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你猜我為啥不選你?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作者:榆錢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這個人呢,就是閑不住。
總要找點感興趣的事情做一做,否則就覺得自己的人生,好像沒什麽意義。
沒有誰是不可或缺的,無論少了誰,太陽第二天都會照常升起。
所以,要遵從本心,對自己好一些啊!”
玉隱的話意有所指,她似乎記得,曆史上的富察氏,好像隻活了三十幾歲。
當初,宮裏選秀,雍正在眾人之中,一眼就選中了她做弘曆的嫡福晉。
年少成婚,她自此有了另一個新身份。
是榮華富貴,亦是枷鎖囚禁。
克勤克儉,端莊秀美,是後人對她的評價。
以至於最後隻剩下史書上的寥寥幾筆,就簡單概括了她的一生。
然而她是一個人,並非一個物件兒。
是人,就會有愛恨憎惡,喜怒哀樂,七情六欲。
更何況,沒有誰的人生,是能夠被簡短概括的。
玉隱看著坐在對麵的女子,她的一顰一笑,都十分生動,觸手可及。
如今,她不再是史書上那個隻有姓氏沒有名字的皇後,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存在著的人。
玉隱的話雖然含蓄,但是就像是在富察氏的心中投下了一顆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一時之間,屋裏靜了下來。
容音像是陷入了沉思,並未再開口。
她心中覺得,許是果親王薨逝一事,對玉隱打擊太大。
撞棺殉情未死之後,她一下子就想開了。
真是,有些,讓人羨慕呢!
玉隱拈了塊點心自顧自的吃著,也沒有說話。
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點點積累,最終才能完成量變向質變的轉換。
這次她隻是試探性的邁出了一腳,想要看看容音會有何反應,再針對性的調整後麵的計劃。
很快容音就反應了過來,她繼續聊修路的事情。
玉隱也默契的跳過了之前的話題不再繼續。
有些事情,講究張弛有度,才是正途。
或許一時可能效果不明顯,但是至少不會讓人反感。
不至於被人一棒子打死,後麵還能繼續進行。
氣氛依舊,兩人接著聊了半個時辰左右,最後結束的時候都還有一絲意猶未盡的感覺。
玉隱雖然對市麵上的行情有一些了解,但是京城裏官宦世家的具體情況,就不如容音了解的多了。
兩人湊在一起,正好互補。
富察容音迴府之後,挑出來一些重點,準備將必要的談話告知寶親王。
弘曆今天雖然守在城外災民的住處,但是心思卻早就飛了。
如今這裏的一切事情都步入了正軌,但是他還不能放鬆,畢竟硬仗還在後麵。
今天又是沒想出來對策的一天,一個月的時間在慢慢流逝。
迴府的路上,弘曆心情並不好。
他一進家門,直接就去了書房。
富察氏一直派人留意著,了解情況之後端了一碗百合粥就過去了。
她先是寬慰了自己的丈夫一番,然後一口氣將想說的和盤托出。
“弘曆,外麵的事情,我不太了解,也沒有你想的全麵。
隻是考慮了好久,還是決定說出來。
萬一十七嬸的辦法真的有可供參考的價值,也不至於埋沒了。
如果你覺得不可行,那就當我給你講了個故事,舒緩一下心情,聽過就算了。”
夫妻相處幾年了,容音也大致摸清了弘曆的脾性,所以選了一個他最有可能接受的方式敘述。
容音不知道的是,水泥這東西最初就是玉隱給弘曆的。
玉隱在弘曆心中的地位,已經比身邊的謀士重要的多。
而且上次集資修路也是請教了玉隱之後,才想出來的辦法。
所以,再次接受玉隱的想法,對弘曆來說一點兒都不為難。
四大商會一出來,弘曆一瞬間就抓住了重點。
毫無疑問,他能感覺的到,玉隱的這個方向是正確的。
籠罩他多日的陰雲,似乎馬上就要撥開雲霧見青天了。
弘曆緊緊握住了富察容音的手,此刻他的心情有些小激動。
“容音,謝謝你。你說的這些,太有用了。”
容音與他雙手交握,“能幫到你就好,你太客氣了,咱們夫妻本就是一體的。”
弘曆點了點頭,隨後轉身走到書桌邊,鋪開一張白紙。
容音心領神會般開始加水磨墨,兩人之間沒有多餘的言語交談,卻配合的極為默契。
弘曆修修改改,定下來一個初版計劃,然後全部記錄下來。
翌日,他拿著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去跟恆親王商量,兩人交流了一番,又有一些修改。
然後正式寫成奏折,呈了上去。
雍正看完之後,並未在朝堂之上挑明,而是在退朝之後將兩人單獨留了下來。
弘曆起初有些疑惑,他第一反應覺得皇阿瑪應該是並不讚同這一方法。
看來,得想其他法子了啊!
