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讓齡官唱一個《牡丹亭》的《嫋晴絲》,而齡官卻毫不買賬,這讓寶玉一陣尷尬紅了臉。
寶玉之前認為自己讓她唱,他一定會唱,直到齡官斷然拒絕,寶玉才明白,不是所有的女兒的眼淚都是為自己而流。
賈薔為了哄齡官,買了一隻鳥雀,銜鬼臉旗幟。眾女孩子都笑道“有趣”,獨齡官冷笑了兩聲,賭氣仍睡去了。
寶玉看過這一切,才明白從今以後,自己隻能得自己該得的眼淚,不能得到絕大部分人的眼淚了。
要想看明白這一段的背麵故事,首先要知道《嫋晴絲》是一出什麽戲,唱的是什麽?第二個要正確的解出寶玉等人此時各自的隱射,第三要大致了解當時的曆史背景,滿足這三點,才有可能看懂作者所隱去的真事。
先看原文:
寶玉因各處遊的煩膩,便想起《牡丹亭》曲來,自己看了兩遍,猶不愜懷,因聞得梨香院的十二個女孩子中有小旦齡官最是唱的好,因著意出角門來找時,隻見寶官玉官都在院內,見寶玉來了,都笑嘻嘻的讓坐。
寶玉因問:“齡官獨在哪裏?”
眾人都告訴他說:“在他房裏呢。”寶玉忙至他房內,隻見齡官獨自倒在枕上,見他進來,文風不動。
寶玉素習與別的女孩子頑慣了的,隻當齡官也同別人一樣,因進前來身旁坐下,又陪笑央他起來唱“嫋晴絲”一套。
不想齡官見他坐下,忙抬身起來躲避,正色說道:“嗓子啞了。前兒娘娘傳進我們去,我還沒有唱呢。”
寶玉見他坐正了,再一細看,原來就是那日薔薇花下劃“薔”字那一個。又見如此景況,從來未經過這番被人棄厭,自己便訕訕的紅了臉,隻得出來了。
【蒙側批:非齡官不能如此做事,非寶玉不能如此忍。其文冷中濃具意蘊而。誠有“富貴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意。】
《嫋晴絲》是湯顯祖所作戲曲《牡丹亭》中的一段。
我們先看背麵故事的背景,再迴來解釋:
蒙府本紅樓夢第三十六迴,有一個迴末總批:絳雲軒夢兆是金針暗渡法。
金針暗度法是通過生動情節的描繪,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讀者引向文章主旨所在的手法。
批語是提示我們,寶玉絳芸軒夢兆是這本書的主旨所在,那就是寶玉夢中所說的“什麽金玉良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
簡單的來說,就是反對金玉姻緣,重建木石前盟。
此時願意為木石前盟做最後的努力的,就是依然堅持抗清的,除了台灣的鄭氏,就是夔東十三家了。史湘雲代表大順軍餘部,林黛玉代表朱明的帝王。
王熙鳳代表掌兵權之人與王夫人代表的武將集團,向襲人與寶釵說“那話兒”,就是通知北京的皇宮裏,此時川東的史湘雲和林黛玉依然在堅持抗清複明。
“這句話”作者不敢寫出來,所以反複用“那話兒”來代替,並讓寶玉說出夢話來提示。
1662年永曆帝死後,清四川總督李國英向清廷上疏,報三峽湖廣地區明軍,扶持韓王等人依然堅持明朝旗號反清,這就是王熙鳳來告訴襲人“那話兒”。
同年,石泉王朱奉舍領兵進攻宜賓,東安郡王朱盛蒗也在夔東支持郝永忠等人抗清。
看到這裏,我們應該注意到一點,紅樓夢中也出現過一個東安郡王,那就是為榮禧堂題對聯的那個,對聯是“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
後麵的落款是“同鄉世教弟勳襲東安郡王穆蒔拜手書”,如果這裏是寫實,那就是在提醒我們,這副對聯就是東安郡王朱盛蒗所題的。
