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軍收複原大明遼東都司的所有領地之後,便有士子倡議取消遼東都司的設置,將遼東劃入民政係統而不是軍政係統。
理由也很簡單,大順國內那麽多遼民,而且遼地自古以來就是漢家之地,應該和其他傳統漢地一樣的待遇。
很快風聲就吹到了朝堂上,大順朝廷經過商議之後,最終正式決定設立遼寧省,原來的遼東都司取消,原遼東都司都指揮使李國英暫任遼東巡撫。
嗯,李國英這家夥曆史上在我大清那裏做到了四川總督,讓他做遼東巡撫倒也不屈才。
除此之外,大順重新劃定全國的行政規劃,李自成按照後世的省界規劃,將原來的南直隸拆分為江蘇和安徽,湖廣再度重新劃界,分為湖北湖南,接著再對貴州按照後世的邊界重新劃定區域,北直隸則改稱河北。
這樣再加上已經此前已經從陝西分出去的甘肅,大順的省級行政規劃終於和後世大體重合:
現在大順擁有江蘇、安徽、山西、山東、河北,河南、陝西、甘肅、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十八個普通省級行政單位。
哦,加上剛設立的遼寧,就是十九個省。
這些省級行政單位是普通的,由大順中央直接管理的民政省級行政單位,省級最高官員為巡撫:
李自成再度明確,巡撫以後將是一個常設官職而不是臨時官職。
實際上在大明中後期,巡撫已經成為實質上是常設官職了。
當然,都司這種軍政性質的省級單位也沒有完全取消,因為有些地方的人口確實還不足以設定為民政省級單位,因而隻能以都司這種軍隊編製存在:
目前大順的都司有兩個,分別是河套地區的寧夏都司和青海地區的青海都司。
不過計劃中,大順會在進軍黑龍江流域之後在黑龍江流域設置安東都司。
除此之外,將來美洲的殖民地也將從設立都司開始。
畢竟美洲那邊,無論是歐洲各國的殖民地還是印第安土著,都需要大順有足夠的武力威懾。
再接下來就是因為漢民人口過少,目前還難以實現直轄的地區,這些地區則以都護府的形式存在:
目前大順設立的都護府有管理括漠南蒙古諸部的漠南都護府,管理喀爾喀諸部的漠北都護府,以及管理倭國九州島的九州都護府和管理菲律賓群島的馬尼拉都護府。
除此之外,還有計劃中的西域都護府(西域南疆),北庭都護府(西域北疆),烏斯藏都護府(藏地),緬北都護府(緬甸北部)。
不過按照李自成的承諾,九州都護府由西營的李定國說了算,李定國也被改封為【九州大都督】,馬尼拉都護府則由西營的孫可望管理,孫可望改封【馬尼拉大都督】,劉文秀和艾能奇則各任副都督。
西營諸人隻要不犯原則錯誤,不違背大順朝廷的外交方針,大順朝廷原則上不會幹涉西營在這兩個都護府轄區的具體管理。
換句話說,由西營管理的這兩個都護府,類似於後世的特別行政區模式。
接下來就是一眾外藩了,外藩受《宗藩條約》束縛,必須劃出一定的地盤交給大順,大順將在這些地方派駐官員和駐紮軍隊,設立管理機構,用以管理和聯係這些外藩。
管理,聯係外藩的行政單位被稱為宣慰司。
現在大順設有的宣慰司有管理安南的安南宣慰司,管理朝鮮的朝鮮宣慰司,管理琉球的琉球宣慰司,以此類推,還有倭國宣慰司(倭國),暹羅宣慰司(暹羅),以及真臘宣慰司(後世老撾柬埔寨一帶)。
當然,將來緬甸跪了之後還會有緬甸宣慰司,至於更南邊的一票印尼群島,則將是計劃中南洋宣慰司的管理範圍。
大順的這些行政區劃規劃是公開的,很快,在報紙刊登了這些消息之後不久,一直跪求成為大順外藩的緬甸人再一次來到北京,乞求大順收下緬甸成為外藩。
