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痛心,他是在戰亂中廝殺過來的,比外麵那些還沒有真正經曆過戰場的看得更明白,這中的幾個簡簡單單的字,描繪出來的,不是一幅幅簡單的畫麵,是一場場的悲哀和百姓的嘶吼絕望啊。
捂住眼睛,那一刻,他真的恨。
恨好好的世道,因為廢物毀了。
他已經忘了唐朝也忘記了李家,隻是單純的作為一個帝王,為自己的子民為這個世道,感到悲痛。
他改變不了。
更為可悲。
武則天算是最能體會李世民感受的,他們兩人相隔的時間就沒有多久,對那時候百姓朝代的感情更深。
也就越發的不願意接受,這叫他們如何接受?
劉邦想要再找點事轉移下他們注意力,可又發現不太合適,這種時候,他要是還嬉皮笑臉就是不尊重。
不尊重這段曆史裏麵那些慘遭屠戮,無辜的百姓。
也對不起那些拚殺在第一線,為了平定戰亂,不惜一切的將士軍人。
輕歎一聲,到底,人心思變啊。
帝王昏庸,天下大亂,百姓無處可躲,亂世,亂象。
始皇陵的氣氛一時間十分低迷,誰都沒有再說話,葉寒霜張了張口,也閉上,壓下眼裏的擔憂,狠了狠心,繼續說:“唐玄宗的開元盛世,極盡繁華昌盛,大家都知道是整個大唐的極致盛世,開元十三年,唐玄宗更是因此舉行了泰山封禪。”
“在萬年前的曆史上,泰山封禪是無上榮耀,它本是一種帝王的祭祀禮儀,在泰山之巔。若設立祭壇祭天,向上天報告自己的功績,便曰封;再在泰山下麵的土地報地之功績,則曰禪;兩者合在一起,便是泰山封禪。2”
“它也是秦始皇開啟的一種泰山封禪祭祀,被後世延續了下來,作為一種象征,因此,隻有功績顯赫的帝王,才能前往泰山封禪,曆史上泰山封禪的帝王僅有六位。”
‘啊,泰山封禪啊,我都沒有,哎,遺憾。’李世民出聲,頗為羨慕。
劉邦見他情緒恢複了,也沒有說唐玄宗,順著道:‘哎呀,這有什麽,你看我,我還不是沒有。’
‘不是我說,漢高祖您跟李世民完全不能比好嗎?’項羽吐槽,‘這位李世民,可是真正的厲害人物,跟你政哥還有你家劉徹並稱的。’
曹操秉承著漢高祖不高興我就爽的念頭,也跟著說:‘確實啊,我翻了一下唐朝時期的曆史,小李子是真的厲害,他完全可以泰山封禪的。’又轉向李世民,有點恨鐵不成鋼:‘小李子啊,你就是太心軟了,那些大臣反對,你別管他們啊,就去。’
‘對呀,他們要反對就反對,還能真的死諫不成,那麽心軟做什麽。’項羽非常讚同,他也覺得李世民就是心軟了一些,要是他,誰不聽話,直接砍了。
頭次聽到自己心軟的李世民,沉默了,曹丞相和霸王好像對他有什麽誤解啊。
葉寒霜也是覺得好笑,不過二鳳陛下確實不是個心狠的人。
否則他就不可能真的顧慮那些諫臣的什麽弑兄囚父上位的話,任他麵前叨叨玄武門之變,都不直接發配。
聽課的也在感歎。
他們覺得真是新知識,好多好多,措不及防就給他來一點。
比如這個泰山封禪。
“我始皇祖宗太強了,真是哪裏都能有他存在的影子啊。”
“沒錯沒錯,都說唐朝這位唐玄宗了,還能衍生到我始皇陛下身上,果然神就是這般無處不在。”
“秦始皇這個男人牛逼,我真是說膩了。”
“這個泰山封禪始皇陛下是怎麽想出來的?”