九月,清廷命李國英統秦、豫、四川、湖廣四省兵將十餘萬進攻夔東。清軍兵分兩路,東路軍由湖廣提督董學禮統領,陝西兵與河南兵從漢中入川,從西路由李國英統領進攻。
清軍在正式開打之前,進行了多次招降,並許以優厚待遇。
前麵說過,這些都被玉釧隱射的郝永忠都拒絕了。
所謂的夔東十三家,是大順軍餘部為主,加上王光興,賀珍,與原來就在重慶萬縣地區活動的譚文,譚詣,譚弘三支明軍,在此前支援永曆朝廷攻打重慶的時候,譚詣,譚弘殺死了譚文已經投降清朝,所以此時夔東的主力基本都是大順軍餘部了。
他們主要活動於長江三峽地區,這裏山高林密,水流湍急,人煙稀少,所以這裏雖然易守難攻,但是軍隊的人員和物資的補充也十分困難,各部也被大山隔開。
另外由於缺乏威望足夠的將領統一指揮,他們常常是各自為戰,根據需要才聯合行動。
1663年正月,戰鬥正式開始。大年初一這日,李國英突襲大昌得手,袁宗第部戰敗,與他形成犄角之勢的是賀珍部,由於賀珍病死,其子見袁宗第戰敗,選擇了投降。
袁宗第兵力不足,麵對十餘倍的敵人,在茶園坪再次戰敗,選擇跳崖逃走,戰死和跳崖而死者超過兩千餘人。
他們隻能趕去和郝永忠部匯合,而後的戰鬥中,郝永忠在清軍的突襲下,也隻得退出房縣,兩部人馬選擇投奔劉體純部,劉體純人稱闖王部下兩隻老虎之一,他的部隊戰鬥力一直較強。
三人合營以後,劉體純決定主動出擊,聯合李來亨部,先集中兵力擊敗東線清軍,再迴頭對付西線。
戰鬥已經從正月打到七月,董學禮帶領湖廣清軍進攻興縣,李來亨殺豬宰羊,犒賞三軍以後,鼓舞人心,聯合三支軍隊一齊出擊,奮勇作戰,一舉擊敗了東線清軍。
東線清軍死傷慘重,屍體堆滿河流,主將一路逃迴宜昌,勝利之後的明軍掉頭迴來,向西路清軍發起了反擊。
李國英見明軍來勢洶洶,隻得堅守巫山,還把之前投降的十三家水師譚弘,譚詣部調來,進行水戰。
由於巫山麵朝大江,背靠大山,明軍久攻不下,小小的巫山城內外,集結了雙方十幾萬人馬,明軍壘土攻城,日夜不停,雙方水師也在大江之上對壘,戰鬥之慘烈,爬船的士兵被砍下的手指,戰後需要用手不停的捧起丟入江中。
李國英嚴防死守,連續向清廷求援,明軍挖地道以火藥爆破城牆,李國英則率兵拚死阻攔。
戰鬥僵持一段時間後,城內清軍發現了明軍的補給道路,派出精兵帶上白帽化妝成明軍的樣子,偷襲了明軍後勤隊伍,並毀壞了運糧的浮橋。
明軍失去了後勤補給,很快就陷入了饑餓之中,而清軍則有源源不斷的糧草。
戰鬥到九月初,清軍發覺到了明軍的頹勢,決定出城反擊明軍,明軍饑困交迫,最終戰敗,陣亡七千多人,劉體純,李來亨等將領隻得撤兵。
看完這些,我們再迴來看《嫋晴絲》,就能看明白了,這段唱詞是《牡丹亭》裏《驚夢》的一個曲牌。
嫋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麵,迤逗的彩雲偏,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寫的是杜麗娘準備“遊園,”盛裝打扮,往窗外細細觀察,看見晴絲,在空中飄蕩,“晴絲”代表的是春的氣息與活力。
她見到此時情形,自己被壓抑許久的生命力也要爆發了。明軍連續打了幾個大勝仗,東線清軍全軍覆沒,西線又被困在巫山縣城壓著打,他們又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但是,突然看到鏡子裏自己的半麵容顏,十分害羞,惹得自己的頭發都偏了,我迴到閨房,女子怎麽能把身子隨意展現呢!
