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手指敲了敲賬簿:“而且應該還算上船舶停岸稅,你得把這筆再扣了。”
蘇青木若有所思點了點頭,不太熟練地扒拉著算盤算了半天,握著毛筆在紙上又減去一筆:
“我還以為是那些走商的騙我呢,不過按照你這樣說那就對得上了。”
晏辭看著他在紙上加加減減,忍不住道:“你這是運了多少香料過來?”
畢竟載的貨越多,泊船稅就越高。
“我準備把咱們在鎮子西邊新盤下來的那個倉庫填滿。”蘇青木嘿嘿一笑,“反正這些東西又不像你說的那什麽‘甲香’又臭不了。”
他用筆杆指了指外麵的天:“你看這天整日陰沉沉的,半個月了還不放晴,再過幾天萬一遇到暴雨,船隻都不好出海,上哪找人送貨過來。”
他們這些香料大部分是從海上運來的,隻因為大燕朝雖然地大物博,但在香料廣泛性上實在欠缺,味道好又獨特的香料幾乎都是從南海上運過來的。
不過那種又靠譜,出海經驗又豐富的船隊幾乎都隸屬於官府,若非蘇青木靠著他叔叔那層關係,讓他們這幾個不靠海的小鎮青年聯係到船隊實在有些困難。
晏辭無奈地看了他一眼:“可是香料放的久了,空氣中的水分會影響味道的。”
蘇青木毫不在意:“先屯著唄。”
“沒事,我又雇了兩個人,專門負責看著倉庫裏那些香料,萬一香料潮了,就扣他們工錢。”
楊安聽了這話停下嗑瓜子的動作,朝蘇青木暗搓搓豎個大拇指:
“東家這是越來越有當大老板的樣子了。”
蘇青木拿起盤子裏剛從冰窖裏拿出來的荔枝丟給他一顆:“吃你的荔枝吧!”
楊安眼疾手快一把接住。
“對了,你聯係開分店的事怎麽樣了?”
楊安將荔枝麻利地剝皮放進嘴裏:“找牙人問過了,反正按鎮上目前的空房子,位置好的大部分都被人盤了,位置不好的,咱們盤下來那也沒意思不是嗎?”
“不怕!”蘇青木一拍晏辭的肩膀,“咱們有鎮上最厲害的香師怕什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雖說現在鋪子名義上是蘇青木的,官府的文契上寫的是他的名字。
但其實鋪子裏的人,包括蘇青木在內,內裏都把晏辭視為那個東家,尤其是鬥香會之後,蘇白術便退出了,拿著之前分到的部分錢準備去研究開個飯館子。
蘇青木又事事詢問晏辭,所以包括楊安在內,都在行事之前詢問晏辭的意見。
“分店文契上寫著你的名字,你就不上點心。”蘇青木捶了他一拳。
晏辭沒迴他,他對做不做生意實際並不感興趣,最開始經營鋪子也不過是不想他和顧笙餓死,如今這生意要是做大了,管理鋪子中的大小事勢必要耽誤他製香的精力。
他這個人隻願意做自己想做的事,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則誰也不能難為他。
所以最好還是有人替他管香鋪的生意最好,至於這個人是誰無所謂,隻要讓他省心就行。
晏辭中途停下筆,朝外麵看了一眼。
此時他們正在鎮上一家茶坊的二樓,而他們那鋪子的位置就在這條街的盡頭,此時那條街上擠滿了人,人頭攢動,鋪子裏新招的幾個小廝滿頭大汗招待顧客。
鋪子門口還有不少家仆打扮的人,大概是給自家主人購買香品。
原來老舊的牌匾已經被卸下來,被蘇青木懷舊地珍藏起來:“這可是我爹找人寫的字。”
現在掛在那兒的新的牌匾用的是硬質南海黃花梨木,上麵的四個燙金字“四時香鋪”,筆鋒清雋,正是晏辭的手筆。
門外還有幾個匠人正在測量柱子長度,等過幾天運來木材就擴大門麵,再造個二樓出來。
“過幾天定製的招子就到了,我還找鎮上的木匠做了一對招牌,比趙安僑他們家那個還大,我還特意讓他們染成紅色的,必須得顯眼,專門放在鎮門口,搶他們家生意。”
晏辭挑了挑眉,笑道:“你現在越來越有暴發戶的氣質了。”
蘇青木也不惱:“你知不知道每天來鋪子裏的多少人。”他一指那外麵,“這還是把單子分給了鎮上幾個作坊,都忙不過來。”
“照這個趨勢下去,鎮子上的作坊就不夠用了。”
而且本來白檀鎮就小,最開始的香品都是他們幾個在店後麵的香房一個個手作的。
再後來客人多了,蘇白術去聯係了幾個家族的私有作坊,讓他們分批研磨香料,最後再單獨匯成香粉,這樣既不會泄露了方子,而且效率還會高很多。
晏辭拄著下巴:“你想沒想過出去這白檀鎮?”
