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兩人爭論要歪樓到人身攻擊上邊去了,李自成趕緊出聲說道,“現在討論的是治河的事情,不要牽扯到其他事情上麵去。”
李自成這一番話讓兩位尚書冷靜下來,見兩人不再爭吵,李自成覺得或許應該取一個折中的辦法:
於是李自成說道,“這樣,朝廷先組織人手搶修堤壩,把這次大水撐過去,同時將漕運暫停,剛好今年秋收大體已經完成了,便試行海運,看看海運的情況如何再說。”
李自成心中還是傾向於廢漕改海的,漕運以及其衍生出來的【保漕棄淮】實在是後患無窮,曆史上黃淮水患一直持續到共和國,共和國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堪堪解決了這個千古難題。
不過李自成以為自己的這個搞法是折中,但官員們一下就明白了皇帝的傾向,楊玉林歎了口氣,心想皇帝就不能等財政有大量盈餘再去搞廢漕改海嗎?這要是海運出了岔子,大順朝廷的錢糧就有大問題。
同時他又有些納悶,在他印象中,宋企郊並不是水利專家,他那番治水言論顯然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那會是誰呢?
李自成很快也想到了這點,曆史上大順集團崩得太快,所以大順集團的官員幾乎都沒什麽記載,但是如果宋企郊是厲害的水利專家的話,李自成怎麽會讓他去做吏部尚書而不是工部尚書?
什麽,你說袁應泰一個搞水利的能被明廷調去當遼東巡撫(然後在遼陽和沈陽送了一波大的),宋企郊怎麽就不能跨專業任職了?
額,這個時候的大順應該不會這樣的……
朝會結束之後李自成留下了宋企郊和魏學濂,對他們說道,“搶救堤壩隻是應付這一輪大水而已,為子孫後代計,朕還是希望能在我們這一代人,結束黃淮水患。”
魏學濂心想我真不是水利專家,皇帝你說好讓我搞火器的現在又讓我去搞水利,這實在是……
不過他還是說道,“陛下說的是,不過工部諸人擔心漕運出問題所以才提出朝堂上的那些治河方案,若是陛下廢漕改海的話,宋尚書那個方案顯然更好,工部也會遵守的。”
宋企郊苦笑地說道,“不瞞陛下,臣確實也想在我們這一代終結黃淮水患,不過臣並沒有這種本事,臣所說的治河方案,來自前明兵部尚書張國維,不過張國維不願出仕大順,他的意思是如果大順願意采用他的治水方案,他可以舉薦人才為大順完成治河大業。”
李自成無語,張國維這些個家夥,真是既當又立…
不過既然張國維手下有能夠提出新治河手段的人才,他也不介意給張國維這些家夥一個麵子。
於是李自成對宋企郊說道,“這事你們吏部去辦,張國維真有人才的話你就讓他舉薦過來,朕會讓這些人人盡其用的。”
宋企郊拱拱手,“陛下聖明。”
李自成接著看向魏學濂,說道,“你們工部的人到時配合,不要排擠人家,好好幹,治河一事關係大順子孫後代及數百萬黃淮百姓,決不可疏忽大意。”
頓了頓,李自成又說道,“誰敢疏忽大意,朕絕不會放過他!”
不久之後,張國維推薦的人就來到了工部,李自成得知這個人名叫王一恩,是原大明的一個巡按禦史。
李自成在腦中搜索了一番,沒有這個人的資料,他不禁感歎,果然曆史上還是有不少人才沒能得到發揮,白白蹉跎了一生:
以眼前這個王一恩為例,如果大順堅持保漕棄淮的話,像王一恩這樣倡議放棄漕運“治本”的水利專家就一輩子不會得到重用,自然就不會出現在曆史上。
王一恩在武英殿覲見李自成的時候,武英殿中坐著不少工部和戶部的官員,這個陣勢讓王一恩還是相當緊張,治河之事,關係太過重大,無論是對他個人還是對大順,這都是一件頂天的大事。
而且王一恩的治河方案相當大膽,實際上張國維看過他的方案之後就覺得他的方案風險係數非常大,所以張國維才七轉八轉地找到了宋企郊的路子,試探皇帝的想法。
試探之後,李自成有意於王一恩,於是王一恩就來到了李自成麵前。
“說說你的具體方案吧。”李自成說道,“工部,戶部相關官員都在,你不要怕,把你的方案說一下。”
王一恩點點頭,說起了他的方案:
“洪澤斷不可再續,高家堰亦不可再築,黃淮同道乃黃淮水患之根本,解決黃淮水患,必須在洪澤以南疏導出一條新的淮河河道,引淮河入長江。”
一個工部官員問道,“這樣的話似乎無法淮河不再泛濫?”
