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刁民,你是如何處置的?”見他說起旁的事情,崇文帝語氣漸緩。


    “經微臣查證,那戶人家所居之屋並非是他本人所有,其房主多年前過世,唯一的血脈流落在外,杳無音訊,他們便做主霸占了屋子,妄圖以此獲利,微臣將鬧事之人打入大牢,以儆效尤,並聯合他人尋迴了房主的兒媳和孫子,物歸原主,並給予了拆遷的賠償。”


    聽到這,崇文帝滿意地點點頭,“朕當初沒有看錯你,是個為民請願的好官。”


    謝見君並未因著這句誇獎而表現得有多高興,“陛下,您可知,他們所爭的,僅僅就是一間屋舍,那屋舍低矮破舊,連最基本的擋風遮雨都做不到...幾十畝田地,一間破屋子尚且能使人蒙蔽本心,作出惡劣之舉,更何況是對商戶來說,光耀門楣的爵位呢?長此以往下去,送往國庫的每一粒米,每一塊餉銀,都將是從農戶身上扒下來的皮肉和筋骨!”


    “你!”繞來繞去,說的還是這個事兒,崇文帝氣急,依靠在龍椅上扶著胸口大喘粗氣。


    他沉默半晌,讓李公公將西戎求和的軍報遞給謝見君,“你來看看這個,當年殿試時,朕曾問你,邊境連綿戰亂,國庫空虛,依你所見,是要加征賦稅,還是仁政愛民,取締苛捐?你還記得自己是如何迴的嗎?”


    謝見君雖已經知道軍報上寫了什麽,但還是翻開草草看了一眼,故作驚訝道,“西戎想要在邊境開通互市?莫不是微臣當年在殿前提出的諫言?”


    “這麽說,你就是讚成的意思了”崇文帝問,似是篤定自己猜對了。


    “陛下,恕臣堅持己見,”謝見君先叩首,“臣認為兩國開通互市,是當下解決邊境爭鬥最為穩妥的法子。”


    “給朕說來聽聽。”崇文帝微抬了抬手,示意他把話說下去。


    “西北邊境的百姓這些年經受戰亂之苦,難免對官府有所怨言,從多地發生起義暴動就能看出來,此番若開放互市,便是相當於給他們提供了一條賺錢營生的門路,百姓們有了生路,民心自然能穩定下來,這一點,西戎王看得很清楚,所以他剛上任,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求和休戰,用以安撫躁動的民心....”


    “我朝因屢屢與其開戰,所出軍費乃是一筆巨大的支出,即便有商戶相助,也難以長期支撐,然西戎物資短缺,其子民缺吃少用,兩國通商後,我朝可收取商稅,緩解財政壓力,西戎獲取糧食,布帛,鐵器等生活必備的東西,二者互惠互利,既能維持平衡,終止戰爭,又能興邊富民....”


    謝見君將互市的好處仔細拆開揉碎了,一條條擺到崇文帝的麵前,之所以敢這麽說,是因為他看出了這位聖山也想要開放互市,隻是對此事心存忌憚。


    “謝卿,你要知道,這件事往小了說,叫‘自降身份與蠻夷勾結’往大了說,就是‘資糧以敵’,將來這史書上都是要記一筆的。”龍案後,崇文帝的神色晦暗不明,連語氣都帶著些許的意味深長,“旁人尚且避之不及,生怕被扣上洗不清的萬世罵名,你可倒好,就不怕一朝兩邊談崩,自己背負上千古罪人的罪名?”


    “微臣以為,人生於混沌,當歸與虛無,‘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謝見君知道崇文帝是愛惜自己的名譽,不想百年之後,被後世言官揪著史書,鞭撻他為帝數十載昏庸無能,百事無成,故而遲遲沒下定決心。


    他沉吟片刻,腦袋裏冷不丁蹦出個想法,剛要張口,門外便傳來幾個大臣哭天搶地的動靜,聽著像是又要鬧死諫,說什麽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不可破,妄想逼迫崇文帝駁迴西戎求和的折子。


