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州知府和羊州將軍,從名稱上看,似乎同為羊州主官,隻不過一個是民務,一個是軍務。而且似乎羊州知府管的人要比羊州將軍管的人多得多。可是是實際上,羊州將軍的地位要比羊州知府高多了。


    這就是黛青帝國特殊的官製模式製造的產品。


    黛青是一個疆域遼闊,族群類別眾多的超級帝國。前麵講過,黛青最主要的族群是西尼、古倫和塔拉三大族係。但是實際上黛青的族群遠不止這三個,隻不過這三個族係的影響力最大而已。人口數量最多的是西尼人,但是疆域最大的卻是塔拉人,而人均財富、實力和地位最高的卻是古倫人。


    這個就屬於“曆史影響”,西尼的人口數量是因為他們以農業為絕對主體產業,幾乎所有的西尼人都不同程度的參與並受益於農業,絕大多數西尼人更是賴此為生。這就導致西尼人生育存活率特別高,隻要保持幾十年的風調雨順,天下太平,他們就會把人口搞到幾千萬,如果是上百年的和平,並且沒有全麵性的饑荒,哪怕在局部地區有一些小災小害,他們也是可以把人口推進到上億的恐怖數量的。


    但是這種以農為綱,利出一孔的模式,也有一個很大的局限性,那就是過度依賴於土地的人們,不喜歡遷移。哪怕是在人口過剩,一部分人必須擴張領土的時候,他們也會選擇“內卷”而不是外戰。原因太簡單了,經過累代經營,他們祖先世代耕耘的領土已經是天下最熟悉也最成熟的土地了,幹掉遠房兄弟,直接“吃絕戶”是成本最低,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模式。而周邊相鄰的領土,大部分是不適合農業生產而且這些領土麵積都很大,以至於越過這些地方去開發更遠的地方也很不現實。


    總結一下原因就是:西尼人嚴重依賴於農業,因為依賴農業也就依賴土地,輕易不會有大規模的遷徙,從而被相對固定在一個比較穩定的領土範圍之內。這樣的結果就是:西泥人的人口數量幾乎是黛青帝國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但是領土卻隻有百分之四十而已。


    不僅領土麵積受到影響,西尼人的這些最基礎的條件也促使他們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文明形式。


    但這種文明,是缺少契約精神和探索熱情的。


    民以食為天,重土守遷,為了土地而放棄其他一切的想象力和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而為了維持這種狀態甚至形成了“老人大局”因為年輕人太不穩定了。所以西尼的的家庭中,老人或者輩份最高的人往往非常擁有最高的權威,是一切實際事的實際主導者。而年輕人或者輩份低的人,隻有聽命順服的份,也因此普遍從小就被訓練得非常服從命令,並以此為榮耀。


    而已經世世代代習慣於聽懂和服從的西尼人,隻要不到完全活不下去的地步,是絕對不會進行任何變革的,個人家庭如此,整個族係文化影響的社會麵,也是如此。曆史上那些看起來最不靠譜的荒唐帝國夢,有一大半是在西尼人的領土上發生並存存在下來的。同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其他地區其他族類當中,可能還沒等發生就被各扼殺了,可是在西尼人的社會裏,卻不僅能夠存在,而且能夠長存。


    比如,西尼人中絕大多數成年女性的腳都非常小,那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為弄殘的。而且是每個女孩的父母親自下毒手纏足弄殘的。最重要的是,這麽做沒有任何具體的好處可言,純粹就是一種習慣!


    為了一種習俗就可以毀掉親生女兒的一雙腳,還沾沾自喜引為榮耀,這樣的父母們,明顯是要麽蠢,要麽慫,要麽又蠢又慫。你能指望他們會為了任何關乎真理和公義的事情而去推動朝廷上的事情嗎?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當然,作為人口眾多的的南土第一大城的羊州,大多數的女人反而是不纏足的,反而她們對自己的“天足”很自豪。哪怕因此她們要付出更多的勞動和辛苦,甚至有些家庭幾乎是依靠女人的勞動養家,但是她們仍然認為自己的“天足”很好,很美。


    羊州不同於其他西尼人的地方,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這裏不是以農業為基礎經濟,而是以航海、外貿為主。受到外界的影響多了,又不受土地束縛,人心就比較“野”,也不那麽容易被忽悠。最起碼不會輕易的被忽悠到一點好處都沒有就白白犧牲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想要讓羊州像其他西尼人那樣也不太可能。這裏的人與外界接觸太多,而且不能不接觸,如果停止外向,不隻羊州會衰落,整個南廣省甚至嶺南地區都會衰落,甚至淪為“不毛之地”。而羊州既然號稱“天子南庫”,又怎麽可能允許它衰落呢?


