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了黃曆,挑了個天朗氣清的日子,程夫人帶著三個孩子踏上了前往蘇州程氏老家的路。
徐照樸滿麵愁容站在侯府門口,看著妻兒登上馬車,自己馬上就要“孤苦無依”地留守長安了。
“瞧你這樣兒,可嚐到我從前送你出征的滋味了?”
程夫人趴在馬車的窗口,用手指在徐照樸鼻梁上刮了一下。
“嚐到了。”徐照樸垮著臉,捉住程夫人的手指,握了一會兒,塞迴車裏,“真是對不住你們娘仨。”
“侯爺對得起大梁,便夠了。”程夫人莞爾一笑。
與程夫人同車的明容,和後麵馬車裏的光舟、光艫二人,很是見不得這種場麵,一個把在縮在角落裏“閉目塞聽”,兩個在後麵拉緊了簾子。
好一會兒,夫妻倆膩歪完了,徐照樸挨個兒過來又問候了一下三個孩子,這才車輪滾滾踏上了旅途。
原定後半段走水路,不過徐照樸臨時改了決定,畢竟騎兵不方便上船,便還是走長安至江南的官道,行李頗多,不過也應半個多月就能到了。
快出明德門時,忽聽得一聲鷹嘯直貫長空,隨行的鐵騎兵立即列陣圍住主家車駕,過了許久卻未見得絲毫動靜,於是保持警惕,繼續前行。
“許是誰家養的鷹隼飛出來了罷了。”
明容笑了笑。
多虧了皇帝這些年的治理,一路上平安順遂,明容也沒因水土不服而上吐下瀉,天黑了便在城內客棧歇腳,店家知道來的是貴客,絲毫不敢怠慢,提供的俱是最好的,隻讓他們好好休息,別的車馬糧草一概不用擔心。
走了大半個月,終於是到了蘇州,交了文牒,明容終於見到大梁時這座河網綿延的魚米之鄉。
此時尚是初冬,蘇州的河麵不曾結冰,兩岸民居各有一段台階伸入河渠,橋下行船忙碌,清晨的河麵上籠著一層淡淡的霧氣。
明容趴在橋頭的石獅子上,好奇地往下看,船頭紮雙髻的白胖丫頭抬頭與她對視,兩個人像在照鏡子一樣,相視一笑。
程夫人走上前,輕輕攬住明容,笑著向橋下的女孩子揮了揮手,小丫頭的臉頰像兩個紅蘋果。
程夫人帶著孩子們棄了馬車,走在前頭,始終眼角含笑地看著石板路上穿行的車馬和人。
她兒時曾長在蘇州,後來跟隨程老太爺進了京,除了與徐照樸成親前,迴蘇州拜過祖廟後,就再未迴來了,滿打滿算,也有十幾年了。
“阿娘,你小時候,蘇州城裏也是這副模樣嗎?”
明容牽著程夫人的手,抬頭問道。
“嗯……也不全是,那時候城外的路稍差些,不過城裏倒是沒什麽變化,圓圓來的不巧,若是陽春三月,城中十裏繁花,那才漂亮。過年我帶你去閶門那裏,楓橋長街的夜市,最是熱鬧。”
“楓橋?圓圓還想去寒山寺!”
程夫人笑眯了眼:“圓圓還知道寒山寺,好啊,到時候阿娘帶你們去。”
以前讀書時便看到,所謂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真不知在大梁,是一幅什麽模樣。
程夫人看著走在前麵的光舟和光艫,光艫照常是左顧右盼,這也好奇那也好奇,沒一會兒,銅錢是花出去了,手裏東西也堆了不少。
“圓圓,我買了好些東西,一會兒給你瞧!”
他迴頭衝明容喊道,又朝程夫人擠了擠眼睛,程夫人無奈地笑笑。
光舟深知管不住弟弟這副德行,索性就不看,背著手,板著麵孔走在一旁。
他如今已是十四歲的年紀,又長年習武,個頭比同齡人都高,長著和京城一少徐照樸一般硬朗英氣的麵孔,成了錦衣貂裘、金帶玉冠的少年郎,惹得路邊來往的大姑娘小丫頭頻頻迴頭。
“阿娘,阿爺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嗎?”