緬甸人是真沒辦法了,北邊的木邦,蠻莫,孟養這三個地方的首領自帶幹糧,宣稱歸降大順,公然宣布脫離緬甸,緬甸王莽達也不敢攻打他們。
而緬甸西邊則被明軍攻下了一大塊地盤,明軍在荷蘭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大力支持下火器犀利,根本不是緬軍能夠抵擋的存在。
而東邊暹羅同樣蠢蠢欲動,緬軍早就放棄了攻打暹羅,同樣也是不敢打:
暹羅可是簽了宗藩條約的,緬甸自然不敢對其動手。
眼看緬甸即將陷入四麵楚歌的地步,絕望的莽達隻能一再派遣使者,向大順表明緬甸想要當狗的願望。
緬甸的體量在東南亞是最頂級的存在,而且這幫家夥一直對雲南虎視眈眈,大順自然不能讓緬甸太過輕鬆地當狗。
首先是對宣稱獨立的木邦,蠻莫和孟養,這三個地方的土邦首領自帶幹糧加入大順,大順自然將其收入囊中,並設立緬北都護府。
此外,大順明確表示不會為了緬甸和明軍殘部作戰,但會“斡旋”讓兩家確定疆界:
不用說,緬甸將會失去西部大片領土。
同時,大順會在緬甸北部搞一波【自主選擇】,讓緬北一眾土邦自己選擇加入緬北都護府還是留在緬甸治下。
這樣一波操作之後緬甸將失去大片領土,不過緬甸也沒有選擇,隻得答應大順的要求。
於是,緬甸宣慰司也正式成立,緬甸也成為了大順的外藩。
東南亞這邊隻剩下印尼群島,目前這些群島分布著一些蘇丹國,以及荷蘭人建立的據點城鎮。
順軍要想把勢力擴充到印尼群島,主要對手就是荷蘭,當然,不死心的西班牙人肯定也會插一手,雖然他們丟了菲律賓,但他們又在印度半島拿到了不少地盤。
當然,李自成有信心擊敗荷蘭人,大順已經在東南亞站穩了腳跟海軍基地可以大幅度前移,擊敗荷蘭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理由也很簡單,大順國內那麽多遼民,而且遼地自古以來就是漢家之地,應該和其他傳統漢地一樣的待遇。
很快風聲就吹到了朝堂上,大順朝廷經過商議之後,最終正式決定設立遼寧省,原來的遼東都司取消,原遼東都司都指揮使李國英暫任遼東巡撫。
嗯,李國英這家夥曆史上在我大清那裏做到了四川總督,讓他做遼東巡撫倒也不屈才。
除此之外,大順重新劃定全國的行政規劃,李自成按照後世的省界規劃,將原來的南直隸拆分為江蘇和安徽,湖廣再度重新劃界,分為湖北湖南,接著再對貴州按照後世的邊界重新劃定區域,北直隸則改稱河北。
這樣再加上已經此前已經從陝西分出去的甘肅,大順的省級行政規劃終於和後世大體重合:
現在大順擁有江蘇、安徽、山西、山東、河北,河南、陝西、甘肅、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十八個普通省級行政單位。
哦,加上剛設立的遼寧,就是十九個省。
這些省級行政單位是普通的,由大順中央直接管理的民政省級行政單位,省級最高官員為巡撫:
李自成再度明確,巡撫以後將是一個常設官職而不是臨時官職。
實際上在大明中後期,巡撫已經成為實質上是常設官職了。
當然,都司這種軍政性質的省級單位也沒有完全取消,因為有些地方的人口確實還不足以設定為民政省級單位,因而隻能以都司這種軍隊編製存在:
目前大順的都司有兩個,分別是河套地區的寧夏都司和青海地區的青海都司。
不過計劃中,大順會在進軍黑龍江流域之後在黑龍江流域設置安東都司。
除此之外,將來美洲的殖民地也將從設立都司開始。
