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給學官準備的禮,兩個新秀才也要置辦新的藍色長衫子和頭上戴的儒巾。也都在張家鋪子裏麵買,剛好當天張慶出門辦事,鋪子裏是張世賢照顧,他堅持不肯收錢,要送給兩位好朋友,謝凡李寧也就答應了。


    一切準備完畢,謝凡李寧兩人帶著禮物去應天府學拜見學官,學官稍微推辭了幾句就眉開眼笑地收了禮物。又過了幾天,府裏發下通知了新秀才們三日後進學。三日後,謝凡李寧穿戴整齊,早早去成夫子廟那邊學院候著,學官領著眾新秀才一齊參見了宗師,然後升堂畫卯。從此謝李兩人便能正式稱得上是秀才了。


    雖然學政齊大人名聲響亮,但是由於不可抗力,他對早已放棄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就如同二十一世紀提拔無望又臨近退休的資深科員。齊大人隻求順利退休,工作劃水。因此上行下效,底下學官也是劃水。在第一天正經地升堂畫卯做完儀式之後,學官也就不再管束秀才們了。學官之所以敢於如此放飛自我,全是因為秀才們心中真正看重是每三年舉行一次的“大比”。入學不過是為了獲得參加鄉試的資格,大家都不指望進學了真正學到東西,管束嚴格反而麻煩。


    朝廷曆來優待讀書人,秀才有一定的政治和經濟優待。如果歲考通過則官府有廩膳補貼,還可免除徭役。在社會地位上,秀才可以見到官不跪,隻需要作揖即可,在當地官員麵前能說得上話,有幾分麵子。


    理論上平民不可以與秀才平起平坐,但是如今商業發達,富商巨賈鈔能力實在驚人。而秀才的廩膳卻實在不多,單純靠廩膳隻能勉強糊口。除了謝家李家這樣本來就是小地主家庭的秀才不必而外出賺錢,像周先生這樣家底不厚的秀才,往往都要做些“兼職”補貼家用。比如代人潤筆,教書先生,官員幕僚,甚至看風水、當訟師。因此張家雖然是商人,理論上地位是比秀才們低,可是張家有錢,秀才們還有求於張家,所以四位老少秀才都對張家父子客客氣氣。


    對張家來說,撥出一個閑置的小院子給秀才們住著,打發一兩個下人稍微照顧著,花不了多少銀子,但是掙了大大的麵子和實惠:衙門裏小吏來收稅認捐都要客氣很多,上門盤剝也沒有獅子大開口,勉強算是獅子貓小開口,和官府打交道也要硬氣不少。所以張家上下也對秀才們禮遇有加。就這樣達成一種玄妙平衡的互利互惠關係。


    天下初定之時,本朝太祖為了與民休息,製下的商業稅比例是三十稅一,確實算不上高。但是對於張家這樣的坐商來說,商稅隻是小一部分,各種名目繁多的雜捐加派才是大頭。東南抗倭要商戶認捐,西北平亂要商戶認捐,中原抗洪還要商戶認捐。而且認捐往往層層加碼,朝廷本來要五兩,到了州府大人那裏就要十兩,到了衙門吏員那裏就要五十兩了。


    謝凡李寧兩人進學之後,學裏基本無事。兩人便如脫韁野馬,昏天黑地的胡亂玩了幾天。但是因為張世賢這個最有錢,也最會玩的,被父親拘束著學生意,也沒有時間再同兩人一道快樂玩耍。沒有地頭蛇帶路,兩個小少年,玩了幾天也就覺得沒趣了。


    謝凡個人感覺進學就好似前世讀大學,學業壓力不重,遠離家人,自由自在,無人管教。各人畢業了也是各奔前途,同一學校的學生畢業後的發展也是天差地別。前世有同學淪為盧瑟,也有同學發家致富走上人生巔峰。如今的應天府學也是一樣,有些秀才屢試不第淪為勉強糊口的資深秀才,有些秀才中舉做官發家致富,更有些秀才在科舉之路上一路大展宏圖,高中進士,青雲直上,享受真正的高官厚祿,甚至青史留名。


    謝凡覺得府學比前世的大學更加快樂,因為做秀才是沒有畢業年限的。如果進一步科舉不成,做秀才是個過得去的終身職業,能維持基本生活還有一定社會地位。不過目前謝凡和李寧都是十多歲前途大好的小秀才,心態自然沒到混日子那步,還是都以參加鄉試考中舉人作為頭號目標。


    隻是謝凡並沒有意識到:明朝的秀才比二十一世紀的大學生難考得多。如果他仔細盤算一番就會發現:在二十一世紀,國家對教育大力支持,適齡兒童無論家庭無論性別,基本全部都能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初中升高中的中考雖然也有大約一般的淘汰率,但是高中畢業的學生基本都可以順利接受高等教育。