明容很是好奇,她是清楚光舟像徐照樸,而光艫肖程夫人的,至於自己——各有一半吧。
程夫人將一切看在眼裏,自然知道明容問的是什麽,忍著心裏的驕傲不提,低頭瞥了一眼明容,笑道:“論你阿爺當年盛況,這個可差遠了,他是一度因為鬧市縱馬被先帝召進宮指著鼻子罵的,還好長公主把他保了下來。他呀,那是真的五花馬、千金裘,最不肯錦衣夜行的人,偏又是長安第一等俊俏的兒郎,看他的人可是能擠破了朱雀大街。”
“看來大哥還是太靦腆了。”明容望著光舟“哈哈”笑了兩聲,光舟立刻迴過頭,用探究的目光盯著她,明容瞬間就不敢笑了。
“你瞧你,見了你大哥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程夫人笑話她。
一路上有說有笑,便到了蘇州程宅,如今當家的是二房老太爺,程夫人進城前便已先派人來報了信,聽聞程皎帶著孩子們快到了,二老太爺早已派人等在門口,府裏天未亮就開始殺豬宰羊,等著給他們接風洗塵。
“哎喲!你們可來了!”
二老太太帶著兩個兒子等在門口,明容從前在京中程家見過她一麵,隻記得是個說話如連珠炮似的慈祥老人,多年未見,除了白發多了些,倒還是那副樣子。
程夫人帶著三個孩子向二老太太行禮,又與另兩個堂房兄弟見了禮,二老太太也不多話,轉頭叫了一群婆子小廝上來,一邊幫著搬行李,一邊帶著人往裏麵走。
程家老宅是典型的蘇州園林,進了大門便先是兩進廳堂,從一側抄手遊廊過去,經過轎廳。
“早知道你們要來,住的院落是一應安排好了的,隻是要委屈一下你家二郎,得和我家那個不著調的小子擠一擠了。”
二老太太看了一眼光艫,笑得眼角拉出了一道道皺紋。
“可是在迎侄兒?”程夫人問道。
二老太太點點頭,雙下巴若隱若現:“嗨,說來不好意思,他上頭是倆姐姐,跟你這兒是反著來的,自小被寵慣了,我還巴不得光艫來了,他倆反正一般大,光艫把他揍一頓才好呢,也收收心吧!”
程夫人這邊四個俱汗然,不知這個程在迎究竟是哪路神仙,得要光艫來揍一頓。
二老太太帶著一行人到了裏麵大廳,程家的一眾親戚已經等著了。先前進京的隻有各房明容的長輩,這次除了二三房的四個兒子在京任職,還未迴來,便還多了許多孩子,大大小小站了好幾排,光是相互見禮,明容就有些暈頭轉向了。
二房的大太太把兒子牽過來,往光艫麵前一推:“一直說想見見你光艫堂兄的,如今可看到了吧!是不是神仙一樣的人物。”
那男孩和光艫差不多個子,明容便猜到這個該是程在迎了。這小子長得也是細皮嫩肉,明眸皓齒,和光艫是一個調子的人。
“表舅母言重了。”光艫微笑著行禮。兩個男孩相互打量了一番,然後“哧”的一笑,相互抱了個拳。
光舟站在程夫人身後,也不多話,程家許多親戚偷偷瞧著這個長身玉立的少年,不知他是什麽心性。
“四嬸嬸近來身子可好?上次嬸嬸沒上京來,也是許久未見了。”
程夫人上前向四老太太見禮,老人家溫言道:“都好都好,見你也好,我便滿意了。”
“皊妹妹出閣在即,若有哪裏用的上侄女,嬸嬸盡管提。”
程皊在旁邊聽見了,低下頭紅了臉,被身邊圍著的幾個婦人打趣了一番。
“我如今是不必操心,凡事都有皜兒媳婦,她辦事都妥當的,隻是免不得哪裏還要請教你們幾個大些的。”四老太太笑道。皜大太太聞言,向程夫人叉手行禮。
皜與皓同音,程夫人愣了一下,緩過神來,壓抑住心底的酸澀,這趟迴來是給程皊送嫁的,程夫人不想讓四房覺得不舒服。
三老太太最是心細,在一旁看見程夫人麵色稍有不對,心下了然。
見過了親戚,大家也不耽誤,讓程夫人趕緊先帶著孩子們歇下,晚間還要再聚。
二老太太領著他們離開廳堂,一眾下人跟在後頭,穿過花廳到了後院,正是古木參天,怪石嶙峋,泉聲嗚咽而下,匯成一塘清池,池邊有亭台樓閣,雕花遊廊。
“容丫頭就跟你一塊兒。你們過來。”二老太太迴頭招唿過來兩個小廝,“帶大公子去聽竹軒,二公子去在迎那裏。”
兩個小廝應聲上前,向光舟、光艫躬身行禮,帶著他們去各自的住處。程夫人和明容在一處寬敞院落裏,可惜花樹的葉子都開始落了,梅花卻還沒開,隻還有些海棠和隱隱約約的桂香。
“留春園聽聞是你小時候住的,你看看可還像個樣子?”
