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分開來看還是綜合來看,題目這句話肯定以《左氏》的注釋為著重點。
到了這一步,考官的意圖瞬間顯山露水。
他不是要考題目本身,而是考題目背後的注釋,也就是「禮儀」兩個字!
郤犫失了禮儀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導致他借兵失敗辜負國君,他距離死亡不遠了。
典型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文靖安在青蓮書院和永寧縣學學《春秋》的時候,李碧存和宋教諭都是會涉及到「三傳」的,他們講解春秋的依據就來自三傳,問題是無論是李碧存還是宋教諭,他們對三傳的關注度遠遠不及《四書章句集注》,那麽多經典要背誦熟讀,學生也難以麵麵俱到,由此可見科舉考究內容極其龐大繁雜,這正是它的難處之一。
幸運的是,文靖安想到了這一層!
得益於歷年的真題訓練,他是接觸過這種題目的,他想到了從《春秋》的注釋入手。
不過他並非那種過目不忘的天才,對於《春秋》也隻是熟讀而已,不像四書能完全背誦,五經他和林寧宴等人都是注重理解,要是引申到關於《春秋》的注釋,他隻有一個大概的印象,他隱隱記得《左傳》在題目這句話背後延伸了一個大段落,至於具體說的是什麽,他一時間確實想不起來,隻記得那個叫做郤犫的好像要死了。
為什麽要死了?
文靖安百思難解,進入了瓶頸狀態,就像前世做數學題,一個關鍵公式死活想不起來。
公式想不起來隻是丟一道題目的分數,這裏想不起來可就全完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文章難寫無主之題,這讓他裏生出一股焦躁,偏偏此時明遠樓那邊又敲響了辰正的鍾聲,這都已經八點了!
伴隨著鍾聲敲響,貢院大門再次打開,第一次開門時無人出場,這時就有稀稀落落的幾個人陸續離場了,雖然明知道可以拖到晚上六點交卷,但看到別人交卷,這無疑增加了文靖安心裏的急躁。
然而他也隻能焦躁,這次鄉試本來就是帶著點勉強來考的,如果多給他三年時間在府學讀書,注釋之類的必然會更加嫻熟,也就不至於陷入今天這種境地了。
但問題是,寫不出來就得又等三年,寫得出來就有機會直接去京城。
他向來不喜歡等,更不想走迴頭路。
他放下筆,看著同一排考舍的五個考生隨著監考官到明遠樓那邊交卷。
那些考生從明遠樓那邊迴來,各自收拾考籃正式離開考試。
考場重新迴歸死一般的安靜。
文靖安始終沒有拿起筆,他靜坐了一刻鍾,最後用水洗手洗臉,心裏已經有了一個計劃。
現在是八點,再想四個小時,到十二點把前四個小時的推測綜合起來,選取一個最靠譜的主題寫。
如此,他重新拿起筆,取一張新的草稿紙,寫下之前從題目中推導出來的唯一一條線索。
郤犫好像要死了。
這人替晉國國君到魯國借兵,為什麽落得要死的下場?
那肯定是借兵失敗了。
為什麽借兵失敗?
這個原因就有很多了,文靖安全部歸結為兩個,一個是內因,一個外因。
內因比較簡單,就是郤犫本人的問題。
外因相對複雜,比如敵國為難、魯國君臣反對、兩國歷史遺留問題等等。
外因比較復先不管,直接從內因著手分析,假如借兵失敗是郤犫自己的問題,那他因為什麽犯了致命的失誤?
古人和今人一樣有無數種作死方法,這很難確定,但文靖安想到既然是儒家這一套,那麽總體離不開「仁義禮智信」這幾樣,董仲舒將這五種品德稱為「五常」。事實上後世儒家弟子選擇左丘、公羊和穀梁作為注釋《春秋》的三本權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三傳部分體現了儒家要求的「仁義禮智信」這五常主題。
那麽郤犫之死大概率就是他犯了儒家這五常忌諱,要麽他不講仁義,要麽失禮失智失信。
想到這點,文靖安福至心靈,感覺自己跟答案已經很近了!
他現在就算是寫五張紙條抓鬮,也有五分之一蒙對的機會,筆答題變成了選擇題!
但還不夠,還要深入分析。
首先排除仁義,兵者國之大事,晉國派人出去借兵求援,關係自家生死存亡,國君和朝臣肯定不會派個不仁不義的東西出去,而且在晉國這邊來看,派出去借兵的大臣腦子也要靈光,智商這方麵要過得去,弱智別想來了,孟子說「是非之心,智也」,辨別是非是需要智慧的。
那就隻剩下禮和信。
誠信這個主題相當具備吸引力,文靖安都蠢蠢欲動了,可又想到,郤犫如果是因為失信而死,那也應該是在借到兵馬之後因為拒絕實現承諾被殺了,現在他沒借到兵,而且晉國既然都知道不派不仁不義的東西出去了,那也不應該派一個失信之人去借兵,這人名聲一定要好才能得到魯國君臣認可。
如此,隻剩下失禮這一項。
文靖安讀過史書,春秋時晉國是大國,魯國是小國,大國向小國借兵就像有錢人向窮人借錢,一般來說,我們(窮人)跟別人借錢都是好聲好氣甚至低三下四的,關鍵時刻認孫子也行,但晉國這種大國不同,就算是借錢,他派出去的使臣也要高人一等保持所謂的體麵。
到了這一步,考官的意圖瞬間顯山露水。
他不是要考題目本身,而是考題目背後的注釋,也就是「禮儀」兩個字!
