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外結倭寇,獲得巨額財富,全部充公。而暴雨折損田地青苗,來年收成不保,杭州百姓今年的賦稅也被一並免除。
天氣放晴,炎熱起來,官道上,一行人朝著黔州疾馳而去。
***
一路顛簸,到了黔州地界,天氣越發炎熱起來。
馬車裏,林楠績一邊扇著扇子,一邊擦汗,也許雨水過多的緣故,今年夏天來得也格外早。林楠績納悶地看著李承銑,對方裹得嚴嚴實實,卻不見一絲汗珠,甚至還能心平氣和地看折子。
林楠績瞄了一眼李承銑手裏的折子,眼尖地看見是關於黔州的軍報。
林楠績神思跑遠。
【黔州……出了好多造反事跡啊,之前景仁山鹿鳴寺的方丈就是黔州人士】
【啊,狗皇帝登基第五年也就是明後年,黔州謀反,算算時間,現在應該再緊鑼密鼓的籌備階段了。】
【而且還勾結當地官員,有了官府的遮掩在深山老林裏煉鑄兵器,鑄□□。】
【不僅如此,一麵搜刮民脂民膏,一麵通過蓮華教給當地百姓洗腦,讓百姓尊教主為當地的神明。走投無路的老百姓一股腦兒地投奔了蓮華教。】
李承銑表麵上不動聲色,拿著折子的手指已經逐漸捏緊。
謀反?
偏居西南的黔州居然藏著一窩反賊,還正在暗中壯大。
私鑄兵器,偽造錢幣?
還煽動民心?
雖說曆朝曆代的皇帝人生必經經曆都有平定謀反一條,輕則派兵鎮壓,重則腦袋歸西改朝換代。但真的遇到還是禁不住想:怎麽敢的?
李承銑目光漸漸冷凝起來。
這窩反賊有幾分計謀,懂得欺壓百姓的同時給予希望。
李承銑靜靜聽著,希望林楠績再給出點關鍵線索。比如說那私鑄兵器和錢幣的窩點在何處,蓮花教教主又是何人,而且,與之串通的官員都有何人。
偏偏林楠績思緒轉移了,大力扇了扇風,納悶道:
【狗皇帝怎麽一點也不熱?】
李承銑抬眸看向林楠績:“很熱?朕自小習武,冬暖夏涼。”
林楠績發出佩服羨慕的聲音。
李承銑見他熱的厲害,拿起一把扇子給林楠績扇風,不經意地說起:“黔州地處偏僻,難免有貪官汙吏,用權謀私,朕這次需好好巡視。”
說完,李承銑看向林楠績,希望他再多給些提示。
林楠績享受著習習涼風,的確被李承銑的話吸引了,不過他出口的卻是:“皇上所言極是,黔州百姓生活窮苦,全靠皇上此行整頓了。公務要緊,皇上就不必親自送我迴家了。”
【狗皇帝隱藏身份,萬一家裏人衝撞了那可怎麽辦。】
【不妥不妥。】
【而且那玉佩總覺得怪異,我還得暗中摸索。】
李承銑聽罷,極快地否決,並決定把調查的事情交給方文覺和廖白帆兩路調查,至於他自己:“朕決定叨擾些時日,深入民間,親自看看百姓過得如何。”
林楠績瞬間傻眼。
【什麽?還要住到我家?】
“皇上……這,這不方便吧,黔州濕潤,多蛇鼠蟲蟻,我家破敗,皇上住著肯定不習慣的。”
李承銑麵帶笑容:“朕不挑地方。”
林楠績無奈,隻得把李承銑帶上。
兩人走在鄉間小道上,小道兩側的房屋低矮簡陋,鄉裏人三兩蹲在黑乎乎的門口,低聲交談,看見兩人走過來,紛紛投來打量的視線。
直到一位老者攔住兩人:“我是本村的裏正,你們二位是?”
