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事情徐明容同郭皇後囫圇而過,說靖王府無意扶持趙儇,也不忍叫皇家子嗣零落,二聖年輕,何愁沒有後嗣。
不過郭皇後仍舊為徐光艫的事情進言,說何苦棒打鴛鴦又成一段怨偶,豈非寒了各家平叛忠臣的心。
隻是皇帝那裏還是不肯鬆口,有時候他看著徐光舟眉頭緊鎖,目不轉睛坐在對麵翻閱各路送上來的文書,眼睛都有些泛血絲,心裏也覺得過意不去,可他如今坐在這個位置上,放任徐家獨大,對他來說風險太大了。
哪怕他有一天真的不濟,他完全可以把徐光舟當托孤重臣,可往後的徐家世世代代,他如何能放心呢?
“子晦。”
“嗯?”
徐光舟從堆成小山似的奏折裏抬起頭,眉心仍擰著,昨日嶺南呈了不少水災的折子上來,他在紫宸殿裏熬了一宿,其餘大臣都走了,甚至趙叔文都在榻上小睡了一會兒。
乍一聽趙叔文喚他,徐光舟頭腦都沒轉過來,反應過來失態,立刻挺直脊背,應道:“還有一點就看完了。”
趙叔文正欲開口說什麽,佟監喜滋滋地跑進來,呈上一封書信。
“聖人,是慶寧長公主的消息!”
“懷玉?”
趙叔文立刻穿上鞋子,從榻上下來,三步並作兩步上前,佟監也樂嗬著小跑過來,雙手奉上。
徐光舟撐著桌案站起來,揉了揉太陽穴,站在案牘之後望著。
趙叔文三兩下把書信攤開,一字一字閱讀,讀到中間,終於有了一些笑意。
這還是趙懷玉剛到那兒的時候寫的,說雖比不得長安事事方便,風沙也大,不過峪倫部的族人對她多有敬重,與阿史那可汗也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且峪倫部民風淳樸,一到那兒便載歌載舞了幾天,雖累得之後幾天都困得睜不開眼,但也實在快意。
趙叔文無非就是擔心懷玉到那裏過得不好,如今一看,也算放心些了。
徐光舟見趙叔文神色稍霽,猜了個大概,低著頭不知在想什麽,伸手去理堆放得有些歪的奏折。
“可惜西北路遠,這信還是幾個月前寫的了。”
趙叔文歎了口氣,意味深長地看向徐光舟,他低著頭並沒有察覺到。佟監的目光在二人之間徘徊了一下,收迴去,笑著從趙叔文手裏接過東西,去替他收起來。
西北路遠……
徐光舟心裏忽然有一絲絲慶幸,去的那個人不是徐明容,否則一輩子見不上一兩麵,山高水長,他這個做長兄的,又如何舍得。
……
“今日懷玉的書信迴來了,說到峪倫部一切都好。”
趙叔元下朝迴來,拉著明容在院子裏乘涼。
“嗯……我想也是。”明容點點頭,“想來,聖人為著懷玉而記恨二哥的氣也該消一些了,但願他往後仕途能好走些。隻是可憐沈姑娘了,淳吾大哥前幾日也上侯府賠罪,這又哪裏是他的錯呢?”
位極人臣尚且不敢因婚姻與帝王相抗,遑論徐光艫這樣的禮部小官。爭得了今日,就得失了明日。
“左右這兩日你也清閑,要不要去找沈姑娘說說話。”趙叔元提議道。
明容搖搖頭:“我不願見她,她恐怕也不願見我,相見反而心裏難過,何必去找這個不痛快。”
見明容沒有提奧古孜的事情,趙叔元心裏鬆了一下,隨之而來的便是一陣輕快。
“也是,沈姑娘自有沈姑娘的姻緣。”
郭皇後千秋,長安城裏推遲了宵禁,從宮宴出來,二人身上都帶著薄薄一層酒氣,剛下台階,忽然天上開始下雨,落在身上涼絲絲的。
趙叔元恍惚間想起來那一年的除夕宮宴,剛下過雪的空氣,也是這樣透著絲絲涼意。
那是峪倫部天翻地覆後的第一個除夕,或許也是命運給他的一次機會。他在雪地裏接住徐明容的時候,擔憂心疼裏竟有幾分病態的歡欣鼓舞。
明容並不知道他神遊天外,隻是皺著眉看天,一手用袖子遮住腦袋。
“遭了,怎麽突然下雨。”
趙叔元迴過神,低頭看著妻子微微蹙起的眉毛,和底下漂亮靈動的一雙眼睛。
“怎麽辦呢?來的時候沒想到會下雨,等送過來怕也來不及了。”他眼底含笑道。
“殿下,王妃。”
二人同時轉身,趙叔元一手仍輕輕摟著明容,望著佟監帶著人小跑過來,笑眯眯遞上一把傘。
“大家讓奴才送來的,殿下和王妃切莫淋雨著涼了。”
“替我謝過大哥。”
趙叔元接過傘,朝佟監點了點頭,轉身將傘打開,撐起來微微向明容傾斜,“走吧?”