王一恩坦然說道,“確實,但是淮河洪澤以南湖泊眾多,可以作為天然的緩衝,避免黃淮再出現大規模的水患,同時洪澤規模縮小之後也能涸出大片田地。”
李自成點點頭,說道,“能說一下具體一些的操作嗎?”
王一恩於是講述了他的具體方案,大致意思就是以淮河南泛流為主線加以疏浚,將其引導至寶應高郵以西的湖泊中,再在邵伯湖南開挖入江通道,使淮河並行於運河,借江入海,從此不再與黃河接觸。
王一恩甚至還考慮到了漕運安全,他提出可以將洪澤的護堤的位置改在湖東、漕西,修一道護漕堤,隔絕開淮河和運河,而運河的供水,也可以通過在長堤上選址修水壩而實現有節製供水。
在王一恩講完之後,在場官員們紛紛小聲議論起來,李自成也思考著王一恩提出的這個方案。
王一恩確實是個人才,他規劃的這條新淮河水道曆史上成真了:
不過不是清廷的水利工程起了作用,而是洪澤湖徹底堵不住了,淮河自己衝出了一條新河道…
由於官員們認為李自成準備放棄漕運了所以王一恩這個方案在他們看來是可行的:
排除了與運河並行造成的漕運風險之後,王一恩的方案確實是最有效的治本方案了。
李自成這一番話讓兩位尚書冷靜下來,見兩人不再爭吵,李自成覺得或許應該取一個折中的辦法:
於是李自成說道,“這樣,朝廷先組織人手搶修堤壩,把這次大水撐過去,同時將漕運暫停,剛好今年秋收大體已經完成了,便試行海運,看看海運的情況如何再說。”
李自成心中還是傾向於廢漕改海的,漕運以及其衍生出來的【保漕棄淮】實在是後患無窮,曆史上黃淮水患一直持續到共和國,共和國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堪堪解決了這個千古難題。
不過李自成以為自己的這個搞法是折中,但官員們一下就明白了皇帝的傾向,楊玉林歎了口氣,心想皇帝就不能等財政有大量盈餘再去搞廢漕改海嗎?這要是海運出了岔子,大順朝廷的錢糧就有大問題。
同時他又有些納悶,在他印象中,宋企郊並不是水利專家,他那番治水言論顯然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那會是誰呢?
李自成很快也想到了這點,曆史上大順集團崩得太快,所以大順集團的官員幾乎都沒什麽記載,但是如果宋企郊是厲害的水利專家的話,李自成怎麽會讓他去做吏部尚書而不是工部尚書?
什麽,你說袁應泰一個搞水利的能被明廷調去當遼東巡撫(然後在遼陽和沈陽送了一波大的),宋企郊怎麽就不能跨專業任職了?
