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清軍營地之中,阿濟格冷眼看著清軍士兵獰笑著將朝鮮俘虜綁住手腳,接著又把繩子係在馬上,然後清軍士兵一抽馬鞭,隨著馬匹邁動步伐狂奔,在地上出現了一道血色的拖痕。
這種虐殺朝鮮俘虜的清軍士兵已經不是第一次做了。
隨著戰事的拖延,清軍的怨氣越來越重,行事風格也跟著越來越冷酷,盡管多爾袞三番兩次要求阿濟格管束部下,但是阿濟格卻沒有真的約束手下士卒,在阿濟格看來,如果不讓前線士兵把怨氣恨意發泄出去,那才是大問題。
不過,清軍愈發殘酷的殺戮使得朝鮮人不得不越來越拚命:
以往投降了還能活,現在即使投降了清軍還是會殺人,甚至有時因為一個村子有一個朝鮮人參加了反清戰事清軍便會把整個村子殺光,而到了現在,清軍更加極端了:
清軍現在就是單純為了殺人而殺人,根本不管你有沒有反清的舉動。
如果是在以前,朝鮮人還真是沒辦法,但由於順軍源源不斷地通過海路運輸武器,在順軍的不斷武器輸入下,朝鮮各地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清歸明】運動,額,沒辦法,很多朝鮮人根本不知道中原已經換主子了,或者說知道了也無所謂,反正中原的主子無論怎麽比都比清廷好太多了。
雖然這些義軍戰力堪憂,往往三五百清軍就能殺得幾千義軍大敗虧輸,但這些義軍勝在數量多。
於是各個清軍將領無奈地發現,朝鮮義軍仿佛殺不盡一樣,越殺越多,而清軍又不可能真的殺盡朝鮮人,實際上他們也做不到殺盡朝鮮人:
這個時代的生產力還沒強到可以屠滅整個朝鮮半島的水平,而且真殺光了朝鮮人清軍就該斷糧了。
看完清軍士兵虐殺朝鮮俘虜的舉動之後,阿濟格內心毫無波動,他起身對身旁的戈什哈說道,“把朝鮮人的屍體掛在城門上示眾,其餘還沒死的朝鮮賊子押迴漢城,把他們吊在城門外風幹。”
說完阿濟格翻身上馬,趕往漢城?
當阿濟格抵達漢城王宮的時候,圖賴,滿達海還有其他一些年輕將領已經提前在王宮中等候阿濟格,阿濟格看著這些人,心中的憂慮便揮之不去。
如今清軍軍中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退縮情緒,不少人覺得這樣在朝鮮幹耗著完全不是個事。
這些年輕將領的表現讓阿濟格想起當年的那些往事。
阿濟格十幾歲就開始跟隨努爾哈赤作戰那時的每次作戰都是兇險異常,但大家夥都沒有任何退縮。
而現在朝鮮戰事僅僅是陷入僵持,不,其實清軍在朝鮮仍然是連戰連捷,隻不過是稍微艱苦一些,這些年輕一代就喪失了勝利的信心。
“或許我們這群人死了之後八旗的優秀將領要斷層了!”阿濟格心中冒出這個想法,他掃視了在場諸將之後,說道,“朝鮮人雖然一直看不起我大清,視我大清為蠻夷,但是同樣的,我大清兩次進軍朝鮮也讓朝鮮人膽破,如今朝鮮人硬抗了這麽久,不是因為朝鮮人多能打,而是因為順軍在支持著朝鮮。”
諸將點點頭,實際上現在在朝鮮僅剩的全羅道,抵抗清軍的主力已經從朝鮮人變成了順軍,順軍依托山地建立了一座座堅固的堡壘,清軍對於這些堡壘沒有什麽辦法,隻能采取圍城:
但是順軍的物資補給是走海路的,所以僵持至今清軍就是拿不下來。
阿濟格看諸將陷入了思考,便說道,“那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順軍想要穩住朝鮮的話他們會怎麽做?”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圖賴,他說道,“英親王的意思是順軍會在朝鮮北部做文章?”
阿濟格心中歎了口氣,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圖賴這個老人,而滿達海過了一會才後知後覺地說道,“鐵山!鐵山附近有皮島和身彌島,當年東江鎮就是在那裏!”