“嗯。”明容點頭,挽著他向前走。
忽然看見不遠處王茂鹹和程淑婉兩個人,王茂鹹嘻嘻哈哈高舉著兩條胳膊把程淑婉罩在下麵,程淑婉必然是不好意思了,推推搡搡不肯,二人把路走得歪歪扭扭,後麵佟監終於追上他倆,把傘遞上去。
“王小將軍也真是的,帶的淑婉都這麽沒個正型。”明容笑道。
趙叔元看了她一眼,“那我可要為茂鹹喊冤了,程娘子是什麽樣的人,你難道不知道?怎麽能全怪茂鹹。”
“是,她小時候爬樹比我還厲害,那麽高的無患子都敢往上爬,差點把二老太太嚇死。”
“那你呢?我從沒見你爬過樹。”趙叔元伸手將她鬢邊一縷微濕的頭發別到耳後。
明容白了他一眼,“你見我都是在宮中,我哪敢爬,況且你娘子我惜命,最多不過坐在桃樹枝杈上就不錯了,再高我也不敢了。”
不知是哪幾個字眼又讓趙叔元這麽高興,他先是輕輕地笑,後來又大喘氣,偏偏不肯說為了什麽,吊人胃口。
……
趙叔元到軍營時,並沒有見到王茂鹹,倒是許久未見的徐光舟坐在帳子裏,低頭一手拿著書在看。
程淑婉月份漸大,軍營裏沒什麽事的時候,王茂鹹通常就早早開溜了,他們也見怪不怪,頂多調侃兩句,說王小將軍從前恨不得住在軍營裏,連禦賜的宅子都不肯迴去的,如今倒是變了。
“子晦兄怎麽來了?”
趙叔元在他對麵盤腿坐下,徐光舟抬起眼皮瞧了他一下,又繼續看書。二人相約,在軍營裏沒那麽多規矩。
“天下承平日久,我看那幫小子軍紀都懶散了,方才抓到幾個白日吃酒的,已作軍法處置了。”徐光舟道。
趙叔元皺了皺眉,確實太懶散了。鐵騎兵素來軍紀嚴明,徐光舟耳濡目染,也是眼睛裏容不得沙子,是該好好教訓下那幫人。
“也是我疏忽了,沒料到這樣的事。”
“軍中自有幾位將軍,也非殿下的過錯。況且底下的士兵喝酒耍混,事情尚未鬧開,自然也不必驚擾殿下。王茂鹹——算了,我自與他好好說說。”
徐光舟把書放在一邊,抬手給自己倒了杯水。
“殿下身邊沒有貼身侍衛也不行,如今長安城裏誰不盯著你這位靖王。”
趙叔元搖搖頭,“我不需要,明容那裏安排人手了,子晦兄不必擔心。”
徐光舟歎氣,“我不是擔心明容。如今聖人年輕,尚且無數朝臣等著站你的隊,你就是有三頭六臂,碰上些什麽事,路平也不能次次都在。”
“我有暗衛。”
徐光舟忍了忍,舒了口氣。誰還沒個暗衛,隻是暗衛之所以叫暗衛,便是不比貼身侍衛來得更近更周全。見他一副完全不想鬆口的樣子,便也懶得多說了。
“子晦兄是聽說什麽了?”趙叔元微笑道。
“長安城裏的事情,你比我少知道?”