“六位泰山封禪了,我想知道都是誰,曆史上那麽多帝王,幾百位啊,居然隻有區區六位。”
“我也想,小老師,快講快講,這六位到底是何方神仙。”
葉寒霜聽著他們的催促,就順勢給他們解答:“第一位,自然便是始皇陛下,千古第一人;第二位是開創了強漢的漢武大帝,劉徹;第三位是開創了光武中興盛世的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第四位是在唐朝時期打造出最大版圖,史稱永徽之治的唐高宗李治;這裏曆史上唯一的女皇也前往了,她作為皇後與唐高宗一起泰山封禪。”
“且此次封禪也與前麵幾位帝王很不一樣,始皇陛下,漢武帝,漢光武帝都是帶著大臣,唐高宗不僅帶著大臣,妻兒,武後組織了各個命婦,此次隨行的還有各個臣服友好部落:突厥、於闐、波斯、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
這一場封禪,可以說是真正的空前盛景。
前麵幾位帝王都沒有做到。
始皇陛下不說,他是第一個,是個開創者,開創初期總是有些地方不會完善,所以除開始皇,漢武帝和漢光武帝,都有些遺憾。
漢武帝那個時候匈奴還沒有徹底打服。
漢光武帝就更是了。
這也就顯得唐高宗李治的隨行名單,格外的不同,也進一步體現了唐朝的盛世。
李世民都在此時睜大了眼睛,盯著武則天看了又看,最後實在是沒有忍住,問道:‘真的嗎?你們去封禪,還帶了那麽多部落?’
‘是的,陛下。’武皇頷首,放下棋子,迴視著李世民:‘當時您為我們打下了強大的盛世,又留下了無數人才,李治便在這上進一步的收攏,各位將軍皆是能人,收服打通了各個部落,也讓這個時期,我們大唐的版圖達到了最大。’
李世民很是吃驚,默默的消化。
‘厲害啊。’劉邦滿是羨慕,這兒子也很能幹啊。
不過還好,先前在古墓地宮已經見證了一次大唐的將士名臣,這會還能穩得住。
葉寒霜看二鳳陛下的表情,笑著說:‘二鳳陛下,唐朝從您和平陽昭公主開始,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良性發展,您和平陽昭公主開創了大唐,打出了大唐的強大地基,唐高宗李治便在其上開始鑄牆,武皇則為其添磚,到了唐玄宗,他蓋瓦登頂。’
他們幾位,真的就是一個一個的不斷推動著唐朝前進發展。
要是……,哪來的要是呢?
李世民也是心情複雜,他何嚐想不到?
哎。
認真聽課的同學們,是直接愣住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這些什麽高句麗啊,突厥啊,波斯的全都是敵國吧,全都臣服了?”
“我的天呐,這唐高宗,很強啊。”
“唐朝被稱為盛唐,我再一次體會到了這個盛字。”
“確實,霸秦,強漢,士晉,雄隋,盛唐,富宋,剛明,奴清,可以窺見這前綴的具體含義了。”
葉寒霜唇角的笑意消失了,這個說法是後世總結的,卻十分貼切。
壓下看到士晉和富宋奴清的火氣,開口說道:“盛世大唐的達成,離不開平陽昭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則天和唐朝各位將領大臣以及前期的李隆基。”
二鳳陛下他們堆出來的高塔,要是李隆基沒有本事,也沒法封頂。
他恰恰好,就是那個有本事的,還本事超強。
“而第五位泰山封禪的,便是唐玄宗李隆基,開元盛世的締造者。”說到這,葉寒霜頓了一下:“雖然唐玄宗後期令人想要大罵怒火衝天,前期功績到底是極為亮眼,所以即便有他,也不算是徹底辱沒了泰山封禪這一榮耀,再加上他又是在盛世的時候去的,縱然後世對此也非常多的爭議,也還算勉強說的過去,但。”
認真聽著的眾人,不論是外麵的學生,旁聽者,鳳皇他們還是始皇陵的一群祖宗,全都下意識專注了起來。
但什麽?
什麽但?
葉寒霜咬了咬後槽牙,深深的吸了口氣:“從第六位開始,後麵再沒有泰山封禪,不是沒人有如此功績。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驅逐胡虜,收複國土的明太祖朱元璋;封狼居胥,大明最有骨氣的帝王,去世被言帶走了大明最後風華的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開創大清的傳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等等。”
像是康熙,雍正,包括乾隆都算得上功績顯赫。
清朝最後縱然搞成那個樣子,但功就是功,過就是過。
哪個朝代都有幾顆毒瘤。
隻是清末的毒瘤造成的慘烈實在是堪稱曆史之最,也是罪。
前麵無論怎麽打,無論怎麽爭鬥,怎麽分裂,怎麽血腥殘忍,說到底,都算是自家的事。
可清末,那是真正的敵人,是慘無人道。
他不是說其他朝代的戰亂就是對的,就沒有問題,隻是就事論事。
早在動亂之前,他們國家就是各民族一家親,後麵更是不分你們,都是華夏,都是同胞。
“那為什麽後麵他們不去封禪了啊?”花滿枝問道。
其他人也連忙開口。
“對呀,為什麽?”