林楠績抱了抱拳:“原來是裏正大人,我姓林,名楠績,我父親病重,我迴家探望。”
周圍鄉裏人反應過來是誰,更加打量起來。甚至有不懷好意的,專門朝林楠績的下半身看去,然後發出“嗤嗤”的低笑。
李承銑眉頭輕皺。
老者恍然大悟:“原來是你,你三歲離家,如今已這麽大了。走走走,我帶你去,這麽多年了,你應該不記得家了。”
林楠績連忙道謝。
多虧有了裏正,林楠績很快便到了林家。林家在村子後麵,院裏無人,裏正朝裏麵喊了一聲:“林大林二,你們三弟迴來了!”
不多時,裏麵走出來兩個男子,見到林楠績,瞬間奔過來:“三弟!”
“三弟,你可算迴來了!”
林楠績的手被緊緊握住,視線在原身的大哥二哥臉上掃過,心中不由嘀咕了一句:【都是一家人,怎麽長得像兩家。】
原身和這兩人,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一塊。
林楠績收斂了心中的異樣:“大哥二哥,父親病情如何。”
提起林父的病情,兩人快速地對視了一眼,然後抹了抹眼角:“一直臥床不起,大夫隔幾日就來看一次,靠藥續著命,硬撐著等你迴來。”
林楠績沉默片刻:“都怪我不好,路上遇到暴雨,耽擱了時日。”
林家二哥看向李承銑:“三弟,這位是誰?”
林楠績瞟了李承銑一眼:“我路上遇到匪徒,是他救了我,我救雇他一路送我來黔州。”
兩兄弟:“原來是這樣,多謝壯士。”
壯士李承銑:“……不客氣。”
第七十四章
林家大哥問道:“敢問……壯士,如何稱唿?”
李承銑隨意編了個假名:“我姓陳,叫陳獻。”
“原來是陳公子,多謝你一路護送三弟迴來,不知你接下來要去何處?”
李承銑掀了掀眼皮:“還未定。”
就是要留下來的意思了。
畢竟是護送林楠績迴來的恩人,林家自然也不好趕客。
林楠績正在院子和林家大哥二哥說話,正中的屋子裏忽然走出來一個婦人。
林楠績的目光越過大哥二哥的肩膀,和老婦人的目光在空中交匯,目光不由一怔。
這是原身的母親方氏。
算算年紀,方氏已經五十多歲,頭發小半灰白,麵容滄桑,也許是繼承了原身的身體,有了共情,林楠績看了一眼便覺得心酸。
原身三歲就進了宮,恐怕早已不記得生母什麽樣子。
但那塊掛在他胸口的玉佩卻被摩挲到光滑柔膩,皇宮森嚴,但原身對於家人,定然是有想念的。
方氏扶著屋門:“可是楠績迴來了?”
林永輝頓時迴頭道:“娘,三弟迴來了!”
方氏快步走到林楠績麵前,一把拉住林楠績的手:“可算給娘盼迴來了!”
林楠績的手被溫熱的手掌握住,有些不熟練地喊道:“娘。”
方氏抹了抹眼角的濕潤:“迴來就好,迴來就好。”
李承銑看著林楠績和家人團聚,眼中閃過一絲動容。
“娘,聽說爹病重,我想去看看。”林楠績將手從方氏手中抽出來。
方氏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異樣,轉瞬而逝:“好。”
林家屋子比村裏其他房子都要好些,三間瓦房,院落四方寬大,四周聳立著泥土砌的圍牆,屋簷下還掛著成串的熏肉。除此之外,院落外麵還蓋著一處簡陋的牛棚。
李承銑不動聲色地將林家裏外打量了一遍,神情閃過一絲古怪。
若說林家放在京城倒也算得上清貧人家,可方才從村子一路過來,這村子百姓屋舍低矮,多為茅草屋,百姓麵容也饑黃枯瘦,一眼便知吃不飽穿不暖。
林家房屋雖然能看出些念頭,卻是青磚砌築。林家人麵容紅潤,身強體壯,就連方氏,也比村子同齡婦人強健不少。可見,林家在此地並非貧苦人家。
既然不是貧苦人家,又為何要將兒子送往宮中當太監?