徐光舟不耐煩的樣子和明容如出一轍,連徐光艫也是這樣。眉頭微微皺著,嘴唇會輕微地抿一下。
他看了看趙叔元,低下頭,又抬頭看看,終於道:“快入夏了,暑氣重,聖人最近身子又不爽利,時而頭暈,私底下同我說,要不要把大皇子接進宮,隻是他心裏有刺,皇後想必也不同意。”
“……已到這個地步了嗎?”趙叔元突然不知道該說什麽。
他這兩年做出讖語異獸,也在四處安排些流寇作亂,隻不過妨官不擾民,自己也帶兵剿匪過幾次,又聯合親信收拾彈劾了幾個貪官汙吏,做了幾家外戚,把醃臢事傳得整個大梁皆知。也不過是想仿照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他的聲勢漸長,而趙叔文卻遭受了一次又一次衝擊。
他仍舊不忍心對自己的長兄真正做什麽的。如今趙叔文卻已開始考慮趙儇了,難道在他未注意的時候,兄長的身子已經差到了這樣?
“康氏實在是……”
徐光舟未置一詞,當年他多番勸阻趙叔文,不要一時腦熱將康彤兒娶為太子妃,也是趙叔文不顧勸阻,可他身為好友和臣子,自然不能將趙叔文如今的境地怪到他自己頭上。
“宮中嬪妃眾多,竟無一人可誕下皇子。唯一有動靜的也隻有先前的徐昭儀,可惜也……”趙叔元搖搖頭。
幸好如今隻剩下他和寧王兩個親王,先帝一代的親王都死絕了,隻留了在封地安分守己的一些郡王。
徐光舟也忽然想起來寧王,頓時有些咬牙切齒,壓低嗓子道,“前些日子怎麽有穩婆住進寧王府了,若非我揪著徐光艫打聽,怕是還不知道此事!”
徐光艫也是倒黴,自己的婚事泡湯了,還要被徐光舟拎著耳朵問寧王府裏亂七八糟的東西,徐光舟當時的眼神就差一點問徐光艫有沒有跟寧王攪和在一起了。
“少給我去平康坊!”徐光舟指著他道。
徐光艫大喊冤,自己每次去也不過和同僚過去跟樂姬吟詩唱和,絕不敢做什麽出格的事情。
趙叔元麵色一僵,向來冷靜自持的麵容裂開了一條縫似的,他隱隱知道此事,隻是不曾當真,也不願去深究,如今突然被大舅哥問到自己親哥哥的破爛事,自然臉上也覺得無光。
腦子還沒想清楚,嘴上已先說了,“靖王府上下都聽明容打理,絕沒有這樣的事。”
徐光舟懶得跟他煩,指關節掰得“喀”的響了一聲。
“寧王素來愛尋花問柳,卻不曾真出過什麽事情,如今尚未有正妃,府裏卻有歌姬要……紙包不住火,聖人和太後早晚知道此事,到時候他要怎麽收場!豈非讓皇家丟臉!”
現在穩婆都請進王府了,想必趙叔慈是鐵了心要這個孩子生下來,他們素來沒有什麽交集,也犯不著為了這個去跟他爭個麵紅耳赤。畢竟寧王也是平叛有功。
“還是改日我去勸勸他,趁早娶妻迴來鎮著,也……跟母親認個錯吧。”
趙叔元自己都覺得這話說出來生澀,又忍不住跟徐光舟連連保證,說靖王府堅決不會出現這種事。
徐光舟心煩意亂,有些坐不住了,說出去看看兵練得怎麽樣了,散散心。
“我與你同去。”
二人在校場看了一會兒,徐光舟看得手癢,大步到兵器架上取了一杆長槍,舞了兩下,後撤一步,槍尖對著不遠處的趙叔元。
趙叔元會意,也取來一杆長槍,朝徐光舟走去。
四下的兒郎立刻停下手頭的事情,高聲起哄著圍過來,連其他帳子裏的聽說徐將軍和靖王要比試,也勾肩搭背湧過來看,校場裏一時喊聲震天。
“前麵是怎麽了?”