郤犫失了禮儀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導致他借兵失敗辜負國君,他距離死亡不遠了。
典型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文靖安在青蓮書院和永寧縣學學《春秋》的時候,李碧存和宋教諭都是會涉及到「三傳」的,他們講解春秋的依據就來自三傳,問題是無論是李碧存還是宋教諭,他們對三傳的關注度遠遠不及《四書章句集注》,那麽多經典要背誦熟讀,學生也難以麵麵俱到,由此可見科舉考究內容極其龐大繁雜,這正是它的難處之一。
幸運的是,文靖安想到了這一層!
得益於歷年的真題訓練,他是接觸過這種題目的,他想到了從《春秋》的注釋入手。
不過他並非那種過目不忘的天才,對於《春秋》也隻是熟讀而已,不像四書能完全背誦,五經他和林寧宴等人都是注重理解,要是引申到關於《春秋》的注釋,他隻有一個大概的印象,他隱隱記得《左傳》在題目這句話背後延伸了一個大段落,至於具體說的是什麽,他一時間確實想不起來,隻記得那個叫做郤犫的好像要死了。
為什麽要死了?
文靖安百思難解,進入了瓶頸狀態,就像前世做數學題,一個關鍵公式死活想不起來。
公式想不起來隻是丟一道題目的分數,這裏想不起來可就全完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文章難寫無主之題,這讓他裏生出一股焦躁,偏偏此時明遠樓那邊又敲響了辰正的鍾聲,這都已經八點了!
伴隨著鍾聲敲響,貢院大門再次打開,第一次開門時無人出場,這時就有稀稀落落的幾個人陸續離場了,雖然明知道可以拖到晚上六點交卷,但看到別人交卷,這無疑增加了文靖安心裏的急躁。
然而他也隻能焦躁,這次鄉試本來就是帶著點勉強來考的,如果多給他三年時間在府學讀書,注釋之類的必然會更加嫻熟,也就不至於陷入今天這種境地了。
但問題是,寫不出來就得又等三年,寫得出來就有機會直接去京城。
他向來不喜歡等,更不想走迴頭路。
他放下筆,看著同一排考舍的五個考生隨著監考官到明遠樓那邊交卷。
那些考生從明遠樓那邊迴來,各自收拾考籃正式離開考試。
考場重新迴歸死一般的安靜。
文靖安始終沒有拿起筆,他靜坐了一刻鍾,最後用水洗手洗臉,心裏已經有了一個計劃。
現在是八點,再想四個小時,到十二點把前四個小時的推測綜合起來,選取一個最靠譜的主題寫。
如此,他重新拿起筆,取一張新的草稿紙,寫下之前從題目中推導出來的唯一一條線索。
郤犫好像要死了。
這人替晉國國君到魯國借兵,為什麽落得要死的下場?
那肯定是借兵失敗了。
為什麽借兵失敗?
這個原因就有很多了,文靖安全部歸結為兩個,一個是內因,一個外因。
內因比較簡單,就是郤犫本人的問題。
外因相對複雜,比如敵國為難、魯國君臣反對、兩國歷史遺留問題等等。
外因比較復先不管,直接從內因著手分析,假如借兵失敗是郤犫自己的問題,那他因為什麽犯了致命的失誤?
古人和今人一樣有無數種作死方法,這很難確定,但文靖安想到既然是儒家這一套,那麽總體離不開「仁義禮智信」這幾樣,董仲舒將這五種品德稱為「五常」。事實上後世儒家弟子選擇左丘、公羊和穀梁作為注釋《春秋》的三本權威,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三傳部分體現了儒家要求的「仁義禮智信」這五常主題。
那麽郤犫之死大概率就是他犯了儒家這五常忌諱,要麽他不講仁義,要麽失禮失智失信。
想到這點,文靖安福至心靈,感覺自己跟答案已經很近了!
他現在就算是寫五張紙條抓鬮,也有五分之一蒙對的機會,筆答題變成了選擇題!
但還不夠,還要深入分析。
首先排除仁義,兵者國之大事,晉國派人出去借兵求援,關係自家生死存亡,國君和朝臣肯定不會派個不仁不義的東西出去,而且在晉國這邊來看,派出去借兵的大臣腦子也要靈光,智商這方麵要過得去,弱智別想來了,孟子說「是非之心,智也」,辨別是非是需要智慧的。
那就隻剩下禮和信。
誠信這個主題相當具備吸引力,文靖安都蠢蠢欲動了,可又想到,郤犫如果是因為失信而死,那也應該是在借到兵馬之後因為拒絕實現承諾被殺了,現在他沒借到兵,而且晉國既然都知道不派不仁不義的東西出去了,那也不應該派一個失信之人去借兵,這人名聲一定要好才能得到魯國君臣認可。
如此,隻剩下失禮這一項。
文靖安讀過史書,春秋時晉國是大國,魯國是小國,大國向小國借兵就像有錢人向窮人借錢,一般來說,我們(窮人)跟別人借錢都是好聲好氣甚至低三下四的,關鍵時刻認孫子也行,但晉國這種大國不同,就算是借錢,他派出去的使臣也要高人一等保持所謂的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