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三年,文學史講席進入第四個年頭,話題漸入所謂現代文學。其時眾人與老師混得忒熟了,不知怎樣一來,舊話重提,我們又要他談談自己的寫作、自己的文章。三月間,木心終於同意了,擬定前半堂課仍講現代文學,後半堂課,則由大家任選一篇他的作品,聽他夫子自道。查閱筆記,頭一迴講述是三月七日,末一迴是九月十一日,共九講。之後,木心繼續全時談論現代文學,直到一九九四年元月的最後一課。


    二〇一二年,我將五本聽課筆記錄入電腦,一路抄到這部分,不禁自笑了,歷歷想起容光煥發的木心。我與他廝混久,這得意的神采再熟悉不過,但在講席上,他的話語變得略略正式,又如師傅教拳經,蠻樂意講,又不多講,聽來蒼老而平然。那是他平生唯一一次對著人眾,豁出去,滔滔不絕,但以木心的做派,話頭進入所謂「私房話」,他總會找個瀟灑而帶玄機的說法,用關照的語氣,交代下來:


    我講自己的書,不是驕傲,不是謙虛。我們兩三知己,可以這樣講講。


    麻煩來了——唉,木心扔給我多少麻煩啊——《文學迴憶錄》數十萬言,可以說都是他的「私房話」,這九堂課,更是私房話裏的私房話。現在臨到出版,這部分文字也發布,是否合適?


    「私房話」一語,固然是木心調皮,可作修辭解,但他有他的理由,且含義多端,此處僅表其一。通常的文學史著述者未必是作家,而木心是,所以他的話,先已說到:


    在學堂、學府,能不能這樣做?


    我們才不管那些,巴不得木心毫無顧忌,放開說。麻煩是在下一句:


    要看怎麽做。


    他怎麽做呢,諸位在本書中將會看到。可是三年前擬定出版《文學迴憶錄》之際,「要看怎麽做」便成了我的事情——木心生前不同意我的五本筆記對外公開。他去世後,「私房話」語境終告消失,新的,令我茫然失措的狀況出現了:他的大量遺稿,理論上,都是有待麵世的文本,那是他的讀者殷切期待的事——哪怕不過數十人、數百人——出版《文學迴憶錄》,我能做主,可是夫子自道的這部分,委實令我難煞。難在哪裏呢?


    傳出去,木心講自己的書,老王賣瓜,自賞自誇。所以要講清楚——傳出去,也要傳清楚。


    是的,他自己當場「講清楚」了,二十多年後,我該怎麽「傳」法?怎樣地才算「傳清楚」?


    二〇〇六年初,木心作品的簡體版麵世了,零零星星的美譽、好意、熱心語,夾著各種酸話、冷話、風涼話,陸陸續續傳過來。我久在泥沼,受之無妨,但那幾年老人尚在世,他開罪了誰嗎?二〇一一年冬,木心死。二〇一二年秋,《文學迴憶錄》全部錄入,重讀他以上這些話,我心想:這汙濁的空間,「傳」得「清楚」嗎?而當年的木心居然相信「傳清楚」了,便是善道,便得太平。


    老頭子還是太天真。紐約聽的課,北京出的書,世道一變,語境大異,我得「學壞」才行。誠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我一橫心,將這部分文字全部剔除了。


    然而新的麻煩,須得收拾:全書九十多課抽去兩萬多字,便有九堂課的內容驟然減半(其中,兩堂課全時講述木心的作品)。為了版麵的齊整均衡,我還得煞費苦心,將九堂課上半節談論的內容(薩特呀、加繆呀、新小說派呀)挪移、銜接、拚合,既經壓縮,課目的數序也隨之篡改而減少。諸位明鑑:《文學迴憶錄》下冊,便是這樣地被我挖去一塊,哪位讀者的法眼,看出來麽?


    此即木心留下的麻煩,也是我自找的麻煩——以上交代,亦屬小小的麻煩。


    我從木心學到什麽?其一,是他念茲在茲的「耐心」,雖則跟他比,我還是性急。當初,他延宕四年方始談論自己;如今,我靜觀三載這才公布他的夫子自道。老頭子知道了,什麽表情呢?我真希望他一機靈,說:「倒也是個辦法。」但這辦法並非「傳清楚」,而是,索性抹掉它、存起來、等著瞧。


    我等到什麽、瞧見什麽呢?很簡單:感謝讀者。


    迄今我不確知多少人讀過《文學迴憶錄》,多少人果真愛讀而受益:這不是我能估測、我該評斷之事。然而風中仿佛自有消息,三年過去了,近時我忽而對自己說:「行了。這份私房話的私房話,可以傳出去了。」年初編輯第三期木心紀念專號,我摘出聽他講述《九月初九》的筆錄,作為開篇,「以饗讀者」,隨即和責編曹淩誌君達成共識:過了年,出版這本書。


    有誰經手過這等個案麽?我的心事放下了。木心的顧忌、處境,長久影響了我,以至臨事多慮,留一手:這是何苦呢?所幸木心講了他要講的,我傳了我能傳的,此刻想想,還是因為讀者——包括時間。


    諸位,我不想誇張《文學迴憶錄》的影響。如今的書市與訊息場,一本書、一席話,能改變讀者嗎?難說。而讀者卻能改變作者的。木心的夫子自道,隻為一屋子聽課生的再三聒噪;我發布五冊筆錄,乃因追思會上向我懇請的逾百位讀者——雖然,我不是《文學迴憶錄》的作者——此刻全文公布這份「補遺」,說來說去,也還是因為顧念讀者。讀者的從無到有、由少而漸多,誰做主呢?時間。我所等候的三年,其實是木心的一輩子,他的遠慮,遠及他的身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張岪與木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丹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丹青並收藏張岪與木心最新章節