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拿到了皇帝用剩下的藥渣,趙叔元便叫人看過了,但過了許久,直到年後,隻說那藥方裏還有一味藥材,不似是尋常藥材,行醫幾十年也不曾見過。


    “莫非不是大梁能尋得?”趙叔元皺眉道。


    大夫搖搖頭,眉頭緊鎖,又撚著藥渣放在鼻子前聞了聞。


    “高祖以來,東西南北各路流入大梁的藥材也不在少數,臣也曾見過不少,可這味實在是……瞧不出是什麽來。這些天臣也托人迴老家請教了師父,也不知是什麽。”


    “對了。”大夫想起來什麽,嘴巴猛一張,道,“當初太子殿下中蠱毒時,曾有峪倫部的巫醫留在東宮,不知如今還在不在,殿下不如去東宮問問?”


    趙叔元覺得可行,便叫人即刻去東宮尋,結果東宮遣人來報,阿史那公主搬進宮裏後,便來討了那巫醫,反正太子的病也好了,就把人還迴去了。


    這下趙叔元可犯了難,因為他與明容的婚約,阿史那雁行現在可以說是與他們勢同水火,他如今擔心有人給皇帝的藥做手腳,這樣事關皇家陰私和大梁國本的事情,他又如何敢讓雁行知道?


    “除了這個,還有哪裏能尋到異族的大夫?”趙叔元問道。


    大夫摸了摸下巴:“四方館或許有,不過……”他看了看趙叔元的麵色,小聲道,“殿下若是想瞞著他人,去四方館必會叫您外祖知道,不如去東西市周邊的坊區問問。”


    趙叔元沉吟片刻,覺得在理:“況且四方館雖歸屬中書省,直隸長官卻是通事舍人,不是外祖,到時候必會讓父親知道,還是罷了。”


    他自己不便去四方館,不過也不願閑在王府,幹脆去東市轉轉,沒想到正碰上徐光艫。


    “靖王殿下。”徐光艫上前一步躬身行禮,趙叔元忙欠身迴禮,畢竟是未來的大舅子,論親緣他還低一些。


    “真是巧,在這裏碰上光艫兄。”他探頭瞧了瞧,見光艫手裏拎著一個竹籠,裏麵裝著一隻木頭蟈蟈,做工精巧,還會自己扇翅膀。


    徐光艫察覺到趙叔元的目光,笑了笑,把東西提到他麵前,一隻眼透過竹籠看著趙叔元:“剛從國子學迴來,帶些東西迴去給明容。”


    “明容,她喜歡這些?”趙叔元有些詫異。


    “那是自然,她小時候我就常給她帶這些玩意兒,她喜歡得緊,不然這麽大個人了,我怎麽還會再買這些送她?”徐光艫笑道。


    趙叔元細細思量,他從前也聽明容說過,說家裏二哥喜歡帶機巧玩意兒給她,想必確有此事。


    “竟是如此,那我不耽誤光艫兄了,別叫明容等急了。”


    二人別過,待趙叔元走遠了,白術湊到徐光艫跟前,小心翼翼道:“阿郎,那可是靖王,咱們這麽騙他,不好吧?”


    光艫擺擺手,看著趙叔元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哼”了一聲:“他不是極為喜愛我妹妹麽?連她平日裏喜歡什麽都不知道,怎麽能怪我騙他?”


    王孫公子,穿的再怎麽低調,都在人群裏顯得紮眼。徐光艫早一眼瞄到了趙叔元,正如趙叔元會遠遠瞧見他一樣。是以他才隨手買了一隻木頭蟈蟈,以趙叔元的性子,他必會找過來。


    “可、可這……”白術撓撓頭,可公子一定有公子的道理。


    況且……


    他想起來除夕那天宴會上,光艫便情緒不對,卻不忍叫姑娘知道,迴來後,一個人悶在屋裏歎了許久的氣。那峪倫部王子失蹤後,姑娘病得快死了,現在又將姑娘許給靖王,公子怎麽肯輕易咽下這口氣呢?