他和恆親王對視了一眼,就跟著皇上去了勤政殿。
一路上兩人都很安靜的跟在後麵,雍正在前麵走著也沒講話。
進了殿內,雍正第一句話就是問奏折上的主意是誰想的。
他的聲音很平靜,讓人根本琢磨不透他的心情如何。
“啟稟皇阿瑪,是兒臣想出來的。”
弘曆正準備接著請罪,猝不及防就被打斷了。
“想的很好。”
雍正終於露出了一個笑模樣,弘曆剛提起來的心稍微往下放了放。
然而皇上接下來的話,卻又讓寶親王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隻是這辦法雖好,卻不能由你來執行。”
弘曆不明白,皇阿瑪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啊?
是真的覺得方法可行嗎?
想的很好,應該是在誇他吧?
但是如果可行,為什麽又說不能由他來執行?
難道是,皇阿瑪不放心他?
如果真是這樣,那他也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認了。
隻要以工代賑能繼續往下推進,就算皇阿瑪讓別人來做也沒關係。
弘曆的腦子裏亂哄哄的,一時間思緒發散的很。
他有些傷心,卻又有些習以為常。
沒關係的,隻要是為了大清好,是誰都沒關係。
可是,為什麽還是覺得心裏悶悶的?
一定是勤政殿不通風導致的。
總要找點感興趣的事情做一做,否則就覺得自己的人生,好像沒什麽意義。
沒有誰是不可或缺的,無論少了誰,太陽第二天都會照常升起。
所以,要遵從本心,對自己好一些啊!”
玉隱的話意有所指,她似乎記得,曆史上的富察氏,好像隻活了三十幾歲。
當初,宮裏選秀,雍正在眾人之中,一眼就選中了她做弘曆的嫡福晉。
年少成婚,她自此有了另一個新身份。
是榮華富貴,亦是枷鎖囚禁。
克勤克儉,端莊秀美,是後人對她的評價。
以至於最後隻剩下史書上的寥寥幾筆,就簡單概括了她的一生。
然而她是一個人,並非一個物件兒。
是人,就會有愛恨憎惡,喜怒哀樂,七情六欲。
更何況,沒有誰的人生,是能夠被簡短概括的。
玉隱看著坐在對麵的女子,她的一顰一笑,都十分生動,觸手可及。
如今,她不再是史書上那個隻有姓氏沒有名字的皇後,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存在著的人。
玉隱的話雖然含蓄,但是就像是在富察氏的心中投下了一顆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一時之間,屋裏靜了下來。
容音像是陷入了沉思,並未再開口。
她心中覺得,許是果親王薨逝一事,對玉隱打擊太大。
撞棺殉情未死之後,她一下子就想開了。
真是,有些,讓人羨慕呢!
