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氏的孩子滿月,依規矩徐家的人除了一個徐光舟,其餘是都要到場的。
恰好前一天蘇元禾那裏來了信,說雖無要事發生,不過還有小半個月要到蘇州了,便迴信報知一下。因此整個徐家也喜氣洋洋,在外頭的孩子沒事,家裏新添的孩子也平安。
哪知到了平昌伯府,卻見小徐氏麵色蠟黃,像是月子裏沒坐好,程夫人悄悄遣了人去告訴徐照樸,徐照樸立刻將許二郎叫到一處僻靜的院子裏,問怎麽迴事。
徐照樸本就高了許二郎一個頭,又有武將當中坐頭把交椅的威壓在,給許二郎嚇得什麽也沒瞞著,一股腦兒全說了。原來是大房娘子這麽多年就生了一個姑娘,如今也快到嫁人的年紀了,見小徐氏這裏雖說不是個兒郎,可也眼熱得不行,三天兩頭的要來暗戳戳說些話給小徐氏聽,找些不痛快。
月子裏的供養自然是不敢怠慢的,便是許二郎也每天早早下了朝就迴來陪娘子和孩子,可小徐氏心裏不舒服,偏偏大房娘子又不說什麽重話,全是些讓人心裏堵得慌,拿出來說又顯得小徐氏小題大做的,可不就憋壞了。
“這怎麽叫小題大做!”明容氣得叫出來,好在外家的人都走了,這會兒屋裏都是隻有徐家的女眷和大徐氏,和許德英。
明容氣憤道:“小姑姑正坐月子呢,自然一切以姑姑為重,您要覺得心裏不痛快,說出來又怎麽樣,許姑父素來愛護您,難道能幫著大房娘子不成?”
程夫人也覺得說不過去,勸道:“若不是許二郎自己同院子裏的人打聽,你是連他也要瞞著,做什麽不讓他告訴平昌伯夫人,光叫你一個人受氣?”
大徐氏坐在一旁,不似明容和程夫人那般眉毛都快豎起來,隻是眉頭微蹙著,已是她大為不快的模樣了。
“你從小兒在府裏都是我和老二慣著的,什麽時候這般能忍氣吞聲,許二郎雖不是世子,可你背後還有渠國公府和忠勇侯府,連她都要忍讓,虧得母親還是響當當的長寧長公主,誰見了咱們不多給幾分麵子?”
大徐氏語氣略為嚴肅,小徐氏耷拉著腦袋,像個做錯事的孩子,看得大徐氏心軟下來,和聲道:“罷了,幸虧你今日說出來了,我們自去為你出頭。”
“不是的,姐姐。”小徐氏搖搖頭,為難道,“並非我要忍讓,隻是……二郎最近迴來同我說,朝中多少雙眼睛盯著侯府和國公府,大房娘子的父親是烏台的,素來同一幹武將不合,我在後宅裏,又怎敢平白招惹她。”
明容忍不住在心裏吐槽,這平昌伯挑兒媳婦,竟挑了兩個背後家族不合的。見許德英一個人坐在旁邊不說話,明容坐過去拉住她的手,許德英嘴角扯出一個笑。
程夫人納悶道:“可平昌伯世子是個明理的,他與許二郎也素來兄友弟恭,便叫你郎君私下裏同他說,這事兒不就完了?”
“嫂嫂有所不知。”小徐氏垂下眼簾,似是覺得難以啟齒,程夫人再三追問,她麵露難色瞧了瞧明容和許德英,明容於是帶著許德英起身要走,大徐氏點頭道:“長輩們的事,不要再聽了。”
明容牽著許德英到院子裏坐下,二人的丫頭立刻將手爐拿來。
“教你讀書習字的女博士,多久來一次呀?”明容怕她無聊,主動問道。
“五日一迴。”許德英小聲答道,聲音像個小貓,“隻是……”她忽的抬起頭,又似泄了氣一般垂下去。
明容見狀,輕聲鼓勵道:“隻是什麽?”