二老太太拉著程夫人往裏走,明容跟在後麵,進了屋內。
“我教人給你加了些擺件,原先的許是你帶走了不少,看著空落落的,你是有名的才女,可別嫌嬸嬸這等俗人安排的不好了。”
程夫人撫摸著窗棱,低聲道:“二嬸嬸別這麽說,您安排的是最好的了。”
“知道你嘴甜!”二老太太捏著帕子朝程夫人甩了一下,笑出了兩頰的橫肉,又迴頭攬過明容,“這是你阿娘小時候住的地方,咱們容丫頭喜歡嗎?”
中原的高門宅院大而寬敞,不似蘇州這般秀氣文雅的,明容第一次住進這種園林,自然一百個喜歡,頓時點頭如搗蒜。
二老太太樂嗬嗬地摸了兩把她頭上的發髻,說了些客套話就轉身帶著人走了。餘下京城來的丫鬟婆子便開始收拾東西。
程夫人轉了一圈,在圓凳上坐下,一邊胳膊擱在桌上,低頭看著地上的青磚。
那時候,程皓住在她隔壁的院子裏,那會兒還是個什麽都不懂,又什麽都好奇的大胖小子,進她院門都要在門檻上絆一跤,摔在這片青磚上,剛想抹眼淚,又怕姐姐素來喜歡安靜的,嫌他吵鬧,撇撇嘴,抹了抹眼睛自己憋迴去了。而她在隔間裏寫字,常常隻聽到“咚”的一聲響,過不會兒進來個憋紅了臉的胖哥兒,一聲不吭往她身旁一扭。那時候,她的貼身丫鬟也未發嫁,笑著跑進來,把程皓一把抱起來,一邊笑話他一邊哄他,小男孩本來還能忍著,頓時就憋不住開始啪嗒啪嗒掉眼淚,她隻好扶額,把筆擱在架子上,轉過來哄這個小弟弟。
如今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明容看著程夫人神情黯然地坐在那裏,知道她觸景傷懷,安靜地坐到旁邊去,輕輕拉住母親的手。
抬起頭,看見三老太太不知什麽時候站在門邊上,她嚇了一跳,正想告訴程夫人,三老太太忙擺擺手,朝她微微一笑,轉身離開了。
徐照樸滿麵愁容站在侯府門口,看著妻兒登上馬車,自己馬上就要“孤苦無依”地留守長安了。
“瞧你這樣兒,可嚐到我從前送你出征的滋味了?”
程夫人趴在馬車的窗口,用手指在徐照樸鼻梁上刮了一下。
“嚐到了。”徐照樸垮著臉,捉住程夫人的手指,握了一會兒,塞迴車裏,“真是對不住你們娘仨。”
“侯爺對得起大梁,便夠了。”程夫人莞爾一笑。
與程夫人同車的明容,和後麵馬車裏的光舟、光艫二人,很是見不得這種場麵,一個把在縮在角落裏“閉目塞聽”,兩個在後麵拉緊了簾子。
好一會兒,夫妻倆膩歪完了,徐照樸挨個兒過來又問候了一下三個孩子,這才車輪滾滾踏上了旅途。
原定後半段走水路,不過徐照樸臨時改了決定,畢竟騎兵不方便上船,便還是走長安至江南的官道,行李頗多,不過也應半個多月就能到了。
快出明德門時,忽聽得一聲鷹嘯直貫長空,隨行的鐵騎兵立即列陣圍住主家車駕,過了許久卻未見得絲毫動靜,於是保持警惕,繼續前行。
“許是誰家養的鷹隼飛出來了罷了。”
明容笑了笑。
多虧了皇帝這些年的治理,一路上平安順遂,明容也沒因水土不服而上吐下瀉,天黑了便在城內客棧歇腳,店家知道來的是貴客,絲毫不敢怠慢,提供的俱是最好的,隻讓他們好好休息,別的車馬糧草一概不用擔心。
走了大半個月,終於是到了蘇州,交了文牒,明容終於見到大梁時這座河網綿延的魚米之鄉。
此時尚是初冬,蘇州的河麵不曾結冰,兩岸民居各有一段台階伸入河渠,橋下行船忙碌,清晨的河麵上籠著一層淡淡的霧氣。
明容趴在橋頭的石獅子上,好奇地往下看,船頭紮雙髻的白胖丫頭抬頭與她對視,兩個人像在照鏡子一樣,相視一笑。
程夫人走上前,輕輕攬住明容,笑著向橋下的女孩子揮了揮手,小丫頭的臉頰像兩個紅蘋果。
程夫人帶著孩子們棄了馬車,走在前頭,始終眼角含笑地看著石板路上穿行的車馬和人。
她兒時曾長在蘇州,後來跟隨程老太爺進了京,除了與徐照樸成親前,迴蘇州拜過祖廟後,就再未迴來了,滿打滿算,也有十幾年了。
“阿娘,你小時候,蘇州城裏也是這副模樣嗎?”