李承銑繃著神情,一言不發地跟林楠績身側。
林大林二被李承銑冷冰冰的態度震懾,方才又聽林楠績說他一路護送,想必有些武藝,都不敢搭話。
林楠績跟隨方氏進了林父臥床的屋子,一進門就聞到濃重的藥味,林楠績看著林父躺在床上,雙眼緊閉,麵色蠟黃,身體虛弱,時不時發出難受的呻|吟。
方氏走到床邊對林父道:“老頭子,楠績迴來看你了。”
林父緩緩睜開眼睛,過了好一會兒目光才聚焦在林楠績臉上。
“我兒迴來了……昨晚做了一夢,夢見黑白無常站在門口要接我,我還以為見不到你了。”林父的語氣氣若遊絲,斷斷續續的。
林楠績語氣幹澀:“爹,我迴來晚了。”
林父顫顫巍巍地抬起手,似乎要摸索林楠績的方向。林楠績連忙上前,握住林父的手。
“楠績啊……為父,對不住你,讓你三歲就進了宮。為父這輩子唯一的遺憾,就是讓你小小年紀就背井離鄉……”
林父絮絮叨叨地說著,林楠績沉默地聽著,過了小半個時辰,林父累了,精神不支,林楠績等人才退出來。
出了屋子,林楠績問向林家大哥:“大哥,爹得的究竟是什麽病?”
林永輝搖了搖頭:“年前爹進林子打獵,遇到瘴氣,迴來以後就這樣了,越來越嚴重,已經到臥床不起的地步。大夫也來看過,說中瘴氣太深,無力迴天,現在隻能抓些清毒的藥吊著性命。”
林楠績猶疑著問起:“大哥,我在路上耽擱了一陣子,曾經托一位兄台到家裏幫忙請大夫,大哥可有見過?”
林永輝先是一頓,接著麵露疑惑:“還有這事?我沒見到,二弟,你可見過。”
林永山搖了搖頭:“我也沒見過,許是他騙了三弟,收了你的錢就跑了。”
林楠績歎了口氣,語氣略有些沮喪:“也許是吧。本來我讓他帶著銀子,像給爹找個高明的大夫醫治,沒想到卻遭人騙了。”
林永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害,別往心裏去,你一個人上路,能平安迴來就行了。”
天氣放晴,炎熱起來,官道上,一行人朝著黔州疾馳而去。
***
一路顛簸,到了黔州地界,天氣越發炎熱起來。
馬車裏,林楠績一邊扇著扇子,一邊擦汗,也許雨水過多的緣故,今年夏天來得也格外早。林楠績納悶地看著李承銑,對方裹得嚴嚴實實,卻不見一絲汗珠,甚至還能心平氣和地看折子。
林楠績瞄了一眼李承銑手裏的折子,眼尖地看見是關於黔州的軍報。
林楠績神思跑遠。
【黔州……出了好多造反事跡啊,之前景仁山鹿鳴寺的方丈就是黔州人士】
【啊,狗皇帝登基第五年也就是明後年,黔州謀反,算算時間,現在應該再緊鑼密鼓的籌備階段了。】
【而且還勾結當地官員,有了官府的遮掩在深山老林裏煉鑄兵器,鑄□□。】
【不僅如此,一麵搜刮民脂民膏,一麵通過蓮華教給當地百姓洗腦,讓百姓尊教主為當地的神明。走投無路的老百姓一股腦兒地投奔了蓮華教。】
李承銑表麵上不動聲色,拿著折子的手指已經逐漸捏緊。
謀反?
偏居西南的黔州居然藏著一窩反賊,還正在暗中壯大。
私鑄兵器,偽造錢幣?
還煽動民心?
雖說曆朝曆代的皇帝人生必經經曆都有平定謀反一條,輕則派兵鎮壓,重則腦袋歸西改朝換代。但真的遇到還是禁不住想:怎麽敢的?
