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宗敏率領順軍橫行草原之時,李過也按照預定的計劃帶著順軍和鄭家船隊抵達遼南。


    順軍在遼南沿海撞上了清軍的水師:


    明代遼東本來就是大明造船廠的主要木料來源,雖然清廷一直不怎麽看重水師,但這些年多少還是造了一些船隻的。


    清廷這支不大的船隊就駐紮在旅順,要說其戰力嘛,打打小股海寇還行,遇上鄭家船隊這種規模的對手顯然就不夠看了。


    鄭家艦隊的指揮者是施大宣和施琅這對施家父子,其中施琅還是李自成點名提拔的:


    李自成想到施琅親自指揮艦隊對清軍水師進行了毀滅性打擊的場景就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就提拔施琅父子當了這支艦隊的指揮官。


    而施琅也沒有辜負李自成的期待,這位曆史上最終擊敗了鄭家集團,幫助清廷奪下台灣的大漢奸在這個世界卻指揮鄭家船隊在旅順附近海域大破清軍之後,又追著清軍水師的蹤跡一路趕到旅順,將清軍剛剛組建不久的水師盡數全殲在旅順港。


    看到清軍水師被全殲,李過相當高興,清軍水師覆滅之後除非清軍在遼東沿海處處設防,不然順軍就可以從容在沿海對清軍發起進攻,事態不利還能從海上跑路。


    於是李過親自召見並讚揚了一番施琅,


    “施將軍少年英雄,沒想到除了鄭家,天下還有施將軍這種海戰奇才。”


    施琅也很興奮,這次戰鬥對施家來說非常重要,施家從鄭家的同盟混成鄭家的小弟,要說沒有心思那是不可能的,如今得到皇帝和李過的欣賞,施家看來有機會脫離鄭家集團自成一派了。


    於是施琅對李過說道,“侯爺過譽了,韃子雖然陸地上厲害,海上不過一條蟲而已,捏死一條蟲不足道哉。”


    李過笑道,“那有機會我向陛下推舉你,讓你去試試挑戰海上蛟龍。”


    施琅當即麵露喜色,說道,“謝侯爺,末將願意粉身碎骨為大順下海擒殺所有惡蛟!”


    隨著清軍水師被殲滅,順軍得以從容地在鹿島,大小長山島等沿海島嶼登陸,並以絕對的兵力優勢肅清了各個島嶼上不多的清軍守軍。


    占據了這些島嶼之後順軍便開始在各個島嶼上修建港口,新的東江鎮將以這些島嶼為主體,通過開墾田地,發展貿易等措施建立穩固的根據地。


    當然,要想後方穩固,那麽將戰線往前推就是必要的,於是順軍兵分兩路,一路前往朝鮮,支援朝鮮並且在朝鮮北邊登陸,牽製全力攻取朝鮮南方的清軍,另一路前往旅順,準備攻取旅順並且嚐試對金州發起進攻。


    於是,駐守在旅順的清軍守將金礪便收到了手下的急報:


    有大股敵人從海上而來,已經有敵人登陸並建立了灘頭陣地,越來越多的敵人正在上岸。


    金礪大驚失色,旅順被清軍攻陷之後城堡就被拆除了,從此以後便沒有再進行像樣的修建了。


    也就是說,此時的旅順,在順軍的大舉進攻之下是不可能擋得住的。


    金礪於是急忙讓人去通知多爾袞,自己帶著士兵退往木場驛,準備在木場驛對順軍進行阻擊。


    按照金礪的設想,隻要在木場驛攔住順軍,等到清軍大軍到達之後順軍便隻能乖乖退出旅順了。


    至於萬一等不到清軍大軍前來的話…


    金礪潛意識中刻意忽略了這個問題。


    很快另一邊的多爾袞在一大早就收到了戈什哈急匆匆報來的一個天大的壞消息:


    “攝政王,大事不好了,大批順軍從海上而來,陸續占領了遼南沿海諸島,旅順守將金礪發來告急文書,言若無大軍助陣,旅順失守就在眼前。”


    多爾袞聞言大驚,問道,“具體丟了哪些島?長生島可還在?”


    多爾袞單單問長生島是因為長生島離陸地太近,一旦順軍在長生島駐紮成功,那麽複州就危險了。


    戈什哈搖搖頭說道,“不知,金礪沒有說,他隻說順軍船隊浩浩蕩蕩開了過來,占領了許多島嶼……”


    “廢物!”多爾袞說道,“這個廢物!”


    當然多爾袞也知道這個時候罵遠在旅順的金礪作用不大,他冷靜下來之後盯著地圖看了一陣,最終判斷順軍應該沒有占據長生島,不然這會複州那邊應該也有人過來報信了。


    所以接下來清軍的目標就是把登上旅順的順軍趕下海去。


    當然金州地區地勢狹窄,雙方能展開的部隊都不多,多爾袞想這或許將是清軍的優勢所在,畢竟論在野外真刀真槍的大戰,清軍還沒怕過誰。


    接下來就是怎麽抽調部隊的問題了:


    多爾袞想到順軍的數量就一陣頭大,即使是崇禎朝這種已經風雨飄搖的王朝末世,明軍仍然能拉出幾十萬大軍,現在順軍處於新朝上升期,其動員能力比起明軍隻會更強,這意味著順軍的部隊會更多,更強。


    而且遼南雖然很早就被清軍占領了,但由於東江鎮的長期騷擾,遼南大量漢民逃亡,於是清軍對漢民進行了血腥屠殺,使得遼南地區元氣大傷,現在雖然有所恢複,但離明朝時期的遼南還差著十萬八千裏。


    因此不存在於遼南集結大軍和順軍打的說法,清軍隻能抽調其他地方的部隊投入戰場。


    兩黃旗和兩白旗以及正藍旗都派出去了,現在還能用的,就是濟爾哈朗的鑲藍旗和代善一係的兩紅旗。


    濟爾哈朗一定會自己派出鑲藍旗,不然他這個輔政王無法交代,畢竟多爾袞和豪格的家底都拿出去打仗了,濟爾哈朗能藏著自家的部隊?


    正紅旗和鑲紅旗的話,多爾袞最終決定去說服代善派出正紅旗。


    當然,這麽四麵出擊肯定不能持久,多爾袞想了想,再次派人前往朝鮮通知阿濟格,朝鮮那邊該結束戰事了,隻要朝鮮人願意重新倒向清廷,清廷不僅對這次朝鮮的背叛既往不咎,而且從此以後不再在朝鮮駐紮一兵一吏,也就是說清廷以後不會再幹涉朝鮮的任何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永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陵上將邢道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陵上將邢道榮並收藏明末永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