明容牽著程夫人的手,抬頭問道。
“嗯……也不全是,那時候城外的路稍差些,不過城裏倒是沒什麽變化,圓圓來的不巧,若是陽春三月,城中十裏繁花,那才漂亮。過年我帶你去閶門那裏,楓橋長街的夜市,最是熱鬧。”
“楓橋?圓圓還想去寒山寺!”
程夫人笑眯了眼:“圓圓還知道寒山寺,好啊,到時候阿娘帶你們去。”
以前讀書時便看到,所謂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真不知在大梁,是一幅什麽模樣。
程夫人看著走在前麵的光舟和光艫,光艫照常是左顧右盼,這也好奇那也好奇,沒一會兒,銅錢是花出去了,手裏東西也堆了不少。
“圓圓,我買了好些東西,一會兒給你瞧!”
他迴頭衝明容喊道,又朝程夫人擠了擠眼睛,程夫人無奈地笑笑。
光舟深知管不住弟弟這副德行,索性就不看,背著手,板著麵孔走在一旁。
他如今已是十四歲的年紀,又長年習武,個頭比同齡人都高,長著和京城一少徐照樸一般硬朗英氣的麵孔,成了錦衣貂裘、金帶玉冠的少年郎,惹得路邊來往的大姑娘小丫頭頻頻迴頭。
“阿娘,阿爺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嗎?”
明容很是好奇,她是清楚光舟像徐照樸,而光艫肖程夫人的,至於自己——各有一半吧。
程夫人將一切看在眼裏,自然知道明容問的是什麽,忍著心裏的驕傲不提,低頭瞥了一眼明容,笑道:“論你阿爺當年盛況,這個可差遠了,他是一度因為鬧市縱馬被先帝召進宮指著鼻子罵的,還好長公主把他保了下來。他呀,那是真的五花馬、千金裘,最不肯錦衣夜行的人,偏又是長安第一等俊俏的兒郎,看他的人可是能擠破了朱雀大街。”
“看來大哥還是太靦腆了。”明容望著光舟“哈哈”笑了兩聲,光舟立刻迴過頭,用探究的目光盯著她,明容瞬間就不敢笑了。
“你瞧你,見了你大哥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程夫人笑話她。
一路上有說有笑,便到了蘇州程宅,如今當家的是二房老太爺,程夫人進城前便已先派人來報了信,聽聞程皎帶著孩子們快到了,二老太爺早已派人等在門口,府裏天未亮就開始殺豬宰羊,等著給他們接風洗塵。
“哎喲!你們可來了!”
二老太太帶著兩個兒子等在門口,明容從前在京中程家見過她一麵,隻記得是個說話如連珠炮似的慈祥老人,多年未見,除了白發多了些,倒還是那副樣子。
程夫人帶著三個孩子向二老太太行禮,又與另兩個堂房兄弟見了禮,二老太太也不多話,轉頭叫了一群婆子小廝上來,一邊幫著搬行李,一邊帶著人往裏麵走。
程家老宅是典型的蘇州園林,進了大門便先是兩進廳堂,從一側抄手遊廊過去,經過轎廳。
“早知道你們要來,住的院落是一應安排好了的,隻是要委屈一下你家二郎,得和我家那個不著調的小子擠一擠了。”
二老太太看了一眼光艫,笑得眼角拉出了一道道皺紋。
“可是在迎侄兒?”程夫人問道。
二老太太點點頭,雙下巴若隱若現:“嗨,說來不好意思,他上頭是倆姐姐,跟你這兒是反著來的,自小被寵慣了,我還巴不得光艫來了,他倆反正一般大,光艫把他揍一頓才好呢,也收收心吧!”