蘇青木撥弄著算盤:“出去白檀鎮?”
他似乎之前沒有這個想法,此時才後知後覺地點頭,不過話音一轉:“其實吧,我覺得現在這樣都是拖了你的福。”
不僅是拖了他的福,還仗著他的名聲。
“所以呀晏辭,若是你哪天想出去了,我一定不會驚訝,但是我嘛”他嘿嘿笑道,“我沒有什麽大誌向,這個樣子在鎮上活到老就很好了。”
晏辭迴頭看了他一眼,見他眼裏隱隱約約有些落寞,目光也躲閃起來,似乎根本原因並不是這樣。
晏辭在心裏歎了口氣。
他看著外麵的街道,正在出神。
忽然在臨近他們香鋪的那條街上,從下麵的來來往往的人中,發現了一個有些熟悉的麵孔。
那人正是他在第二場鬥香會過後遇到的鎮上那個,家裏主賣香粉的李老板。
雖然自從香會以後,晏辭就忙得不可開交,幾乎早已經忘了香會之前和這位李老板的一麵之緣。
然而此時在鋪子周圍看到他的身影,這些天還不止一次看到他在這附近,心裏難免會生起疑慮。
晏辭若有所思地看了看他,然後轉頭問蘇青木:“那位李老板,最近幾天是不是一直在這附近?”
蘇青木和楊安一聽到此話,立馬警覺起來,紛紛站起身來:
“不會又是來偷我們方子的吧?”
第75章
自從鬥香會之後,晏辭得了兩道魁香,他們這小鋪子瞬間成了鎮上最炙手可熱的店鋪。
之前一向擅長搶別的鋪子生意的趙家根本比不過他們。
至於晏家,被他們二少爺徹底壞了名聲,最近每天店裏沒幾個人。
也正是如此,每天都有人私下裏敲晏辭的家門,帶著禮品上門以幫他修房子為由,委婉地提出讓他去他們鋪子當香師,甚至提出了“月俸三兩”這種優渥條件。
晏辭看著那叫李承甫的中年人半晌,喚來茶坊的小廝:
“麻煩幫我把那位老板叫上來吧。”
小廝立馬點頭下去了。
蘇青木和楊安一臉疑惑地看著他,晏辭也沒解釋為什麽。
不一會兒,李承甫在小廝的指引下快步走了上來,一上樓看見晏辭立馬行禮作揖。
這迴他不再是上次見麵那文縐縐的模樣,這幾天不見,也不知遇到什麽事看著憔悴不少。
晏辭禮貌地迴了禮,又喚來小廝上了一壺新茶。
蘇青木和楊安隔著屋內的屏風趴在窗口看熱鬧,當然屏風後麵的屋內,兩個人的談話也能聽得一清二楚。
“近些天諸事繁忙,一直沒在鋪子裏,不過前些天的事在下還記著,看起來李老板似乎一直在找在下?”
茶坊小廝看過茶後便下去了。
晏辭手裏做了個“請”的手勢,李承甫額頭上還帶著汗,他沒看到屏風後麵的兩個人,以為這屋子裏隻有他們兩人,但即使如此也沒放鬆多少。
他用袖子輕輕揩了揩汗,沒有去碰那杯茶,躊躇片刻,終於還是開口:
“晏公子...不不,晏老板。”
他攥了攥拳,似乎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晏辭看著他,很有耐心地等他說話。
屋子裏安靜了許久,李承甫終於硬著頭皮:
“...晏老板,在下想從您這裏求一張方子。”
這個要求一出,晏辭拿著茶盞的手一頓,就連屏風後的兩人都麵麵相覷。
好家夥,現在外麵的人不直接偷方子了,改直接張口買了?
