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不會給朋友,我會給我妹妹脫鞋子。”
“所以,這個人是有什麽不俗的身份嗎?”
“莫非是皇親貴族?”
大家猜測了起來。
始皇陵的一群人也注意力過來了,都很好奇。
曹操:‘武皇妹妹,這個力士是誰啊?’
李世民:‘……曹大丞相,你是失憶了嗎,我們都不是跟那個小子一個時代的,我們怎麽知道。’
還有,武皇妹妹什麽妹妹,那是他兒媳。
李世民現在就認這一個身份,至於其他的,隨便吧。
反正要是他兒子李治出現,肯定是先打他一頓的。
葉寒霜偷笑,也不賣關子,給他們解答:“力士脫靴,是一個人給李白祖宗脫鞋子,而這個人就叫高力士,他不是什麽皇親貴族,卻也大有身份,他是當時唐玄宗的最寵信的宦官,也就是太監,權利極大,就連當時的皇子見到他,都要低頭行禮,那些達官貴人更是上趕著巴結討好,地位極高。”
全場沉默了,隨即就是不理解。
“皇子都要低頭行禮?”
“不是,一個太監而已啊。”
“這權利也太高了吧,好離譜啊,那可是皇子。”
李世民也不理解,甚至想要扒不肖子孫李隆基的墳,看看他腦子結構是不是和別人不一樣。
武皇更是直接捏碎了杯子,滿臉沉怒:‘區區閹人,竟敢如此放肆,李隆基這個廢物。’
李世民張了張口,又閉上,確實廢物。
劉邦想說話,但想到自己看到的關於他大漢的曆史,後麵直接外戚幹政,默默的當鵪鶉。
心裏感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也是他對不起呂後,哎。
要是能再見到她,怎麽都要道一聲對不起,是他辜負了她。
秦始皇更是麵色難看,手中的棋子也不知不覺的成了粉末。
葉寒霜聽著他們的話,神色冷了很多:“宦官有這個權利不足為奇,還有更權利大的直接幹政,皇帝成了半個傀儡,最終國破家亡。”
沒錯,他說的就是秦二世和明朝。
大秦會二世而亡,除了胡亥真的廢物,何嚐不是趙高這個狗東西更加可惡呢?
還有明朝,從明英宗開始,就宦官幹政了。
王振也是赫赫有名。
“縱觀曆史,宦官專權幹政的不在少數,唐朝也是一個,所以在此時,高力士的身份就顯得特殊了起來,再加上他本來就是專門伺候皇帝的,卻被李白要求給他脫靴,之後他才願意給唐玄宗寫作,這不亞於是在打高力士的臉。”
葉寒霜平靜的說著,語氣沒有什麽起伏,隻是眼裏全是憤怒。
鳳皇輕歎一聲:“一直被討好,甚至皇子都要給他麵子,現在卻被一個小小的臣子這般使喚,必然會被記仇。”
“正常。”裴校長麵色依舊慈祥,隻是眼神銳利了很多:“不隻是萬年前的曆史,現在,不也多的是這種人嗎?”