程夫人這邊四個俱汗然,不知這個程在迎究竟是哪路神仙,得要光艫來揍一頓。
二老太太帶著一行人到了裏麵大廳,程家的一眾親戚已經等著了。先前進京的隻有各房明容的長輩,這次除了二三房的四個兒子在京任職,還未迴來,便還多了許多孩子,大大小小站了好幾排,光是相互見禮,明容就有些暈頭轉向了。
二房的大太太把兒子牽過來,往光艫麵前一推:“一直說想見見你光艫堂兄的,如今可看到了吧!是不是神仙一樣的人物。”
那男孩和光艫差不多個子,明容便猜到這個該是程在迎了。這小子長得也是細皮嫩肉,明眸皓齒,和光艫是一個調子的人。
“表舅母言重了。”光艫微笑著行禮。兩個男孩相互打量了一番,然後“哧”的一笑,相互抱了個拳。
光舟站在程夫人身後,也不多話,程家許多親戚偷偷瞧著這個長身玉立的少年,不知他是什麽心性。
“四嬸嬸近來身子可好?上次嬸嬸沒上京來,也是許久未見了。”
程夫人上前向四老太太見禮,老人家溫言道:“都好都好,見你也好,我便滿意了。”
“皊妹妹出閣在即,若有哪裏用的上侄女,嬸嬸盡管提。”
程皊在旁邊聽見了,低下頭紅了臉,被身邊圍著的幾個婦人打趣了一番。
“我如今是不必操心,凡事都有皜兒媳婦,她辦事都妥當的,隻是免不得哪裏還要請教你們幾個大些的。”四老太太笑道。皜大太太聞言,向程夫人叉手行禮。
皜與皓同音,程夫人愣了一下,緩過神來,壓抑住心底的酸澀,這趟迴來是給程皊送嫁的,程夫人不想讓四房覺得不舒服。
三老太太最是心細,在一旁看見程夫人麵色稍有不對,心下了然。
見過了親戚,大家也不耽誤,讓程夫人趕緊先帶著孩子們歇下,晚間還要再聚。
二老太太領著他們離開廳堂,一眾下人跟在後頭,穿過花廳到了後院,正是古木參天,怪石嶙峋,泉聲嗚咽而下,匯成一塘清池,池邊有亭台樓閣,雕花遊廊。
“容丫頭就跟你一塊兒。你們過來。”二老太太迴頭招唿過來兩個小廝,“帶大公子去聽竹軒,二公子去在迎那裏。”
兩個小廝應聲上前,向光舟、光艫躬身行禮,帶著他們去各自的住處。程夫人和明容在一處寬敞院落裏,可惜花樹的葉子都開始落了,梅花卻還沒開,隻還有些海棠和隱隱約約的桂香。
“留春園聽聞是你小時候住的,你看看可還像個樣子?”
二老太太拉著程夫人往裏走,明容跟在後麵,進了屋內。
“我教人給你加了些擺件,原先的許是你帶走了不少,看著空落落的,你是有名的才女,可別嫌嬸嬸這等俗人安排的不好了。”
程夫人撫摸著窗棱,低聲道:“二嬸嬸別這麽說,您安排的是最好的了。”
“知道你嘴甜!”二老太太捏著帕子朝程夫人甩了一下,笑出了兩頰的橫肉,又迴頭攬過明容,“這是你阿娘小時候住的地方,咱們容丫頭喜歡嗎?”
中原的高門宅院大而寬敞,不似蘇州這般秀氣文雅的,明容第一次住進這種園林,自然一百個喜歡,頓時點頭如搗蒜。
二老太太樂嗬嗬地摸了兩把她頭上的發髻,說了些客套話就轉身帶著人走了。餘下京城來的丫鬟婆子便開始收拾東西。
程夫人轉了一圈,在圓凳上坐下,一邊胳膊擱在桌上,低頭看著地上的青磚。
那時候,程皓住在她隔壁的院子裏,那會兒還是個什麽都不懂,又什麽都好奇的大胖小子,進她院門都要在門檻上絆一跤,摔在這片青磚上,剛想抹眼淚,又怕姐姐素來喜歡安靜的,嫌他吵鬧,撇撇嘴,抹了抹眼睛自己憋迴去了。而她在隔間裏寫字,常常隻聽到“咚”的一聲響,過不會兒進來個憋紅了臉的胖哥兒,一聲不吭往她身旁一扭。那時候,她的貼身丫鬟也未發嫁,笑著跑進來,把程皓一把抱起來,一邊笑話他一邊哄他,小男孩本來還能忍著,頓時就憋不住開始啪嗒啪嗒掉眼淚,她隻好扶額,把筆擱在架子上,轉過來哄這個小弟弟。
如今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明容看著程夫人神情黯然地坐在那裏,知道她觸景傷懷,安靜地坐到旁邊去,輕輕拉住母親的手。
抬起頭,看見三老太太不知什麽時候站在門邊上,她嚇了一跳,正想告訴程夫人,三老太太忙擺擺手,朝她微微一笑,轉身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