晏辭將茶盞放在桌上,斟酌了一下:
“李老板,祖上的規矩,香方素來不外傳,您這個要求恐怕在下沒法答應。”
李承甫頭上的汗都要滴下來了,他也不知道他一個四十多歲的人,為什麽在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麵前這麽緊張,可能是晏辭太過氣定神閑了,顯得他更加窘迫。
“...晏老板,實不相瞞,若非走投無路,在下也不會提這種要求。”
他咬了咬牙躊躇再三,終於硬著頭皮把這些天的事說了一遍。
按照之前從楊安口裏得知的情報,這位李老板假的生意因為對家王家的攪局最近入不敷出。
但是王朋興因為給晏方作偽證的事,這些天他們家生意肯定也不好過,應該沒有心思攪李家的局。
如今聽李承甫一說,晏辭才知道不是這麽迴事。
“你是說,趙家想要收購你們的鋪子,但是你沒同意。所以他就將原本借給你們的商隊收了迴去,你們現如今想要進貨香料,就必須用更高的價格從他手上買?”
李承甫驚訝於晏辭一遍就聽懂了,忙點頭:“正是啊晏老板。”
“本來我和我們周邊鋪子就是小本生意,這鎮上的大部分驛夫都是跟他趙家簽了契的,我們想要什麽香料都得通過趙家的驛夫才能弄來,每次都得額外給他們一筆‘托管費’。”
“如今香料從趙家手裏買也就罷了,可他們賣給我們的都是用剩的邊角料,不僅不值那些銀子不說,質量還低劣,做出的香品味道奇差。”
“再這樣下去,眼看年底我們鋪子要不關門,要不就得賣給趙家。”
“可在下還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活,沒了鋪子在下的家眷怎麽活!”
等李承甫說完,晏辭沒急著發表意見,而是沉思道:
“可這件事,不是一張方子就能解決的吧?”
“就算在下給了方子,可是沒有製香的原料,結果還是一樣的。”
李承甫自然知道這一點,忙起身再次作揖:
“還請晏老板救我!”
晏辭站了起來,將李承甫扶起。
蘇青木若有所思點了點頭,不太熟練地扒拉著算盤算了半天,握著毛筆在紙上又減去一筆:
“我還以為是那些走商的騙我呢,不過按照你這樣說那就對得上了。”
晏辭看著他在紙上加加減減,忍不住道:“你這是運了多少香料過來?”
畢竟載的貨越多,泊船稅就越高。
“我準備把咱們在鎮子西邊新盤下來的那個倉庫填滿。”蘇青木嘿嘿一笑,“反正這些東西又不像你說的那什麽‘甲香’又臭不了。”
他用筆杆指了指外麵的天:“你看這天整日陰沉沉的,半個月了還不放晴,再過幾天萬一遇到暴雨,船隻都不好出海,上哪找人送貨過來。”
他們這些香料大部分是從海上運來的,隻因為大燕朝雖然地大物博,但在香料廣泛性上實在欠缺,味道好又獨特的香料幾乎都是從南海上運過來的。
不過那種又靠譜,出海經驗又豐富的船隊幾乎都隸屬於官府,若非蘇青木靠著他叔叔那層關係,讓他們這幾個不靠海的小鎮青年聯係到船隊實在有些困難。
晏辭無奈地看了他一眼:“可是香料放的久了,空氣中的水分會影響味道的。”
蘇青木毫不在意:“先屯著唄。”
“沒事,我又雇了兩個人,專門負責看著倉庫裏那些香料,萬一香料潮了,就扣他們工錢。”
楊安聽了這話停下嗑瓜子的動作,朝蘇青木暗搓搓豎個大拇指:
“東家這是越來越有當大老板的樣子了。”
蘇青木拿起盤子裏剛從冰窖裏拿出來的荔枝丟給他一顆:“吃你的荔枝吧!”
楊安眼疾手快一把接住。
“對了,你聯係開分店的事怎麽樣了?”
楊安將荔枝麻利地剝皮放進嘴裏:“找牙人問過了,反正按鎮上目前的空房子,位置好的大部分都被人盤了,位置不好的,咱們盤下來那也沒意思不是嗎?”