玉隱拈了塊點心自顧自的吃著,也沒有說話。
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點點積累,最終才能完成量變向質變的轉換。
這次她隻是試探性的邁出了一腳,想要看看容音會有何反應,再針對性的調整後麵的計劃。
很快容音就反應了過來,她繼續聊修路的事情。
玉隱也默契的跳過了之前的話題不再繼續。
有些事情,講究張弛有度,才是正途。
或許一時可能效果不明顯,但是至少不會讓人反感。
不至於被人一棒子打死,後麵還能繼續進行。
氣氛依舊,兩人接著聊了半個時辰左右,最後結束的時候都還有一絲意猶未盡的感覺。
玉隱雖然對市麵上的行情有一些了解,但是京城裏官宦世家的具體情況,就不如容音了解的多了。
兩人湊在一起,正好互補。
富察容音迴府之後,挑出來一些重點,準備將必要的談話告知寶親王。
弘曆今天雖然守在城外災民的住處,但是心思卻早就飛了。
如今這裏的一切事情都步入了正軌,但是他還不能放鬆,畢竟硬仗還在後麵。
今天又是沒想出來對策的一天,一個月的時間在慢慢流逝。
迴府的路上,弘曆心情並不好。
他一進家門,直接就去了書房。
富察氏一直派人留意著,了解情況之後端了一碗百合粥就過去了。
她先是寬慰了自己的丈夫一番,然後一口氣將想說的和盤托出。
“弘曆,外麵的事情,我不太了解,也沒有你想的全麵。
隻是考慮了好久,還是決定說出來。
萬一十七嬸的辦法真的有可供參考的價值,也不至於埋沒了。
如果你覺得不可行,那就當我給你講了個故事,舒緩一下心情,聽過就算了。”
夫妻相處幾年了,容音也大致摸清了弘曆的脾性,所以選了一個他最有可能接受的方式敘述。
容音不知道的是,水泥這東西最初就是玉隱給弘曆的。
玉隱在弘曆心中的地位,已經比身邊的謀士重要的多。
而且上次集資修路也是請教了玉隱之後,才想出來的辦法。
所以,再次接受玉隱的想法,對弘曆來說一點兒都不為難。
四大商會一出來,弘曆一瞬間就抓住了重點。
毫無疑問,他能感覺的到,玉隱的這個方向是正確的。
籠罩他多日的陰雲,似乎馬上就要撥開雲霧見青天了。
弘曆緊緊握住了富察容音的手,此刻他的心情有些小激動。
“容音,謝謝你。你說的這些,太有用了。”
容音與他雙手交握,“能幫到你就好,你太客氣了,咱們夫妻本就是一體的。”
弘曆點了點頭,隨後轉身走到書桌邊,鋪開一張白紙。
容音心領神會般開始加水磨墨,兩人之間沒有多餘的言語交談,卻配合的極為默契。
弘曆修修改改,定下來一個初版計劃,然後全部記錄下來。
翌日,他拿著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去跟恆親王商量,兩人交流了一番,又有一些修改。
然後正式寫成奏折,呈了上去。
雍正看完之後,並未在朝堂之上挑明,而是在退朝之後將兩人單獨留了下來。
弘曆起初有些疑惑,他第一反應覺得皇阿瑪應該是並不讚同這一方法。
看來,得想其他法子了啊!
他和恆親王對視了一眼,就跟著皇上去了勤政殿。
一路上兩人都很安靜的跟在後麵,雍正在前麵走著也沒講話。
進了殿內,雍正第一句話就是問奏折上的主意是誰想的。
他的聲音很平靜,讓人根本琢磨不透他的心情如何。
“啟稟皇阿瑪,是兒臣想出來的。”
弘曆正準備接著請罪,猝不及防就被打斷了。
“想的很好。”
雍正終於露出了一個笑模樣,弘曆剛提起來的心稍微往下放了放。
然而皇上接下來的話,卻又讓寶親王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隻是這辦法雖好,卻不能由你來執行。”
弘曆不明白,皇阿瑪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啊?
是真的覺得方法可行嗎?
想的很好,應該是在誇他吧?
但是如果可行,為什麽又說不能由他來執行?
難道是,皇阿瑪不放心他?
如果真是這樣,那他也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認了。
隻要以工代賑能繼續往下推進,就算皇阿瑪讓別人來做也沒關係。
弘曆的腦子裏亂哄哄的,一時間思緒發散的很。
他有些傷心,卻又有些習以為常。
沒關係的,隻要是為了大清好,是誰都沒關係。
可是,為什麽還是覺得心裏悶悶的?
一定是勤政殿不通風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