    白術自小跟著二公子,與三姑娘也算親厚,三姑娘每次給吳山她們帶零嘴迴來,總會叫分給他和大公子身邊的退儀,不過退儀大哥性子隨了主子,往往要推脫一番才千恩萬謝的收下。


    說實話,他覺得三姑娘嫁給靖王,不比那峪倫部的王子要好?且如今靖王聲勢漸顯,峪倫部滅族,他實在看不出哪裏不好,不過……嫁人的是三姑娘又不是他,三姑娘若不樂意,自然有他的不好在吧。


    傍晚,明容正在和光艫在廊下喝茶,院子裏幾個小丫鬟圍著那木頭蟈蟈看。


    “唉,怪道咱府裏頭上到管事女使,下到灑掃丫頭,沒一個說你不好的。瞧瞧,出去逛一逛還帶個東西迴來。”


    明容端著茶碗,似笑非笑看著光艫。光艫不以為意,隻是笑道:“她們幹活也不容易,你不也時常給你那些丫頭們帶吃食迴來。”


    “那我也隻管著我院兒裏的,不像你。”她扭頭瞟了一眼吳山,又看向光艫,“連咱們最古板嚴肅的吳山姐姐,都受你恩惠呢。”


    吳山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耳朵:“二公子也是……”


    “阿郎,三姑娘,外頭來了靖王府的人,送了好一車東西!”


    白術和江潮跑進院子裏,明容與光艫麵麵相覷,不過光艫心裏門兒清的,隻是裝作不知道罷了。


    “送的什麽東西來?”明容問道。


    白術搖搖頭:“這小的就不知道了,隻說是送給三姑娘的,娘子直接叫搬您院兒裏頭了,姑娘可要去看看?”


    “行,我瞧瞧去。”明容放下茶碗,起身理了理裙擺。


    “我也去。”


    光艫也站起來,手裏的折扇“唰”的打開:“閑著也是閑著,我同你一起去。”


    他正竊喜,等著看趙叔元的笑話。


    兩人步行至別寒居,見桂花樹下好大一木頭箱子,還未來得及搬進屋裏。


    “別搬了。”明容揮揮手,讓小廝們放下,“打開看看呢?”


    兩個小廝一左一右掀開箱蓋,裏麵是分層的,一層一層搬出來,每一層都放了許多機巧物件,卻不是光艫帶迴來這種打發小孩子的玩具,而有袖箭、木鳶之類,甚至還有一架袖珍鼓車。


    明容心裏不免五味雜陳,她現在見了趙叔元還有些尷尬,可他送的東西她又確實喜歡。


    光艫站在一旁,覷著明容的臉色,就知道她喜歡這些東西,心裏雖有些不樂意,沒敲趙叔元一把,不過妹妹既然喜歡,想來這小子也不是不用心的。


    “搬進去吧。”明容抿著唇,笑著揮揮手,小廝們應聲著手。


    “他倒是有心。”光艫背著手,站在明容身後,看著那一大箱子東西被搬進屋裏去。


    “他呀,別的也沒什麽,隻是實在細心。”明容感慨,甚至細心到一絲一毫都逃不過他的眼睛,要不摘星樓怎麽偏偏叫他一個人知道了,連皇帝都隻知道她手底下有人,卻不知到底是些什麽人。


    “阿郎,如您所料,屬下在侯府外等了一會兒,縣主遣人出來,說她很喜歡呢。”


    隨從笑眯眯拱手,趙叔元勾了勾唇角:“知道了,你下去吧。”


    見天色不早,趙叔元正準備迴後院,外麵突然來報,說皇帝召他進宮,還召了趙叔慈。


    “這是何故?”趙叔元有些訝異。


    長史早趕過來,立在旁邊摸著胡子,一提眉毛小跑至跟前:“召了二殿下,想必聖人不知道咱們查的事情。殿下還是快快動身,晚了碰上宵禁,便不好了。”


    趙叔元點點頭,叫人快些備馬,自己則叫人添了件大氅來,快步往王府門口去。


    快到宮門了,遇上趙叔慈策馬追過來。


    “三弟!”


    他微微喘著氣,與趙叔元並駕齊驅。


    “父親這麽晚叫咱們進宮,是做什麽?”


    “不知道,我猜大哥也在,許是他一時想我們了也說不定。父親之前圍獵受傷後,便多愁善感些,你又不是不知道。”


    趙叔慈覺得在理,又一甩韁繩,努力跟上趙叔元的步調。


    “之前在北郊禁苑,見你一身血護送父親迴來,真是給我嚇一跳。這幾年你還真是不知不覺就長大了,二哥著實欣慰。”


    趙叔慈故作老成,眯著眼笑道。


    趙叔元也不理他,知道他隻是在調侃,夾緊馬腹又加快速度,急得趙叔慈忙吆喝一聲跟上。


    朱雀門前的禁軍早得了消息,兩位皇子一會兒會進宮,遠遠見四匹快馬直往這裏來,認出中間的二人身形似是趙叔元和趙叔慈,且火光中隱約可見龍紋,立刻叫開了宮門放人進去,那四人也未減速,直接衝了進去。