    崇文帝臉色立馬垮了下來,瞧那陰沉模樣,似是要將這群人立馬拉出去砍了。


    好在李公公見勢不好,趕忙出門,以聖上正在議事為借口,將幾個大臣先行勸慰住,這才避免了血濺當場的災難。


    崇文帝掐了掐眉心,老態龍鍾的臉頰上倦意分明,他接過內侍奉上的茶抿了一口,重新看向麵前的謝見君,“你養病的這幾日,朕已經下詔讓商戶將糧食折為餉銀,送往京中,如今,絕不可能收迴成命。”


    謝見君開口相勸之前便有心裏準備,如今聽完,雖甚感失望,不過也沒有不依不饒。


    崇文帝很是滿意他的反應,“朕知道你對朕心生怨懟之意,朕可以再從國庫裏掏五萬石糧草用作給五州賑災,另外,朕亦可以滿足你當年的心願,但是...”他話說一半,目光落在軍報上。


    謝見君會意,立時膝行一步,“陛下,微臣有一計策,或許可以一試。”


    第251章


    崇文帝既要又要, 他想百年之後,在史書上給自己留個一世英名,偏還舍不得這送上門的白花花的銀錢, 奈何有保守派的大臣們拚命地死諫相阻, 他身為一國之君, 拉不下這個臉來。


    謝見君便是摸準了他這貪財好麵子的心思, 提出將“互市”改為“朝貢”, 意在把西戎為表求和誠意, 派使者送來的諸多香料,寶石,皮裘珍玩等奢侈品,作為向我朝歸順臣服的貢品。


    既是進貢,那我朝身為泱泱大國, 自當陂湖稟量,理應是得賞賜一些財物, 如此一來一往, 朝貢為表, 互市為裏, 水到渠成地促成兩國邊境通商。


    崇文帝緊蹙著眉頭聽完他這一席話,並沒給任何迴應,而是擺擺手就讓他先行退下,這門外還堆著前來規勸諍諫的言官大臣, 不能幹晾著,給自己落下個獨斷專行的口實,姑且得見一見。


    “陛下, 該服藥了。”內侍趕在這個時候,將國師進獻的丹藥呈了上來。


    謝見君看他手抖著將“麥麗素”塞入口中, 艱難地用水送服下去。因著這兩年沉屙難起,崇文帝肉眼可見地蒼老了許多,如今肩聳項縮,麵色枯羸,早不似壯年時彎弓飲羽那般威風凜凜。


    他悄然唏噓一聲,想起這老皇帝應付完他,得磕上兩粒丹藥撐起精神,接著應付門外一波接一波哭天搶地,動不動就要死去活來的朝臣,也真是不容易。


    但這樣的想法剛冒頭就戛然而止,他搖了搖頭,暗道自己如何跟資本家共情上了?尤其是這種掌握生殺予奪之權的上位者,共情可是大忌!大忌!


    他趕忙拱了拱手,出尚書房時,正碰著一行人站在門口,打眼望去,多半都是年長些迂腐老派的老臣,但其中也不乏有年輕一代的禦史言官,各為其主,過來探聽聖上的口風。


    平日裏上朝上工,他與這些人無論官職輩分,皆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同僚,加之他又是吏部尚書師文宣的學生,哪怕旁人心裏再瞧不上眼,麵上還得同他笑眯眯地點頭打招唿,該行禮行禮,該寒暄寒暄。


    但也有把“不待見他”這件事擺在明麵上的,謝見君認得幾個參過自己的禦史,俗話說“熱臉不貼冷屁股”,既是合不來,他也不殷勤,撣撣衣袖上的灰,便目不斜視地擦肩而去,落下兩句“狂妄至極”的跳腳。


    之後幾日,他以風寒未愈為由,當真安心在家養病,中間秦師爺過來探病,帶了不少補品,順道還替師文宣問話,說朝貢互市的主意,是不是他給陛下出的。


    這種事沒必要瞞著師文宣,崇文帝不會隻聽他一人之言,找幾個老臣給拿拿主意也是必然的,謝見君應得爽快,隨即就問互市定了沒?