經常上星網新聞就能看到,誰誰誰的兒子仗著誰的身份不俗不把普通人當迴事,什麽天才高人一等論,什麽廢物就該討好強者論的小人得誌嘴臉。
聽課的學生們也沉默,他們能明白。
要是換做他們,也會生氣,不會對李白好臉色。
可是,那隻是一個閹人啊,一個奴才啊,李白才是正兒八經的官。
也真的是那句話,宰相門前七品官。
就是說,宰相門前看大門的,都當得上七品官,別人來,都要低聲下氣。
葉寒霜聽著他們的感歎,一邊把詳細資料掛上屏幕,一邊說道:“唐玄宗對李白的喜歡可謂是有目共睹,屢次召李白,他都不來,唐玄宗也沒有生氣,反而是對於他酒後寫出來的文章非常讚賞,認為十分具有靈氣和特色,讓他極為喜歡,有一次被強製招來,更是在和好友賀知章他們喝酒,到唐玄宗麵前人都是醉醺醺的。”
“那時,唐玄宗是需要他寫東西,可李白已經喝到興起了,到了大殿後,直接就倒在了台階上,但唐玄宗並沒有在意他的禦前失儀,反而讓高力士去伺候他。”
“李白早就看不慣高力士他們的作威作福,就幹脆沒起來,跟唐玄宗說,想要穿著隨意一點,唐玄宗還等著他寫東西,便答應了,然後他就說要換鞋,跟著就有了那句凡是大唐劇涉及到李白的都愛用的一句,非常著名的話:高公公,給爺脫靴。”
這句話,霸氣又理所當然。
極大的表現了他當時對於奢靡腐敗的朝堂的不屑和憤然,還有極度的失望。
輕歎一聲,接著往下:“高力士就下意識跪到了他麵前,準備幫他脫靴,他不是真心要為李白服務,隻是做慣了伺候玄宗的事,他跪下之後也反應過來,但跪都跪了,唐玄宗又沒有說什麽,就隻好真的為其脫靴。”
“但高力士怎麽可能接受這種侮辱,他隻伺候唐玄宗,又在當時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然就覺得李白是在欺辱他,那之後,他就開始不斷說李白壞話,還各種上眼藥,再加上其他不喜歡李白的人,最終,李白被唐玄宗不喜,賜金放還。”
“在古時,賜金放還是皇帝允許官員自己辭官歸隱或者返迴舊地,還給他們賞賜珠寶。這對於臣子來說,是很仁慈的一種方式,因為皇帝要是真的不喜一個人,隨意殺了別人都不會多說什麽。”
葉寒霜越說語氣愈發平淡,沒有絲毫起伏,顯得有些冷漠。
他其實也不是這樣的,曾經他一直覺得,無論是小人物還是大人物還是真正的螻蟻,他們都有自己生存的權利,沒有誰,可以有資格去決定一個人的生命。
尤其是那種,什麽所謂的救一城而殺一人的情況。
隻要殺一個人就能拯救一座城,那這個人,殺嗎?
許多人會迴答,殺。
一城人太多了,不過是犧牲一個人。
可那一個人要是無辜的,他沒有任何錯處,那就該死嗎?
誰規定的?
誰認可的?
但封建社會,不得不承認,百姓真的沒有自主權利,就是皇子王爺的都沒有,所以要真的討論這個問題,沒有任何意義。
隻能是單看能夠做決定的人,底線是什麽了。
在場的人有的和葉寒霜一樣的反應,有的也很不平。
“這哪裏是什麽仁慈了,明明就是唐玄宗昏庸還廢物,被一個宦官左右。”
“對呀,太廢物了,要是我,我才不會這麽幹,一定會把那些宦官給弄死,然後讓李白大佬升官。”
“我也覺得就是唐玄宗不行,一國皇帝,竟然受宦官影響,丟人。”
眾人不爽的說著,帶著憤怒。
葉寒霜安靜的傾聽,沒有反駁也沒有參與,隻是微笑,局外人去看局中人,總是能看的全麵,局中人想要跳出來卻很難。
甚至有時候你根本就不清楚自己身在局中。
根本看不見。
而李白能從長安這個大染缸裏麵全身而退,除了唐玄宗真心的喜愛,讚賞他的文采,應當也還有,他當時已經非常出名,有了謫仙人的稱號,詩文成就極高,他不好直接殺人,才會把其放還。
鳳皇他們也都沒有說話,他們經曆的更多,想的也更多,看到的則更多。
隻是有些可惜和遺憾。
‘這小子要是生活在我那,說不定就不是一樣的結局。’劉邦道,他並不知道李白的政治理想和實力劃不畫等號,但一個遊曆各地見識不俗,才學極高,品行獨特的人,也不會差到哪去。
讓他真的做為國為民的官員,或許也真的能做出各種利國利民的事來。
李世民當即反駁:‘什麽你那,在我這就可以了。’
李白可是他家的,休想挖牆腳。
項羽也道:‘劉邦,你小子就不要做夢了,免得丟人。’
‘項羽你個老匹夫,怎麽,現在美人在懷就硬氣了,來啊,有本事打過。’劉邦立刻衝著項羽懟,他現在可是一點不怕,膨脹。
不,他之前也不怕。
關羽正在一邊和趙雲說著話,了解一些他死後的事,一邊聽著葉寒霜的內容呢,就被漢高祖這麽一句話再次拉到了先前的狀態中,人都有些懵。
真要打?