“是這個第六位皇帝有什麽問題嗎?”
“不會是這第六位非常垃圾吧?”
秦皇陵的一群人卻心裏有了答案,泰山封禪沒有皇帝不想,因為那代表的含義,太重了。
可既然有這樣的功績卻還不去,隻能是一個,有人廢了泰山封禪的含義。
讓其變得一文不值,甚至讓人覺得是恥辱。
秦始皇臉色不好了。
李世民也怒了。
武則天同樣的生氣,她算是變相的去封禪過,也以此為豪,這六個皇帝是哪個混賬,比李隆基這個廢物還要垃圾。
葉寒霜:“宋真宗趙恆,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第六位泰山封禪的皇帝。更是自他之後,其他帝王再不舉行泰山封禪,隻祭祀。”
“那一場封禪,宛如鬧劇,還是一場自欺欺人的自我升華,粉飾太平。”
“發生了什麽?”鳳皇下意識問,被稱為鬧劇,必然事不小。
應當不隻是這位皇帝昏庸而已。
畢竟那麽多個朝代,皇帝那麽多,前麵都隻有五個敢去封禪,是其他人都不想嗎?
他認為不是。
這種榮耀沒人不想。
沒去,隻能是不敢去,也不能去,甚至可能提了都是眾人反對的情況。
所以那些無為的昏庸的皇帝,也就自然沒能去。
“什麽樣的鬧劇啊?”聞斯宇也十分急切,嗨呀,真是等不了一點。
花滿枝也連連點頭:“對對對,什麽樣的鬧劇,小老師,你搞快點呀。”
“小老師快講,我們要知道是什麽鬧劇。”
“莫非昏庸至極還覺得自己是個明君?”
“說不定是奸臣讒言自己膨脹了。”
大家也跟著催促,還不忘猜測。
“昏庸?”葉寒霜嗤笑,“也確實昏庸。”
捂住眼睛,那一刻,他真的恨。
恨好好的世道,因為廢物毀了。
他已經忘了唐朝也忘記了李家,隻是單純的作為一個帝王,為自己的子民為這個世道,感到悲痛。
他改變不了。
更為可悲。
武則天算是最能體會李世民感受的,他們兩人相隔的時間就沒有多久,對那時候百姓朝代的感情更深。
也就越發的不願意接受,這叫他們如何接受?
劉邦想要再找點事轉移下他們注意力,可又發現不太合適,這種時候,他要是還嬉皮笑臉就是不尊重。
不尊重這段曆史裏麵那些慘遭屠戮,無辜的百姓。
也對不起那些拚殺在第一線,為了平定戰亂,不惜一切的將士軍人。
輕歎一聲,到底,人心思變啊。
帝王昏庸,天下大亂,百姓無處可躲,亂世,亂象。
始皇陵的氣氛一時間十分低迷,誰都沒有再說話,葉寒霜張了張口,也閉上,壓下眼裏的擔憂,狠了狠心,繼續說:“唐玄宗的開元盛世,極盡繁華昌盛,大家都知道是整個大唐的極致盛世,開元十三年,唐玄宗更是因此舉行了泰山封禪。”
“在萬年前的曆史上,泰山封禪是無上榮耀,它本是一種帝王的祭祀禮儀,在泰山之巔。若設立祭壇祭天,向上天報告自己的功績,便曰封;再在泰山下麵的土地報地之功績,則曰禪;兩者合在一起,便是泰山封禪。2”
“它也是秦始皇開啟的一種泰山封禪祭祀,被後世延續了下來,作為一種象征,因此,隻有功績顯赫的帝王,才能前往泰山封禪,曆史上泰山封禪的帝王僅有六位。”
‘啊,泰山封禪啊,我都沒有,哎,遺憾。’李世民出聲,頗為羨慕。
劉邦見他情緒恢複了,也沒有說唐玄宗,順著道:‘哎呀,這有什麽,你看我,我還不是沒有。’
‘不是我說,漢高祖您跟李世民完全不能比好嗎?’項羽吐槽,‘這位李世民,可是真正的厲害人物,跟你政哥還有你家劉徹並稱的。’
曹操秉承著漢高祖不高興我就爽的念頭,也跟著說:‘確實啊,我翻了一下唐朝時期的曆史,小李子是真的厲害,他完全可以泰山封禪的。’又轉向李世民,有點恨鐵不成鋼:‘小李子啊,你就是太心軟了,那些大臣反對,你別管他們啊,就去。’