“女博士原是大伯娘給姐姐請來的,年前說是迴老家了,年後便不聽聞要迴長安了。”許德英話音裏有幾分哀怨。
“那你年後這快一個月沒有人教麽?”明容驚訝道,她小時候畢竟心智不比其他小孩兒,是個成年人的心智,但許德英這般的卻是耽誤不得的。
許德英道:“阿爺要給我尋女博士呢,卻沒有找到合適的。”
明容靈光一動,想起來柳夫人,柳夫人的父親曾任刑部尚書,前兩年才乞骸骨,比起普通女塾師以德容言功為重,除了一些經史子集,柳夫人少時曾隨父親輾轉四方,見識也更多些。
而且……比起程夫人,柳夫人除了在家看著兩個一心從軍的兒子黯然神傷,也沒什麽事做,倒不如給她送個女孩子過去,許德英又乖巧懂事,興許能讓柳夫人振作一些呢?
“我有個舅母,博學多識,人也和善,就住在日和坊,不如我迴去同阿娘說,托她去程家問問,你意下如何?”
“日和坊?”許德英輕輕吸了一口氣,日和坊的程家,隻有前國子祭酒程老太爺家了,“莫不是武肅將軍的遺孀柳夫人?”
明容微一愣神,武肅是舅舅的諡號,在家隻稱是舅舅,甚至這些年也甚少提及,外人則多言武肅,如今聽許德英一講,才驚覺舅舅確實過世多年了,成了青史裏的一行字。
而許德英也正是程皓殉國那年所生,莫非是冥冥之中的緣分。
“正是那位柳夫人。”明容勉強笑道,又怕許德英覺出來,將嘴咧得開些,“隻是此事還要問問程家長輩,我也不敢在此跟你作保。”
“那也多謝姐姐了!”許德英甜甜笑道。
等兩個孩子走了,小徐氏方才道:“去年……大嫂久無子,終於鬆了口,要給大伯納妾,給大房延續香火,大伯對嫂嫂一心一意,直到嫂嫂開了口,才叫她去張羅,便是納的良妾,也是嫂嫂老家尋來莊戶人家家裏的,說是年輕身子又好,好生養。”
“你大伯是世子,如此這般……也能理解了……”程夫人訥訥道。
徐家素來沒有納妾的,就是渠國公府也隻有前些年那一個,沈侯也從不近身,幾房親戚家的妾自然不會和大徐氏有多少交集,故而在坐的兩個夫人都對此沒多少頭緒。
程夫人問:“那然後呢?”
“說來也是……也是二郎的不對……”小徐氏說著眼眶就要紅,程夫人忙拿出帕子給她按住:“雖說出了月子了,也不要輕易掉眼淚喲,多大的事兒都有你阿姊兄長,還有我呢!”
小徐氏感激地望了一眼程夫人,吸了一下鼻子,繼續道:“還是去年夏天裏的事情了……”
“怎麽又是去年夏日裏?”程夫人驚唿一聲,意識到自己失態,捂了嘴道歉,“沒事,你說你的。”
“是初夏,那日他們兄弟兩個在後院子裏吃了酒,我那大伯雖不如程嫂嫂家幾個有文采,可也愛舞文弄墨,跟二郎在亭子裏幾個來迴下來,兩個人都出了一身汗,敞懷袒胸,這原也沒什麽,後來是大嫂身邊的人看到了,說初夏時節別叫郎君們著涼了,也把二郎帶迴大房那裏,等酒醒了再迴來,大伯走在前麵,卻不巧二郎在門廊那兒撞上了那小妾,那小妾一下看見個敞懷的男子自然也害怕,這一驚叫便把二郎嚇得酒醒了,慌亂間兩人一推搡,把大伯引過來,不過當時也說開了……”
“既然說開了,之後又出了什麽事呢?”程夫人感覺自己有點被明容帶偏了,小徐氏府裏兩房出了齟齬,她聽話間竟想弄一盤瓜子來磕,真是罪過。
“再後來,正是我生孩子前一個多月的時候,那妾室小產了,孩子自然是沒保住,可……可產婆和大夫說孩子的月份瞧著不對,當時大伯和大嫂在外赴宴,隻有我和婆母聽見了,就趕緊給了幾貫銅錢叫封口了,可這話不知怎麽的就在院兒裏傳開了,大房自然也……知曉了。”
小徐氏越說越傷心,可聽了程夫人的話不敢掉眼淚,隻紅著眼眶憋著。
大徐氏不解道:“可這跟你們二房又有何幹?”