    “聽聞老三今日送了不少東西給明容,哼,之前朕說要賜婚,他還百般不肯的,這不上趕著去了。”


    皇帝正在清寧宮陪鄭皇後,鄭皇後手裏頭正繡著花,聞言一時失神,紮到了指尖,血珠一碰到雪白的絲綢,立刻暈開成一片紅雲。


    “哎喲,你看看你,這是怎麽了。”皇帝探頭一看到,忙叫女官去拿了帕子來包紮。


    “紮著手罷了,繡花的時候也是難免的事,不用了。”鄭皇後擺擺手,讓女官迴來。


    “我看你這幾日心緒不寧的,可是有什麽事?”


    皇帝盤著手裏的佛珠,他原不很信這些,不過之前太子妃有一次麵見公婆,見皇帝多愁多思,叫人去樊川華嚴寺求來的,他找禦醫和察子看過了,說沒有問題,隻是普通的佛珠這才戴上的。


    道求自然,佛求涅盤。


    “也沒別的,怕叔元和明容處不來罷了。”鄭皇後歎了口氣,用帕子包著指尖,過了會兒見血止住了。


    “這不是挺好的,你就別多心了。”皇帝對這倆孩子現在大為滿意,覺得自己甚是擅長當月老。


    “瞧瞧,還是朕眼光好,欽天監都算過了,說明容和老三的八字最合,往後必然一輩子富貴錦繡,好的很呢。”


    “是。”鄭皇後微微一笑,點了點頭,眉心卻有抹不開的憂愁。


    趙叔慈和趙叔元帶著人趕至朱雀門,卻不見人開門,忙勒馬停下,正準備出聲詢問,那守門的禁軍卻先跑過來,對著兩人的臉看了又看,頓時嚇得丟了手裏的長槍跪在地上。


    “這是怎麽迴事?”趙叔元心裏一凜,手裏攥緊了韁繩。


    “剛、剛剛放進去四個人,中二人身著龍紋,末將以為、以為是二位殿下和……”


    那禁軍隻聽得耳邊一陣風聲,腳邊的地像是被一道雷炸開,嚇得他渾身抖得像篩糠。


    趙叔慈目瞪口呆地看著趙叔元收起鞭子,然後冷聲道:“速傳北衙禁軍,警戒皇城,排查可疑之人,另調一隊人隨我進宮,其餘人不可擅動。”


    聲音一個字一個字落在地上,那幾名禁軍立刻拿著槍爬起來,迅速打開宮門放他們幾人進去。


    趙叔慈方才被趙叔元那一鞭子嚇得驚魂未定,慢了半拍追上去,快斷了氣才追到趙叔元,此時已有一隊禁軍快跑著跟在後頭,被趙叔慈一騎超過。


    “徐侯領金吾衛大將軍,渠國公亦掌十六衛,可要讓人速去報知忠勇侯府和渠國公府?”趙叔慈喊道,聲音被夾在馬蹄聲中,聽不清楚。


    “不可!”趙叔元否定道,“宮門快落鎖了,此時情況未明,便是南衙禁軍也不可妄動,徐侯若是帶兵闖入皇城,形同謀反,父親不怪罪,禦史台也要參他一本。”


    趙叔慈聽得心裏慌張,慶幸自己先問了一嘴趙叔元,沒直接叫人去侯府和渠國公府。北衙羽林衛左右大將軍分別是鄭家人和武狀元出身的,之前穆王之亂時拱衛京城有功,這些年也頗得信任,應該錯不了。


    至崇明門便是第三道宮牆,也是最後一道,見來人是二位皇子帶著禁軍,守門的立刻放行,並說帝後都在清寧宮,已有禁軍過去了。


    “已去了清寧宮?”趙叔元大驚,心中頓覺不妙。


    兩人飛馳至清寧宮,見宮門大開,立刻翻身下馬,提著佩刀進去,卻見地上跪了一片的禁軍,一抬頭,帝後正站在台階上,毫發無傷。


    趙叔元先一步丟了佩刀,趙叔慈也忙照做,叮裏當啷兩聲,二人穿過地上跪著的人上前行禮,方才跟在後麵的禁軍這時候才到,停在宮門口不敢動。


    “兒拜見父親母親。”


    二人異口同聲道,半晌不見動靜,疑惑間,冷汗卻已從額角下來了。


    “夜深了,你們二人帶兵闖入,所為何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徐徐梁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拉斐不吃香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拉斐不吃香菜並收藏徐徐梁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