佟監拉住一個毛頭小子問,因是和趙叔文都穿的低調,士兵也認不得他們,迴頭看了一眼,便急不可耐地要走。
“是徐將軍和靖王要在校場比試,我得趕緊去呢,來晚了就看不到了!”說著就一溜煙跑沒了。
“真是巧,難得他二人都在,不如朕也去瞧瞧,自從子晦入了東宮,朕也沒有見過他耍槍了。”
趙叔文迴憶往昔,臉上浮現出幾分惆悵,便與佟監往唿聲此起彼伏的地方走,心道梁軍果然聲勢浩大,看個熱鬧都氣勢十足。
到了校場了,已是圍得水泄不通,趙叔文和佟監在外圍轉悠了許久,也找不到一個縫隙能鑽進去,隻好學著旁人站在高台上,踮著腳從人群裏往裏張望。好在有人見他不似軍營裏人那般壯碩,倒像個普通文人,還給他讓了位置。
徐光舟和趙叔元都是上過戰場帶過兵的,趙叔元雖沒有徐光舟這般出手狠厲幹脆,但徐光舟與他比武本來也不可能像戰場上那般每一下直奔人性命去,是以趙叔元也能討到些便宜。
幾下交鋒,槍杆直震得人虎口發麻,二人同時後退幾步停下,徐光舟笑道:“瞧你這路子,倒像是王茂鹹教的。”
趙叔元笑了笑,他慣使長槍橫刀,卻不如徐光舟和王茂鹹這些將門的練家子,精通各路槍法,因此時常討教學習,如今也大有進益。
“今日是班門弄斧了,不過子晦兄既然相邀,也得讓小弟盡興才是。”
趙叔元說著,提著槍一步上前橫掃而過,徐光舟腳尖一點,竟如燕子似的飛起半人高,從趙叔元槍尖掠過,手裏一杆槍直向趙叔元刺去。趙叔元立刻閃身躲過,迴手槍尖點地,穩住身形。
趙叔文在台上看得直捏一把汗,沒想到他倆比試能這般驚險刺激。
“這位兄弟,瞧你麵生,想必不是營裏的?”
身旁的一個士兵轉頭問他,趙叔文點了點頭。
那人立刻笑裏帶了幾分驕傲,指著校場中央的兩人,“怎麽樣,咱們將軍就是麵對叛軍的精銳也是以一當十,靖王不錯了,就是還差個幾分。”
趙叔文看著徐光舟和趙叔元矯健的身姿,默默點頭,伸手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
佟監立刻遞上帕子,又給趙叔文扇了扇風。
不過郭皇後仍舊為徐光艫的事情進言,說何苦棒打鴛鴦又成一段怨偶,豈非寒了各家平叛忠臣的心。
隻是皇帝那裏還是不肯鬆口,有時候他看著徐光舟眉頭緊鎖,目不轉睛坐在對麵翻閱各路送上來的文書,眼睛都有些泛血絲,心裏也覺得過意不去,可他如今坐在這個位置上,放任徐家獨大,對他來說風險太大了。
哪怕他有一天真的不濟,他完全可以把徐光舟當托孤重臣,可往後的徐家世世代代,他如何能放心呢?
“子晦。”
“嗯?”
徐光舟從堆成小山似的奏折裏抬起頭,眉心仍擰著,昨日嶺南呈了不少水災的折子上來,他在紫宸殿裏熬了一宿,其餘大臣都走了,甚至趙叔文都在榻上小睡了一會兒。
乍一聽趙叔文喚他,徐光舟頭腦都沒轉過來,反應過來失態,立刻挺直脊背,應道:“還有一點就看完了。”
趙叔文正欲開口說什麽,佟監喜滋滋地跑進來,呈上一封書信。
“聖人,是慶寧長公主的消息!”
“懷玉?”