“姐姐有所不知,當時二郎因公事在外,恰好路過大嫂的老家,便順帶送那妾室上京,那產婆說的月份,退迴去恰是那會兒……那孩子已是個成型的男胎了,大房好不容易得了一子,自然……自然要惱了我們了……大伯甚至一氣之下,提了劍衝過來,幸好被婆母半道攔住了,說犯不著為了個妾室,傷了兄弟和氣,把那妾室也遣到莊子上了,說由她去再找一個。”
小徐氏喪了氣,她知道這話說出來,怎麽著都聽起來和許二郎脫不開關係,真是百口莫辯。
“那死胎呢?”程夫人麵色凝重,早已沒了方才聽家長裏短的勢頭。
小徐氏搖頭道:“死胎入不了祖墳,不過拿一塊布包了,婆母當時嫌晦氣,叫別擾了大房以後的子嗣,叫人扔到城外亂葬崗了,如今要找,怕是也找不到了。”
大徐氏察覺到,小徐氏的話中並沒有平昌伯的聲音,疑道:“老伯爺沒說什麽嗎?”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公爹,這後宅的事他從來不管的,子嗣興旺固然他老人家高興,這有糾紛了,他早躲開十裏地,全扔給婆母一個人管了,好在婆母信二郎,說興許是那妾室不檢點,叫在莊子裏待個一段時候,便叫遣迴家去,因為是良妾,不好胡亂打發,況我這裏孩子剛生,鬧出人命來不好看。”
小徐氏三言兩語間,程夫人和大徐氏便覺出幾分來,以往隻在宴會上見過幾迴,且以前平昌伯府家庭和睦,如今出了事,才覺得這位平昌伯夫人處理內宅的事情,實在是老練狠辣。
“這麽大的事,你懷胎時我們也來看過你,你怎麽從不說。”大徐氏瞧著小徐氏蠟黃的小臉,責怪道。
小徐氏也無奈:“畢竟是醜事,婆母當時也叫不許傳出去,我又怎麽好說。”
“不過……你就沒懷疑過你郎君麽?”程夫人與大徐氏對了個眼色,知道兩人想到了一處去,決定還是由大徐氏來開口,畢竟是親姐妹。
“我……我那會兒也疑心病重,不是沒懷疑過,便私底下找了當時隨行的丫鬟婆子,並小廝馬夫都問了一遍,都說沒有,我還怕是二郎收買了,還旁敲側擊,找人去和同行的官員家夫人和底下的小吏打聽,這才信的。”
“虧你也不是全沒腦子。”大徐氏板著臉。
小徐氏被她說得欲哭無淚,隻好扯著程夫人的袖子吸鼻涕,程夫人隻好坐到她床沿上去,摟著她輕拍著脊背。
到了要開席的時候,來了兩個奶娘抱著孩子,侍奉的婆子過來拿大氅裹了小徐氏,幾人這才往外院走。
明容和許德英方才在外麵凍得腦袋發僵,剛到屋裏沒坐一會兒就流清水鼻涕,這會兒聽到來喊人了,才一人臉上摁個帕子尋出來,把兩個當娘的看得哭笑不得。
程夫人和大徐氏本打算到時候好好向平昌伯府的大房娘子發難,可兩人此時對許二郎疑心未消,況且瓜田李下誰又能分說清楚,這樣的醜事也不適合拿出來說,隻好看著大房娘子幹瞪眼,表麵上還得和顏悅色,畢竟人家有個和自己郎君們不對付的禦史爹。
等迴了侯府,程夫人立刻將此事告訴了徐照樸,徐照樸大吃一驚,瞠目結舌道:“我當時問他呢,他怎麽不同我說這事?”