這句是指戰鬥當中,怎麽能把全軍的行動都暴露在敵人眼中呢,至此戰敗,隻能迴到自己的駐地了。
這首曲子寫的是杜麗娘遊園前的準備,而寶玉讓齡官為自己唱這首曲子,暗示的應該也是賈寶玉即將進入大觀園,而大觀園卻是作者為十二釵準備的一個歸宿,是一個幻境。
我們用《紅樓夢》中常用的意向來解讀這首曲子,就會發現,作者是用它來描寫這場戰爭。
寶玉要唱這一段,以杜麗娘這段唱詞來寫此戰的明軍,也是戰敗之後準備要魂歸大觀園之意。
我們下迴再繼續分解。
寶玉之前認為自己讓她唱,他一定會唱,直到齡官斷然拒絕,寶玉才明白,不是所有的女兒的眼淚都是為自己而流。
賈薔為了哄齡官,買了一隻鳥雀,銜鬼臉旗幟。眾女孩子都笑道“有趣”,獨齡官冷笑了兩聲,賭氣仍睡去了。
寶玉看過這一切,才明白從今以後,自己隻能得自己該得的眼淚,不能得到絕大部分人的眼淚了。
要想看明白這一段的背麵故事,首先要知道《嫋晴絲》是一出什麽戲,唱的是什麽?第二個要正確的解出寶玉等人此時各自的隱射,第三要大致了解當時的曆史背景,滿足這三點,才有可能看懂作者所隱去的真事。
先看原文:
寶玉因各處遊的煩膩,便想起《牡丹亭》曲來,自己看了兩遍,猶不愜懷,因聞得梨香院的十二個女孩子中有小旦齡官最是唱的好,因著意出角門來找時,隻見寶官玉官都在院內,見寶玉來了,都笑嘻嘻的讓坐。
寶玉因問:“齡官獨在哪裏?”
眾人都告訴他說:“在他房裏呢。”寶玉忙至他房內,隻見齡官獨自倒在枕上,見他進來,文風不動。
寶玉素習與別的女孩子頑慣了的,隻當齡官也同別人一樣,因進前來身旁坐下,又陪笑央他起來唱“嫋晴絲”一套。
不想齡官見他坐下,忙抬身起來躲避,正色說道:“嗓子啞了。前兒娘娘傳進我們去,我還沒有唱呢。”
寶玉見他坐正了,再一細看,原來就是那日薔薇花下劃“薔”字那一個。又見如此景況,從來未經過這番被人棄厭,自己便訕訕的紅了臉,隻得出來了。
【蒙側批:非齡官不能如此做事,非寶玉不能如此忍。其文冷中濃具意蘊而。誠有“富貴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意。】
《嫋晴絲》是湯顯祖所作戲曲《牡丹亭》中的一段。
我們先看背麵故事的背景,再迴來解釋:
蒙府本紅樓夢第三十六迴,有一個迴末總批:絳雲軒夢兆是金針暗渡法。
金針暗度法是通過生動情節的描繪,神不知鬼不覺地把讀者引向文章主旨所在的手法。
批語是提示我們,寶玉絳芸軒夢兆是這本書的主旨所在,那就是寶玉夢中所說的“什麽金玉良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
簡單的來說,就是反對金玉姻緣,重建木石前盟。
此時願意為木石前盟做最後的努力的,就是依然堅持抗清的,除了台灣的鄭氏,就是夔東十三家了。史湘雲代表大順軍餘部,林黛玉代表朱明的帝王。
王熙鳳代表掌兵權之人與王夫人代表的武將集團,向襲人與寶釵說“那話兒”,就是通知北京的皇宮裏,此時川東的史湘雲和林黛玉依然在堅持抗清複明。
“這句話”作者不敢寫出來,所以反複用“那話兒”來代替,並讓寶玉說出夢話來提示。
1662年永曆帝死後,清四川總督李國英向清廷上疏,報三峽湖廣地區明軍,扶持韓王等人依然堅持明朝旗號反清,這就是王熙鳳來告訴襲人“那話兒”。
同年,石泉王朱奉舍領兵進攻宜賓,東安郡王朱盛蒗也在夔東支持郝永忠等人抗清。
看到這裏,我們應該注意到一點,紅樓夢中也出現過一個東安郡王,那就是為榮禧堂題對聯的那個,對聯是“座上珠璣昭日月,堂前黼黻煥煙霞。”
後麵的落款是“同鄉世教弟勳襲東安郡王穆蒔拜手書”,如果這裏是寫實,那就是在提醒我們,這副對聯就是東安郡王朱盛蒗所題的。
九月,清廷命李國英統秦、豫、四川、湖廣四省兵將十餘萬進攻夔東。清軍兵分兩路,東路軍由湖廣提督董學禮統領,陝西兵與河南兵從漢中入川,從西路由李國英統領進攻。
清軍在正式開打之前,進行了多次招降,並許以優厚待遇。