    而在大明,首先女性一般不讀書,也不能參加科舉。其次男性作為農業社會的寶貴勞動力,能夠供養兒子全職讀書的家庭就已經屬於少數富裕階層了。最後在應天府溧水縣這樣的富裕地區的科舉大縣,秀才的名額也隻有區區幾十人。


    因為多活一世,實際年齡四十歲的謝凡還是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能力。他自己給自己安排了八小時五天的學習製度,五天讀書學習,兩天休息。學習日每日上午都正經讀書學習,下午寫寫文章,偶爾看看《天工開物》。處於健康考慮,他早上都做一套前世記憶裏的廣播體操。雙休日和節假日則安排睡懶覺和結伴出門玩耍。


    李寧雖然十分聰明,但是十一歲正在貪玩的年紀,相比謝凡自控力差了很多。每日要麽睡到日上三竿,要麽出門遊玩不著家。因為李寧的父親不善於讀書隻在家中管理田地,所以李老秀才對孫子給予了厚望,十分怕他學壞。加上李家家境也不富裕,隻給了李寧為數不多的零花錢。囊中羞澀,出門在外樣樣都花錢,李寧也玩不出什麽花樣,每天都按時迴小院子吃晚飯睡覺。


    謝凡也提醒過李寧不要太過荒廢學業,還是以準備秋闈為重。但是李寧都滿不在乎,說到:“離秋闈還有兩年呢,早著呢,明年再看書也來得及。”謝凡仔細一想,李寧聰明過人,過目不忘,說不定明年再準備真的可以,也就不再多說。自己沒他那麽聰明,還是老老實實地讀書為好。


    鄉試每逢子、卯、午、酉年舉行叫正科,如果遇上喜事大事比如皇帝結婚,冊立太子等則會加考一次叫恩科,因為每年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現在是佑德九年,癸醜年上半年,不出意外的話還有兩年多才是佑德十一年乙卯年正科。(注釋:曆史上明朝的乙卯年是1435年,明宣宗宣德十年,明代處於‘仁宣之治’中,被認為是明朝國力最強、政治最清明的時期。小說設定為架空,是明代平行時空,所以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年號是‘佑德’,因為皇帝還沒有去世,所以沒有廟號。)


    如果兩年後謝凡能夠成功中舉,他會成為年僅十五歲的少年舉人。不誇張地說,二十歲以前中舉完全能稱得上“前途遠大”。謝凡隱約還記得前世學過一篇課文《範進中舉》,主人公中舉之後居然高興瘋了,周圍人對他的態度也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見中舉人是多麽改變命運的事情。


    來到明朝下定決心發奮科舉之後,謝凡留心打探了如今“舉人老爺”是怎樣的存在。除了後世眾所周知的舉人能做官有地位,還有非常實際的好處,舉人名下土地有很大麵積可以不納稅!雖然他現在還是小孩子,大人們一般不和他講太多銀錢土地的瑣事,具體多少土地可以免稅他還沒打聽出來。但是他知道遠遠超過了現在做秀才所優待的幾十畝。


    謝凡開始暢想中舉後的美好未來:“祖父本來是秀才,家裏本來的幾十畝地也不納稅。如今我也是秀才了,又能多幾十畝地不納稅,有空迴家和祖父祖母商量商量再買些地,別浪費了優待政策。如果兩年後中舉了,我還是要繼續去考會試,趁熱打鐵,一鼓作氣!趁著年輕腦子好,早些考中進士。


    中舉之後免稅土地額度更多,估計家裏錢不夠買那麽多。聽說一旦中舉,會有很多人投獻,把土地送到我名下,他們免稅,倒給我交租金。這種坐享其成的事情一定不能錯過,但是我去趕考,隻能麻煩祖父。倒是要好好和他說說。”


    謝凡的思想亂飛,又想到:“似乎進士不怎麽容易考,如果考不中進士,就憑借著舉人身份做個樸實無華但有錢的地主也不錯。有了錢還可以試驗試驗《天工開物》裏麵各種技術,說不定能推動科技進步,為全人類做出貢獻。”


    其實中舉的概率實在很低,比前世考高考難多了,反而會試的錄取率高於鄉試。也就是說考中舉人後中進士比秀才考中舉人更容易。謝凡暢想的一次成功,十五歲中舉人實屬是想peach。多數秀才考到白發蒼蒼都沒有成為舉人。


    幻想美好未來是調解現實苦悶的一味良藥,謝凡為了中舉勉力苦讀,日子實在是平淡無味。尋常生活又不像上一世的生活有各種娛樂休閑活動,小半年就這樣過去了。就在謝凡無聊到頭頂長毛的時候,陸家發來帖子請謝凡迴鄉吃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發家致富考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口吃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口吃完並收藏發家致富考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