“你傻呀,這樣的事他能好意思告訴你?”程夫人在徐照樸胸口一拍,徐照樸撓撓頭,不好意思地摟住夫人。
“對了,方才席間圓圓跟我說,說問問柳家弟妹願不願意給德英當塾師,我倒覺得可行。”程夫人望向徐照樸,征求意見。
徐照樸揮揮手:“女博士的事情,你覺得好便好,柳氏博聞強記,補了我妹妹的短板,若她願意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程夫人點頭稱是:“圓圓還說了,德英乖巧懂事,和程家兩個小子不同,能陪著柳家弟妹,也算聊以慰藉了……”
明容當時說得很小心,她知道比起柳夫人,程夫人的痛苦不會少,或許隻會更甚,畢竟那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弟弟,陪伴的時間比柳夫人更長,但她也有三個孩子,有丈夫,有偌大個忠勇侯府要操持,也有與後院息息相關的朝政需要勞心,才顯得淡忘了亡弟。
徐照樸把程夫人摟在懷裏,順著她的脊背輕輕撫摸,輕聲道:“阿皎,咱們生了個好女兒啊。”
恰好前一天蘇元禾那裏來了信,說雖無要事發生,不過還有小半個月要到蘇州了,便迴信報知一下。因此整個徐家也喜氣洋洋,在外頭的孩子沒事,家裏新添的孩子也平安。
哪知到了平昌伯府,卻見小徐氏麵色蠟黃,像是月子裏沒坐好,程夫人悄悄遣了人去告訴徐照樸,徐照樸立刻將許二郎叫到一處僻靜的院子裏,問怎麽迴事。
徐照樸本就高了許二郎一個頭,又有武將當中坐頭把交椅的威壓在,給許二郎嚇得什麽也沒瞞著,一股腦兒全說了。原來是大房娘子這麽多年就生了一個姑娘,如今也快到嫁人的年紀了,見小徐氏這裏雖說不是個兒郎,可也眼熱得不行,三天兩頭的要來暗戳戳說些話給小徐氏聽,找些不痛快。
月子裏的供養自然是不敢怠慢的,便是許二郎也每天早早下了朝就迴來陪娘子和孩子,可小徐氏心裏不舒服,偏偏大房娘子又不說什麽重話,全是些讓人心裏堵得慌,拿出來說又顯得小徐氏小題大做的,可不就憋壞了。
“這怎麽叫小題大做!”明容氣得叫出來,好在外家的人都走了,這會兒屋裏都是隻有徐家的女眷和大徐氏,和許德英。
明容氣憤道:“小姑姑正坐月子呢,自然一切以姑姑為重,您要覺得心裏不痛快,說出來又怎麽樣,許姑父素來愛護您,難道能幫著大房娘子不成?”
程夫人也覺得說不過去,勸道:“若不是許二郎自己同院子裏的人打聽,你是連他也要瞞著,做什麽不讓他告訴平昌伯夫人,光叫你一個人受氣?”
大徐氏坐在一旁,不似明容和程夫人那般眉毛都快豎起來,隻是眉頭微蹙著,已是她大為不快的模樣了。
“你從小兒在府裏都是我和老二慣著的,什麽時候這般能忍氣吞聲,許二郎雖不是世子,可你背後還有渠國公府和忠勇侯府,連她都要忍讓,虧得母親還是響當當的長寧長公主,誰見了咱們不多給幾分麵子?”
大徐氏語氣略為嚴肅,小徐氏耷拉著腦袋,像個做錯事的孩子,看得大徐氏心軟下來,和聲道:“罷了,幸虧你今日說出來了,我們自去為你出頭。”
“不是的,姐姐。”小徐氏搖搖頭,為難道,“並非我要忍讓,隻是……二郎最近迴來同我說,朝中多少雙眼睛盯著侯府和國公府,大房娘子的父親是烏台的,素來同一幹武將不合,我在後宅裏,又怎敢平白招惹她。”
明容忍不住在心裏吐槽,這平昌伯挑兒媳婦,竟挑了兩個背後家族不合的。見許德英一個人坐在旁邊不說話,明容坐過去拉住她的手,許德英嘴角扯出一個笑。
程夫人納悶道:“可平昌伯世子是個明理的,他與許二郎也素來兄友弟恭,便叫你郎君私下裏同他說,這事兒不就完了?”
“嫂嫂有所不知。”小徐氏垂下眼簾,似是覺得難以啟齒,程夫人再三追問,她麵露難色瞧了瞧明容和許德英,明容於是帶著許德英起身要走,大徐氏點頭道:“長輩們的事,不要再聽了。”
明容牽著許德英到院子裏坐下,二人的丫頭立刻將手爐拿來。
“教你讀書習字的女博士,多久來一次呀?”明容怕她無聊,主動問道。
“五日一迴。”許德英小聲答道,聲音像個小貓,“隻是……”她忽的抬起頭,又似泄了氣一般垂下去。
明容見狀,輕聲鼓勵道:“隻是什麽?”
“女博士原是大伯娘給姐姐請來的,年前說是迴老家了,年後便不聽聞要迴長安了。”許德英話音裏有幾分哀怨。
“那你年後這快一個月沒有人教麽?”明容驚訝道,她小時候畢竟心智不比其他小孩兒,是個成年人的心智,但許德英這般的卻是耽誤不得的。
許德英道:“阿爺要給我尋女博士呢,卻沒有找到合適的。”
明容靈光一動,想起來柳夫人,柳夫人的父親曾任刑部尚書,前兩年才乞骸骨,比起普通女塾師以德容言功為重,除了一些經史子集,柳夫人少時曾隨父親輾轉四方,見識也更多些。
而且……比起程夫人,柳夫人除了在家看著兩個一心從軍的兒子黯然神傷,也沒什麽事做,倒不如給她送個女孩子過去,許德英又乖巧懂事,興許能讓柳夫人振作一些呢?