“不怕!”蘇青木一拍晏辭的肩膀,“咱們有鎮上最厲害的香師怕什麽?”
“酒香不怕巷子深!”
雖說現在鋪子名義上是蘇青木的,官府的文契上寫的是他的名字。
但其實鋪子裏的人,包括蘇青木在內,內裏都把晏辭視為那個東家,尤其是鬥香會之後,蘇白術便退出了,拿著之前分到的部分錢準備去研究開個飯館子。
蘇青木又事事詢問晏辭,所以包括楊安在內,都在行事之前詢問晏辭的意見。
“分店文契上寫著你的名字,你就不上點心。”蘇青木捶了他一拳。
晏辭沒迴他,他對做不做生意實際並不感興趣,最開始經營鋪子也不過是不想他和顧笙餓死,如今這生意要是做大了,管理鋪子中的大小事勢必要耽誤他製香的精力。
他這個人隻願意做自己想做的事,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則誰也不能難為他。
所以最好還是有人替他管香鋪的生意最好,至於這個人是誰無所謂,隻要讓他省心就行。
晏辭中途停下筆,朝外麵看了一眼。
此時他們正在鎮上一家茶坊的二樓,而他們那鋪子的位置就在這條街的盡頭,此時那條街上擠滿了人,人頭攢動,鋪子裏新招的幾個小廝滿頭大汗招待顧客。
鋪子門口還有不少家仆打扮的人,大概是給自家主人購買香品。
原來老舊的牌匾已經被卸下來,被蘇青木懷舊地珍藏起來:“這可是我爹找人寫的字。”
現在掛在那兒的新的牌匾用的是硬質南海黃花梨木,上麵的四個燙金字“四時香鋪”,筆鋒清雋,正是晏辭的手筆。
門外還有幾個匠人正在測量柱子長度,等過幾天運來木材就擴大門麵,再造個二樓出來。
“過幾天定製的招子就到了,我還找鎮上的木匠做了一對招牌,比趙安僑他們家那個還大,我還特意讓他們染成紅色的,必須得顯眼,專門放在鎮門口,搶他們家生意。”
晏辭挑了挑眉,笑道:“你現在越來越有暴發戶的氣質了。”
蘇青木也不惱:“你知不知道每天來鋪子裏的多少人。”他一指那外麵,“這還是把單子分給了鎮上幾個作坊,都忙不過來。”
“照這個趨勢下去,鎮子上的作坊就不夠用了。”
而且本來白檀鎮就小,最開始的香品都是他們幾個在店後麵的香房一個個手作的。
再後來客人多了,蘇白術去聯係了幾個家族的私有作坊,讓他們分批研磨香料,最後再單獨匯成香粉,這樣既不會泄露了方子,而且效率還會高很多。
晏辭拄著下巴:“你想沒想過出去這白檀鎮?”
蘇青木撥弄著算盤:“出去白檀鎮?”
他似乎之前沒有這個想法,此時才後知後覺地點頭,不過話音一轉:“其實吧,我覺得現在這樣都是拖了你的福。”
不僅是拖了他的福,還仗著他的名聲。
“所以呀晏辭,若是你哪天想出去了,我一定不會驚訝,但是我嘛”他嘿嘿笑道,“我沒有什麽大誌向,這個樣子在鎮上活到老就很好了。”
晏辭迴頭看了他一眼,見他眼裏隱隱約約有些落寞,目光也躲閃起來,似乎根本原因並不是這樣。
晏辭在心裏歎了口氣。
他看著外麵的街道,正在出神。
忽然在臨近他們香鋪的那條街上,從下麵的來來往往的人中,發現了一個有些熟悉的麵孔。
那人正是他在第二場鬥香會過後遇到的鎮上那個,家裏主賣香粉的李老板。
雖然自從香會以後,晏辭就忙得不可開交,幾乎早已經忘了香會之前和這位李老板的一麵之緣。
然而此時在鋪子周圍看到他的身影,這些天還不止一次看到他在這附近,心裏難免會生起疑慮。
晏辭若有所思地看了看他,然後轉頭問蘇青木:“那位李老板,最近幾天是不是一直在這附近?”
蘇青木和楊安一聽到此話,立馬警覺起來,紛紛站起身來:
“不會又是來偷我們方子的吧?”