看起來滿達海還不是太蠢,還有培養的價值,不過阿濟格還是決定再試試滿達海的成色,他說道,“你和圖賴帶三千人立刻前往鐵山布防,我隨後會讓孔有德把大炮從南邊拉迴去幫你,你們務必要把順軍堵在鐵山!”
滿達海愣了一下,說道,“英親王,三千人會不會太少?”
阿濟格聞言盯著滿達海說道,也不說話,直盯得滿達海心裏發毛,圖賴趕緊說道,“滿達海沒有獨當一麵的曆練,會這麽說也是情有可原。”
接著圖賴轉頭對滿達海說道,“鐵山那裏施展不開太多兵馬,人多了也沒用,況且英親王又不是要你在鐵山全殲順軍,隻需在那裏頂住一段時間即可。”
滿達海意識到自己露怯了,連忙說道, “是,英親王放心,隻要我還在,順軍就絕不可能從鐵山登陸!”
阿濟格這才點點頭,說道,“去安排吧,注意那些朝鮮匪寇,他們一定會與順軍勾結,作戰之時務必小心。”
滿達海很快就和圖賴領命而去,看著滿達海這個一直跟在自己身邊的年輕將領,阿濟格心中的憂慮再次浮上心頭:
以他的觀察,滿達海已經是年輕將領中優秀的那一批人,但離優秀統帥仍然有一段差距。
阿濟格心中想到,“希望他能在與順軍的作戰中得到成長吧。”
接著阿濟格又說道,“派人去南邊通知孔有德,石廷柱他們,讓他們把軍隊撤迴來,指望他們是一輩子也攻不下全州了。”
阿濟格撤軍的消息傳到全州,孔有德等一眾漢軍旗將領都鬆了口氣,在全州死磕了這麽久,他們的士卒早已疲憊不堪,早就不想繼續打了。
很快,全州城外的清軍大舉北撤到朝鮮京畿道境內,隻留下一些投靠清軍的朝鮮人殿後,並駐紮於沿路各城。
另一邊,順軍在偵測到了清軍北撤的情況之後立即北進跟上,清除掉了清軍的攻城營壘,並繼續向北推進,進入朝鮮忠清道境內。
這種虐殺朝鮮俘虜的清軍士兵已經不是第一次做了。
隨著戰事的拖延,清軍的怨氣越來越重,行事風格也跟著越來越冷酷,盡管多爾袞三番兩次要求阿濟格管束部下,但是阿濟格卻沒有真的約束手下士卒,在阿濟格看來,如果不讓前線士兵把怨氣恨意發泄出去,那才是大問題。
不過,清軍愈發殘酷的殺戮使得朝鮮人不得不越來越拚命:
以往投降了還能活,現在即使投降了清軍還是會殺人,甚至有時因為一個村子有一個朝鮮人參加了反清戰事清軍便會把整個村子殺光,而到了現在,清軍更加極端了:
清軍現在就是單純為了殺人而殺人,根本不管你有沒有反清的舉動。
如果是在以前,朝鮮人還真是沒辦法,但由於順軍源源不斷地通過海路運輸武器,在順軍的不斷武器輸入下,朝鮮各地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清歸明】運動,額,沒辦法,很多朝鮮人根本不知道中原已經換主子了,或者說知道了也無所謂,反正中原的主子無論怎麽比都比清廷好太多了。
雖然這些義軍戰力堪憂,往往三五百清軍就能殺得幾千義軍大敗虧輸,但這些義軍勝在數量多。
於是各個清軍將領無奈地發現,朝鮮義軍仿佛殺不盡一樣,越殺越多,而清軍又不可能真的殺盡朝鮮人,實際上他們也做不到殺盡朝鮮人:
這個時代的生產力還沒強到可以屠滅整個朝鮮半島的水平,而且真殺光了朝鮮人清軍就該斷糧了。
看完清軍士兵虐殺朝鮮俘虜的舉動之後,阿濟格內心毫無波動,他起身對身旁的戈什哈說道,“把朝鮮人的屍體掛在城門上示眾,其餘還沒死的朝鮮賊子押迴漢城,把他們吊在城門外風幹。”
說完阿濟格翻身上馬,趕往漢城?