前麵說過,這些都被玉釧隱射的郝永忠都拒絕了。
所謂的夔東十三家,是大順軍餘部為主,加上王光興,賀珍,與原來就在重慶萬縣地區活動的譚文,譚詣,譚弘三支明軍,在此前支援永曆朝廷攻打重慶的時候,譚詣,譚弘殺死了譚文已經投降清朝,所以此時夔東的主力基本都是大順軍餘部了。
他們主要活動於長江三峽地區,這裏山高林密,水流湍急,人煙稀少,所以這裏雖然易守難攻,但是軍隊的人員和物資的補充也十分困難,各部也被大山隔開。
另外由於缺乏威望足夠的將領統一指揮,他們常常是各自為戰,根據需要才聯合行動。
1663年正月,戰鬥正式開始。大年初一這日,李國英突襲大昌得手,袁宗第部戰敗,與他形成犄角之勢的是賀珍部,由於賀珍病死,其子見袁宗第戰敗,選擇了投降。
袁宗第兵力不足,麵對十餘倍的敵人,在茶園坪再次戰敗,選擇跳崖逃走,戰死和跳崖而死者超過兩千餘人。
他們隻能趕去和郝永忠部匯合,而後的戰鬥中,郝永忠在清軍的突襲下,也隻得退出房縣,兩部人馬選擇投奔劉體純部,劉體純人稱闖王部下兩隻老虎之一,他的部隊戰鬥力一直較強。
三人合營以後,劉體純決定主動出擊,聯合李來亨部,先集中兵力擊敗東線清軍,再迴頭對付西線。
戰鬥已經從正月打到七月,董學禮帶領湖廣清軍進攻興縣,李來亨殺豬宰羊,犒賞三軍以後,鼓舞人心,聯合三支軍隊一齊出擊,奮勇作戰,一舉擊敗了東線清軍。
東線清軍死傷慘重,屍體堆滿河流,主將一路逃迴宜昌,勝利之後的明軍掉頭迴來,向西路清軍發起了反擊。
李國英見明軍來勢洶洶,隻得堅守巫山,還把之前投降的十三家水師譚弘,譚詣部調來,進行水戰。
由於巫山麵朝大江,背靠大山,明軍久攻不下,小小的巫山城內外,集結了雙方十幾萬人馬,明軍壘土攻城,日夜不停,雙方水師也在大江之上對壘,戰鬥之慘烈,爬船的士兵被砍下的手指,戰後需要用手不停的捧起丟入江中。
李國英嚴防死守,連續向清廷求援,明軍挖地道以火藥爆破城牆,李國英則率兵拚死阻攔。
戰鬥僵持一段時間後,城內清軍發現了明軍的補給道路,派出精兵帶上白帽化妝成明軍的樣子,偷襲了明軍後勤隊伍,並毀壞了運糧的浮橋。
明軍失去了後勤補給,很快就陷入了饑餓之中,而清軍則有源源不斷的糧草。
戰鬥到九月初,清軍發覺到了明軍的頹勢,決定出城反擊明軍,明軍饑困交迫,最終戰敗,陣亡七千多人,劉體純,李來亨等將領隻得撤兵。
看完這些,我們再迴來看《嫋晴絲》,就能看明白了,這段唱詞是《牡丹亭》裏《驚夢》的一個曲牌。
嫋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麵,迤逗的彩雲偏,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寫的是杜麗娘準備“遊園,”盛裝打扮,往窗外細細觀察,看見晴絲,在空中飄蕩,“晴絲”代表的是春的氣息與活力。
她見到此時情形,自己被壓抑許久的生命力也要爆發了。明軍連續打了幾個大勝仗,東線清軍全軍覆沒,西線又被困在巫山縣城壓著打,他們又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但是,突然看到鏡子裏自己的半麵容顏,十分害羞,惹得自己的頭發都偏了,我迴到閨房,女子怎麽能把身子隨意展現呢!
這句是指戰鬥當中,怎麽能把全軍的行動都暴露在敵人眼中呢,至此戰敗,隻能迴到自己的駐地了。
這首曲子寫的是杜麗娘遊園前的準備,而寶玉讓齡官為自己唱這首曲子,暗示的應該也是賈寶玉即將進入大觀園,而大觀園卻是作者為十二釵準備的一個歸宿,是一個幻境。
我們用《紅樓夢》中常用的意向來解讀這首曲子,就會發現,作者是用它來描寫這場戰爭。
寶玉要唱這一段,以杜麗娘這段唱詞來寫此戰的明軍,也是戰敗之後準備要魂歸大觀園之意。
我們下迴再繼續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