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所有人都以為,老人的大兒子這下哭的這麽淒慘,老人的身後事總算有人能夠操辦的時候,結果卻讓所有人都失望了,更多的,是寒心。
雖然對麵的大兒子一直在哭,但是一直沒提要迴來的事兒,還是民警一直追問之下,他才哭哭啼啼地說:“我……我現在巴不得馬上飛迴去,但是,我現在手頭上還有好幾個項目在談,現在公司正式裁員的階段,我怕我現在迴去丟了工作,對不起我媽對我的期望。”
好一出惺惺作態,好一出母慈子孝的好戲啊。原本以為大兒子受盡母親的恩寵,之前那般姿態,應該是個知恩圖報的人。誰曾想不過是禽獸混跡在人類社會時間長了之後,也學會了人類的那一套虛偽,成了真正的衣冠禽獸。
大家的表情也從原來的輕鬆,慢慢變得冷了下來,順帶著對大兒子說話的語氣也變得冷淡了下來:“那你是什麽意思,你母親的後事總要有人來處理吧。”
“警察同誌,要不這樣吧,你打電話給我的弟弟妹妹 他們都在國內,處理起來也方便。等我這邊的事兒忙完了,我肯定第一時間趕迴去參加我媽的葬禮。先不說了,再見。”
這大兒子接個電話磨磨唧唧的,掛電話的速度倒是快。連給老太太罵他的時間都沒留。
“什麽人啊,他媽活著的時候最疼他。什麽好事兒都緊著他,生怕他受一點苦。當初他說自己要去國外留學,他媽二話沒說把家裏值錢的東西全給賣了,連他爸當初留給他媽的鐲子都給當了。他可倒好,過年過節從來不說迴來看看他媽,工作十幾年了,往家寄了不到5萬塊錢。現在這樣算什麽,連他媽死了這樣的事兒都不迴來,他還算個人嗎?”
老奶奶不忿地跟眾人訴說著老奶奶這些年的艱難和不幸,也不斷地咒罵那幾個禽獸不如的兒子。
不說老奶奶了,就是陳海這些和老奶奶非親非故的人都替老奶奶感到不值。
但是現在事情已經發生,總要找個解決的辦法。人已經往生了,救護車不拉死者,陳海是沒有任何道理把人送到醫院的。警察隻能先聯係殯儀館,把人送到殯儀館保存。
迴去的路上,老趙先沉不住氣,罵了出來:“這都是一幫什麽人啊,他媽死了,這個時候正常人都應該先迴來看一眼吧。他們可倒好,不說趕緊趕迴來操辦喪事,反倒一個個推脫起來了。那個小女兒咱們先不說,畢竟老太太生前確實做了對不起她的事兒。可那兩個兒子呢,那可是老太太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啊,到死都一直在替他們著想。他們就是這麽報答老太太的?”
“那個大兒子最不是東西,你們聽二兒子說什麽了嗎?他們之前是協商過的,老太太生老病死都由大兒子照料的,所以他拿的是大頭。結果現在拍拍屁股出國了,自己說出去的話都不認了。最可氣的是,他還貓哭耗子假慈悲,裝得人五人六的,誰知道一肚子男盜女娼。”老林附和道。
“那個老二也不是什麽好東西。就算是之前說好了老大負責贍養他媽,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不管他媽了嗎?就算是不出錢吧,迴來見最後一眼難道不應該嗎?”老李也義憤填膺地罵道。
“她女兒做得也有問題,不管怎麽說也是她媽,懷胎十月把她從小養大。怎麽就這麽絕情,為了一點錢就連她媽的最後一麵都不來見呢?難道錢真的這麽重要嗎?”老趙繼續說道。
“那話倒也不能這麽說,畢竟老太太確實是對不起女兒在先。”老林還想幫女兒辯解一番。
“別解釋。”老趙伸手打斷了老林幫女兒開脫的說辭。“我不知道老太太到底做了什麽對不起她女兒的事。但是至少聽上去,不過就是些拆遷款的事兒。老太太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女兒養大了,隻是不爭的事實。她養女兒長大,女兒陪她變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說破大天去也沒有什麽可爭辯的。我知道現在很多人在網上裝著一副理中客的人,說什麽不知全貌,不予評論。但是如果所有人麵對這樣的情況都選擇閉嘴,那社會輿論還有什麽必要存在,社會公德靠什麽維護?靠法律嗎,法律能告他們棄養嗎,法律能還老太太公道嗎?”