趙雲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安撫:‘習慣就好,這樣的事,漢高祖能一天給你來八遍,淡定。’
???
關羽震驚了,這麽多?
‘你是怎麽這般冷靜說出這話的?’
不是天天都來嗎,那得是多麽可怕?
趙雲看著他,笑的古怪:‘自然是,習慣了啊,剛剛不是說了。’
關羽:‘……’
好的,是他遺漏了,是他大驚小怪……個屁哦,漢高祖也太兇殘了點吧?
偷瞄著秦始皇陵的一行人,主人始皇陛下泰然處之的下著琪,對麵唯一的女皇也神色平和的思考著,好似根本沒注意到漢高祖。
旁邊王翦將軍蒙恬將軍在認真看對弈,霍去病將軍和曹操在說著什麽,也都沒注意漢高祖。
就仿佛,那邊還在吵架的兩人,被自動屏蔽了,根本看不到他們。
關羽恍然,他悟了。
確實是他太在意了。
大家這定力和強行無視,一絕啊。
他要學起來。
免得下一次,還是這般感到吃驚,就不好了。
畢竟,趙雲也說了,漢高祖這樣能一天來八遍啊,哎。
漢高祖真是有活力。
葉寒霜也是憋著笑,漢高祖和霸王兩個就像是小學雞吵架一樣,一見必吵,吵之必挑釁。
不是這個開頭,就是那個申腳,漢高祖主動的次數最多,反正不會安生。
也是始皇陵的一絕了。
清了清嗓子,接著往下說:“李白離開長安後,到了洛陽,在這裏,發生了一件萬年前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世紀會麵,兩位最偉大的詩人,見麵了,詩仙李白他遇到了詩聖杜甫。”
“他比李白小了十一歲,兩人相遇時,李白已經四十三歲,也早已經成名天下知,杜甫卻才剛剛興起,李白卻沒有自持身份,與他相交莫逆。”
“所以,這個人是有什麽不俗的身份嗎?”
“莫非是皇親貴族?”
大家猜測了起來。
始皇陵的一群人也注意力過來了,都很好奇。
曹操:‘武皇妹妹,這個力士是誰啊?’
李世民:‘……曹大丞相,你是失憶了嗎,我們都不是跟那個小子一個時代的,我們怎麽知道。’
還有,武皇妹妹什麽妹妹,那是他兒媳。
李世民現在就認這一個身份,至於其他的,隨便吧。
反正要是他兒子李治出現,肯定是先打他一頓的。
葉寒霜偷笑,也不賣關子,給他們解答:“力士脫靴,是一個人給李白祖宗脫鞋子,而這個人就叫高力士,他不是什麽皇親貴族,卻也大有身份,他是當時唐玄宗的最寵信的宦官,也就是太監,權利極大,就連當時的皇子見到他,都要低頭行禮,那些達官貴人更是上趕著巴結討好,地位極高。”
全場沉默了,隨即就是不理解。
“皇子都要低頭行禮?”
“不是,一個太監而已啊。”
“這權利也太高了吧,好離譜啊,那可是皇子。”
李世民也不理解,甚至想要扒不肖子孫李隆基的墳,看看他腦子結構是不是和別人不一樣。
武皇更是直接捏碎了杯子,滿臉沉怒:‘區區閹人,竟敢如此放肆,李隆基這個廢物。’
李世民張了張口,又閉上,確實廢物。
劉邦想說話,但想到自己看到的關於他大漢的曆史,後麵直接外戚幹政,默默的當鵪鶉。
心裏感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也是他對不起呂後,哎。
要是能再見到她,怎麽都要道一聲對不起,是他辜負了她。
秦始皇更是麵色難看,手中的棋子也不知不覺的成了粉末。
葉寒霜聽著他們的話,神色冷了很多:“宦官有這個權利不足為奇,還有更權利大的直接幹政,皇帝成了半個傀儡,最終國破家亡。”
沒錯,他說的就是秦二世和明朝。
大秦會二世而亡,除了胡亥真的廢物,何嚐不是趙高這個狗東西更加可惡呢?