趙叔文立刻穿上鞋子,從榻上下來,三步並作兩步上前,佟監也樂嗬著小跑過來,雙手奉上。
徐光舟撐著桌案站起來,揉了揉太陽穴,站在案牘之後望著。
趙叔文三兩下把書信攤開,一字一字閱讀,讀到中間,終於有了一些笑意。
這還是趙懷玉剛到那兒的時候寫的,說雖比不得長安事事方便,風沙也大,不過峪倫部的族人對她多有敬重,與阿史那可汗也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且峪倫部民風淳樸,一到那兒便載歌載舞了幾天,雖累得之後幾天都困得睜不開眼,但也實在快意。
趙叔文無非就是擔心懷玉到那裏過得不好,如今一看,也算放心些了。
徐光舟見趙叔文神色稍霽,猜了個大概,低著頭不知在想什麽,伸手去理堆放得有些歪的奏折。
“可惜西北路遠,這信還是幾個月前寫的了。”
趙叔文歎了口氣,意味深長地看向徐光舟,他低著頭並沒有察覺到。佟監的目光在二人之間徘徊了一下,收迴去,笑著從趙叔文手裏接過東西,去替他收起來。
西北路遠……
徐光舟心裏忽然有一絲絲慶幸,去的那個人不是徐明容,否則一輩子見不上一兩麵,山高水長,他這個做長兄的,又如何舍得。
……
“今日懷玉的書信迴來了,說到峪倫部一切都好。”
趙叔元下朝迴來,拉著明容在院子裏乘涼。
“嗯……我想也是。”明容點點頭,“想來,聖人為著懷玉而記恨二哥的氣也該消一些了,但願他往後仕途能好走些。隻是可憐沈姑娘了,淳吾大哥前幾日也上侯府賠罪,這又哪裏是他的錯呢?”
位極人臣尚且不敢因婚姻與帝王相抗,遑論徐光艫這樣的禮部小官。爭得了今日,就得失了明日。
“左右這兩日你也清閑,要不要去找沈姑娘說說話。”趙叔元提議道。
明容搖搖頭:“我不願見她,她恐怕也不願見我,相見反而心裏難過,何必去找這個不痛快。”
見明容沒有提奧古孜的事情,趙叔元心裏鬆了一下,隨之而來的便是一陣輕快。
“也是,沈姑娘自有沈姑娘的姻緣。”
郭皇後千秋,長安城裏推遲了宵禁,從宮宴出來,二人身上都帶著薄薄一層酒氣,剛下台階,忽然天上開始下雨,落在身上涼絲絲的。
趙叔元恍惚間想起來那一年的除夕宮宴,剛下過雪的空氣,也是這樣透著絲絲涼意。
那是峪倫部天翻地覆後的第一個除夕,或許也是命運給他的一次機會。他在雪地裏接住徐明容的時候,擔憂心疼裏竟有幾分病態的歡欣鼓舞。
明容並不知道他神遊天外,隻是皺著眉看天,一手用袖子遮住腦袋。
“遭了,怎麽突然下雨。”
趙叔元迴過神,低頭看著妻子微微蹙起的眉毛,和底下漂亮靈動的一雙眼睛。
“怎麽辦呢?來的時候沒想到會下雨,等送過來怕也來不及了。”他眼底含笑道。
“殿下,王妃。”
二人同時轉身,趙叔元一手仍輕輕摟著明容,望著佟監帶著人小跑過來,笑眯眯遞上一把傘。
“大家讓奴才送來的,殿下和王妃切莫淋雨著涼了。”
“替我謝過大哥。”
趙叔元接過傘,朝佟監點了點頭,轉身將傘打開,撐起來微微向明容傾斜,“走吧?”
“嗯。”明容點頭,挽著他向前走。
忽然看見不遠處王茂鹹和程淑婉兩個人,王茂鹹嘻嘻哈哈高舉著兩條胳膊把程淑婉罩在下麵,程淑婉必然是不好意思了,推推搡搡不肯,二人把路走得歪歪扭扭,後麵佟監終於追上他倆,把傘遞上去。
“王小將軍也真是的,帶的淑婉都這麽沒個正型。”明容笑道。
趙叔元看了她一眼,“那我可要為茂鹹喊冤了,程娘子是什麽樣的人,你難道不知道?怎麽能全怪茂鹹。”
“是,她小時候爬樹比我還厲害,那麽高的無患子都敢往上爬,差點把二老太太嚇死。”
“那你呢?我從沒見你爬過樹。”趙叔元伸手將她鬢邊一縷微濕的頭發別到耳後。
明容白了他一眼,“你見我都是在宮中,我哪敢爬,況且你娘子我惜命,最多不過坐在桃樹枝杈上就不錯了,再高我也不敢了。”
不知是哪幾個字眼又讓趙叔元這麽高興,他先是輕輕地笑,後來又大喘氣,偏偏不肯說為了什麽,吊人胃口。
……
趙叔元到軍營時,並沒有見到王茂鹹,倒是許久未見的徐光舟坐在帳子裏,低頭一手拿著書在看。
程淑婉月份漸大,軍營裏沒什麽事的時候,王茂鹹通常就早早開溜了,他們也見怪不怪,頂多調侃兩句,說王小將軍從前恨不得住在軍營裏,連禦賜的宅子都不肯迴去的,如今倒是變了。
“子晦兄怎麽來了?”