    秦師爺搖了搖頭,說聖上不知為何,將此事壓了下去,但據說也未給西戎迴應,朝中眾臣一時都摸不準聖意,默契地沒再提,畢竟封禪大典迫在眉睫,大家手頭上的政事堆積如山,誰也不會閑的擱這兒未雨綢繆。


    謝見君篤定崇文帝舍不得通商互市這塊大肥肉,否則他在殿前直言不諱之時就被處置了,然壓著不提,這位皇帝肯定有自己的思量,無非是再等兩日罷了。


    這期間,他將那日崇文帝為安撫自己開出的條件又琢磨了一番,愈發覺得不對勁。


    讓商戶將糧食折成餉銀送往京中,不就是妥妥的賣官嗎?這底下朝臣偷著賣,皇帝光明正大地賣,本質上有何區別?


    再者言,一朝趕上兇歉之年,地裏顆粒無收時,有錢無糧照樣白搭,總不能讓災民們啃著銅板充饑,論到底,糧食才是硬通貨!不然西戎為何大費周章地來求和?不就是他們的草場上種不出糧食來嘛,到崇文帝這兒,竟拿糧食不當迴事,光惦記著商戶褲兜子裏的那點銀子!


    且,若放任商戶們以錢換爵,保不齊可能惹出銅錢私鑄的亂子來,屆時,他身上背著的罪名豈不是更重了?


    不行!不行!


    謝見君也不養病了,轉日又請旨麵聖。


    好巧不巧,這迴跟國師偶遇上了。


    倆人一直沒有什麽交集,封禪大典的事情都是右丞跟欽天監交涉的,按理說點個頭就算是打過招唿了,誰知這位給聖上汆“伸腿瞪眼丸”的江湖道士竟將他攔住,張口就說聖上剛服過藥,正在休息,不宜此時麵聖。


    謝見君滿頭問號,心道崇文帝還沒說不見他呢,而且,他都請旨了。


    禮貌表達自己此行是有急事之後,他繞過國師,照舊讓內侍通傳。


    一進尚書房,謝見君便感覺有些不對勁,這屋中安神香的味道似乎比以往燃得都要重。


    崇文帝側倚在榻上,一隻手懶洋洋地撐著下顎,沒了往日的疲態,此時的他,看起來格外的精神矍鑠,原本渾濁的雙目幾乎能迸射出光來。


    這哪裏是嗑藥?怕是吃了勞什子能讓人神采煥然的仙丹吧,謝見君腹誹。


    “朕已經同意撥款五州賑災,你不在家歇著,此番又來作甚?” 崇文帝說話的語氣有些不耐煩,大抵也覺得自己過於散漫,他坐起身,手裏隨意地擺弄著珠串。


    “陛下,微臣翻閱了近年來各地受災情況,發現涿郡、欽南等地,當初因旱澇之災,使得原本生活在此處的農戶們紛紛遷往他處,以致於地廣人稀,資力每況愈下....”


    “朕知道,你來尋朕,是有什麽法子能讓這些地方再度振興起來?”崇文帝微不可察地眯了眯眼,“別說又是入粟拜爵,朕不想聽。”


    “的確是有法子。”謝見君誠實道,“跟入粟拜爵有關。”


    “朕心意已決,此事不必再提。”崇文帝將手中的珠串丟在龍案上,“咣啷”一聲響,震得眾人齊齊顫了一下。


    在旁侍奉的李公公悄默聲地側目看了一眼謝見君,就見他垂手而立,神情恭謹,卓然峻拔的身形並未因聖怒而晃動半分。


    也是個倔強的性子.....李公公心裏嘀咕道。


    “微臣此次所言,是為了給涿郡、欽南等地招撫災民。”謝見君沒給崇文帝出聲的機會,他微吐了口濁氣,一字一句地正色道:“還請陛下複賣爵令,賤其價以招民,災民為博爵位,定然會前往這幾個地方開荒耕種,由此來重興旗鼓。”


    “此事不成,朕已經下旨了。”崇文帝勉強耐著性子把方才說過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陛下,糧食折成餉銀的法子甚是不妥。”前麵鋪墊了這麽多,圖的就是這個,謝見君立時便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規勸崇文帝還是得要糧食,這糧食的庫存量關乎到平糴出糶,百姓生死,要錢委實不可取,商戶一心牟利,一朝鋌而走險搞起銅錢私鑄,麻煩可就大了。