‘對呀,他們要反對就反對,還能真的死諫不成,那麽心軟做什麽。’項羽非常讚同,他也覺得李世民就是心軟了一些,要是他,誰不聽話,直接砍了。
頭次聽到自己心軟的李世民,沉默了,曹丞相和霸王好像對他有什麽誤解啊。
葉寒霜也是覺得好笑,不過二鳳陛下確實不是個心狠的人。
否則他就不可能真的顧慮那些諫臣的什麽弑兄囚父上位的話,任他麵前叨叨玄武門之變,都不直接發配。
聽課的也在感歎。
他們覺得真是新知識,好多好多,措不及防就給他來一點。
比如這個泰山封禪。
“我始皇祖宗太強了,真是哪裏都能有他存在的影子啊。”
“沒錯沒錯,都說唐朝這位唐玄宗了,還能衍生到我始皇陛下身上,果然神就是這般無處不在。”
“秦始皇這個男人牛逼,我真是說膩了。”
“這個泰山封禪始皇陛下是怎麽想出來的?”
“六位泰山封禪了,我想知道都是誰,曆史上那麽多帝王,幾百位啊,居然隻有區區六位。”
“我也想,小老師,快講快講,這六位到底是何方神仙。”
葉寒霜聽著他們的催促,就順勢給他們解答:“第一位,自然便是始皇陛下,千古第一人;第二位是開創了強漢的漢武大帝,劉徹;第三位是開創了光武中興盛世的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第四位是在唐朝時期打造出最大版圖,史稱永徽之治的唐高宗李治;這裏曆史上唯一的女皇也前往了,她作為皇後與唐高宗一起泰山封禪。”
“且此次封禪也與前麵幾位帝王很不一樣,始皇陛下,漢武帝,漢光武帝都是帶著大臣,唐高宗不僅帶著大臣,妻兒,武後組織了各個命婦,此次隨行的還有各個臣服友好部落:突厥、於闐、波斯、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
這一場封禪,可以說是真正的空前盛景。
前麵幾位帝王都沒有做到。
始皇陛下不說,他是第一個,是個開創者,開創初期總是有些地方不會完善,所以除開始皇,漢武帝和漢光武帝,都有些遺憾。
漢武帝那個時候匈奴還沒有徹底打服。
漢光武帝就更是了。
這也就顯得唐高宗李治的隨行名單,格外的不同,也進一步體現了唐朝的盛世。
李世民都在此時睜大了眼睛,盯著武則天看了又看,最後實在是沒有忍住,問道:‘真的嗎?你們去封禪,還帶了那麽多部落?’
‘是的,陛下。’武皇頷首,放下棋子,迴視著李世民:‘當時您為我們打下了強大的盛世,又留下了無數人才,李治便在這上進一步的收攏,各位將軍皆是能人,收服打通了各個部落,也讓這個時期,我們大唐的版圖達到了最大。’
李世民很是吃驚,默默的消化。
‘厲害啊。’劉邦滿是羨慕,這兒子也很能幹啊。
不過還好,先前在古墓地宮已經見證了一次大唐的將士名臣,這會還能穩得住。
葉寒霜看二鳳陛下的表情,笑著說:‘二鳳陛下,唐朝從您和平陽昭公主開始,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良性發展,您和平陽昭公主開創了大唐,打出了大唐的強大地基,唐高宗李治便在其上開始鑄牆,武皇則為其添磚,到了唐玄宗,他蓋瓦登頂。’
他們幾位,真的就是一個一個的不斷推動著唐朝前進發展。
要是……,哪來的要是呢?
李世民也是心情複雜,他何嚐想不到?
哎。
認真聽課的同學們,是直接愣住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
“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這些什麽高句麗啊,突厥啊,波斯的全都是敵國吧,全都臣服了?”
