄已滅,朕欲填兩廣百姓入後黎瀾滄,此兩國終年濕熱,最利稻穀生長。朕聞其一年足有三熟,若這些糧產都能入我大明,那大明的糧食產量將大大增加!”
朱祁鎮侃侃而談,打必須是有利益才會開動,經濟利益永遠是最根本的原因。
因為在古代社會,什麽都可以沒有,但是就是不能沒有糧食!
沒有糧食吃就要餓肚子,有多少百姓就是因為沒吃上飯舉義的?
太祖皇帝就是最好的例子,要是當時有一口飯吃,也不會揭竿而起,所以農業是百業的基石。
朱祁鎮越講越興奮,隨即還和於謙透露起了自己的計劃。
隻見朱祁鎮拿起一張巨大的地圖在於謙麵前緩緩展開。
於謙看著朱祁鎮的舉動,不由自主的對地圖上投去目光。
但是越看於謙的臉色越古怪,因為朱祁鎮地圖上所示,於謙隻能看懂大明所在的版圖和南洋少數幾個國家!
但是根據朱祁鎮的地圖,大明所在之處不過天下的四分之一不到,還有更加廣袤的天地。
這幅圖實在是太大,大的出奇,有許多聞所未聞之處不知陛下是如何得知?
看到於謙的表情,朱祁鎮輕笑一聲,這天下,遠比於謙想象中要廣闊的多。
因為這幅圖是朱祁鎮根據自己前世記憶對鄭和帶迴來的海圖修改添繪而成。
於謙看著眼前的海圖心中震撼莫名。
因為這幅圖的形狀與於謙所見地圖形狀皆不相同,很多地方的大小都與於謙認知不同。
這幅圖絕對不是鄭和測繪的,比如呂宋就足足比鄭和測繪的西洋圖小得多,所有國家都變小了,海洋變得格外巨大。
不說歐羅巴是西洋人的故鄉嗎?怎麽這麽小?
於謙目光不斷在地圖上掃視,眼中不時露出驚奇之色。
看到美洲時,於謙更是眉頭緊皺,居然還有塊如此巨大狹長的板塊,於謙根本聞所未聞。
於謙來不及開口問出心中的疑問,便見朱祁鎮走上前,拿起一根毛筆在地圖上圈了一個地名。
“於謙,你可知天竺之國?”
天竺?
於謙看著朱祁鎮所圈地名,把心中的疑問咽了下去,開始大打量起了地圖。
看到朱祁鎮所圈地名,於謙在腦海中瘋狂搜索起來:
“陛下,天竺史記中稱為身毒,與我朝有無盡雪山相隔,臣曾聞莫臥兒帝國使臣提起,其地物豐,頗受覬覦,然其土著民多受奴役,莫臥兒國也有南侵之意。”
於謙把自己心中所想和盤托出,他不知朱祁鎮什麽意思。
天竺距大明說是十萬八千裏都不為過,朱祁鎮不會惦記這塊土地吧?
那完全沒用啊,惦記歸惦記,大明就算跑斷了腿也拿不迴來那邊的糧食不是。
“陛下是想出兵攻伐這塊肥膏之地?”
看到於謙滿頭問號,朱祁鎮索性也就不賣關子了。
隻見朱祁鎮在原本緬甸宣慰司所在之處西海岸畫出一個圈,然後開口道:
“不錯,朕正有此意!”
“天竺天高地遠,但若我大明在緬甸宣慰司開一海口,則將大為不同!”
“如此一來,天竺之物若走海運,三五日即可到達緬甸宣慰司,一旦進了緬甸宣慰司,距雲南不過是一步之遙!”
“若有天竺糧食入大明,那大明將不再會有這麽多災荒饑禍!”
朱祁鎮指著海圖開口,大明的土地其實並不適合農業生產,耕地多為旱地,江南水田又水網破碎,每人隻能分得幾畝薄田。
就這些耕地所產之糧,最多供給大明千萬百姓口糧罷了,根本難以支撐大明從農業國往工業國轉變所需的糧食。
既然如此,那就隻有武力攻伐一條路可以走,資本的原始積累都是如此充滿血腥與暴力。
曾經那個日不落帝國就已經給大明打好了範本。
但永樂帝和朱祁鎮一樣,都太過心急了,什麽都想做,並且這些事情短時間還沒有取得迴報,導致大明征發的稅賦太多,民力緊張。
現在於謙居然開口了,那朱祁鎮自然明白於謙說的肯定不是永樂朝的功績,而是靡費民力。
看著於謙臉色漲紅的樣子,朱祁鎮心中好笑,看來於謙這幹了一年稅務司,脾氣還是那麽臭。
朱祁鎮頓了頓,開口道:
“愛卿何出此言?”
聽到朱祁鎮雲淡風輕的開口,於謙拱了拱手開口道:
“陛下,臣知陛下有鴻鵠之誌,然事有輕重緩急,大明朝如今將將迴過元氣,經不得戰事了。”
大明自仁宗到宣宗開始,為了永樂朝征發的補足民力,都是采用休養生息的政策。
經過三代休養,大明國內的元氣逐漸恢複。
但是朱祁鎮僅僅兩年時間進行的戰事,比之前二十年時間大明發動的戰事都多。
每場都是足以滅國的大戰,戰爭就是一部燒錢機器,一旦開動起來,那不知要填入多少血肉才能喂飽。
大明這兩年間戰死受傷的兒郎都有十萬之數,對民生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朱祁鎮聽到於謙的話,沒有開口反駁,而是開口道:
“於謙,你可知這世上的戰爭不隻是一味的好大喜功發動的征伐。”
“古往今來兩種戰事最為頻繁,一種便是保境衛民,古今多少戰事都是如此。而另一種便是對外征伐,想獲得更多的土地,開疆拓土。”
“而朕,絕非貪戀虛名之輩,這兩年來,戰事皆由敵國侵入所致,難道朕要眼睜睜看著百姓飽受戰亂之苦?”
