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化被動為主動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作者:榆錢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咱倆也不知道能不能頂得住,但是不管怎麽樣,我是不想輕易放棄的。”
容音同樣也有些心動,這生意可比上一次大多了。
如果真的能成,到時候必定收入不小啊!
其實對富察氏來說,能賺多少錢不是最重要的。
她隻是覺得這種認真做事的感覺,能讓她在心理上得到巨大的滿足。
在這個過程中,她可以暫時忘記自己的身份。
拋開所有,一心隻專注於事情本身。
“算了,等下再想吧,咱們先吃飯。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今天,我請你吃串串。”
玉隱點了辣的和不辣的兩個鍋底,也不用選菜,直接讓後廚每樣都來兩串。
食物都上齊之後,玢兒帶著容音那邊的人去隔壁房間另開了一桌,屋子裏就隻剩下了她們兩個。
容音第一次吃串串這種食物,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她吃的很矜持,先將簽子上的食物弄下來放到盤子裏,再用筷子夾著吃。
玉隱就隨意多了,直接上手開始擼串。
容音也不介意,反而覺得她性格豪爽。
兩人吃完之後,掌櫃的進來收拾了碗筷。
然後送來了茶水點心,兩人開始接著商量。
“容音,我最近在京城裏觀察了一段時間,也打聽到不少的事情。
先帝在時,京城有八所商人會館。
陛下登基之後到如今,中間發生了一些變故,如今隻剩下四所了。
如果籠統的按地域劃分,大致就是百姓常說的四大商會,即晉商,徽商,粵商,浙商。
會館最早出現在前朝永樂年間,起初是有官員買地建造旅舍,用來作為親朋寓居或涉足商界活動的洽談之所。
後來慢慢發展起來,就成了如今的商人會館 。
會館的勢力不可小覷,他們雖是商戶,但是無形之中卻掌握了京城百姓大大小小的經濟命脈。
而且,能一直發展到如今,想必背後也都是有些靠山的。”
果親王府上有不少鋪子,這段時間,玉隱閑逛的時候順便摸排了一遍,也跟各個掌櫃的詳細了解了當下不同行業的行情。
再加上她一手操辦開鹵天下和雜貨鋪的時候,也遇到了不少問題。
挨個兒成功解決之後,剩下來的就是寶貴的經驗。
剛剛用膳的時候,她把所有的信息都整合過了一遍,好像看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之處。
容音是第一次聽到這些信息,她手上雖然也管著鋪子,但是以往幾乎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
對京城的行情可以說是一概不知,商戶向來名聲不好,那些下人還有掌櫃的,可不敢直接跟四阿哥福晉說這些東西。
“你的意思是?”
她雖然聽懂了玉隱說的話,但是一時還沒明白其中的深層內涵。
玉隱喝了一口茶,慢悠悠的繼續開口。
“如果能搞定這些會館,接下來的事情就會順利很多了。
自從康莊大道建成之後,京城裏的人就都知道了水泥路這東西,它的便利之處也是人人都能看得見的。
要致富,先修路。
一條路可修,一城路亦可修。
有朝一日,天下之路皆可修。
朝廷是什麽身份,自是不可能派官員一家一家的去拜訪那些商鋪。
所以,一定要反客為主,化被動為主動。
首先來說,朝廷不可能一直有那麽多工人去修每一條路,這個權限,早晚是要下放的。
其次,水泥路一旦建成互通,能極大的提升兩地之間的經濟交流效率。
由此帶來的利益,必將極為可觀。
雖然朝廷現在沒有錢,但是一旦路修成了,屆時,就算隻是收取商隊的過路費,每年都會是一筆巨大的收入。
眼光放長遠,聰明人都看得出來,這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
最後,朝廷隻要稍微將一點風聲放出去,雖然他們參與不了此次京城的修路,但是,日子還長。
想要參與全國修路的自然大有人在,想必很快就會有伶俐的人主動找上門來。
到那個時候,如何製定規則,如何在其中獲取最大的利益,如何平衡住各方勢力,就得看朝廷的本事了。
商人天性逐利,況且,他們彼此之間一向是互相競爭的。
牽一發而動全身,此事隻要撕開一道口子,剩下的人就再也坐不住了,接下來的事情自然順理成章。”
玉隱一番話說的很直接,其中甚至有一些不敬的地方。
但是,富察容音已經管不了那些了。
此時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玉隱描繪出來的美好畫卷上。
最初,弘曆跟她說想修京城道路的時候,她一方麵覺得難度很大。
另一方麵卻又幻想著如果真的修成了,那城裏的一切必然會煥然一新。
單單是一個京城,就足夠她震撼的了。
現在,玉隱突然跟她說全國,那可是她從未想過的事情。
行路難,
行路難,
多歧路,
今安在?
