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也十分敬佩崇拜李白,兩人幾次相約一起同遊,吟詩喝酒,詩意人生,歡暢天下。”
葉寒霜越說語氣越發激動,他也確實是激動:“這裏,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杜甫。”
“杜甫,萬年前被稱為千古詩聖。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與李白合稱‘大李杜’,他的詩更是被稱為詩史,後世也稱其杜拾遺,杜草堂,他的居所,杜甫草堂被保存了幾千年,在萬年前依舊無數人參觀品味。2”
“千古詩聖?”
“這也太厲害了吧。”
“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嗎,我天。”
“一個詩仙,一個詩聖,莫逆之交,這是怎樣的畫麵?”
“老祖宗,真的不同凡響。”
大家忍不住開口,興奮之色溢於言表。
這實在是太讓人震撼了,也極牽動人心。
如此高度啊。
李世民是直接笑瘋了,抓著李白石俑的手臂,整個人宛如抽風了一般:‘我李家的,又是我李家的,杜甫,杜甫,哈哈哈哈哈,好,好。’
劉邦直接給了他一個白眼,懶得吐槽了。
項羽則是握著虞姬的手,跟她小聲說:‘這李世民腦子也不太好,遇上一個就認親,就跟劉邦一樣,你別理他們。’
劉邦:‘……我哪裏有。’
這個鍋,他可不認。
李世民也不幹了:‘我也沒有啊,我說的是實話。’
關羽實在是跟不上他們的腦子,看著又對起來的三人,這次著重是唐朝皇帝,李世民陛下,有些茫然:‘這位唐太宗,也是這樣嗎?’
那麽活潑,和漢高祖有的一拚?
不是說在做同一件事,而是,感覺太相似。
趙雲還沒說,曹操先道,笑嘻嘻的:‘可不是,他們就不是正常人,習慣就好。’
關羽:‘……’
好熟悉的話啊。
算了,他還是沉默吧。
虞姬全程含笑,眉眼間都沒有了愁緒,這裏和她想的很不一樣,但,很喜歡,氣氛很好。
曾經的死對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敵人,如今坐在一起打口舌,還有後世之人,可以一起交流,這種畫麵,是往日不敢想也想不到的。
她很高興。
高興能夠和大王再次重逢。
高興一切都變得不一樣。
高興他們從來不孤獨。
葉寒霜連忙低頭,不讓一眾老祖宗看到他在偷笑,緩了緩才道:“杜甫一生三次落榜,十年漂泊,他目睹過唐朝上層的奢靡,也見證了底層百姓的苦難,更看到了當時的危機,可惜,他和李白一樣,官場不得誌。”
“他空有一腔抱負,心懷天下之心,憂國憂民之舉,卻報效無門,熱血和悲痛都藏在了詩裏,寫盡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和盛衰興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是他的《春望》》,見證了《安史之亂》所著。”葉寒霜聲音輕緩,帶著無限的深遠。
“好絕品的詩啊。”鳳皇忍不住開口,滿是驚歎。
蘇元帥等人也是大為震動,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卻勾勒出了完整的畫麵,讓大家仿佛看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亂世中,普通人四處逃竄,分別,不知是否有明日,家人也聯係不上,擔憂,痛苦,悲慘。
這樣的人,如此的才華。
難怪是能和李白齊名的人,還被稱為千古詩聖。
光是這一首,就足夠驚為天人。
辭藻的華麗好嗎,好。
可真正的意境是,簡單又不失美感的文字描繪出代入感極強的畫麵,直達心底深處,做到共情。
李世民更是目光灼灼,他大唐的詩人,真的好強啊。
秦始皇也放下了棋子,認真的聽著,細細品味。
這每一句,都帶著一種蒼涼。
前一刻是盛世,後一秒是煉獄,心中之感,總是會格外的不同。
葉寒霜沒有停,念著下一首:“《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這首詞是在《春望》之後的,是一個隱喻,他描寫的是自然景色,千萬年的積雪退去,萬裏的船能夠通行,跟上一首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國家滅亡到處都是雜草荒蕪,一個環境複蘇,歡快又明媚,表達《安史之亂》已經接近尾聲。”
“我去,還能這樣的嗎?”
“前後唿應?”