老趙還是第一次,在小組內這樣態度鮮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沒想到平日裏不爭不搶的老趙居然還有這樣的一麵。
“陳海,你怎麽不說話啊,平時遇到這種事兒,你不是最有話說的嗎?”老趙拍了拍陳海的肩膀。
陳海扭頭看著老趙迴答說:“我隻是在想,老太太死的時候得有多痛苦啊。老太太的死因我猜測應該是心髒衰竭。發展到這麽嚴重的程度,一般情況不會是短期之功。大部分心衰病人死亡的死因是心衰晚期,逐漸泵衰竭導致的全心衰竭,左心衰淤血情況會非常的嚴重,患者唿吸困難、不能平臥、氣促,伴有1型唿吸衰竭。因為泵衰竭,心搏量下降、血壓下降,腎灌注也會比較差,尿少,出現腎功能衰竭。消化道出現淤血,食欲很差。這些情況都是隨著病程而逐漸顯現的。病人本身會非常痛苦,再加上沒有家人的陪伴,老太太在發病的該有多孤獨啊。”
“可是老太太的情況,她的兒女顯然是不知情的,她肯定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忍受了很久,才會把病情拖延到這個程度的。剛剛我看了,她的兩隻手都血肉模糊了,手指甲都快掉下來了,指甲縫裏全是木屑和血肉混合的血泥。那是她掙紮著爬到門邊求生的證明。我不敢想象,她是在多麽絕望的情況下離開了這個世界的。”
陳海這麽一說,車裏的氣氛更壓抑了。都說養兒防老,怎麽到了這會兒需要兒女們的時候,就不靈了呢?
世人當然可以義正言辭地指責老人的兒女,他們也應該受萬人唾棄,可是這一切還有意義嗎?
還是古人說得對,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雖然對麵的大兒子一直在哭,但是一直沒提要迴來的事兒,還是民警一直追問之下,他才哭哭啼啼地說:“我……我現在巴不得馬上飛迴去,但是,我現在手頭上還有好幾個項目在談,現在公司正式裁員的階段,我怕我現在迴去丟了工作,對不起我媽對我的期望。”
好一出惺惺作態,好一出母慈子孝的好戲啊。原本以為大兒子受盡母親的恩寵,之前那般姿態,應該是個知恩圖報的人。誰曾想不過是禽獸混跡在人類社會時間長了之後,也學會了人類的那一套虛偽,成了真正的衣冠禽獸。
大家的表情也從原來的輕鬆,慢慢變得冷了下來,順帶著對大兒子說話的語氣也變得冷淡了下來:“那你是什麽意思,你母親的後事總要有人來處理吧。”
“警察同誌,要不這樣吧,你打電話給我的弟弟妹妹 他們都在國內,處理起來也方便。等我這邊的事兒忙完了,我肯定第一時間趕迴去參加我媽的葬禮。先不說了,再見。”
這大兒子接個電話磨磨唧唧的,掛電話的速度倒是快。連給老太太罵他的時間都沒留。
“什麽人啊,他媽活著的時候最疼他。什麽好事兒都緊著他,生怕他受一點苦。當初他說自己要去國外留學,他媽二話沒說把家裏值錢的東西全給賣了,連他爸當初留給他媽的鐲子都給當了。他可倒好,過年過節從來不說迴來看看他媽,工作十幾年了,往家寄了不到5萬塊錢。現在這樣算什麽,連他媽死了這樣的事兒都不迴來,他還算個人嗎?”
