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一晚,養足精神再寫必然有更好的效果。
如此,他趁著還剩最後一段燭光,收拾好桌麵和考籃,依舊是將答題卷和草稿紙貼身收藏,隨後拚湊出一張木板床,取出那張事先準備好的小毯充作床墊,脫了外衣摺疊起來當枕頭,也不管現在是什麽時辰,倒頭便睡。
到了第二日清晨,照舊是早上六時貢院那邊發出可以交卷的信號,全部的考官照例成隊從小門進來接受考生交卷,不過今天和第一場的那天卻是不同了。
第一場剛一宣布結束便有考生交卷,人數雖然不多,但也有百來之數,文靖安就在其中,今天考官們轉了好幾圈也是無人交卷,考官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他們也知道五道五經文題量大,便象徵性走了一番,仍是沒有動靜,他們便自行離開考舍,到明遠樓那邊復命去了。
文靖安也不能第一時間交卷了,簡單吃了兩口東西之後,鋪陳紙筆,繼續答題。
最後一道題果然出自《春秋》。
出人意料的是,最後一道題不是截搭,也是引述《春秋》原文,但這道題的難度絕對是文靖安遇到的最難的考題。
題曰:「十有三年春,晉侯使郤錡來乞師。」
就這一句話,沒有任何提示。
即便翻譯成白話文也是:(魯成公)十三年春季,晉厲公派遣郤犫來魯國請求援兵。
從題幹表麵來看,考生隻能得到一句陳述句,除了寫魯成公十三年春季發生的這件事,考生不能得出任何信息,嚴格來說,這題目都不能算是考題,至少表麵看起來一點也不像。
文靖安一時間也是一頭霧水,一般來說,無論四書文還是五經文都帶著議論文的屬性,因為八股文本身就是為了表達觀點所用(雖然不是自己的觀點而是聖人的觀點),現在考題是一句陳述句,難道要改寫記敘文?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文靖安寫了這麽多年八股文,就沒有跟記敘文沾邊過,況且這是朝廷鄉試,雲州考官再獨掌大權也不敢「敢為天下先」破壞科舉場多年形成的規矩 ,要是被考生聯名上書彈劾他們亂出題,事情鬧到京城去,考官被殺頭的先例不是沒有。
那如果不是記敘文又能是什麽呢?
文靖安看著這道題目進入冥思苦想的模式,可良久始終不能參透出題者的意圖。
幸運的是他以前做過從《春秋》出題的八股文,還是有一點解題思路的。
《春秋》來源於魯國的史官紀錄,史官們將當時各國的大事件,以魯國國君在位的年號排序,按照年月日的時間進程紀錄下來,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後來經過孔子親自修訂整理正式成書,因此《春秋》也叫《孔氏春秋》,是儒家經典之一。
看過這部經典的人都知道,光看《春秋》原文就是一些事件的記敘,比如某國打了敗仗,某國君薨了,某國與某國結盟等等,完全沒有任何議論成分。
但考生一定要照著議論文方向去寫,這是毫無疑問的,可議論什麽呢?
迴到考試最開始來分析。
第一道題考的是「求賢」。
第二道題是「刑罰」。
第三道題是「寬恕」。
第四道題是「孝道」。
由此推測,第五道題也應該是有一個主題。
現在的難點就變成了如何從題目揪出這個主題。
第98章 解題 豁然開朗所向披靡
那麽文靖安就要開始著手尋找這個主題。
《春秋》這本書,拋開它記載史料的價值,單從語言、文采和情韻等方麵來說,它跟《史記》、《漢書》等史書相比是有差距的,它就是單純的事件記述,語言平淡,缺失旨趣,可為什麽它能成為儒家經典?科舉考試裏邊也唯獨將它作為考試教材?
第一個原因當然跟孔子親手編訂有直接關係,尊師重道,儒家正統嘛。
但另外的原因也不可忽略。
《春秋》自成書以後至今,它不是單獨作為一本書存在的,而是形成了一個係統,歷史上有許多對《春秋》做注釋的經典,其中左氏、公羊和穀梁三家最為著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
這三本書都對《春秋》加以注釋,就好像朱熹為了注釋四書所寫的《四書章句集注》一樣。
那麽文靖安從題目原句中找不到突破口,能不能從原文的注釋中尋找主題?
至少從目前來看,這是唯一的突破口。
對於題目「十有三年春,晉侯使郤錡來乞師」這句話,春秋分別如何解釋?