趙叔元在他對麵盤腿坐下,徐光舟抬起眼皮瞧了他一下,又繼續看書。二人相約,在軍營裏沒那麽多規矩。
“天下承平日久,我看那幫小子軍紀都懶散了,方才抓到幾個白日吃酒的,已作軍法處置了。”徐光舟道。
趙叔元皺了皺眉,確實太懶散了。鐵騎兵素來軍紀嚴明,徐光舟耳濡目染,也是眼睛裏容不得沙子,是該好好教訓下那幫人。
“也是我疏忽了,沒料到這樣的事。”
“軍中自有幾位將軍,也非殿下的過錯。況且底下的士兵喝酒耍混,事情尚未鬧開,自然也不必驚擾殿下。王茂鹹——算了,我自與他好好說說。”
徐光舟把書放在一邊,抬手給自己倒了杯水。
“殿下身邊沒有貼身侍衛也不行,如今長安城裏誰不盯著你這位靖王。”
趙叔元搖搖頭,“我不需要,明容那裏安排人手了,子晦兄不必擔心。”
徐光舟歎氣,“我不是擔心明容。如今聖人年輕,尚且無數朝臣等著站你的隊,你就是有三頭六臂,碰上些什麽事,路平也不能次次都在。”
“我有暗衛。”
徐光舟忍了忍,舒了口氣。誰還沒個暗衛,隻是暗衛之所以叫暗衛,便是不比貼身侍衛來得更近更周全。見他一副完全不想鬆口的樣子,便也懶得多說了。
“子晦兄是聽說什麽了?”趙叔元微笑道。
“長安城裏的事情,你比我少知道?”
徐光舟不耐煩的樣子和明容如出一轍,連徐光艫也是這樣。眉頭微微皺著,嘴唇會輕微地抿一下。
他看了看趙叔元,低下頭,又抬頭看看,終於道:“快入夏了,暑氣重,聖人最近身子又不爽利,時而頭暈,私底下同我說,要不要把大皇子接進宮,隻是他心裏有刺,皇後想必也不同意。”
“……已到這個地步了嗎?”趙叔元突然不知道該說什麽。
他這兩年做出讖語異獸,也在四處安排些流寇作亂,隻不過妨官不擾民,自己也帶兵剿匪過幾次,又聯合親信收拾彈劾了幾個貪官汙吏,做了幾家外戚,把醃臢事傳得整個大梁皆知。也不過是想仿照千裏之堤潰於蟻穴,他的聲勢漸長,而趙叔文卻遭受了一次又一次衝擊。
他仍舊不忍心對自己的長兄真正做什麽的。如今趙叔文卻已開始考慮趙儇了,難道在他未注意的時候,兄長的身子已經差到了這樣?
“康氏實在是……”
徐光舟未置一詞,當年他多番勸阻趙叔文,不要一時腦熱將康彤兒娶為太子妃,也是趙叔文不顧勸阻,可他身為好友和臣子,自然不能將趙叔文如今的境地怪到他自己頭上。
“宮中嬪妃眾多,竟無一人可誕下皇子。唯一有動靜的也隻有先前的徐昭儀,可惜也……”趙叔元搖搖頭。
幸好如今隻剩下他和寧王兩個親王,先帝一代的親王都死絕了,隻留了在封地安分守己的一些郡王。
徐光舟也忽然想起來寧王,頓時有些咬牙切齒,壓低嗓子道,“前些日子怎麽有穩婆住進寧王府了,若非我揪著徐光艫打聽,怕是還不知道此事!”