還有明朝,從明英宗開始,就宦官幹政了。
王振也是赫赫有名。
“縱觀曆史,宦官專權幹政的不在少數,唐朝也是一個,所以在此時,高力士的身份就顯得特殊了起來,再加上他本來就是專門伺候皇帝的,卻被李白要求給他脫靴,之後他才願意給唐玄宗寫作,這不亞於是在打高力士的臉。”
葉寒霜平靜的說著,語氣沒有什麽起伏,隻是眼裏全是憤怒。
鳳皇輕歎一聲:“一直被討好,甚至皇子都要給他麵子,現在卻被一個小小的臣子這般使喚,必然會被記仇。”
“正常。”裴校長麵色依舊慈祥,隻是眼神銳利了很多:“不隻是萬年前的曆史,現在,不也多的是這種人嗎?”
經常上星網新聞就能看到,誰誰誰的兒子仗著誰的身份不俗不把普通人當迴事,什麽天才高人一等論,什麽廢物就該討好強者論的小人得誌嘴臉。
聽課的學生們也沉默,他們能明白。
要是換做他們,也會生氣,不會對李白好臉色。
可是,那隻是一個閹人啊,一個奴才啊,李白才是正兒八經的官。
也真的是那句話,宰相門前七品官。
就是說,宰相門前看大門的,都當得上七品官,別人來,都要低聲下氣。
葉寒霜聽著他們的感歎,一邊把詳細資料掛上屏幕,一邊說道:“唐玄宗對李白的喜歡可謂是有目共睹,屢次召李白,他都不來,唐玄宗也沒有生氣,反而是對於他酒後寫出來的文章非常讚賞,認為十分具有靈氣和特色,讓他極為喜歡,有一次被強製招來,更是在和好友賀知章他們喝酒,到唐玄宗麵前人都是醉醺醺的。”
“那時,唐玄宗是需要他寫東西,可李白已經喝到興起了,到了大殿後,直接就倒在了台階上,但唐玄宗並沒有在意他的禦前失儀,反而讓高力士去伺候他。”
“李白早就看不慣高力士他們的作威作福,就幹脆沒起來,跟唐玄宗說,想要穿著隨意一點,唐玄宗還等著他寫東西,便答應了,然後他就說要換鞋,跟著就有了那句凡是大唐劇涉及到李白的都愛用的一句,非常著名的話:高公公,給爺脫靴。”
這句話,霸氣又理所當然。
極大的表現了他當時對於奢靡腐敗的朝堂的不屑和憤然,還有極度的失望。
輕歎一聲,接著往下:“高力士就下意識跪到了他麵前,準備幫他脫靴,他不是真心要為李白服務,隻是做慣了伺候玄宗的事,他跪下之後也反應過來,但跪都跪了,唐玄宗又沒有說什麽,就隻好真的為其脫靴。”
“但高力士怎麽可能接受這種侮辱,他隻伺候唐玄宗,又在當時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然就覺得李白是在欺辱他,那之後,他就開始不斷說李白壞話,還各種上眼藥,再加上其他不喜歡李白的人,最終,李白被唐玄宗不喜,賜金放還。”
“在古時,賜金放還是皇帝允許官員自己辭官歸隱或者返迴舊地,還給他們賞賜珠寶。這對於臣子來說,是很仁慈的一種方式,因為皇帝要是真的不喜一個人,隨意殺了別人都不會多說什麽。”
葉寒霜越說語氣愈發平淡,沒有絲毫起伏,顯得有些冷漠。
他其實也不是這樣的,曾經他一直覺得,無論是小人物還是大人物還是真正的螻蟻,他們都有自己生存的權利,沒有誰,可以有資格去決定一個人的生命。
尤其是那種,什麽所謂的救一城而殺一人的情況。
隻要殺一個人就能拯救一座城,那這個人,殺嗎?
許多人會迴答,殺。
一城人太多了,不過是犧牲一個人。
可那一個人要是無辜的,他沒有任何錯處,那就該死嗎?
誰規定的?
誰認可的?