《公羊傳》沒有注釋。
《穀梁傳》簡單注釋:乞,重辭也。古之人重師,故以乞言之也。
《左氏傳》詳細注釋。
十三年春,晉侯使郤錡來乞師,將事不敬。孟獻子曰:「郤氏其亡乎!禮,身之幹也。敬,身之基也。郤子無基。且先君之嗣卿也,受命以求師,將社稷是衛,而惰,棄君命也。不亡何為?」
可以看到,《左氏傳》將《春秋》原本一句簡單的話做了大量的補充,將「魯成公十三年春季,晉厲公派遣郤犫(xi chou)來魯國請求援兵」,拓展成了一個含有警示意義的大段落。
譯成白話文如下:
十三年春季,晉厲公派遣郤犫來魯國請求援兵,(郤犫)處理事情態度傲慢。孟獻子說:「郤氏恐怕要滅亡了吧!禮儀,是身體的軀幹;恭敬,是身體的基礎。郤子卻沒有基礎。而且作為先君的嗣卿,接受命令而來請求出兵,想保衛國家,但卻怠惰,這是不顧國君的命令,不滅亡還做什麽?」
如此,他趁著還剩最後一段燭光,收拾好桌麵和考籃,依舊是將答題卷和草稿紙貼身收藏,隨後拚湊出一張木板床,取出那張事先準備好的小毯充作床墊,脫了外衣摺疊起來當枕頭,也不管現在是什麽時辰,倒頭便睡。
到了第二日清晨,照舊是早上六時貢院那邊發出可以交卷的信號,全部的考官照例成隊從小門進來接受考生交卷,不過今天和第一場的那天卻是不同了。
第一場剛一宣布結束便有考生交卷,人數雖然不多,但也有百來之數,文靖安就在其中,今天考官們轉了好幾圈也是無人交卷,考官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他們也知道五道五經文題量大,便象徵性走了一番,仍是沒有動靜,他們便自行離開考舍,到明遠樓那邊復命去了。
文靖安也不能第一時間交卷了,簡單吃了兩口東西之後,鋪陳紙筆,繼續答題。
最後一道題果然出自《春秋》。
出人意料的是,最後一道題不是截搭,也是引述《春秋》原文,但這道題的難度絕對是文靖安遇到的最難的考題。
題曰:「十有三年春,晉侯使郤錡來乞師。」
就這一句話,沒有任何提示。
即便翻譯成白話文也是:(魯成公)十三年春季,晉厲公派遣郤犫來魯國請求援兵。
從題幹表麵來看,考生隻能得到一句陳述句,除了寫魯成公十三年春季發生的這件事,考生不能得出任何信息,嚴格來說,這題目都不能算是考題,至少表麵看起來一點也不像。
文靖安一時間也是一頭霧水,一般來說,無論四書文還是五經文都帶著議論文的屬性,因為八股文本身就是為了表達觀點所用(雖然不是自己的觀點而是聖人的觀點),現在考題是一句陳述句,難道要改寫記敘文?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文靖安寫了這麽多年八股文,就沒有跟記敘文沾邊過,況且這是朝廷鄉試,雲州考官再獨掌大權也不敢「敢為天下先」破壞科舉場多年形成的規矩 ,要是被考生聯名上書彈劾他們亂出題,事情鬧到京城去,考官被殺頭的先例不是沒有。
那如果不是記敘文又能是什麽呢?
文靖安看著這道題目進入冥思苦想的模式,可良久始終不能參透出題者的意圖。
幸運的是他以前做過從《春秋》出題的八股文,還是有一點解題思路的。
《春秋》來源於魯國的史官紀錄,史官們將當時各國的大事件,以魯國國君在位的年號排序,按照年月日的時間進程紀錄下來,是一部「編年體」史書,後來經過孔子親自修訂整理正式成書,因此《春秋》也叫《孔氏春秋》,是儒家經典之一。
看過這部經典的人都知道,光看《春秋》原文就是一些事件的記敘,比如某國打了敗仗,某國君薨了,某國與某國結盟等等,完全沒有任何議論成分。
但考生一定要照著議論文方向去寫,這是毫無疑問的,可議論什麽呢?
迴到考試最開始來分析。
第一道題考的是「求賢」。
第二道題是「刑罰」。
第三道題是「寬恕」。
第四道題是「孝道」。
由此推測,第五道題也應該是有一個主題。
現在的難點就變成了如何從題目揪出這個主題。
第98章 解題 豁然開朗所向披靡
那麽文靖安就要開始著手尋找這個主題。
《春秋》這本書,拋開它記載史料的價值,單從語言、文采和情韻等方麵來說,它跟《史記》、《漢書》等史書相比是有差距的,它就是單純的事件記述,語言平淡,缺失旨趣,可為什麽它能成為儒家經典?科舉考試裏邊也唯獨將它作為考試教材?
第一個原因當然跟孔子親手編訂有直接關係,尊師重道,儒家正統嘛。
但另外的原因也不可忽略。
《春秋》自成書以後至今,它不是單獨作為一本書存在的,而是形成了一個係統,歷史上有許多對《春秋》做注釋的經典,其中左氏、公羊和穀梁三家最為著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
這三本書都對《春秋》加以注釋,就好像朱熹為了注釋四書所寫的《四書章句集注》一樣。
那麽文靖安從題目原句中找不到突破口,能不能從原文的注釋中尋找主題?
至少從目前來看,這是唯一的突破口。
對於題目「十有三年春,晉侯使郤錡來乞師」這句話,春秋分別如何解釋?
《公羊傳》沒有注釋。
《穀梁傳》簡單注釋:乞,重辭也。古之人重師,故以乞言之也。
《左氏傳》詳細注釋。
十三年春,晉侯使郤錡來乞師,將事不敬。孟獻子曰:「郤氏其亡乎!禮,身之幹也。敬,身之基也。郤子無基。且先君之嗣卿也,受命以求師,將社稷是衛,而惰,棄君命也。不亡何為?」
可以看到,《左氏傳》將《春秋》原本一句簡單的話做了大量的補充,將「魯成公十三年春季,晉厲公派遣郤犫(xi chou)來魯國請求援兵」,拓展成了一個含有警示意義的大段落。
譯成白話文如下:
十三年春季,晉厲公派遣郤犫來魯國請求援兵,(郤犫)處理事情態度傲慢。孟獻子說:「郤氏恐怕要滅亡了吧!禮儀,是身體的軀幹;恭敬,是身體的基礎。郤子卻沒有基礎。而且作為先君的嗣卿,接受命令而來請求出兵,想保衛國家,但卻怠惰,這是不顧國君的命令,不滅亡還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