    他故意誇大其詞,想讓崇文帝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但崇文帝聽得很是費勁,有幾次都走了神,又被謝見君三言兩語硬拉迴來,炯炯有神的眼眸已經泛起迷離,像是被上緊了發條的玩偶,隨著發條的鬆懈而逐漸停擺。


    難不成是藥效過了?謝見君胡思亂想,他窮追猛打,幾乎不給崇文帝反應的機會。


    沒有哪朝皇帝不在乎自己身子底下這把椅子的?銅錢私鑄引起的消極影響,每一代上位者都心知肚明,先帝因其屢禁不止,末了不得不封禁銅山,崇文帝自是不想步他的後塵。


    遂忍受了謝見君長達半個多時辰的念叨後,他招來李公公,當場下詔,收迴折成餉銀的成命。


    “不是不能反悔,隻是覺得沒必要”這話在崇文帝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謝見君欣喜之餘,難免有些傷感,位高權重者向來不知自己隨隨便便的一封詔令,會給努力生活的百姓們造成何等的滅頂之災,即便知道,也未必肯共情,所謂的“仁政愛民”不過是披著為生民立命的皮囊,坐穩身下的椅子罷了。


    


    五日後,賑災的隊伍出發。


    這五皇子雖名不見經傳,明麵上也不涉及黨政,但好歹是同太子和三皇子一起在上書房受鴻儒百家教誨過的,隨行的官員也都是以往賑災的老手,隻要不出大問題,基本就是走一趟迴京領賞的事兒。


    至於兩派大臣吵得火熱的互市,終於迎來了新的進展。


    西戎求和心切,主動送上一千匹戰馬,崇文帝端著架子猶豫了兩日後,拍案決定與其協定互市協議,當然用來安撫保守派大臣的理由,就是謝見君給出的“朝貢”。


    三皇子得知此事,當即就將家中的瓷器摔得稀碎,“反了天了!父皇當真是年紀大了,人也糊塗,這朝中竟還成了那謝見君的一言堂!便是師文宣在朝堂中一手遮天之時,也不曾這般猖狂!”


    他說著,冷冽陰毒的目光看向跪在堂下的季東林。


    “你與師文宣乃是同窗,又共事多年,如今卻被他壓得毫無反手之力,好不容易教出來的兒子,也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廢物,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在茶樓酒肆裏高談闊論,還被人捅到父皇麵前,險些奪了會試的資格!一群沒用的東西!”


    季東林默不吭聲,季同甫自年前就讓他給禁閉在府中讀書,誰來勸都沒鬆口,生怕這小子再惹出亂子來,平白斷了自己的青雲路,眼下聽三皇子毫不留情地叱罵自家兒子是個廢物,他緊攥著雙拳,額角青筋暴起,“殿下,微臣保證,小兒絕不會壞殿下的千秋大業!”


    三皇子嗤笑一聲,“季子明明也是你的兒子,比那廢物點心有用多了,我看你也老糊塗了,放著這麽一個有前途的兒子不要,偏要去扶季同甫...”


    季東林心裏暗暗叫苦,他不是沒動過季子的心思,奈何師文宣和季宴禮看得緊,他的人滲透不進宅院,這下子又有了謝見君這個礙事兒的在中間橫插一腳,別說是訓誡兩句,他連季子的麵兒都見不上。


    三皇子瞧他這副窩囊模樣,心裏愈發堵得慌,“這謝見君所行之事,背後定然得太子和師文宣的授意,恐怕他二人早先就得了消息,靜等著看笑話呢,難怪父皇提起互市的那日,師文宣愣是不表態....”他越想越氣,一掌拍向身旁的椅子,椅子應聲而碎。


    季東林心裏一咯噔,不敢說今日見著師文宣時,那老東西笑得合不攏嘴,“殿下切莫動怒...”


    他一時語塞,說不出什麽中聽的話來,正趕在氣頭上的三皇子也聽不進去,他底下的人幾次三番地試探那謝見君,想拉攏進陣營,奈何這人看著性情溫和,誰路過都能踩一腳,偏不是個好相與的,不僅送過去的金銀器物被他不動聲色地退迴來,美人更是門都進不去,費勁巴拉送進去的唯二兩個哥兒,當日就給打發了,就連尋常宴請應酬,他也都是打太極。


    三皇子雙唇緊抿,臉色陰沉得厲害,他本以為這人如方旬一般持中立,誰知近些時日越來越歪向太子,與之相較,自己這手底下一個中用的都沒有,太子卻如日中天,若不是這廝自掘墳墓,跑到父皇麵前大肆反對祭祀,恐怕封禪大典的差事兒還得被分一杯羹!