但封建社會,不得不承認,百姓真的沒有自主權利,就是皇子王爺的都沒有,所以要真的討論這個問題,沒有任何意義。
隻能是單看能夠做決定的人,底線是什麽了。
在場的人有的和葉寒霜一樣的反應,有的也很不平。
“這哪裏是什麽仁慈了,明明就是唐玄宗昏庸還廢物,被一個宦官左右。”
“對呀,太廢物了,要是我,我才不會這麽幹,一定會把那些宦官給弄死,然後讓李白大佬升官。”
“我也覺得就是唐玄宗不行,一國皇帝,竟然受宦官影響,丟人。”
眾人不爽的說著,帶著憤怒。
葉寒霜安靜的傾聽,沒有反駁也沒有參與,隻是微笑,局外人去看局中人,總是能看的全麵,局中人想要跳出來卻很難。
甚至有時候你根本就不清楚自己身在局中。
根本看不見。
而李白能從長安這個大染缸裏麵全身而退,除了唐玄宗真心的喜愛,讚賞他的文采,應當也還有,他當時已經非常出名,有了謫仙人的稱號,詩文成就極高,他不好直接殺人,才會把其放還。
鳳皇他們也都沒有說話,他們經曆的更多,想的也更多,看到的則更多。
隻是有些可惜和遺憾。
‘這小子要是生活在我那,說不定就不是一樣的結局。’劉邦道,他並不知道李白的政治理想和實力劃不畫等號,但一個遊曆各地見識不俗,才學極高,品行獨特的人,也不會差到哪去。
讓他真的做為國為民的官員,或許也真的能做出各種利國利民的事來。
李世民當即反駁:‘什麽你那,在我這就可以了。’
李白可是他家的,休想挖牆腳。
項羽也道:‘劉邦,你小子就不要做夢了,免得丟人。’
‘項羽你個老匹夫,怎麽,現在美人在懷就硬氣了,來啊,有本事打過。’劉邦立刻衝著項羽懟,他現在可是一點不怕,膨脹。
不,他之前也不怕。
關羽正在一邊和趙雲說著話,了解一些他死後的事,一邊聽著葉寒霜的內容呢,就被漢高祖這麽一句話再次拉到了先前的狀態中,人都有些懵。
真要打?
趙雲拍了拍他的肩膀,輕聲安撫:‘習慣就好,這樣的事,漢高祖能一天給你來八遍,淡定。’
???
關羽震驚了,這麽多?
‘你是怎麽這般冷靜說出這話的?’
不是天天都來嗎,那得是多麽可怕?
趙雲看著他,笑的古怪:‘自然是,習慣了啊,剛剛不是說了。’
關羽:‘……’
好的,是他遺漏了,是他大驚小怪……個屁哦,漢高祖也太兇殘了點吧?
偷瞄著秦始皇陵的一行人,主人始皇陛下泰然處之的下著琪,對麵唯一的女皇也神色平和的思考著,好似根本沒注意到漢高祖。
旁邊王翦將軍蒙恬將軍在認真看對弈,霍去病將軍和曹操在說著什麽,也都沒注意漢高祖。
就仿佛,那邊還在吵架的兩人,被自動屏蔽了,根本看不到他們。
關羽恍然,他悟了。
確實是他太在意了。
大家這定力和強行無視,一絕啊。
他要學起來。
免得下一次,還是這般感到吃驚,就不好了。
畢竟,趙雲也說了,漢高祖這樣能一天來八遍啊,哎。
漢高祖真是有活力。
葉寒霜也是憋著笑,漢高祖和霸王兩個就像是小學雞吵架一樣,一見必吵,吵之必挑釁。
不是這個開頭,就是那個申腳,漢高祖主動的次數最多,反正不會安生。
也是始皇陵的一絕了。
清了清嗓子,接著往下說:“李白離開長安後,到了洛陽,在這裏,發生了一件萬年前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世紀會麵,兩位最偉大的詩人,見麵了,詩仙李白他遇到了詩聖杜甫。”
“他比李白小了十一歲,兩人相遇時,李白已經四十三歲,也早已經成名天下知,杜甫卻才剛剛興起,李白卻沒有自持身份,與他相交莫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