“這也太絕了。”
眾人隻覺得心驚,太高深,太厲害了。
何止是厲害,都不是凡人,葉寒霜心說。
這些詩人,文學家,每個寫詩作詞,都帶著深意,他們當時學的時候,一個詞可能蘊含了好幾個意思,稍不注意就錯,就扣分。
那個時候,真的是對老祖宗又愛又恨啊。
愛他們太驚才豔絕,恨,為什麽這麽驚才豔絕,寫那麽多詩歌,作出那麽多詞句,還有各種策論,然後苦了他們要背誦,還要考試。
簡直是人生第一大敵啊。
痛。
不過現在嘛,他熬過來了。
就剩下還在裏麵沉浮的學弟學妹們了。
他會給他們精神上支持鼓勵的。
葉寒霜:“緊接著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是聽到叛軍被平的喜悅,那時候杜甫也和其他人一樣,在各個地方漂泊,終於可以迴到家鄉了,心情難以不激蕩。”
“這些都是寫的戰亂,也就是《安史之亂》,持續了八年,終於畫下句號。”
李世民皺眉:‘《安史之亂》是什麽?’
武皇也問:‘什麽是《安史之亂》?’
現場的學生也忍不住好奇:“《安史之亂》聽到好多次了,到底是什麽?”
第98章 令始皇陵怒火衝天的澶淵之盟
“《安史之亂》啊。”葉寒霜眼神複雜了, 麵色也極為悵然。
眾人都沒有說話,靜靜的等著。
葉寒霜歎息一聲,道:“《安史之亂》是在唐玄宗末年到代宗李豫初年時候發生的一場巨大戰亂, 由當時的唐朝大將安祿山和史思明引起,他們背叛唐朝, 想要奪取皇位, 取而代之, 這也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點。”
“這一場戰役, 實在是太慘烈了,有史上最血腥之稱, 當時人口死亡巨大, 流失的也極多, 國力也被銳減, 可以說一朝盛世,頃刻間分崩離析。1”
“最血腥之稱?”聞斯宇驚訝, “這得是多血腥?”
“不會是遍地屍體餓殍(piao三聲)吧?”經月雲開口, 有些難以想象的感覺。
孟亦彬麵上的標誌性笑容也隱沒, 血腥二字, 實在不是什麽好字, 代表了太多東西。
尤其是後麵的人口死亡巨大, 在那個時候, 都能用巨大來形容,那該是多少?
不可能隻有一兩千, 甚至可能都不隻是一兩萬。
“每次戰亂,受苦受罪的都是百姓啊。”孟亦彬語氣低沉, 他為什麽一直想要去邊境,還經常接學校的任務刷積分, 一個是鍛煉自己,二個就是因為戰爭,他想要早點強大起來。
在首都星的很多人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見到戰亂的影子,即便是從星網看到了視頻照片,說一句好可怕,天哪,怎麽這麽殘忍,我要去打死那些人之類的話,也沒有親眼在戰場上所見到的畫麵來的真實和衝擊。
那裏,空氣都是鐵鏽的味道。
入眼的都是殘肢斷臂,褐色的土地能染成紅色。
聽到的都是將士們的傷痛呻吟,民眾的哭泣,那些親人的悲鳴。
那是真正的,能讓心誌不堅定的人,害怕,退縮,恐懼的地方。
可也是這樣的地方,常年都有那麽一群人駐紮在那,牢牢的守著,無論是遇上多麽兇猛的攻擊,遭遇了多麽慘烈的結局,都不願意退去。
他們眼中的堅定,能夠灼燒人。
明知前路未知,依舊無悔。
他敬佩他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
保護自己想要保護的,守護自己能夠守護的,盡到自己身為s級強者,該盡的責任。
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一直是他的準則。
做自己能做的,盡己所能。
李世民狠狠的踹了地麵一腳,氣的不行,‘廢物。’
武則天沒有說話,隻是嬌豔的麵容十分難看。
她是打過仗的,戰亂的苦見的不少,還丟失過領土,更能明白這其中的艱難不易,所以見到直接搞成動亂,還把盛世都毀掉了的後輩,真的是想要掐死。
太氣人了。
‘孟小子說的對,自古以來,戰亂最受難的就是百姓,朕當年決定要一統天下,就是想要結束亂世,讓百姓安穩,天下太平。’
秦始皇凝視著屏幕上葉寒霜放出來的戰爭場麵的血腥慘烈,滿是感慨。
他見的多了,親曆的也多,百姓苦,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民不聊生,他便生出了一個野望。
站在最高處,主宰天命,百姓歸家,有糧吃,有衣穿,有人權,有能活下去的可能。
國土不再染血,城牆不再破裂,家國安寧。
葉寒霜越說語氣越發激動,他也確實是激動:“這裏,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杜甫。”
“杜甫,萬年前被稱為千古詩聖。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與李白合稱‘大李杜’,他的詩更是被稱為詩史,後世也稱其杜拾遺,杜草堂,他的居所,杜甫草堂被保存了幾千年,在萬年前依舊無數人參觀品味。2”
“千古詩聖?”