徐光艫也是倒黴,自己的婚事泡湯了,還要被徐光舟拎著耳朵問寧王府裏亂七八糟的東西,徐光舟當時的眼神就差一點問徐光艫有沒有跟寧王攪和在一起了。
“少給我去平康坊!”徐光舟指著他道。
徐光艫大喊冤,自己每次去也不過和同僚過去跟樂姬吟詩唱和,絕不敢做什麽出格的事情。
趙叔元麵色一僵,向來冷靜自持的麵容裂開了一條縫似的,他隱隱知道此事,隻是不曾當真,也不願去深究,如今突然被大舅哥問到自己親哥哥的破爛事,自然臉上也覺得無光。
腦子還沒想清楚,嘴上已先說了,“靖王府上下都聽明容打理,絕沒有這樣的事。”
徐光舟懶得跟他煩,指關節掰得“喀”的響了一聲。
“寧王素來愛尋花問柳,卻不曾真出過什麽事情,如今尚未有正妃,府裏卻有歌姬要……紙包不住火,聖人和太後早晚知道此事,到時候他要怎麽收場!豈非讓皇家丟臉!”
現在穩婆都請進王府了,想必趙叔慈是鐵了心要這個孩子生下來,他們素來沒有什麽交集,也犯不著為了這個去跟他爭個麵紅耳赤。畢竟寧王也是平叛有功。
“還是改日我去勸勸他,趁早娶妻迴來鎮著,也……跟母親認個錯吧。”
趙叔元自己都覺得這話說出來生澀,又忍不住跟徐光舟連連保證,說靖王府堅決不會出現這種事。
徐光舟心煩意亂,有些坐不住了,說出去看看兵練得怎麽樣了,散散心。
“我與你同去。”
二人在校場看了一會兒,徐光舟看得手癢,大步到兵器架上取了一杆長槍,舞了兩下,後撤一步,槍尖對著不遠處的趙叔元。
趙叔元會意,也取來一杆長槍,朝徐光舟走去。
四下的兒郎立刻停下手頭的事情,高聲起哄著圍過來,連其他帳子裏的聽說徐將軍和靖王要比試,也勾肩搭背湧過來看,校場裏一時喊聲震天。
“前麵是怎麽了?”
佟監拉住一個毛頭小子問,因是和趙叔文都穿的低調,士兵也認不得他們,迴頭看了一眼,便急不可耐地要走。
“是徐將軍和靖王要在校場比試,我得趕緊去呢,來晚了就看不到了!”說著就一溜煙跑沒了。
“真是巧,難得他二人都在,不如朕也去瞧瞧,自從子晦入了東宮,朕也沒有見過他耍槍了。”
趙叔文迴憶往昔,臉上浮現出幾分惆悵,便與佟監往唿聲此起彼伏的地方走,心道梁軍果然聲勢浩大,看個熱鬧都氣勢十足。
到了校場了,已是圍得水泄不通,趙叔文和佟監在外圍轉悠了許久,也找不到一個縫隙能鑽進去,隻好學著旁人站在高台上,踮著腳從人群裏往裏張望。好在有人見他不似軍營裏人那般壯碩,倒像個普通文人,還給他讓了位置。
徐光舟和趙叔元都是上過戰場帶過兵的,趙叔元雖沒有徐光舟這般出手狠厲幹脆,但徐光舟與他比武本來也不可能像戰場上那般每一下直奔人性命去,是以趙叔元也能討到些便宜。
幾下交鋒,槍杆直震得人虎口發麻,二人同時後退幾步停下,徐光舟笑道:“瞧你這路子,倒像是王茂鹹教的。”
趙叔元笑了笑,他慣使長槍橫刀,卻不如徐光舟和王茂鹹這些將門的練家子,精通各路槍法,因此時常討教學習,如今也大有進益。
“今日是班門弄斧了,不過子晦兄既然相邀,也得讓小弟盡興才是。”
趙叔元說著,提著槍一步上前橫掃而過,徐光舟腳尖一點,竟如燕子似的飛起半人高,從趙叔元槍尖掠過,手裏一杆槍直向趙叔元刺去。趙叔元立刻閃身躲過,迴手槍尖點地,穩住身形。
趙叔文在台上看得直捏一把汗,沒想到他倆比試能這般驚險刺激。
“這位兄弟,瞧你麵生,想必不是營裏的?”
身旁的一個士兵轉頭問他,趙叔文點了點頭。
那人立刻笑裏帶了幾分驕傲,指著校場中央的兩人,“怎麽樣,咱們將軍就是麵對叛軍的精銳也是以一當十,靖王不錯了,就是還差個幾分。”
趙叔文看著徐光舟和趙叔元矯健的身姿,默默點頭,伸手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
佟監立刻遞上帕子,又給趙叔文扇了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