李承銑目光漸漸冷凝起來。
這窩反賊有幾分計謀,懂得欺壓百姓的同時給予希望。
李承銑靜靜聽著,希望林楠績再給出點關鍵線索。比如說那私鑄兵器和錢幣的窩點在何處,蓮花教教主又是何人,而且,與之串通的官員都有何人。
偏偏林楠績思緒轉移了,大力扇了扇風,納悶道:
【狗皇帝怎麽一點也不熱?】
李承銑抬眸看向林楠績:“很熱?朕自小習武,冬暖夏涼。”
林楠績發出佩服羨慕的聲音。
李承銑見他熱的厲害,拿起一把扇子給林楠績扇風,不經意地說起:“黔州地處偏僻,難免有貪官汙吏,用權謀私,朕這次需好好巡視。”
說完,李承銑看向林楠績,希望他再多給些提示。
林楠績享受著習習涼風,的確被李承銑的話吸引了,不過他出口的卻是:“皇上所言極是,黔州百姓生活窮苦,全靠皇上此行整頓了。公務要緊,皇上就不必親自送我迴家了。”
【狗皇帝隱藏身份,萬一家裏人衝撞了那可怎麽辦。】
【不妥不妥。】
【而且那玉佩總覺得怪異,我還得暗中摸索。】
李承銑聽罷,極快地否決,並決定把調查的事情交給方文覺和廖白帆兩路調查,至於他自己:“朕決定叨擾些時日,深入民間,親自看看百姓過得如何。”
林楠績瞬間傻眼。
【什麽?還要住到我家?】
“皇上……這,這不方便吧,黔州濕潤,多蛇鼠蟲蟻,我家破敗,皇上住著肯定不習慣的。”
李承銑麵帶笑容:“朕不挑地方。”
林楠績無奈,隻得把李承銑帶上。
兩人走在鄉間小道上,小道兩側的房屋低矮簡陋,鄉裏人三兩蹲在黑乎乎的門口,低聲交談,看見兩人走過來,紛紛投來打量的視線。
直到一位老者攔住兩人:“我是本村的裏正,你們二位是?”
林楠績抱了抱拳:“原來是裏正大人,我姓林,名楠績,我父親病重,我迴家探望。”
周圍鄉裏人反應過來是誰,更加打量起來。甚至有不懷好意的,專門朝林楠績的下半身看去,然後發出“嗤嗤”的低笑。
李承銑眉頭輕皺。
老者恍然大悟:“原來是你,你三歲離家,如今已這麽大了。走走走,我帶你去,這麽多年了,你應該不記得家了。”
林楠績連忙道謝。
多虧有了裏正,林楠績很快便到了林家。林家在村子後麵,院裏無人,裏正朝裏麵喊了一聲:“林大林二,你們三弟迴來了!”
不多時,裏麵走出來兩個男子,見到林楠績,瞬間奔過來:“三弟!”
“三弟,你可算迴來了!”
林楠績的手被緊緊握住,視線在原身的大哥二哥臉上掃過,心中不由嘀咕了一句:【都是一家人,怎麽長得像兩家。】
原身和這兩人,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一塊。
林楠績收斂了心中的異樣:“大哥二哥,父親病情如何。”
提起林父的病情,兩人快速地對視了一眼,然後抹了抹眼角:“一直臥床不起,大夫隔幾日就來看一次,靠藥續著命,硬撐著等你迴來。”
林楠績沉默片刻:“都怪我不好,路上遇到暴雨,耽擱了時日。”
林家二哥看向李承銑:“三弟,這位是誰?”
林楠績瞟了李承銑一眼:“我路上遇到匪徒,是他救了我,我救雇他一路送我來黔州。”
兩兄弟:“原來是這樣,多謝壯士。”
壯士李承銑:“……不客氣。”
第七十四章
林家大哥問道:“敢問……壯士,如何稱唿?”
李承銑隨意編了個假名:“我姓陳,叫陳獻。”
“原來是陳公子,多謝你一路護送三弟迴來,不知你接下來要去何處?”
李承銑掀了掀眼皮:“還未定。”
就是要留下來的意思了。
畢竟是護送林楠績迴來的恩人,林家自然也不好趕客。
林楠績正在院子和林家大哥二哥說話,正中的屋子裏忽然走出來一個婦人。
林楠績的目光越過大哥二哥的肩膀,和老婦人的目光在空中交匯,目光不由一怔。
這是原身的母親方氏。
算算年紀,方氏已經五十多歲,頭發小半灰白,麵容滄桑,也許是繼承了原身的身體,有了共情,林楠績看了一眼便覺得心酸。
原身三歲就進了宮,恐怕早已不記得生母什麽樣子。
但那塊掛在他胸口的玉佩卻被摩挲到光滑柔膩,皇宮森嚴,但原身對於家人,定然是有想念的。
方氏扶著屋門:“可是楠績迴來了?”