“這也太厲害了吧。”
“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嗎,我天。”
“一個詩仙,一個詩聖,莫逆之交,這是怎樣的畫麵?”
“老祖宗,真的不同凡響。”
大家忍不住開口,興奮之色溢於言表。
這實在是太讓人震撼了,也極牽動人心。
如此高度啊。
李世民是直接笑瘋了,抓著李白石俑的手臂,整個人宛如抽風了一般:‘我李家的,又是我李家的,杜甫,杜甫,哈哈哈哈哈,好,好。’
劉邦直接給了他一個白眼,懶得吐槽了。
項羽則是握著虞姬的手,跟她小聲說:‘這李世民腦子也不太好,遇上一個就認親,就跟劉邦一樣,你別理他們。’
劉邦:‘……我哪裏有。’
這個鍋,他可不認。
李世民也不幹了:‘我也沒有啊,我說的是實話。’
關羽實在是跟不上他們的腦子,看著又對起來的三人,這次著重是唐朝皇帝,李世民陛下,有些茫然:‘這位唐太宗,也是這樣嗎?’
那麽活潑,和漢高祖有的一拚?
不是說在做同一件事,而是,感覺太相似。
趙雲還沒說,曹操先道,笑嘻嘻的:‘可不是,他們就不是正常人,習慣就好。’
關羽:‘……’
好熟悉的話啊。
算了,他還是沉默吧。
虞姬全程含笑,眉眼間都沒有了愁緒,這裏和她想的很不一樣,但,很喜歡,氣氛很好。
曾經的死對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敵人,如今坐在一起打口舌,還有後世之人,可以一起交流,這種畫麵,是往日不敢想也想不到的。
她很高興。
高興能夠和大王再次重逢。
高興一切都變得不一樣。
高興他們從來不孤獨。
葉寒霜連忙低頭,不讓一眾老祖宗看到他在偷笑,緩了緩才道:“杜甫一生三次落榜,十年漂泊,他目睹過唐朝上層的奢靡,也見證了底層百姓的苦難,更看到了當時的危機,可惜,他和李白一樣,官場不得誌。”
“他空有一腔抱負,心懷天下之心,憂國憂民之舉,卻報效無門,熱血和悲痛都藏在了詩裏,寫盡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和盛衰興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是他的《春望》》,見證了《安史之亂》所著。”葉寒霜聲音輕緩,帶著無限的深遠。
“好絕品的詩啊。”鳳皇忍不住開口,滿是驚歎。
蘇元帥等人也是大為震動,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卻勾勒出了完整的畫麵,讓大家仿佛看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亂世中,普通人四處逃竄,分別,不知是否有明日,家人也聯係不上,擔憂,痛苦,悲慘。
這樣的人,如此的才華。
難怪是能和李白齊名的人,還被稱為千古詩聖。
光是這一首,就足夠驚為天人。
辭藻的華麗好嗎,好。
可真正的意境是,簡單又不失美感的文字描繪出代入感極強的畫麵,直達心底深處,做到共情。
李世民更是目光灼灼,他大唐的詩人,真的好強啊。
秦始皇也放下了棋子,認真的聽著,細細品味。
這每一句,都帶著一種蒼涼。
前一刻是盛世,後一秒是煉獄,心中之感,總是會格外的不同。
葉寒霜沒有停,念著下一首:“《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這首詞是在《春望》之後的,是一個隱喻,他描寫的是自然景色,千萬年的積雪退去,萬裏的船能夠通行,跟上一首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國家滅亡到處都是雜草荒蕪,一個環境複蘇,歡快又明媚,表達《安史之亂》已經接近尾聲。”
“我去,還能這樣的嗎?”
“前後唿應?”