額,這個時候的大順應該不會這樣的……
朝會結束之後李自成留下了宋企郊和魏學濂,對他們說道,“搶救堤壩隻是應付這一輪大水而已,為子孫後代計,朕還是希望能在我們這一代人,結束黃淮水患。”
魏學濂心想我真不是水利專家,皇帝你說好讓我搞火器的現在又讓我去搞水利,這實在是……
不過他還是說道,“陛下說的是,不過工部諸人擔心漕運出問題所以才提出朝堂上的那些治河方案,若是陛下廢漕改海的話,宋尚書那個方案顯然更好,工部也會遵守的。”
宋企郊苦笑地說道,“不瞞陛下,臣確實也想在我們這一代終結黃淮水患,不過臣並沒有這種本事,臣所說的治河方案,來自前明兵部尚書張國維,不過張國維不願出仕大順,他的意思是如果大順願意采用他的治水方案,他可以舉薦人才為大順完成治河大業。”
李自成無語,張國維這些個家夥,真是既當又立…
不過既然張國維手下有能夠提出新治河手段的人才,他也不介意給張國維這些家夥一個麵子。
於是李自成對宋企郊說道,“這事你們吏部去辦,張國維真有人才的話你就讓他舉薦過來,朕會讓這些人人盡其用的。”
宋企郊拱拱手,“陛下聖明。”
李自成接著看向魏學濂,說道,“你們工部的人到時配合,不要排擠人家,好好幹,治河一事關係大順子孫後代及數百萬黃淮百姓,決不可疏忽大意。”
頓了頓,李自成又說道,“誰敢疏忽大意,朕絕不會放過他!”
不久之後,張國維推薦的人就來到了工部,李自成得知這個人名叫王一恩,是原大明的一個巡按禦史。
李自成在腦中搜索了一番,沒有這個人的資料,他不禁感歎,果然曆史上還是有不少人才沒能得到發揮,白白蹉跎了一生:
以眼前這個王一恩為例,如果大順堅持保漕棄淮的話,像王一恩這樣倡議放棄漕運“治本”的水利專家就一輩子不會得到重用,自然就不會出現在曆史上。
王一恩在武英殿覲見李自成的時候,武英殿中坐著不少工部和戶部的官員,這個陣勢讓王一恩還是相當緊張,治河之事,關係太過重大,無論是對他個人還是對大順,這都是一件頂天的大事。
而且王一恩的治河方案相當大膽,實際上張國維看過他的方案之後就覺得他的方案風險係數非常大,所以張國維才七轉八轉地找到了宋企郊的路子,試探皇帝的想法。
試探之後,李自成有意於王一恩,於是王一恩就來到了李自成麵前。
“說說你的具體方案吧。”李自成說道,“工部,戶部相關官員都在,你不要怕,把你的方案說一下。”
王一恩點點頭,說起了他的方案:
“洪澤斷不可再續,高家堰亦不可再築,黃淮同道乃黃淮水患之根本,解決黃淮水患,必須在洪澤以南疏導出一條新的淮河河道,引淮河入長江。”
一個工部官員問道,“這樣的話似乎無法淮河不再泛濫?”
王一恩坦然說道,“確實,但是淮河洪澤以南湖泊眾多,可以作為天然的緩衝,避免黃淮再出現大規模的水患,同時洪澤規模縮小之後也能涸出大片田地。”
李自成點點頭,說道,“能說一下具體一些的操作嗎?”
王一恩於是講述了他的具體方案,大致意思就是以淮河南泛流為主線加以疏浚,將其引導至寶應高郵以西的湖泊中,再在邵伯湖南開挖入江通道,使淮河並行於運河,借江入海,從此不再與黃河接觸。
王一恩甚至還考慮到了漕運安全,他提出可以將洪澤的護堤的位置改在湖東、漕西,修一道護漕堤,隔絕開淮河和運河,而運河的供水,也可以通過在長堤上選址修水壩而實現有節製供水。
在王一恩講完之後,在場官員們紛紛小聲議論起來,李自成也思考著王一恩提出的這個方案。
王一恩確實是個人才,他規劃的這條新淮河水道曆史上成真了:
不過不是清廷的水利工程起了作用,而是洪澤湖徹底堵不住了,淮河自己衝出了一條新河道…
由於官員們認為李自成準備放棄漕運了所以王一恩這個方案在他們看來是可行的:
排除了與運河並行造成的漕運風險之後,王一恩的方案確實是最有效的治本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