“我有個舅母,博學多識,人也和善,就住在日和坊,不如我迴去同阿娘說,托她去程家問問,你意下如何?”
“日和坊?”許德英輕輕吸了一口氣,日和坊的程家,隻有前國子祭酒程老太爺家了,“莫不是武肅將軍的遺孀柳夫人?”
明容微一愣神,武肅是舅舅的諡號,在家隻稱是舅舅,甚至這些年也甚少提及,外人則多言武肅,如今聽許德英一講,才驚覺舅舅確實過世多年了,成了青史裏的一行字。
而許德英也正是程皓殉國那年所生,莫非是冥冥之中的緣分。
“正是那位柳夫人。”明容勉強笑道,又怕許德英覺出來,將嘴咧得開些,“隻是此事還要問問程家長輩,我也不敢在此跟你作保。”
“那也多謝姐姐了!”許德英甜甜笑道。
等兩個孩子走了,小徐氏方才道:“去年……大嫂久無子,終於鬆了口,要給大伯納妾,給大房延續香火,大伯對嫂嫂一心一意,直到嫂嫂開了口,才叫她去張羅,便是納的良妾,也是嫂嫂老家尋來莊戶人家家裏的,說是年輕身子又好,好生養。”
“你大伯是世子,如此這般……也能理解了……”程夫人訥訥道。
徐家素來沒有納妾的,就是渠國公府也隻有前些年那一個,沈侯也從不近身,幾房親戚家的妾自然不會和大徐氏有多少交集,故而在坐的兩個夫人都對此沒多少頭緒。
程夫人問:“那然後呢?”
“說來也是……也是二郎的不對……”小徐氏說著眼眶就要紅,程夫人忙拿出帕子給她按住:“雖說出了月子了,也不要輕易掉眼淚喲,多大的事兒都有你阿姊兄長,還有我呢!”
小徐氏感激地望了一眼程夫人,吸了一下鼻子,繼續道:“還是去年夏天裏的事情了……”
“怎麽又是去年夏日裏?”程夫人驚唿一聲,意識到自己失態,捂了嘴道歉,“沒事,你說你的。”
“是初夏,那日他們兄弟兩個在後院子裏吃了酒,我那大伯雖不如程嫂嫂家幾個有文采,可也愛舞文弄墨,跟二郎在亭子裏幾個來迴下來,兩個人都出了一身汗,敞懷袒胸,這原也沒什麽,後來是大嫂身邊的人看到了,說初夏時節別叫郎君們著涼了,也把二郎帶迴大房那裏,等酒醒了再迴來,大伯走在前麵,卻不巧二郎在門廊那兒撞上了那小妾,那小妾一下看見個敞懷的男子自然也害怕,這一驚叫便把二郎嚇得酒醒了,慌亂間兩人一推搡,把大伯引過來,不過當時也說開了……”
“既然說開了,之後又出了什麽事呢?”程夫人感覺自己有點被明容帶偏了,小徐氏府裏兩房出了齟齬,她聽話間竟想弄一盤瓜子來磕,真是罪過。
“再後來,正是我生孩子前一個多月的時候,那妾室小產了,孩子自然是沒保住,可……可產婆和大夫說孩子的月份瞧著不對,當時大伯和大嫂在外赴宴,隻有我和婆母聽見了,就趕緊給了幾貫銅錢叫封口了,可這話不知怎麽的就在院兒裏傳開了,大房自然也……知曉了。”
小徐氏越說越傷心,可聽了程夫人的話不敢掉眼淚,隻紅著眼眶憋著。
大徐氏不解道:“可這跟你們二房又有何幹?”