第75章
自從鬥香會之後,晏辭得了兩道魁香,他們這小鋪子瞬間成了鎮上最炙手可熱的店鋪。
之前一向擅長搶別的鋪子生意的趙家根本比不過他們。
至於晏家,被他們二少爺徹底壞了名聲,最近每天店裏沒幾個人。
也正是如此,每天都有人私下裏敲晏辭的家門,帶著禮品上門以幫他修房子為由,委婉地提出讓他去他們鋪子當香師,甚至提出了“月俸三兩”這種優渥條件。
晏辭看著那叫李承甫的中年人半晌,喚來茶坊的小廝:
“麻煩幫我把那位老板叫上來吧。”
小廝立馬點頭下去了。
蘇青木和楊安一臉疑惑地看著他,晏辭也沒解釋為什麽。
不一會兒,李承甫在小廝的指引下快步走了上來,一上樓看見晏辭立馬行禮作揖。
這迴他不再是上次見麵那文縐縐的模樣,這幾天不見,也不知遇到什麽事看著憔悴不少。
晏辭禮貌地迴了禮,又喚來小廝上了一壺新茶。
蘇青木和楊安隔著屋內的屏風趴在窗口看熱鬧,當然屏風後麵的屋內,兩個人的談話也能聽得一清二楚。
“近些天諸事繁忙,一直沒在鋪子裏,不過前些天的事在下還記著,看起來李老板似乎一直在找在下?”
茶坊小廝看過茶後便下去了。
晏辭手裏做了個“請”的手勢,李承甫額頭上還帶著汗,他沒看到屏風後麵的兩個人,以為這屋子裏隻有他們兩人,但即使如此也沒放鬆多少。
他用袖子輕輕揩了揩汗,沒有去碰那杯茶,躊躇片刻,終於還是開口:
“晏公子...不不,晏老板。”
他攥了攥拳,似乎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晏辭看著他,很有耐心地等他說話。
屋子裏安靜了許久,李承甫終於硬著頭皮:
“...晏老板,在下想從您這裏求一張方子。”
這個要求一出,晏辭拿著茶盞的手一頓,就連屏風後的兩人都麵麵相覷。
好家夥,現在外麵的人不直接偷方子了,改直接張口買了?
晏辭將茶盞放在桌上,斟酌了一下:
“李老板,祖上的規矩,香方素來不外傳,您這個要求恐怕在下沒法答應。”
李承甫頭上的汗都要滴下來了,他也不知道他一個四十多歲的人,為什麽在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麵前這麽緊張,可能是晏辭太過氣定神閑了,顯得他更加窘迫。
“...晏老板,實不相瞞,若非走投無路,在下也不會提這種要求。”
他咬了咬牙躊躇再三,終於硬著頭皮把這些天的事說了一遍。
按照之前從楊安口裏得知的情報,這位李老板假的生意因為對家王家的攪局最近入不敷出。
但是王朋興因為給晏方作偽證的事,這些天他們家生意肯定也不好過,應該沒有心思攪李家的局。
如今聽李承甫一說,晏辭才知道不是這麽迴事。
“你是說,趙家想要收購你們的鋪子,但是你沒同意。所以他就將原本借給你們的商隊收了迴去,你們現如今想要進貨香料,就必須用更高的價格從他手上買?”
李承甫驚訝於晏辭一遍就聽懂了,忙點頭:“正是啊晏老板。”
“本來我和我們周邊鋪子就是小本生意,這鎮上的大部分驛夫都是跟他趙家簽了契的,我們想要什麽香料都得通過趙家的驛夫才能弄來,每次都得額外給他們一筆‘托管費’。”
“如今香料從趙家手裏買也就罷了,可他們賣給我們的都是用剩的邊角料,不僅不值那些銀子不說,質量還低劣,做出的香品味道奇差。”
“再這樣下去,眼看年底我們鋪子要不關門,要不就得賣給趙家。”
“可在下還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活,沒了鋪子在下的家眷怎麽活!”
等李承甫說完,晏辭沒急著發表意見,而是沉思道:
“可這件事,不是一張方子就能解決的吧?”
“就算在下給了方子,可是沒有製香的原料,結果還是一樣的。”
李承甫自然知道這一點,忙起身再次作揖:
“還請晏老板救我!”
晏辭站了起來,將李承甫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