老奶奶不忿地跟眾人訴說著老奶奶這些年的艱難和不幸,也不斷地咒罵那幾個禽獸不如的兒子。
不說老奶奶了,就是陳海這些和老奶奶非親非故的人都替老奶奶感到不值。
但是現在事情已經發生,總要找個解決的辦法。人已經往生了,救護車不拉死者,陳海是沒有任何道理把人送到醫院的。警察隻能先聯係殯儀館,把人送到殯儀館保存。
迴去的路上,老趙先沉不住氣,罵了出來:“這都是一幫什麽人啊,他媽死了,這個時候正常人都應該先迴來看一眼吧。他們可倒好,不說趕緊趕迴來操辦喪事,反倒一個個推脫起來了。那個小女兒咱們先不說,畢竟老太太生前確實做了對不起她的事兒。可那兩個兒子呢,那可是老太太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啊,到死都一直在替他們著想。他們就是這麽報答老太太的?”
“那個大兒子最不是東西,你們聽二兒子說什麽了嗎?他們之前是協商過的,老太太生老病死都由大兒子照料的,所以他拿的是大頭。結果現在拍拍屁股出國了,自己說出去的話都不認了。最可氣的是,他還貓哭耗子假慈悲,裝得人五人六的,誰知道一肚子男盜女娼。”老林附和道。
“那個老二也不是什麽好東西。就算是之前說好了老大負責贍養他媽,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不管他媽了嗎?就算是不出錢吧,迴來見最後一眼難道不應該嗎?”老李也義憤填膺地罵道。
“她女兒做得也有問題,不管怎麽說也是她媽,懷胎十月把她從小養大。怎麽就這麽絕情,為了一點錢就連她媽的最後一麵都不來見呢?難道錢真的這麽重要嗎?”老趙繼續說道。
“那話倒也不能這麽說,畢竟老太太確實是對不起女兒在先。”老林還想幫女兒辯解一番。
“別解釋。”老趙伸手打斷了老林幫女兒開脫的說辭。“我不知道老太太到底做了什麽對不起她女兒的事。但是至少聽上去,不過就是些拆遷款的事兒。老太太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女兒養大了,隻是不爭的事實。她養女兒長大,女兒陪她變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說破大天去也沒有什麽可爭辯的。我知道現在很多人在網上裝著一副理中客的人,說什麽不知全貌,不予評論。但是如果所有人麵對這樣的情況都選擇閉嘴,那社會輿論還有什麽必要存在,社會公德靠什麽維護?靠法律嗎,法律能告他們棄養嗎,法律能還老太太公道嗎?”
老趙還是第一次,在小組內這樣態度鮮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沒想到平日裏不爭不搶的老趙居然還有這樣的一麵。
“陳海,你怎麽不說話啊,平時遇到這種事兒,你不是最有話說的嗎?”老趙拍了拍陳海的肩膀。
陳海扭頭看著老趙迴答說:“我隻是在想,老太太死的時候得有多痛苦啊。老太太的死因我猜測應該是心髒衰竭。發展到這麽嚴重的程度,一般情況不會是短期之功。大部分心衰病人死亡的死因是心衰晚期,逐漸泵衰竭導致的全心衰竭,左心衰淤血情況會非常的嚴重,患者唿吸困難、不能平臥、氣促,伴有1型唿吸衰竭。因為泵衰竭,心搏量下降、血壓下降,腎灌注也會比較差,尿少,出現腎功能衰竭。消化道出現淤血,食欲很差。這些情況都是隨著病程而逐漸顯現的。病人本身會非常痛苦,再加上沒有家人的陪伴,老太太在發病的該有多孤獨啊。”
“可是老太太的情況,她的兒女顯然是不知情的,她肯定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忍受了很久,才會把病情拖延到這個程度的。剛剛我看了,她的兩隻手都血肉模糊了,手指甲都快掉下來了,指甲縫裏全是木屑和血肉混合的血泥。那是她掙紮著爬到門邊求生的證明。我不敢想象,她是在多麽絕望的情況下離開了這個世界的。”
陳海這麽一說,車裏的氣氛更壓抑了。都說養兒防老,怎麽到了這會兒需要兒女們的時候,就不靈了呢?
世人當然可以義正言辭地指責老人的兒女,他們也應該受萬人唾棄,可是這一切還有意義嗎?
還是古人說得對,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