當阿濟格抵達漢城王宮的時候,圖賴,滿達海還有其他一些年輕將領已經提前在王宮中等候阿濟格,阿濟格看著這些人,心中的憂慮便揮之不去。
如今清軍軍中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退縮情緒,不少人覺得這樣在朝鮮幹耗著完全不是個事。
這些年輕將領的表現讓阿濟格想起當年的那些往事。
阿濟格十幾歲就開始跟隨努爾哈赤作戰那時的每次作戰都是兇險異常,但大家夥都沒有任何退縮。
而現在朝鮮戰事僅僅是陷入僵持,不,其實清軍在朝鮮仍然是連戰連捷,隻不過是稍微艱苦一些,這些年輕一代就喪失了勝利的信心。
“或許我們這群人死了之後八旗的優秀將領要斷層了!”阿濟格心中冒出這個想法,他掃視了在場諸將之後,說道,“朝鮮人雖然一直看不起我大清,視我大清為蠻夷,但是同樣的,我大清兩次進軍朝鮮也讓朝鮮人膽破,如今朝鮮人硬抗了這麽久,不是因為朝鮮人多能打,而是因為順軍在支持著朝鮮。”
諸將點點頭,實際上現在在朝鮮僅剩的全羅道,抵抗清軍的主力已經從朝鮮人變成了順軍,順軍依托山地建立了一座座堅固的堡壘,清軍對於這些堡壘沒有什麽辦法,隻能采取圍城:
但是順軍的物資補給是走海路的,所以僵持至今清軍就是拿不下來。
阿濟格看諸將陷入了思考,便說道,“那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順軍想要穩住朝鮮的話他們會怎麽做?”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圖賴,他說道,“英親王的意思是順軍會在朝鮮北部做文章?”
阿濟格心中歎了口氣,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圖賴這個老人,而滿達海過了一會才後知後覺地說道,“鐵山!鐵山附近有皮島和身彌島,當年東江鎮就是在那裏!”
看起來滿達海還不是太蠢,還有培養的價值,不過阿濟格還是決定再試試滿達海的成色,他說道,“你和圖賴帶三千人立刻前往鐵山布防,我隨後會讓孔有德把大炮從南邊拉迴去幫你,你們務必要把順軍堵在鐵山!”
滿達海愣了一下,說道,“英親王,三千人會不會太少?”
阿濟格聞言盯著滿達海說道,也不說話,直盯得滿達海心裏發毛,圖賴趕緊說道,“滿達海沒有獨當一麵的曆練,會這麽說也是情有可原。”
接著圖賴轉頭對滿達海說道,“鐵山那裏施展不開太多兵馬,人多了也沒用,況且英親王又不是要你在鐵山全殲順軍,隻需在那裏頂住一段時間即可。”
滿達海意識到自己露怯了,連忙說道, “是,英親王放心,隻要我還在,順軍就絕不可能從鐵山登陸!”
阿濟格這才點點頭,說道,“去安排吧,注意那些朝鮮匪寇,他們一定會與順軍勾結,作戰之時務必小心。”
滿達海很快就和圖賴領命而去,看著滿達海這個一直跟在自己身邊的年輕將領,阿濟格心中的憂慮再次浮上心頭:
以他的觀察,滿達海已經是年輕將領中優秀的那一批人,但離優秀統帥仍然有一段差距。
阿濟格心中想到,“希望他能在與順軍的作戰中得到成長吧。”
接著阿濟格又說道,“派人去南邊通知孔有德,石廷柱他們,讓他們把軍隊撤迴來,指望他們是一輩子也攻不下全州了。”
阿濟格撤軍的消息傳到全州,孔有德等一眾漢軍旗將領都鬆了口氣,在全州死磕了這麽久,他們的士卒早已疲憊不堪,早就不想繼續打了。
很快,全州城外的清軍大舉北撤到朝鮮京畿道境內,隻留下一些投靠清軍的朝鮮人殿後,並駐紮於沿路各城。
另一邊,順軍在偵測到了清軍北撤的情況之後立即北進跟上,清除掉了清軍的攻城營壘,並繼續向北推進,進入朝鮮忠清道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