林永輝頓時迴頭道:“娘,三弟迴來了!”
方氏快步走到林楠績麵前,一把拉住林楠績的手:“可算給娘盼迴來了!”
林楠績的手被溫熱的手掌握住,有些不熟練地喊道:“娘。”
方氏抹了抹眼角的濕潤:“迴來就好,迴來就好。”
李承銑看著林楠績和家人團聚,眼中閃過一絲動容。
“娘,聽說爹病重,我想去看看。”林楠績將手從方氏手中抽出來。
方氏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異樣,轉瞬而逝:“好。”
林家屋子比村裏其他房子都要好些,三間瓦房,院落四方寬大,四周聳立著泥土砌的圍牆,屋簷下還掛著成串的熏肉。除此之外,院落外麵還蓋著一處簡陋的牛棚。
李承銑不動聲色地將林家裏外打量了一遍,神情閃過一絲古怪。
若說林家放在京城倒也算得上清貧人家,可方才從村子一路過來,這村子百姓屋舍低矮,多為茅草屋,百姓麵容也饑黃枯瘦,一眼便知吃不飽穿不暖。
林家房屋雖然能看出些念頭,卻是青磚砌築。林家人麵容紅潤,身強體壯,就連方氏,也比村子同齡婦人強健不少。可見,林家在此地並非貧苦人家。
既然不是貧苦人家,又為何要將兒子送往宮中當太監?
李承銑繃著神情,一言不發地跟林楠績身側。
林大林二被李承銑冷冰冰的態度震懾,方才又聽林楠績說他一路護送,想必有些武藝,都不敢搭話。
林楠績跟隨方氏進了林父臥床的屋子,一進門就聞到濃重的藥味,林楠績看著林父躺在床上,雙眼緊閉,麵色蠟黃,身體虛弱,時不時發出難受的呻|吟。
方氏走到床邊對林父道:“老頭子,楠績迴來看你了。”
林父緩緩睜開眼睛,過了好一會兒目光才聚焦在林楠績臉上。
“我兒迴來了……昨晚做了一夢,夢見黑白無常站在門口要接我,我還以為見不到你了。”林父的語氣氣若遊絲,斷斷續續的。
林楠績語氣幹澀:“爹,我迴來晚了。”
林父顫顫巍巍地抬起手,似乎要摸索林楠績的方向。林楠績連忙上前,握住林父的手。
“楠績啊……為父,對不住你,讓你三歲就進了宮。為父這輩子唯一的遺憾,就是讓你小小年紀就背井離鄉……”
林父絮絮叨叨地說著,林楠績沉默地聽著,過了小半個時辰,林父累了,精神不支,林楠績等人才退出來。
出了屋子,林楠績問向林家大哥:“大哥,爹得的究竟是什麽病?”
林永輝搖了搖頭:“年前爹進林子打獵,遇到瘴氣,迴來以後就這樣了,越來越嚴重,已經到臥床不起的地步。大夫也來看過,說中瘴氣太深,無力迴天,現在隻能抓些清毒的藥吊著性命。”
林楠績猶疑著問起:“大哥,我在路上耽擱了一陣子,曾經托一位兄台到家裏幫忙請大夫,大哥可有見過?”
林永輝先是一頓,接著麵露疑惑:“還有這事?我沒見到,二弟,你可見過。”
林永山搖了搖頭:“我也沒見過,許是他騙了三弟,收了你的錢就跑了。”
林楠績歎了口氣,語氣略有些沮喪:“也許是吧。本來我讓他帶著銀子,像給爹找個高明的大夫醫治,沒想到卻遭人騙了。”
林永山拍了拍他的肩膀:“害,別往心裏去,你一個人上路,能平安迴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