千百年來一直困擾世人的出行問題,真的有希望得到解決嗎?
她不知道答案,但光是想一想,就已經足夠熱血沸騰了。
曆史的車輪在此刻開始轉動,走向另一個未知的方向。
富察容音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將注意力集中在玉隱說的方法上。
雖然略顯粗糙,但是,聽起來可操作性似乎很高。
“玉隱,我覺得你說的方法很好。
隻是,此事畢竟不是你我能決定的。
不過你放心,迴府之後我會把這些都告訴弘曆的。”
她說的很真誠,像是並不希望對麵之人失望一樣。
玉隱擺了擺手,並不介意。
一個剛有雛形的想法而已,就算是她自己要做,也得仔細琢磨,考慮到方方麵麵,寫一個詳細的計劃才行。
“說過算過啦,你也不要太在意,我就是那麽隨口一說。
其中肯定有不少考慮不周的地方,畢竟我接觸外麵的世界也沒多久。
隻是覺得水泥是個好東西,不發揚光大可惜了。
當然,如果咱們能搭上這趟順風車,那就最好了。
既能賺一點錢,也能為國家建設做出一點貢獻。
這不是兩全其美嘛。
容音同樣也有些心動,這生意可比上一次大多了。
如果真的能成,到時候必定收入不小啊!
其實對富察氏來說,能賺多少錢不是最重要的。
她隻是覺得這種認真做事的感覺,能讓她在心理上得到巨大的滿足。
在這個過程中,她可以暫時忘記自己的身份。
拋開所有,一心隻專注於事情本身。
“算了,等下再想吧,咱們先吃飯。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今天,我請你吃串串。”
玉隱點了辣的和不辣的兩個鍋底,也不用選菜,直接讓後廚每樣都來兩串。
食物都上齊之後,玢兒帶著容音那邊的人去隔壁房間另開了一桌,屋子裏就隻剩下了她們兩個。
容音第一次吃串串這種食物,覺得還挺有意思的。
她吃的很矜持,先將簽子上的食物弄下來放到盤子裏,再用筷子夾著吃。
玉隱就隨意多了,直接上手開始擼串。
容音也不介意,反而覺得她性格豪爽。
兩人吃完之後,掌櫃的進來收拾了碗筷。
然後送來了茶水點心,兩人開始接著商量。
“容音,我最近在京城裏觀察了一段時間,也打聽到不少的事情。
先帝在時,京城有八所商人會館。
陛下登基之後到如今,中間發生了一些變故,如今隻剩下四所了。
如果籠統的按地域劃分,大致就是百姓常說的四大商會,即晉商,徽商,粵商,浙商。
會館最早出現在前朝永樂年間,起初是有官員買地建造旅舍,用來作為親朋寓居或涉足商界活動的洽談之所。
後來慢慢發展起來,就成了如今的商人會館 。
會館的勢力不可小覷,他們雖是商戶,但是無形之中卻掌握了京城百姓大大小小的經濟命脈。
而且,能一直發展到如今,想必背後也都是有些靠山的。”
果親王府上有不少鋪子,這段時間,玉隱閑逛的時候順便摸排了一遍,也跟各個掌櫃的詳細了解了當下不同行業的行情。
再加上她一手操辦開鹵天下和雜貨鋪的時候,也遇到了不少問題。
挨個兒成功解決之後,剩下來的就是寶貴的經驗。
剛剛用膳的時候,她把所有的信息都整合過了一遍,好像看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之處。
容音是第一次聽到這些信息,她手上雖然也管著鋪子,但是以往幾乎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
對京城的行情可以說是一概不知,商戶向來名聲不好,那些下人還有掌櫃的,可不敢直接跟四阿哥福晉說這些東西。
“你的意思是?”