畢竟美洲那邊,無論是歐洲各國的殖民地還是印第安土著,都需要大順有足夠的武力威懾。
再接下來就是因為漢民人口過少,目前還難以實現直轄的地區,這些地區則以都護府的形式存在:
目前大順設立的都護府有管理括漠南蒙古諸部的漠南都護府,管理喀爾喀諸部的漠北都護府,以及管理倭國九州島的九州都護府和管理菲律賓群島的馬尼拉都護府。
除此之外,還有計劃中的西域都護府(西域南疆),北庭都護府(西域北疆),烏斯藏都護府(藏地),緬北都護府(緬甸北部)。
不過按照李自成的承諾,九州都護府由西營的李定國說了算,李定國也被改封為【九州大都督】,馬尼拉都護府則由西營的孫可望管理,孫可望改封【馬尼拉大都督】,劉文秀和艾能奇則各任副都督。
西營諸人隻要不犯原則錯誤,不違背大順朝廷的外交方針,大順朝廷原則上不會幹涉西營在這兩個都護府轄區的具體管理。
換句話說,由西營管理的這兩個都護府,類似於後世的特別行政區模式。
接下來就是一眾外藩了,外藩受《宗藩條約》束縛,必須劃出一定的地盤交給大順,大順將在這些地方派駐官員和駐紮軍隊,設立管理機構,用以管理和聯係這些外藩。
管理,聯係外藩的行政單位被稱為宣慰司。
現在大順設有的宣慰司有管理安南的安南宣慰司,管理朝鮮的朝鮮宣慰司,管理琉球的琉球宣慰司,以此類推,還有倭國宣慰司(倭國),暹羅宣慰司(暹羅),以及真臘宣慰司(後世老撾柬埔寨一帶)。
當然,將來緬甸跪了之後還會有緬甸宣慰司,至於更南邊的一票印尼群島,則將是計劃中南洋宣慰司的管理範圍。
大順的這些行政區劃規劃是公開的,很快,在報紙刊登了這些消息之後不久,一直跪求成為大順外藩的緬甸人再一次來到北京,乞求大順收下緬甸成為外藩。
緬甸人是真沒辦法了,北邊的木邦,蠻莫,孟養這三個地方的首領自帶幹糧,宣稱歸降大順,公然宣布脫離緬甸,緬甸王莽達也不敢攻打他們。
而緬甸西邊則被明軍攻下了一大塊地盤,明軍在荷蘭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大力支持下火器犀利,根本不是緬軍能夠抵擋的存在。
而東邊暹羅同樣蠢蠢欲動,緬軍早就放棄了攻打暹羅,同樣也是不敢打:
暹羅可是簽了宗藩條約的,緬甸自然不敢對其動手。
眼看緬甸即將陷入四麵楚歌的地步,絕望的莽達隻能一再派遣使者,向大順表明緬甸想要當狗的願望。
緬甸的體量在東南亞是最頂級的存在,而且這幫家夥一直對雲南虎視眈眈,大順自然不能讓緬甸太過輕鬆地當狗。
首先是對宣稱獨立的木邦,蠻莫和孟養,這三個地方的土邦首領自帶幹糧加入大順,大順自然將其收入囊中,並設立緬北都護府。
此外,大順明確表示不會為了緬甸和明軍殘部作戰,但會“斡旋”讓兩家確定疆界:
不用說,緬甸將會失去西部大片領土。
同時,大順會在緬甸北部搞一波【自主選擇】,讓緬北一眾土邦自己選擇加入緬北都護府還是留在緬甸治下。
這樣一波操作之後緬甸將失去大片領土,不過緬甸也沒有選擇,隻得答應大順的要求。
於是,緬甸宣慰司也正式成立,緬甸也成為了大順的外藩。
東南亞這邊隻剩下印尼群島,目前這些群島分布著一些蘇丹國,以及荷蘭人建立的據點城鎮。
順軍要想把勢力擴充到印尼群島,主要對手就是荷蘭,當然,不死心的西班牙人肯定也會插一手,雖然他們丟了菲律賓,但他們又在印度半島拿到了不少地盤。
當然,李自成有信心擊敗荷蘭人,大順已經在東南亞站穩了腳跟海軍基地可以大幅度前移,擊敗荷蘭人還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