    所以,羊州的地位很特殊。


    所以,羊州的地麵上不隻有總督、巡撫、提督、知府,這些別的城市都有的官員,還有很多城市沒有的一種官職——駐防將軍。


    所謂羊州將軍,正式的稱謂是“八固山駐防羊州將軍”,也可稱為駐防羊州將軍,或者羊州駐防將軍。


    駐防將軍,是黛青作為少數人口統治人口各方的一種特殊官職。專門負責節製分駐各地的駐防固山營軍隊。


    黛青王朝是發源於東土,由古倫族係中的孟古覺羅氏族建立的王朝。而他所統治的範圍卻包括東西南北中五方領土,數億人口。而其中的絕大多數領土和人口都是不屬於古倫人的。所以,黛青王朝在某種程度上講,對於各地的世家而言,就是一個妥妥的“異族王朝”,甚至有些人認為,讓孟古覺羅和古倫人統治,與讓吉利國的金絲鳥家族統治也沒什麽區別——反正都不是自己人。


    這就意味著,黛青王朝的統治,從人口格局上,就處於非常危險的不安全狀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黛青王朝推行了很多特有的製度,其中一項就是在全國最重要的地方設立由固山子弟組成的駐防營,並以駐防將軍全權統領,用以監督地方。


    黛青在全國共設駐防將軍十四人,分別為東盛將軍、茶阿衝將軍、薩哈連將軍、撫遠城將軍、烏裏台將軍、江南將軍、閩都南將軍、臨安將軍、郢都將軍、長安將軍、夏州將軍、伊利將軍、芙都將軍、羊州將軍。


    其中東盛、茶阿衝、薩哈連、伊利、烏裏蘇五地的駐防將軍的轄區都在長城以外,所以稱為外五將軍或者簡稱為五將軍。塞外五將軍在當地為最高領袖和實權長官,集軍務、民務、法務等各種大權於一身。除了紫禁城裏的皇帝可以管著他們之外,在所轄地方,他們就像皇帝一樣,而且他們的轄區並不是官職稱謂城市的範圍,而是管轄這個城市所屬的整個省份。


    其他九個將軍則駐防長城以內,因此也稱為內九將軍或者簡稱為九將軍。內九將軍的實權轄區相對就要小很多了,僅僅是所在城市的固山營。準確的說是他們就是管著所在城市固山營裏的固山兵及其家屬。雖然實權方麵不能比前麵五個將軍,但是在名義上他們的地位仍然崇高,相當於這個省份的最高地方領袖。凡與總督同駐一省者,如遇會同奏事,一律以將軍領銜,也就是說駐防將軍的地位甚至高於同品級而且實際上管轄兩、三個省份的總督。 事實上,九將軍雖然實權不如五將軍,但是他們的這些駐地都是極其富庶的城市。而且都是中土和南土西尼人為主體的城市,不僅富得滋滋冒油,而且很好管理。在這裏當將軍,基本就是:位重、事少、撈錢快。單純講收入的話,九將軍幹上一任相當於五將軍幹兩三任了。內九將軍之所以實權小卻能做到位重撈錢快,關鍵在於所有的駐防將軍都是皇權的直接延伸,是代表皇帝來監督地方的。皇帝雖然在地方設置了各種官職,但是最信任的,當然還是“骨肉同胞”的古倫固山子弟。


    所以,所有的駐防將軍都非常牛,而且是猛牛中的犀牛。


    而在這九個將軍之中,羊州將軍是唯一擁有對外貿易特權的將軍。因此稱得上是牛中之牛。


    在羊州地麵,不僅有嶺南總督,還有南廣巡撫、南廣布政使、南廣按察使、南廣提督等高官,但是在羊州駐防將軍麵前,他們全都是弟弟。至於羊州知府,更是遠在所有上述官員之下,不過是個從四品的小芝麻。平時就算跟羊州將軍打招唿都得點頭哈腰的。


    羊州將軍基本上不管羊州地麵的事情,但是隻要他一關注,那麽就一定是極大的大事兒。


    可是今天,他們倆居然一起來了。


    這是什麽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夢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哈什納達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哈什納達爾並收藏清夢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