“這也太絕了。”
眾人隻覺得心驚,太高深,太厲害了。
何止是厲害,都不是凡人,葉寒霜心說。
這些詩人,文學家,每個寫詩作詞,都帶著深意,他們當時學的時候,一個詞可能蘊含了好幾個意思,稍不注意就錯,就扣分。
那個時候,真的是對老祖宗又愛又恨啊。
愛他們太驚才豔絕,恨,為什麽這麽驚才豔絕,寫那麽多詩歌,作出那麽多詞句,還有各種策論,然後苦了他們要背誦,還要考試。
簡直是人生第一大敵啊。
痛。
不過現在嘛,他熬過來了。
就剩下還在裏麵沉浮的學弟學妹們了。
他會給他們精神上支持鼓勵的。
葉寒霜:“緊接著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是聽到叛軍被平的喜悅,那時候杜甫也和其他人一樣,在各個地方漂泊,終於可以迴到家鄉了,心情難以不激蕩。”
“這些都是寫的戰亂,也就是《安史之亂》,持續了八年,終於畫下句號。”
李世民皺眉:‘《安史之亂》是什麽?’
武皇也問:‘什麽是《安史之亂》?’
現場的學生也忍不住好奇:“《安史之亂》聽到好多次了,到底是什麽?”
第98章 令始皇陵怒火衝天的澶淵之盟
“《安史之亂》啊。”葉寒霜眼神複雜了, 麵色也極為悵然。
眾人都沒有說話,靜靜的等著。
葉寒霜歎息一聲,道:“《安史之亂》是在唐玄宗末年到代宗李豫初年時候發生的一場巨大戰亂, 由當時的唐朝大將安祿山和史思明引起,他們背叛唐朝, 想要奪取皇位, 取而代之, 這也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關鍵點。”
“這一場戰役, 實在是太慘烈了,有史上最血腥之稱, 當時人口死亡巨大, 流失的也極多, 國力也被銳減, 可以說一朝盛世,頃刻間分崩離析。1”
“最血腥之稱?”聞斯宇驚訝, “這得是多血腥?”
“不會是遍地屍體餓殍(piao三聲)吧?”經月雲開口, 有些難以想象的感覺。
孟亦彬麵上的標誌性笑容也隱沒, 血腥二字, 實在不是什麽好字, 代表了太多東西。
尤其是後麵的人口死亡巨大, 在那個時候, 都能用巨大來形容,那該是多少?
不可能隻有一兩千, 甚至可能都不隻是一兩萬。
“每次戰亂,受苦受罪的都是百姓啊。”孟亦彬語氣低沉, 他為什麽一直想要去邊境,還經常接學校的任務刷積分, 一個是鍛煉自己,二個就是因為戰爭,他想要早點強大起來。
在首都星的很多人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見到戰亂的影子,即便是從星網看到了視頻照片,說一句好可怕,天哪,怎麽這麽殘忍,我要去打死那些人之類的話,也沒有親眼在戰場上所見到的畫麵來的真實和衝擊。
那裏,空氣都是鐵鏽的味道。
入眼的都是殘肢斷臂,褐色的土地能染成紅色。
聽到的都是將士們的傷痛呻吟,民眾的哭泣,那些親人的悲鳴。
那是真正的,能讓心誌不堅定的人,害怕,退縮,恐懼的地方。
可也是這樣的地方,常年都有那麽一群人駐紮在那,牢牢的守著,無論是遇上多麽兇猛的攻擊,遭遇了多麽慘烈的結局,都不願意退去。
他們眼中的堅定,能夠灼燒人。
明知前路未知,依舊無悔。
他敬佩他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
保護自己想要保護的,守護自己能夠守護的,盡到自己身為s級強者,該盡的責任。
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一直是他的準則。
做自己能做的,盡己所能。
李世民狠狠的踹了地麵一腳,氣的不行,‘廢物。’
武則天沒有說話,隻是嬌豔的麵容十分難看。
她是打過仗的,戰亂的苦見的不少,還丟失過領土,更能明白這其中的艱難不易,所以見到直接搞成動亂,還把盛世都毀掉了的後輩,真的是想要掐死。
太氣人了。
‘孟小子說的對,自古以來,戰亂最受難的就是百姓,朕當年決定要一統天下,就是想要結束亂世,讓百姓安穩,天下太平。’
秦始皇凝視著屏幕上葉寒霜放出來的戰爭場麵的血腥慘烈,滿是感慨。
他見的多了,親曆的也多,百姓苦,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民不聊生,他便生出了一個野望。
站在最高處,主宰天命,百姓歸家,有糧吃,有衣穿,有人權,有能活下去的可能。
國土不再染血,城牆不再破裂,家國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