“我的天呐,這唐高宗,很強啊。”
“唐朝被稱為盛唐,我再一次體會到了這個盛字。”
“確實,霸秦,強漢,士晉,雄隋,盛唐,富宋,剛明,奴清,可以窺見這前綴的具體含義了。”
葉寒霜唇角的笑意消失了,這個說法是後世總結的,卻十分貼切。
壓下看到士晉和富宋奴清的火氣,開口說道:“盛世大唐的達成,離不開平陽昭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則天和唐朝各位將領大臣以及前期的李隆基。”
二鳳陛下他們堆出來的高塔,要是李隆基沒有本事,也沒法封頂。
他恰恰好,就是那個有本事的,還本事超強。
“而第五位泰山封禪的,便是唐玄宗李隆基,開元盛世的締造者。”說到這,葉寒霜頓了一下:“雖然唐玄宗後期令人想要大罵怒火衝天,前期功績到底是極為亮眼,所以即便有他,也不算是徹底辱沒了泰山封禪這一榮耀,再加上他又是在盛世的時候去的,縱然後世對此也非常多的爭議,也還算勉強說的過去,但。”
認真聽著的眾人,不論是外麵的學生,旁聽者,鳳皇他們還是始皇陵的一群祖宗,全都下意識專注了起來。
但什麽?
什麽但?
葉寒霜咬了咬後槽牙,深深的吸了口氣:“從第六位開始,後麵再沒有泰山封禪,不是沒人有如此功績。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驅逐胡虜,收複國土的明太祖朱元璋;封狼居胥,大明最有骨氣的帝王,去世被言帶走了大明最後風華的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開創大清的傳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等等。”
像是康熙,雍正,包括乾隆都算得上功績顯赫。
清朝最後縱然搞成那個樣子,但功就是功,過就是過。
哪個朝代都有幾顆毒瘤。
隻是清末的毒瘤造成的慘烈實在是堪稱曆史之最,也是罪。
前麵無論怎麽打,無論怎麽爭鬥,怎麽分裂,怎麽血腥殘忍,說到底,都算是自家的事。
可清末,那是真正的敵人,是慘無人道。
他不是說其他朝代的戰亂就是對的,就沒有問題,隻是就事論事。
早在動亂之前,他們國家就是各民族一家親,後麵更是不分你們,都是華夏,都是同胞。
“那為什麽後麵他們不去封禪了啊?”花滿枝問道。
其他人也連忙開口。
“對呀,為什麽?”
“是這個第六位皇帝有什麽問題嗎?”
“不會是這第六位非常垃圾吧?”
秦皇陵的一群人卻心裏有了答案,泰山封禪沒有皇帝不想,因為那代表的含義,太重了。
可既然有這樣的功績卻還不去,隻能是一個,有人廢了泰山封禪的含義。
讓其變得一文不值,甚至讓人覺得是恥辱。
秦始皇臉色不好了。
李世民也怒了。
武則天同樣的生氣,她算是變相的去封禪過,也以此為豪,這六個皇帝是哪個混賬,比李隆基這個廢物還要垃圾。
葉寒霜:“宋真宗趙恆,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第六位泰山封禪的皇帝。更是自他之後,其他帝王再不舉行泰山封禪,隻祭祀。”
“那一場封禪,宛如鬧劇,還是一場自欺欺人的自我升華,粉飾太平。”
“發生了什麽?”鳳皇下意識問,被稱為鬧劇,必然事不小。
應當不隻是這位皇帝昏庸而已。
畢竟那麽多個朝代,皇帝那麽多,前麵都隻有五個敢去封禪,是其他人都不想嗎?
他認為不是。
這種榮耀沒人不想。
沒去,隻能是不敢去,也不能去,甚至可能提了都是眾人反對的情況。
所以那些無為的昏庸的皇帝,也就自然沒能去。
“什麽樣的鬧劇啊?”聞斯宇也十分急切,嗨呀,真是等不了一點。
花滿枝也連連點頭:“對對對,什麽樣的鬧劇,小老師,你搞快點呀。”
“小老師快講,我們要知道是什麽鬧劇。”
“莫非昏庸至極還覺得自己是個明君?”
“說不定是奸臣讒言自己膨脹了。”
大家也跟著催促,還不忘猜測。
“昏庸?”葉寒霜嗤笑,“也確實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