於謙聽到朱祁鎮的話怔了怔,朱祁鎮所言確實屬實,保家衛國是每個大明人分內之事。
但這頻繁的征伐對國力的損傷太過巨大,於謙每天看著無數的銀子如流水般撒入戰爭機器就心痛不已。
要是這些錢可以用於民生,那都夠大明所有百姓度過這個冬天了。
看到於謙沉默不語,朱祁鎮繼續開口道:
“且戰事絕非百害而無一利,如今滅瓦剌,遼東廣袤之地若完全開發,每年產糧百萬石不在話下,京師每年從江南之地漕運的糧食便可大大減少。”
“西南之地,宣慰司平定,後黎,瀾滄已滅,朕欲填兩廣百姓入後黎瀾滄,此兩國終年濕熱,最利稻穀生長。朕聞其一年足有三熟,若這些糧產都能入我大明,那大明的糧食產量將大大增加!”
朱祁鎮侃侃而談,打必須是有利益才會開動,經濟利益永遠是最根本的原因。
因為在古代社會,什麽都可以沒有,但是就是不能沒有糧食!
沒有糧食吃就要餓肚子,有多少百姓就是因為沒吃上飯舉義的?
太祖皇帝就是最好的例子,要是當時有一口飯吃,也不會揭竿而起,所以農業是百業的基石。
朱祁鎮越講越興奮,隨即還和於謙透露起了自己的計劃。
隻見朱祁鎮拿起一張巨大的地圖在於謙麵前緩緩展開。
於謙看著朱祁鎮的舉動,不由自主的對地圖上投去目光。
但是越看於謙的臉色越古怪,因為朱祁鎮地圖上所示,於謙隻能看懂大明所在的版圖和南洋少數幾個國家!
但是根據朱祁鎮的地圖,大明所在之處不過天下的四分之一不到,還有更加廣袤的天地。
這幅圖實在是太大,大的出奇,有許多聞所未聞之處不知陛下是如何得知?
看到於謙的表情,朱祁鎮輕笑一聲,這天下,遠比於謙想象中要廣闊的多。
因為這幅圖是朱祁鎮根據自己前世記憶對鄭和帶迴來的海圖修改添繪而成。
於謙看著眼前的海圖心中震撼莫名。
因為這幅圖的形狀與於謙所見地圖形狀皆不相同,很多地方的大小都與於謙認知不同。
這幅圖絕對不是鄭和測繪的,比如呂宋就足足比鄭和測繪的西洋圖小得多,所有國家都變小了,海洋變得格外巨大。
不說歐羅巴是西洋人的故鄉嗎?怎麽這麽小?
於謙目光不斷在地圖上掃視,眼中不時露出驚奇之色。
看到美洲時,於謙更是眉頭緊皺,居然還有塊如此巨大狹長的板塊,於謙根本聞所未聞。
於謙來不及開口問出心中的疑問,便見朱祁鎮走上前,拿起一根毛筆在地圖上圈了一個地名。
“於謙,你可知天竺之國?”
天竺?
於謙看著朱祁鎮所圈地名,把心中的疑問咽了下去,開始大打量起了地圖。
看到朱祁鎮所圈地名,於謙在腦海中瘋狂搜索起來:
“陛下,天竺史記中稱為身毒,與我朝有無盡雪山相隔,臣曾聞莫臥兒帝國使臣提起,其地物豐,頗受覬覦,然其土著民多受奴役,莫臥兒國也有南侵之意。”
於謙把自己心中所想和盤托出,他不知朱祁鎮什麽意思。
天竺距大明說是十萬八千裏都不為過,朱祁鎮不會惦記這塊土地吧?
那完全沒用啊,惦記歸惦記,大明就算跑斷了腿也拿不迴來那邊的糧食不是。
“陛下是想出兵攻伐這塊肥膏之地?”
看到於謙滿頭問號,朱祁鎮索性也就不賣關子了。
隻見朱祁鎮在原本緬甸宣慰司所在之處西海岸畫出一個圈,然後開口道:
“不錯,朕正有此意!”
“天竺天高地遠,但若我大明在緬甸宣慰司開一海口,則將大為不同!”
“如此一來,天竺之物若走海運,三五日即可到達緬甸宣慰司,一旦進了緬甸宣慰司,距雲南不過是一步之遙!”
“若有天竺糧食入大明,那大明將不再會有這麽多災荒饑禍!”
朱祁鎮指著海圖開口,大明的土地其實並不適合農業生產,耕地多為旱地,江南水田又水網破碎,每人隻能分得幾畝薄田。
就這些耕地所產之糧,最多供給大明千萬百姓口糧罷了,根本難以支撐大明從農業國往工業國轉變所需的糧食。
既然如此,那就隻有武力攻伐一條路可以走,資本的原始積累都是如此充滿血腥與暴力。
曾經那個日不落帝國就已經給大明打好了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