    “滾滾滾,別在跟前礙眼!”他將桌上的茶盞不由分說地摔在季東林身上。


    混著茶梗的茶水潑了季東林滿身,順著鬢發滴滴答答的落在地上,看起來狼狽極了,他抹了把臉,“殿下,眼下封禪大典才是重中之重!陛下本就有意與西戎互市通商,咱們攔不住,即便沒有謝見君,也會有旁人推波助瀾,咱們理應把心思放在封禪大典上。”


    話是這麽說沒錯,但一向爭強好勝如三皇子豈能咽的下這口氣?他惡狠狠地往地上啐了一聲,“且讓太子再得意上幾日,登得越高,摔起來才有意思....”他就不信二人兵戈相見的那日,太子還能這般顧盼自雄。


    *


    為著兩國商談互市的地點,跟西戎又扯皮了半個月,最終敲定在西北邊境的黃楊縣,謝見君轉日上朝便收到了出使的詔令。


    此次談判意義深重,除了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還需要戶部隨行,他和宋沅禮的名字皆在出使的名冊上。


    謝見君直歎氣,他都已經給崇文帝背黑鍋了,怎麽這位皇帝陛下還不肯放過他?可是有言官接二連三地參他投降變節,有通敵賣國之嫌了,偏挑在這個有口難言的關頭,把他推出去打前鋒。


    退一萬步來講,與“友邦”談判,戶部的右丞大人不能代勞嗎?即便右丞忙著封禪,那再退一萬步,就不能把方旬抬出來,怎麽決策的時候,把這位正經戶部尚書給漏了呢?他還想守著夫郎孩子熱炕頭呢,這冬日裏,上京本就冷,邊境更別提了,況且,此次出使談判,沒個三五月可迴不來。


    然他不知道,崇文帝是有意為之,這位陛下實在有些怵,怕他留在京中揪著“入粟拜爵”沒完沒了,故而在決定外使官員時,毫不猶疑地就將他填進了名冊裏,隻求給自己留幾日清淨。


    “雲胡,我不想去黃楊縣...”


    休沐日,謝見君趕走了孩子們,自己窩在床上不肯起,他翻了個身,長臂一撈,將穿戴好長襖的小夫郎扯迴被窩裏,三下五除二就把人扒得隻剩下薄薄的一層裏衣。


    “我剛穿好!”雲胡氣急敗壞,猛推了兩把,身側之人堅如磐石,愣是一點沒推動。


    謝見君沉甸甸的腦袋擱在他頸窩處,像隻大狗子似的蹭來蹭去,“我這一走,便是好久都見不到你呢,長夜漫漫,沒有我給你暖被,你能睡得安穩?”他說的理直氣壯,讓雲胡連氣都生不起來,隻得躺平了任他八爪魚似的抱著。


    “聖旨都下了,你還能抗旨不成?”雲胡揉了揉他的額發,“左右不過幾月光景,若互市順利開起來,我和青哥兒也想去湊湊熱鬧,聽說西戎那地方物資貧瘠的很,咱們的果肉罐頭肯定有銷路...”


    謝見君佯裝大怒,重重地哼了一聲,“你心裏就隻惦記著甘盈齋!你掰著指頭算算,自打上京的鋪子開起來,咱們二人都多久沒親熱了!”


    其實並非沒有閑空,謝見君迴憶著有一晚,哄睡了祈安後,倆人心有靈犀地吹滅了蠟燭,彼此情深意濃時,本應該睡熟的祈安,正板板正正地坐在榻上,嘬著手指頭瞧他們,他嚇得當場冒了一身冷汗,連那點繾綣都一並褪了去,雲胡更是在驚慌中一腳將他踹下床榻,險些就此斷送了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卿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卿戈並收藏穿成乖軟夫郎的農家書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