“姐姐有所不知,當時二郎因公事在外,恰好路過大嫂的老家,便順帶送那妾室上京,那產婆說的月份,退迴去恰是那會兒……那孩子已是個成型的男胎了,大房好不容易得了一子,自然……自然要惱了我們了……大伯甚至一氣之下,提了劍衝過來,幸好被婆母半道攔住了,說犯不著為了個妾室,傷了兄弟和氣,把那妾室也遣到莊子上了,說由她去再找一個。”
小徐氏喪了氣,她知道這話說出來,怎麽著都聽起來和許二郎脫不開關係,真是百口莫辯。
“那死胎呢?”程夫人麵色凝重,早已沒了方才聽家長裏短的勢頭。
小徐氏搖頭道:“死胎入不了祖墳,不過拿一塊布包了,婆母當時嫌晦氣,叫別擾了大房以後的子嗣,叫人扔到城外亂葬崗了,如今要找,怕是也找不到了。”
大徐氏察覺到,小徐氏的話中並沒有平昌伯的聲音,疑道:“老伯爺沒說什麽嗎?”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公爹,這後宅的事他從來不管的,子嗣興旺固然他老人家高興,這有糾紛了,他早躲開十裏地,全扔給婆母一個人管了,好在婆母信二郎,說興許是那妾室不檢點,叫在莊子裏待個一段時候,便叫遣迴家去,因為是良妾,不好胡亂打發,況我這裏孩子剛生,鬧出人命來不好看。”
小徐氏三言兩語間,程夫人和大徐氏便覺出幾分來,以往隻在宴會上見過幾迴,且以前平昌伯府家庭和睦,如今出了事,才覺得這位平昌伯夫人處理內宅的事情,實在是老練狠辣。
“這麽大的事,你懷胎時我們也來看過你,你怎麽從不說。”大徐氏瞧著小徐氏蠟黃的小臉,責怪道。
小徐氏也無奈:“畢竟是醜事,婆母當時也叫不許傳出去,我又怎麽好說。”
“不過……你就沒懷疑過你郎君麽?”程夫人與大徐氏對了個眼色,知道兩人想到了一處去,決定還是由大徐氏來開口,畢竟是親姐妹。
“我……我那會兒也疑心病重,不是沒懷疑過,便私底下找了當時隨行的丫鬟婆子,並小廝馬夫都問了一遍,都說沒有,我還怕是二郎收買了,還旁敲側擊,找人去和同行的官員家夫人和底下的小吏打聽,這才信的。”
“虧你也不是全沒腦子。”大徐氏板著臉。
小徐氏被她說得欲哭無淚,隻好扯著程夫人的袖子吸鼻涕,程夫人隻好坐到她床沿上去,摟著她輕拍著脊背。
到了要開席的時候,來了兩個奶娘抱著孩子,侍奉的婆子過來拿大氅裹了小徐氏,幾人這才往外院走。
明容和許德英方才在外麵凍得腦袋發僵,剛到屋裏沒坐一會兒就流清水鼻涕,這會兒聽到來喊人了,才一人臉上摁個帕子尋出來,把兩個當娘的看得哭笑不得。
程夫人和大徐氏本打算到時候好好向平昌伯府的大房娘子發難,可兩人此時對許二郎疑心未消,況且瓜田李下誰又能分說清楚,這樣的醜事也不適合拿出來說,隻好看著大房娘子幹瞪眼,表麵上還得和顏悅色,畢竟人家有個和自己郎君們不對付的禦史爹。
等迴了侯府,程夫人立刻將此事告訴了徐照樸,徐照樸大吃一驚,瞠目結舌道:“我當時問他呢,他怎麽不同我說這事?”
“你傻呀,這樣的事他能好意思告訴你?”程夫人在徐照樸胸口一拍,徐照樸撓撓頭,不好意思地摟住夫人。
“對了,方才席間圓圓跟我說,說問問柳家弟妹願不願意給德英當塾師,我倒覺得可行。”程夫人望向徐照樸,征求意見。
徐照樸揮揮手:“女博士的事情,你覺得好便好,柳氏博聞強記,補了我妹妹的短板,若她願意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程夫人點頭稱是:“圓圓還說了,德英乖巧懂事,和程家兩個小子不同,能陪著柳家弟妹,也算聊以慰藉了……”
明容當時說得很小心,她知道比起柳夫人,程夫人的痛苦不會少,或許隻會更甚,畢竟那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弟弟,陪伴的時間比柳夫人更長,但她也有三個孩子,有丈夫,有偌大個忠勇侯府要操持,也有與後院息息相關的朝政需要勞心,才顯得淡忘了亡弟。
徐照樸把程夫人摟在懷裏,順著她的脊背輕輕撫摸,輕聲道:“阿皎,咱們生了個好女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