她雖然聽懂了玉隱說的話,但是一時還沒明白其中的深層內涵。
玉隱喝了一口茶,慢悠悠的繼續開口。
“如果能搞定這些會館,接下來的事情就會順利很多了。
自從康莊大道建成之後,京城裏的人就都知道了水泥路這東西,它的便利之處也是人人都能看得見的。
要致富,先修路。
一條路可修,一城路亦可修。
有朝一日,天下之路皆可修。
朝廷是什麽身份,自是不可能派官員一家一家的去拜訪那些商鋪。
所以,一定要反客為主,化被動為主動。
首先來說,朝廷不可能一直有那麽多工人去修每一條路,這個權限,早晚是要下放的。
其次,水泥路一旦建成互通,能極大的提升兩地之間的經濟交流效率。
由此帶來的利益,必將極為可觀。
雖然朝廷現在沒有錢,但是一旦路修成了,屆時,就算隻是收取商隊的過路費,每年都會是一筆巨大的收入。
眼光放長遠,聰明人都看得出來,這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
最後,朝廷隻要稍微將一點風聲放出去,雖然他們參與不了此次京城的修路,但是,日子還長。
想要參與全國修路的自然大有人在,想必很快就會有伶俐的人主動找上門來。
到那個時候,如何製定規則,如何在其中獲取最大的利益,如何平衡住各方勢力,就得看朝廷的本事了。
商人天性逐利,況且,他們彼此之間一向是互相競爭的。
牽一發而動全身,此事隻要撕開一道口子,剩下的人就再也坐不住了,接下來的事情自然順理成章。”
玉隱一番話說的很直接,其中甚至有一些不敬的地方。
但是,富察容音已經管不了那些了。
此時她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玉隱描繪出來的美好畫卷上。
最初,弘曆跟她說想修京城道路的時候,她一方麵覺得難度很大。
另一方麵卻又幻想著如果真的修成了,那城裏的一切必然會煥然一新。
單單是一個京城,就足夠她震撼的了。
現在,玉隱突然跟她說全國,那可是她從未想過的事情。
行路難,
行路難,
多歧路,
今安在?
千百年來一直困擾世人的出行問題,真的有希望得到解決嗎?
她不知道答案,但光是想一想,就已經足夠熱血沸騰了。
曆史的車輪在此刻開始轉動,走向另一個未知的方向。
富察容音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將注意力集中在玉隱說的方法上。
雖然略顯粗糙,但是,聽起來可操作性似乎很高。
“玉隱,我覺得你說的方法很好。
隻是,此事畢竟不是你我能決定的。
不過你放心,迴府之後我會把這些都告訴弘曆的。”
她說的很真誠,像是並不希望對麵之人失望一樣。
玉隱擺了擺手,並不介意。
一個剛有雛形的想法而已,就算是她自己要做,也得仔細琢磨,考慮到方方麵麵,寫一個詳細的計劃才行。
“說過算過啦,你也不要太在意,我就是那麽隨口一說。
其中肯定有不少考慮不周的地方,畢竟我接觸外麵的世界也沒多久。
隻是覺得水泥是個好東西,不發揚光大可惜了。
當然,如果咱們能搭上這趟順風車,那就最好了。
既能賺一點錢,也能為國家建設做出一點貢獻。
這不是兩全其美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